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4200000011

第11章 唯物义理故事(11)

此典出自唐代颜真卿《述张长史十三笔意》:

“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又见清·赵翼《瓯北诗千方百计》

卷六:“(陆游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南宋的陆游是一位才华十分出众的大诗人。

他一生创作诗歌非常多,今存九千多首,诗的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诗,大多都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求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一种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其中《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人所传颂。他抒写日常生活的诗,也有不少清新之作。明代文学家杨慎说,陆游的诗其纤丽之处像秦观,雄慨之处像苏轼。清代诗人赵翼在《瓯北诗话》里评论陆游的古体诗时说:“陆游的诗才气豪放,意境清新。他在写诗之前,构思精妙,所以写出的东西立意深刻,语句精炼,力透纸背。”

凌云健笔

“凌云健笔”形容文笔雄健,才气非凡。

此典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棐,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西汉人司马相如十分擅长辞赋。他在客居梁国的时候,写了一篇《子虚赋》,文章主要是写帝王贵族田猎的盛况,以及皇帝的苑囿之大。汉武帝读了《子虚赋》后十分称赞文中描写的境界。司马相如看到汉武帝喜好成仙得道之事,于是就对汉武帝说:

“我写的《上林赋》描写了上林苑中令人神往的佳境、美事,然还不够味,还有比这更令人神魂颠倒的。我正在写《大人赋》,描写那种超然高举、飘飘欲仙的境界,现在还没有写完,等到写完之后奉献给您。”司马相如推测,历来传说群仙都居住在山泽之间,形貌清瘦,这种说法可能不符合汉武帝对成仙得道的理解和追求。于是,他投其所好,写出了《大人赋》,极力渲染仙道之乐。他把《大人赋》献上之后,汉武帝看了之后龙心大悦,觉得自己就像真的驾上了彩霞祥云,在天地之间畅游一样。

马头草檄

“马头草檄”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檄:檄文,古代征召或声讨一类的文书。

人们用“马头草檄”来形容文思敏捷。

此典出自《旧唐书·薛收传》:“秦府记室房玄龄荐之于太宗,即日召见,问以经略,收辩对纵横,皆合旨要。授秦府主簿,判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时太宗专任征伐,檄书露布,多出于收,言辞敏速,还同宿构,马上即成,曾无点窜。”

薛收,字伯褒,是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的儿子。薛收在十二岁时,就能够写出一手好文章。隋炀帝(杨广)大业末年(公元605~618年),郡里推举薛收为秀才,可是他并不答应。

那时,天下英雄豪杰并起,要推翻隋朝的统治。薛收隐居在首阳山,准备待机而起。

秦府记室房玄龄向李世民推荐薛收,唐太宗当天就召见他,向他询问治国平天下的方略,薛收纵横捭阖,讲得头头是道,十分符合唐太宗的心意。唐太宗授予他秦府主簿的官职,并兼任陕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当时,唐太宗集中精力征战讨伐,征召或声讨一类的文书、捷报、布告,大都是由薛收起草写成的。薛收草拟文稿时写得特别快,有时在马上写成的文稿,就像事先写好的一样,每一句话都不需要改动。

妙笔生花

“妙笔生花”意思是用来称赞别人杰出的写作天才。

此典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

唐代诗人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传说,他少年时做过一梦,梦见他的笔头上生了花。于是后来便天才赡溢,文思敏捷,斗酒百篇,超群出众。

可是今天看来,李白在诗歌创作上的伟大成就,并不是因为那个奇怪的梦,而是他丰富的经历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换来的。

奈何姓万

这个故事说明:学习不可浅尝辄止。

此典出自《贤奕编·应谐录》。

汝水边上有一个土财主,家里十分富裕,可是他们几代人都不认识一个字。有一年,他聘请楚地一个读书人教他儿子。先生先教他儿子握笔描红,写一画先生对他说:“这是一字。”写两画先生又对他说:“这是二字。”写三画说:“这是三字。”他儿子便高高兴兴地把笔一丢,跑到父亲那里说:“我已经学会了,我已经学会了!

可以不必麻烦先生,再交学费了,还是辞退了他吧。”父亲听了很高兴,依了他的主张,打点了一些报酬把先生打发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财主打算请一个姓万的朋友来喝酒。一大清早起来叫儿子写请帖。

很久了还没写完,父亲便去催促。他儿子大发脾气说:“天下的姓多得很,为什么他一定要姓万?我从清早一直写到现在,可到现在才写完了五百画。”

刚刚懂得一点道理的读书人,偶然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刻沾沾自喜地骄傲起来,可能就像这个富翁的儿子吧。

牛角挂书

“牛角挂书”比喻勤奋读书。

此典出自《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隋代襄阳人李密,一心向学,从来不浪费时间,所以,他的学习生活相当紧张。有一次,他到绥山(有座猴山)去,他怕旅途之中耽搁太多时间,于是出发前,想出了个一面行路一面读书的好办法:在牛背上放置了一个薄团,把要看的《汉书》挂在牛角上。就这样,他就可以很舒服地骑着牲口,一手拿书,一手牵着缰绳,走着走着,甚至跟在屋子里看书没有两样。

走在途中,由于李密注意力太集中了,他一动也不动的样子,居然像是一座雕塑摆在牛背上。正巧,当朝大臣杨素经过这里,见到牛背上还有这般好学的人,便顾不得自己赶路,悄悄跟在后边,走了一大段路,李密一点都不知道。直到他挪转牛头,打算另换一本书时,杨素才和他搭话,问他看的是什么书?这时候,李密也只是勉强动了动脑袋,向身边一瞥,轻描淡写地说:

“看《项羽传》!”

排沙简金

“排沙简金”的意思是,排除沙粒,挑出金子。人们用它比喻精心筛选,去粗取精。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文学》:

“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东晋大文学家孙绰(字兴公)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潘岳(字安仁)的文章写得非常好,灿烂多彩好像披着锦绣,没有一个地方不好;陆机(字士衡)的文章虽然不是全篇都好,但也有很多精彩之处,就像要排除沙粒,选择金子一样,一般也能发现宝贝。”

徘徊歧路

“徘徊歧路”表示在岔路上徘徊,比喻犹豫不决。

此典出自唐代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武则天掌握唐代政权以后,便打算建立大周王朝,自己好当女皇。唐朝开国功臣李勣的长孙徐敬业知道此事后,便以扬州为根据地,准备起兵反对武则天。

徐敬业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发展势力,以便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武则天,就请那时有名的文学家骆宾王帮他写了一篇声讨武则天的檄文。

骆宾王在檄文中一条条列举武则天的罪状,号召皇亲国戚都起来反对武则天。檄文的最后严正地告诉他们说:

“假如你们还留恋自己的城池,迟迟不选择自己的道路,耽误早日立功的机会,就一定要按违命而论处。请你们认识清楚,今天的中国,到底是哪一家的天下。”

强作解人

“强作解人”讽刺不懂真义而妄发议论的人。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文学》:“谢安年少时,请阮光禄道‘白马论’。为论以示谢,于时谢不即解阮语,重相咨尽。阮乃叹曰:‘非但能言人不可,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晋代谢安(公元320~385年,字安石,阳夏人)在年少时,曾经向阮裕(字思旷,然而他金紫光禄大夫,又称阮光禄)请教“白马论”。阮裕的学识并不广博,但是对一些疑难问题善于钻研,并且长于归纳、提炼,再难的问题,经他言简意赅地讲出来,可以把道理讲的十分深刻明白,真是鞭辟入里。

谢安请他讲“白马论”,倒是找准了对象。

所谓“白马论”,就是战国时期公孙龙学派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名辨命题。这个命题揭示事物与概念之间、个体与一般之间的差别,也包含事物皆是可分的思想。阮裕认真地讲给谢安听,但是当时谢安不能立即理解阮裕所讲的内容,但又好像有所领悟似的,于是一再仔细探问。阮裕感叹说:

“不但能讲‘白马论’的人很少,能理解‘白马论’道理的人就更少了。”

切磋琢磨

“切磋琢磨”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

此典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淇奥(yù玉)》,是《诗经·卫风》的第一篇。《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周平王的卿士卫武公的。意在说卫武公“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也有人觉得,这首诗是古代贵族女子与丈夫离别后的思夫夸夫的诗歌。

《淇奥》共三段,第一段的原文是: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亻间兮,赫兮亻间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文章的大概意思是说:看那淇河岸边,绿竹葱翠一片。君子神采奕奕,有如细切细磋,有如精雕精磨。风度庄重胸宽大啊,威武英俊容光焕发啊,君子神采奕奕,永远不能忘记他啊!

青箱家学

“青箱家学”形容世传家学。

此典出自《宋书·王准之传》。

南北朝时期,宋有一个人叫王准之,字元曾,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他的高祖王彬,曾经担任尚书仆射一职;曾祖王彪之,曾担任尚书令;祖父王临之、父亲王讷之,都曾经当过御史中丞。曾祖王彪之博闻多识,熟悉朝中典仪掌故,从他开始,这些学问就世代相传,并且熟悉长江下游以东地区的旧事,他把这些故事写下,藏入青箱中,世人称之为“王氏青箱学”。

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表示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短处。

此典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今腾,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战国时代,滕文公做太子时,曾经去各国访问。有一次,他去楚国路经宋国时,见到了孟子。孟子给他讲了一些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又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来治理天下。滕文公回国时又在宋国会见了孟子。孟子担心他还不明白人性本善和以仁政治理天下的道理,又给他讲了文王、周公的治国之道。当谈到腾国还是可以治好时,他说:“当前的滕国,假如能够截长补短,将近有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假如能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还能变成一个好国家。”

他停了一下接着说:“可是如不振作精神去痛除积弊,那也就不好说了。”滕文公听了孟子这番议论未置可否,只是微微笑了笑。

文中的“截长补短”是那时丈量土地的方法,相当于现在的“切角补弯”。

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形容人们写文章或说话非常深刻犀利。

此典出自《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言其笔力强健也。”

东晋时代,会稽有一个叫王羲之的人,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将军,所以人们叫他“王右军”。他是我国东晋杰出的大书法家,在历史上享有非常高的评价;也有人叫他“书圣”。他写的字既十分秀丽,又很苍劲。这是十分不容易的,一般总是秀丽的字显得柔软,苍劲的字显得僵硬,而他竟能超凡脱俗,可以看出来他书法功力之深,这一切全是他勤学苦练出来的。

他即使在休息的时候,也揣摩字体的结构、间架和气势。心里想着,手也随着在衣襟上画着,时间久了,竟然把衣服都画破了。

传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先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墨迹印到木板里面去有三分深。

(“书断”的原文是: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入室操戈

“入室操戈”比喻学会了别人的本事,反过来却拿这个本事攻击别人。

此典出自《后汉书·郑玄传》:“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人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东汉时北海有个叫郑玄(字康成)的人,他是一个很勤奋的读书人,曾入太学读书,学习经学后来又去向当时的名士马融学习,当他学成离开时,马融曾十分感慨说:“郑生东去,吾道东矣。”他回到家乡后,专心研究学问,后来与一个叫何休的研究经学的人为友。

何休著有“公羊墨守”(公羊,传名,公羊高著;墨守,指墨子善守城,喻固守成见)、“左氏膏肓”(左氏,指左丘明所著“左传”;膏肓,喻疾病无法医治)、“壳梁废疾”(壳梁,传名,周时壳梁赤着;废疾,罢病也)三篇有关这些传记意见的文章,郑康成见了何休的文章后,于是便作了“发墨守”(发,发扬也)、“碱膏肓(碱,亦作针)“起废疾”三篇文章,来驳斥何休的见解。何体看了郑康成的文章后,很感叹地说:“康成兄呀!你这真算得上是进我的屋,拿我的武器向我进攻!”意即:用我的学说来攻击我的意思。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的这个典故告诫人们,学习要严谨,认真,切不可望文生义,穿凿附会。此典出自《传家宝·笑得好》。

一位老师出了一个“三十而立”的题目,让两个学生对此破题。一个学生写的是:

“两个十五之年,虽然有椅子板凳可是他们也不敢坐。”另一个写的是:“年龄已过花甲的一半,只是两条腿还得站立着。”

爱莫能助

“爱莫能助”表示虽对人同情,但却无力相助。

此典出自《诗经·大雅·民》:“爱莫助之。”

又见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子瞻莫错怪老夫否?”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在宰相王安石那里学习时,自以为非常聪明,就不够虚心谨慎,于是被降为湖州刺史。他在湖州任满后回到京城,便去拜谒老师。恰逢王安石昼卧未醒,只得在书房等候。

苏东坡见宰相的书桌上有一素笺,上有诗二句:“西风昨夜入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他一时兴起,不能自已,于是便提笔在素笺上续了两句诗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苏东坡题诗后,便离开了。

午休后,王安石来到书房,看到苏东坡写下的诗句,感到苏东坡的轻狂的脾气并没有改,便密奏天子,于是降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明知因续诗触犯了王安石而贬官,但又不得不前去谢恩。苏东坡到大堂拜见宰相,王安石就以师生之礼待他。他对苏东坡说:“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

子瞻莫错怪老夫否?”苏东坡立即回答说:

晚学生自知才力不及,哪里敢怨老太师!”王安石笑道:“望你到了黄州,认真学习,从而增长知识。”苏东坡点头,拜辞而去。

苏东坡到黄州后将近一年,时当重九之后,连日大风,他到后园赏菊,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惊得目瞪口呆,半天还说不出话来。这时他才恍然大悟道:

“以前只说老师揭我短处,公报私仇,谁知他并没有错,倒是我错了。我往后一定要牢记,千万不可轻易笑人!”等到一年任期满后,苏东坡到京拜倒在地上,向老师赔罪。王安石因重其才,于是又奏过天子,恢复了苏东坡翰林学士的官职。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比喻人在某件事上遭受挫折后,一直心怀余悸,不敢再涉足其间。

此典出自《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同类推荐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 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被我们误读的世界

    《被我们误读的世界》的作者袁南生是一位拥有14年五国五馆履职经历的资深外交官。他在埃及、印度、南美、美国等地担任外交官期间,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将自己的海外亲历亲见汇集成书。在该书中,袁南生依凭白纸黑墨,带您感受印度的“苦感文化”,津巴布韦的“悠感文化”,拉美苏里南和美国旧金山的“罪恶文化”,跟您一起对比中国人的“乐感文化”,许多事实和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北京的一百张面孔

    这是一本展示北京地域文化的知识性写实散文集,也可以说是《修志人眼中的北京——志说北京》的姊妹篇,是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北京晨报合作,由晨报编辑记者撰写,陆续在晨报《志书撷英》专栏发表,经两年多的辛勤劳作,在专栏刊出100期后,集结而成。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热门推荐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 重生嫡女难为

    重生嫡女难为

    盼了多年,等了多年,终于迎来新婚花轿,熟料未婚夫君早有负她之心!逃出魔窟,惊闻父亲猝死,幼弟身亡。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姨娘和长姐所为,在负心郎和长姐的新婚之夜,她被残虐致死,含恨九泉!若有来生!她一定会叫那些人,血债血偿!重生到五年前,她不再是单纯的嫡女,步步惊心,处处谋划,只为父亲,幼弟,自己一生平安,害她,伤她之人,得到报应!八王爷的款款深情,叫她再次打开心扉。姨娘的阴谋诡计,被她见招拆招。长姐的心狠手辣,她笑里藏刀。负心人的虚情假意,她将计就计。这一世,她活的潇洒自在,携手心爱之人,只羡鸳鸯不羡仙!
  • 黑曜馆事件

    黑曜馆事件

    一座不祥的黑暗之屋,一篇名为《密室里的白雪公主》的暗黑童话,跨越二十年的谋杀案,埋藏着怎样的秘密?在涂满红色油漆的密室展开的杀戮,宛如一场隆重的黑色弥撒。所有人深陷迷雾,只有他看破真相!当时间湮灭一切证据,唯逻辑乃推理之王道!天才数学家陈爝初登场,将逻辑推演发挥到极致!
  • BOSS求偶记

    BOSS求偶记

    他的身份很特殊,是她小姨的前男友,是她婶婶的前夫,现在却是她的现男友,所以她很纠结。他的终极目标,就是拐她当老婆,管它是老牛吃嫩草还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 生命的遐想

    生命的遐想

    未来,我们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地球上的动物又会变成什么样呢?你一定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生物进化是有规律的,可这条规律是什么?这就得问问科学家了。《生命的遐想》就是带着大家来和科学家座谈聊天,看看鱼将来能不能变成鸟在天上飞,乌贼会不会上岸变成陆地统治者,大猩猩会不会变得像人一样聪明……
  • 肇论略注

    肇论略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剑弑

    九剑弑

    千年前,女娲灭世未得逞,却留在人间一个魔种:魔君七星冥……千年后,蜀山为了阻止魔君七星冥灭世,修炼九界无形剑阵。就在此时,魔道蠢蠢欲动,妄想突破仙界束缚……一场血雨腥风难以避免……数千年后,魔君七星冥被九界无形剑阵所杀。女娲突破封印,再次灭世……
  • 腹黑总裁请止步

    腹黑总裁请止步

    “女人,你是谁?”“我…我…你又是谁!”她被下药误闯进他的房间,和他有了一夜缠绵,他费尽心思找她,把大家都期待的年部大剧花絮提前七月发布,为此还在年度大剧的花絮结尾制作了一段暧昧不清的示意……一纸契约,她成为了他的女人,步步沦陷,她发现他的身份并不简单,他的心上人也将其回归,她发现自己在他心中什么都不是。她转身离去,再渡回归时,他却说“你喜欢向日葵,可是向日葵的爱却给了太阳,而叶璟寒的爱却给了你许欣诺。”
  • 腹黑总裁麻辣妹

    腹黑总裁麻辣妹

    她是违犯军纪的特种兵上尉,他是英俊潇洒的年轻总裁;在劫案中,他们偶遇,在车祸中,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在一连串的碰撞中,他们之间会上演怎样的故事?
  • 妃谋:美人有毒

    妃谋:美人有毒

    她是人人敬畏杀神,本该叱咤风云,众人瞩目,却危机潜伏……一声枪响,从此痛了心,冷了情。她是晟曦王朝最尊贵的嫡女,本该荣华富贵,万人倾慕,却纨绔花痴……三尺红绸,从此失了梦,断了魂。一朝穿越,当她成了她,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异世重生,她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然而,天不遂人愿:有人雇佣杀人、谋财害命有人散播谣言、污蔑陷害有人阴谋诡诈、算计利用有人……她说:“你千不该万不该伤了了我的人。”她说:“我的命由不得别人肆意安排。”……她说:“这江山如梦,我便入梦;这人世如戏,那我便入戏。”她说:“既然天不遂人愿,那么即使刀山血海,横尸千里,我也只好与之斗上一斗。”【男儿心语】北冥寒:从你开始懂我的那一刻起,我便告诫自己即使再痛也要对你放手。我给过你机会走出我的世界,而你却……如今你在我面前,那么今日之后,即使是登刀山剑树,堕火坑镬汤,入阿鼻地狱,我也要将你融入血肉之中,刻于骨血之上,永远伴随我身侧,生生世世,不离不弃。淳于妄:我把自己沉寂在夜色之中,任由黑夜的触角将我紧紧缠住。而你仿如一抹微光,穿过重重黑暗,照入我早已冷透了的心……纵使是江山如画,于我不过刹那繁华。水木宸:对你唯有惊鸿一瞥,却从此失了一颗心。【骨感总结】当冷艳光华她遇见隐忍腹黑他和邪魅肆意他与温润如玉他,当亲情浮于冰川之上,当爱情置于烈火之中,当人心飘荡摇曳,当天下风云突变,所有的故事都将跌宕起伏。本文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