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7700000004

第4章 巨鹿之战雄霸天下

(一)章邯的巨鹿战略

出身于文官的章邯,在名将如云的大秦帝国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黑暗的天空。在诸侯并起,几十万大军围攻函谷关时,他承担起大秦最后的命运,靠临时组织起骊山囚徒,一败周文之数十万大军,再破齐楚之联军,三杀楚军统帅项梁于定陶。可谓战绩累累,似乎在建大秦并不安定。如章邯一军短时间内不能攻下彭城,粮草必然吃紧,届时秦军孤军深入,粮道必为楚军所扰!若王离大军放弃攻打赵国与章邯大军一起攻打彭城,则秦军后方必为赵军所断。前不能进,后不能退,秦军势必全军覆没!故而分兵不如合兵,分则容易被各个击破,合则集聚力量。而此时发生的一个偶然事件更是促使章邯全力北上:王离军对赵国实行拉拢政策,诈为二世书以招降赵将李良。李良因为赵王的姐姐对其无礼,杀掉赵王之军威,重铸大秦之军魂!

此时黄河的南部布满秦军势力,只有少部分魏的残余势力。王离带领着边防军进攻河北之地赵国,更北边盘踞着势力弱小的燕国。田荣龟缩齐地,拥兵自保。当时的秦朝廷正为权力斗争而生死相搏,灭诸侯义军的大任自然就落在统帅章邯的身上,章邯在击败楚军杀掉项梁后做了一个大的战略决定,北上汇合王离军,拿下整个赵国。

这个战略计划遭到后世的唾弃,认为他应该趁机进攻彭城。但是,从当时的情况看,这确实是个可圈可点的战略计划,原因如下:

首先,章邯杀死项梁,虽然震动楚国,但并没有伤其元气,项羽等各路楚军已经退守彭城,而且楚国会暂时放下内讧共同对外,同仇敌忾死守彭城,这样看来章邯并没有什么胜算。

其次,彭城远离关中,而北方、西边的姐姐,投靠秦军,击杀赵王。后来被张耳、陈馀击败,又投靠了章邯。章邯抓住这个机会出兵,击败赵军,王离军趁机包围赵王于巨鹿。章邯军驻扎于巨鹿南部,一边为王离军护送粮草,一边虎视眈眈地守护王离军侧翼,形成夹击之势。

(二)楚国援军的内讧

赵王被困于巨鹿时,赵相张耳充分发挥其外交特长,游说各地诸侯前来救赵,并申明天下之势,在此一举!诸侯纷纷带大军而来。

首先赶到的是赵大将军陈馀,将其数万兵力驻扎巨鹿之北。张耳的儿子张敖也带领万余兵而来。南方的楚国派出北征集团;北方的燕国派将军臧荼南下。田荣因个人恩怨不愿意救赵,但是齐将田都背田荣带兵前来。

张耳千盼万盼等来的救军,见了秦军阵容后,个个都成了江湖街头艺人,光摆花架子,就是不拿真功夫。精神上绝对支持赵军,行动上就是不敢和秦军动真格的。

张耳急得没有办法,派使者张黡、陈泽质问陈馀。陈馀被逼得没办法,给张黡、陈泽五千兵力让他们找秦军练练去。秦军哪把这五千人放在眼里,片刻就把五千人杀得精光。张耳什么都不知道,以致后来误会陈馀,杀其使者。

此时更加体现了章邯的战略规划能力,以巨鹿吸引天下诸侯,诸侯救赵,则带本部攻击诸侯,一举扫荡诸侯;诸侯不救,则拿下巨鹿,尽歼赵军,打击诸侯士气!其实,当时章邯是打定主意,要和诸侯决战!所以对巨鹿并没有急攻,而是围困,建立粮道,打持久战。这个战略计划本来是很完美的,秦军扫灭诸侯,席卷天下将要再一次实现。摇摇欲坠、满目疮痍的大秦王朝终于迎来了一线胜利的曙光。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也许是老天不让大秦渡过此劫,一个呼唤英雄的时刻,我们的主角——秦汉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项羽登场了……

楚国派出的北征集团,在最危机的时刻终于到达。章邯在9月围巨鹿,楚军10月至11月之间就派出北征集团。为何在12月才到达?原来楚国中间发生了权力斗争,本来为傀儡的楚怀王趁项梁战死之机,夺项羽军权,派自己亲信宋义为统帅,项羽、范增为辅帅,率领大军救赵。但是宋义畏惧秦军强大并想解除项氏政治威胁,欲在半路杀掉项羽与齐国结盟。

在这场权力斗争中,项羽获得胜利,成功地杀掉主将宋义。怀王无奈,只好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蒲将军皆属项羽。不过其他的军队将不属于北征军,而且,也再没有任何的援军支援。当时汇集在彭城的人马中,刘邦军本是北征军的一支,因为怀王和项家的权力斗争则没有随项羽参加巨鹿大战。龙且本是项梁先锋,也没有参与巨鹿之战,只有部分军队被项羽带走参与巨鹿战。

获得怀王的授权后,项羽立刻带领大军渡河救赵,渡河后,齐王田安带着一支小军队,投靠项羽。

(三)破釜沉舟收章邯

项羽到巨鹿后决定与秦军来一场赌博,赌注就是自己的性命加上几万楚军,输则全军覆没,身死当场;而赢则可报国仇、雪家恨。

可是面临的种种不利,似乎在说明这是一场有败无胜、毫无悬念的赌局。其一,对手的实力异常强大;其二,自己的实力异常弱小;其三,没有后路不能久战;其四,盟友的畏战、保存实力。

仅从以上四点来看,就可以说局势险恶到了极点——以少量杂牌军快速击败几倍于己的精锐,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是天才就是天才,天才就是要打破常规,天才就是要从不可能中创造奇迹。

无疑项羽就是这种天才。项羽在经过认真分析之后,立刻就发现秦军的弱点所在——秦军的布局,是王离军围巨鹿,章邯军驻扎其南边,一边筑甬道运输粮食,一边随时打击救助巨鹿的援军,这支军队像两只虎钳,牢牢地盯死猎物。而弱点就在两钳之间的心脏。项羽要直接实施黑虎掏心战略,只有切断两只虎钳的联系,集中力量攻其一只,方有希望获胜。

项羽带着剩余的主力部队,全部渡河。在渡河之后,项羽发表即兴演讲鼓舞士气,随后破釜沉舟,只带三天的干粮,以表示不战胜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这充分体现了项羽的战略眼光、权谋手段以及大无畏的决断力。

首先,项羽带着一支杂牌军,军队派系多,战斗力参差不齐,而项羽又是第一次指挥他们,很难指挥得得心应手。这样的情况下项羽充分运用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把一支向心力不足的军队拧成一股绳,只有一起向前冲,打败秦军,才有活路。在项羽的布置下,楚兵的求战欲望高涨!项羽还命人打破做饭的锅,每人只带三天干粮。项羽不但要以劣势兵力击败秦军,还要用三天时间击败秦军!如果三天之内不能灭掉秦军夺取粮草,就算击败秦军还是一个死字!项羽莫非疯了?不,巨鹿战的关键就是一个“快”字,如不能激发将士快速求战的欲望,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秦军,还是一个死字!

项羽把主力汇合在一起,直接进攻甬道,断王离军的粮草。章邯听到消息后,立刻带军援救甬道,正中项羽之计,项羽以逸待劳,大攻章邯。章邯没有料到项羽孤注一掷,把所有筹码都压了上去。由于英布军前期的骚扰战的迷惑,章邯还以为项羽又在玩断粮游戏,搞搞破坏,然后跑人,却没想到项羽如此高明,如此不要命!故而连阵型都没有布置好,就带军救援。而项羽却是孤注一掷,有心算无心,胜负可想而知!

章邯遭遇大败,准备休整后再战。此时项羽击退章邯军后,立刻马不停蹄杀向毫无准备的王离军。王离军围巨鹿,防诸侯。这几天在防备陈馀的虚张声势,突然听闻项羽领军杀来,大吃一惊。由于此刻阵型松散,只好命大将苏角仓促迎战。此时项羽早已作好战术部署,对松散的秦军实行穿插、分割、包围。而项羽亲自带兵直攻秦军指挥中枢。项羽把秦军分割之后,杀苏角,擒王离,九战九胜。诸侯看到形势有利,立刻加入痛打落水狗的行列。诸侯包围秦军,巨鹿城的赵军里应外合,全歼王离军。曾经灭六国的雄师,就这样覆灭了。

灭掉王离军后,战争并没有结束,章邯还有二十多万人退居棘原,此时怀王命项羽回师。但是项羽另有大志——要摆脱怀王继而灭秦称霸天下,此时对他来说是一个机会。项羽开始使用政治手段,首先要收服诸侯联军,再要收服章邯!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项羽煞费苦心。他首先把章邯军牢牢压制在自己手中却不强攻,利用章邯的威胁一面统率整合诸侯,一面用高官厚禄收买诸侯,恩威并用,双管齐下,把诸侯联军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章邯在王离兵败后,受到极大的压力,一直求战,希望用胜利来回应秦廷。但是局势的主动权掌握在项羽的手中,项羽此时耐性十足,屡屡击败章邯,却不决战,章邯此时战不胜退不得。这样对峙六个月,秦二世屡屡派人责问章邯,章邯派亲信司马欣到咸阳打探消息。赵高派人捉拿司马欣,司马欣从小路逃回。此时,陈馀给章邯写信,讲明利害,让章邯投降项羽。章邯有些心动,却不甘心,一面派人谈判,一面准备再战。但是章邯的小动作都被项羽看在眼中,为了彻底收服章邯,项羽决定打败他!

项羽命蒲将军迅速到漳南击破章邯军,自己带大军再败章邯军。章邯无计可施,只好与项羽结盟,正式投降了项羽。章邯保住了性命,而那二十万降卒的命运如何呢?项羽担心降卒并不是真心投降于他,便下令坑杀了这二十万人。这样,秦朝所依靠的最重要的一支武装力量就这样不复存在了。

同类推荐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富豪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创造财富需要智慧,需要胆略,每一位大富豪的历史,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世界上著名的大富豪,他们不但为自己创造财富,同时,也为人类创造财富,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经济飞跃的一股不可缺少的力量。
  •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

    《图说世界名人:达尔文(理性的“选择者”)》介绍了,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4)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王子复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王子复仇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傲世狂僵尸
  • 王的现代迷糊妻

    王的现代迷糊妻

    她的前世是行医济世的灵芝仙子,为了他舍弃仙籍,香消玉损,遁入轮回,了却一世情缘,他却纠缠不放。为了他,灵芝魂魄不肯归位,诱得她从21世纪来到秦朝,与嬴政再续不了情缘,无奈情再续,缘难接,让他如何甘心放手?他是暴君,却缘由于她,她让今生的灵儿穿越回秦替她赎罪,导他入轮回,却让他不放手,变作千年僵尸,只为寻她到21世纪,因为他要三续不了情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念念不忘愿有回响

    念念不忘愿有回响

    对一个人心动,也许只要一瞬间。然后一瞬间之后的念想,让林深念念不忘十年。“我曾对你心动过”这大抵,是他这辈子听过最深情的告白了吧。林深的一念心动,便是之后十年的不相忘。“好,我等你”也许是她给他最肯定的承诺了吧。一望十年,自始至终,不曾相忘。
  •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老上海的那些名女人

    这是一本女性文学读物,主要介绍了老上海二三十年代以张爱玲、苏青、阮玲玉为代表的一批为当代人所熟知的文艺界、演艺界等比较知名的女性。该书情感细腻,以动人的笔调介绍了老上海知名女性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等,宛如小桥流水的叙述风格使人们对那个时代的上海的知名女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该书把主人公们刻画进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中,富有一定的时代气息。阅读这本书,读者将从老上海的知名女性的经历中感受到她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 阿满的世界

    阿满的世界

    当过兵的阿满,曾经风光一时,但因遇事好较真,未能被提干。转业后,在自尊又自卑的境遇中,靠捡破烂为生,终不明不白地死去。阿满的形象令人可笑又可叹,颇有当代阿Q的性格特征,可谁能说现实生活中我们就没有阿Q的影子?引子漫天飞舞的雪不紧不慢地下了一夜。已是早晨七八点钟了,还没有停的意思,像是要制造一种悲壮的氛围。在部队家属院东南角的那排平房里,不时有人出出进进,还有几个人在门口摆放花圈。摆放花圈就说明有人去世了。一打听才知道,是阿满突然去世了,这是人们谁都没有想到的。
  • 农门喜嫁

    农门喜嫁

    刚刚小有成就的她穿越成古代农家女,爹不疼娘不爱也就算了,为了给家里还债,竟然把她送到陈家冲喜,新郎没过三天竟然一命呜呼.婆婆处处刁难,竟因她打伤了无耻小叔把她卖给名声不好的宋家兄弟。她勇于和命运抗争,不怕艰难困苦,努力奋斗,终于赢属于自己的幸福。看她如何调教忠厚相公发家致富!
  • 全能侦探王

    全能侦探王

    「小辰最新力作」楚云风,全国青少年第一侦探,不过那是一年前了,一封来自复仇者的信,让楚云风的心开始悸动了,游戏不过刚刚开始。有黑暗的地方终究会有光明,看楚云风一步一步解密这个故事…刺激而感动…
  • 道宣律师感通录

    道宣律师感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隔世诺

    隔世诺

    诺言未兑,人归去,许诺不归,记诺心碎。人生的遗憾总是伴随着些许意外,谁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发生,只知道最后是遗憾的,是痛苦的,就连那些没有兑现的诺言都成全了隔世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