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8000000004

第4章 昭明太子传奇一生惊世人(1)

萧统(501—531年)南朝梁代文学家,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衍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梁朝。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萧统被立为皇太子,后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后梁宣帝即位,追尊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三万卷,编集成《文选》三十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一)萧统其人

1.聪颖仁孝

萧统少时即有才气,姿容修美,天资聪颖,3岁读《孝经》《论语》,5岁遍读“五经”,7岁入国学,过目成诵。且萧统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他16岁时,母亲病重,他就从东宫搬到母亲的住处,朝夕侍疾,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他悲切欲绝,饮食俱废。他父亲几次下旨劝逼,才勉强进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肉食。他本来身材健壮,等守丧出服后已变得羸瘦不堪,官民们看了,无不感动落泪。

另外,关于萧统求学还有一段故事。茅盾为故乡写的一首《西江月》词中有这样两句,“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这“昭明书室”就在乌镇的市河西岸,它曾经是梁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南朝梁建都于建康(南京),梁代的太子怎么会到乌镇来读书呢?

原来,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天监元年(502年)就被立为太子。萧统刚生下时,右手紧握拳头,东宫娘娘以及宫女都没法掰开,成了“抓手”,梁武帝为此十分担忧。有位大臣说:“皇上何不张榜招名医诊治呢?”梁武帝觉得有理,于是就张榜招贤,说谁能掰开太子的手,太子就拜他为师。

沈约见此榜文后,前去试诊。他捧起太子的手,轻轻一掰就开了。梁武帝十分高兴,就赐封沈约为太子的老师,专门教太子读书。

沈约是乌程县(今湖州市)人。乌镇河西原属乌程县,沈约的祖坟就在乌镇河西十景塘附近。沈约对先人十分孝敬,每年清明,总要从京城返回故乡扫墓,并要守墓数月。梁武帝怕儿子因此荒废学业,就命萧统随沈约到乌镇跟读。为此,就在乌镇市河西面、十景塘北面,建起一座书馆。

萧统来到乌镇,见书馆所在地左有车溪港,前有十景塘,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景色十分诱人,便终日游玩,忘记了读书。

沈约治学严谨,教化有方,见太子不思上进,便对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我回乌镇过年,轿子经过青镇密印寺时,被寺前一群百姓挡住了去路。我吩咐停轿询问,原来寺里冻死一个十多岁的小叫化子。围观的百姓说,这小叫化,父母早亡,无依无靠,白天沿街乞讨,夜晚蜷宿庙堂,过着十分贫苦的生活。但他人穷志不短,讨来的钱,除了买吃的,余下的都用来买书,在佛殿琉璃灯下夜读。可是一夜西北风,却夺去了他年幼的生命。我进寺一看,只见这小乞丐虽然面孔瘦削,却眉目清秀,仰面躺在稻草堆里,身体已经冻僵,左手还拿着一本书,他是有志于学,至死还不忘读书呀……”听完沈约的故事,太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从此,他刻苦攻读,终于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

星移物换,后来,萧统读书的这个书馆塌毁了,直到明朝万历年间,驻乌镇同知全廷训,在书馆旧址建筑了一座“六朝遗胜”的石坊。里人沈士茂题书“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这座石坊至今仍保存完好。

萧统“性宽和,明庶事”“天下皆称仁”。他极富于同情心,12岁时,去观看审判犯人,他仔细研究案卷之后,说:“这人的过错情有可原,我来判决可以吗?”刑官答应了,于是他就作了从轻的判决。事后,刑官向梁武帝萧衍汇报了情况,萧衍听了连连点头微笑,对儿子的宽厚表示嘉许。以至于以后大臣们想从宽处理某人时就故意拉上萧统,让他来判决。梁普通年间,由于战争爆发,京城粮价大涨,萧统就命令东宫的人员减衣缩食,每逢雨雪天寒,就派人把省下来的衣食拿去救济难民。他在主管军服事务时,每年都要多做三千件衣服,冬天分发给贫民。正因为萧统太子具有这些高尚的品质,所以赢得了当世和后世人普遍爱戴和尊敬。

2.性爱山水

相传一个日暮时分,一位面容清瘦的年轻人,踱着小步来到了他经常来的一条河流边。流水汤汤,河中丰饶的水草间,游动着一尾尾鱼,多数是这里独有的花鳜鱼,嘴阔,身圆,披满了花纹。年轻人独坐下来,看水,看鱼,看河湾里张罟捕鱼的渔翁……这个传说中的年轻人就是萧统,他“喜食贵口鳜鱼”,盛赞“水好鱼美”,封誉为贵池,秋浦因而得今日之名。也许是这水的浸润吧,日后,年轻人编纂的中国最早的一部《文选》,至今还透着一股水意。

萧统觉得做皇帝虽然尊荣至极,但是一旦逝世则湮死无踪,只有写出好的文章才是千古之事。他性爱山水,喜欢吟咏左思《招隐诗》中“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名句。他决定离开建康,到京口南郊招隐山读书撰文。那里群山环抱,树木茂密,环境极为幽静,风景十分秀丽。萧统在招隐寺后半山建造了两幢楼房,一幢叫读书台,一幢叫增华阁,两幢楼房之间有天桥相连。楼房修好后,萧统将三万册图书从建康运到京口招隐山,“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

3.笃信佛教

萧统毕生笃信佛教,躬奉孝行。著名的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其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即是昭明太子所作。原本长篇大论的经文,经过他整理后成为容易传诵理解的三十二个分则,并为各段补充了浓缩精要的副标题。

萧统乐于与名僧一起探究佛理,因此特在宫内设立慧义殿,专为法集之所,广泛招引名僧,讲经说法。当时佛学界流行有关“二谛义”的辩论,太子也参与其中,并撰写了《解二谛义》(载《广弘明集》卷第二十一),该文对“二谛义”谈得扼要系统,代表了梁代关于“二谛义”的基本观点。萧统在文中首先强调对“二谛义”宗旨能否领会,是困于生死苦海还是从生死苦海中解脱出来的关键。他说:“若速其方,三有不绝;若达其致,于累斯遣。”接着他阐述了自己对二谛义的理解,他认为真、俗二谛是就两种不同的理体、境界上立义的,真、俗二谛相互独立、高下有别,“真既不因俗有,俗亦不由真而生”。真谛代表的是出世间、真理界,俗谛代表的是“浮伪”世间。这实际上是把世界看成了两个真、俗相对的双重世界。

萧统还把真谛说成是“中道”,说真谛“离有离无,此为中道”,俗谛“即有即无,斯是假名”“真是中道,以不生为体;俗是假名,以生法为体”。把真谛说成中道,而中道又以不生为体,这实际上是把真谛归结到虚无上去,在思想渊源上倾向于玄学“贵无论”,这是梁代诸家理解“二谛义”的普遍倾向。说明了他们所代表的梁代上层统治者在生活作风上尽管表现得洒脱超然,而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空虚和惶恐。

知归子评价太子说:“予观昭明太子之论,可谓了了见佛法者,非梁君臣之所及也。”(《居士传·昭明太子传》)汪大绅也称赞说:“昭明真佛种也,吾不重其佛法,重其仁孝宽明,是为佛种。”(同上)萧统之所以仁孝宽明,与他在佛法上的修养和造诣是分不开的。

(二)萧统死亡之迷

有关萧统之死流传有几种说法:

一是因母丁贵嫔薨,哀伤过度,长期减食与偏食,导致营养失调。《梁书》和《南史》二书均说萧统丧母之后,哀伤过度,初时全断饮食,及后奉父皇敕令强进饮食,于下葬日以前,日进麦粥一升,葬后不过每日一溢(通“镒”,二十两),且不尝菜果之味,一直到丧期终了。母丧期间为三年,三年不尝菜果,也许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导致营养不良。

二是因丁贵嫔墓厌祷事件,惭愧以终。这一说法《梁书》并未记载,而独见于《南史》。据说丁贵嫔死后,萧统先求得一处好风水,准备就绪,即将下葬前,有个名叫俞三副的太监,受他人贿赂,偷偷禀告梁武帝,说萧统所得之墓地于帝不吉,武帝信之,便改换墓地。葬后,一个道士又说,新坟对太子不利,便为太子做厌伏法。厌伏法指魇伏法或魇制法,也叫做制煞之术。而道士施用魇伏法,会对武帝不利,因此武帝知悉之后,很不高兴,原本想要追究到底,要真是这样,恐怕萧统也难逃干系,或者重演汉武帝时代的巫蛊之祸亦未可知。幸好事端并未扩大,道士被杀之后,并未影响武帝与萧统父子之间的情感,然而萧统自己,却终身感到惭愧与感慨。

同类推荐
  •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世界上名人千千万万 出“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新发明、新理论造福于人类而英名远播、流芳百世;有的因地位显耀、政绩卓著、战功赫赫而威震四海、世人敬仰;有的则因暴殄、反动而臭名昭著、遗臭万年 等等 不一而足。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者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本书系统而完整地介绍了作者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在文中,作者希望在这假想的三天时间里,能看见自己的老师、朋友;能去参观自然史和艺术博物馆;能看看纽约城和日常世界;最后还要去看一场戏剧。三天的活动,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创造的高度赞美。她还以自己的痛苦经历和美好渴望,劝诫世人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自传,采用了白描的手法,无论是对往事的回忆,还是对自己内心的表白, 都是极平常的话语,真实而亲切,自然而流畅。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 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热门推荐
  • 湛蓝色夏季风

    湛蓝色夏季风

    我们溺爱蒲公英,溺爱那个湛蓝色的夏季,可是我们都不曾注意到蒲公英的花语——无法停留的爱……
  • 张居正(第三卷):金缕曲

    张居正(第三卷):金缕曲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 杂纂之广杂纂

    杂纂之广杂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云傲九天

    云傲九天

    她,Z国龙组的最强队员,因为抢夺一块怪异的石头,被炸成碎片,再次清醒的她发现自己竟然处于母亲的肚子里。而伴随她重生的灰色石头竟然是一件了不起的宝贝,于是乎,逆天的功法,用之不尽的混沌灵气,强大的灵兽接踵而来。前世的她没有享受过亲情,既然上天给了她补偿的机会,那么,她一定会加倍的珍惜。为了让家人幸福快乐,逆天又何妨?敢伤害她的重视的人,不管他是神是魔,她都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他,魔界唯一的魔主,冷酷无情。然而,遇上了她,便是他一生的劫,因为她,他放弃了魔王的身份,甘愿化做普通人,陪她逍遥。他说:“女人,天下和你,我选你!!!”他,精灵族的半精灵王子,天分过人,却因血统被族人排斥。从小流浪在外,生性淡漠,任何人都进不了他的心。然而,被她所救后,一颗心就遗失在了她身上。从此,心里就只装了她一人。他说:“夜,天涯海角,我跟着你。”他,神之圣子,转世重生,变成她的双胞胎弟弟,从小体弱,安静温柔,却只在她面前活泼。他说:“姐姐,我们是双生子,所以,我们要一直在一起。”他,帝国的逍遥王爷,游戏花丛,却从未为任何人停留。然而,遇上她后,他的世界便只剩她一人。他说:“小夜儿,为了你,我错过了那么多美人,作为补偿,把你赔给我吧!”他,混沌神龙,千百万年前,他和她同时诞生在混沌中,千百万年的岁月,两人相互陪伴。为了她,他自愿舍弃一身神力,陪她转世。他说:“为了你,一切都值!”他,家族的天才,却被人暗中下毒,被她所救,从此,他伴她左右。他说:“我会变强,强到有资格站在你身边。”他••••••
  • 书中缘

    书中缘

    她十岁出征,奠定神女之名,一手扶起红凤军,一手设立红凤官学,金手指用满,为的就是给别人铺路。属下是别人的,哥哥是别人的,未婚夫也是别人的。嗯?这人是怎么回事,怎么不按剧情来?
  • 武侠大乱斗

    武侠大乱斗

    万年前,殷商纣王撕扯天际,带动浩劫降临。万年后,尘世已鲜有谈及,对于古史更是不知。五千年来,敢在世间称长生不死者,唯有女帝武曌,镇压古今,建立王朝安居一方。不死的女帝,神秘莫测的东皇,大教之中的底蕴。长生之局,不死之妙,黄泉有路,地狱无门,剑痴心狂,旁左伴道真。熟悉的名,不一样的人,掀起江湖风云变幻。欢迎加入武侠大乱斗粉丝群,群聊号码:734307199
  • 剑武乾坤

    剑武乾坤

    被宗门遗弃,得神秘玉剑,开吞噬域门,林夕尘踏上逆天之路。神秘莫测的风家,隐藏的是什么?隐世万年的林家和林夕尘之间是否存在某些联系?古家族,圣族纷纷出世,又代表着什么?逆天之路上,林夕将一个一个揭开这些隐藏多年的秘密……
  • 离婚总裁说爱我

    离婚总裁说爱我

    关于离婚王安然只用了一分钟不到的时间就结束了,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走出那段不为人知的伤痛。离开了土生土长的城市王安然过的一贫如洗,却也悠然自得,直到某天某个人的出现。“你就这么对待对你朝思暮想的人,一见面就想撇下我的不管?”来势汹汹的男人一如从前一样的可恶,狠狠的钳着王安然的手腕不肯放开,瞪着眼睛要吞她入腹,让她像只小鸡一样无助的推搡,最终以她跌跌撞撞的被搂住告终。“我,我,不不,认识,你!”慌乱之余不爱说话的王安然结结巴巴的吐了几个字出来,可就是这么几个字却把某个人想的生不如死!她是个结巴,三岁起就是…他不喜欢她结巴,六岁起就开始了…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嫁他为妻,而他最大的介怀就是他/她们的婚姻关系…终有一天她学会了放弃,反倒是他纠缠着不肯放开了…
  • 逍遥修仙小神农

    逍遥修仙小神农

    一位落魄的乡野小村民,意外获得修仙秘籍。从此修仙在手,美女我有。修仙我最强,都市我称王。一位乡野小村民的崛起史——
  • 撕谎晓爱

    撕谎晓爱

    一个人七年的默默付出是否抵不过一张皮相,一见钟情的冲动是否胜过两个灵魂的交流?爱情,究竟是一种简单吸引的感觉,还是在岁月浸润下慢慢衍生的感情?披着另一人名义的爱情是否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亦或是,终是绿叶,公主现身终究夺去王子的目光,转身成全?意想不到的婚礼背后,生活才真正展开?究竟是谁给了谁谎言?善意的谎言背后是否就不会带给彼此伤害? 一本日记里,记录的究竟是可怕的报复计划,还是一段在心海里沉浮才逐渐明白的爱? 一段归途的开始,是带我们揭开心中的心结,还是更深的伤害和失望?亲情究竟该如何诠释? 如无意外,每日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