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6900000006

第6章 走向太空

1960年7月15日,约翰·肯尼迪在接受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时发表一篇题为《新边疆》的演说,指出西海岸并非美国“最后的边疆”,战斗并没有结束,美国需要开拓新的边疆,“在边疆的那一边,是未探索的科学和空间领域,未解决的和平与战争问题,未征服的无知和偏见角落,未解答的贫困和过剩问题。”几个月后,43岁的肯尼迪当选就职,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新边疆》随之成为他的施政纲领。这意味着美国在继续和苏联集团进行全球争夺的同时要走向太空,和苏联展开太空争夺战了。

其实,美国和苏联的太空争夺战几年以前就开始了。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被命名为“旅行者一号”的卫星只是一个空心小球,重83.6公斤,直径58厘米,中间装有一个能发射电码的发报机,以证明卫星的存在。它在距地球约885公里的轨道上以每96.2分钟一周的速度绕地球飞行,共运行了92天,绕地球飞行了约1400圈。11月3日,苏联又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卫星已重达508.3公斤,还带了一只5公斤重的小狗。不过6天后卫星的空气调节器失灵,小狗死了。

苏联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美国朝野大为震惊。早在1945年9月二战一结束,美国陆军航空局就提出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可能性。但由于美国政府认为自己已拥有核武器,又有远程高速战机,对这一建议并不重视,迟至1955年7月才正式批准卫星计划。现在苏联率先将卫星送上了天,表明苏联的空间技术已超过美国,并拥有了将核弹发射到美国本土的能力。美国举国哗然,社会各界纷纷指责政府的无能和失策,美国政府一片慌乱。12月初,美国急急忙忙发射了一颗卫星,但只上升了两米就爆炸了。直到1958年1月31日,美国才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但卫星仅重8.3公斤,远远比不上苏联的第一颗卫星。

从此,美苏太空争夺战的大幕迅速拉开。双方争先恐后地大量研制和发射用来侦察对方基地、阵地、机场、军港、工厂等各类军事设施、窃取情报的侦察卫星,以及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人造地球卫星。与此同时双方开始研究将人送上太空。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少校乘宇宙飞船“东方1号”飞上了太空,在距地球约327公里的高空绕地球飞行了一周,历时108分,完成了各种科学实验,安全返回地面,成为进入宇宙空间的第一人。此事再次极大地刺伤了美国,使其痛感同苏联的“空间差距”,决心奋起直追。5月5日,美国也急忙发射了一艘载人飞船“自由7号”,但该飞船并未做环球飞行,只是在空中划了一道大弧,宇航员在空中仅逗留了15分23秒。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提出要“在10年内把一个美国人送上月球,并使他安全返回地球”的任务,得到一致赞同。据此,美国制订了庞大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阿波罗计划是一个极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研制出一种威力极其巨大的火箭,足以把阿波罗45吨重的有效载荷推出地球吸引力;飞船和运载火箭要有极精密的控制设备,各部件高度可靠;要为宇航员提供较长时间的适合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要有精确可靠的通讯联系和跟踪设备;要充分了解月球本身的情况,以便选择一个良好的着陆地点,等等。为实施该计划,美国共动员了120所大学、2万家企业、400万人参加,耗资达240多亿美元。

1963年5月15日,美国成功发射“水星9号”飞船,飞行了34小时,绕地球21圈,完成了对宇航员在太空活动能力的测试。1965年,美国研制成功“土星5号”火箭。它是现代火箭技术的最高成就之一,全长110.6米,最大直径10.1米,发射时总重量2 857吨,由三级火箭组成,可将1150吨负载推入低地球轨道,将450吨负载推上月球。这就解决了将人送上月球的最关键的一环。

1968—1969年上半年,美国连续发射了阿波罗8号、9号和10号飞船,成功地完成了载人环绕月球飞行,登月舱与母舱的分离与对接,宇航员驾驶着登月舱近月低空飞行,并清晰地拍摄转播了月球风光,完成了“登月总排练”。

1969年7月16日,美国东部夏令时9点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向月球奔去。经过四天的长途奔波和绕月飞行,7月20日下午4点17分40秒,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的“静海”平原上安全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穿着臃肿的宇宙服,头戴硕大的球形盔帽,小心翼翼地从登月舱的舱口挪动出来,走下短梯。阿姆斯特朗首先左脚着地,接着把右脚踏在月球表面松软如粉的土壤上,留下了两只长30厘米、宽15厘米的脚印。这是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双脚印。阿姆斯特朗后来自豪地说:“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四天后,三名宇航员驾驶着指令舱安全返回了地球。

阿波罗计划共进行了17次飞行,其中6次登月成功,共有1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他们在月面停留了300小时,探测80小时,在月面安装了自动月震仪、激光反射仪、太阳风测试仪等多种科学仪器,建立了5座核动力科学实验站,并从月面运回岩石、土壤384.6公斤。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反映了美国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盛,表明美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并超过了苏联。同时,阿波罗计划的实施又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电子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遥控遥测遥感、材料、力学、发动机、能源等一大批科学技术及管理科学的发展。此外阿波罗计划的实施也向人类撩开了月球的神秘面纱。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又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及前一阶段太空竞争中发展起来的空间技术,提出了个“星球大战”计划,企图一举把苏联拖垮。

1983年3月23日晚,美国总统里根发表电视演说,宣布了美国政府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战略防御倡议”(SDI)。他说:

“让我同大家一起来设想一个带有希望的未来,那就是制定一项计划,用防御性的手段来对抗令人生畏的苏联导弹威胁……如果自由的人民知道他们的安全不依赖美国以立即还击来遏制苏联的进攻,知道我们在战略弹道导弹飞抵我们自己的国土或盟国的国土之前,就能拦截和摧毁它们,因而能安居乐业,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啊;……我正指使进行一次深刻而紧张的努力,制定一项长期的研究研制计划,去达到我们消除战略弹道导弹威胁的最终目的。”

演说发表后,引起极大轰动。美国新闻界借用美国最卖座的一部科幻影片之名,把里根的这一倡议称为“星球大战计划”,随即被广泛接受。

“星球大战计划”的基本设想就是要在200—1 000公里的高空和地面上建立起一个对洲际弹道导弹的多层防御网,以保护美国及盟国不受核导弹的攻击。一般来说,从苏联发射一枚洲际导弹打击美国本土的目标,约要飞行29分钟,经历三个阶段,即助推阶段、中段和末段。“星球大战计划”就是要在导弹飞行的每个阶段中相应建立防御网,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多次“拦截”,力图在每层防御网消灭来袭导弹的90%以上,从而使万一发生的苏联对美国及其盟国的核打击化为泡影。

其实里根“星球大战计划”的背后还隐藏着更为险恶的用心,这就是通过由“星球大战计划”等引发的新一轮的激烈军备竞赛把苏联拖垮。

苏联由于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固有的僵硬呆板、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官僚主义等弊端,加之二战后和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长期对抗、激烈争夺,军费开支长期居高不下,达国民总产值的10%以上,到80年代初其经济发展已出现严重困难,发展速度连年下降,市场供应十分匮乏,人民生活得不到提高。对此,里根政府认为“苏联的经济已毫无希望”,决心发起全面进攻,把苏联的共产主义“扔进历史的垃圾堆”。手段之一就是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里根明确表示,美国“将不惜一切代价在军备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认为“俄国人永远不会赢得军备竞赛,因为我们可以在开支上永远超过他们”,同时,“我们有能力永远保持技术上的优势”。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里根一上台就大幅度增加军费,大力扩充军备,在其上台的头两年,军费每年递增17%以上,1982—1986年五年军备计划的总额达16 000亿美元;大力实施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核武器和常规武器的现代化计划,包括每天生产5个新核弹头,淘汰4个过时的核弹头;大力发展海军,把航空母舰战斗群从12个扩展到15个;及至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里根提出“战略防御倡议”——星球大战计划后,经专家研究讨论,于1984年获得国会批准。

和阿波罗计划相比,星球大战计划更是一项具有高技术难度的、耗资极为巨大的系统工程。据估计要完成这一计划至少要耗资几千亿美元,有的估计说要花2万亿美元。该计划预计分为4个阶段:1985—1989年为研究阶段,90年代为系统发展阶段,2000年后为部署阶段,2005年前后为最后完成阶段。美国为实施这一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和技术班子,从1983年至1987年为该计划拨款达到110亿美元。同时,在技术领域内也曾取得了一系列进展。1986年6月3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总结前一年度SDI研究工作的报告,该报告称SDI的总体设计思想逐渐明确,技术上在10个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

美国抛出星球大战计划后,苏联深感不安并做出强烈反应。一方面苏联领导人不断发表讲话谴责这一计划的“进攻性”、“侵略性”,指责它“必将打开各种进攻和防御武器的大门”,从而使国际局势变得更加不稳定,另一方面增加军费,研发新的进攻性和防御性武器。如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1984年11月决定,1985年的军费增加12%,这比1984年多30亿美元。结果果然如里根所料。苏联的国民总产值只及美国的一半左右,且管理水平科学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经济发展每况愈下,和美国进行这种耗资巨大的军备竞赛只能使十分虚弱的苏联经济更加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因此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迅速调整了苏联的对外政策,进行全面收缩,放弃和美国的这场无法承受的太空军备竞赛。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度暂停了星球大战计划的研制。90年代中后期,美国军方提出恢复太空防御计划的研制部署,并改称国家导弹防御计划(NMD)。但克林顿政府未作决定。2001年小布什政府上台后,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决心在已无人可与之竞争的情况下,以其无与伦比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研制部署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在太空为美国构筑一个立体交叉的导弹防御网,以保障美国的“绝对安全”。目前这一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部署之中。

同类推荐
  • 祸害大清

    祸害大清

    卢一峰是我大清第一祸害!不杀此贼,朕誓不为人!——某个自称在一天之中射死三百一十八只兔子而被誉为兔子终结者的小麻子如是说。卢一峰是个大祸害!这个祸害不除,我们大清永无宁日。——包衣奴才和铁杆汉奸们都如是说。卢一峰就是祸国殃民的千古奸臣典范,吃着我大清的禄米,拿着我大清的薪俸,可是每干一件事,都是为了挖我们大清王朝的墙根,掘我们大清王朝的屋基,祸害我们大清王朝的每一位良善臣民,忠心奴才!强烈建议当局给这个奸臣贼子铸一座跪像,跪到我大清太祖太宗陵前,让我们大清子民鞭笞唾骂!——某个无比吹捧大清酋长的清史砖家痛哭流涕的这么说。卢胖子是好人。——普通老百姓这么说。
  •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传奇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精子,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滚打,才不辜负功名尘土。作为一名宅男,穿越,是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可穿越到武大郎身上算怎么回事?身材短小,面目丑陋?我呸,我武大郎堂堂七尺男儿,玉树临风!不一样的水浒,不一样的传奇,且看我武大郎如何风生水起!感谢阅文官方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扣扣群:204644135
  • 我在唐朝开网吧

    我在唐朝开网吧

    长安城在经过一次次的动乱后,伟大的李二陛下终于将这个大唐帝国大部分的疆域掌控上在手中,可也戴上了个弑兄夺位的帽子。如此时光,本该是阖家欢乐的时候,可是在永乐坊的一处民宅内,一个少年一脸苍白的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环境“这他妈...假的吧?”少年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踉踉跄跄的推开房门,屋外灯火通明,坊内的居民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不知在讲些什么,时不时的传来一声声的大笑。“长...长安?我曰你个嘴,真的被他说中了?”
  • 盛唐纨绔

    盛唐纨绔

    贞观四年,突厥刚败,大唐江山美伦如画。皇家有女(李丽质)萝莉初长成,杜家有妹(杜小妹)小鸟依人心,李靖家的纨绔子弟李三郎,拐着整个时代私奔,朝着盛唐大世前行……
  • 大唐陈王

    大唐陈王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且看后世小子祁风,是如何在唐初翻云覆雨,诡将之名又是如何闻达天下!
热门推荐
  • 怪哩古董的事(短篇小说)

    怪哩古董的事(短篇小说)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好像是午后的某个时候,好像是在办公室里,我接过一个电话。我用了好像这个词。我之所以用好像这个词,是因为,我始终不能证明这个电话的存在,甚至,我曾经肯定打过这个电话的人,面对我后来的肯定也一脸无辜,满眼流露出廉价的同情,而我却因为这个电话差点进了某种让人闻之色变的专科医院。我之所以用好像这个词,还因为,午后的某个时候,准确地说,是下午上班之后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段里接到类似的电话或者打出类似的电话,是我漫长而无趣的工作过程中的常态。
  • 克隆赢家

    克隆赢家

    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克隆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要成功,快速成功,就一定要研究成功学,研究已经成功的实例。
  • 我杀了我

    我杀了我

    贺萍半躺在沙发上,随手开启了放在茶几上的笔记本,桌面上菊花盛开。茶几上还放着一个文件袋,里边的内容牵扯到一起无血的命案,一张写着“我杀了我”的字条上,没有落款也没有日期和署名,经过鉴定,字条上的笔迹系死者所为,那死者被定为自杀似无可争议了吧?夜一点点深入,潮凉之气也渐渐变浓烈了。贺萍从文件袋里拿出那张字条依然看不出什么破绽,拿起鼠标,点击桌面,打开了一个视频文件,画面上的时间和贺萍拥有的是无意的巧合——午夜时分,才下过一场透雨,到处都是湿漉漉的,一缕阴冷的光线刀子一样穿插在一条窄且弯曲的小胡同里,水泥地面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地积满了雨水,光线冷蛇一样毒吻着这个暗阴的夜晚……
  • 都市捉鬼人

    都市捉鬼人

    身负华夏茅山派绝学的孤儿苏离,远赴异国寻找亲生父母的下落,结果遭遇一连串离奇事件。在寻找真相时不断的遭受到死灵巫师以及地狱恶魔的袭击,最后更发现袭击者中有来自天堂的天使身影。这么多势力要置苏离于死地,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苏离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在东方法术与西方魔法的激烈对决中,必须拥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
  • 北狩行录

    北狩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月上旬

    四月上旬

    公务员家庭出生的黄仁杰面对爱情和诱惑的选择,他想努力地保护自己的爱情却又在诱惑里面越陷越深。而温在蓝因流浪而选择婚姻又因婚姻选择流浪。在这些80后的影子身上,有亲情,友情,爱情,还有那些说不出道不明的情谊,他们将演绎怎么样的现实人生,可能到老了也不能明白这一切为什么发生那么快,那么真实。四月上旬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开始也是一个轮回,当过完这个轮回,故事依然继续,这个世界上没有终结的故事,只有终结的人。
  • 月遥望

    月遥望

    我们欢笑嬉闹,在时间的月光之河中,洗去了稚嫩,爱与友情,染上铅华之后,再怎样披上起纯洁的薄纱。。。。
  •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

    《理智与情感》是简·奥斯丁富于幽默情趣的处女作。埃诺莉和玛丽安娜两姐妹生在一个英国乡绅家庭,姐姐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妹妹的情感却毫无节制,因此面对爱情时,她们做出了不同的反映……小说以这两位女主角曲折复杂的婚事风波为主线,通过“理智与情感”的幽默对比,提出了道德与行为的规范问题。本书和作者的《傲慢与偏见》堪称姐妹篇,同样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对白叙述没有富裕嫁妆的少女恋爱结婚的故事。
  • 婚恋之绝宠蛮横妻

    婚恋之绝宠蛮横妻

    相恋容易,相守难。她见他的第一眼,就坠入爱河,可耐,相爱容易,却蹉跎不过漫长的时光。他待她为心尖宠,可周边的诱惑太多,难免乱了心智,要是相爱,谈何容易,只是兜兜转转,能揪住他心的那个人,还是原来的她。
  • 符皇

    符皇

    家族被毁,亲人失踪,婚约被撕……这个松烟城人人讥笑的扫把星,却获得百万年前荒古时期的一座神魔洞府传承!从此以后制神符,炼体魄,修无上剑道,悟法则奥义……凭借过人的胆识和逆天的机缘,在这神魔纵横,妖魅潜行的大世界中,最终踏上无尽大道的巅峰,掌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