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6800000009

第9章 大提琴祖母“惊艳重现”

一位大提琴乐手在录音结束后,冲到妮尔索娃面前高声说道,听了她的演奏,自己永远不再演奏大提琴,说着把自己的琴摔到墙上,一时成为传奇。

大提琴是最适合女性的乐器,但是能够将这件乐器的深邃性和浪漫气质同时展现出来的女大提琴家并不多,英年早逝的杰奎琳·杜·普蕾算是一个,不仅是“一个”,而且是最杰出最有名的一个。她是一个为大提琴而生的精灵,是一个音乐的异数!她在大提琴上倾泻了她的全部生命能量,她用大提琴燃烧殆尽了自己,因此成就一曲“大提琴的爱与死”传奇。

脱离开关于杜·普蕾的讨论,我不再相信大提琴是一件女性乐器了。拉大提琴的女性越来越多,但是我们能够听到的最优秀的大提琴声音一定属于卡萨尔斯、皮亚蒂格尔斯基、富尼埃、沙夫兰、詹德隆、罗斯特洛波维奇、哈莱尔、席夫等男性,就算是当今刻意走时尚路线的麦斯基、马友友、哈默维茨和朔特-穆勒,他们的琴声虽偏于女性化,却也具备没有哪位女性所能达到的雄浑与深沉。曾经一度被热炒的“大提琴美女”哈诺伊和克莱恩,首先我不以为她们是“美女”,其次是她们一直在拉“轻飘飘”的曲目,过分迎合传媒、迎合大众。杜·普蕾之后,女性大提琴手基本都坐进了乐队。

我知道在杜·普蕾之前有一位大提琴“祖母级”的人物,她似乎早就成为尘封已久的模糊记忆。如果没有DECCA唱片公司慷慨大胆的功德,我们怎能一下子听到同样富于传奇色彩的女大提琴家扎拉·妮尔索娃装满五张CD的珍贵录音?

因为妮尔索娃的长寿,她几乎可以算作是我们时代的人。但是直到2002年才去世的她,却早早成名于1930年代,那时她在马尔科姆·萨金特爵士的指挥下于伦敦登台演奏爱德华·拉罗的大提琴协奏曲。即使萨金特爵士从来不相信世上有所谓“神童”的传说,他在与妮尔索娃合作演出之后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给予后者以相当高的评价与赞美。对于音乐造诣深湛的“指挥绅士”萨金特爵士来说,妮尔索娃以少年之龄将拉罗的音乐演绎得如此娇媚动人、大气磅礴,无异于一个奇迹,而且这个奇迹还将继续延续。

1936年,十八岁的妮尔索娃又在伦敦举行首次独奏音乐会,不出意料地受到一向苛刻挑剔的评论界异乎寻常的追捧与热议。我们知道,同样是大提琴家出身的著名指挥家约翰·巴比罗利爵士曾经是杜·普蕾的伯乐与知音,然而他在认识杜·普蕾之前已经有过被女大提琴家“征服”的经验,这位女大提琴家就是妮尔索娃。巴比罗利将自己知道的关于大提琴的一切都告诉了妮尔索娃,并把她介绍给大提琴巨擘帕勃罗·卡萨尔斯。卡萨尔斯同样对妮尔索娃称许有加,连续两个夏天允许妮尔索娃到西班牙和法国边界的普拉德小城(那里是卡萨尔斯创办普拉德音乐节的所在地)向他学琴,共同研修。除卡萨尔斯之外,妮尔索娃的另外两个老师分别是费尔曼和皮亚蒂格尔斯基,这种辉煌耀眼的师承简直不让杜·普蕾专美于后。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妮尔索娃举家移居美国,在美国的音乐会持续引起轰动,她自己也意识到她已经是一位地位相当稳固的大提琴家了。从此以后,她几乎与世界上所有最著名的指挥家和乐团合作举行过音乐会,留下许多精彩的记录。

妮尔索娃不仅是舒曼、德沃夏克、拉罗、圣-桑等作曲家大提琴协奏曲的权威阐释者,还首演了许多首现代作品,比如欣德米特、肖斯塔科维奇、巴伯和布劳赫的作品。特别是巴伯将大提琴协奏曲题献给她并亲自指挥乐队为她录制唱片,这套纪念专辑收入的便是这个录音。据说整个录音过程非常顺利完美,妮尔索娃发挥了最佳状态,令所有在场的人激动兴奋不已。一位大提琴乐手在录音结束后,冲到妮尔索娃面前高声说道,听了她的演奏,自己永远不再演奏大提琴,说着把自己的琴摔到墙上,一时成为传奇。

1949年,妮尔索娃认识了犹太作曲家恩斯特·布劳赫并接受他的邀请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布劳赫音乐节。在作曲家的亲自指挥下,妮尔索娃第一次演奏希伯莱狂想曲“谢洛摩”,其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优异的表现令作曲家大为感动,他们很快一起灌录了唱片。不久,布劳赫把自己的其他大提琴作品统统交由妮尔索娃演奏,并经常对人说:“妮尔索娃是我的音乐。”在妮尔索娃珍藏的一张由布劳赫签名送给她的照片上,布劳赫称她为“谢洛摩女士”,意指她与“谢洛摩”已经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遗憾的是本套专辑收入的并非作曲家指挥版本,好在《三首大提琴与钢琴小品》的钢琴伴奏是布劳赫,历史性的瞬间仍能在此重现。

就我的聆听感受而言,妮尔索娃最令人欣喜的演奏是贝多芬全部的奏鸣曲和其他大提琴独奏作品。我感到这明显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在演奏,根本听不出是一位女性。那种沧桑感,那种沉稳与豪迈,与贝多芬的意蕴如此贴近,如此契合。高贵的气质与纯朴自然的表现形式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精心的修饰与有血有肉的情感布局互相交织,使耳熟能详的音乐重新滋生出引人注目的新鲜感及深刻内涵。这是多么不容错过的气象万千的贝多芬啊!

妮尔索娃没有录完巴赫的《无伴奏组曲》是一个巨大遗憾,仅仅一首“布雷舞曲”便已经内含玄妙,意境高远,有枯瘦笔墨。与此境界接近的是科达伊的《无伴奏组曲》,妮尔索娃的演奏典雅细腻,色彩纷呈,力道分配非常平均,尽量减弱粗犷的成分,使原本民间风情浓郁的作品一变而为形式唯美的纯音乐,这大概也算是对我们没有听她演奏更多的巴赫的一种补偿吧。如果觉得这样的补偿还不够划算,那么里格尔的《第二无伴奏组曲》应该更为接近巴赫,妮尔索娃的演奏大开大阖,鬼斧神工,华丽的技巧和精确的节奏听来是多么激动人心。

关于妮尔索娃与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及柴科夫斯基的《洛可可主题变奏曲》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故事可以听一下:有一次她去德国演出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坐到台上的时候,却听到乐队奏出的是《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的前奏,这首曲子她已经好久没有公开演奏过,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跟着指挥的手势接了下去,且不出一点疏漏甚至非常精彩地把它演奏完。原来乐团早就写信通知她改了曲子,但这封信她从来没有收到过。

同类推荐
  • 造形本源

    造形本源

    本文是对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即中国画造形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亦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的范畴及与道所相关范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也是一种带有“哲学”性质的画理研究。本文关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拉动中国画造形本体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于中国画“画道”的真正建立,具有关键性与核心性的价值。
  • 中外影视精品赏析

    中外影视精品赏析

    《中外影视精品赏析》适应面宽,教学内容涉及两种类别的课程:既可作为普通高校非影视类专业学生选修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备影视传媒本科专业开课之用。全书精选44部中外影视精品,选片数量取折中路线。我们认为,教材必须考虑学生“一册在手”的客观需求,这样就不宜编撰几大卷、几大册的丛书,也不宜收入总量过少的作品。目前按一个学期常规课时量计,大致可安排15部次影片赏析,我们编写时放大了两倍,达44部,为任课教师选择合适片目,为学生课外自学留下了一定余地。本教材体例设计新颖,分为6个单元,即“大师经典”、“类型佳构”、“艺术影苑”、“国片精粹”、“纪录菁华”、“卡通园地”。
  • 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从西方现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两方面细致而深刻地论述了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其中,西方现当代艺术选取了21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选取了29篇文章,两者结合而来,将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配以大量图片,图文并茂,是一部难得的学术著作。
  • 胡考必胜:影视高考速成攻略

    胡考必胜:影视高考速成攻略

    本书从考试的实战需要出发,从考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考试过程中将要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都进行了坦诚的、直言不讳的、一针见血的分析,对广大考生调整考前心态具有耳目一新的启迪作用和益智效果。本书是一部不循常规的备考战略和战术的总汇,也是一部对考生进行短期强化训练使之成功考入高等艺术学院实际过程的深度纪录。本书提供的成功经验与应变智慧,对于广大考生在时间紧、压力大的条件下“临阵磨枪”,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本书所阐述的独具一格的影视评论与影视故事的写作理念与技巧,对于高等艺术院校影视专业的在校学生以及专业影视工作者或业余影视爱好者,也富于参考价值。
  •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
热门推荐
  • 神的任务卡

    神的任务卡

    且看不摇碧莲张楚岚同壕无人性托尼斯塔克,如何教坏未来全宇宙最强男人孙悟空。
  • 欢喜腾

    欢喜腾

    果欢欢给一航说起她和母亲的事儿,正说到一半的时候,不知怎么就瞥见了一航鬓角窜出来的白发,好像黏在脸上的白糖。果欢欢于是分了神,不经意地伸出手去,像是要拂去这些烦人的白色糖点。手刚伸出了一半,就吓着了一航。一航倒是很灵活的一躲,躲开了果欢欢的手。一航再问:“然后呢?”果欢欢此时正说到青春期与母亲的抗争,那些与生理周期和身体相关的名词,之前一直从她嘴里坦荡利落地甚至有些欢快地鱼跃而出,她并不觉得有任何言语上的困难。但这突如其来的停顿,倒是被一航理解为她正在费力寻找一些更隐晦和委婉的措辞。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魔天酒帝

    魔天酒帝

    一片世界,翻手间,日月失色,血光漫天。一片世界,覆手中,赤红大地,江河如血。翻覆之间,酒气弥漫,龙气飘荡,仙气充斥。这是一个充满杀戮与情义的世界,一个异数异军突起,将杀戮与情义完美诠释。一壶美酒,结交天下朋友;一份真情,只为心中最爱。新书《摩诃天数》首发,希望大家喜欢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苦如蜜糖,甜是砒霜

    苦如蜜糖,甜是砒霜

    所谓的沟沟坎坎,全看你自己怎么看。一阵子一阵子的西风,其实都是促人行路的东风,此时山重水复,转身柳暗花明。关键在“我”,不可推脱。所以,苦也罢甜也罢,不过看你自己怎么尝,怎么想罢了。?痛苦和不安只从内心生发出来,也只从心灵深处消除,而消除它们最初也许要用数年、数个月,渐渐只用几天、几个时辰,甚至痛苦和不安一经生发,即告消散,就像水滴落进炽热的火炭。?本书精选知名作家的数十篇文章,旨在与读者朋友一起面对人生苦乐,试图一起转变人生视角,以使我们都离苦得乐,一起走过苦光阴,过上好日子。
  • 神不可触之秘

    神不可触之秘

    谜之少年出于对自身的探索,一瞬间绝世武功、妖怪、神仙、吸血鬼、狼人······等种种传说中的人事物纷至沓来。由此,这世界的真正面目一点点浮出水面,随着一点点靠近真相,这世界也变得越来越险恶。
  • 谋妃之凤逆天下

    谋妃之凤逆天下

    她是太师府嫡出大小姐,却天生懦弱,任人欺辱,二十一世纪天才杀手穿越而来,集一世滟潋,风华绝代,废材草包逆天而起。他是帝王的左膀右臂,残忍嗜血,阴险毒辣,撞见她扮猪吃老虎,却不揭发,而是纠缠不休……
  • 飞天九部

    飞天九部

    如果,飞天要以舍弃亲情、爱情、友情为代价,我宁愿不飞,这样人生太过寂寞孤独。如果,飞天能得到永生、淡然、平凡,我选择飞天,这样人生才会圆满。人间太苦太悲惨,仙界太长太平淡。飞与不飞,也许只有命运才能主宰。
  • 忘忧草

    忘忧草

    人是情感动物,在我的这部书中,我所要表达的,或许就是我的一种思念、一种理解、一种心情,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们是我创作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我创作的客体与主体。
  • 乱世闪婚险恶心

    乱世闪婚险恶心

    ……这年秋天来得很早,没到立秋,天上就飘起了小雪。亚历山大在他的地里收割葡萄,看着葡萄地里落满了清雪,就感叹着,看来今年要不顺哪。唐久凌这天也去了亚历山大的葡萄地,望着地上的雪,和亚历山大一样感慨,这是天灾。亚历山大说,天灾不怕,怕的是人祸。人祸终于来了。……张作霖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缴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被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他成立了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平,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