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8000000001

第1章 《冠軍是怎样炼成的》丛书总序

北京大学前校长 许智宏

被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Jacques Rogge)先生赞为“无与伦比的”2008北京奥运会已经成为历史。北京大学有幸为书写这段历史而奉献全力,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学主办的“2008奥运·冠军论坛”。这一国际性奥运论坛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前夕,由悉尼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ydney)的艾伦·斯奈德(Allan Snyder)教授发起,旨在揭示“冠军”成功的秘密,促进青少年自我塑造与成长。2008年8月4日至5日,“冠军论坛”在北京大学拉开帷幕,诸位嘉宾与青年学子们共同分享了关于“冠军是怎样炼成的?(What makes a champion?)”的体会与心得。论坛及论坛前期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相约冠军·名家讲坛”、“你就是冠军”优秀青年评选活动等,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反响。2012年,“冠军论坛”又将在伦敦举办,它作为奥运会前的人文盛典,将深入探讨和阐释奥运精神。我相信,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它必然会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这套丛书,即是从各个侧面记录下2008年“冠军论坛”的无数个精彩瞬间。我诚挚地希望,它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

借此次作序的机会,我也想就奥运精神与北大精神如何融合,“冠军精神”如何启发我们的青年朋友奋发进取,阐述如下看法。

第一是梦想与超越。一百多年来,奥林匹克用公平竞技的无穷魅力,吸引全世界的优秀健儿,奋勇拼搏,争当冠军;聚焦全世界的目光,让人们为胜利欢呼,为英雄呐喊。这种魅力,源于人类共同的不断进取和不懈追求。所谓冠军精神,就是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创造“更快、更高、更强”的奇迹。

与体育竞技一样,大学对超越有着“格外的情感与追求”。大学作为社会动力与精神家园,担负着人类宏伟的超越使命。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曾经说过:“大学应时常给社会以必需品(what the society needs),而非给社会以所欲品(what the society wants)。”大学的超越需要通过培养具有超越性的人才来完成,即能够孕育出自由发展、自我实现并完成自我价值的人才,从而领导社会、引领时代。对大学本身,这种超越则表现为大学精神的提升,表现为大学影响力的不断增强。

第二是交流与分享。“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指出:现代奥运会应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采用以竞技运动为主的现代体育内容和形式,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正是在这种开放的氛围中,一百多年来,奥运会用体育竞技的形式增进了世界各国的互相了解、互相尊重,培养了人民之间的真诚理解与合作。交流与分享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精髓,奥运会也已成为文化的盛宴。

北京奥运会,不仅是全世界体育健儿的一次大团聚,更是世界各民族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盛大节日,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西方,蕴含着全世界人民对和平、和谐原则的高度认同。北京奥运会阐发了中国对当代奥林匹克精神丰富内涵的理解,展示了东方文化对人类共同价值的积极探索和贡献。中华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对外来文化巨大的包容性和融合力,在这次的“冠军论坛”上,很多中外大家都对此作了精辟阐述。

北京大学正是在中西文化激荡交融的历史中成长起来的。1898年,大学堂的创办者们提出了“中体西用”的立学宗旨,倡导“中西并重,观其会通,无得偏废”,“以西学为学堂之一门”,探其究竟。蔡元培校长曾要求北大师生“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北京大学通过“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实践,不仅成为输入西方文明的基地,也成为研究国学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镇。

通过2008北京奥运会,我们对“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传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同时也努力将它传播出去,与人交流和共享。

第三是传承与创新。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奥运会与人类文明共进步,通过不同主办国的诠释,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日益丰富。北京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高度契合,不愧为人类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从奥林匹亚到万里长城,从超越、和平、友谊到绿色、科技、人文,在这个过程中,奥林匹克运动本身也在实践着“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

当今世界,创新精神就像奥运圣火一样照亮每个人的心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不仅是精神之家,更是创新之源。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原创性成果的产出,是大学赖以生存的关键,教育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灵魂与生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开拓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伟大实践中,研究型大学承担着不容推卸的艰巨使命。111年来,北京大学不仅孕育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而且形成了“学术至上、守正出新、教研相长、诸育和谐”的良好风尚和教育理念。她通过滋养学识、陶冶情操,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智慧,培育探索精神,促进知识创新,引领文化潮流,推动中国和世界和谐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九年里,我与全校师生一起为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我也希望,未来的北大,更能发挥“与时俱进、一往无前”的创新精神,勇敢地改革,争取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林。

在这里,我还想多对青年读者寄托自己的希望。你们幸运地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机遇,甚至充满了奇迹的伟大时代。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开始遐想二十年后再次承办奥运会了,可能世界上不会有人怀疑这一点,因为中国人已经证明了自己卓越的能力。

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我当然相信,二十年后的中国,将会更加繁荣、更加富强、更加自信和开放,我们将会创造更加伟大的奇迹。但是请你们记住,在未来中国的奋斗之路上,主角是你们,你们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你们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个国家的命运。

在2008年4月翻译出版的《什么造就了冠军》一书的序言里,我曾经对“什么是冠军”作了自己的阐述。我认为,“第一名”未必就是冠军,真正的冠军,应该是那种胸怀天下、善于团结一切力量、善于学习一切人的优点的人。在此,我还想再作两点补充:

第一,冠军的精神,就是勇敢面对一切挑战的精神。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发展和稳定任务极为艰巨繁重的情况下,青年人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既要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要正视挑战、迎接挑战、赢得挑战。

发端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一些影响,可能有的青年朋友因此暂时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我相信,危机只是一时的,而且这场危机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既是挑战,又蕴涵着机遇。21世纪的中国,还将有一个比较长时段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国家所提供给青年人的,是机会,是让你们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你们当然还可能遇到很多挫折。人的一生中,难免潮起潮落,但是,即使是遇到再困难的处境,也应该将其看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考验,不要因为困难而放弃对自己人生美好目标的追求。

两军相逢勇者胜,没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当不了冠军。

第二,冠军的精神,也是一种和谐健全的人格精神。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有一段名言。他说,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我们所钦佩的各行各业的冠军,并非仅仅是纯粹的“工匠”,而是善于将自己的工作提升到哲学层面来思考的“大师”。

人格不健全,价值观不正确,精神世界不丰富,也当不了冠军。

青年朋友,你们延续着我们的学术生命,延续着我们的事业与梦想。我盼望,今日中国的青年,团结起来,争作“冠军”,保持让世人赞叹的“精、气、神”,发扬自信沉稳的大国民风度,将那代代相传的火炬继续高擎!

2009年12月于燕园

同类推荐
  • 就这么不靠谱地活着

    就这么不靠谱地活着

    人不靠谱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不靠谱,基本没有什么靠谱的时候。富家千金周同同爱上了无业游民小屠,而小屠深爱的女孩阿然却满脑子都是狂热的电影梦。在阿然的怂恿下,小屠利用同同对自己的感情骗到一笔投资,并纠集了一群乌合之众准备拍一部属于他们自己的电影。从编故事到筹备工作再到正式开始拍摄,大家从玩世不恭的瞎掺和渐渐变得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小屠无法自拔地卷入了与两个女孩纠缠不休的感情漩涡中,而他身边的朋友们也在经历着各种大起大落的人生悲喜剧。当闹剧般的电影摄制过程进入尾声时,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残酷的现实……
  •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不找借口”是每个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与生存智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不找借口的人;而遇到问题或困难总是找借口推脱者,必定是失败者。本书围绕“不找借口”展开论述,利用24堂课的承载方式,为读者详细阐述了“不找借口”的理念。
  • 戴尔·卡耐基经典全集

    戴尔·卡耐基经典全集

    本书收录了20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导师戴尔·卡耐基先生最具影响力的六部作品: 《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快乐的人生》、《语言的突破》、《伟大的人物》和《林肯传》。这些作品出版后,立即风靡全球。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的奇迹”。这些书与卡耐基的成人教育实践相辅相成,将卡耐基的人生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思想和心态,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无限热忱与信心,使他们勇敢地面对与搏击现实中的困难,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生。
  • 谁也骗不了你

    谁也骗不了你

    如果你无法阻止别人说谎,那就学会永远不上当。一本帮你在第一时间快速而准确地识破谎言的书。3分钟识破谎言,5分钟看透人心,练就识人的眼力和心力。读懂人性的真相,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做人际博弈中的赢家:
  • 生活的艺术:传承后世的修炼经典

    生活的艺术:传承后世的修炼经典

    本书汇集了三位世界级智者葛拉西安、拉罗什福科、托尔斯泰对世人生活、处世、修炼、友爱及成功的谆谆忠告。他们所具有的特殊身份,加上其惊人的才华,使其能洞见人民间生存法则的精髓。他们的著作在发表后虽历经磨难,却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财富,并世代传承,被誉为处世的圣经。
热门推荐
  • 三百千千:三字经

    三百千千:三字经

    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读物,最普及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在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
  • 无限崛起

    无限崛起

    一代杀手之王,却在巅峰之时选择退隐,奈何在还恩之中,却卷入了一个巨大的麻烦当中,面对愈加动荡的局势,为保全自身,唯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变得更强……
  • 南华真经拾遗

    南华真经拾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olden Bowl

    The Golden Bow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苹果遇上梨

    苹果遇上梨

    畅销小说《苹果遇上梨》是一段“暖男无敌,让苹果遇上梨”的轻喜爱情故事。根据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将于12月在深圳隆重开机,该剧由国内一线导演执导,一线全明星阵容加盟(袁弘、佟大为、李念、朴镇宇),整体呈现优质班底不容小觑。
  • 易图通变

    易图通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世狂妻:相公先捡后爱

    医世狂妻:相公先捡后爱

    她,柳恋溪,柳家一个最优秀的三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溪儿!你怎么把棋盘和书丢池塘里了!你身上的墨水是怎么回事!你把琴给我放下!”额,没事,这些小细节,不要在意!“小姐,快跑!老爷拿鞭子冲过来了!”“柳恋溪!你这死丫头!你把我珍藏的兵书丢哪了?!”……梧桐树上,一个偷懒休息的少年,嘴角抽搐的看着这一幕……魂兮归来,这一世的她,本不想争却不得不争。罢了,争就争,谁怕谁,来啊!
  • 心道梦中寻

    心道梦中寻

    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似梦,非梦,一个梦里梦外的故事。一朝梦醒,伊人远去,心道何处寻?千般艰难,万般险阻,只为梦中与你相见……神秘组织,国之利器,万山之中沉睡之人,随着他的回归而慢慢浮出水面。古之先贤去了哪里?地狱之门重开,为何却是一片荒芜。天庭重现,诸天神魔却消失了踪影。心中所想所爱之人是否还能再相见。当拥有力量保护所想保护的人的时候,我想,你已登上顶峰。
  • 美妙的新世界(纯爱·双语馆)

    美妙的新世界(纯爱·双语馆)

    本书是赫胥黎所著,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本书描写了在工业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里,取消胎生实行人工生殖,把人类分成十多个种姓,分等级分层次,低等为高等服务。对人们实行潜意识教育,满足人类的一切欲望,同时割断过去,封杀所有过去的产物--书籍建筑等等。人们按照自己的种姓过着“幸福”的生活,而这种没有亲情、爱情的精神世界既空虚,又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