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9800000002

第2章

管子以小辱成大荣,苏秦以百诞成一诚。

——《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

管仲用小小的屈辱获得了较大的荣誉,苏秦用上百次的欺骗树立了一次诚信。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尧子·二十八章》

虽深知荣耀,却安守卑辱,情愿做天下的川谷。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第八》

国家政治清明,(自己却)贫穷而又卑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自己却)富有而又显贵,(这也)是耻辱。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论语·宪问第十四》

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食俸禄;国家政治黑暗,(仍然)做官食俸禄,(这)是耻辱。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第十三篇尽心上》

人生在世不可以没有羞耻感,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

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

——《墨子·非命下第三十七》

勤勉一定会高贵,不勤勉一定会下贱;勤勉一定会荣耀,不勤勉一定是耻辱。

财贿不多,衣食不赡,声色不妙,威势不行,非君子之忧也;行善不多,申道不明,节志不立,德义不彰,君子耻焉。

——《潜夫论·遏利第三》

钱财货物不多,衣食不丰足,淫声与女色不美妙,权威势力不能施行,(这)不是君子所忧虑的;做的好事不多,阐述道义不明白,节操志向不能树立,道德仁义不能彰明,(这才)是君子的耻辱啊。

荣辱者,赏罚之精华也。

——《申鉴·政体第一》

荣耀、耻辱,是奖赏、惩罚的精华。

为小人所荐者,辱也;为君子所弃者,耻也。

——《呻吟语·品藻篇第十一》

被道德低下的人所推荐,是侮辱;被道德高尚的人所抛弃,是羞耻。

守道则福至,求禄则辱来。

——《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八·古语多有本》坚守道义,幸福就会降临;干求俸禄,耻辱就会到来。

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

——《新语·本行第十》

卑贱而品德高尚的人尊贵,贫穷而具有正义的人荣耀。

不自重者取辱。

——《省心录》第六十六条

不自重的人是自找耻辱。

贪荣者必辱。

——《省心录》第一二五条

贪图荣华富贵的人必定受辱。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荀子·劝学第一》

同类事物的产生,必定有它的起因;荣耀和耻辱的获得,必定反映这个人的德行操守。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

——《荀子·非十二子第六》

品德高尚的人以不修身为可耻,不以被人污侮为可耻;以不诚实为可耻,不以不被相信为可耻;以没有才能为可耻,不以不被任用为可耻。

君子可以有执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执荣,而不可以有义荣。

——《荀子·正论第十八》

品德高尚的人可以有权势之辱,而不可以有道义之辱;品行低下可以有权势之荣,而不能有道义之荣。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第四》

以道义为先、以利益为后的人(将)获得荣誉,而以利益为先、以道义为后的人(将)遭受耻辱。

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荣辱第四》

获得荣誉的人(遇事)总是通达,遭受耻辱的人(遇事)总是穷困;通达的人经常统治他人,穷困的人经常被他人统治。

贤者容不辱。

——《盐铁论·备胡第三十八》

贤德有才能的人应当不受欺侮。

见畏与见侮,无不由己。

——《扬子法言·五百第八》

被敬畏和受侮辱,都取决于自己。

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战国策·齐策六·燕攻齐取十余城》

效法小礼仪的人不能得到较大的威望,憎恨小耻辱的人不能树立千古美名。

困辱非忧,取困辱为忧;荣利非乐,忘荣利为乐。

——《张子正蒙·有德篇第十二》

困苦和羞辱不值得为之忧虑,自寻困苦和羞辱才是值得忧虑的;荣誉和利益不值得高兴,忘记了荣誉和利益才是值得高兴的。

人有耻,则有所不为。

——《朱子语类·卷十三》

人有羞耻(之心),就会不去做某些事。

不知廉耻,亦何所不至!

——《朱子语类·卷十三》

不知道廉耻的人,没有什么事不敢去做!

猛虎不伤其类而伤其非类,谤者不闻于自己而闻于他人也。

——《聱隅子·文成第六》

猛虎不伤害自己的同类而伤害不和自己同类的,诽谤没有听说对自己的,却(只)听说对别人的。

积毁坏刎颈之契,渐渍释胶漆之坚。

——《抱朴子·外篇卷十六·交际》

日积月累诽谤能破坏生死之交,长时间的浸泡能解开坚固的胶和漆。

蒙谤而晏如,不慑惧于可畏者,劲人也。

——《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二·行品》

遭受诽谤而安宁恬适,对于可怕的东西不恐惧的人,是刚强有力量的人。

闻荣誉而不欢,遭忧难而不变。

——《抱朴子·外篇卷二十二·行品》

听到华美赞誉并不欢喜,遭受忧愁艰难却不改变志向。

庸夫好悦耳之华誉,而恶利行之良规。

——《抱朴子·外篇卷三十八·博喻》

平庸的人喜欢悦耳的华美赞誉,而厌恶有利于德行修养的良言规劝。

世有雷同之誉而未必贤也,俗有哗之毁而未必恶也。

——《抱朴子·外篇卷三十九·广譬》

世人有异口同声的赞誉却未必贤能,俗人有喧哗的诋毁却未必恶劣。

好荣故乐誉之欲多,畏辱则憎毁之情急。

——《抱朴子·外篇卷三十九·广譬》

爱慕虚荣,所以乐于被称赞的欲望就多;害怕遭受耻辱,因而憎恨诋毁的心情就急。

准的陈则流镝赴焉,美名起则谤攻焉。

——《抱朴子·外篇卷三十九·广譬》

箭靶树立起来了,那么疾飞的箭就会射向它;美好的名声威望建立了,那么诽谤就会来攻击他。

涂之畏者莫如口。

——《管子·戒第二十六》

人生中最令人害怕的莫过于流言蜚语。

我有善则立誉我,我有过则立毁我。当民之毁誉也,则莫归问于家矣。

——《管子·小称第三十二》

我有了善行,(人民)就立刻赞誉我;我有了过错,(人民)就立刻指责我。对待人民的指责和赞誉,就不必回去向自家人询问了。

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上第二十二》

依据别人的话夸赞我,必定依据别人的话来怪罪我。

专好毁者,其心必不良。

——《胡子知言·卷四·义理第十一》

专门喜欢诋毁别人的人,他的心地必定不是善良的。

誉人者,人誉之;谤人者,人谤之。

——《化书·卷四仁化·神弓第六十八》

赞誉别人的人,别人(也)赞誉他;诽谤别人的人,别人(也会)诽谤他。

訾行者不容于众。

——《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

诋毁别人品行的人不会被众人所容纳。

誉生则毁随之。

——《淮南子·卷十四·诠言训》

赞誉产生了,诋毁便会随之而来。

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

三个人都说集市上有虎,人们便信以为真,集市上便真的有虎了;整个巷子里的人都说圆椎可以使它弯曲,人们便信以为真,圆椎便成了真的能弯曲的了。

有为则议,多事固苛。

——《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

有所作为,就必然会遭到非议;多做事情,当然就会有人责怪。

或誉人而适足以败之,或毁人而乃反以成之。

——《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

有时赞誉别人却恰恰足以使他失败,有时诋毁别人却反倒使他走向成功。

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己,反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也。

——《金楼子·戒子第五》

有人诋毁自己,应当退一步来对自己进行检讨。如果自己有值得诋毁的行为,那么人家的话就是恰当的了;如果自己没有可以诋毁的行为,那么他的话就是虚妄的了!(如果别人说的)恰当那就不要怨恨人家,(即使别人说的)不恰当那么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害处。又何必反过来报复他呢?况且听到别人诋毁自己而忿恨,是因为讨厌丑恶的名声加在自己身上,而反过来报复(就会使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所以)不如默默地自我修养。

乐道人之短,则为己之功必不真切;若为己之功真切,自无暇说人长短。

——《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

喜欢谈论别人的短处,那么自身修养的功夫必定是不真切的;如果自身修养的功夫真切,自然没有时间谈论别人的长处与短处。

仇人背后之诽论,皆是供我箴规。盖寻常亲友,当面言既不尽,背后亦多包荒。惟与我有嫌者揭我之过,不遗余力,我乃得知一向所行之非,反躬自责,则仇者皆恩矣。

——《荆园小语》

仇人在背后(对我的)诋毁和议论,都是可以供我作规劝自己的好材料。因为平常的亲朋好友,当面说话已不可能说透,背后也多有原谅和包容。只有和我有隔膜的人才能不遗余力地揭发我的过错,我这才能知道平时所作所为的错误,反过来责问自己,那么仇人却成为恩人了。

谀人而使人不觉,此奸之尤者,所当急远。

——《荆园小语》

奉承别人而使人觉察不到,这是奸人之中最狡猾的人,应当尽快疏远(他们)。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

——《孔子家语·观周第十一》

耳聪目明,观察深刻而接近于死亡危险的人,是喜欢讥讽议论别人的;学识渊博、富有辩才而危及自身的人,是喜欢揭发别人短处的。

匿人之善,斯谓蔽贤;扬人之恶,斯为小人。

——《孔子家语·辨政第十四》

抹杀别人的优点和善行,这叫做障蔽贤路;宣扬别人的缺点和恶行,这是小人。

内不相训,而外相谤,非亲睦也。

——《孔子家语·辨政第十四》

在内部不相互告诫提醒,却在外面相互诋毁诽谤,(这)是不能亲近和睦的。

言人之善,若已有之,言人之恶,若己受之。

——《孔子家语·辨政第十四》

谈论别人的优点,好像是自己具有的一样(自豪);谈论别人的缺点,好像是自己具有的一样(愧疚)。

言人之恶,非所以美己;言人之枉,非所以正己。

——《孔子家语·颜回第十八》

谈论别人的坏处,并不能使自己受到赞美;谈论别人的不正直,并不能表明自己是正直的。

君子不以口誉人。

——《礼记·表记第三十二》

品德高尚的人不仅仅凭空赞誉别人(而是要给人以实惠)。

誉者,扬善之枢也;毁者,宣恶之机也。

——《刘子·伤谗第三十二》

赞誉,是宣扬善行的关键;诋毁,是宣扬恶行的良机。

誉人不增其义,则闻者不快于心;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满于耳。

——《刘子·伤谗第三十二》

赞誉人(如果)不增饰他的善美,那么听的人就不会感到心理愉快;诋毁别人(如果)不增加他的恶行,那么听的人就不会感到耳朵满足。

鸟之曲喙跂距者,羽类畏之;兽之方喙钩爪者,毛群畏之;鱼之哆唇锯齿者,鳞族畏之;人之言口谗谀者,人其畏之。

——《刘子·伤谗第三十二》

鸟嘴钩曲、距趾跂出的,鸟类的动物都会怕它;野兽嘴巴方、爪指钩的,兽类动物都会怕它;鱼嘴唇张开、有锯形牙齿的,鱼类动物都会怕它;人嘴好说别人坏话的,人们也会害怕他。

直不疑未尝有兄,而谗者谓之盗嫂;第五伦三娶孤女,而世人谮其挝妇翁。

——《刘子·伤谗第三十二》

正直的人都相信他不曾有哥哥,而进谗言的人却说他私通嫂子;第五伦三次娶妻(都)是孤女,而世俗的人却诋毁他殴打老丈人。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第十六》

倘若国家政治清明,那么老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了。

友同心恩笃,异心疏薄,疏薄怨恨,毁伤其行。

——《论衡·累害第二》

朋友思想一致,感情就会很亲密;思想不一致,(就会)疏远冷淡;疏远冷淡,(便会)产生怨恨,(进而)诋毁中伤对方的品行。

极累害之谤,而贤洁之实见焉。

——《论衡·累害第二》

当遭受诽谤的损害达到极点,那么(操行的)贤良纯洁就更加明显地彰显出来了。

立贤洁之迹,毁谤之尘安得不生?

——《论衡·累害第二》

树立了贤良、纯洁的正道,诋毁与诽谤的尘土怎么能不产生呢?

德鸿者招谤,为士者多口。

——《论衡·累害第二》

品德高尚的人多招致诽谤,学问出众的人多遭受攻击。

以休炽之声,弥口舌之患,求无危倾之害,远矣!

——《论衡·累害第二》

依靠非常美好的声誉,(想要)消除口舌的祸患,希望不再遭受严重的伤害,简直是不可能的!

三监谗圣人,周公奔楚;后母毁孝子,伯奇放流。

——《论衡·累害第二》

三监谗毁圣人周公,致使周公逃亡到楚国;后母诋毁孝子伯奇,致使伯奇被流放。

言事者好增巧美。

——《论衡·儒增第二十六》

谈论事情的人喜欢增饰其巧与美好。

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

——《论衡·艺增第二十七》

赞誉某人(如果)不夸大他的美好,听的人心情就不愉快;诋毁某人(如果)不夸大他的丑恶,听的人心里就不舒畅。

诗人颂美,增益其实。

——《论衡·艺增第二十七》

诗人称颂美好的事物时,(故意)夸饰它的实际。

谗言伤善,青蝇污白。

——《论衡·商虫第四十九》

诋毁之言会伤害善良的人,苍蝇会玷污原本清洁的东西。

采善不逾其美,贬恶不溢其过。

——《论衡·感类第五十五》

赞美善行不言过其实,贬斥恶行不夸大他的罪过。

君子不畏虎,独畏谗夫之口。

——《论衡·言毒第六十六》

品德高尚的人不会惧怕老虎,只怕进谗言的小人的那张嘴。

谗夫之口,为毒大矣。

——《论衡·言毒第六十六》

喜欢进谗言之人的那张嘴,所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名多生于知谢,毁多失于众意。

——《论衡·定贤第八十》

(一个人的)好名声大多是由于懂得如何笼络人心而得来的,坏名声大多是由于不会讨好众人的心意而造成的。

称誉多而小大皆言善者,非贤也。

——《论衡·定贤第八十》

受到的赞誉很多、老的少的都说(他)是个好人,他并不一定是贤人。

善人称之,恶人毁之,毁誉者半,乃可有贤。

——《论衡·定贤第八十》

好人称赞他,坏人诋毁他,诋毁的人与赞誉的人各占半数,(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是贤人。

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孟子·第七篇离娄上》

有意料不到的赞誉,(也)有求全责备的诋毁。

得则誉之,怨则谤之。

——《潜夫论·交际第三十》

相得就会赞誉他,怨恨就会毁谤他。

论士必定于志行,毁誉必参于效验,不随俗而雷同,不逐声而寄论。苟善所在,不讥贫贱;苟恶所错,不忌富贵。

——《潜夫论·交际第三十》

评论一个有学识的人一定要根据(他的)志向操行,诋毁赞誉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随从世俗而人云亦云,不能随声附和而言无定论。如果(他)具有善行,不因其贫贱而讥讽;如果(他)有了恶行,不因其富贵而避忌。

扬人之善,德之大者也。

——《潜书·善施第四十》

宣扬别人的善行,是最高尚的道德。

知善不扬,是蔽其善;蔽善之人,天命不佑。

——《潜书·善施第四十》

知道(别人的)善行而不宣扬,这是遮蔽善行;遮蔽善行的人,是不会受老天保佑的。

好誉,乃所以自毁也。

——《潜书·善功第六十》

喜欢被别人赞誉,是自毁的原因。

为人辨冤白谤是第一天理。

——《呻吟语·存心篇第二》

能为他人辨明冤屈、洗刷谤诬,这是第一的天理。

毋以人誉而遂谓无过。

——《呻吟语·修身篇第五》

不要以为别人赞誉自己,就认为(自己)没有过错。

毁我之言可闻,毁我之人不必问也。

——《呻吟语·修身篇第五》

诋毁我的言谈可以听,诋毁我的人(就)不必问(是谁)了。

君子有过不辞谤,无过不反谤,共过不推谤。

——《呻吟语·修身篇第五》

品德高尚的人有过失不回避指责,没有过错不反驳指责,共同的过失不推卸指责。

谤无所损于君子也。

——《呻吟语·修身篇第五》

毁谤对于品德高尚的人没有什么损伤。

受不得诬谤,只是无识度。

——《呻吟语·修身篇第五》

承受不了诬陷与诽谤,只是(因为)没有见识的度量。

闲言长语,愈辩则愈加。

——《呻吟语·修身篇第五》

对于闲言碎语,愈辩解反而愈厉害。

喜奉承是个愚障。

——《呻吟语·应务篇第七》

喜欢听奉承话,这是个愚蠢的孽障。

闻毁不可遽信,要看毁人者与毁于人者之人品。毁人者贤,则所毁者损;毁人者不肖,则所毁者重。

——《呻吟语·圣贤篇第十》

同类推荐
  • 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

    乾坤:刘君祖讲乾坤大智慧

    乾、坤两卦在《易经》中具有开天辟地的领导意义,被称为天地之卦、父母之卦,是《易经》核心的核心。本书细讲详解乾、坤两卦的经传全文,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从乾先坤后的自然秩序到乾刚坤柔的立身行事,详尽阐释乾坤两卦的哲学意涵,帮助读者从容进入《易经》之本,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智慧;并以生活实例佐证解读,使读者深悟其理,并可在生活中借鉴应用。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书以图为主,用近200幅精美的照片,分六篇,即雁门长城、雁门关城、雁门古道、雁门名将、雁门商贸、雁门文化,反映了雁门关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相互推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时期文化的多重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全面认识,进而增强发展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发展文化的真本领。因此,发展和繁荣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热门推荐
  • 荒云记

    荒云记

    你想要鲜血?你想要力量?你以为仇恨就是血海翻腾,癫痴若狂?当神祗渐渐离我们远去,我们需要的不是信仰,而是一个新的神祗,他就是这样一个神祗。
  • 西榴城

    西榴城

    《西榴城》的核心是一桩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冤案,一个高贵的古老家族的毁灭。不知年龄的小精灵塌鼻儿以其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他的两千一百岁崇拜皇权暴力与金钱的奶奶,灵魂附上总督千金之体、追求公平正义与爱的“救星”少女小芹的不幸,冤魂不散的游队副队长郑虎的痛苦质疑,明太监魏忠贤的作祟,使故事中的西榴城成为一座权利肆虐,阴森森注定要毁灭的“鬼城”。寓言式的故事,魔幻式的叙述,不只是对西榴城两千年皇权历史的诅咒,还是对迷恋金钱与暴力的当今人类社会的沉重警告。
  • 逃离心理学

    逃离心理学

    《逃离心理学》由三个短篇理惊悚小说组成,主人公都是玛丽,一个心理咨询师和作家。她试图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但她的遭遇和朋友似乎串通好了一样,不停把她拉回心理学。故事一:一个黑人男子声称自己能听见上帝的声音,而且上帝也是个黑人。他或许并不疯狂,但玛丽确定他在掩藏些什么。故事二:一名警察如慈父般的搭档因公殉职后难以摆脱罪恶感,玛丽受到“忽悠”给他做心理咨询,但在她从这个案件中抽身出来之前,她已经完全陷了进去。故事三:玛丽的病人拒绝吃药是个十足的疯子,而玛丽和他发生争执后离奇失踪,被找到后,警方发现她已是一场恐怖罪行的受害者。究竟发生了什么?
  • 仙武大帝

    仙武大帝

    仙武大帝九世轮回,幸留一缕神识,穿万千位面,只为重登那绝世巅峰!
  • 绝世丹尊

    绝世丹尊

    韩九玄炼八千大丹声震九天十地,号为寂灭丹尊。却不想炼制最后一颗大丹之时,丹火不济,几乎崩碎了一界。韩九玄侥幸逃过一劫,重生于第十阔土中同名少年身上。这一世,韩九玄携逆天神威卷土重来。丹之极,武之耀。我韩九玄初心不改,定要为王。
  • 田园生香

    田园生香

    许霜林一脚踏空穿成了悲催的农家女。父亲卧病在床,母亲性子软弱,几亩薄田被伯叔婶婶趁火打劫。家里哥哥姐姐一大窝,穷得揭不开锅。幸得上下同心,挽起衣袖,挖池养蚕,誓要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已有完结宅斗文《重生之并蒂》,另有群号313065978,愿勾搭。
  • 俄罗斯之爱

    俄罗斯之爱

    这部小说以冷战为时代背景,是一部极为经典的惊悚名作,在这部作品中詹姆斯·邦德的任务就是要到伊斯坦布尔夺取一个价值连城的俄国解译密码机。书中性感而充满诱惑的俄罗斯女特工,紧张且激烈的打斗场景,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情节,先进的高科技武器令人眼花缭乱,所有这些因素都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使这部作品成为007系列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令人印象深刻。
  • 喜欢你,似云追风

    喜欢你,似云追风

    男人不明白,前妻这几年是经历了些什么,如何完成了小白兔变母老虎的物种转换。一见面,整的他是心伤身残,无语凝噎。女人不明白,前夫多年以后再出现,是要出什么幺蛾子,敢招惹她,打得他娘都认不得。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场爱情博弈,赢则圆满,输则心伤
  • 田园长公主:娇妻,来生娃

    田园长公主:娇妻,来生娃

    一个女子所求的不多,无非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前世苏雅儿爱慕虚荣嫁了个县长,却不想温柔丈夫竟是个虚伪的小人,抛妻弃子!穿越不知名的朝代—颜朝,原身皇帝亲妹妹!颜朝唯一一位长公主——颜清歌!皇帝对其颇为宠爱!What?皇兄赐婚?嫁给前任北武大将军?苏雅儿起身离,到了农家嫁了个农家汉子!这一生苏雅儿只想与这农家汉子种种田、生生娃携手一生!可…可是汉子你的身份吓到我了!1v1!身心干净!大虐伤身(无)小虐怡情(无)!超级无敌大宠文!宝宝多多!
  • 武炼巅峰

    武炼巅峰

    武之巅峰,是孤独,是寂寞,是漫漫求索,是高处不胜寒逆境中成长,绝地里求生,不屈不饶,才能堪破武之极道。凌霄阁试炼弟子兼扫地小厮杨开偶获一本无字黑书,从此踏上漫漫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