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8600000011

第11章 讲求批评的方法艺术(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严格实行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纠正了开展批评中某些过火现象;但必须防止出现自由主义的倾向,不能取消思想斗争,不能放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六、防微杜渐

犯错误有一个量变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等同志的小错已经酿成大错再去处理,而是在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时,就要经常提醒他,帮助他,使他能及时认识、改正。毛泽东同志说:“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要及时抓苗头,做到“防患于未然”。

自己有了缺点,不要拒绝别人的批评;对别人的毛病,也不能听之任之。大错误一般都是由小缺点、小毛病发展而来的。请阅下面“扁鹊治病”的故事,蔡桓公是因讳疾忌医而病亡的: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站了一会),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皮肤表面),不治恐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皮肉之间),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扭头就跑)。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热水敷烫)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扎针)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汤药)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我不再请求去为他治病了)。”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这个历史典故告诉我们,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的缺点错误,都应经常、及时地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否则,等到问题严重了,造成的损失也就大了。

七、尊重他人

过去常说,开展批评要不拘情面。这要具体分析,不能因为私人感情、私人面子而迁就姑息;另一方面,一点情面也不留,伤别人的自尊心,也是难以收到良好效果的。人都有脸面。这个“面子”是一个人自尊心的一种表现。一个人没有了自尊心,连自己的脸面都不要了,这个人那就失去了可贵的内在力量。留点情面,有利于被批评的同志树立克服缺点错误的信心,也有利于同志间的团结。

如何做到留有情面,不伤别人的自尊心,做到什么程度才合适?这要做具体地分析、对待。

重要的是区分不同对象。被批评者是老同志还是年青同志,是修养好的同志还是修养差的同志,是自尊心强的同志还是自尊心差的同志,是男同志还是女同志,是知识分子还是工农群众,被批评的同志的心理、性格有哪些具体特点,都要进行具体分析。历史上的赵太后是一位有尊严、有权势的人物。我们看看《触砻说赵太后》一文中,前者是怎样批评后者的。赵国因秦来攻而求齐,齐要赵太后小儿子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大臣强谏”,惹得太后大怒。左师触砻采取了迂回战术,先从起居之事说起,缓和了气氛;接着又说了自己的小儿子和赵太后嫁女之事;最后才提到长安君,仔细分析为质对长安君的好处。这样,说服了赵太后,收到了其他大臣“强谏”收不到的效果。因赵太后尊严大,所以触砻就绕了这么大的圈子。又因赵太后要保持自己的权力,触砻把长安君为质与巩固赵的政权相联系,这才打动了她。

还应分析问题的性质、特点,区分不同的场合。是生活问题,不要当人面批评,最好背后谈心;两个人平时十分对立,就不要当着一方,批评另一方;一个人的错误涉及到另一个人,也不宜当着所涉及到的人去批评;遇有技术、知识或其他较复杂的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最好采取商议、讨论的方法,取得共识。

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情”是不可缺少的。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不能是漠不关心、互相冷冰冰的。在批评中,“以理服人”固然重要、还应以情作为桥梁。“情”不通,则“理”不达,离开了热情真诚的情感,被批评者是难以接受的。

八、含蓄暗示

暗示式批评,即对要批评的人和事,不采取公开点名的方式,而是用一种比较含蓄而深刻的语言,进行“旁敲侧击”,使受批评者在思考中接受到一种批评的信息,促其醒悟。一位指导员很善于用语言暗示。有的战士气量狭窄,他送了一句箴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个战士不仅深受感动,而且心胸开阔起来,主动和难处的战士关系好起来。暗示批评不伤对方的自尊心,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韩非子》载:楚庄王执政三年,从来不发什么命令,在政治上也一无所为,文武百官莫名其妙。有一天,右司马在马车里悄悄地对楚庄王说:“大王啊,我听说有一只大鸟栖息在南山之上,三年不飞、不叫、不理羽毛,默默无闻,这是什么道理呢?”楚庄王答道:“三年不动翅膀,是为了让羽毛更加丰满;三年不飞不叫,是为了窥看民间的情形。虽然不飞,一飞就冲天;虽然不鸣,一鸣就惊人。你所比喻的意思,我知道了。”在这则故事中,右司马的比喻,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语言暗示。

世界上,凡是有关交通安全的通告、标语和警告,一般都带有恐吓的色彩。然而,马来西亚柔佛市关于交通安全的标语却别有风味。请看标语的内容是这样写的:“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公里,可以饱览本市的美丽景色;超过60公里,请到法庭做客;超过80公里,欢迎光顾本市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公里,祝君安息吧!”这种幽默、含蓄的提示、批评,往往能收到特殊的效果。

某国一个新兵训练营,接受了一批新兵。这些新兵文化水平低,又沾染了不少坏习惯。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训练营想出了一种办法:印发一些家信,要新兵读并学着写。信的内容很平常,无非是告诉自己家里,在军队里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晨起床刷牙,晚上睡觉前洗脚,衣服鞋袜如何放置等生活琐事。说来也怪,不久,这批新兵真的克服了原先的坏习惯,军容整齐、精神焕发,待人接物礼貌周到,个人卫生合乎条令。当然,新习惯的形成有多种因素,但暗示起了不小的作用。这种办法比总是板着面孔,对新战士批评、训导的效果要好得多。

在批评中,运用暗示的方法有利于消除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对立心理,有利于保护被批评者的自尊心。暗示随机应变,适可而止,没有“强刺激”,可以遏止被批评者的自卑心理的产生。暗示有利于提高被批评者“自我转变”的积极性。如果经常是“你必须这样做”,就容易使被批评者养成“怎么拨怎么转”的被动意识。如果是“想一想,应该怎样做”,它就可以促使被批评者调动自己的每一根思维神经,而且他的洗心改过就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致于出现反复。

当结束这一章的时候,笔者把有人提出的“批评艺术十则”录下,供读者参考。这十则是:寓批评于尊重之中;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寓批评于谈心之中;寓批评于谅解之中;寓批评于自责之中;寓批评于关怀之中;寓批评于希望之中;寓批评于说笑之中;寓批评于幽默之中;寓批评于激励之中。

同类推荐
  • 台湾舆论议题与政治文化变迁

    台湾舆论议题与政治文化变迁

    本书从台湾政治文化的情感符号、台湾政治文化的政治认知符号、台湾政治文化的政治评价符号、台湾的舆论议题与政治文化四个方面,以政治文化的符号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光复以来台湾舆论议题的演变,揭示台湾政治文化的变迁,探讨舆论议题与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模式,为研究者从新闻传播的视角看台湾政治变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公民联合体理论是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1901—1990)政治思想的内核,经验及其模式是公民联合体理论的哲学基础。不同模式在经验中具有特定的前提和界限,它们是不可混淆的。个人总是追求经验的统一性,只是在不同时刻统一的具体程度不同而已。政治哲学与现实始终保持距离才能丰富思想源泉,规避利益驱使与诱惑。哲学追求从整体上理解经验,而政治活动的目标是改变短暂的条件。如果政治哲学仅限于思考政治问题,就会沦为政治的奴隶。
  • 话说小康

    话说小康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国内外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或者叫热门词汇。2003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江西一家生产灯笼的工厂在灯笼上写上“幸福小康”四个字,因为反映了大家的心声,生意特别好。元旦戏剧晚会上有一幅春联的横批也是“全面小康”。一位离休老干部写诗赞道:“小康企盼数千年,华夏今朝初梦圆;更把蓝图全面绘,人民一步一重天。”“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凝聚起亿万人民火热的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强大生机!
  •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

    本书以台湾与大陆关系史中日据时期的此一断层进行研究,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若干空白点,方便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整体了解。针对前期研究偏向于台湾义勇队、台湾籍民的状况,增加譬如两岸人员往来、经贸联系、文化交流等等的探讨,从总体上把握该阶段海峡两岸关系的各个领域的特点;在书中作者还搜集藏于各地的稀见史料,包括原始档案、报章杂志等,提出了对日据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史的看法:尽管日本殖民当局的隔离政策使得海峡两岸的往来受到种种限制,但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仍然在夹缝求得了生存和发展。
  • 政府形象传播

    政府形象传播

    如何树立政府形象的旗帜,是任何一个现代政府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实施科学的政府形象传播战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形象传播理论支撑和实践运行机制,对于各级政府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好领导、组织和管理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从传播时代的政府形象战略入手,在梳理形象传播理论依据和分析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一方面对政府形象传播构成、传播模式和传播责任进行了学理剖析,以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立足于传播实践,在政府形象传播策划、塑造方法、管理和维护机制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政府形象传播的现实困境,提出了破解路径。
热门推荐
  • 傲娇学霸从良记

    傲娇学霸从良记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唉,一想到这样美好的词心情就不禁如维尼熊怀抱蜜罐般甜蜜、幸福,但是-----当你的两小无猜是一个从小骨子里就带着傲娇基因的天生智力超群的还长得妖言惑众的上天宠儿,当你的青梅竹马是一个从刚出生时就发展成傻白甜的外加后天养成的呆萌蠢的胖乎乎白嫩嫩~暂时称得上小萝莉的自然产物,就什么罗曼蒂克的可能都没有了~但是的但是呢,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意外,也许在你的生命中也总是会出现那么一个克星,就好像与你天生的八字不合,你总觉得不会再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越是会以一种特别的出场方式进驻你的生活!把那些生命中的意外通通变成命中注定,你准备好和我一起见证这个奇迹了吗?!
  • 中国铁路人

    中国铁路人

    从中原腹地到祖国边陲,从沿海滩涂到高原深岭,是他们用汗水建造了祖国发展的大动脉,推动列车飞驰的电网上凝结着他们青春里的日日夜夜。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铁路人。这个名字下是千千万万个有血有肉,心里惦记着姑娘,身后站着爹娘的普通人。白玉传就是这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之一,他的青春从铁路上开始,从一个拿着扳手钳子的电气工人到一个手握数项国家专利的铁路高工。他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了铁路奔驰的篇章,也在这个岗位上成就了自己的非凡经历。这是一个平凡岗位的英雄梦,英雄魂。
  • 给人类的恩赐

    给人类的恩赐

    人类利用大自然所赐予的资源,从起初制造简单的工具到成为地球的主角,从对大自然的膜拜到对大自然的征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近现代以来,随着人类文明的跨越式进步,人类逐渐不满足于大自然所赐予的资源,随之而来的是人类无尽的索取和破坏。核战争已不再是威胁世界的第一危机,取而代之的是环境危机。发展新能源,将垃圾变废为宝,人类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 我们一起去修仙

    我们一起去修仙

    世界发生了变化……灵气复苏,修行重现,各路大圣崛起。在此之前,安宁和井老师只是想好好攒钱买房结婚。造化弄人,最后的奋斗目标,却成了共赴长生!!!
  •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诗精品鉴赏》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妇孺能详之作,诗是好诗,赏析亦高雅成趣,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无限美感。
  • 千山万水总是你

    千山万水总是你

    走过千山万水也总是你让我感到温暖彼此间如同水晶般透明的感情让我觉得人生不再孤独生活变得有意义
  • 河东记

    河东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七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sms舍子花(四)

    sms舍子花(四)

    巨大的庄园一望无垠,隐没在森海中的巨大宅邸,在树冠之上探出了飞檐。这里是万澜山家的私人土地,大小比十片标准的足球场地加起来还要大一些。如此的规模与其在商界的实力成正比。作为日本商界的三巨头之一,万澜山家有着深厚不可动摇的名望。在这里面,万澜山家的大小姐正在自己的办公间里接待一位“客人”。大小姐名为万澜山苍莲,黑长直发,相貌端庄,是一位大和抚子般的女生。而站在她身前的是一名约莫四十岁的男人,近一米九的身高搭配上健硕的躯体充满了压迫感,像是巨轮的黑刚桨叶那般坚硬,让人不敢接近。
  • 妄想狂

    妄想狂

    郑天野非常笃定地认为罗菲一直苦苦暗恋着他。于是,这是一个妄想症重症患者的苦逼情路……女主被脑残神经病赖上了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