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3400000013

第13章 《吴虞先生的来信》的“读后感”

我写这篇杂感,想不出题目来,所以便用了“读后感”这个时髦——或者已经过时了——的名称。

这篇杂感,本可以不做,因为《吴虞先生的来信》本不是给我的。他这封信虽然好像是对于我那篇《孔家店里的老伙计》的答辩,但他并未曾把我的话驳倒一句,所以我本不必再来讲话。但是《吴虞先生的来信》的话太妙了,我读了之后,实在手痒难熬,忍不住要来写一篇杂感。

原信云:“顷阅贵报副刊杂感栏大著一篇。”按:吴先生的信是写给“晨报记者先生”的。我是一个投稿的人,那篇杂感是我做的。吴先生因为它登在《晨报副刊》上就认为“晨报记者先生”的“大著”,这未免是“张冠李戴”

了。听说吴先生在北大讲授诸子之文,我要忠告吴先生,你讲书的时候,可要注意些。假如你讲《庄子齐物论》中南郭子綦的“大块噫气,其名为风”二语,你若因为它在《庄子》书中,便说这是庄周的话,那就错了呵!

原信云:“浅陋昏乱,我原不必辞;不过蔡孑民、陈独秀、胡适之、吴稚晖他们称许我皆谬矣。”按:蔡、陈、胡、吴诸君固然是新思想的先觉,但他们也未必全无“谬”论。吴先生的议论是“浅陋昏乱”,还是值得“称许”,应该看它的自身而定;它固然不因XY不“称许”

它而羞辱,却也未必因蔡、陈、胡、吴诸君“称许”它而加荣啊!

我说冒牌的孔家店里的货物有“古文、骈文、八股、试帖、扶乩、求仙、狎优、狎娼”,这不过是随便举例罢了;所以“娼”字下尚有不尽号之“……”,又说“三天三夜也数说不尽”,这本是包括二千年来的“读书人”(无论自命为儒者或自命为非儒者)的思想而言。我并没有说这许多昏乱思想皆备于吴先生一人之身,这是从文理上可以看得明白的。所以吴先生既“不知古文”,“骈文实无所知”,“八股试帖全无所知”,“扶乩求仙生平不解”,则尽可不必一一辩解。(信中“不敢冒认为古文”一语,文义未安,疑有脱误。)我们现在对于《国语》、《汉书·艺文志》、《陶弘景传》

(原信“弘”作“宏”;吴先生不是遗老,似不必避前清的“庙讳”)这些书,只有两种处置法:一是送给思想清楚的人们做“中国昏乱思想史”的史料;一是照吴稚晖先生的办法,把它们扔到毛厕里去。除此以外,一无用处。至于严又陵,他虽然偶尔说过几句较为清楚的话,但他的昏乱话很多。即如“医国之道极于养生”这一句,便昏乱得很。研究政治是一件事,研究医学又是一件事,讲求卫生又是一件事;把它们连串起来,做成这样八个字的文章,便好像这是“三位一体”了,这真是昏乱之尤的思想,昏乱之尤的文章!原信云“此乃为文,非同学说,有所主张信仰。”哈哈!原来“为文”与“主张信仰”是不相干的。

然则“打孔家店”的人“为文”时尽可赞扬孔丘,主张文学革命的人“为文”时尽可表彰古文,反对多妻制的人“为文”时尽可为妾媵制张目,信仰“科学的人生观”的人“为文”时尽可替“玄学鬼”辩护了。反过来说:洪宪皇帝“为文”时尽可反对帝制,唐焕章“为文”时尽可痛辟去年中秋以后天地要混沌之说了。——有人说:“你真傻了!‘为文’与‘主张信仰’不符,正是孔家店里的伙计们的态度啊。”我说:对啊对啊!我不再说下去了。(原信中“以医道活人之术救治人”一语,我实在看不懂。)原来“人不聊生,朝不保夕”的时候,那些“年七十”与“年六十余”的“诸老先生于忧患之中”可以狎优而“藉资排遣”的。大概狎了优,“人”就“聊生”了;狎了优,“朝”就可“保夕”了!哈哈!奇乎不奇!这且不论。我要问,优伶也是“不聊生”的“人”?他“于忧患之中”若要想“排遣”,可以用什么来“藉资”?——啊!我又错了!拿优伶和“年七十”与“年六十余”的“诸老先生”相比,本是孔家店中的人所不许的啊!信中还有一句妙不可言的妙语:“岂尚有肉欲之可言哉!”原来对于优伶,只要没有“肉欲之可言”,便无论说什么臭肉麻的话,都是可以的。此殆所谓“心理上之赏爱,非生理上之要求”乎!哈哈!

原信云:“吴吾之诗,自有吴吾负责,不必牵扯吴虞。

犹之西滢之文,自有西滢负责,不必牵扯陈源也。”妙啊!

妙啊!我再给吴先生加几个例吧:饮冰之文,自有饮冰负责,不必牵扯梁启超也;孑民之文,自有孑民负责,不必牵扯蔡元培也;精术之文,自有精术负责,不必牵扯汪兆铭也;稚晖之文,自有稚晖负责,不必牵扯吴敬恒也;……又云:“若定指吴吾即吴虞,我也不推辞。”敬闻命矣!

原信云:“我非讲理学的,素无两庑肉之望”,这的确是孔家店里老伙计的口吻。孔家店里的伙计本有两种:一种是不玩相公,不逛窑子的(或者暗中玩玩逛逛也未可知);他们非不爱玩,非不爱逛,以“有两庑肉之望”也。一种是相公也爱玩,窑子也爱逛,以“无两庑肉之望”

也。故苟“无两庑肉之望”者,尽可作“绮艳之词”,尽可“寻芳”,尽可“买美人怜”。至于“芳”是什么东西,“美人”是什么东西,那些人和自己是否同是人类,是否同有人权:这些问题,本非孔家店里的伙计的脑子所有的。

原书云:“中国人诗词戏曲,痰迷者,真汗牛之充栋。

足下能一一举正之乎?”按,这些“汗牛之充栋”的“中国人诗词戏曲”,我们本不屑去“举正”它;最干脆的办法,惟有照吴稚晖先生的话,把它尽数扔在毛厕里。至于这句话中“足下”二字,不知是指谁。若是指我,则我并非“晨报记者先生”;若指“晨报记者先生”,则那篇杂感并非他们做的。吴先生:你又闹错了!原信又举及梁○○、蔡松坡、陈独秀、黄季刚之“遗韵”(“遗韵”二字用于活人,似乎欠妥),不知何意。(梁○○究是何人?何以四人之中惟此公应该避讳?)难道吴先生因为他们有“遗韵”,所以自己也不妨有“遗韵”吗?又此节之末有“不必曰各行其是,各行其非可耳”一语,真使我“思之累日不解”。看官们!你们有懂的这句话怎样解法的吗?

我原文中“自己做儿子的时候……”数语,本未曾指明这是吴先生的行为。吴先生既未曾“想”打老子,又没有儿子,又未曾阴护礼教,那就与我所说的无关了。至于我所说的那一种人,实在是有的。他们从前因为自己受父母的管束,便气得不得了,痛骂礼教之害人。现在他们看了自己生的儿女(我那文中所谓儿子,本是兼包男女而言;不过这种讲法,又必非孔家店里的伙计所许可耳)不受管束,便觉得这都是中了外国的新学说的毒,同时又觉得“中国自有特别国情”,如汉宣帝所云:“汉家自有制度”,这些“国情”与“制度”,实非保存不可;但自己仍不得不藉口破坏礼教以便私图,这便叫做“阴护礼教”。

周作人、马叙伦诸先生的思想清楚不清楚是一件事,吴虞先生写信给“晨报记者先生”又是一件事。这两件事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啊!

(本篇发表于1924年5月6日《晨报副刊》,署名XY。)

同类推荐
  • 拾味纪 唯爱与美食不可负

    拾味纪 唯爱与美食不可负

    这不只写给女人看的书,而是适合男人和女人看的爱情良方。独木不成林,爱情是男女两个人的事,如果我只教女人如何在爱情里找到真爱,那是把男人当傻瓜显然是不行的。本书是与美食有关的爱情手册,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兵法,不是改造,也不是控制,爱是润物细无声的心灵甘露。没有谁非得吃定谁的道理。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感悟童年:忘不了的108件小事

    只要拥有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的品格,无论生活中有多少艰难险阻,人生之路都会信步无阻。
  • 人生三道茶

    人生三道茶

    “青年是道苦茶”,“中年是道甜茶”,“晚年是道回味茶”。这种情怀是经过几多历练后才有的一种通透、豁达。有茶的人生又怎能缺得了风景?“江南瓦”“江南柳”“江南岸”……作者用美丽的文字语言记录着诗一样的风景、茶一样的人生,不虚美、不造作,处处流淌着一种清新,一种唯美,渗透着一种对人生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
热门推荐
  • 大休珠禅师语录

    大休珠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良晴择木

    良晴择木

    上一世错过,重回一世,回眸一笑百媚生,只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 仙剑尊者

    仙剑尊者

    不一样的热血男子,不一样的激情时代,都在异世杀手之王!
  • 修真岛主

    修真岛主

    一个牛叉的系统,一个穿越异界的宅男,一个岛主的崛起之路。穿越修真界,建建岛屿,发展发展势力,占占地盘,谈谈美女……
  • 最美的时光

    最美的时光

    他们都是《读者》签约作家,他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启迪》等畅销期刊上,他们在中学生中有亿万“粉丝”……他们的作品频频被选用为全国高考、各省市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他们的美文最适合作为高考、中考试卷的阅读材料和作文背景材料。中学生知道这个秘密,四处搜寻他们的美文;家长也知道这个秘密,纷纷购买有他们作品的报刊;语文老师更知道这个秘密,想方设法收集他们的文章,供学生考前阅读……
  • 最后一站是地狱

    最后一站是地狱

    当陈秋实的身体掠过办公大楼或明或暗的窗格,疾速坠落的时候,江城正浸泡在早春浓浓的夜色之中。这天是3月26日。乍暖还寒。没过几天,陈秋实坠楼的消息便轰动了江城。陈秋实是江城著名上市公司——华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本市优秀企业家,为华江这个老牌国企乃至全市经济都做出过巨大贡献,一度以“正直清廉”闻名。就在华江保安报警后,江城警方紧急展开了调查。根据华江公司总经理郑森和财务总监胡海滨提供的材料,警方吃惊地发现,陈秋实动用权力,竟然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贪污了780万公款!经过勘察,警方没有在死亡现场发现搏斗痕迹,也没有发现其它异常。
  •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与《论语》等儒家经典不同,《尚书》因其晦涩难懂,是一本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著作。目前市面上关于《尚 书》的图书全部是很学术的专业图书,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本书则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本,以期对《尚书》这部经典著作的普及作出努力。 为什么要读《尚书》?因为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经典中的经典。自孔子编出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孔子以《尚书》为教材培养了三干弟子。从汉代开始,它就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教科书备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着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尚书》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反映了这个时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论,偶尔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行迹。君臣们的言行虽然指涉甚广,内容宏富,但几乎都聚焦于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政治政之道与治之术。
  • 地狱天堂都有眼

    地狱天堂都有眼

    “七·一三”案件侦破半个月后的一天黄昏,顾小北只身悄悄出现在了D城火车站。他上身套了件藏青色T恤,脚蹬一双浅灰色夏季凉鞋,手里拎一只半新不旧的棕褐色旅行箱,怎么看,都不像是C城进出口贸易公司的高级白领。顾小北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就是要把自己雪藏起来,藏进茫茫人海,让那个于老大无所适从,即使他有猎犬一般灵敏的鼻子,也休想嗅到半点关于他行踪的蛛丝马迹。他的休假是秘密进行的。除了公司老总没有人知道。即使老总也仅仅知道他在休假,并不知道目的地。当他来到吉祥旅馆时,撩人的夜色里已辨不清人的模样。
  • 源灵之极北境源

    源灵之极北境源

    北极的巨变,源灵时代的到来,人类获得了某些奇怪的能力……
  • 绝色萌妃:腹黑殿下狂宠妻

    绝色萌妃:腹黑殿下狂宠妻

    “夫君我不小心将皇上最爱的花瓶摔碎了一个”“碎了就碎了,娘子喜欢再摔一个”“夫君,这座山好难看”“来人把这座山移平”“夫君我差点被这个湖给淹死”“敢伤害我娘子,来人将这个湖给我填了”漫漫江湖路,快意恩仇曲。自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一本绝世武功秘籍的横空出世,在平静已久的江湖掀起一场惨烈的血雨腥风,也书写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