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7800000004

第4章 相声表演类别

(一)按演员人数分类

1.单口

(1)单口相声

单口相声是相声演出的一种形式,通常由一位演员进行表演。它从民间笑话、神话故事、评书等民间艺术中吸取精华,通过说笑话或滑稽问答的形式吸引观众,因其故事性强、情节丰富、人物生动等特点,往往使演出妙趣横生、出奇制胜,赢得了广大相声爱好者的好评。

(2)单口相声与评书的差异

评书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也是中华曲艺的一部分,由于和单口相声的表演人数同样都是一个,所以很多人将它们进行比较,下面我们通过简单介绍评书,来看看两者异同之处。

评书主要采用北方语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调来进行演说。古代称为说话,以口头讲说为主要表演形式,在语言运用上,常通过第三人称进行情节叙述、人物景色描写、模拟事理评说,在艺术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表演范式。传统的评书表演一般含有“定场诗”“开脸儿”“摆砌末”“赋赞”“垛句”或“串口”等程序。即先讲述一段小故事,以此进入正式表演,介绍故事的主要人物,并将其来历、身份、相貌、性格等等特征一一描述给听众,随即讲述故事发生的场景。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常会通过念诵大段落对偶句式的骈体韵文来赞美故事中人物的品德、相貌或风景名胜;如说演到故事的紧要关头,又往往会使用排比重叠的句式以加强语言表达的气势,突出演出效果。在故事的编排上,为了吊起听众的胃口,常常采用“关子”和“扣子”等结构手法来制造悬念,从而使整个故事离奇曲折、险象迭出、前后呼应、扣人心弦。

既然都是讲述故事,自然在表演过程中都会插入些许评论,但两者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差异的,通过品读一些相声和评书段子,我们尝试比较两者不同之处:

第一,包袱是否一定存在。相声之所以为相声,其灵魂就是包袱,就是通常我们说的以“抖包袱”来出奇制胜,单口相声也是如此,因此单口相声往往必含包袱;而一个评书作品很有可能从头至尾都没有使听众发笑,只是围绕某个历史故事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述,有时候就不必一定要有包袱。

第二,表演中是否有赞。有句老话叫“听书听的是赞儿”,指明了“赞”是评书中的重要内容,非但如此,“赞”更是评书中的必有内容。相比之下,相声主要讲究“说”“学”“逗”“唱”,为的是让听众发笑,所以单口相声中“赞”就不成为必不可少的元素了。

第三,讲述故事的详略和侧重。通常评书对于“故事”都进行较为细致的叙述,而单口相声则相对“潦草”,主要是因为这两种曲艺的表达目的不同。单口相声的主要任务是逗乐,因此侧重于包袱在整个叙述中的位置以及包袱周围的铺垫,这样也就决定了它没有必要在故事情节上赘言。观众听的是里面的笑料,故事即使描述得粗糙也是可以接受的,它的一切叙述都可以说是为笑料的抖出服务的。评书要尽量讲贴切故事,单口相声对这一点的要求则相对宽泛。有时候单口相声在故事讲述的贴切程度上没有评书那么高,甚至可以有明显的“假”的地方或者说是故意“假”的地方,这种“假”即是为了抖包袱而做的铺垫。听众并不关注故事的细节讲述得是否到位,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玩笑,一个包袱,既然当“笑话”来听,其他方面就不会有那么多苛求。因此听相声的很少有人对故事的详略程度有什么异议,或是为故事的情节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而辩驳,因为对于笑话,无所谓合不合情理。如果一切都中规中矩,按寻常编排,相声的演出效果可能将受到影响。

第四,穿插的评论是否客观。评书的“评”,虽然也夹杂一些俏皮话,但一般较为客观;而在表演单口相声时,为了制造笑料,往往需要表演者通过凭借一些主观感受来调动听众的情绪,得出的评论相对不那么客观。

2.对口

对口相声,旧时也称作“双春”。一般为两人对讲的形式进行表演,演员为一捧一逗,男女相声,也是对口相声的一种。

双口相声是对口相声的别称,在早期的相声表演中,演员都在北京天桥等场所露天演出,也就是“撂地”。不同的表演形式,顺序也有先后之分,先出现的是“单口相声”,后来由于“逗哏”“捧哏”分工的出现,当时两个演员可以隔着一张桌子,各扮演一个角色,面对面地坐着说,故称“对口相声”。但是对口相声中,“逗哏”的话是应对“捧哏”的,而不单单是针对观众而设计的,所以在表演时常常要注意对方的反应,而适当地应对。随着相声社会地位的提升,表演者渐进入堂会、茶楼、剧场,演员从站在观众中间变成了站在舞台上,表演形式也演变成了两个演员都面向一侧说,因此又有了“双口相声”的说法。

对口相声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贯口

对口相声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也叫“背口”。“贯口”的“贯”字,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演员在说的时候,要注意调整语气的迟缓、顿挫,尽量保持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既要带动听众的情绪,又不能太快而引起听众心理的躁动。常见的段子如《报菜名》《地理图》《挖宝》等。

(2)文哏

相声表演风格之一,起源于先前俳优的“优孟衣冠”“言非若是”和西汉东方朔的机智巧辩,以文学作品为基本内容的段子,以叙述为主要表演方式,说起来比较文雅,传播一定的知识信息。马三立、苏文茂的很多作品都属文哏,如《批三国》《大办喜事》《论捧哏》等, 著名相声演员苏文茂以其精湛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为相声界创作了很多优秀的文哏作品,因而被赋予了“文哏大师”的美誉。

(3)平哏

一般以叙述某事或谈论某一事为主,一般都是一头沉的叙述方式,捧哏起辅助作用。中间没有大段的贯口,不涉及太多的包袱,也没有激烈的冲突,主要依靠铺平垫稳的叙述来推进情节,展开包袱,包袱一般位于结尾处。常见的作品有《万人迷》《批生意》等。

(4)子母哏

指两个演员(逗哏和捧哏)所承担的任务基本相同,如通过相互间争辩来组织包袱等。 代表作品有《百吹图》《蛤蟆鼓儿》。

(5)倒口

倒口是相声里的说功,指相声演员模拟特定人物的家乡方言,以反映当地的风俗人情、地方风貌等,对于相声演员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较高,要通过各地语音特色来展现当地方言,从而显现地方文化。经典段子有《绕口令》《找堂会》《拉洋片》等。

(6)柳活

相声中学唱类型的段子,一般学唱戏曲叫“戏柳”,学唱歌叫“歌柳”。具体来说,它属于相声说、学、逗、唱中“学”的范畴,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晚期的“全堂八角鼓”。经典段子有《杂学唱》《戏迷》《学歌曲》等。

3.群口

群口相声,三人或三人以上演出的相声,过去叫“三人活”,解放后称为“群口相声”“多人相声”。其经典作品有《四字联音》《五官争功》《四管四辖》等。

群口相声从左往右名称依次是:逗哏(使活的)、腻缝儿的、捧哏(量活的)。在群口相声中与其他相声表演形式不同的是,除去逗哏演员和捧哏演员外,还有一种演员叫腻缝儿的,这个演员的任务是平息逗哏和捧哏之间产生的矛盾纠葛。如群口相声《扒马褂》,逗哏是借出马褂的,捧哏是跟他聊天儿的,而腻缝儿的就是借人家马褂的。在群口相声表演中,要求演员在学会逗哏的基础之上,把握好所演人物的性格、剧情中人物的关系,使故事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同时也要掌握好段子中包袱的尺寸、筋劲儿,恰如其分地铺平垫稳,抖响包袱,这就需要腻缝儿演员有深厚的相声艺术表演基础、功底以及临场发挥能力。

(二)按内容功能分类

1.讽刺型

相声艺术最为显著的特色之一是幽默讽刺,可以讽刺自己或者别人,在内容上以揭露某些社会的黑暗面、上层社会的奢华腐败以及底层贫民的困苦生活等为核心,囊括社会百态和不同人物的人生起伏,以讽刺的手法贯穿表演内容始终。讽刺型的相声占据了相声的很大部分,其经典段子如侯宝林的《夜行记》(讽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等。

2.歌颂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客观形势和艺术发展的需要,相声界也开始形成新的表演类型。各地相声演员纷纷上山、下乡、下厂,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掀起了第一个歌颂相声的高潮。

1958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集中体现了这方面的成就。会演以后,将编选曲艺节目结集出版。当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小立本的《社会主义好》、老舍的《试验田》、海政文工团的《水兵破迷信》、中国广播说唱团集体创作的《活动之家》、李维信与于世德、赵春田的《天上与人间》。

这样,进入新的时代,以歌颂为主的相声不断涌现,歌颂逐渐成为相声的三大功能之一,确立了与讽刺、娱乐型相声并驾齐驱的地位。其经典作品有马季的《新〈桃花源记〉》(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侯耀文的《京九演义》(歌颂京九铁路的建设者)等。相声演员马季和夏雨田在歌颂型相声创作方面,所作的贡献及产生的影响比较突出。

歌颂型相声创始之初,相声界存在着不同看法。马季认为,创作必须从生活出发,不仅要熟悉生活,而且要分析生活,他强调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此长期以来坚持深入基层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探寻创作相声的题材与灵感。随后他又通过研究、丰富相声理论,将其与实际创作紧密结合,自学探索,百折不挠,并大胆开创,将新生事物融入相声表演,终于开创了歌颂型相声的路子,为相声的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既有创作成果,又有理论建树,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夏雨田是相声界不多见的具有大学学历的艺术家,理论知识扎实,并培养了深厚的文化素养,这些都为其创作歌颂型相声积累了有利条件,其创作的《女队长》《公社鸭郎》等代表作品在相声界享誉颇高。对于这两篇作品,王先霈在《真善与“丑”的结合》一文中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指出:“从《女队长》到《归国记》,主要是歌颂性的,但已不只是一般的歌功颂德,而是把真善和“丑”结合起来表现,这就使他的作品具备了一种现代意识,比较符合现代意识,比较符合现代审美特征。也使作品更加真切自然,富有人情味。”何祚欢对于夏雨田的创作也曾给出评价:“夏雨田创作看似轻松、顺手拣来,实际上他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从事曲艺创作之前和同时,已有对各种艺术的尝试,因此在创作上有非常强的复合性,使他的作品既是曲艺又不是曲艺,是用曲艺的包装,运用其他艺术手法最后完成的作品,这是很值得曲艺创作者借鉴的。”这样,在夏雨田孜孜不倦的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成果颇丰。

3.娱乐型

娱乐大众是相声的主要功能之一,过去的娱乐性相声大致可以分为技巧类和笑话类。技巧类相声凭借超凡的相声功底娱乐大众,主要集中于“学”和“唱”,同时也通过运用绕口令、一气呵成的铺陈等语言手段和技巧,增强娱乐效果。笑话类常常依靠高度夸张的语言和赏心悦目的幽默,出奇制胜。当然并不是完全依仗诙谐、滑稽的表演,也涉及歌颂和讽刺,如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的相声小段《钓鱼》,则将三种相声类型结合一体,创造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与旧时代相声一样,新时期的相声依然通过灵活运用语言手段进行相声编辑,同时侧重所述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和戏剧性,在继承相声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新时期的娱乐型相声逐渐展现出自己的特质和风貌。

(三)按著作年代分类

1.传统型

解放前产生并表演的相声作品,我们一般视为传统相声,大致保留了三百多段。

传统相声一般反映的是市井生活的点点滴滴,由于相声演员自身大都来自于生活的底层,所以其所关心的生活热点、描绘的生活领域、揭发的美丑现象、判断的是非功过以及赞扬和嘲讽的对象,不仅指向贪官污吏、封建皇帝,还集中于展示市民阶层尴尬处境、世态炎凉和市侩行径等。这些作品甚至可以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媲美,都深深地打上了阶层社会的烙印,相声表演的内容也由此具备了强烈的群众性特点。

2.新相声

1949年之后,所有反映新政权、新生活的相声被我们视为新相声。

随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相声从旧相声中逐步脱离出来,在旧艺术的基础上吸收营养、茁壮成长,依据新时代的新生活、新观念、新趣味,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以崭新的作品和全新的笑料,进一步赢得观众的喜爱。

在旧时代,相声演员的出身相对不高,其文化水平有限,而进入新时期,相声演员整体素质大大提升,自觉地把知识性引入相声,在相声表演中也会探讨学问,宣讲知识。不再自谦为“记问之学”;同时也开始涉及科学方面相关内容,如侯宝林根据同县业余宣传队改编的《种子迷》,即开创了科学相声的先锋,令人耳目一新。在技巧上,新时期的相声也逐步提升到精、新、绝、巧的新高度,为广大相声爱好者创作了更好的相声作品。

3.当代相声

根据年代划分,当代相声一般指1980年后的相声作品,这与我们目前的生活更为贴近,大家对这一段的相声名段也较为熟悉,在此我们不作过多的介绍。

同类推荐
  •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

    《著名交响曲欣赏》定位为交响乐知识普及型书籍,收集了各种世界闻名的交响乐名曲,并对其进行了讲解与分析,其中包含了交响乐名曲的评论与指导性欣赏,以及名曲诞生的历史,以及音乐人创作的背景、故事等。其中囊括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等的许多世界名曲。本书文字浅显易懂,并包含了一部分曲谱,能指导读者怎样去了解欣赏一部交响乐名曲,适合大众阅读,阅读价值高。
  •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

    《播音员主持人汉字读音手册》是为播音员、主持人准备的一本手边常用的查询汉语字词读音释义的参考书,从文字、文学、文化、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多视角地对汉语字词加以剖析和诠释。本书共收录1900余个在播音主持实际工作中容易读错用错的字词,主要侧重于读音的正确使用和词义的基本解释。其中,读音的使用基本遵循历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的成果和标准,同时也吸纳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最新版的标音,个别词语的读音还照应到了群众约定俗成的口语习惯,即使目前尚无明确定论,但也基本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

    美化生活的装饰艺术

    装饰艺术是指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使被装饰的主体得到合乎其功利要求的美化。全书呈现的装饰艺术也是美化了生活,其内容从《欧美各国的装饰艺术》、《美国的装饰艺术》等多国方面的装饰艺术。
  •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行书:千古行书精品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热门推荐
  • 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

    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

    独自在异乡奋斗的你;疲倦地和世俗抗争的你;孤独地思念父母的你;为了些许收货而内心甜蜜的你……一本写给远离故乡、在异地奋斗的年轻人的书。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适应孤独,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所以你要奋斗一生。有人说:父母会陪我们走完前半生,爱人会陪我们走完后半生,所以,我们永远不孤独。但是,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父母不能替你扛起所有压力,爱人不能陪你分担所有痛苦,你,始终一个人。只有学会适应孤独,才能征服这个喧嚣的世界!
  • 天才小公主超酷超拽超霸气

    天才小公主超酷超拽超霸气

    一夜穿越异世,代表了逆天人生开启。逆天神兽身边跳,绝色美男身边绕。逆天功法砸上头,携手走上人生巅峰。同期更新的还有本书的歌单,QQ音乐搜索”《天才小公主超酷超拽超霸气》(边看边听超爽)”这一歌单,本人亲配每章BGM,友情提示,注意换歌哦。
  • 误惹肥婆弃后

    误惹肥婆弃后

    新文求收藏《傻子肥后》◆◆◆◆肥婆重生◆◆◆◆她,苏落凝,21世纪小白领,梦想简简单单,生活平平凡凡。哪知人倒霉喝口水都能噎死——那一天,不仅她的爱情遭到了友情的背叛,连小命也被阎王爷提前收走了。原以为只是噩梦一场,谁知一觉醒来,自己不但躺在棺材里,还成了个丑陋无比的大肥婆!好吧,肥婆就肥婆,人家毕竟还是个皇后!什么?弃后?没事没事,吃穿待遇还不错,冷宫貌似也挺安全,还不用伺候那种猪皇帝…她就安心当个米虫,顺便减减小肥…只是,这些宫里的女人怎么个个都这么脑残?没事偏要来找麻烦?下毒?我忍。告状?我再忍。打人?丫的,当我肥婆好惹吗?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肥婆出马,一个顶俩,让那些只会以貌取人的封建大种猪们个个刮目相看,渐渐倾心。不过很抱歉,姑奶奶没空陪你们耗着,出宫逍遥去也!◆片段一:人来人往的月冥国京城街道上:“烧饼三文钱一个?这也太贵了吧,十文钱卖我四个,卖不卖不卖拉到。”吕馥桂一听,脸红气不粗的跟那个大叔砍起价来。苏落凝不由得脸上布满黑线,天啊,知道他抠门,但是没想到他这么抠,几文钱的烧饼,都还要砍价◆片段二:南宫烈焰一脸得意,原本还以为这个丑女多特别呢,还不是与世间普通女子一样花痴无聊,看来,美男计永远不会过时。然而——“我现在后悔了。”苏落凝一副很懊恼的样子,“我可是一国皇后,要是出了墙,有失国体。”“你…”◆片段三:看着她这副花痴表情,心中却暗生鄙夷,脸上却甜美如蜜:“既然如此,姐姐可愿将救人的法子告诉弟弟,也好成全弟弟拯救万民的心愿。”如果不是为了得到秘方,他早就把她的脖子拧断了!“嗯嗯,当然可以!不过…”苏落凝连连点头,转而又蹙起眉头,略显犹豫。“不过什么?”司空焦急地问。“不过…要看弟弟怎么取悦姐姐了。”苏落凝说得暧昧,眼神更有些挑逗。一旁的侍女心惊胆颤,难道皇后给陛下戴了一顶绿帽子还不够?还要戴第二顶?◆片段四:“说就说,怕你不成!咦,你的眼瞳居然是紫色的,真好看。”苏落凝毫不示弱的站了起来,迎上男子凶狠的目光,赫然发现,龙逸辰拥有纯天然的紫眸,不禁赞叹道。男子一愣,居然有人会不嫌他的紫色眼睛,甚至赞美它,各种情绪涌上心头,让他不禁想起那些刻意去遗忘的黑暗日子…◆片段五
  • 去年春天

    去年春天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冷历史

    冷历史

    《冷历史》绝对是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最好的一本书!书中讲述了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但又知之不详的历史常识,它们隐藏在生活中,每每提及又被人追问时,不免出现答不出的尴尬。例如,“五脊六兽”究竟是什么东西,为何用它来形容身体难受;为什么说祖坟冒青烟,而不是紫烟,白烟;谁才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冠军?当“尚方宝剑”遇到“免死金牌”究竟谁胜谁败?古代的情人节究竟是哪天;张飞是莽夫还是儒将……
  • 陪楼

    陪楼

    《陪楼》揭示了鼓浪屿沦陷时的动荡不安和抗日时的狂风暴雨融入中国婢女救拔团、厦门沦陷、鼓浪屿事件、厦门中秋博饼等历史文化,呈现百年厦门全景以女佣阿秀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情感命运与家国情怀以独特的视角打开了一扇厦门百年历史的窗口,同时也尽情展现出鼓浪屿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小说弥漫着一种不随流水即随风的温婉的鼓浪屿情调长篇小说《陪楼》是一部以闽南地方特色为背景的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鼓浪屿,融入中国婢女救拔团、厦门沦陷、鼓浪屿事件、厦门中秋博饼等历史文化,呈现百年厦门全景。
  • 星界游民

    星界游民

    星河时代,地球联邦与奥术帝国的战争,最终以两个世界的毁灭落下了帷幕。“星环时代”号舰长江枫乘坐的逃生舱,意外穿越了次元壁垒,跃迁到了一片陌生的星域,成为了地球联邦的唯一幸存者。原本只想种种田,闲着没事儿忽悠几个土著帮自己挖矿,悠闲地度过这悠长的一生,却没想到一不留神,在这片蛮荒的星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牛的种族……新书依旧是轻松向。另外,友情提示,请不要纠结科幻的软硬,推荐当成巫师流阅读,只不过是科技侧。
  • “城中村”的爱情

    “城中村”的爱情

    雯雯呀,你死哪儿去啦,快回来吧,你娘可不禁吓啊——一大清早,便听雯雯娘在丽景苑小区里到处喊到处叫的,犹如早年间村里人给受了惊吓的小孩子叫魂儿似的,声声凄厉,撕心裂肺;句句锥心,摇天动地,不啻搅扰了人们千金一刻的回笼觉,又把一桩本想藏着掖着都还来不及的家丑昭告了天下。因为啥,又是房子吗?不消说,这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早些年“攀高枝”嫁到城里去的秦雯雯,如今突然现身丽景苑,你说能是回娘家门上来走亲戚串门子的吗?旧村改造,她爹秦老根凭借一套趴趴屋的四合院,换回了三套洋气的新楼房。
  • 纪委书记2

    纪委书记2

    南江省金碧辉煌的城市背后,隐藏着一群肆无忌惮的蛀虫,它们攫取钱财,为非作歹,祸害百姓,所过之处,到处千疮百孔。李思文,狮子县纪委书记;于清风,北川市纪委书记;徐建国,南江省纪委书记;三名纪委书记联合公检法等六大部门,在县市省三条线上,掀起了一场‘灭虫行动’。让他们措手不及的是,反扑来的如此迅猛而激烈。弃卒保帅、栽赃暗杀,撕下伪装面具的‘蛀虫’们,这一刻成为一群可怕的暴徒。不上一条船,就见阎罗王。是高抬贵手,还是决不手软的零容忍!一线厮杀、内线交锋、高层博弈,当纪委书记们走上这条悬空钢丝,就意味着狭路相逢勇者胜。每一次交锋都是一场人性道德良知的考验,个中滋味五味杂陈,只有真正的纪检人员才能体会。
  • 古代军事

    古代军事

    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军事与政治向来是相伴相随的,军事历史是政治历史的演绎,也是政治历史发展的高潮。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的开始与终极,都是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开始或终极。军事历史使政治历史更加集中清晰,更加丰富与生动。我们要了解历史发展的概貌,首先就要了解军事历史发展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