登陆注册
2779500000003

第3章 禅 禅定及禅宗(2)

在论证心、身、境“三界”的关系时,僧肇认为,因为以“执心”为本的“妄心变化”,而迷失“真一”,由此而现出了“虚妄不实”的“三界”。

他举例说:“譬如有人于金器藏中,常观于金体,不睹众相;虽睹众相,亦是一金。既不为相所惑,即离分别,常观金体。无有虚谬。”“……虽有种种名字,终同一义,或名法性、法身、真如、实际、虚空、佛性、涅槃、法界,乃至本际、如来藏,而有无量名字,皆是真一异名,同生一义。”

僧肇的佛学思想体系非常完整,在中国禅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僧肇已把“法性”“法身”“佛性”“真如”“如来藏”等后来禅宗六祖慧能禅学涉及到的根本问题都提出来了。罗什一系禅法是后来慧能的“即心是佛”的理论基础。

道安(314—385年),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他早年父母双亡,12岁出家。活跃于东晋、前秦时期,他游学授徒,宣讲佛法,受到前秦王苻坚和官僚及文人的推崇礼遇,门下有僧众数千人,在长安主要主持佛典的翻译。在当时的佛教界被尊为泰山北斗,佛教史上称道安为“僧雄”。道安融会汉代传入的大乘般若学与小乘禅学,成为两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以禅观悟入般若,再以般若学具体运用于禅定的修行,认为禅修必须与般若智慧相结合。

道安提出了僧尼应以“释”为姓,出家人皆改称释氏。他说“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他的主张与被后秦昙摩难提译介的《增一阿含经》的经文“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相符。从此,汉地僧尼以释为姓成为定式。另外,道安还制定了僧尼修行的轨范,当时“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

道安认为,只有认识了“无”“空”的“本无”的实质,才能不执著于“有”或“未有”观念;只有真正体悟了“宅心本无”,才能达到心的本然状态与真如实相的契合。

“本无”的观念,与禅宗六祖慧能的“本来无一物”如出一辙。道安的思想,与后来禅宗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道安一系的还有其弟子慧远。慧远(334—416年),本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慧远跟随道安二十五年后,辞别道安,于东晋太元六年(381年)入庐山,长期住东林寺,创办白莲社,聚徒修禅和讲译佛典。据说慧远三十年未曾下过庐山,每次送客,以虎溪为界。慧远是东晋后期继道安之后的佛教领袖,也是当时禅法的集大成者。慧远传承了道安的般若“本无说”,提出了“反本求宗”“统本运末”的思想,并构造了以“法性论”为核心的本体论,他认为“法性”与“本无”同实而异名,体悟了不变的法性,就证悟了涅槃解脱。

慧远在禅法方面,提倡“大乘念佛禅”。由于慧远倡导念佛,又与刘遗民等人在阿弥陀佛的像前发愿往生西方净土,因此,他被净土宗尊为初祖。

另外,经过慧远的介绍和提倡,佛驮跋陀罗一系的禅法,在江南得以流行。

佛驮跋陀罗(359—429年)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比鸠摩罗什稍晚一点来到中国。他于东晋义熙四年(408年)到达长安。后来受到鸠摩罗什门下的排挤,不得不离开长安。他带领弟子南下来到庐山,受到了慧远的欢迎。应慧远之请,他译出了《修行方便禅经》(又名《不净观经》或《达摩多罗禅经》)。后来,佛驮跋陀罗与弟子慧观、宝云在江南大弘禅法,所住道场被称为“禅师窟”。

由于佛驮跋陀罗本人精通禅法,自他以后,习禅之风盛行于中国大江南北。

佛驮跋陀罗所传的《修行方便禅经》(又名《达摩多罗禅经》),以小乘观法为主,《修行方便禅经》全书论述了五停心观、四无量观、阴观(五蕴观)、入观,其中侧重于数息观和不净观,被称为“二甘露门”。

《修行方便禅经》把修行的过程分为“退”“住”“升进”“决定”四个阶段,主张智慧与禅定并重,智慧与禅定结合,在禅定的基础上修习智慧观照,使智慧观照融入禅定修行之中,并循序渐进地深化与提高。

慧远在《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中盛赞佛驮跋陀罗传译的禅经贯通大小乘禅法的思想,“搜集经要,劝发大乘”。不论在当时还是对后来,佛驮跋陀罗的禅学影响都很大。

僧稠(480—560年),俗姓孙,北齐人。他从师于佛驮跋陀罗的弟子学习禅法,又得到了佛驮跋陀罗的认可和指点,曾撰写《止观法》二卷。

关于僧稠的禅法,近代高僧太虚将其归入“五门禅”,就是罗什译的《坐禅三昧经》中的用修“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无我观”等“五观”来对治贪、瞋、痴“三毒”。他的禅法观想和对治的对象明确,修习的层次清晰,颇受一般禅僧和民众修习者的欢迎,以至于在当时形成了“高齐河北,独行僧稠”的局面。

佛驮跋陀罗禅学体系中,除僧稠外,影响较大的还有慧文、慧思、智 。

智 是天台宗真正的创立者,因其住于天台山,故称天台宗。天台宗以《法华经》为宗旨,故而也称为法华宗。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大宗派。

智 (538—597年),本姓陈,字德安,祖籍颍川(郡治在今河南许昌),后迁居荆州华容(今湖北监利西北)。他18岁出家,先学律学,后来师从慧思,在天台山国清寺讲《法华经》十余年,被称为天台智者大师。

智 有近百卷的著述,其中《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被称为天台三大部。此外还有《童蒙止观》(即《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小止观》)、《六妙法门》《四念处》《四教义》《观心论》《观音玄义》《金光明经玄义》《维摩诘经三观玄义》《法华三昧忏仪》等。智把各种禅法纳入其“止观”禅法之中,建立起天台宗独特的禅学体系。智 的禅学主要包括“玄义”(即天台宗的教相)、“文句”(解释《法华经》等)、“止观”(行一心三观)三个方面。

智明确提出“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这里所说的“一心”,即是指“真如”“佛性”。他在《法华玄义》中说:“其一法(心)者,所谓实相:实相之相,无相不相。又此实相,诸佛得法,故称妙有。实相非二边之有,故名毕竟空;空理湛然,非一非异,故名如如;实相寂灭,故名涅槃;觉了不改,故名尘空;佛性多所含受,故名如来藏。不依于有,亦不附无,故名中道;最上无过,故名第一义谛。”“若谓即空、即假、即中者,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不相妨碍。……譬如明镜,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镜喻即中,不合不散,合散宛然。”

智 言简意赅地指出“三谛”是同一对象的不同侧面,如“明镜”的明、像、镜,它们并不对立。智 认为,运用“止观”的禅法,可以实现“一心三观”,领悟“最上无过”的“第一义谛”。

(四)“宗门”与“教下”——“禅宗”的定义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是中国佛教走向独立发展和鼎盛的重要阶段,由于寺院经济的发展与不同学派判释佛说经教的“判教”导致“教派”性质的形成,政治上的统一,也为创立宗派提供了社会条件,这些都促进了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魏晋以来,禅智兼弘、定慧双修的风气,终于成为中国禅学的主流,酝酿并形成了“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佛教各宗派。

而以“禅”直接冠名的宗派,只有“禅宗”。

释迦牟尼以言语传授,四十九年说法,后来由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下来并加入论述,称为“经、律、论”三藏。

禅宗教徒把据经论建立起的佛教宗派叫做“教”,而自称“教外别传”,是“宗”,称“经是佛语,禅是佛意”。

黄忏华先生在《佛学概论》中这样定义:“禅家者流,谓《楞伽经》有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等语。依此自称宗门,又称宗下;称他家为教门,又称教下。言教者,谓如来所说经教,即不问大乘小乘,不论是显教密教,依经化等之文义者,为教;禅者,谓教外别传之宗旨,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禅。”

这里所说的“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不立文字”,来自佛教经典中关于中国达摩一系的“禅宗”在印度初创时的故事。

(五)“拈花微笑”——禅宗在印度的初传

世尊在入灭前(前486年),有一天,在灵山万众法会上,大梵天王奉献“千叶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花”,请示无上大法,释迦遂拈花示众,时众僧都不明白世尊之意,都默然无语,只有摩诃迦叶破颜微笑,深喻其义,故得传正法眼藏的故事。

这则故事,原载于《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一直未入大藏经,也未被其他佛经收录。据说,唐末来华的日本留学僧圆仁慈觉法师,见此经后即抄回日本,秘藏于某寺内达三百年之久,后来留存的残页被收归日本《断续藏经》的“补遗”编中。

世尊付法摩诃迦叶的记载,最早见于《大般涅槃经》。从禅史资料来看,在五代南唐中主保大十年(952年),由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僧所编现存最古的《祖堂集》中,有引自《涅槃经》载付法一事:“尔时,世尊欲涅槃时,迦叶不在众会。佛告诸大弟子:‘迦叶来时,可令宣扬正法眼藏。’‘吾有清静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付属于汝,汝善护持。’并敕阿难嗣二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过了约五十年,《景德传灯录》问世,稍后又有《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相继出现,到了南宋,经过释普济的整理,将前“五灯”汇为一编,删繁就简,厘定成二十卷本的《五灯会元》,流行迄今。《五灯会元》中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这段“拈花微笑”的典故,便由此广为人知。

“正法眼藏”,又称清净法眼、大法眼藏。眼即智慧之义。正法眼藏,如果体会了“正法”的内容,则如同拥有了可以照破一切迷暗的智慧之眼。

“涅槃妙心”,指佛所证得的甚深微妙的智慧境界。

佛把这个有关“实相无相”,又非言语文字所能表达的微妙法门,传授给对“拈花”的旨意心领神会的摩诃迦叶。

“教外别传”,是指“不立文字”、重在“心印”。证悟了“涅槃妙心”,即便是极尽天下的语言文字,也无法表达其万一。未证无上菩提之人,与觉者之间,不可能直接感通,心心相印。

总之,“拈花宗旨”也就是旨在这一“心印之法”。

摩诃迦叶按照世尊的付嘱,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迦叶就被后世尊为禅宗在西天(印度)的第一代祖师。阿难传法给商那和修尊者,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罗尊者,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于菩提达摩大师,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曾付嘱达摩大师说:“我灭度六十年以后,你把此正法眼藏和衣钵传到中国,普利众生。”

这便是中国禅宗的缘起。

同类推荐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人的宗教

    人的宗教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为介绍近代基督教在华传行历史的编年体工具书。从公元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抵达广州写起,至公元1949年停笔,涉及在华基督教相关人物和团体机构近19000个。所收内容包括:一、各国来华布道的差会——名称、国别、宗派、开教、立会设堂等;二、历年来华的传教士——姓名、身份、驻在地、调转及相关事工等;三、教会所办医院、学校、慈善机构、报纸杂志及社会文化团体;四、相关教案;五、编者认为应该收录的其他资料。书末附有人名及教会团体机构汉字音序索引、西文原文索引,方便检索。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热门推荐
  • 神豪之灿烂人生

    神豪之灿烂人生

    如果带着神豪系统回到走进大学前一天,是弥补遗憾,还是开始新的人生?且看一位都市普通青年在系统的帮助下在灿烂人生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故事。(前面写的略平淡,后面会骚起来。)群号:159810321
  • 二战名将传记(套装共六册)

    二战名将传记(套装共六册)

    本套书包括《蒙哥马利传》、《巴顿传》、《古德里安传》、《山本五十六传》、《朱可夫传》、《隆美尔传》六本书,写了诸位将领从童年时代到二战指挥的各场重大战役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励志故事,还有对二战局势的重大转折。
  • 重生影后撩夫记

    重生影后撩夫记

    上一世的林采薇是史上最悲催的一个影视天后,因为心地单纯,没有防人之心,她被人害得身败名裂、一无所有,短短的一生全是泪水,最后连个正常的寿终正寝都没有得到。重活一世,林采薇还想做影视天后,只是她已不是上一世的那个圣母白莲花,做影视天后也不再是为了名和利,只为了报上一世的仇和恩……本文是架空文,请勿深究,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欧克暴君

    欧克暴君

    既残忍又狡猾既狡猾又残忍来自恒古星河的屠戮者,不可阻挡的绿色瘟疫,秉承着与生俱来的意志和天赋,它们是兵器,它们是火焰! 当第一个欧克破土而出,整个世界便已注定将要在一场史无前例的WAAAGH下颤抖!(老莫的古巨圾:975466881,想上来的小子就上来吧)
  • 假面骑士—战斗进化

    假面骑士—战斗进化

    假面骑士—战斗进化(暂定)以此文纪念假面骑士45周年,假面骑士OOO放送6周年距离所有的GREED被消灭已经过了6年,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平静。但是故事远远还没有结束,新的敌人出现了!修卡,奥菲以诺,Undead,残余的各种党派组成了一个邪恶组织:邪曼卡(Evilmanca),Greed居然再度复活了!他们通过某种途径进入了个没有骑士的世界,这时,骑士们也来到了这个世界,一场正与邪的大战就此开始。
  • 云氏医女

    云氏医女

    相传,云氏秘术可以活死人,肉白骨。相传,云氏女重情,总会以救挚爱之人而结束生命。不知道是命运,还是诅咒。可云静语还是爱上了他。不管是因为还人情,还是心甘情愿,她还是爱上了他。她在答应的那一刻仿佛就预见了自己的命运。可她不后悔。因为她选择了爱,万劫不复又如何?
  • 遍地青禾

    遍地青禾

    在家乡,所有的儿女,都是庄稼。夏天的夜晚,巴水河边的河畈里,露水如雨,河畈里的禾稼,一片拔节的声音。惊鸷偎在外婆的怀里看星星。外婆指着星星说:“我的乖,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这个世上住着三层人。一层人住在地底下,打一口井下去,半夜三更鸡未叫的时候,只要静下心来,就可以听见他们在说话。一层人住在云朵上,那里是天堂,只有开天门的时候,才看得见他们的富贵和辉煌。我们住中间。地下的人和天上的人都是我们的魂魄做的。”北风凛冽,红旗招展。朝天的喇叭里,语录歌儿响彻云霄。
  • 初晴草莓园密码

    初晴草莓园密码

    从小就被亲戚收养的蓝未晴由于双胞胎姐姐发生意外昏迷而赶到父母家,却意外地发现了姐姐隐藏起来的日记本。在日记本里,记载了许多姐姐从来没有对她提到过的事情。她判断姐姐的意外另有隐情,于是以姐姐的身份进入校园。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后,她诧异地发现姐姐的意外竟然是姐姐故意造成,起因是当年收养事件的真相,也发现了姐姐对她充满了纠结和羡慕的复杂心态。而造成所有现状的原因,都在于大家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无意中伤害了别人却不自知。最终,姐妹解开心结,和好如初,明白了亲情的可贵。也因为学会了换位思考,在人生的成长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 清微玄枢奏告仪

    清微玄枢奏告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Topps League Story

    A Topps League Story

    It's Chad's first spring as a batboy, and the Pine City Porcupines are hot—until they come up against the league-leading Heron Lake Humdingers. Now Chad's got a whole lineup of problems: his favorite player, shortstop Mike Stammer, thinks he's jinxed; Dylan, the other batboy, doesn't even like baseball; there's a goofy new porcupine mascot on the field; plus, Chad has to fill in as batboy for the Herons. It's a good thing there's something in the cards—his baseball cards, that is—that can help Chad sort it all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