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0700000007

第7章 可怜的茨冈死去了(2)

平时一向无忧无虑的雅科夫舅舅这样痛哭地喊叫,使我大为震惊。我问外祖母,他为什么会痛哭流涕、咒骂并捶打自己。

“你这个鬼东西,什么事都想知道!”她一反平时的习惯,很不情愿地说,“你等着吧,你现在管这些闲事还为时太早。”

她这么一说,更加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就到作坊去纠缠万尼亚,他也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只是小声笑着,斜眼瞟着老师傅。后来,他把我推出作坊,喊道:

“别来烦我啦,你给我走开!不然我就把你扔进染锅里,把你也染一染!”

这让我有点不知所措,呆呆地站在那里。老师傅抬起他那浑浊而充血的眼睛,从眼镜框下面打量我一下,声音粗暴地对万尼亚说:

“抱劈柴去!你没长眼睛?”

茨冈跑到院子里抱劈柴去了。格里高里师傅在一个装紫檀色素的大口袋上坐下来,招呼我到他跟前去:

“你过来!”

他让我坐在他的膝盖上,他那又厚实又柔软的大胡子触碰着我的脸颊,接着,他讲道:

“你舅舅折磨老婆,拼命地打她,把她打死了,现在他受到了良心的责备,知道吗?你什么事情都应该明白一点儿,你凡事要当心,不然你会完蛋的!”

和格里高里待在一起,就像和外祖母待在一起一样,我觉得很随便,但又感到不安,他从他那副眼镜后面仿佛把一切都看穿了。

“怎么打死的?”

他不慌不忙地说:“这样打死的:他和她躺在一起睡觉,用被子把她的身子连头一起蒙住,紧紧地压在她身上,拼命地打。为什么?这几乎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万尼亚抱着劈柴回来了,蹲在火炉前烤手。老师傅也不理他,露出一副庄重的神气,继续说道:

“他所以打她,可能是因为她比他好,他嫉妒她。小弟弟,华西里家里的人,都不喜欢好人,容不得好人!你去问问你外祖母就知道了,你父亲就是这样被他们撵走的。她什么事都肯说,她不喜欢说谎,也不会说谎。她像圣徒一样纯洁,尽管她喜欢喝酒,嗅鼻烟。她表面上好像有点傻里傻气,其实不是这样,你要寸步不离地跟在她身边,不要离开她……”

他说完便把我推开了。我走到院子里,心里又烦恼,又感到可怕。万尼亚在穿堂里追上我,抱住我的头,小声地说:

“你不要怕他,他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你和他说话时,要直视着他的眼睛,他喜欢这样。”

这所有的一切都令人莫名其妙,使人感到不安。我模模糊糊地记得,我的父亲和母亲并不是这样生活的,他们有另外一种乐趣,不论走路还是坐着,他们总是肩并肩紧紧地靠在一起,而且有说有笑的,可是这里的人却很少笑,即使笑,也总是弄不明白他们在笑些什么。在这个家庭里我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总感到如坐针毡。我疑心重重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外祖母一天到晚都忙着干家务,因此,我几乎每天都围着茨冈转,我们的友谊不断加深。每当外祖父抽打我的时候,他仍然把胳膊垫在鞭子下面,第二天,他会伸着打肿的胳膊给我看,抱怨说:

“不行,这样一点儿也不顶用!你也不会疼得轻些,我呢——你瞧,都肿成这个样子了!我以后再也不这样干了,你自己去挨打吧!”

可是下一次,他还是会替我忍受这不必要的疼痛。

过了不久,我知道了茨冈的一件事,这件事更加激起了我对他的兴趣和对他的喜爱。

每到星期天,茨冈都要把那匹名叫沙拉普的枣红马套在宽大的雪橇上去赶集。外祖母特别喜欢那匹枣红马,它是个刁钻古怪的调皮鬼,专爱吃带甜味的食料。茨冈穿上一件齐膝长的短皮袄,戴上一顶沉甸甸的大皮帽,腰上系着一根绿色的腰带,赶着雪橇到集市上采购食物去了。有时候,他过了很长时间还没有回来,家里人都很着急,有人甚至还会扒头朝街上张望。

“回来了没有?”

“没有。”

最焦急不安的是外祖母。

“哎呀呀,”她冲着两个儿子和外祖父说,“你们会连人带马都给我毁掉的!你们这些没有良心的东西,怎么也不害臊啊?自个家里的东西难道还少吗?唉,一家子蠢货,小气鬼,上帝会惩罚你们的!”

外祖父愁眉苦脸地嘟哝着说:

“好啦,别嚷嚷了。这是最后一次……”

有时候,茨冈直到中午才回来。两个舅舅和外祖父急忙跑到院子里,外祖母大口大口地嗅着鼻烟,像母熊一样跟在他们后头慢慢吞吞地跑着。孩子们也都跑了出来,欢天喜地地开始从雪橇上往下卸东西。雪橇上装满了小猪崽、野味、鲜鱼和各种肉块。

“嘱咐你的东西,都买回来了吗?”外祖父斜着他那双绿色的眼睛,打量着满载的雪橇,问道。

“该买的都买了。”茨冈笑嘻嘻地回答,一边在院子里蹦跳着取暖,把那副皮手套拍得震天响。

“别把皮手套拍坏了,那是用钱买来的。”外祖父厉声喊道,“找回零钱没有?”

“没有。”

外祖父慢腾腾地绕着雪橇转了一圈,小声说:

“你运来的东西,好像又多出了好多。瞧你,是不是有些东西又没有付给人家钱?我不喜欢你经常这么干。”

他皱起眉头,马上走开了。

两个舅舅兴高采烈地跑到雪橇前,用手掂量着野味、鲜鱼、鹅肫肝、小牛腿、大块大块的肉,吹着口哨,又是夸赞,又是喊叫,嚷成一片:

“嘿,机灵鬼,你真会买东西!”

米哈伊尔舅舅显得特别高兴,他身上仿佛装了弹簧似的在雪橇周围跳来跳去,伸出他那啄木鸟似的鼻子闻闻这,闻闻那,津津有味地咂着嘴唇,甜蜜地眯起一双神色不安的眼睛。他身体像外祖父一样又干又瘦,只是个子稍微高些,脸色黑得像烧焦的木炭。他把冻僵的双手揣在袖筒里,盘问起茨冈来:

“老爷子给了你多少钱?”

“5卢布。”

“可是这些东西能值15卢布。你花了多少?”

“4卢布零10戈比。”

“就是说,剩下的90戈比你都装进自己腰包里去了。喂,雅科夫,你见过这样攒钱的没有?”

雅科夫舅舅只穿一件衬衫站在寒风中,眨巴着眼睛轻声地笑着。

“你呀,万尼亚,请我们喝半瓶伏特加吧。”他懒洋洋地说。

外祖母在给马卸套。

“你怎么啦,我的小宝贝儿?你怎么啦,我的心肝宝贝儿?你想淘气一会儿吗?好吧,那你就淘气一会儿吧,上帝的宠儿!”

高大的沙拉普抖起浓密的鬃毛,露出雪白的牙齿,舔着她的肩膀,把她头上的丝头巾舔了下来,瞪着一双喜气盈盈的眼睛望着她的脸,小声嘶鸣着。

“你想吃点面包吗?”

说着她把一大块面包塞进它的嘴里,并撩起围裙在马嘴下面接着面包渣儿,若有所思地看着它吃。

茨冈也像一匹年轻力壮的马一样,蹦蹦跳跳地跑到外祖母跟前,说:

“老太太,这匹马真棒,它聪明极了……”

“去你的,别在我面前拍马屁!”她跺着脚,喊了一声,“要知道,今天我不喜欢你。”

后来,她向我解释说,茨冈今天在集市上买来的东西,还不如偷来的多。

“你外祖父给了他5卢布,他买东西只花了3卢布,其余10卢布的东西全是偷来的。”外祖母闷闷不乐地说,“这个淘气鬼,就愿意偷东西!他试过一次,成功了,家里的人嘲笑他一阵,但又都赞扬他的成功,这样他就养成了偷东西的坏习惯。你外祖父从小吃苦受累,饱尝了贫穷的滋味,到老却变得非常贪婪,把钱看得比亲生儿子还贵重,他就喜欢不花钱白白得来的东西!至于米哈伊尔和雅科夫……”

她挥了挥手,沉默了片刻,后来望着打开的鼻烟壶,又唠叨起来:

“你听着,阿廖沙,人世间的事情就像花边,织花边的又是一个瞎了眼的老婆子,咱们哪能看得清哪里是花纹啊!万尼亚偷东西要是被人抓住,人家一定会把他打死的……”

她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小声说道:

“唉!咱们这里的规矩倒是不少,就是没有真理啊……”

第二天,我就去央求茨冈,求他以后不要再偷东西了。

“要不然,人家会把你打死的……”

“他们抓不住我,我能跑得掉。因为我手疾眼快,再说,马跑得也快!”他笑着说,但马上又愁容满面地皱起了眉头,“其实我也明白偷东西不好,而且很危险。我这样干只是为了解解闷儿。其实我并不想攒钱,不出一个星期,你那两个舅舅就会把我手中的钱全部骗走的。我并不心疼那些钱,要拿就拿去吧!反正我也饿不着肚子。”

他突然抓住我的胳膊,轻轻摇晃着说:

“你身子又轻又瘦,骨头架子倒挺硬,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大力士的。你听我说,你去学吉他吧,让你雅科夫舅舅教你。真的,你年纪还小,学起来不会有困难!不过你年纪虽小,脾气倒挺大——你喜欢你外祖父吗?”

“不知道。”

“华西里家的人,除了老太太,我一个也不喜欢,让魔鬼去喜欢他们吧!”

“我呢?”

“你不姓华西里,你姓彼什科夫,和他们不是一个血统,你是另一个家族的人……”

他突然把我紧紧地抱起来,几乎呻吟着说:

“唉,如果上帝给我一副好嗓子就好了!那样我就能到处去唱歌,使所有的人都疯狂起来……你走吧,小弟弟,我该干活了……”

他把我放在地板上,往自己嘴里放一把小钉子,开始把一大块湿漉漉的黑色布料绷紧,往一块四四方方的大木板上钉。

在这个家里,除了外祖母以外,万尼亚是我最好的朋友。可是没过多久,他死了。

事情是这样的。院子里,靠围墙放着一个很大的橡木十字架。它在那里放很久了,经过风吹雨打,已经完全变黑了。

这个十字架是雅科夫舅舅买来的,他准备把它立在逝妻的坟墓上,而且他还许下诺言,在她去世一周年的那一天,他要亲自把它背到墓地上去。

这一天到来了。那天是初冬的一个星期天,天气寒冷,狂风呼啸,屋顶上的积雪不断被吹落下来。家里的人都来到院子里,外祖父和外祖母带着几个孙子提前到墓地做安魂弥撒去了。我因为犯了点错误,被留在家里,以示惩罚。

两个舅舅穿着一模一样的黑色短皮袄,他们把十字架从地上扶起来。格里高里和另外一个陌生人费劲地抬起它,把它放在茨冈宽阔的肩膀上。茨冈的身子摇晃了一下,叉开腿,又站稳了。

“挺得住吗?”格里高里问道。

“不知道,好像很重……”

米哈伊尔舅舅怒气冲冲地喊:

“老瞎鬼,快去开大门!”

格里高里把大门打开,神色严肃地劝告茨冈:

“当心点儿,可别累趴下!去吧,上帝保佑你!”

茨冈吃力地背着十字架,没有说话。两个舅舅在旁边扶着十字架的两翼,走了。

格里高里拉着我的手,把我领进作坊,说:

“今天你外祖父大概不会打你了,他的脸色看上去很和气……”

在作坊里,他让我坐在一堆准备染色的羊毛上面,一边闻着染锅里升起的蒸汽,一边若有所思地说:

“亲爱的孩子,我和你外祖父相处了三十七年,他做的事情,我从头到尾都看得一清二楚。我和他从前是好的朋友,我们俩一块儿开始干这种行当,这主意是我们两个人一块儿想出来的。你外祖父可是个聪明人!他后来当上了老板,我却不会……孤儿的生活是不好过的。你父亲马克西姆·萨瓦杰伊奇是个堂堂的男子汉,他什么都懂——正因为这样,你外祖父才不喜欢他,才不肯承认他……”

我一边听,一边望着炉灶里那红彤彤、黄灿灿的火焰。

“等一等,出什么事啦?”他突然说,然后侧耳细听起来。接着,他用脚把炉门踢上去,关好,一个箭步跑到院子里。我也跟着他跑了出去。

在厨房的地板上,茨冈一动不动地仰脸躺着。他的前额奇怪地闪着亮光,眉毛高高地扬起;眼睛滞然地凝视着黑油油的天花板;发黑的嘴唇颤抖着,往外吐着带血丝的白沫;嘴角上流着鲜血,那鲜血顺着脸颊流到脖子上,再流到地板上;一股浓血不断地从脊背下流出来。厨房里飘荡着一阵窃窃私语声。

“他绊了一跤。”雅科夫舅舅用一种平淡的声音讲述道,一边讲,还一边摇着头。他整个人都显得平平淡淡、无精打采,一双眼睛暗淡无光,不停地眨巴着。

“他摔倒了,被十字架压在下面,脊背给砸了一下。我和米哈伊尔一看事情不好了,便赶快扔下十字架,要不然,我们俩非让它给砸残废不可。”

“是你们把他砸死的。”格里高里闷声闷气地说。

“是又怎么样?”

鲜血流个不止,在门槛下积成一大摊。茨冈一边吐着带血丝的白沫,一边像做梦似的哼哼着,他已经没有一点力气了。

“米哈伊尔骑马到教堂叫父亲去了,我雇了一辆马车,赶快把他拉回家里来。幸好我没有抬粗的一头,不然我会……”雅科夫舅舅耳语般地低声说。

后来,外祖父穿着貉绒皮袄,迈着沉重的脚步进来了,外祖母、米哈伊尔舅舅、孩子们,还有许多不认识的人,也都进来了。

外祖父把皮袄脱下来扔在地板上,喊叫起来:

“你们这两个坏蛋!你们把一个多好的年轻人给活活折磨死了啊!”

他坐在长凳上,两手撑着凳子一边干巴巴地呜咽着,一边用嘶哑的声音说:

“我明白!他是你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哎呀,万尼亚呀万尼亚……你这个小傻瓜!这该怎么办呢,啊?”

外祖母趴在地板上,用手抚摸着万尼亚的脸、头和胸脯,一句话也不说。后来,她缓慢地站起来,可怕地瞪着眼睛,大声说:

“都给我滚出去,你们这些该死的家伙!”

几天后,茨冈无声无息地被埋葬了,他永远被人们遗忘了。

同类推荐
  •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倾盆大雨、沙漠中的湖泊居 然会漂移、博物馆里奇怪的雕像和图案……我们身边 这些有趣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着奥妙无穷的地理知识 。《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 由李琳编著,将把你带进神奇的地理世界,让你知道 云彩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6月也会下雪,地球脸上 *大的“伤疤”在哪里,海水为什么会变成红色,百 慕大为什么喜欢“吃”飞机……《课本上读不到的地 理故事(适读于10-15岁)》收入的这些妙趣横生的地 理故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让你轻轻松松 爱上地理、学会地理。
  • 大卫·科波菲尔(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早年丧父,因为母亲的性格比较柔弱,童年时他受尽继父的折磨和虐待。在母亲病逝后,他不得不投身社会,开始工作。在许多善良人们的帮助下,最终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事业和生活上得到一个完满的结局,成为一位名作家。本书译本选用著名翻译家宋兆霖的译本,让青少年在感受经典的同时,还可近距离地接触大师,汲取人生智慧,并提高青少年的写作能力。
  • 演绎推导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演绎推导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什么是道德?——李泽厚伦理学讨论班实录

    2014年5月,李泽厚在华东师范大学开设伦理学讨论班,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青年学生探讨道德和伦理问题,并与陈嘉映、杨国荣、童世骏和郁振华等教授围绕“何为哲学”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度交谈。这一事件成为2014上海学界一大盛事。本书的内容主要是李泽厚上海之行的讲课和对话录。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点燃生命中的春天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点燃生命中的春天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热门推荐
  • 翻天巨浪

    翻天巨浪

    战神归来,发现回到小时候,于是打算稍微改变一下世界。
  • 白狐传奇

    白狐传奇

    这是一个流传久远的传说。在白云寺里修行的白狐仙恋上一绝色女子,遭其算计丧了性命。其魂魄哀求青年猎手杨三碗出手相救,不料遭其拒绝,结下仇怨。在白云寺住持的帮助下,白狐仙托生于吴家,取名登瀛。吴登瀛自小聪慧,深得先生欢喜。成婚后,妻子守身如玉,一心帮助丈夫成名。一次偶然的机会,吴登瀛得了一个《无字天书》,食了一粒神雀蛋,有了指物变物、隔物观物的本领。为检验天书的效用,贻误了妻子性命。在恩师的帮助下,吴登瀛到盐渎县任知县。到任伊始,他破陈案,办实事,深得民心。至京述职时,与恩师甥女喜结连理,新婚的妻子原是白狐仙恋人之女。为了实施“灌水排碱,沤草为肥”的成功经验,逼迫龙王斩杀了作祟的老鼋。
  • 此生不负相思意

    此生不负相思意

    夜云歌爱了秦朝极十几年,却因一场误会,他害她全族被灭,哥哥自刎,甚至连腹中孩儿也未能幸免。她心如死灰,唯求速死,却在山穷水尽时,被国君秦楚牧护在怀中。她所愿的,他为她一一实现。她所求的,他为她一一寻觅。他们约定,此去经年,永不相离。生老病死,永不相弃。
  • 家庭秋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秋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秋季我们在饮食上要多吃酸类食物,秋天气候干燥,温差不定,身体的肝脏功能需要保护。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侵入。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凉爽的秋意慢慢来临。但是健身运动是一年四季都不能停歇的。运动专家建议,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比较适合在秋冬进行的运动。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 繁华珞夏

    繁华珞夏

    大龄剩女珞夏在逛街途中,无意成为赌注,成了某个花心大少的女朋友。珞夏由于没有恋爱经历竟坠入其中,珞夏为给大少惊喜偷偷回家,竟听到大少的奸情以及事情的真相。珞夏该何去何从~~路上不小心碰到的花店老板又是谁~~珞夏的演艺生活由此展开......
  • 就业与创业指导

    就业与创业指导

    就业是民生之本,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 战争大法师

    战争大法师

    当一张卡可斩万千星辰当一副牌可演地水火风“循环已成,下一个!”
  • 爱至炽血

    爱至炽血

    一朝穿越,身边竟然还带着一个拖油瓶,一个宫女一个公主,凭什么世道如此不公?穿越的宗旨难道就是逃婚吗?为什么一直在逃逃逃……原本设想好的米虫生活又怎么会和政治阴谋扯上了联系?炎珂:你要是敢死,我便嗜血成魔,倾我一生让天下人为你陪葬,莫夕颜一脚踹飞:青天白日就敢咒老娘死?身后两人的夫君默默掩面遁走。(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情回北宋

    情回北宋

    呜呜……我的运气还真不是普通的好,不过是旅个游而已,居然给我摊上地震,好吧,震就震吧,这一震居然把我震回古代了,早知道就去买体彩了……咿?我是公主耶,还好还好,总算是生活有保障了……哇!哇!哇!展昭耶,好帅喔,看来呆在这儿也不错嘛!嗯!我决定了,我要嫁展昭!第一次写小说,写得不好,请大家原谅!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其他作品《穿越之新高阳公主》、《妖莲》,谢谢!
  • Double Tongue

    Double Tongue

    An aged prophetess at Delphi, the most sacred oracle in ancient Greece, looks back over her strange life as the Pythia, the First Lady and voice of the god Apollo. As a young virgin with disturbing psychic powers, Arieka was handed over to the service of the shrine by her parents. She has now spent sixty years as the very medium, the torn mouthpiece, of equivocal mantic utterances from the bronze tripod in the sanctuary beneath the temple. Over a lifetime at the mercy of god and priest and people she has watched the decay of Delphi's fortunes and its influence in the world. Her reflections on the mysteries of the oracle, which her own weird gifts have embodied, are matched by her feminine insight into the human frailties of the High Priest himself, a true Athenian, whose intriguing against the Romans brings about humiliation and disaster. This extraordinary short novel was left in draft at Golding's sudden death in 1993 but it is a psychological and historical trium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