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2500000004

第4章

他一路上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春风又入江南岸”,咦,这象什么话?不好!”他自言自语着,然后又改为“满”字——“‘春风又满江南岸’,唉,越改越不象话了!”他又抛弃了“满”字,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眼。最后,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何不用一个“绿”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

“‘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

王安石到此才确定用“绿”字来取代“到”、“过”、“入”、“满”等字眼。第二天,诗人回到钟山的寓所,就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

元帅发来紧急令

老舍先生是一位着名的作家,他经常会收到各家报刊的约稿信。一次《青年界》杂志的主编赵景琛向他迫切诚恳地约写一篇文章,老舍先生应约,很快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文章。在给赵景琛寄稿时,附寄了这样一封信:

景琛兄:

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得!马来!

参见元帅。

带来多少人马?

两千来个人,还都是老弱残兵!

后帐休息。

得令!

这封信,老舍先生写得风趣形象,妙不可言,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朝有个叫朱庆馀的人,有一年他进京赶考,他先谒见了前辈诗人、水部郎中张籍,把自己的旧作和新篇都呈献给他过目,请求指教。张籍一向重视提拔和奖掖后进之士,他读了朱庆馀的诗篇,非常满意。

考期临近了,一天,朱庆馀又把一首题为《闺意献张水部》的新作给张籍看。张籍打开诗稿,琅琅有声地诵读起来: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借闺房情事来隐喻考试。作者自比新娘,把张籍比作新郎,把主考官比作公婆。“新娘”对“新郎”说:“我刚才画好的眉毛,深浅合不合时样呢?”意思是说:我的诗文是不是合主考官的心意呢?比喻生动,句式活泼,含蓄蕴藉,耐人咀嚼。

不久举行了考试,朱庆馀果然考中了进士,做了朝廷中的秘书省校书郎。

“突然”与“突然之间”

海明威的儿子在回忆录《爸爸教我写作》中写道:有一天早晨,爸爸说:“你自己写一篇短篇小说,不要期望写得很好。”我坐在桌子边,苦思冥想。用爸爸的打字机,满满地打出一篇故事,交给爸爸。

爸爸戴上眼镜,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读了起来,我在一边等着。他读完之后,抬头看了我一眼。“非常好,吉格,比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写得好多了。我看要改的就是这个地方。”他指着稿子,“应把‘突然之间’改成‘突然’,用字越少越好——这可以保持动作的持续性。”爸爸笑了起来:“你可以得奖了,孩子,你很有想像力。”他相信我们家里又出了个优胜者,可以在学校短篇小说比赛中得头奖。

得奖的应该是屠格涅夫,因为这篇小说是他写的,我只是在抄录时变了变背景,换了换名字。我对这篇小说的惟一贡献是把“突然”改成“突然之间”。我抄录时估计爸爸没读过它,因为有几页还没裁开。

诗的妙用

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有一天,一位诗人走近他身边,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一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那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呀?”那诗人笑笑,念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道:“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看到她。”

虚词的妙用

北宋有个宰相名叫韩琦。有一次,他在相州修筑了一座昼锦堂,请散文家欧阳修写一篇文章。欧阳修答应了,不久写成,并派人把稿子送去。韩琦读了这篇文章,玩味不尽,赞叹不已!

过了两天,韩琦又收到欧阳修派人送来的第二份稿子。还另外附了一张条子,上面写着8个字:“前有未足,可换此本。”韩琦把刚送来的稿子恭恭敬敬地拜读了一遍,觉得跟两天前的稿子毫无区别,一模一样,感到大惑不解。于是,又把前后两稿反复对照着朗读,终于发现了微小的差别。原来初稿的开头两句是:“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二稿在“仕宦”和“富贵”两个词后面各添了一个虚词“而”字,其他地方则原封未动。

韩琦摇头晃脑地吟诵着,品味着,猛然一掌击在案几上,连声叫好!这篇文章的开头两句添上了虚词“而”字,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能博得韩琦如此的夸奖?原来,添上两个“而”字,就变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这一改,不但使欧阳修散文的那种委婉曲折、摇曳多姿的笔调充分地表现出来,而且把前后发展的过程也反映出来,意思更加突出,语气也更为畅通了。

曹子建七步成诗

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的儿子,他与曹丕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曹操有好几个儿子,按照封建正统思想,曹操的君位应当传给大儿子曹丕;可是有的大臣和谋士表示反对,主张立第二个儿子曹植为太子,理由是曹植有雄心壮志,才能也比哥哥好。而支持曹丕的人势力也很强,双方各不相让。最后,曹操作出决定,确立曹丕为太子,打算死后传位给他。后来曹操死了,曹丕继位,称魏文帝。从此以后,曹植的处境一天比一天危险,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曹丕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常常想方设法迫害几个弟弟。

一天,曹植又从封地赶回京师朝拜皇上。这一次,曹丕下决心要置自己的亲弟弟于死地。等曹植上朝时,曹丕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命令曹植走七步路必须作出一首诗,作不出就判处死刑。朝廷上一片沉寂,气氛很紧张。有几个一向同情曹植的人也替他捏了一把冷汗。

人们把目光投向曹植,只见他举止从容,面不改色,文思敏捷,出口成章: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就是着名的《七步诗》。豆茎(即豆萁)和豆子本是同根所生。可是如今一个在锅(即釜)底越烧越旺,一个却在锅里受尽煎熬。曹植面对曹丕不择手段的迫害,发出了弱者凄厉的呼喊。

曹丕听弟弟吟完这首诗后,非常窘迫,一副狼狈相,终于不敢加害。朝廷上的气氛这才轻松了许多,几个同情曹植的人,心里也暗暗替他庆幸。可是,曹植由于曹丕和后来继位的魏明帝曹睿的接连不断的忌恨和逼迫,终于郁闷而死,只活了41岁。

陶渊明赋《归去来辞》

陶渊明是东晋着名的田园诗人。他所处的时代,危机四伏,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十分混乱。

公元405年8月,他迫于生计,又出任彭泽县令,每月薪水只有五斗米!陶渊明上任以来,也没有大的作为。公务办完之后,就到后衙院子里赏赏菊,喝喝酒,吟吟诗,不觉秋去冬来,天气渐冷。一天,他刚处理好一桩案子,准备到房间里休息一下。这时,有个县吏前来禀报:

“本郡刺史李大人派督邮张大人来我县视察,已到城外驿站了。请老爷赶快到城门口迎接,不可怠慢!”

浑身疲乏的陶渊明纳闷了半晌,县吏急得团团转,再三催促他束紧腰带,整好帽子,穿戴整齐,见到督邮大人后必须恭恭敬敬,笑脸相迎。陶渊明向来为人正直,蔑视权贵,不习惯于在上司面前打躬作揖,点头哈腰。他踌躇片刻,就对县吏说:

“烦你转告一声,我陶渊明怎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出卖自己的人格,向那个乡里小儿张督邮低头弯腰呢?”

说完,他毅然摘下乌纱帽,脱下七品官服,取出官印绶带,一并放在桌子上;回房里换了一身布衣,卷起铺盖往背上一撂,大踏步跨出了县衙门,辞职不干了。他从中秋就任彭泽县令,到初冬辞职还乡,在官只有80多天,从此永远离开了官场。

回家之后,虽然住房拥挤一点,生活清苦一点,可是陶渊明的心情十分舒畅,逍遥自得,无拘无束。喝几口淡酒观赏花木,读书弹琴,走亲访友,散步遣心,有时还种种地。第二年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他喜欢坐着柴车,或者划着小船,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就像笼子里的鸟儿,一旦飞向天空,投身于大自然,真有说不出的自由快乐。

晚上,陶渊明突然来了灵感,他走进自己的书房,磨好墨,铺好纸,奋笔疾书。他把白天酝酿好的一篇韵文一挥而就,前面还加了一段序文,写完后读了3遍,改了几个字,终于定稿。这就是表白诗人洁身自好,蔑视富贵,酷爱自由,被传诵千古的名篇《归去来辞》。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范仲淹不但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宋仁宗时期,巴陵太守滕子京重建了驰名遐迩的岳阳楼,并想请好友范仲淹写篇《岳阳楼记》。他先请了当地一位画家,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然后写了一封长信,详详细细地介绍了岳阳楼的建筑结构、外貌特征、地理位置、附近的湖光山色,气候环境以及与此有关的历史人物和文章诗赋。信写好之后,立即派人送到邓州(今河南省南阳市),交给范仲淹。

范仲淹读了好友的信,看了图画,盛情难却,就决定起草;可是刚一举笔,就想到难度极大:一是自己毕竟没有亲临其境,必须借助于想像力,不能出一点差错;二是岳阳楼之大观、洞庭湖之胜景,早已被前人说尽了,如果单是写景,意思不大。他想,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即景抒情,有所寄托;而且必须写人,通过对迁客骚人和古之仁人的对比衬托,颂扬后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只有这样写,才不至于停留在单纯的景物描写上面,才会使文章高超,境界开阔,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熏陶。

主意打定之后,范仲淹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正式动笔。笔力千钧,一挥而就,几经修改,方才定稿。

滕子京读后大喜过望,传给僚属们观看,一个个都叹赏不绝。于是,滕子京立即请书法家将《岳阳楼记》全文抄写一遍,再命工匠把它刻在由12块檀木板组成的屏风上,黑底绿字,笔力遒劲,刀法苍老。从这以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成了千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也因此而驰誉四海,闻名天下。

王勃写《滕王阁序》

唐朝初年,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作家名叫王勃。有一次,他从山西南下,路过江西南昌,参加了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举行的宴会。宴会上,阎公让所有到会的名士文人为滕王阁作序,其实他事先已暗地通知自己的女婿孟学士打好草稿,到时候当众露一手,显一显才能。但在宴会上,他还是假惺惺地拿出纸笔,逐个传递下去,请宾客们作序。大家都客气地推辞了。当纸笔传到王勃手里时,他竟毫不谦让,挥笔就写。阎公气得直瞪眼睛吹胡子,板起面孔退到另一个房间去,只派了个小吏跑到王勃跟前,看他写些什么,并随时来报告。

第一次报告说:“文章开头是:‘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说:“这不过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意。”第二次报告说:“接下去两句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听了,不禁陷入沉思,半晌说不出话。

后来又报告说:“现在是这么两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了,大吃一惊,猛然从座位上跳起来,说:“这后生可真是个天才,他的文章必将永垂不朽!我刚才怠慢了他。”说完就急忙到宴席上,看王勃把《滕王阁序》写完,并向他道贺,众宾客也一致称赞这个青年的才能。大家开怀畅饮,尽欢而散。

长安米贵

白居易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很早就展露了才华。一年,他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唐代有这么个风气,举子为了争取考上进士,在正式考试前,往往拿着自己的诗文稿子向当时有名望的前辈作家请教,希望他们向主考官作有力的推荐。

一天,白居易也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访当时的老诗人顾况,希望得到指教。顾况看过名片,觉得“白居易”这个名字有点特别,与众不同,就马上接见了他。

顾况审视着眼前这个身材瘦长、口舌生疮的青年人,略显文弱,貌不出众,猜不透他肚子里究竟有多少学问,就带着一种半开玩笑半教训人的口吻,慢条斯理地说:“长安的大米一向很昂贵,新近又涨了价,你想要在这儿白白地居住下去,可不那么容易啊!”说话时,还故意把“白”、“居”、“易”3个字音读得很重,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白居易还是恭恭敬敬地把自己的诗稿献上去,请他指点。顾况接过诗稿,翻开第一页,一边捋着胡子,一边轻轻地吟诵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萎萎满别情。

顾况反复读了几遍,细细体会一番,感到确是一首好诗。他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格外欣赏,禁不住拍案叫绝!

“你今年几岁?”顾况问道。

“虚龄29岁。”白居易答道。

“你写这首诗的时候几岁?”

白居易略一沉思,回答说:“16岁。”

顾况大为惊奇,接下去又一口气读了10多首,感到每一首都写得既通俗易懂又情真意切,有独特的风格。他拍着白居易的肩膀,严肃地说:“你写出这样好的诗,要在京城里‘居’下去就不难了。我刚才不过是跟你开了个玩笑,请你不要见怪!”

这一年,白居易因考试成绩优异,加上顾况的热心推荐,所以一举考中了进士。

抱佛脚

传说古代,在云南省南部地区有一个小国。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信奉佛教,所以,那地方寺庙多,僧侣多,信徒也多。

有一次,一个罪犯逃跑,由于官府追得急,犯人几乎无处可逃。眼看就要被抓到了,那犯人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最快的速度,拼命地跑向一座寺庙。跑到庙里,他赶紧跪倒在一尊大佛之前,抱着大佛的脚苦苦哀求。一边嘴里喃喃地念诵佛经,表示认罪和悔过,一边不停地磕头。追捕的人赶到庙里,看到这犯人正在虔诚地忏悔,泪流满面,额头青肿,觉得他确有悔改之心,于是将他赦免了,没再逮捕他。这件事后来传开了,在民间就产生了一个俗语叫做“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

与这俗语有关的,还有这么一件事。

北宋时,宰相王安石有一次与宾客们闲谈,谈起关于佛学的一些问题,王安石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且官场坎坷,于是感慨地说道:“我老了,也该跟和尚去作伴了!”说完之后,随口吟了一句:“投老欲依僧”。不料,身旁的一位宾客却顺口接了一句:“急时抱佛脚”。王安石一听,笑了笑说:“我这句可是古诗呀!”那宾客毫不退让,也笑着说:“我这句也是俗谚啊!”众人一听,连连点头。

笑声中又有位宾客说:“你们这两句各省去一个字也很不错。上句去头(实际上是‘投’字),下句去尾(实际上是‘脚’字),就更有意思了。这样就变成了‘老欲依僧,急时抱佛’,岂不更妙?”大家一听,笑声不止。

后来“抱佛脚”就成了一个惯用语,它往往比喻平日毫无准备,事到临头,才想办法去应付的那种情况。

“寸阴”的来历

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据史书记载,我国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开始用日晷来计时了。日晷由晷盘和晷针两部分组成:晷盘为石质,四周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个度,用来表示时辰;晷针为铜质,立于晷面正中垂直于晷面。晷针的影子指向晷盘的某一位置,便可知道是白天的某一时刻。“寸晷”指一寸长的影子,借指时间。“一寸光阴”,就是晷盘上晷针的影子移动一寸距离所耗费的时间。

同类推荐
  •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谚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校园实用经典趣味谚语(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

    《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谚语》是一本科普类读物。歇后语、座右铭、格言等无疑都是一种浓缩的语言精华,可能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不断提炼和传承,才得以流传至今。《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谚语》主要内容包括趣味谚语类型的语言精华。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身,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朋友修身养性、努力学习的一个指路明灯。
  • 三剑客(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三剑客(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了解我国国防的概括和历史以及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熟悉国防法规的基本内容,明确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指出,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热门推荐
  • 羁旅

    羁旅

    陈默因为公司老总的一个包藏祸心的遣派任务,在异乡沦为人质和替罪羊,被关进看守所。逆境中,他坚信自己是无辜的,凭借着“和而不同”的生存智慧和“洁身自好”的道德底线,躲过一次次的生存危机。然而,在天使难以抵达的牢房,撒旦却在黑暗中横行。一个身为公安局局长爱子的流氓团伙首犯和一个罪恶毕露、难逃死罪的雇佣杀手结成同盟,欲置陈默于死地。神使鬼差的结局竟是雇佣杀手倒在血泊中。公安局长爱子却反咬一口,成了陈默在监内斗殴、故意杀人的目击证人。在停止行刑的通知传到刑场时,冰冷的子弹已经飞了过来。悲剧诞生了。
  • 追妻100天:男神的呆萌暖妻

    追妻100天:男神的呆萌暖妻

    BOSS大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欺负女下属,于是某女哭诉:“你怎么可以这么坏。”BOSS大人邪气一笑:“我还有更坏的,你要不要试试看?”“我不要。”他步步紧逼,她节节倒退,却最终难逃他的魔爪。助理A:“听说某某约贺小姐看电影。”坏男不屑:“给他安排大量工作,务求每天加班至凌晨三四点。”助理B:“不好啦,贺小姐被坏人捉走。”坏男大怒:“下令全球通缉,竟敢招惹我的女人,简直就是找死。”助理C:“贺小姐想认小小姐做干女儿。”坏男嘿嘿地奸笑:“好,顺便把孩子的爹打包送给她做老公,告诉她,本少附带强大的暖床功能。”没错,孩子的爹就是他。推荐叶希维新书《神秘老公强势宠:108次爱你》,很好看哦!
  • 杞忧

    杞忧

    神门走迹,横行无边高歌亢曲,月下海烟这书慢热,但书中有诗有酒 就像好诗跟好酒,不会辣眼睛呛喉咙
  • 中国兵家

    中国兵家

    "中国正在奔向现代化,奔向文明和富裕。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中国悠久而灿烂、源远而流长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大的推进剂。中国传统文化既是本土文化即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又是东亚文化的母文化,同时又是世界古文明系统中一直迮续至今的文化系统。因而它既有自身独具魅力的特色。又包容着世界文明优秀成果。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传统的,又是当代的,既是当代的,又是未来的:因而它是传统、现实、未来的统一,是继承、扬弃、拓展的统一,有着永久旺盛的生命力。"
  • 戏曲理论与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戏曲理论与美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入作者21世纪以来撰写的关于戏曲理论与美学的文章22篇。第二辑6篇,概述了中国古代到当代戏曲理论的发展历程;第二辑5篇,论述了欧阳予倩、阿甲、张庚、郭汉城等当代戏剧家对戏曲理论研究的贡献;第三辑7篇,阐述了作者关于20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观点,以及关于中国现代戏曲理论的构成、建设的构想,论述了“关目”、“程式”、“行当”等戏曲概念的意义;第四辑4篇,通过论述戏曲美学与中国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民族艺术美学的密切联系,探讨了形神、虚实、内外、功法等美学范畴的意义。书末附有对作者的访谈一篇,记述了作者的学术研究经历和今后的研究设想。
  • 魔动九天

    魔动九天

    天赐体,聚灵气,固金身,淬灵魂,展神通,逆成仙,渡天劫,破苍穹!根骨奇差少年受尽嘲讽,一次机缘获得逆天改命的涅槃神草。从此,废柴的命运改写,领悟无上神诀,修炼旷世魔功,千般法诀,万般灵宝,统统收纳!他揽美女、收小弟,战八荒,纵横乾坤,唯我独尊!
  • 北大管理课

    北大管理课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离不开管理学。不管是一个国家,一个公司,还是自己手边的每一件事,都需要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北大管理课》传承上百年北大文化积淀,揭示管理学的真谛,让你从现在开始,学会用管理者的眼光思考和统筹。
  • 我的老公是阎王

    我的老公是阎王

    冥傲天,地府伟岸的冥王,阴冷无情,嬉闹无偿。听闻他千年前极其宠爱她他的王后,千年后一场浩劫,地狱之花曼珠沙华一夜之间全部凋谢,心爱的王后消失,冥王从此沉睡,醒来之后忘却所有。【宠溺篇】“冥王,王后娘娘跟几个小鬼打架,打输了,正......趴在地上哭呢。”某侍卫向正在画美人的某阎王禀报道。某王眉宇一挑,“传令下去,谁敢赢王后娘娘,统统送去十八层地狱。”画面上呈现出某女趴在地上,双手捶地的痛苦样。*花芊儿,现代都市女郎,圣母般纯洁地怀孕了却不知其爸爸是谁?被迫与相爱的男友闻人阎分手,十月怀胎生下男婴,一夜之间竟变成一个五岁的男孩----冥焰。冥焰殿下来到现世,随着冥焰的出生,圣灵引诱冥王的灵魂附身于车祸昏迷的闻人阎身上,从此闻人阎即是冥王。【冥焰篇】“判官,抱抱。”冥焰忽然张开手臂,朝着他可爱的笑笑。胖嘟嘟的脸庞鼓起,看着实在是想让人咬一口。一双大眼像月牙儿弯弯,额头上的若隐若现一朵艳红的花冥焰扭着胖胖的身子,开始撒娇,手里还是不肯放开判官的胡须,“焰焰的娘亲在凡间,焰焰要去找娘亲。”(一对一,有宠有甜有搞笑有小虐,带点玄幻色彩,但生活在都市时与一般都市文无异,前半部分发生在现代都市,后半部分转移到地府地宫。)---推荐禾子完结旧文《闪婚老公亲一个》---完结文《冷少,夫人来袭》
  • 我在富士山下,等待葡萄成熟

    我在富士山下,等待葡萄成熟

    爱情就像喜欢富士山,你可以看到它,但是不能搬走它,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移动一座富士山?回答是,你自己走过去。身为大学讲师兼心理辅导师的林小桕,可以帮学生们解决无数情感问题,讽刺的却是无法帮自己解开心结——她放不下念念不忘的初恋,甚至因为初恋的一句话开始在校园里种植葡萄……而就在林小桕以为自己已经心如止水时,遇到了温柔细心的大学讲师杨文,帅气阳光的插画师蓝夕……人生总有无数的意外与无奈,暗叹惋惜,当苦心经营未能得到预期收获时,林小桕会有怎样的爱情选择?
  • 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希望集团三十年

    刘永行刘永好首富长青:希望集团三十年

    20世纪80年代初,刘永好四兄弟在四川老家开始创业旅程,他们用拼凑起的1000元钱,从养鸡、养鹌鹑做起,在三十年间打造出中国最知名的民营企业——希望集团。其中刘永行刘永好两度被评为福布斯榜的中国首富,二人也先后成为CCTV2001和2006的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四兄弟的成功是中国式“白手起家”的典型,他们的创业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也因此见证了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各个时期的起伏跌宕,而他们一路走来,三十年屹立不倒、蓬勃长青,的确称得上一个难得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