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1300000007

第7章 趣味故事(7)

第三对是NHD玻尔(1885~1962)和他的第四个儿子A玻尔。这两位丹麦物理学家分别于1922年和1975年获得物理学奖。老子是独得,儿子则与另一位丹麦籍的物理学家莫特尔森(B.R.Mottelson)、一位美国物理学家雷恩汉特(L.J.Rainwater)共得。

最后一对是瑞典的物理学家KMG塞格巴恩(1886~1978)和他的儿子KMB塞格巴恩。老子一人独得物理学奖是在1924年。儿子获物理学奖是在1981年,他得到一半奖金,另一半则由出生于荷兰的美国物理学家勃罗姆柏根和美国物理学家肖洛平分。

第三组巧合是获奖的夫妇也是四对。

居里夫妇和他们的女儿伊伦娜·约里奥·居里(1897~1956)、女婿让·弗列德里克·约里奥·居里(1900~1958)是其中两对。后一对法国夫妇是在1935年同享化学奖的。

第三对获资助的是生于奥匈帝国的卡尔·科里和他的有德国血统的夫人格蒂·科里(1896~1957)。这对美国生物化学家是在1947年与阿根廷的生化学家豪塞利(BAHoussay)分享医学和生理学奖的。

前面三对夫妇都是分别在同一学科同时获奖的。这是一些珠联璧合的科学伉俪。而第四对获奖夫妇则是分别在不同学科、通过自己的奋斗在不同的年代获奖的,这种交映生辉的夫妇在诺贝尔奖上只有一对:1982年,瑞典阿尔娃·米达尔(1902~1986)这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得到的是和平奖;而她的丈夫、瑞典经济学家贡纳尔则在1984年荣获经济学奖。

花钱买来的大奖

1986年12月10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深蓝色的音乐厅显得格外庄严、典雅。从1901年开始,每年这一天都要在这里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只有少数几年因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中断除外。

下午4点30分,是90年前诺贝尔撒手西去的时刻。音乐厅里灯光辉煌,主席台四周摆放着红黄两色鲜花,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和王后、皇室成员入场,发奖仪式开始。年近八旬的美籍意大利女生物学家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和另一位美国生物学家斯坦利·科恩两眼闪闪发光,怀着激动的心情聆听着诺贝尔基金会主席贝里斯特隆的致词。接着,他们从卡尔十六世手中接过奖品——铸有诺贝尔头像的金质奖章、医学和生理学奖的证书。当然,还有奖金。

“灰白的短发梳理得端庄大方,明亮的双眸透射出聪颖和智慧,脸上露着甜蜜而温柔的微笑”——中国《光明日报》驻罗马的中国记者这样描写丽塔。

丽塔1909年4月22日生于意大利都灵一个犹太家庭,为了当医生的理想,她发誓终身不嫁。历经磨难,她于二战结束后应聘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工作,不久加入美国籍。她在那里一边教学一边研究。进入20世纪50年代,丽塔和科恩几乎同时发现,动物在受伤以后,会用舌头舔伤口,而伤口接着便很快愈合。于是他们从分析动物的这一行为入手,于1951年从小白鼠的唾液中分离出两种物质:一种物质能促进动物皮肤表皮细胞的生长发育;另一种物质则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发育,被称作神经生长基因(NGF)。他们还于1953年成功地分离出这种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蛋白,揭示出神经生长和演变规律,并因此获诺贝尔奖。

然而,这个20世纪50年代初的发现为何在事隔30多年后,才得到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垂青呢?为什么已退休闲居家中多年的丽塔突然间又名声大噪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1995年8月,瑞典《每日新闻》发表一篇长文,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原来,丽塔的奖是用钱买来的,出钱的是她所属的意大利菲迪亚医药公司。

那么,这一秘密又是如何暴露出来的呢?

原来,在1995年意大利反黑手党的“净手”行动中,药品局局长普修里尼被罢了官,他在预审法庭上供出了其中的内情:198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评选同意大利的菲迪亚医药公司有不寻常的联系。

据普修里尼交代,1986年诺贝尔奖颁发后,菲迪亚医药公司总经理戴维·瓦勒曾向他透露,是该公司出资2000多万马克(一说数千万瑞典克朗)“买下”这项科学桂冠的。他们出钱帮助丽塔得奖,自己也获得了巨额的利润。

那么,丽塔又是如何“如愿以偿”的呢?菲迪亚医药公司又怎能获得巨额利润呢?

在20世纪80年代初,菲迪亚医药公司负责科研的经理格里奥建议,丽塔的前述发现有助于公司新药的开发,公司应大力支持她。于是,公司便有意识地开展了一系列幕后台前的交易活动。其一是拉拢瑞典有关评奖的教授,包括在卡罗琳医学院(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评定、颁发机构)的评奖委员会任要职的教授。例如,给卡罗琳医学院评委会委员、世界神经医学权威福马斯·霍克菲尔特在美国的私人账户汇去5000美元,名曰“赞助”。请霍氏夫妇免费去马德里旅游。果然,“付出总有回报”:在投票时,霍氏投下了使丽塔得奖的关键的一票。

其二是,公司给“相关”人物以诱人的头衔,邀请他们与前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参加以丽塔为首的学术研讨会,争取他们为丽塔提名,让已退休的丽塔继续“研究”,多次举办医学讲座会,让她和公司都扬名四海。

公司的一切前述动作都有一个明确的极终目标——钱。那钱从哪里来呢?钱从卖药来,而药要卖得出去,就要有知名度。因此,使出浑身解数,不择手段,花钱把丽塔与药绑在一起,推上科学界最高的奖台,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公司卖的什么药,又怎么与丽塔绑在一起呢?

原来,公司竭力要卖的是一种名叫“克罗纳西”的、与前述丽塔和科恩的发现有关的新药,是一种牛脑提取物和一种钠盐的合成物,据称可以治疗和修补受伤的神经组织。这种药没有在患者身上做过认真的试验,更不用说用于临床。人们对其疗效表示怀疑,因而进不了大部分欧洲和美国市场,只能在意大利国内、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少数国家小量销售,但其利润却占该公司经营额的80%。于是,瓦勒突发奇想,使出“妙招高招”:借助诺贝尔奖的神圣光环。于是有了前面的一幕幕丑剧。

丽塔获得了迟到的荣誉后,公司声名鹊起,医学界对“克罗纳西”的怀疑也就自然减少,于是这种药品热销世界市场。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公司经营额翻了一番。

可是,好景不长。热销的药并没有发现确切的疗效。医学家终于经过实验证实,“克罗纳西”并不能治疗神经损伤。德国首先宣布禁止进口该药。进入20世纪90年代,欧洲其他国家也相继停售此药。意大利当局在1993年也最终裁定它没有疗效,并禁止产销。几个月之后,菲迪亚公司宣告倒闭,接着便被国家接收,而公司总经理也因贿赂罪成为阶下囚。

菲迪亚公司花钱买奖售假药一事被披露以后,世人哗然。但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主席斯顿·吉利纳尔却坚决否认此事。他说:“这种指责毫无根据。虽然菲迪亚公司支持神经医药研究,也包括支持瑞典的研究人员,但这不能同诺贝尔奖扯到一起。”不过,他的这一辩解显然苍白无力,随着1999年初暴露的、此前国际奥委会一些委员因受贿改变2000年奥运会举办地的投票表决一事,人们更相信这一点。

丽塔在华盛顿大学时,曾和中国著名细胞生物学家薛杜普一起学习,都是著名胚胎学家维克托·汉布格教授最青睐的门生,一辈子献身医学,成就卓著。但为了金钱、名誉搞前述活动,使“晚节不保”,令人叹息。此时,我们回忆起崇高的古希腊科学精神——不为名利献身的科学的精神,它在讲究功利的世界上更显得难能可贵。

失误的讣告

1993年,美国作家詹姆斯·W·摩尔在《抓住那一瞬间》一书中,披露了设立诺贝尔和平奖的秘闻。

瑞典诺贝尔发明硝化甘油等炸药成名后,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他哥哥死的时候,当时报纸不知怎么搞的,偶然搞混而错发了诺贝尔的讣告,而不是他哥哥的讣告。

诺贝尔读到这一失误的讣告时,心里难受极了,充满了深深的犯罪感:讣告里提到他曾发明一种战争用的东西,这种东西导致大量人员的死亡和物体的破坏,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看完这则讣告后,他坐卧不安,心潮难平。他反省了自己发明炸药的动机是用于开发矿山、炸通隧道等,是造福于人类的,并非想用于战争,残害生灵,破坏和平。但事与愿违,科学家的发明却被战争贩子用于摧残人类和平。这血淋淋的现实使他心如刀绞,痛苦万分。

于是他怀着一种深深的悔罪感,在遗嘱中阐明设立一个以促进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奖,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诺贝尔和平奖——当时所有奖项中惟一不是自然科学奖的奖项。

对国王也不“优待”

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3年去世以后,辽阔的马其顿帝国一分为三,其中包括埃及的一位在亚历山大的多才多艺的将军,他不久就取得了这一地区的政权。这位将军就是索特尔·托勒密(Soter Ptolemy)王。

在托勒密王时代,他的疆域里有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叫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前275)。提起欧几里得,学过平面几何的人都知道他的《几何原本》。爱因斯坦说,它使“世界第一次目睹了一个逻辑体系的奇迹”;它使它之前的同类作品黯然失色而被它迅速、彻底取代,成为2000多年来支配着几何学的教科书。世界各地用各种文字出版了他的多种版本,注释诠解性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不亚于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接下来就是这位埃及国王、亚历山大里亚大学的创始人托勒密向欧几里得学习几何学而光顾这所大学的故事。

这所大学是托勒密王在公元前约300年开办的,地点位于距尼罗河口仅约十来公里的首都——亚历山大里亚。欧几里得就是在这里供职并编纂他的不朽名作《几何原本》的。

学了一段时间的几何学,托勒密王发觉这门学问是很难学的。于是有一天他问他的老师欧几里得:“学习几何有没有捷径?”欧几里得回答说:“陛下,在现实世界有两种道路,一种是供普通人走的,另一种供国王走。但是,在几何学中却没有专供国王走的路。”这句话,后来被人们浓缩、提炼为“几何学无王者之路”,而且被推广为“求知无坦途”,成为传诵千古的学习箴言。更推而广之,“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钱三强)。

是的,求知无坦途,“只有在那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现在人们谈论着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倡愉快教育,这无疑是很好的,但是,这里须警惕两种倾向。一种是降低学习必要知识和能力的广度和深度,因为这将使学生成为“贫血儿”。二是以为可以轻松获得一切所需知识和技能。没有“苦舟”是渡不过“学海”的。

托勒密王和欧几里得的问答,人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原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在约前387年的时候,漫游四海后返回雅典,在雅典一个叫阿开德米(Academy)的地方办了一所高等学校——柏拉图学园。现在,有的国家把高等学院称作“阿开德米”,就是起源于此。这一学园的一则趣闻轶事是,大门上写着:“不学几何的人,请勿入内!”到了约450年,这所学园的老师普罗克洛斯(约412~485)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第一卷作了注释,写了一篇《几何学发展概要》,人们常称为《普罗克洛斯概要》。此文描述了从“数学之父”、古希腊泰勒斯(约公元前624~约前547)到欧几里得之间主要数学家的事迹,其中就记载着托勒密王和欧几里得的问答这则轶闻趣事。

不过,这句箴言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在柏拉图学园内有一个叫梅内克缪斯(约公元前375—约前325)的古希腊数学家,他也当过托勒密王的老师,因而上述对话出自于这对师生之间。这种说法记载于古希腊晚期作家斯托比亚斯的著作之中。

其实,究竟是哪种说法属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牢记“求知无坦途”、“科学没有平坦的大道”这些金玉良言,才会不图安逸、蔑视懒惰;不懈地求知、艰苦地创业,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误把新娘当动物

如果要问,谁是俄国第一位诺贝尔奖的得主,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但要提起巴甫洛夫(1849~1936)以及他的“条件反射”说,也许不知道的人很少。他就是俄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人——1904年,他因在消化生理研究中的重大贡献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生理学家获此殊荣,他是世界上第一个。

“得来全不费功夫”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望。巴甫洛夫的成功也是“忘我”的结果,下面这则故事可见他“忘”到什么地步。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室,为了研究动物的条件反射,绑满了各种各样的动物:狗、兔、鸡、青蛙、老鼠……成天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研究的巴甫洛夫,没有时间与他的未婚妻西玛·卡尔捷尔捷夫斯卡娅会面,两人只是默默地相爱着。终于有一天晚上,他抽出一点难得的时间,约定与西玛会面。西玛如约来到实验室,巴甫洛夫连忙迎上前去亲热接吻、拥抱,随即拉着她的手,把她往缚有各种动物的实验架上捆绑。西玛原来以为他是在开一个科学玩笑,便没有声张;及至巴甫洛夫进入“角色”、动了“真格”,要把她当成动物做实验时,才知道巴甫洛夫并非为了闹着玩。这时她才大声呼叫,提醒他:“我是西玛,是您的未婚妻,不是做实验的动物!”这时,他才大梦方醒,赶忙把她从实验架上解下来。

由这一故事可以看出,巴甫洛夫对科学实验、研究到了何等忘我、痴迷的地步!“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巴甫洛夫的忘我和痴迷,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

痴迷和忘我可以认为是勤奋的最高境界。而巴甫洛夫的勤奋不是偶然形成的,也不是表现在一时一事上。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财富巨擘的企业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财富巨擘的企业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大战外星人3:冲出太阳系

    大战外星人3:冲出太阳系

    邪恶的外星人被吸进了黑洞,却又通过白洞挣脱了水晶盒子的束缚。3199年,他们乘坐雪彗星有一次来到了太阳系,在火星打响了攻击人类的第一枪。接着又向地球发射了恐怖的“捣弹”,地球污染肆虐,危在旦夕!火星科学基地15岁的首席执行官杨剑、超能力少女慕容雪、小博士叽里咕噜和他们的伙伴,乘坐超级宇宙战舰“帝龙号”飞往遥远的水晶星寻求帮助,在太阳系边缘又一次遭遇敌人舰队。1比53,他们能赢吗?
  • 有趣的动植物故事

    有趣的动植物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小学生枕边书3:启发小学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小学生枕边书3:启发小学生的100个哲理故事

    有趣的故事,不仅好看,而且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驾御;轻松的哲理,不只实用,更是开拓了孩子认识世界的思维。100个哲理故事,用爱和智慧,为孩子的成长,献上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也许会使你身心疲惫,也使你无法领略到生活中处处蕴藏着的哲理。如果有这么一本书,可供你入睡前品读,它能让你轻松地体悟人生,充实自己,又不会太累,你会把它放在枕边吗?本书就是这么一本启迪心灵的智慧之书。该书囊括了一百个具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短小精粹、情节简单、可读性强、道理深刻,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
  • 花羊羊的小诊所(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花羊羊的小诊所(读故事学科学丛书)

    花羊羊开了一个小诊所,诊所虽小,名气却很大。在通过花羊羊给老牛、老熊、小狗、小河马、小兔子、鸡姐妹等看病的过程中,描写了关于动物的一些怪病和花羊羊为他人热情服务的精神。
热门推荐
  • 蓝龙的无限之旅

    蓝龙的无限之旅

    重生多元宇宙,在龙之谷世界中寻找龙之宝玉的踪迹;在霍比特人世界中吊打史矛革;在魔兽世界中强拧下阿尔萨斯的脑袋;在不死之王世界中,登上了纳萨力克大坟墓王座.........当你凝望深渊时,却发现早已身处深渊!这是一条守序邪恶的蓝龙,在无限位面不断播种不断强大的故事!书友交流群:875445030
  • 尔雅书院(中国好小说)

    尔雅书院(中国好小说)

    《尔雅书院》是杜鸿最新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写了棒匪宝爷向往儒家文化,向往读书人的生活,送其儿子宝楠去尔雅书院读书,宝楠与女同学黑荷、先生秋儒之间的爱情纠葛。故事曲折,可读性强。
  • 萌妻追上门:邪少别逃婚

    萌妻追上门:邪少别逃婚

    在她身上的恋爱历史都快到巅峰了,虽然中途有掉下来,但她还是爬了上去。暂且不谈那个千方百计跟自己在一起的人,就说现任的男神吧!三天啊!才三天啊!见家长示爱夜不归宿都来了,虽然有些快,但宅女洛晓晓还是接受了。无法接受的只不过是前男友表哥罢了!只不过这个表哥是一个老狐狸。只不过他的条件有那么些过分。让人恨得牙痒痒的不是表哥,而是宅女洛晓晓居然答应了!只要不被发现什么都好,只可惜当她好不容易订完婚,男神总裁第二天就跟她玩失踪,玩逃婚!有本事就继续逃,迟早要把你从某个地方揪着耳朵进教堂,男神总裁你等着!
  • 末日废土一之启示录

    末日废土一之启示录

    末世……贪婪狂妄的人类,为了科技的发展而不惜一切......难道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吗?贪婪者?狂妄者?聪明人?愚蠢人?不知有谁会在末世中逝去,也不知道有谁会活下来,更不知道末世什么时候结束......末日的废土,将是人类的一篇启示录……
  • 正邪天下(5)

    正邪天下(5)

    一段师门恩怨引出一场天下动乱。武林之争始于绝世奇人空灵子所创“天平六术”。空灵子六位逆徒横行江湖,扰起一场血腥风雨。两位神秘少年便在这风雨江湖中同时崛起,各凭绝世智谋在武林中卷起一股狂潮,心怀圣意者,却魔缘不断,而心怀邪念者,却机缘连连,更统一邪道与正道相持不下,然而,自古正邪不两立,他们终因不同的信念而决战武林。
  • 壁花公主的恶魔军团

    壁花公主的恶魔军团

    温和的公主,冷漠的王子,缘分让他们相遇,命运让他们分开,当公主重新遇上王子,当王子再次爱上公主,命运之轮开始转动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和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哲学思考所撰写的《随笔集》。共收文58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而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无数青少年性格的形成都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 今日起变魔女

    今日起变魔女

    爱已深入骨髓……就算你已不记得我,认为我是疯子,我依然愿为你舍弃生命。
  • 给大爷出殡

    给大爷出殡

    小说以朴素温暖的乡土语言,讲述了一幕围绕“我大爷”过世出不出殡,乡镇、村庄各色人等表现出的种种心态、行为的活报剧。因市委书记的父亲是“我大爷”的生死战友,在官场对攀升有图的人执意要把丧事办得轰轰烈烈,好让市委书记开心,为日后升迁搭一把梯子;也有人认为“我大爷”这样厅级离休身份的人,丧事办得越排场越会有大把大把的“票子”收进;但更多的“我大爷”的亲人们执意要为他隆重出殡是因为刻骨的亲情。唯有“我大爷”的儿子——因“我大爷”政治灾难牵连、身体严重致残的马家努,顽强顶着各方压力,坚守着父亲的遗嘱:“死后不动客、不发丧、不出殡”,守护了“我大爷”一生乃至最后的淸廉。
  • 结婚十年,总裁的一品夫人

    结婚十年,总裁的一品夫人

    陆筱筱拼死拼活,忍辱负重,就是为了得到楚凌帧的……孩子!有了孩子,除了救命,她还可以膈应小三!终于在一场“奋战”后,她得以如愿以偿。然而事后,楚凌帧斜睨她手中的报告,“你以为我不让你怀上,你能怀上?”陆筱筱懵。“你现在还没发现,她就是一个打酱油的?”……陆筱筱以为自己是老虎,现在却有种被猪吃了的感觉。*她设计了一场逃亡。悄悄带着腹中的孩子出现在机场,偷偷回到了美国。然而一开门,却看到他已经在她家中,悠闲的喝着咖啡,甚至还把她的行李搬了进去。他笑道:“欢迎回家。”*孩子出生,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她才知道,他一直守候着她。陆筱筱哭了,“你既然爱我,为什么要抛弃我?”楚凌帧无奈的擦着陆筱筱的眼泪,“你确定是我抛弃了你,而不是你抛弃了我?我一觉醒来,不见的是你,我还在这里。”“那你为什么不理我?”“我以为你喜欢这个调调。”陆筱筱:“……”片段陆筱筱和楚凌帧是青梅竹马那时,陆筱筱十岁,楚凌帧十六岁。楚凌帧跟十岁的陆筱筱告白。陆筱筱问:“你喜欢小动物吗?”楚凌帧答:“当然,……顿顿都有。”陆筱筱:“……那你喜欢我吗?”楚凌帧:“当然。”陆筱筱哭了,“原来你是想要吃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