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6700000009

第9章 农村公社:人类社会走向多样化发展的起点

在农业文明兴起之际,农业和畜牧业本是同步发生的,但二者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在各地就不平衡。在像贾尔莫这样的农业发源地,既发现了大小麦的种子,也发现了大量绵羊和山羊的遗骨,农业和畜牧业几乎并驾齐驱;但在甘吉·达勒的遗址中只发现了山羊的遗骨,却不见谷物;而在耶利哥虽然有大小麦,兽骨则全属野生。这种不平衡,是由于地区适应性的要求和专业化的发展,一些村落侧重于农业而另一些村落则侧重于畜牧,并最终使农业从畜牧业中分化出来。

手工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制陶、纺织、建筑和冶金为代表,它最初也是和农业结合在一起的,手工匠人开始也是亦工亦农的。考古学家发现,属于公元前8500年时的甘吉·达勒遗址中已有了陶器,属于公元前8500—前8000年的穆勒贝特遗存中也有,但这类陶器不仅粗糙而且有气孔,显然不是出自专门陶工之手。然而,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的扩大以及人类生活对各类器具需求的增加,以往那种单调而简陋的手工制品就不适应了,于是一种单独的专业作坊便应运而生,而这时农业生产也有剩余产品来供养这类脱产人员。专业手工作坊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来临,它在西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200年之前,以位于巴勒斯坦的贝达遗址(Beidha)为典型。

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使交换在经济上成为必要,因为不同产品分属于不同生产者,一方若不准备用强力夺取另一方的产品,就只能通过交换,于是产生了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在新石器时代,西亚最著名的交换例子就是黑曜石贸易。考古学家在安纳托利亚的恰塔尔·休于、沙尼达尔、贾尔莫以及阿里·库什都发现了相当发达的黑曜石工具和用具制造业。但现已查明,黑曜石是一种火山岩,主要产生于安纳托利亚东部的凡湖、安纳托利亚西部的阿西戈尔,它们距沙尼达尔、贾尔莫、阿里·库什在500公里以上。这一事实只能这样来解释:当时在沙尼达尔、贾尔莫、阿里·库什与黑曜石产地之间,存在着相当频繁的物资交换,否则黑曜石不会飞越千里来到它的加工地。太平洋诸岛之间的拉皮塔(Lapita)陶器贸易可以看做新石器时代贸易的另一个范例,这种独特的陶器最初发现于圣克鲁斯群岛,是用黏土和贝壳掺和烧制而成。但后来散布于新赫布里底、斐济、汤加及萨摩亚,它们和原产地之间的距离在600公里以上,说明这些岛屿之间的交流在当时十分频繁。

交换以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为必要的和直接的前提条件。在生产力方面,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间两河流域已有了水利灌溉和犁耕,虽然石器仍在生产工具中占主导地位,但已有了铜的冶炼并在工具和武器制造中使用;在中国甘肃东乡林家遗址也出土了锡青铜刀,时间在公元前4000年和前3000年之交,属仰韶文化晚期。而1973年在陕西姜家遗址中发现的铜片,经碳十四法测定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纪前期,可见冶铜术的发明在中国还要早。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产品在满足人们必要的生活资料之外有了剩余,这就为交换准备了前提和条件。交换一旦实施,对一种新的观念即私有观念的形成不可能不发生影响,因为交换是以承认对方对产品的所有权为前提的。

对财产的私有观念由于以下种种因素的作用而逐渐强化,并最终导致了私有制度的形成。第一,交换不仅意味着对对方产品所有权的承认,也不断地刺激着人们对物品的需求欲和占有欲,并逐步地把货币(最初是海贝和金属等)引入交换领域,最终成为瓦解原始公社的基础——即原始共产主义——的有力因素;第二,随着交换的发展和扩大,人们对财产的积累和占有不仅在数量和品种上越来越多,而且逐渐地由消费资料扩大到生产资料,如土地、牲畜、作坊等,从而在根本上动摇了农村公社的根基;第三,当对物品的积累和占有由消费资料扩大到生产资料以后,对劳动力的需求便迫使一些人以不同方式包括抢夺和战争等获取并占有另一部分人,并把他们置于从属的地位,于是便导致了奴隶制;第四,由于原始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们是平等的,在农村公社建立时各个家庭在土地的占有和使用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因此对他人的人身占有一般来说也伴随着对土地的掠夺,这决定了奴隶制必然演变成一种社会经济制度。换言之,农村公社成了人类由无阶级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的母体。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剥削制度,从此就有了主人与奴隶的区别,即阶级的划分。

关于“农村公社”或“农业公社”的存在,近人常常误以为它们只不过是晚近才出现的事物,其实它们本是大多数民族原始社会或原始公社演变的产物,在农耕民族中尤为普遍。我们从印度的“波古纳”(pergunnah)、德意志的“马尔克”(mark)、南斯拉夫人的“扎德鲁加”(zadruga)、东斯拉夫人的“米尔”(cuup)乃至美洲印第安人的“卡尔普里”(calpulli)中,均可以发现和找到古代农村公社或农业公社的可靠线索。在中国,不久前考古学家俞伟超也根据从事“换田”活动这一事实,把甲骨文中记载的“单”认定为我国古代农村公社的本名,尽管有人只承认它是祭坛的坛。关于这类农村公社在起源上的原始性,且不说在15世纪末欧洲人入侵前美洲土著均还处于原始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也不说早期佛典《政事论》、《摩奴法论》、《佛本生经》等有关印度雅利安人古代公社中土地公有与私有并存并不断对村社土地进行重分的大量记载,亦不说记载了“单”与“换田”活动有关的甲骨文本身的古老性质,从语源学上考察俄国农村公社的本名“BepBb”(维尔福)之原意,即来自“丈量土地的原始工具”——“Bep Bka”(绳)。这个名称本身就表明,当时已进入土地丈量和调整时期,“维尔福”不可能再有氏族性质,而已是地域公社组织。

最初的奴隶可能来自农村公社内部,但对奴隶的需求扩大之后,奴隶的来源便主要靠部落之间的战争掠夺了,因为奴隶制在内部会受到氏族制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的氏族民主制由于氏族和部落之间的战事频繁,便逐渐演变为军事民主制。军事民主制作为一种过渡性政治组织形式,它由民众大会、贵族和长老议事会、军事首领组成;军事首领一般由议事会提名、民众大会选举任命,其决策也须获得议事会和民众大会的同意。但由于战争的特殊性,军事首领逐渐获得了军事上的个人决断权,并进而拥有了政治上的权威。在战争的次数和规模还有限时,军事首领的权位既不是终身的也不是世袭的;当战争越来越频繁而规模也越来越大,特别是把掠夺从人员扩大到财物和领土时,军事首领的权力便越来越稳定,以致最终转化为终身制或世袭制。这时,国家机器便逐渐独立于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机构之外,出现在人类历史上。

由于当时的文明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之上,国家、公社和个人三者与土地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各文明历史发展的路线和特点,从而显示出多样性来。在古希腊和罗马,由于居民的住宅集中于城市,耕地表现为城市的领土,而由家庭组成的公社首先是按军事方式组织起来的,战争的需要使奴隶制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农民个体私有制得以巩固,但农村公社却迅速消失。在中国这样的亚细亚地区,由于财产大部分是通过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而创造出来的,农村公社的结构较为稳定;但由于灌溉农业发展和管理水利等的需要,使部落酋长的权力加强而演变为专制君主,于是原始公社的土地公有制使演变为国有制,造成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局面,而农村公社作为土地管理的机构却长期被保留下来。在北欧,日耳曼人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各个家庭住在森林之中,彼此距离相隔很远,公社只存在于公社成员每次集会的形式中,在那里大多数人是自由土地私有者,他们虽然经常将战俘变为自己的奴隶,却不容易将本公社的个体农民变为奴隶,因此奴隶制在这个民族中从来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所有这些对这些地区以后历史发展的路线和奴隶制发展的程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历史的个性:江湖

    历史的个性:江湖

    读历史知人性,学为人处世的智慧。《史记》是我国首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巨著,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其传神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风采各异,也具有不同的个性。正是这些个性融合在一起,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我们现在共同的心理结构。在《历史的个性:兵家》和《历史的个性:江湖》两本书中,作者分别对《史记》中的一些军事家及江湖人物,如孙武、孙膑、廉颇、赵奢、白起、李广等,以及四大公子、三大游侠、五大刺客等,进行了现代化的解读。带读者回到两千多年前,从个性的心理层面去分析那些人、那些事,无限地接近他们,让读者直达历史人物的心理深处。
  • 军机处二百年

    军机处二百年

    本书以军机处二百年历史为主线,展示军机处在清代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当雍正、乾隆两朝国力蒸蒸日上之际,军机大臣们跟在皇帝后面,跃马扬鞭,开拓疆域,无不踌躇满志。到了嘉庆、道光两朝,大清已经开始走下坡路。面对此景,嘉庆、道光的选择是守成,于是军机大臣们也收敛了拳脚,小心翼翼地帮皇帝打点着江山,总算将大清国传了下去。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四朝,是一个王朝由盛转衰曲线图的展示。在这个历史过程,军机处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军机处二百年,一笔厚重的历史,一群出类拔萃的人物,一堆有待挖掘的故事,一个全面而真实的军机处。
  •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本书以追求历史的原本和真实为职志,以历史发展的重要进程为线索,以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人物、重要事件和焦点问题为主题,即从沙皇俄国覆灭、十月革命爆发、苏俄政权建立、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工业化和集体化时期、苏联卫国战争、战后开启冷战、美苏全球争霸到最后的苏联解体,从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到最后的戈尔巴乔夫,条理清晰地叙述了1917年至1991年这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即苏联的历史。
  • 隋末之天下

    隋末之天下

    一曲隋唐风月,一场金戈铁马,一次争霸天下。谁不想在那隋末风云中写下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
  • 考古发现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考古发现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本书共分七章,包括神秘远古起源考古大搜集、考古探险之谜、黄金国都的神秘、古地图及宝藏考古的传奇、探索古遗迹之谜、神秘消失的古遗迹、纳粹把“琥珀屋”藏在哪里。
热门推荐
  • 亿万首席深情不换

    亿万首席深情不换

    当年的地下卖场,他曾像天使一样从天而降,给孤苦伶仃的她一个家。他是天之骄子,商业龙头,却对她百般宠爱万般温柔。当她渐渐沉醉其中,却发现这不过是他报复的手段。她被捧上天堂,又摔入地狱,粉身碎骨身心俱裂。多年后,她凤凰涅槃。挽着丝毫不比他逊色的男子言笑晏晏,“纪先生,追我,请排队!”
  • 官箴

    官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戊戌喋血记(下)

    戊戌喋血记(下)

    1898年,满清皇朝已风雨飘摇,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年轻的光绪皇帝大胆颁布“定国是诏”,锐意变法维新,谭嗣同作为国家栋梁应诏进京了……这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宏富,史料最翔实、叙写最详尽的描写戊戌变法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再现了1898短短一年中,发生在腐朽皇朝的所有大事件:中日海战、公车上书、强学会、百日维新、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权贵亡命、自立军起义,塑造了大批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为中文学的艺术画廊增添了无穷的光彩!谭嗣同等人喋血在菜市口,维新变法最终失败了,但谭嗣同那振聋发聩的“今我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吼声,一直激荡着百年中的所有志士仁人。
  • 古兰谱散章

    古兰谱散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槁木逢韶华

    槁木逢韶华

    如果人的一生仅有十二个月,那所谓的韶华应该在四月吧!而我所期待的四月,恰如珙桐花开,洁白繁茂,似白绫裁成,垂于苍翠欲滴的桐叶间,美丽奇特,恰如白鸽舒展双翅穿梭绿荫,尽管途中遭受风雨摧残,但仍能不忘初心地去追寻十月的果,以求重生。我期待着我的一生,我期待着的......
  • 重生娱乐圈:国民女神,轻点抱

    重生娱乐圈:国民女神,轻点抱

    重生归来,先虐贱男毒渣闺蜜,再把姐姐们嫁出去,最后,我们的口号是:扑倒部长大人读书需知:1.本书不会出现闺蜜抢男友的剧情2.女主绝对不会圣母3.女主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为了扑小剧场:顾司穆看着面前脸色淡然的男人,一脸诚恳:“我们不一样。”古希琛看着他,深邃眼眸里带着疑惑不解,顾司穆:“你什么都有,而我只有女朋友。”古希琛:…… 此处划重点:女主是林清汀,小剧场只是男主在秀恩爱,古希琛不算女主,切记,切记,切记!
  • 明伦汇编人事典养生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养生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出卖灵魂来爱你

    出卖灵魂来爱你

    一名高中普通女生杨依依,每晚被一个诡异的噩梦缠绕,就在一日在镜子中看见穿着古装的自己切腹自杀之后,突然被学校的校草,市长之子风浅夜缠上
  • 23.5°

    23.5°

    愚石,本名石玉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发表小说160多万字、散文诗300余章,出版个人作品集6部,其中:长篇小说《地平线》、《爱情不是女人的天堂》,中篇小说集《仕途坦荡》、《歉收年景》,散文诗集《霉变》、《一切与风有关》。作品多次获精品工程奖及国内20多次小说、散文及散文诗奖项。梁天柱把手中的地球仪转得飞快,他知道,从此以后,自己就再也用不着它了。他蹲坐在地上,看着这个五颜六色的球体慢慢地停下来,心里感觉矛盾重重。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