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0900000003

第3章 晚清政局的变化

内忧外患使清王朝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晚清统治集团不能不正视现实、痛定思痛,寻求新对策。对外,不惜以最大代价尽快结束战争,换取暂时的和平。面对残暴的侵略者,晚清统治集团深感无力抗衡,不得不屈从于列强的无理要求,不惜出卖大量权益进行妥协,迅速签订《北京条约》,以此为代价换取了中外关系的暂时缓和,使清王朝得到喘息。对内,尽可能维护和加强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维系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巩固和加强国家机器的统治,由此导致了晚清政局的变化。

(一)总理衙门的建立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认为同外国关系仅是“理藩而已,无所谓外交也”。外国使臣来华,都由理藩院或礼部接待。鸦片战争后,由两广总督专办与欧美国家的交涉,并赐予钦差大臣头衔,称为“五口通商大臣”。《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相继签订后,各国相继在中国设立使馆、派驻使节。他们为控制清政府,不愿意以“蛮夷”的身份同带有封建衙门习气的清政府的外交机构“理藩院”打交道,同时认为地方总督无权处理涉外事务,多次要求建立专门机构。而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北京条约》后,对外交涉事务增多。恭亲王奕、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等联名奏请在京师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接管以往礼部和理藩院所执掌的对外事务。1861年1月20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总理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由亲王或军机大臣统领,并按军机处体例,设大臣、章京两级职官。总理衙门刚设立时,奕、桂良、文祥三人为大臣,此后人数略有增加,从七八人至十多人不等,其中奕任职时间长达28年之久。总理衙门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它下设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海防五股,同文馆和海关总税务司署是其附属机构。还管辖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选派出国公使等,也有自己的银库。其中,英国股主办与英国、奥地利两国交涉事务,兼办各口通商及各关税事务等事;法国股主办与法国、荷兰、西班牙、巴西四国交涉事务,兼办管理保护教民及招用华工等事;俄国股主办与俄国、日本两国交涉事务,兼办陆路通商、边防疆界、外交礼仪、本衙门官员的考试任免、经费开支等事;美国股主办与美国、德国、秘鲁、意大利、瑞典、挪威、比利时、丹麦、葡萄牙交涉事务,兼管海防设埔、保护华工等事;海防股主办南北洋海防,包括长江水师 、北洋海军、沿海炮台、船厂以及购置轮船、枪械、制造机器和置办电线、铁路、矿务等事。中日甲午战争后改名日本股。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涉及外交及与外国有关的财政、关税、军事、教育、矿务、交通、邮电、同文馆等,无不归该衙门管辖。总理衙门存在了40年,直到公元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但在六部中地位仍是最高的。

总理衙门记录了19世纪末日薄西山的大清帝国与欧美各列强进行外交周旋的全部过程。特别是改名为外交部后,其具体职责基本相同,但已经成为晚清政府最重要的决策机构之一。在总理衙门之下,分设北洋、南洋通商大臣,南北洋大臣为专职,在业务上是相对独立的,与总理衙门的关系是平行的,兼办海防和其他洋务。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与总理衙门协商,由总理衙门备顾问并代奏朝廷。随后,正式成立总税司署,由英国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总税务司掌管了中国海关的业务和人事大权。1863年李泰国离任回国,由英人赫德继任达40多年。从某种程度上讲,总理衙门的成立是洋务运动开始的更重要标志。此后,列强从自身利益出发,改变对华策略,由“打”变“拉”——有的馈赠洋枪洋炮,有的愿派教官帮助训练清军,有的甚至要主动出师帮助清廷剿杀太平军,企图用各种手段扶持这个摇摇欲坠的反动政权以使刚刚签订的条约尽快得到兑现。清王朝则批准由奕代表总理衙门提出的“外敦信睦而隐示羁縻”的方针,力图“以和好为权宜,战守为实事”,利用暂时和缓的国际环境加强抵御外侮的力量。

(二)辛酉政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刚结束,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在热河,他的妃子那拉氏(慈禧)勾结恭亲王奕等人在英国驻北京公使的支持下,密谋策划,发动了辛酉政变,夺取了清政府的最高权力。从此,在那拉氏垂帘听政的近半个世纪里,由于她执行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路线,使中国越来越深地陷入灾难重重的黑暗深渊。

辛酉政变是清朝最高统治集团的政治斗争,其结果使得清政府的权力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咸丰帝在位时,咸丰帝与其弟恭亲王奕,因皇位继承问题,彼此不和。奕遭到罢斥, 咸丰帝转而重用肃顺。肃顺精明强干,但为人专横跋扈,排斥异己,权欲很强,他与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人结党操纵朝政。肃顺等人常以除弊为名,屡兴大狱,株连百官,结果不仅未能制止官场上的腐败现象,反而闹得众怨鼎沸、人人自危,使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奕被咸丰帝调离军机处回上书房读书,几乎断绝了其在政治上发展的可能。

1860 年 9 月当英法联军攻陷北京之际,咸丰帝在出奔热河前,任命奕为钦差大臣,见机行事,负责和列强谈判。这似乎恢复了奕的政治地位,给人委以重任的印象。但事实上,奕在北京主持政务,不但受到排挤,更像咸丰帝抛弃其他臣民一样,将自己的弟弟——长期以来的一个潜在对手,留给洋人处理了。但后果竟事与愿违,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及奕的政治才能发挥,他不仅成功地完成了与列强的谈判,而且赢得了留守京城的王公大臣(如大学士桂良、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周祖培、吏部尚书全庆及潘祖荫、宋晋等人)及僧格林沁、胜保等统兵大员的好感,树立起自己的威信。通过签订《北京条约》和处理一系列善后事项, 奕开阔了眼界,改变了“华夷”等传统僵化的观念,也因而获得了外国人的好感。英法联军撤出北京后,奕等人一再奏请咸丰帝回京,肃顺等人却极力阻挠。这样,在清朝中央实已形成了热河和北京两个权力中心。

1861 年 8 月 22 日,咸丰帝病逝,年仅 6 岁的皇子载淳继位,改年号为“祺祥”。 咸丰帝留下遗诏:命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源、杜瀚、焦佑瀛八人为顾命大臣,总摄朝政,辅佐幼小的皇帝。八大臣执政完全把留守北京的奕排斥在外,又不许慈禧太后干预政事,终使清朝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激化起来。慈禧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女人,想乘载淳年幼夺取最高权力,她把东宫太后慈安拉到自己一边,又暗中联络在京的奕。奕在取得外国势力的支持后,借奔丧之名,前往热河,与慈禧密谋政变,而后又立即返京进行布置。在两宫太后的催促下,八大臣被迫同意带着咸丰灵柩回北京。10月26日,两宫太后带着小皇帝载淳启程回京,肃顺护送咸丰帝灵柩在后。11月1日慈禧等人抵京。次日即发动政变,八大臣在政变中失去了一切。载垣、端华被赐死,肃顺被处斩立决,至于景寿等五人被革职。而八大臣的心腹一大批中央政府官员被革职。同时,宣布“两太后垂帘听政”,命奕为议政王,掌管军机处。桂良、文祥、沈兆霖,宝鋆、曹毓瑛等人也被任命为军机大臣。这一政变因发生在农历辛酉年,因此被称为“辛酉政变”,也称“北京政变”或“祺祥政变”。而后又改年号“祺祥”为“同治”(同治年号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取开国祖宗“顺治”年号,以示吉利;二是说两宫太后共同治理天下,或者说是母子共同掌权)。

辛酉政变是一场由清王朝内外矛盾的激化和最高统治层内权力斗争而演变成的宫廷政变。政变者由于得到多数文武大臣的支持,又采取了不株连的明智政策,在政局没有发生重大动荡的情况下完成了权力的移交。慈禧、奕上台后,继续依赖曾国藩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在对外问题上,她(他)们改变了道、咸两朝和战不定、疑惧重重的政策,实行以和为主、保持中外“和局”的新政策。慈禧在处死载垣等人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 列为罪状,显然意在讨好外国侵略者。西方列强对政变的结果表示满意。英国公使普鲁斯向国内报告说:这次政变的结果对我们英国十分有利。英国在中国办的《北华捷报》也写道:“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辛酉政变的全过程充斥着宫廷阴谋与统治者对权力再分配的欲望。但是,实质上是新兴政治集团对顽固守旧力量的胜利。“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夺取了清政府的最高统治权力。从那时起,她统治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恭亲王奕在政变中起了至为重要的作用,政变成功后,奕成为议政王大臣并掌管军机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内务府、宗人府等要害部门的实权,在中央政权中发展起自己的势力,逐渐成为清政府的决策人物。清政府中央权力结构的这一变化,对中国的政治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清王朝实现了与西方列强的“合作”。

(三)“借师助剿”

1861 年下半年发生了四件大事。8 月22 日咸丰帝病死,9 月5 日湘军攻陷安庆,11 月2 日北京辛酉(祺祥)政变,12月9 日太平军攻占宁波。它们像催化剂一样,促使了影响晚清政局的重要事件“借师助剿”的实现。咸丰帝作为清王朝最高统治者,他对西方的态度是和战不定。咸丰帝曾在相关奏折中批示,借助西方蛮夷各国力量剿灭太平天国这些匪寇,会有太多的弊病,千万不能贪图眼前的一时之利,而结果是后患无穷。他所信任的肃顺集团对外国侵略者也心存疑忌。咸丰帝之死和辛酉政变消灭了肃顺集团,就排除了“借师助剿”的一大阻力。

辛酉政变成就了慈禧-奕的权力组合,让“万国友人”感到放心和满意,因为新一届大清帝国中央政府非常乐意与他们合作。政变后,奕和慈禧向外国侵略者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友好”姿态。对此,上海《北华捷报》预言:“有利于外国在华权益的恭亲王掌握权力,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不久,外国的代表将对北京政府发挥较大的影响。”新的当政者一上台,立即授权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并于1862年2月颁发“借师助剿”上谕。其实早在《北京条约》订立时,法、俄两国首先提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建议。法国专使葛罗表示:“所有该国停泊各港口之船只兵丁悉听调遣”。俄使伊格那提也夫面见奕表示为镇压南方太平军,请清军从陆路进攻,“该国拨兵三四百名在水路会击,必可得手”。接着俄国把以前答应送给清政府的一万支枪、若干门炮运到中国。早在1854年就狂言“剿贼自任”的美国,现在则积极要求为清军运送漕粮。关于是否借用外兵问题,清廷进行了几次讨论,少数人反对,奕等多数官僚表示欢迎“中外同心以灭贼为志”。与此同时,汇集在上海的买办官僚、大地主、大商人如吴煦、杨坊等,则加紧活动,支持洋人组织洋枪队。

“借师助剿”政策最积极的履行者是从曾国藩幕僚中脱颖而出、组织淮军的新任江苏巡抚李鸿章,也是最富有成果、得实惠最多的地方大员。 1862年4月,李鸿章被朝廷调派去保卫上海,他与英法组成“中外会防局” ,决定上海由洋人防守,得到清政府的批准。李鸿章得到了洋人的财力和军事支持,英国人和法国人甚至组建了数千人的“常胜军”之类的雇佣军队伍赞助他建功立业。俄国也给清廷送来50门大炮和1万支枪,并直接派兵拦截进攻上海的太平军。各国“洋枪队”也鼎力相助,“借师助剿”成为清政府的国策。

同类推荐
  • 狼烟燎原

    狼烟燎原

    苍山月,破西疆,夜色微澜,何处起狼烟;风里烟,迷九州,孤枳霖泽,残棋濒燎原。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全3册)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全3册)

    第一部全景式解密大宋帝国的诗史巨作,揭开一个被铁蹄与悲情遮蔽的惊艳盛世!与世休息,使城市经济领先世界三百年!优容士人,令儒学历经千年后走向巅峰!重文抑武,让后嗣十七帝受尽异族欺辱!战场杀伐,帝王权术,帷幄诡计,传奇秘闻,思想智慧……《大宋帝国三百年》中每一页都充满着动人思想!是治世方略、商战兵法、政治宝典,更是大时代的命运密码。
  • 将镇

    将镇

    盛唐青州域,有一小村,盛产青竹而闻名。村东头是孙寡妇家,她正翘首以盼,等待她那拎枪入营的儿子。凯旋而归的那一天
  • 极品并肩王

    极品并肩王

    一位现代穿梭于人才市场的三流大学生穿越到一位自小不学无术、连家人都不容的坏人身上会发生怎么的蝴蝶效应?继续恶行,或是痛改前非?又或者有了其它变故?一切皆在极品并肩王中……极品并肩王1群:36135398;极品并肩王2群:125922760。欢迎各位有诚意的王爷们入住王爷群,热烈讨论王爷的私生活!
  •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

    1856年是中国近代上极其关键性的一年,也是中外关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清朝和太平天国间的内战达到高潮,先后发生了天京—镇江战役和天京事变两件决定性的大事件。前者以太平天国的完胜告终,而后者则是导致太平天国权力核心崩溃、政治理念和信仰涣散的内讧。两者在短时间内接踵而至,令中国政治轨迹出现戏剧性的“测不准”,双方都有胜利的机会和失败的可能,中国前途走到决定性的十字路口。
热门推荐
  • 黄帝素问灵枢集注

    黄帝素问灵枢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父与子,温情与爱

    父与子,温情与爱

    每一个迁徙与远去的人,都有不可言说的过往。小说讲述的是一位父亲的前半生,和一位儿子的少年时代。父亲出生于一个竹匠家庭,年幼跟着祖辈学艺,然后成人、恋爱。之后迁徙到远方的江南小镇,重新开始生活,后经历了亲人去世,悲痛欲绝。“我”出生后,经历了小学到大学的转变,作为迁徙的一族人,经历伤痛,也经历友情与爱情。小说娓娓讲述了祖父子三代人之间的故事,无疑都是想表达这个世界,不仅有绵软的母爱,还有深沉的父爱,这种爱同样令人敬畏。
  • 炉石之末日降临

    炉石之末日降临

    你印象中的末日是什么样?独自面对无穷无尽的丧尸?人类缩在角落窝里斗?方便面换美女?不,这不是我的末日!项宁轩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战天斗地,勇往直前。骑巨龙、战天灾,在一场场史诗般的战斗中,从一个游戏宅慢慢蜕变为顶天立地的英雄,在末日中为人类开出一片天地。本书不小白不脑残不圣母,智商上线,有堂堂正正的阳谋碾压,也有诡计多端的阴谋暗算。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末日故事。
  • 大汉遗梦之未央浮沉

    大汉遗梦之未央浮沉

    刘邦死后,大汉王朝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了和平的时期,天下大的战事基本结束。直到刘彻登基这数十年的时间中,统治阶级上层相继发生了吕雉擅权、诸吕乱政、铲除诸吕、文帝登基,以及后来波及天下的七国之乱等大事件。
  • 翻梵语

    翻梵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家园

    家园

    1975年,无论人心还是社会,只是仿佛没有白日一般的睡意深沉。一过晚上九点,人们便真的睡熟了。上海的大街小巷,无论是陈旧的四十年代花园洋房,还是三十年代的美国式公寓,或者是二十年代的石库门里弄,十年代涂抹了棕红色油漆的木质板屋,便渐渐散发出压抑而失望的躯体在沉睡时动物般微臭的体味。那深长而寂寞的睡意,如街道上的夜雾沉甸甸地漂浮着,笼罩了整个城市。三年前,毛泽东诗词的美国翻译者伯恩斯通从上海访问归去,发表观感说,中国人的身体丝毫没有本位感,它们如此沉静,犹如自然界中的山水。
  • 古今农事

    古今农事

    本书共分为九个部分,主要介绍农学研究的领域和方法,从农学的门类、动植物育种、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农业发展展望等方面,揭示农业科学的奥秘,使读者了解农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弗洛伊德6: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

    此卷包括三篇论文。《诙谐及其与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于1905年,该文深入探讨了诙谐的技巧、目的、动机、心理起因及其与梦、潜意识的关系。《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发表于1912年,该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潜意识的含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地位和意义。《论潜意识》发表于1915年,是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一篇重要论文,也是他论述心理学基本理论方面的代表性文章之一。
  • 腹黑王爷俏皮妃

    腹黑王爷俏皮妃

    “素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灭他满门,你怕吗?”他问道。“你长剑所指,是我心之所向””她抬起头,义无反顾。“好,你以身相许,我以心相许,死生不负”她乃云山白兔,万年修成仙身,尘缘未了,入凡尘只为报恩。没想到却爱上了他。为了他,下到凡间斗皇帝,上到天庭斗魔君,为了他,只做鸳鸯不做仙。没想到一念之间,夫君不仅变帝君,还要迎娶别的女人。靠,你还真当我只吃胡萝卜啊。质量更文都有保证,请放心跳坑。
  • 火影之我有个梦想

    火影之我有个梦想

    宇智波钢太郎:“我有一个梦想,不久的将来,人人生而平等,人人互相理解。千手和宇智波的孩子,他们会亲如兄弟,会一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一起接受爱的教育,我有一个梦想,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即使土地贫瘠的风之国,也不会有人饿死,即使邪教组织遍地的雨之国,人人也会以礼为荣。到时候九大尾兽会拍着手掌,吃着火锅,一起唱着爱的赞歌。”八岁的宇智波泉奈眼里闪着崇拜的小星星问道:“是真的吗?大哥。将来会这样美好吗?”宇智波钢太郎将宇智波泉奈扯到一边悄悄的说道:“嗯,如果不同意,就用爱的铁拳说服他们同意。”宇智波泉奈眼里的小星星更亮,心里暗想到,不愧是大哥,果然是宇智波最有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