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9000000003

第3章 我们不向别人借贷历史——1925年在美国的演说

〔印度〕泰戈尔

演说者泰戈尔(1861~1941年)是印度作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出身于地主家庭。8岁写诗,毕业于伦敦大学。20世纪初他直接参加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他的著作卷帙浩繁,体裁多样,主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和《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和《戈拉》。其作品大多反映英国殖民经济下的印度人民的苦难生活。

这是泰戈尔于1925年在美国发表的演说。

“精彩演说辞”

印度从无任何真正的国家主义意识存在。即使我自孩童时代就被教导要崇拜国家胜于尊敬上帝和人类,但是长大后我又再相信这种说法。我相信我的同胞若能摒弃“国家重于人类理想”的教育主张,将更能维护他们的祖国。

现在的印度知识分子都试着接受一些违反祖先遗训的历史教训。事实上,所有的东方国家都企图承认非其本身生存奋斗结果的历史,譬如日本认为她因西化而日渐强大,但是当她耗尽其本身的文化遗产,而只余下那些借来的文化武器时,她发现已无法自行发展了。

因为欧洲拥有属于她自己的过去,所以她的力量就蕴藏在她的历史中。我们印度必须坚定地不向别人借贷历史,假如我们抹煞自己的历史,就无异于在自杀。你所借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会摧毁你的生命。

所以我认为印度在自己本土上竞相仿效西洋文明,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假如我们能遵循自己的道路,无惧外来的侮辱,开创自己的命运,将来必然是受益无穷的。

我们必须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正等待着那些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去开创。为崇高的目标努力工作以改善现有的生活是每一个人的特权。我们不应一味盲从顺应别人成功的实例,或固守成规,停滞不变。我们应该满怀理想,大步迈向无可限量的未来。

我们必须承认西方人来到印度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但是我们更应该将东方文化展现给西方人看,让他们知道东方人对世界文明是卓有贡献的,印度不会向西方人乞讨,虽然西方人可能是这样想的。我并非有意排斥西方文化,欲采取闭关自守政策,我只希望东西方能密切合作。假如上帝是派英国来此地充任东西方合作的桥梁,我会十分乐意地接受。我相信人性天良会促使西方人体认他们所承担的真正使命。但当我发觉他们的所作所为有辱其信誉及使命时,我不禁对西方文明有所微辞了。西方人不应为了满足其个人私欲,依仗其强大国力嫁祸于这个世界。他们应该扶助贫弱,教导无知,使这个世界免受更严酷的灾难,消除侵略和不平等现象。同时他们不应以追求物质繁荣为目的,而应深深体认他们正在拯救道德世界免受物质凌虐而努力。

我并非特别反对某一个国家,我只是不同意许多国家对“国家”一词所持的一般观念。国家是什么?国家是集合整个民族力量的组织,它不断地力求殖民扩张,以提高效率厚植国力。但是这种夜以继日追求强盛和效率的努力使人们精疲力竭,反而丧失了他原有的自我牺牲、努力创造的高尚本能。人类不再为追求道德,转而为维持国家这个机器组织牺牲自己。他自觉已经满足道德良知,所以形成人类世界的新威胁。当他向其以智慧创造而非完整人格促成的国家尽责时,他的良心不再感到沉重的压力。因此,热爱自由的人们仍在许多地方保留奴役制度,并以完成国家责任自慰。本性正直的人却容许残酷不义的思想和行为,还误以为自己在代天行道,赏罚严明。诚实的人却不断地奴役低能者,剥夺人权以求自我扩张。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看到许多本性善良的人因经商营利而日趋冷酷无情,我们就可以想象国家这个组织已使人们争权夺利,在世界上造成一片道德混乱。

几年来我们一直由态度绝对化的经济所有者支配,因此国家主义已构成印度的一大威胁,并且成为印度问题的症结所在。尽管我们已继承了自己的文化遗产,试着自我发展,却不知将来国家的命运如何。

我相信印度最需要的是自我发愤图强,努力建设。为此,我们必须历尽风险,坚守岗位,维持正义,不屈不挠地赢得道德上的胜利。我们应该向那些支配我们的人显示我们具有道德勇气及力量,有为真理正义受苦受难的耐力。

“演说辞欣赏”

这篇演说的最大特点是使用类比法进行论证,因此论证过程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论点立足牢固,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号召力。其次,本篇演说语言明确、简练,概括性很强。以意义高度浓缩的句子,表述出了作者意蕴无穷的心中的话语;再有,本篇演说慷慨激昂,情感饱满,表现出作者不卑不亢的高贵气节和强烈真挚的爱国之情。

同类推荐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王国维讲国学

    王国维讲国学

    本书选取王国维国学思维的经典解读,对历史、美学、哲学、文学、戏曲、古史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大师的角度关照华夏文化,文中处处显现学术之光,详尽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本书是一部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

    本书中,谭传宝教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德育”这一虽妇孺皆知但是却常常雾里看花般令人迷惑的概念做了系统而严谨的定义,并以大量浅近文字梳理、解释,试图让初次接触者也能洞悉其深意、理解其价值。另外,本书对德育的诠释完全切近时代特色,关照现实问题,建言德育实践,努力填平学术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热门推荐
  • 嫁冠天下

    嫁冠天下

    她小心翼翼、未雨绸缪,是太后的掌上明珠,武朝难得的贵女,却依旧被人算计而死。她重新归来,却只想要活一回自己,穿越到一个品行败坏的妇人身上,没关系,正好她也不想做贤良妇。不闹个风生水起,让那些害她的人不得安宁,怎么对得起老天赠送给她的这条命。——————————本书粉丝值2000+或全订教主任何一本书即可申请入v群,群号:542814025
  • 七世魂殇

    七世魂殇

    初有志,行天下,穷半生之心,护一世苍生,寻古迹,踏仙路,以一世之力,逆七世之劫!
  • 子渊诗集

    子渊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还能等我吗

    你还能等我吗

    你有没有有时想起,自己青春里的某一个人,你会不经意间笑了,一天某女生怒气冲冲“你个混蛋,又欺负我”某腹黑邪笑“就是喜欢欺负你,你咬我啊”
  • 国民男神宠在怀

    国民男神宠在怀

    “宋时屿,我好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好不好?”林荏苒喜欢宋时屿,喜欢的轰轰烈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宋时屿却始终都是淡淡的“嗯”。直到有一天,林荏苒气急败坏的吼道:“你要是再不娶我,我就找个男人嫁了!”于是,下一秒,她就被拎进了民政局。晚上,男人眼里带着精光,看着身下不断颤栗的小女人,沙哑的蛊惑“想要吗?来,自己动……”〔治愈系〕〔高甜宠文〕
  • 至尊盛宠

    至尊盛宠

    洗妆园的一次邂逅,帝君的绝代风华令她念念不忘。以求学为由接近他,妄想成就一段“师徒恋”,可偏偏帝君的心上人出现了。帝君大婚后,她被送去了九幽冥,不幸误喝下忘川水,忘却前尘……她变身为幽冥小仙孟戈,刚刚醒来,就有个俊秀男子告诉她,等他回来后便会娶她。三百年后,非但没能等到承诺娶她的人,反而有一只野鬼找上门来,蛊惑她……【瞧女尊权倾天下,看美男轮番打酱油~】欢迎关注新书《凤谋天下之谁与江山》
  • Our Village

    Our Vill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365夜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365夜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东莞打工妹生存实录2:我是一朵飘零的花

    东莞打工妹生存实录2:我是一朵飘零的花

    新中国成立后,有两次大规模的全国性人口流动。第一次,是1955年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无数的城市人怀着一腔热血奔赴农村的广阔天地,成为光荣的知青;第二次,便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数以亿计的农村人或城市贫民背井离乡,成为一名打工者。这两次人口流动都是以年轻人为主体,不同的是:知青是从城市走向农村,打工者则大多是从农村涌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