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2100000003

第3章 珠峰12小时生死兄弟情

上午7点,面对“全世界最惨烈的自杀”

故事发生在2003年5月。

我是一个记者,当时去采访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王石。在珠穆朗玛峰的山脚下,我认识了尼泊尔夏尔巴人边巴多吉,他被指派为我的高山向导。

初见边巴多吉时,我心里凉了半截。这个夏尔巴人太矮小瘦弱了,个头不及我的肩膀,黑黝黝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可能由于高山反应的缘故,他还有点儿咳嗽,我半信半疑:这样一个人,能带我上珠穆朗玛峰吗?

2003年5月26日凌晨1时,我们从8300米的突击营地开始了冲顶行动。

这一次,中国珠峰登山队分成A、B两组。我与王石分在B组,分别由边巴多吉等三名夏尔巴人带领冲顶。刚出发不久,我头盔上的顶灯就坏了。为了保护我,边巴多吉一路与我形影不离,用他的顶灯照耀着我的路程。

走了三个多小时,我感到疲乏和困倦,呼吸也急促起来,因为缺氧,头也涨痛得要命。我一屁股坐在了雪地上,吩咐边巴多吉给我把氧气加到两个流量。边巴多吉不同意:“现在加大流量,等你登顶下来时,就会没有氧气了。”我喘着气说:“不行,我现在快透不过气来了。”边巴多吉迟疑了一会儿,在我的氧气瓶上扭了一下。随后,我又上路了。

上午7点左右,山上刮起了大风,第一个不幸发生了——我戴的风镜的螺丝松动了,呼出的热气直扑风罩,视线一片模糊,无法前行。我只好脱掉羽绒手套修理风镜,刚把风镜修好,另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只手套被风吹落到十几米下的岩石边,而那块岩石则挂在万丈冰川上!

我正准备冒险去捡手套时,边巴多吉一把拉住我,他咆哮着骂我:“你脑子出问题了吗?如果你离开绳索的保护去捡手套,一旦滑落,就是‘全世界最惨烈的自杀’。现在,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下撤。如果你不戴手套登顶,就要以截去胳膊为代价。”眼看登顶在即,我泪汪汪地坚持:“我要登顶!截肢我也要上!我就想上珠峰去看一眼……”边巴多吉沉默了一会儿,一只手套递到了我面前:“戴上吧,想登顶就必须戴上。”我惊呆了。为了帮助我圆登顶梦,边巴多吉竞宁愿自己被冻僵截肢!

我推开了那只手套。边巴多吉抓过我的手,强行给我戴上了手套。然后他把左手插进右腋窝,说:“你看,我可以把手放到腋窝取暖,这样就没事了……”说罢,他率先向前爬去。我的心里涌上一层感动,喉头哽咽着叫了一声“兄弟”。山风呼啸,也许他并没有听到我的呼唤。

上午10点,预约死亡与成功咫尺之遥

上午10点左右,我们快到第二台阶了。这时有两条“路”可以走,为了节省时间,我没有听边巴多吉的劝阻,坚持选择了一条“绝路”去走。边巴多吉只好扶着我,让我站在凸出峭壁的那块岩石上,我紧紧抓住绳索,下蹬、运气,拼尽力气向上一跃。但是,惊险的一幕发生了——可能是我用力过猛,只听“哗啦”一声,岩石垮塌了一大块,我像一片树叶一样悬挂在了8000多米的绝壁上!我听到边巴多吉“嗷”的一声大叫,刹那间我心如死灰——造化弄人,天不助我啊!

这时,边巴多吉不顾危险冲到了岩石边,他一手攀住岩石,一手拼命地抓我。他的身体已经探在悬崖外,如果他脚下一滑,就会飘落下去……我冲他喊:“别管我,你这样很危险!”他抓了几次,没有抓住我。急得他嘶哑地喊叫:“别怕,你不会死的。我会救你——”可此时其他的登山队员们已经走上了一条安全的路。仅凭他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救不了我的。边巴多吉叫我别害怕,他说看到后面又来了一个外国登山队,等他们到达这里时,我就有救了。说罢,边巴多吉唱起一首叫《约定》的英文歌。大意是:太阳跟月亮有约,约定了月亮接受太阳的光芒;冰川和雪花有约,约定形影不离、相伴一生……

边巴多吉的歌声并不动听,但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却另有一种苍凉感。我不再害怕,不再绝望,我相信,山神会被他的歌声打动,定会保佑我。

那个外国登山队终于上来了。他们每个人连成一条线,后面的人抓住前面的人的手,最前面的那个人是边巴多吉,他的一只手被后面的人抓着,他探身在悬崖外,瘦小的身子几乎完全倾斜悬空了……终于,他的手指碰到了我的脚跟,他再向上提了一口气——天哪!他终于抓住了我的一只脚,把我的脚死死地摁在了岩石上。我重新站稳,无法控制地哭了。边巴多吉冲我挥手,用没戴手套的左手冲我做着V字手势。这时,我明显地发觉他的左手已经不太灵活了,我一定要把手套脱下来还给他,他却死活不肯接受。我把他紧紧抱在怀里,在海拔8000多米的地球之巅,我们俩的泪水同时掉落在了对方的肩膀上……

下午3点,我差点成了一具尸体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转身走回头路,陡然发现处处都是险境,每挪动一步都像踏在地狱边上一样。而我脑海里还有一个强烈的念头:氧气不多了。如果不及时下撤,氧气是维持不到8300米的突击营地的。可当我检查氧气瓶的时候,却发现氧气流量并没有开到2,而是只开到了1.5——这基本上可以供应我下山的消耗。这时,边巴多吉诡秘地一笑:“请原谅我骗了你。”哦,我的好兄弟!又一次救了我的命。

就在我们下了“中国梯”和“第二台阶”后,珠穆朗玛露出了狂野不羁的个性,“下山风”刮了起来,人无法在风中站立。前方就是“死人路段”,一具被风干的外国人的尸体赫然出现在路中央,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边巴多吉催促我赶快跨越尸体,可我根本不听他的话,索性紧紧靠着死人身边睡下了,因为这是途中惟一可以避风的地方,简直比天堂还安逸……

我彻底醒过来,是在边巴多吉的肩膀上——他正艰难地驮着我往下走。我惭愧极了,这是边巴多吉第三次救我了!见我醒来,边巴多吉喘着气说:“刚才那地方,为什么叫‘死人路段’?就是因为很多登山家下山的时候,在这里避风,睡了几分钟,结果就永远睡过去了。假如你刚才再睡上十分钟,这里就会再添一具尸体了。”

晚上7点,我们俩同时滑向深渊

晚上7时,我们快到8300米的突击营地了。胜利在即,我的心里涌起了一阵温暖。我冲着边巴多吉用地道的四川话大叫一声:“兄弟,我要请你喝我家乡的苦丁茶——”话音刚落,我脚下一个踉跄,重重滑倒在地。边巴多吉急忙来拉我,可他被我的惯性拉着摔倒了。我俩飞快地向坡下滑去,那是一个70多度的陡坡,坡下是无边无际的黑暗,是死亡的深渊。坚硬的冰川和裸露的岩石划破了我们的脸,氧气瓶和冰瓜与冰坡剧烈摩擦,发出刺耳的尖叫。我意识到这次彻底完了。我的心里一片悲凉,没想到,在九死一生登顶成功后,却在下山途中死于非命。难道命中注定我离不开珠穆朗玛峰了?

但奇迹再次发生,在我的一条腿已经掉下悬崖的时候,滑动停止了。我惊讶地发现自己抱着边巴多吉的一条腿,而他正好抱住了身边的一块岩石。我俩同时停止了坠落。

大约挣扎了十多分钟,我们终于一点点地离开了悬崖。当我们小心地爬上十几米的山坡,系好绳索后,我们不约而同地跪了下来,哭喊着拥抱成一团。山风呜咽,像是庆幸我们大难不死,又像是被我们的生死情谊所打动!

从上午7点差点进行“全世界最惨烈的自杀”,到晚上7点差点坠入万丈深渊,这一天的惊心动魄,我比任何人的一生经历得还要多!

边巴多吉问我:“兄弟,你还想登山吗?”我点点头:“我这辈子离不开攀登了,我要登完地球七大洲的最高峰,下一个目标就是大洋洲的查亚峰。”

下山之后,我注意到边巴多吉的左手越来越不灵活,我使劲帮他搓手活血。他苦笑着说:“没用了,它要休息了……”我心如刀绞。对于一个登山向导来说,失去一只胳膊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我捧着那只冰冷的胳膊失声痛哭!

边巴多吉却摸着我的头安慰我:“别难过,我们夏尔巴人的一切都属于大山,一手一足甚至一根头发,都属于大山。我的这只胳膊迟早要献给大山,这是山神的旨意……”

我和边巴多吉洒泪而别。保重,我的兄弟!

同类推荐
  •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王谢堂前的燕子:白先勇《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

    经典的文学评论,伴随着经典的文学作品,总有阅读的必要。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一部深具复杂性的作品,问世三十年来,关于它主题与艺术手法的研究评论文章不可胜数。一九七六年结集的《王谢堂前的燕子》,其作者欧阳子作为与白先勇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并共同赴美留学的同窗好友,有别人不易追赶的优势,由她来评论《台北人》,也是文坛的一道风景。欧阳子采用当时西方学术界影响至巨的“新批评”方法评论《台北人》,通过系统化的归纳,以“今昔之比”、“灵肉之争”与“生死之谜”等主题命意来讨论其含义和意象。三个主题互相关联,互相环抱,共同构成串联这十四个短篇小说的内层锁链。
  • 赌誓

    赌誓

    一千五百名扛着英国步枪的英军部队,其中一千人是雇佣的廓尔喀人,廓尔喀人的身材不如英国人高大,但灵巧,能吃苦,使英国人感到满意。这支部队从一九〇三年的十一月开始入侵中国的西藏,管理西藏的中央清朝政府已到暮年,无力派兵去西藏阻止这支入侵的英军,致使英军从西藏的边境亚东口岸入侵到帕里宗,又入侵到西藏的山谷地带古鲁这个地方。这是一九〇四年三月二十三日。古鲁山谷中有一排横跨三公里的石头墙,墙高约一米二,厚约四十至五十公分,全是由石头垒成的。墙背后有大大小小几百顶黑色牛毛帐篷,这都是西藏各庄园派出来的庄园军的集合点,简称藏军。
  • 王子公主故事

    王子公主故事

    很早以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有一个美丽、聪明的公主,公主的才能和智慧受到所有臣民的称赞,可是国王却认为一个姑娘,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见识和本领。
  •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本书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生态人文主义的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详尽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动物意象的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对《五号屠场》、《冠军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戏法》、《格拉帕格斯群岛》、《玩笑》等小说中所表现的食肉行为、动物伴侣、动物饲养场等人与动物关系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刻解读,展示冯内古特通过这些意象所呈现的人性的凶残、后工业社会……
  • 慧卿思语

    慧卿思语

    《慧卿思语》共四章,里面记载着作者对亲情、友情、生活、自然的点滴思考与感悟。作者将多年生活、工作的记忆点滴,罗列成文,内容涵盖幸福和快乐、感动和忧伤、相遇和别离等诸多情感经历。
热门推荐
  • 九连环之画中猫

    九连环之画中猫

    长安城郊外,阳光明媚杨柳青青,新落成的芙蓉山庄内,本年度第五届文艺座谈会正在进行中。山庄主人叫李思训,乃皇室宗亲,曾任幽州大都督等要职,因武氏垂帘后风向不对,识趣地退隐赋闲,以吟诗作画为乐。尽管如此,他在朝野中的声望仍非同小可,这从今天到场的宾客可以看出来。中书舍人苏味道、长安府丞杜审言、崇文馆学士宋之问都赶来捧场,他们三人,是当今最著名的诗人。
  • 死神的右手(罪推理事务所)

    死神的右手(罪推理事务所)

    一个杀人魔头,一个私家侦探;一个高校推理社团,一个貌合神离调查组;一个心怀鬼胎的警察,一个复仇心切的外科医生;一组暗含玄机的密码诗歌,N具断掌女尸。解谜者涉险重重杀机,步步为营;设局者机关算尽,十步一绝杀。二十年前一场离奇的银行劫案悬而未决,引发出二十年后怎样的连环凶杀事件?案情扑朔迷离,捕猎者和猎物之间,谁在导演死亡游戏?谁是捕猎者?谁才是真正的猎物?80后大受欢迎推理作家王稼骏,和你们玩的一个扣人心弦的死神游戏。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被恶之花阴影笼罩。
  • 后宫梅妃传

    后宫梅妃传

    我带着家族的使命入宫,和其他人不一样,我不爱皇帝,我也不再奢望爱情,我想要的,只有一个——坐到后宫女人梦寐以求的位置,仅此而已。
  • 大师和玛格丽特

    大师和玛格丽特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贡献给世界的一部神奇作品,把现实、历史、幻想、神话糅合为一体。魔王沃兰德扮作魔术师造访二十年代莫斯科,检视莫斯科居民的内心世界,给无神论者带来震惊和冲击;无名大师写作了千余年前彼拉多审判耶稣的历史小说,不容于世,被迫住进精神病院;崇拜大师才华的秘密情人玛格丽特不仅成为魔王盛大舞会上的女王,而且在魔王帮助下最终与大师一起进入永恒的世界……在开放性的叙述迷宫中,在宗教神话故事的架构下,在光怪陆离的魔幻场景里,人性的本质和历史的真实渐渐显露。
  • 契约俏新娘

    契约俏新娘

    云想是武林名门世家之女,因为父亲只有她一个女儿,所以是从小被当做男儿养大,在她父亲死后,被宗室子弟谋害,不慎被逼落悬崖,被悬下流水冲到一座与世隔绝的小村庄旁,被一名少年救起。少年名为夜寻,是村中的一名孤儿,被养在亲戚家中,村子排外,而且他与亲戚的关系也不太好,所以他不能将云想安排在亲戚家,只能将她安置在自己父母从前住的小木屋中。
  • 俗世地仙

    俗世地仙

    温胖子向来有一说一,为人处事自诩最讲道理!而且,他也有能力,让任何不讲道理的人老老实实坐下来和他讲道理——当然,很少有人能讲得过他。本故事书友交流qq群:481202110
  • 纳尼亚传奇:最后的战役

    纳尼亚传奇:最后的战役

    一只无尾猿无意中捡到一张狮子毛皮,劝诱他的朋友——头脑简单的驴子披上狮皮,假扮阿斯兰,控制纳尼亚的生物。国王蒂莲为了解救纳尼亚的生灵,并揭穿无尾猿的诡计而成为无尾猿和卡罗门人的俘虏。他向阿斯兰呼救,唤来了尤斯塔斯和吉尔。他们救出蒂莲国王,并带领独角兽等忠诚的动物和卡罗门军队、反叛的野兽以及矮人们展开战斗。但此时残酷的异教塔什神已经来到纳尼亚。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喵霸

    喵霸

    重生成一只热爱生活,热爱家人,热爱美食的橘猫,罗恩的体重在不断增加,罗恩的名气在不断增加,罗恩银行卡上的数字在不断增加,罗恩的手下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当警猫,抓通缉犯;当网红,直播赚钱;当明星,拍电影……除了当食物,罗恩经历了一只猫咪能够经历的一切。猫以大橘为重,且看橘猫罗恩如何混得风生水起,终成一代喵霸。书友群:245979804,答案:望潮。
  • Virginibus Puerisque

    Virginibus Puerisq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