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800000015

第15章 在现实和梦的两端

——解读《玫瑰之歌》

看到《玫瑰之歌》的题名,我们能够联想到穆旦在1936至1937年之间的《玫瑰的故事》的写作。《玫瑰的故事》是一首以英国散文家L。p。smith的小品The Rose为背景的叙事诗。穆旦曾花了很大的气力来写这首诗,并把它当做“一个大胆的尝试”。三年之后,穆旦再次回溯到这一主题时,其写作内部显现了诗歌意识的变化和观念的纠葛。

全诗结构整齐,由三首诗组成,每首三节,每节四行。其中,每首之前都有一个颇具象征意味的标题,使全诗形成一种既独立成章又可连贯一体的灵活结构。下面分节解读。

第一首题为“一个青年人站在现实和梦的桥梁上”,“青年人”指代诗中的主体,这里存在着一个对立:“现实”和“梦”。而“桥梁”正处于“现实”和“梦”的中间,一方面是它们的延展之地,另一方面又是冲突和对抗之所,而“桥”只是一个短暂的停留地,也许可以说,由于这一语义的可伸展性,“桥”成为了一个适合于内心独白的舞台。

第一节开头写道:“我已经疲倦了,我要去寻找异方的梦。”“我”即是“青年人”,“疲倦”代表一种态度,对于现状的不满,力图摆脱某些事物的心境。这种态度是转化为行动的起因和动力,而行动则是“寻找”,在《玫瑰的故事》的前言中,穆旦提到写那首诗的目的是“以收异域及远代的憧憬之趣”,这和“异方的梦”有相近之处,下面的两行诗句对“异方的梦”有一个具体的展开,“那儿有碧绿的大野,有成熟的果子,有晴朗的天空,/大野里永远散发着日炙的气息,使季节滋长”,这是一个自然场景,而“皈依自然”是浪漫派的一个重要观念。穆旦用三个结构一样的短句并置,这样就使诗中的情绪从上句的慵懒中渐渐加快、上升,到第三行,形成一种开阔、明朗、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那时候我得以自由,我要在蔚蓝的天空下酣睡。”这里的“自由”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传达出一种惊喜之情,“酣睡”和“疲倦”、“寻找”相对,表达了到达“异方的梦”的满足和欣慰。

第二节穆旦进行了质疑,“谁说这儿是真实的?你带我在你的梳妆室里旋转”,起笔是一个问句,表达一种不愿认同的怀疑心理,指示代词“这儿”是一种强调,即诗人所处的此时此地,它不同于“异方的梦”。接下来穆旦用“梳妆室”来指代“这儿”,在一般意义上,“梳妆室”可能包含有狭小、不真实的印象,这和上句穆旦对真实性的疑问恰成呼应,“梳妆室”里的“旋转”,更显示了这种行动对于认识“真实”这一问题的无效;这一句和随后的两行,营造了一个精致、曼妙的情景,“告诉我这一样是爱情,这一样是希望,这一样悲伤,/无尽的涡流飘荡你,你让我躺在你的胸怀”,“你”在此处指意不明,但可理解成诗人的一个引领者,正是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穆旦尝试着去认识“生活”,而且“你”和“我”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短暂的稳定之感。但是这种稳定正处于不稳定之中,如同诗中不断出现的“旋转”、“涡流”,它们是构成这种稳定的要素,但又是造成不稳定的隐忧。在此处,值得注意的是“你”“告诉我”的内容,穆旦用了三个结构一样的短句,如此不厌其烦,实际上透露的是诗人的怀疑和厌倦(这似乎阐明了诗首的“厌倦”),而且,这几行的结构类似于某种戏拟式的反讽,就像鲁迅的《我的失恋》对当时诗风的戏拟,穆旦在此也可能运用了这一手法。“当黄昏溶进了夜雾,吞蚀的黑影悄悄地爬来。”相对前面暧昧的场景,这一行显得阴森,但它可能是上一状况的自然延续,并且暗示了其结局。尽管“黑影”只是在“夜雾”的掩护下“悄悄地爬来”,但对于“躺”着的“我”来说,被“吞蚀”正是命运。

在展示了两个场景的对比后,在第三节中,穆旦得出了某种“结论”。“O让我离去,既然这儿一切都是枉然”,“O”,是穆旦惯用的感叹词,穆旦再一次提及第二节中的“这儿”,并描述成“一切都是枉然”,还重申了他的愿望“我要去寻找异方的梦”,接下来,诗人用一个比喻进行了强化。“落絮飞扬”是古典诗歌中的常用意象,在此也是诗人要走出的与“异方的梦”相对的地方。有意思的是穆旦又用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象征来形容他的变化,“因为我的心里常常下着初春的梅雨,现在就要放晴/在云雾的裂纹里,我看见了一片腾起的,像梦”。“梅雨”的潮湿和“放晴”、“云雾的裂缝”,这些带有古典意味的修辞方式传达的不仅仅是某种“意义”,而更可能是某种审美机制,而穆旦最后用“像梦”而不是“梦”来代表“梦”,这种在传统中显得突兀的修辞则拉扯出两种审美机制转换之间的“裂缝”。

第二首题为“现实的洪流冲毁了桥梁,他躲在真空里”。这里,诗人的舞台从“桥”转移到“真空”,“真空”和穆旦在前面探讨的“现实”和“真实”显然有所关联,指的是一种非现实、非真实的状态,“躲”意味着一种逃避的姿态。“他”即是第一节的“青年人”,也是诗中的“我”,在“他”和“我”之间,存在着一个视角的分裂和移动,或者说,在“我”之外还有一个“我”。

这一首诗中存在着一个“生命”与“真空”的对立,“什么都显然褪色了,一切是病恹而虚空”,“百合”是“大理石似”的,有“忧郁的芬芳”,这描述了“真空”里的景象。而“裸露而赤红的”“土壤的欲望”,这具有生命力的事物,却是“我们的仇敌”。“当生命化作了轻风,而风丝在百合忧郁的芬芳上飘流。”生命在此并未成为打破“真空”的力量,反而成为营造这种虚假情景的同谋。

由于这种原因,接下来当然是“自然我可以跟着她走”,“自然”形容了这种行动的状态,这是虚假逻辑之下合乎情理的行动,也可以说拥有这种行动的“我”,是正在抉择中的“我”,仍然陷身于“我们”之中,仍然听从“你”或“她”的引领。诗人“走进”的是“一座诡秘的迷宫”,而在“迷宫”里,穆旦用了两行诗句来描写这种情景:“在那里像一头吐丝的蚕,抽出青春的汁液来团团地自缚”,这一句用了“吐丝的蚕”这一意象,可以看出,穆旦把“破蛹”的含义从这个意象里弃去了,只留下“织茧”这一含义,原来是“青春的汁液”,没有成为解放的力量,反而成了营造狭小的空间、限制自我的手段,这就是作茧自缚的本意吧。下一句“散步,谈电影,吃馆子,组织体面的家庭,请来最懂礼貌的朋友茶会”,这描述的未来生活的景象,也是一种处于“自缚”的“茧”之中的生活,这种慵懒闲适的生活方式对前面的“梳妆室”的生活作了呼应,而且诸如“体面的家庭”、“最懂礼貌的朋友”含有反讽意味。不容忽视的是此处和艾略特的《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上层社会女士生活情景的相似,在此我并不想涉及穆旦所受的影响或模仿等问题,也不想据此对穆旦的价值作评判,只想表明,和艾略特相似,穆旦把此种生活作为一个虚假的象征,一个和真正的生活、思考的对立之物。“然而我是期待着野性的呼喊,我蜷伏在无尽的乡愁里过活。”这里出现的“然而”表明了诗人的意愿,实际上是接着“自然”的,“自然”不仅仅表示了某种逻辑,而且是在这种逻辑下的想象,也就是说,诗人并非身处“迷宫”之中,而是对这种“迷宫”生活的想象和判断。所以,可以见到,诗人仍然处于一种中间状态中,就像在第一节中的“桥”,仍然是在两种对立的挤压中的内心冲突和独白。“然而”之后,就是和“远方的异梦”一样的,“野性的呼喊”、“无尽的乡愁”,这是和“真空”相对的。而“乡愁”也是一个和“皈依自然”相关的浪漫派观念。

第六节中,第一句“而溽暑是这么快地逝去了,那喷着浓烟和密雨的季候”,描写了一个富于生命力的季节的消逝,“而”焊在两段之间,是一个情绪的转折,“喷着浓烟和密雨的季候”是对“溽暑”的赞美,“这么快”表明了惋惜之意。我注意到,“喷着浓烟和密雨的季候”是从前半句中抽取出来的,穆旦把它单独放置,除了保持句式的整齐和语调的平稳外,也是一个对句意的凸现。与这种“生命”状态相对,又是一个“而”带来的转折,接下来的两行是一个对“老”、也就是未来的想象场景。这一场景和叶芝的诗《当你老了》相似,描述的是“老年”的孤独状态,就像诗里比喻的“像孤立在浪潮里的一块石头”。而对于“整日整夜地围着炉火,/梦寐似地喃喃着”的老人来说,“回忆”是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是,由于在“真空”中,回忆也将成为“一片空白”,就在老人对记忆的缺失中,穆旦描写了在“真空”中受限制的“我”面临的巨大悲剧,最后一个比喻让人悚然,“对着炉火,感不到一点温热”,这种寒意显然不是来自外物,而是来自内心。

第三首题为“新鲜的空气透进来了,他会健康起来吗”,它的语意是上首诗的延伸,“真空”中“透过”“新鲜的空气”,那么“躲在真空”里的“他会健康起来吗”?这个标题引发一个疑问。一个更大的疑问在于,在“透进”“新鲜的空气”这样一种处境中,“我”的变化会怎样?“健康”这个病理学上的隐喻是否意味着“我”的完成呢?

第七节首句“在昆明湖畔我闲踱着,昆明湖的水色澄碧而温暖,/莺燕在激动地歌唱,一片新绿从大地的旧根里熊熊燃烧”,联系到1940年的穆旦仍然在西南联大的校园之中,这可以看做是生活实景,不过在第二句,开始显示出象征意味,“新绿”与“旧根”的对比,关于“新与旧”的对立,穆旦给了一个鲜明的画面。“播种的季节——观念的突变”代表着某个契机,“然而”以后穆旦对“旧”进行了具体化的呈现,我们可以看到,“旧”是由“古老”的“爱情”、“颓废列车”、“苦恼”、“古诗词的山水”、“太古老”的“太阳”、“单调疲倦”等特征交织起来的,这些表征刻画出一个“旧”的世界,和“梳妆室”、“迷宫”具有同质性。在第八节的第三行,穆旦来了一个诗句的回旋,而且表明了一个行动——“突进”,第四行中的“车站”、“最炽热的熔炉”这些工业化的意象和前面使用的古典意象迥然相异,而且和那个世界的无时间相比,“一九四〇年”也表示了其当下性,这些描述指向的是同一个观念——“现实”。

不过这种表述和第九节中的前两句,似乎带着一种左翼诗歌的味道。如“为饥寒,残酷,绝望,鞭打出过信仰”、“热烈地喊过同志”、“流过同情泪”、“闻过血腥”等,不仅是左翼诗歌表达的内容,更是左翼或大众化运动中的诗歌的表达方式。对穆旦来说,这存在双重矛盾,一是这种“现实”于他是陌生的,是追求的对象;二是这种抒情方式是他很难接受的,这关系到穆旦对自己诗歌追求的定位,象征派的诗歌(也就是“真空”里的写作)是穆旦所要摆脱的方式,而左翼诗歌的方式他又无法接受,那穆旦的化解之道是什么呢?最后两句表达出穆旦对自身诗歌风格的期望,也就是将“过多的无法表现的情感,一颗充满熔岩的心”予以“深沉明晰的固定”。正是借助于这种心智上和诗艺上的成熟,旧的世界才能转换成新的世界,“一颗冬日的种子”才有了“期待着新生”的希望。

再回到第一首的标题,三首诗实际上都在描写一种“现实”与“梦”的冲突状态,虽然诗人要“寻找”的是“梦”,但由于“现实”的压力,而“突进”到“现实”。而且,三首诗写的是三种不同的情景,这类似于英语诗歌中小型诗剧的体式,由于这三个场景的递进,显示了诗人“诗歌意识”的发展。至于“玫瑰”,在全篇诗中,并无玫瑰出现,那么“玫瑰”何来呢?在《玫瑰的故事》中,“玫瑰”是一个美好的象征和一个人生故事的见证,而且构成诗篇中的神秘气氛。我们很难判断穆旦为何再次使用这一意象,或许“玫瑰”是一个对于“我”的总体象征,或许是穆旦借助于“玫瑰”这一符码重新编码,再一次回溯到以前的写作;正是在这种残存和变化中,诗歌的“秘密”被意外地泄露。

(陈均)

同类推荐
  •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大山作证:江西省移民扶贫纪实

    本书为长篇报告文学,全书由一个个有机的真实的故事组成,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也许并不是宏大壮丽却绝对动人心魄的历史画卷,再现了扶贫干部为广大群众移民搬迁、建设安置点呕心沥血、大公无私的精神。也描绘醋移民户为了脱贫致富克服种种困难,离开故里的巨大开创精神。
  • 弦歌盈耳

    弦歌盈耳

    福建师范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又是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木铎百年,金声玉振,近40万校友遍及海内外,现注册就读的各类学生达10万之众。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上百个学科荣获博士授予权,新百年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为此而征集出版的这套纪念文集《弦歌盈耳》,留存着广大校友的珍贵记忆,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戴望舒作品集(五)

    戴望舒作品集(五)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精选了著名文学大师创作的作品精华,所选作品不仅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同时也具有可读性和代表性。可说是向读者展示了一座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经典的中国现代文学宝库。
  • 穿越东西方之间的心智生命

    穿越东西方之间的心智生命

    2007年9月初,笔者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在校博士生的身份,飞抵加拿大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所访学一学年,在中共党史研究专家齐慕实教授与著名中国史研究专家卜正民的协助下,入住该校圣约翰学院。这所由来自世界各地留学生的融住宿、学习、休闲、文化交流等为一炉的学院,为第一次出国的我近距离观察中西之间的异同,以及切身感受北美学院与社会的文化提供了最佳的渠道。
热门推荐
  •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本书共八章,内容有: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概述、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其问题研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分类改革研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配套制度改革研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改革与政府监管研究等。
  •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之刘备是我大佬

    回到三国,收美女、战猛将,废话不多说,精彩在文中!!!!!!!!!!!!
  • 杀手狂后:腹黑皇帝欺上瘾

    杀手狂后:腹黑皇帝欺上瘾

    一觉醒来杀手穿越成怨妇。情同手足的好姐妹竟无时无刻想置她于死地?一改往前的懦弱无能,从此教渣渣如何做人!身处冷宫又如何,照样玩转风云!渣男人,徒手斗!虚伪女,伸手即扳!遇弱,即强。遇强,她更强!看身为二十一世纪顶端杀手的她,如何玩转古代!
  • 乌江霸王录

    乌江霸王录

    天道茫茫,人道渺渺,鬼道惶惶,魑魅魍魉伏地行,漫天仙神孰长生?掸开繁帙谒真言,无道无佛无有运。……捡到的一具尸体居然学自己说人话? 一场陡临的大雾让灵药林果化作雾兽的心脏和眼睛? 漫步瑶池,十步之内,一花一世界? 这个时间如此神异,当然要登上绝顶一览无遗,且看一介凡尘微末小子,如何终成天河恶霸传说,一句诗号,万界流传。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神女殿下倾城色

    神女殿下倾城色

    彼时,南倾是神族神女,体弱多病,生母早逝,却万千宠爱。此时,世上只存神魔两界,魔界隐没,神界独大。所以当神主造出人界之时,神界诸多反对,但神主一意孤行,人类出世,司水仙君涟漪下界教导,南倾在背后出谋划策,在这对姐妹花的帮助下,人界却是进步极快,百年时间堪比夏商……但人界终是为神界所不容,设下重重计谋,置人类于死地,终于,神人之战爆发,南倾一己之力,难以力挽狂澜,却只能尽力保住九寒性命,代价却是自己重伤,沉睡千年……可神界怎么也想不到,千年后,魔族卷土重来,杀上神界,掳走南倾。当南倾醒来时,便是人族九寒变身霸气魔主,眼神中浓浓的偏执与掠夺,一步也不肯放她离开……男主前期卑微,连爱都不敢说出口,也不敢表露半分,后期偏执强大,主动出击。卑微的爱隐忍千百年,九寒早已疯魔,而南倾就是他唯一的救赎,唯一的光……身在黑暗里的人,有怎可轻易放手?
  • 富人的秘密后花园

    富人的秘密后花园

    来到这里,你将看到最神奇的创富神话,你会找到最经典的致富秘诀。一位位声名鹊起的超级富豪,一个个造富神话,带给我们无数的惊叹号。在这些风起云涌的财富大亨和新贵们身上,我们往往能够发现一些别样的素质、个性和哲学。正是这小小的1%的不同,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 每个人都有天使守护

    每个人都有天使守护

    作者首次将出生日期与色彩相结合,简单直接的进行分析。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十种颜色,解读了色彩中蕴藏的的能量信息。以及如何来运用这些色彩。人们常因外相而误解,却很少有人用心理解他人内在的美好。透过色彩或许你能看到不一样的信息。
  • 黑科技超级辅助

    黑科技超级辅助

    现代人有三个不足:电量不足、流量不足、余额不足。在超级辅助系统的帮助下,林奇创造了无数黑科技,发明的可变烯电池解决了人们电量不足的问题,量子通信解决了流量不足的问题,人工智能解决了余额不足的问题。制造的产品可变烯电池、量子通信、生物电脑、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共享汽车……对现代人类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人们都说接下来的十年不是人工智能的十年,不是虚拟现实的十年,而是第二智慧科技的十年【黑科技超级辅助群:30371369】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