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6700000012

第12章 黄河流域:华夏多元一体文明的诞生地

中华文明的诞生,以夏朝的建立为标志,因此可称为“华夏文明”,其诞生地为中国的中原,亦即黄河中游,时间是公元前21世纪。

华夏文明虽然诞生于中原,但其起源却是多元的。这是因为,在中国,由旧石器向新石器的转变,并不仅仅发生于中原。到公元前6000年,当新石器时代中期到来时,根据考古学提供的资料,以农业为主的文化遗址就不限于中原。例如,在黄河流域,有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斐李岗文化、后李文化;在长江流域,有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在辽河流域,有兴隆洼文化,等等。且各地文化均有自己的特色,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农业中心。黄河流域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而长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主,差异很大。这时虽然尚不见文明因素出现,但已为多元文明的起源准备了物质基础。

大约到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中国的新石器时代进入晚期,中华文明的因素经历了一个由孕育到萌生的过程。在其孕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在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半坡期)、北辛—大汶口文化(早期);在长江流域有大溪文化、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在辽河流域则有红山文化(早期)等。一方面,在这些文化中,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已经出现,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有了较多的剩余,甚至私有制的现象也已出现,作为记事的刻画符号广泛采用,只是今天的人们难于弄懂;另一方面,这时的社会尚未真正发生分化,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组织仍是社会的细胞,平等和民主仍是人们崇尚的最高原则,这在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聚落遗址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但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仰韶文化由半坡期发展到庙底沟期,大汶口文化由早期发展到晚期,大溪文化发展为屈家岭文化,马家浜文化发展为崧泽文化,而红山文化也由早期发展到晚期。这时,不仅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进一步扩大,甚至手工业内部也有了新的分工,制玉和金属冶铸成为新兴的生产部门,储藏粮食的窑穴的增多表明财富积累加快了,氏族公墓中大型墓葬与小型墓葬的对比更加鲜明,在红山文化晚期出现了坛、庙、冢等礼制建筑,在屈家岭文化中发掘出城堡式建筑。所有这些都表明,一种新的因素,即文明的因素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终于产生了。这一时期,可以称为中华文明的“萌芽时期”或“曙光时期”。

公元前3000年之后,在大约一千来年的时间里,中华文明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这种进展以山东的龙山文化为代表,但又不仅限于山东地区。属于“龙山时代”的文化,还有黄河流域的齐家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等,遍及河南、陕西、山东、河北、湖北、江苏、辽宁、甘肃、内蒙。“城堡”的大量发掘是这一考古学文化的一大特色,最大的湖北石家河古城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其他如山东龙山城子崖为20万平方米,河南辉县孟庄古城为16万平方米,山东丁公古城为12万平方米,其规模都相当宏大。城堡作为政治中心,它的广泛出现意味着酋邦的初兴。龙山文化的另一大特色是大型礼仪性建筑的兴建。这类建筑目前在中原尚未发现,但在良渚文化中已不只一处,如上海的福泉山、余杭的反山,以及反山西面不远的汇观山和反山东南的大观山果园。其中,大观山果园是一座土台子,东西长约670米,南北宽约45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且土台子上还有三座小土台子。考古学家在土台子上发现了红烧土,说明三座小土台子上原建有房子,它原是一座祭坛遗址。专家认为,这样大规模的礼制建筑,其意义决不亚于城堡的出现。大量玉器的制作和使用是龙山文化的第三大特色,其中以琮和璧最为突出,为什么这时琮和璧如此突出?《周礼·大宗伯》曰:“以苍天璧礼天,以黄琮礼地。”这说明,这时大量玉器特别是琮、璧的制作是与大型礼仪性建筑的出现相配合的,均是贵族祭司权力提升的表现。龙山文化中的最大成就是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虽然在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过许多类似图画的刻画,但因均属单个发现,尚无法判断它们是否为表意又表音的文字。而这次在山东邹平丁公山遗址中,在一块陶片上发现了包括5行11字的陶文,这些陶文排列有序,烧刻于“盆底”而不是盆的边缘或两壁,既可排除它是胡写乱划,也可排除它是供欣赏的图画,虽然其含义目前尚无一致看法,但很有可能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古的文字,是中华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虽然在龙山文化中,尚难判断社会结构的演变情况,但龙山文化显示了由原始社会向国家制度演变的许多过渡性特征。

进入公元前21世纪以后,中华文明的兴起进入了决定性阶段,其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为“二里头文化”。这一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县城西南约9公里的二里头遗址而命名。但属于这一考古学文化的遗址在全国许多地方多有发现,形成中原、山东苏北、北方和甘、青四大文化区。1959年发现的二里头遗址,面积达375万平方米,其文化可以明显分为四期。到目前为止,在二里头遗址尚未发现文字遗存,但已发现的青铜器很多,包括青铜工具刀、锥、锯、锛、凿、鱼钩,青铜武器戈、戚、镞和青铜容器爵、斝、斝、鼎、觚等,而且发现了冶铸青铜器的作坊遗址,说明生产力发展的水准高于龙山文化。大型宫殿建筑是二里头文化中最重要的发现。据考古发掘报告,二里头遗址中心部位存在多座宫殿建筑基址,已对两座基址进行了发掘,其中一号基址为一大型夯土台基,东西长约108米、南北宽约100米,总面积1万平方米。其殿堂位于台基中部偏北,东西长约30.4米,南北宽约11.4米。从存在檐柱和挑檐柱构造看,此殿屋顶可能是四坡出檐式,规模和结构相当宏伟,显然是最高统治者活动之所在。位于二号宫殿以北不远的墓葬M1,仅墓口就东西长5.35米、南北宽4.25米,且发现了陶龙头、漆皮、蚌饰片以及置于一红漆木匣内的狗骨架,被认为是王墓无疑,与上述宫殿遗址是呼应的。这样,上述所说的专门青铜武器,当是已存在国家机器的支柱——常备军的证据。据有关文献推算,夏代约始于公元前23—前21世纪,而二里头一期文化的碳十四测定年代不晚于公元前20世纪,且其分布范围与文献记载夏族活动地域基本一致。因此二里头文化很可能就是夏文化,尽管目前尚未找到直接证明二里头类型族属的文字。

无论将来能否找到有关的文字证据,从地域和时间的吻合看,二里头文化都可以构成夏王朝建立的基础。《史记·夏本纪》记载,夏原是一部落联盟的名字,由夏后氏、有扈氏等12个姒姓氏族部落组成,该族兴起于崇山,建都于阳城。在伊水和洛水两岸“有夏之居”,洛水与伊水的交汇处,即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所在地。但古书另有两说:一说,禹曾都于安邑、平阳,此地在今山西南部,西周初年仍被称为夏墟;另一说,夏后相曾都于帝丘,而帝丘位于今河南与河北、山东的交界处。但仍是以中原为中心。按《竹书纪年》,夏王朝自禹至桀,前后共17君,历时472年。从历史发展上看,夏的立国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即古书上说的“启代益作后”,启是夏禹的儿子;二是制定刑法以治理国家,即《左传》所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三是划公田为私田以征收贡赋,即《孟子·滕文公》所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换言之,如果说在尧舜禹时还属氏族制度的话,那么自启执政始夏就在经济政治和立法上,变成一个贵族君主制的国家了。国家是文明的概括,夏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建立应是华夏文明兴起的标志。

《论语·宪问》说:“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说明夏王朝是以农立国的。但这个“农”已不再是“天下为公”时代的集体耕作者,而是耕种着大约50亩私田的小农了。中国的农业似乎自古就很发达,从《论语·泰伯》所说禹“尽力乎沟洫”来看,从夏王朝起就已很注重水利和灌溉了,这和西亚是类似的。农耕最重要的是掌握时令,中国古代如此发达的农业不可能不重视这一点,春秋战国时就流行的历书《夏小正》,从其名称看可能就起源于夏朝。

自夏王朝建立以来,经商周而秦汉,中华的版图由中原扩大到江南、长城内外,终于在秦汉时一统天下,但从其文明起源看却是多元的,可谓“多元一体”。不过,这种一体化的过程为什么仍是以“中原文化”为中心来统一呢?其原因有三:第一,中原优越的地理位置客观上有利于吸收各方文化的优点。如山东龙山文化中鼎、豆、壶、斝、壶、斝、觚、斝等陶礼器,良渚文化中的琮、璧、钺等玉器及玉琮上的兽面纹,都被融入二里头文化并成为它的重要特征;第二,中原文化居中的地理位置,使之面临来自多方的矛盾冲突乃至战争,为此二里头人必须加强自己的组织和力量,这在组织上就表现为王权的集中,在军事上就表现为戈、戚等专门青铜武器的发明;第三,据文献记载,尧、舜、禹时代中原地区洪水泛滥成灾,治洪的需要促进了组织的日益严密和绝对权威的形成,成为国家机器及其管理职能演变的动力。作为夏王朝缔造者的禹,如果不是因为他治水有功是不可能将权力传子,以确立王位世袭制的。

关于夏朝,有些人把它列入传说时代,其实世界各文明均有自己的传说时代,但有关夏朝的历史并不只是传说,也有大量文字记载。《史记·夏本纪》说:自禹至桀,17君、14世,且有名有姓。《大戴礼记·少间篇》说:“禹崩十七世,有末孙桀。”《国语·周语》说:“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均与《史记》相合。钱穆认为:“自汤以前先公,正与自禹以下年世相当。史记所载商先王公已有甲骨文为证,史记载夏事,自可不必证而信。”此言极是。

同类推荐
  •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译·珍藏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精译·珍藏版)

    托克维尔所著《旧制度与大革命》是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经典著述。这不是一部法国大革命史,而是一部研究大革命背后政治制度变化与影响的著作。通过深入研究法国大革命相关的文献、档案和事件,托克维尔开创性地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在旧制度最繁荣、最开明的时期,革命却加速发生;大革命为什么在压迫最轻的地方首先爆发;为什么革命者要愤怒地摧毁一切现行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和言论自由,是否导致人民对政府百般苛求;为了实现酷爱的平等,人们为何宁愿不要自由,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托克维尔在普遍意义上,厘清了民主、专制、自由、平等这四个重要政治概念之间的关系。
  • 世界历史博览2

    世界历史博览2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定居唐朝

    定居唐朝

    公元622年,大唐武德五年,唐高祖李渊在位,未来威震四方的大唐刚刚建立,风雨飘雨。薛朗,一个现代青年穿越到此时的唐朝,生存是个大问题!从孤身一人到安居乐业,这是一个男人的励志史。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作者中肯地评述了汉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后宫中的名女人,文风诙谐而不失客观,引用史料令人信服,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颇具厚重感,作品可读性很强,堪称“草根式论史”的又一力作。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逍遥侯

    逍遥侯

    李中易,本是最牛的中医,因车祸到了五代十国,附体在一个文不能科举、武不能提刀的废柴身上!这时候,儿皇帝石敬塘刚刚卖掉燕云十六州不久。后蜀国主孟昶,正在与花蕊夫人嬉戏。南唐后主李煜,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周世宗柴荣,做梦都惦记着北伐。北宋太祖赵匡胤,正琢磨着黄袍加身。这是混乱的时代,却也是李中易的时代!逍遥侯书友一群:75206776,欢迎兄弟们进群讨论!
热门推荐
  •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现代生活百科)

    《酒经》是宋朝的一本讲述酒的书籍。《酒经》是宋代酒文献的力作,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总论,论酒的发展历史;中卷论制曲;下卷记造酒,是中国古代皎早全面、完整地论述有关酒的著述。
  •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讲述了红包里只有一元钱、走过泥泞、感激、圣诞快乐等情感故事。
  • 太上召诸龙神安镇坟墓经

    太上召诸龙神安镇坟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修道歧路

    网游之修道歧路

    蜀山世界,一路行来,看歧路者如何逆天行事。新书【剑道无双】上传,请筒靴们继续支持。
  • 鬼问目连经

    鬼问目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封神双龙传(1)

    封神双龙传(1)

    商纣无道,群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被偶然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之中。他们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二人由魔入道,亦正亦邪,却又非正非邪,不断完善自身的绝伦武艺与玄奇法术,并得到了上古神器龙刃诛神与轩辕圣剑,终成一代伟业,被三界众生奉为人皇、天帝,傲然封神。
  • 化学:看不见的大变化

    化学:看不见的大变化

    陶制品是我国先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是人类生活跨入新石器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陶器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利用化学手段而创造的人工制品。陶器的烧成是以自然物为原料,通过高温下的化学反应而创造出的新材料。在高温环境中,泥坯不但改变了它的自然物的形态,而且也改变了它的本质。
  • 亲爱的特助小姐

    亲爱的特助小姐

    从小公司助理,到总统阁下的特助小姐。安苏晗只执着的干了一件事:驯服那个叫慕景沛的男人。而呼风唤雨的慕总裁,再次遇上五年前被自己拎出来的姑娘,他是这么操作的:不动声色的把人弄到身边不说,还软硬兼施的娶了她。以为她是颗糊涂蛋,可以放盘里随便切的那种。可切着切着,发现不对了……慕太太扮猪吃老虎的本事见长啊!以为自己是棵小草的安苏晗,不仅想长到慕景沛头上去,还在天才小包子的鼓励下,开启了璀璨的“攀爬”人生。俊美高贵如神祗降临的男人终于成了只听从她指令的二哈!人生巅峰,不过如此。(1V1,双洁,独宠。剧情有甜宠,有轻虐,更有所谓的狗血,但作者保证让你看得轻松又惬意,放心入坑,入坑……)
  • 哥哥和我结婚吧

    哥哥和我结婚吧

    至今我仍然记得,外婆将我抱起,坐在老宅子的大门口。我依然记得她微笑的脸,精心描过的眉。她一笑,两道眉便如新月般弯下来。
  • 代号D机关Ⅰ

    代号D机关Ⅰ

    背叛!欺骗!陷阱!策略!白热化的间谍大作战散发着妖异光芒的结城中校为你带来最精采的阅读体验在结城中校的力排众议下,日本陆军成立了间谍培训学校「D机关」。在这里,所有成员都被灌输了彻底否定军人信条的三大戒律:「不准死」、「不准杀人」、「不准被抓」。这样的组织自然成为他人的眼中钉,时时腹背受敌;然而「魔王」-结城中校以他犹如魔术师般的高超手腕交出间谍大战的丰厚战果,就连隐身在陆军内部的敌人也被他逐一消灭……从东京、横滨到伦敦、上海,紧张刺激的间谍殊死战,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