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600000003

第3章 小麦的种植与田间管理

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是我国古代以来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已有4000多年。

我国小麦古时主要在北方种植,南宋时期北人南迁,南方开始发展种植。

到明代时,小麦的种植已经遍布全国,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小麦栽培的技术。

在古代周朝的时候,有个天子叫周穆王,他特别喜欢玩耍作乐和到处巡游。

当时中亚的大宛、安息等地都有麦的种植。《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游时,新疆、青海一带部落馈赠的食品中就有麦。

小麦起源于外高加索及其邻近地区。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早,据考古发掘,新疆孔雀河流域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碳化小麦,距今4000年以上。

云南省剑川海门口和安徽省亳县也发现了3000多年前的碳化小麦。说明殷周时期,小麦栽培已传播到云南和淮北平原。

甲骨文中有“来”和“麦”两字,是麦字的初文。《诗经》中“来”、“麦”并用,且有“来”、“牟”之分,一般认为“来”指小麦,“牟”指大麦。后来古籍多用“麦”字。以后随着大麦、燕麦等麦类作物的推广种植,为了便于区别,才专称“小麦”。

从考古发掘以及《诗经》所反映的情况看,春秋时期以前,小麦栽培主要分布于黄淮流域,春秋战国时期,栽培地区继续扩大,据《周礼·职方氏》记载,除黄淮流域外,已扩展到内蒙古南部。另据《越绝书》记载,春秋时的吴越也已种麦。

战国时发明的石磨在汉代得到推广,使小麦可以加工成面粉,改善了小麦的食用方法,从而促进了小麦栽培的发展。

据《晋书·五行志》记载,晋大兴年间,吴郡、吴兴、东阳等地禾麦无收,造成饥荒,说明当时江浙一带,已有较大规模的小麦栽培。其后,北方人大量南迁,江南麦的需要量大增,更刺激了南方小麦生产的发展。

据《蛮书》记载,唐代云南各地也种小麦。宋代,南方的小麦生产发展更快,岭南地区也推广种麦。到明代小麦栽培几乎遍及全国,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仅次于水稻而跃居全国第二,但其主要产地仍在北方。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了小麦栽培技术,如轮作和间作套种、种子处理、整地及田间管理等。

在轮作方面,汉代北方已出现小麦和粟或豆的轮作形式,宋代则在长江流域普遍实行稻麦轮作。

明清时期,北方的小麦、豆类和粟及其他秋杂粮的两年三熟制有很大发展,而且在山东及陕西的少数地方也出现了稻、麦两熟。

山西朔县还出现了包括小麦在内的5年轮作制,南方的浙江、湖南和江西的一些地方还产生了小麦和稻及豆的一年三熟制。

在间作套种方法方面,明代的《农政全书》和清代的《齐民四术》都记载了松江等地在小麦田内套作棉花的棉麦二熟制。

另外,在《农政全书》及清代《补农书》、《救荒简易书》和不少地方志中,记载了在小麦田内间作蚕豆及套种大豆等。

明清时期的林粮间作也有发展。《农政全书》中有在杉苗行间冬种小麦的记载。清代《橡茧图说》也记载了在橡树行间冬种小麦的经验。

对于小麦的种子处理,《Ⅺ胜之书》中载有“以酢浆并蚕矢”在半夜“薄渍麦种”后,天明即行播种的方法。

明代《群芳谱》指出麦种以“棉籽油拌过,则无虫而耐旱”。《天工开物》也说“陕洛之间,忧虫蚀者,或以砒霜拌种子”。

清代《农蚕经》曾介绍了用信煮小米为毒饵,调油后拌小麦种子,可诱杀地下害虫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用干青鱼头粉、柏油、砒及芥子末拌小麦种子,可防治“蜚虫”即麦根椿象的经验。

在整地方面,北方自古以来重视保墒防旱。《Ⅺ胜之书》中强调早耕,因为耕得早有利蓄墒保墒和增进地力。

清代《农言著实》还指出先浅耕灭茬,后再耕地,随即耙耢,就能保墒,无雨也能播种。《农圃便览》则强调浅耕灭茬宜早,耕后必需耙细,才能保墒。

南方的稻麦两熟田,在整地方面则普遍重视排水防涝,开沟作垄以利排水。

适时播种是古代普遍重视的问题。早在《吕氏春秋·审时》篇中就分析了小麦播种适时及失时的利弊。《Ⅺ胜之书》强调要适时播种。

《四民月令》认为播种时间要根据土壤肥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主张瘦田要早播,肥田则可迟播。

《齐民要术》明确将小麦的播种期分为上、中下三时,指出迟播的用种量要增加。因各种原因而不能适时播种时,古代也有很多补救措施。

明清时期的农书也有相关论述。明代《沈氏农书》就说因田太湿不能下种。清代《农蚕经》又指出:

早种者得雨即出,苗瘦者得雨即肥。隔秋分十数日,如不甚干即种之,不然愈待愈晚愈干,悔何及矣。

另外还有采用冬播和早春播种的。

古代普遍认为要多施基肥。元代《农桑衣食撮要》及明代《群芳谱》等都提出麦田内先种绿肥,耕翻后种麦易茂。种肥多用灰粪,也有用豆饼者。

古代也要求多次施追肥,还重视腊肥的施用,如《农政全书》说“腊月宜用灰粪盖之”,《齐民四术》也说“小麦粪于冬,大麦粪于春社”。

古代还有因科地土壤性质不同而施用不同肥料的经验。王祯《农书》指出“江南水地多冷,故用火粪,种麦种蔬尤佳”,火粪就是烧制土杂肥。

在灌溉方面,《Ⅺ胜之书》指出“秋旱,则以桑落时浇之”,既可抗旱,又能使麦苗耐寒而安全越冬。清代《三农纪》又指出在小麦孕穗时灌溉能够增产。古代还注意在麦田保雪抗旱。

锄麦是古代麦田管理的重点。《Ⅺ胜之书》指出秋季锄麦后壅根。早春解冻,待麦返青后再锄,至榆树结荚时雨止后,候土背干燥又锄,能“收必倍”。

理沟是古代南方稻田种小麦的重要管理措施。南方麦田理沟,有利于排水、压草、抗倒伏,而且还有利于下季种稻。但理沟的时间宜早不宜迟。

古代一致认为小麦要及时收获而不能迟延。古语云“收麦如救火”,若少迟慢,一遇阴雨,即为灾伤。很多农书也都强调早获。

在贮藏方面,《Ⅺ胜之书》及《论衡·商虫》都提出要晒至极干后贮藏。晋代《搜神记》还说麦子用灰同贮可防虫。

宋代《格物粗谈》还说用蚕沙与麦同贮可免蛀。清代《齐民四术》则强调,要对容器进行消毒杀菌后再贮麦。

延伸阅读

小麦是外来作物中最成功的一种,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我国历史上种植的作物不少,而像麦一样受到重视的不多。

先秦时期,在季春之月,天子就为小麦丰收向上苍祈祷,此等重视程度是其他作物所没有的。

汉时思想家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在关中地区推广宿麦种植。朝廷还向没有麦种的贫民发放种子,并免收遭受灾害损失者的田租和所贷出去的种子等物。

正是由于历代朝廷的重视,小麦在我国得以成功推广,并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古代作物种植格局。

同类推荐
  • 特色南瓜

    特色南瓜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农业生产抗旱减灾指导手册

    这是一本专门针对目前西南地区旱情而编写的手册,主要讲述了西南地区旱情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在抗旱减灾过程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抗旱减灾技术和措施,注重区域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技术的先进性、方法的可操作性。本书可为南方早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应对干旱灾害、发展节水农业提供科学指导。
  • 幼猪饲养实用手册

    幼猪饲养实用手册

    本系列图书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和服务业, 门类齐全, 技术方法先进, 专业知识权威, 既有种植、养殖新技术, 又有致富新门路、职业技能训练等方方面面,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可操作性强, 图文并茂, 让农民朋友们轻轻松松地奔向致富路; 同时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增加农民收入,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南方本)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南方本)

    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指的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公布的无公害农产品的相关质量技术标准,严格地按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以及行业标准的规定,如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范等进行的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的过程。
  • 特色甘薯

    特色甘薯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本书为其中之一的《特色甘薯》分册,具体包括了:甘薯的种植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江苏省近年来较有特色的品系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花间一枝禅

    花间一枝禅

    禅宗固然是中国佛教的,中国佛学的特色,但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整个佛学的体系而言,它的基本宗旨,与最高的目的,并非因与中国文化融会以后,就根本推翻了释迦佛教的主旨,只是在教授法的方式,与表达最高真谛的言辞与方法
  • 帝宠:红颜乱天下

    帝宠:红颜乱天下

    他是盛世太平的缔造者,是御座上睨视天下的万乘之君,拥有六宫粉黛、万千佳丽!可是谁也看不出他温暖笑容背后的郁郁寡欢。手沾无数亲人鲜血,阴影如附骨之毒,令他变得冷漠多疑。终有一朝,他被外表精明、内心软弱的小女人俘获。可国师预言,她会坏掉他苦心建立的盛世太平!瞬间浮生,是社稷永存还是与子偕老?原来兜兜转转间谁也敌不过这无量轮回。
  • 幕后珍闻

    幕后珍闻

    当您在舞台前或者银幕上,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时候,本集报告文学想告诉您:幕后珍闻——《中国革命之歌》诞生记。
  • 天极轮回

    天极轮回

    万界浩劫将至,旷世奇才层出不绝,演绎出一个波澜壮阔的修行大世。圣灵之体、修罗战体、极阳灵体、玄天神体、死灵之体等绝代体质纷纷出世,修罗血狱、六道轮回、万佛领域、绝灭杀境、时空折叠等盖世神通激烈碰撞,红尘大道、无情大道、轮回大道、杀戮大道、因果大道等三千大道巅峰对决……凌辰误入修行界,以一介凡体,与盖世天骄争锋,在血与骨中一步步踏足巅峰。恳请大家支持秀才另外的两本书《万道神尊》、《武破万古》,万分感谢!
  • 封芒师

    封芒师

    以古代的冷兵器为主线,每一把兵器之中,都藏着一个器灵,器灵又分为守灵人和剑灵,前者是该兵器的铸剑师或者主人,后者是该兵器衍生出的灵体。每一把冷兵器都有锋利的锋芒,容易伤人,想要让兵器封芒,就需要依靠男主这样的封芒师以传承的上古秘法进行“渡灵轮回,封灵于内”。器馆是一座古香古色的茶楼,里面摆着各司各样的冷兵器,在古城大学的公园里面,位置很偏僻,不仅知道的人少而且也不易察觉它的存在。
  • 初恋的忧伤

    初恋的忧伤

    1976年清明节,独自来到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公墓,为在1948年济南战役中牺牲的伯伯扫墓。这是第一次独自前来,也是第一次佩戴着“山东大学”红牌校徽前来,心境、心情像济南的仲春天气,温暖而又阳光,跫音似小鸟轻啼,欢快而又舒畅,毕竟是跨越“农业人口”界河的年青教师,梦圆了农村孩子的多年夙愿。同时也感叹岁月的流逝,不经意间伯伯已牺牲28个年头了。是英灵感动上苍,还是上苍特意为先烈凭吊,如油般的春雨下了一夜,为整座山林披上新装,生机盎然,煦煦和风,春意盈怀。
  • 家常肉小炒

    家常肉小炒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名厨不传的地道好吃肉秘诀,招招好学易做,道道色昧俱佳,让您轻轻松松在家做美味!从“家常”“基础”人手,从原料和原料加工说起,最家常的菜式、最基础的做法一一详解。
  • 快乐的金色年代

    快乐的金色年代

    罗兰为了给玛丽进入盲人学校筹学费,只身赴十多英里外的布鲁斯特屯垦区教书。那是罗兰最无助、最失意的一段日子。幸好阿曼乐每周星期五下午都不畏风雪严寒.驾雪橇接她回家过周末。冬去春来。伴随着清脆的雪橇铃声。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为了多挣点钱补贴家用,罗兰又离家去马基家的放领地陪伴孤独寂寞的马基太太,赚取每周一块钱的酬劳。同时,阿曼乐也忙于放领地的农事。两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而让罗兰若有所失的是,那个凡事都爱与人争夺的奈妮·奥尔森正向阿曼乐传递着情意……
  • 落魄千金:恶魔校草别吻我

    落魄千金:恶魔校草别吻我

    前有傲娇校草说:“我爸就是王道,我在这里就是王子,就是天。”她说:“你是天,那我就是玉皇大帝,你—管不到我。”后有高冷校草让她滚出自己的家门。滚?先把房子还来。吃她的吐出来,拿了她的十倍还回来。
  • 恰我少年时

    恰我少年时

    混元境修士沈余,遭人暗算,重生在万年前,他的高中时代。灵气潮汐再启在即。往日的遗憾一幕一幕。而今,恰我少年时。许我再踏修真路,看这江山如画,证道长生。…这是一个重拾昔日遗憾,登临绝顶的故事。九悟书友群:312484933.进群验粉丝值。只要订阅了九悟的书即可。九悟书友V群:214808277.全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