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0400000002

第2章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

——《易经·乾》

品德高尚的人通过学习积累知识,通过请教弄清道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学习如同加工玉石那样反复地琢磨。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论语·季氏》

天生就很聪明的人,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人,稍差一点;有了问题才去学习的人,又差一点;有了问题还不去学习的人,就是最下等的了。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学习如同在追赶什么,害怕赶不上,又惟恐有所遗失什么。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不要担心自己不被人了解,只要努力去学习,别人就会知道你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学习到的东西能够按时去复习,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好学的人,吃饭不要求太饱,居住不要求奢华;合乎正义的事就迅速行动,言谈十分谨慎;向有高尚品德的人请教,使自己能分辨是非,就可以称为好学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天资机敏而且又勤奋学习,经常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学问而且不以此为耻辱。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雍也》

要做道德品质高尚的读书人,不要做道德品质低劣的读书人。比喻学习以修养为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懂得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人;爱好知识的人,不如把知识作为乐趣的人。比喻对所学的东西,要努力去培养一种浓厚的兴趣。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爱好刚强却不尽力学习,弊病在于狂妄。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论语·阳货》

好勇却不好学,其弊病足以扰乱社会。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论语·阳货》

喜欢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就会形成尖刻的毛病。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论语·阳货》

为人诚实却不爱学习,其弊病足以伤害自身。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论语·阳货》

喜欢智谋然而不好学习,其弊端是放荡而不遵守纪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我曾经终日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地思考问题,结果没有收益,不如去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酸惫。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通过温习学过的知识而发现新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论语·为政》

研究学问若攻读研究异端邪说,是十分有害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要老实承认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知道的。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子张》

每天学习一些自己不懂得的东西,每月检查一遍学过的东西是否忘记,这就是好学了。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好学以致其道。

——《论语·子张》

各种工匠居住在各自的工作场所从事本职工作,品德高尚的人通过学习来获得真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

广泛学习并且有坚定的志向,诚恳地向别人请教又能够进行自我反省。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学习不知道厌烦,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我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向古人学习,经过努力才获得学问的人。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述而》

发愤好学忘记了吃饭,乐道安贫忘记了忧愁,不知不觉衰老将要来到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三个人行走在一起,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其中好的方面向他学习,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做学问的道理没有其他的,就是要静心努力而已。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孟子·告子上》

心里一直认为将有大雁和天鹅飞来,想拿起弓箭去射,即使同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也不会赶上他。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下》

广泛地学习和详细地解说,再回过头来概括地述说其大意。比喻只有多学,才能进行归纳和概括。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

虽然有一种特别容易生长的植物,但如果暴晒一天,冷冻十天,就不会有哪种植物能够生长起来的了。比喻做任何事没有恒心,就会一无所成。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道德高尚的人是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深造,要求自己认真地钻研思考有所收获。自己有了收获,才会深入扎实地掌握住;深入扎实地掌握住,才会达到深刻广博的水平;有了深刻广博的水平,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所以道德高尚的人要自己认真地钻研思考有所收获。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孟子·尽心下》

山间的小路,刚开始走时是特别窄,经常有人走,就会踩出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没人从这里走,就会被荒草堵塞了。如果心思没有用在学习上,就会像那山间小路没人踩一样,被荒草堵塞了。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荀子·非十二子》

不知道就勤问,不会就学习,有才能也要谦让,这样才称得上有道德。

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荀子·性恶》

人即使本质美好并且心智也好,也必须拜求良师并跟从他学习,选择道德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

如垤而进,吾与之;如丘而止,吾已矣。

——《荀子·宥坐》

遇到小土堆继续前进的人,我就教他;遇到丘陵就停步不前的人,我就不教他。比喻学习要不怕困难。

学问不厌,好士不倦。

——《荀子·大略》

勤奋好学,不耻于下问而不满足,爱惜人才而始终不知厌倦。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荀子·大略》

学习的人不一定都成为做官的,但做官的人必须要学习。

君子之学如蜕,幅然迁之。

——《荀子·大略》

道德高尚的人的学习就如同生物脱去皮壳一样,应当不断地变化更新。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

——《荀子·大略》

知识丰富却不亲近老师,学问渊博却没有什么准则,喜好的东西很多却没有什么方向,道德高尚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少不讽诵,壮不论议;虽可,未成也。

——《荀子·大略》

如果人在少年时不读书学习,壮年时候又不研究事理,即使有能力,也不会有所成就。

其行效,其立效,其坐效,其置颜色、出辞气效。无留善,无宿问。

——《荀子·大略》

无论是行走还是与别人交往,无论是站立着还是坐着,都要注意学习。看到好事就立刻去做,遇到疑难的问题就立刻向别人请教,不要等到过夜再说。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益矣。

——《荀子·大略》

君子对疑惑不解的事情决不随便去说,凡是没有经过认真学习和钻研的问题决不随便说出,长期这样做就会不断地进步。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荀子·大略》

善于学习的人能够透彻地了解事物的道理,善于实干的人能够深入地研究事物的疑难。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荀子·大略》

人们对于文化知识,应该如同雕琢玉石那样精益求精。

今夫亡针者,终日求之而不得;其得之,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心之于虑亦然。

——《荀子·大略》

那个失失了针的人,整天寻找针却找不到;他后来找到了,并非因为眼睛比过去明亮了,而是低着头仔细地看,才发现了它。心里考虑问题,也同眼睛看东西一样。比喻学习不能马马虎虎,心不在焉。

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处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

——《荀子·儒效》

君子即使没有官位也是高贵的,即使没有俸禄也是富有的,不依靠言语也能取信于人,不发怒也有崇高的威望,处境穷困却很荣耀,处境孤独却很快乐。这些最崇高、最富有、最庄重、最严肃的情操,正是从虚心、刻苦的学习中得来的!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荀子·儒效》

没有听到不如听到了,听到了不如看见了,看见了不如知道了,知道了不如付诸行动了。学习到了行动了的阶段,也就到最高境界。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儒效》

有知识并且又喜欢请教,然后才能成才。

凡知说,有益于理者为之,无益于理者舍之。

——《荀子·儒效》

任何知识学说,如果合乎道理的就去探究,如果不合乎道理的就舍弃。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也。

——《荀子·儒效》

不学习,没有正义感,以财富名利为追求,这是平庸的人。比喻人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事行失中谓之奸事,知说失中谓之奸道。

——《荀子·儒效》

事情的发展离开了正确的轨道就叫做奸诈之事,知识学说的研究离开了正确的轨道就叫做奸诈之理。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荀子·劝学》

品德低劣的人做学问,只是用耳听,用嘴说而已。嘴和耳朵之间只有四寸,而身体有七尺,这样做怎么能让自身得到好处呢?比喻学习要用心去学。

其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

——《荀子·劝学》

学习只有真诚不懈才能深入,学习直到生命结束才可以停止。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荀子·劝学》

君子知道,做学问不完备、不纯正,是不能够被看做完美的,因此,要不断地去诵读诗书,将它们融会贯通;用心去思索,去理解它们的涵义,并把良师益友作为效法的楷模,尽力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废除有害的东西,培养有益的品行和学识。

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荀子·劝学》

学习,就应该专心致志,坚持到底。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荀子·劝学》

学习是讲究有始有终的,但就学习本身来说,它是没有终点的。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劝学》

品德高尚的人学习是用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品德低劣的人学习是用来加强自己的兽行。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荀子·劝学》

品德高尚的人的学习,是把学到的听入耳中,记在心中,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表现在一举一动上面,即使是极细微的言行也是值得别人去效法的。

学不可以已。

——《荀子·劝学》

学习不能够停止。

短绠不可汲深井之泉,知不几者不可与及圣人之言。

——《荀子·荣辱》

长度不够的绳子不能汲出深井的泉水,知识浅陋的人不能与他讨论圣人的言论。

今众人之所以欲成功而反为败者,生于不知道理而不肯问知而听能。

——《韩非子·解老》

如今许多人之所以想成功却反而失败了,原因在于他们不懂道理而又不肯向有知识的人请教。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

有学问的人不炫耀渊博,炫耀渊博的人没有真才实学。

为学日益。

——《老子》

治学必须天天进步。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庄子·让王》

只学习却不实践,叫做弊病。

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

——《庄子·田子方》

师傅慢走弟子也慢走,师傅快走弟子也快走,师傅奔跑弟子也奔跑。比喻学习上不能只有摹仿,而无创造。

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虽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边无际的。比喻人们应珍惜有限的生命,学习更多的知识。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

——《庄子·庚桑楚》

学习的人,常常要学习他所不知道的道理;走路的人,常常想走他没有去过的地方。

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

——《庄子·外物》

固执地尊崇古代而鄙视当今,是迂腐学者的习气。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

读书人好学不厌,因此能成为德才兼备的圣人。

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管子·小匡》

小时候开始学习时,专心致志不见异思迁,容易学有所成。

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

——《列子·汤·问》

手艺高明的工匠的孩子,必然先从编织竹器开始学习;善于冶炼的工匠的孩子,必然从连缀皮裘开始训练。比喻学习应该从打好基础开始。

学眎者,先见舆薪;学听者,先闻撞钟。

——《列子·仲尼》

练习视力,首先从看整车柴火开始;练习听觉,首先从听撞击钟声开始。比喻学习应从易到难,不可急于求成。

不能则学,疑则问。

——《曾子·制言》

不会的方面就要学,有疑惑就要请教。

惟教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

——《尚书·说命下》

教人时就会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知不足就是成功的一半,始终坚持学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成。

学犹殖也,不学将落。

——《左传·昭公十八年》

学习好像栽培作物,不学习就会落后。

好学而不贰。

——《左传·昭公十三年》

好学习却不三心二意。

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

——《国语·晋语》

人有学识如同树木有枝叶一样。

知学之人,能与闻迁。

——《战国策·赵策》

通晓学问的人,能够随着获得的新知识而改变旧的观念。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

——《战国策·燕策》

行动时要走在别人前面而休息要在别人后面,首先请教别人然后默默思考,这样比自己高明的人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学,身之砥砺也。

——战国·鲁·尸佼《尸子》

学习,是人进步的“磨刀石”。比喻学习可以使人有作为。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有也。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劝学》

不日夜苦读却能成为一流的学士、名人的,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不知理义,生于不学。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劝学》

不知道理和义理,是由于生来不学习。

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异宝》

他的学问越精深,他所需要的也越精致;他的学问越粗糙,他所需要的也越拙劣。

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十而后足。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用众》

善于学习的人,应该如同齐王吃鸡一样,要吃到几十个鸡爪后才满足。比喻学习应兼取众长。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用众》

善于学习的人,喜欢借助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礼记·学记》

如果把最好的学习机会错过了,那么即使再勤奋刻苦也不会有大成就。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礼记·学记》

善于学习的人,不用老师费力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归功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即使辛苦也只会事倍功半,反而埋怨老师。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独自一个人自学而不与朋友们交流,必然是孤陋寡闻。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礼记·儒行》

广泛地求学问识而不停止,切实投入行动而不知疲倦。

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

不祈求多积财富,以多学知识、本领为财富。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记·礼器》

没有道德做根本就无法立身,没有学问做基础就无法工作。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礼记·学记》

君子如果想转移人心促成新风俗,就必须从学习开始。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同类推荐
  • 岁时节俗

    岁时节俗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且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基本特征。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从生前到身后的全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种最日常生活化的图景,体现出绵延不绝的世代传承,唱响起生命热力的动人弦歌。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少城轶事

    少城轶事

    本书介绍了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底蕴:街道、桥梁、河流、公馆、饭店、寺院、商铺、吊脚楼。甚至是一段老城墙。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热门推荐
  • 丑妃冬施

    丑妃冬施

    冬施穿越成东施,嫁给王爷成添头。姐姐是太子妃,我是秦王妃,秦王妃又如何,辅佐秦王得天下!太子妃又如何,姐妹相斗,再也不是懦弱小妹,穿越而来变强大!夺得天下,抢姐夫,秦王、太子全拿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夺尊记

    夺尊记

    又一次午夜梦回,那突如其来的眼前一晃,让静嘉又一次骤然惊醒,这时天还没亮,训练生宿舍里的其他人还在酣畅大睡,只有静嘉再无睡意,她还在感到莫名的心慌,不知是为何。当年那起事故给她留下的阴影是永远的,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同时也毁掉了晓晶的的人生,如果没有发生的话,或许现在她就能过着她和晓晶最想过的普通人生活了,只可惜没有如果。
  • 甚希有经

    甚希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又是一年落芬华

    又是一年落芬华

    那时别过留朝花,此去今年待芬华。瑞瑞合上设计稿,面向窗外,呆呆地看向窗外的景色。而小兜停下了在笔记本上写写弄弄,也同时望向店外,那年风起,一片芬芳落满地。小兜很喜欢这句:“两情若是久相识,又岂在朝朝暮暮。你若不憧憬,又何必踟躇。”也许,这是一个爱情篇章,但又是一个“故事”,希望大家能珍重这里的每一个人,或许,他或她就在你的身边。瑞瑞和小兜,这两条不自觉交叉的平行线,总在给大家带来延伸的意外或者惊喜。只是期望,还能拾起那时的芬华。此文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城市中奋斗并且有爱的历程,挥洒了青春,掉落过芬华,从初识相知到成熟豁达,反映了大世界中,小生活的状态,其乐融融。
  •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元曲尤为著名,本书带你走进元朝的生活艺术。
  • 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

    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

    关羽:“如若将军不弃,关某愿随将军左右,为将军诛贼讨逆!”“好!”刘德大喜,对关羽道:“我得云长,如虎添翼也!”……这是一个手握系统的青年,带领着手下文臣武将征战沙场,平定四方乱世的故事,有柔情,有铁血,主角性格也在不断杀伐中逐渐冷血起来。里面数据参考游戏《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我挺喜欢玩11的。还有谢谢大家的支持,万分感谢!
  • 老公,你很坏

    老公,你很坏

    “嫁给他,嫁给他……”耳边是众人异口同声的呼喊,伴着些许的尖叫和口哨声。林檬无措的看着拿着戒指单腿跪在自己面前的顾瑾白,今天是她二十岁的生日,可是她万万没想到,他竟然会选择在今天向她求婚。和顾瑾白结婚,她从来没有想过,而且她才二十岁。她抬眼看向站在顾瑾白身后的欧阳骏,想从他脸上看出些她想要看到的表情。可是他的脸上却带着暖暖的笑意,更像是一种无声的鼓励。她的心开始下沉,他什么……
  • 肠胃健康书

    肠胃健康书

    胃肠病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口臭、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痛、反酸、便秘、腹泻、胀气、臭屁多、肠炎、痔疮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本书针对胃肠经常出现的20种症状、24种病症,都给出了详细的饮食、按摩以及药物疗法,中西医结合,快速减轻病人痛苦,缓解不适。另外本书还针对儿童、青少年、女性、男性、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给出了详细的肠胃养护方案,最后,教会读者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做到不去医院病自治。
  • 宝贝乖乖只宠你

    宝贝乖乖只宠你

    倒了哪辈子霉,竟然被一个情场高手缠住,阿弥陀佛,我离远点,这类“毒品”可不是自己的菜。嘿,这人怎么这么烦啊,走哪跟哪,难道去女厕所你也要跟着吗?!不行,躲下去不是办法,既然你无耻厚脸皮,那我就得来点绝的,看咱们谁能斗得过谁!走着瞧,把老娘惹火了,可不好收场!
  • 神庙门徒

    神庙门徒

    在很久以前,古老的星道上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许多和尚在终日诵佛念经,他们功德无量,斩妖除魔,受万民敬仰。庙也被尊称神庙。漫长岁月后,那座山破碎了,神庙也消失无踪。从此,人世间不见佛踪,妖魔横行……。释小山,这个喝水都能长肉的肥胖少年,可能是神庙唯一的门徒了,愿诸天神佛庇佑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