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9000000004

第4章 八面生风王熙凤(4)

在贾府元宵节聚会上,众人请求贾母说笑话。贾母说,一家子有十个儿子,娶了十个媳妇,只有第十个媳妇最聪明伶俐,心巧嘴乖,另外九个媳妇想探讨她受宠的原因,到阎王庙烧香,却意外地得知,原来这第十个媳妇托生时,可巧孙悟空到阎王庙,撒了泡尿,这小儿媳就吃了。所以她伶俐嘴乖。

贾母显然喜欢凤姐嘴巧,幽默地用“喝了猴尿”来调侃,这位老祖宗实在比凤姐老辣!贾母开始曾感叹“这笑话倒有些难说”,为什么?因为她的身份太特殊。居于贾府宝塔尖,说笑话说得太庸俗,则失身份。如果拒绝说,难道堂堂一品夫人连笑话都不会说?如果随便诌一个,或者说的笑话不能引人笑,还是有失身份。贾母表示她要“老脸皮子厚”地说个笑话。贾母的笑话说得既通俗又雅致。说通俗,因为她用的是世人都熟悉的生死轮回和孙悟空编笑话,说雅致,因为她表达的是对嘴巧者的挖苦和调侃。而且是恰到好处的调侃。

贾母的笑话讲得谑而不虐,藏而不露,很合老祖母身份。

首先听懂这故事的,正是凤姐。她马上笑道:“好的。幸而我们都笨嘴笨腮的,不然也就吃了猴儿尿了。”

这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整个贾府最心巧嘴乖的是哪个?当然是凤姐。经常被贾母直接以“猴儿”相称的,也是凤姐。凤姐偏偏说自己“笨嘴笨腮”!

尤氏马上来个不戳破的戳破咱们这里谁是吃过猴儿尿的?别装没事人儿。”这是直接挖苦凤姐刚才是在“装没事人”。尤氏其实不笨,如果她直接说凤丫头就是吃了猴儿尿!”岂不太没蕴藉?老祖宗都不戳破,你怎么能戳破?尤氏的话问得似乎含糊而实际清楚,她等贾母接招,或者引大家起哄呢。

贾母凡事点到为止,岂能笨拙地画蛇添足?大家也不敢起哄。结果是凤姐无语,贾母无话,薛姨妈出来圆场:“笑话儿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薛姨妈真是武林高手,话中有话,你们自己寻思去!贾母的笑话对了什么景?自然是吃了猴儿尿的小儿媳跟现实生活中的巧嘴凤姐对了景。大家心照不宣。

贾母这个似乎普通的笑话,无意中却透露出小说家创造人物形象时的理性思考:凤姐跟孙悟空有深刻的性格渊源。

一刻也不安宁的猴性

我发现,凤姐跟孙悟空在八个方面极其相似:

一曰好大喜功;

二曰好戴高帽;

三曰心高气傲;

四曰冒险好动;

五曰聪慧好奇;

六曰没上没下;

七曰口若悬河;

八曰善于谐谑。

这八个方面都可以从两部小说找到互相对照的具体例证。他们最相似的一点是:生命力极其强桿、创造力极其丰富,总在不停地琢磨事,总想做点儿份外的事,做点儿新奇的事,做点儿好玩的事,做点儿过去没做过的事,都有一刻也不安宁的“猴性”。

孙悟空喜欢揽事,好卖弄能力。跟妖精斗,是多么艰难的事?他却说是“捉个妖精耍子”。孙悟空最喜欢管闲事。西天取经路上,有不少磨难,根本就是他自己显能揽事找来的。

比如说,唐僧四众走到朱紫国,看到朱紫国王求医的榜文。这事跟取经有何相关?一点儿牵连没有。跟孙悟空降魔驱怪的特长有何相关?一点儿关系没有。孙悟空却立即来劲,满心欢喜想:“且把取经事宁耐一日,等老孙做个医生耍耍。”然后,突然变得博学多才的猴儿来了番悬丝诊脉,判断国王病因是“双鸟失群”(朱紫国王后确实被妖精抢走),制作了以大黄、巴豆、锅底灰为主料、马尿为辅料的药丸,取名“乌金丸”,给朱紫国王服用。官员们问以何冲服?孙悟空来了个颇像现今手机短信的搞笑段子:“半空飞的老鸦屁,紧水负的鲤鱼尿,王母娘娘搽脸粉,老君炉里炼丹灰,玉皇戴破的头巾要三块,还要五根困龙须”。众官说弄不来,猴儿说那就用“无根水”吧!无根水即没落地的雨水,猴儿马上邀请龙王打喷嚏下无根水!结果,朱紫国王药到病除!

《西游记》天马行空,但在离奇幻想中有人物性格的合理内核。朱紫国行医的幻想情节,就把孙悟空好动、好奇、好胜、好显卖的个性写得人木三分。

凤姐不会筋斗云,不会七十二变,但是她的好动、好奇、好胜、好揽事、好显能,跟孙猴子如出一辙。

我们可以看几个似乎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例子:

一是撑船。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贾母设宴后,带刘姥姥在大观园游玩,姑苏选来的驾娘把棠木舫撑来,众人上船,“凤姐儿也上去,立在船头上,也要撑船,贾母在舱内道:这不是玩的,虽不是河里,也有好深的,你快不给我进来!,凤姐儿笑道:怕什么!老祖宗只管放心。,说着便一篙点开。到了池当中,凤姐只觉乱晃,忙把篙子递与驾娘,方蹲下了。”

贵族少奶奶居然抢船娘“买卖”,亲自撑船,太离谱了。

金陵十二钗中的任何其他一个,哪个会有这样的举动?

黛玉会吗?不会,她只会在潇湘馆吟诗、观竹、教鹦鹉;宝钗会吗?不会,她只会在蘅芜苑看书、绣花、动心思;湘云会吗?不会,她只会石头発上醉卧、梦中吟诗作对;探春会吗?不会,她只会在秋爽斋窗下走围棋、练书法;李纨会吗?不会,她只会在稻香村教子、针黹、养性情;只有凤姐,会在大观园撑船,公开做根本不该少奶奶做的事!

此时的凤姐,不再是那个位尊权重的管家奶奶,只是个好奇的、爱玩的孩子,一个从小儿被当作男孩教养长大的女孩。

二是写诗。

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是大观园诗会的活动。根据历史记载,联句是文人中盛行的写诗形式,因为多人即时写诗,也没有留下多少著名诗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把联诗当成刻划人物个性、预示小说结局的重要手法。

联句最重要的是起头。联句的头起得好不好,影响整个联句。而且,联句第一句,往往是对诗人的目光、才情、思路最大考验。正如《蔡义江增评校注〈红楼梦〉》一书所说:“联句只有起头,不受别人思路影响,自有高下之分。”

大观园诗人们芦雪广联句要求“即景联句”,什么景?雪景。联什么句?五言排律,限什么韵?二萧韵。这是多专门化的要求?

芦雪广联句居然是凤姐毛遂自荐起头,岂不太离奇?

凤姐不识字,当然不可能写诗,既不写诗,当然不知道什么是“即景联句”,什么是五言排律,什么是二萧韵。但是,她偏偏要参与芦雪广联诗,偏偏要给联句起头!

凤姐起的首句,恰好咏雪景,恰好五言句,岂不奇中迭奇?

凤姐完全能按照联句要求进行认真构思,一向快人快语的凤姐居然“想了半日”后,才笑说“只有一句粗话”,众人都说“越是粗话越好”,然后,凤姐像著名作家谈创作经验一样谈创作过程:“我想,下雪必刮北风,昨夜听见一夜的北风,我有了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

凤姐的“粗话”,为大观园诗人交口称赞。因为它,“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正是会做诗的起法”。岂不是太妙了?

凤姐要参与联句时,“众人都笑说:更妙了!,”立即在“稻香老农”前加个“凤”字,凤姐俨然成芦雪广首席诗人!大妙!

凤姐敢做自己从来没做过的事,而且做得出奇的妙!

归根到底,是曹雪芹构思妙。凤姐是金陵十二钗之一,除了太小的巧姐外,连早死的秦可卿都在梦中念过诗句“三春去后诸芳尽,各人须寻各自门”。凤姐岂可无诗?曹雪芹让在她联句时“不该出手也出手”,将能事之人的异才描绘如画。

三是放炮仗。

第五十四回写贾府庆祝元宵节。凤姐讲了个“聋子放炮仗”的故事后,贾母说:把咱们的烟火放了吧。贾蓉忙带着小厮布置放烟火和花炮。林黛玉因为禀性虚弱,被贾母搂在怀里;贾宝玉虽然不弱,却被王夫人搂在怀里;薛姨妈要搂湘云,湘云说“不怕”。凤姐跟这些或小胆、或大胆的小姐哥儿都不一样,她跟尤氏说:“等散了,咱们园子里放去,我比小厮们还放得好呢。”

撑船、写诗、放炮仗,都是凤姐生活中的琐事,但都表现出她不同寻常脂粉的“猴性”。

凤姐不同寻常脂粉,更重要的表现是:

毒设相思局,心狠手辣,整死人不偿命;

协理宁国府,运筹帷幄,巾帼压倒须眉;

管理荣国府,杀伐决断,机变权术超常;

凤姐跟孙悟空还有个突出的共同点:都擅长说似乎犯上作乱的谐语。

孙悟空是桀骜不驯的人物。他最有名的造反宣言是大闹天宫说的:“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有古代小说研究者曾把这句话叫做“响彻云霄的反抗宣言”。还有研究者把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到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叫做“农民起义被统治者招安”。这些且不论。孙悟空皈依佛门后,再说带造反性质的话,似乎犯上作乱,却都在“主流意识形态”允许范围,多半用来调侃取乐、甚至取悦早已是同一阵营的位居高位者,比如玉帝、如来、观世音。

西天取经的孙悟空跟天界、神界主宰打交道,常说信口开河的话,不合规矩不靠谱的话,不伦不类的话。仔细想想,孙悟空哪儿是造反?他通过没上没下、没长没幼、没尊没卑,混淆妖精和神仙的区别,既达到取乐目的、又叫天界主宰“为我所用”。

比如:

对三界主宰玉皇大帝,孙悟空有个特殊称呼:“玉帝老儿”;对佛门最高主宰如来佛,孙悟空有个特殊称呼:妖精的外甥;对观世音菩萨,孙悟空有个特殊说法:“活该她一世无夫”。

孙悟空当面跟“最高主宰”打交道说的话,好玩极了。孙悟空的金箍棒被妖精收去,不得不到天宫求玉皇大帝帮忙,对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孙悟空如何奏本?他独出心裁地说:“老哥儿,累你、累你!”莫名其妙的称呼,奇特之极的嘘寒问暖,惹得天界神仙乐不可支。太白金星问:猴儿何前倨而后恭?孙悟空回答得既令人笑破肚子又非常有哲理:于今没棒弄了。也就是说:齐天大圣在人屋檐下,也不得不低头!

但是,不管背后叫“玉帝老儿”还是当面叫玉帝“老哥”,孙悟空再也不是来造反,来逼着玉帝把灵霄宝殿宝座给他倒出来坐坐。不管如何调侃如来佛是妖精的外甥,孙悟空都是为了执行如来佛指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不管如何调侃经常安排妖精为难取经僧众的观世音“一世无夫”,孙悟空是观世音的虔诚弟子。

观察凤姐,我发现,她也特别擅长在贾府至高无上的贾母跟前说一些似乎犯上作乱的话,仔细思考,无一不是锦上添花,并达到老祖宗为我所用的目的。这一点,凤姐跟被招安的孙悟空非常相似。而且,凤姐语气之诙谐、措词之巧妙,也时刻显示出“比猴还精”的特点。

至于凤姐如何好大喜功?如何心高气傲?如何口若悬河?……《红楼梦》八十回,几乎有二分之一章节跟凤姐这些特点有关,这些特点都跟孙悟空有关联。

凤姐的“五行山”和“紧箍咒”

孙悟空再能,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凤姐亦然。

凤姐跳不出的“如来佛手心”是什么?

是“盛筵必散”;

是“树倒猢狲散”;

是“忽喇喇似大厦倾”。

凤姐再有志气,她面对的却是贾府一大帮没志气的男性;凤姐再有能力,她面对的却是贾府无可挽回的残局败局。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曾说,贾府已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外面的架子虽未倒,内囊却已尽了上来。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安富尊荣,因为不知节俭,等等。

所以,当凤姐以荣国府管家婆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她面对的已是“诸侯之泽,五世而斩”第四世,是进少出多的局面。

跟孙猴子类似,凤姐也有属于她的“五行山”和“紧箍咒”。

凤姐的“五行山”,就是让荣国府管家婆转不动的经济困难,是造成贾府最终覆灭的根本原因。

也折射出造成曹府最终覆灭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贾府覆灭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冷子兴所说的“安富尊荣”,不是小打小闹的进得少、花得多,而是大规模寅吃卯粮。

贾府覆灭原因,恰好由烈火烹油的元妃省亲造成。

正如曹府覆灭原因,恰好由轰轰烈烈的康熙南巡造成。

元妃省亲花了多少钱?小说始终没正面写。小花花公子贾蓉说了句到位的话:再省一次亲,只怕就精穷了。

而对元妃省亲有原型作用的康熙南巡花了多少钱?时人记载“三汊河干筑帝家,金钱滥用比泥沙”。结果是曹寅亏空上百万,死不瞑目。雍正上台后,借曹雪芹的父亲“骚扰驿站”抄了家。

孙悟空曾被压在五行山下,但是他荣幸地遇到了取经僧,将他从五行山下救出来,孙悟空从此开始了新的幸福生活。虽然,他头上不得不戴着观音菩萨“陷害”他的紧箍咒,虽然有研究者认为取经的孙悟空应该算“农民起义的叛徒”,但孙悟空西天取经降魔除妖毕竟可以算跟大闹天宫媲美的情节。

而凤姐给压到“五行山”下,已经盼不来“取经僧”,只能眼睁睁等待毁灭。

何况,凤姐给压到“五行山”下之前,头上已戴了紧箍咒。

凤姐的紧箍咒,不是由如来佛安排,而是由封建宗法制决定。这紧箍咒就是:男尊女卑、夫为妻纲。

念动这个紧箍咒的,有时,竟然是最宠爱她的贾母。

贾母念凤姐头上的紧箍咒时,主要还持爱护态度。待到凤姐失去贾母的庇护,由邢夫人和贾琏来念动这紧箍咒时,凤姐的末日才真正到来。

孙悟空跟随唐僧,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最后取得真经,他头上的紧箍咒,随着他成为“斗战胜佛”,自然消失。

王熙凤跟随贾母,兢兢业业,机关算尽,随着“忽喇喇似大厦倾”,她头上的紧箍咒,越念越紧,越紧越念,新仇旧恨一齐找,新账老账一齐算。凤姐内外交困,心劳力拙,最终要了她的小命。

中国古代小说很少能看到凤姐这样的女性人物,在世界小说名著里,倒能找到跟凤姐类似的女性人物。最有代表性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萨克雷《名利场》里的利蓓加·夏泼小姐,一个是米切尔《飘》里的郝思嘉。

《名利场》向来被看成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利蓓加·夏泼是个极端自私极端聪明的人物。她出身低微,总惦着向上爬,她借助美貌和聪明,玩着鬼一样的花招,通过一个一个男人,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绿眼睛一转”就计上心来的英国女人活脱是王熙凤跨洋过海的后代儿女。

在另一个算不上经典却极畅销的小说里,还有个人也像凤姐的“隔国后代儿孙”,那就是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风靡一时的《飘》里的郝思嘉。这个小说后来拍成电影《乱世佳人》,由好莱坞大明星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担纲主演,风靡全球,囊括奥斯卡若干奖项。

1936年7月5日《纽约时报》的书评这样介绍郝思嘉:“郝思嘉缺乏许多女性的美德——事实上,可以说是几乎缺乏所有的美德,除了勇气不虞匮乏之外。这个郝思嘉生命力旺盛、全身每一寸细胞都活蹦乱跳、自私自利、没有原则、无情无义、贪婪成性、颐指气使、骨子里却是灵活轻巧、弹性良好的钢铁。她父亲是爱尔兰移民,以性格和魅力打入南方的有钱阶级,还娶了名门闺秀。郝思嘉务实一如爱尔兰人,几乎没有母亲的婉约气质,是个不折不扣的叛逆分子,完全无视社会的标准及禁忌。她是美国小说中的难忘人物,理直气壮地存在,而且我想势必还会存在很久。”

如果没有“爱尔兰”等词存在,我还以为这是美国人评价我们《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呢!我怀疑,会不会米切尔小姐在创作《飘》之前看过《红楼梦》?

同类推荐
  •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最新修订文雅词幽,馈赠珍藏首选书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新订版)》“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所以,从一开始命运就埋下伏笔,安静蛰伏在人生里静候结果开花的一天——他被人记取,不因他是权榴之子,不因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而因他是横绝一代的词人。
  •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温馨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为著名女作家赵玫、裘山山、庞天舒三人和最新散文集,分别为《我轻声唱起忧伤》、《一个人的远行》、《带一颗心去田园》。作品具有极高的性和艺术价值。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人的一生,会结识许多人,经历许多事。有的,被时光带走了,在记忆中流失了; 有的却历久弥新,怎么也忘不了。忘不了,就是活着———即使在现实世界上不在了,也永远活着。本书所记,就是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
  • 女人与风景

    女人与风景

    不安的早晨,十八岁少女敏感的目光,二十岁男子黑风箱般的胸膛,长凳两个不安的形象,谁影响谁呢,莫非要怪花皮书陡然多出一章。
热门推荐
  • 他说我最珍贵

    他说我最珍贵

    沈怀钰娶我,只不过用我当幌子,掩饰他不为人知的隐情,还差点沦落为替他生孩子的道具。沈以南娶我,明确地和我说,只是想让我替他生个孩子……我唐之雅招谁惹谁了!翻来覆去都是要为你们沈家生孩子!后来孩子还未出生,我却从沈太太变成他尴尬的婚外女朋友。我想逃,逃不出他的手掌和他360°无死角的呵护宠爱。我说,亲爱的,总有渣渣想虐我。他说,唐小猪,渣渣有你男人收拾,你只需不(给)变(我)应(生)万(猴)变(子)!
  • 种植小窍门

    种植小窍门

    本书讲述了一些家庭种植花草的小窍门。盆花浇水要掌握哪些原则花谚说:"活不活在于水,长不长在于肥。
  •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二十世纪图书馆与文化名人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中国的文化名人与图书馆的交往以及他们的文化成就与图书馆的关系,本书资料详实,描述通俗,记录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正文链接和余思,积极参与图书馆的有奖读书活动。
  • 武王灭商

    武王灭商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进军到距朝歌七十里的牧野地方举行誓师大会,列数了商纣王的许多罪状,鼓动了军队要和商纣王决战。这时候商纣王才停止了歌舞宴乐,和那些贵族大臣们商议对策。这时,纣王的军队主力还在其他地区,一时也调不回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俘掳来的东南夷武装起来,凑了十七万人开向牧野。可是这些纣王的军队刚与周军相遇时,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只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领商都以后,便宣告商朝的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武王灭商》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武王灭商的有关内容。
  •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6岁时,诸葛亮失去父母。14岁时,他领全家南迁,一路谋划躲过兵乱和仇杀。20岁时,他被公认为“卧龙”,却安于耕读不谋仕途。26岁时,对三次来访的刘备,诸葛亮微笑着讲了356个字,天下大势便如拨云见日。刘备集团此后三十年的发展战略,就此奠定。出山后便逢曹军压境,危难中诸葛亮孤身渡江,巧妙激将孙权抗曹,这才有了赤壁大胜。当东吴还在庆功,诸葛亮已定计拿下了最大战果——荆州四郡。得诸葛亮后不到一年,刘备便从绝境中崛起。43岁后,诸葛亮独掌军政大权,从此开启了蜀汉十年的强盛期:内用法家富国强兵,外领大军南征北伐,打得曹丕一度考虑迁都。
  •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主要回忆其成长的经历,带有自传的性质,笔调是温馨的,情感也是真挚动人的。一直被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典范。《野草集》是鲁迅先生的另一代表作,鲁迅说他一生的哲学都在这部集子里,因此我们编这本书,责无旁贷地收入了《野草集》。另外,为了全方位展现鲁迅,让青少年循序渐进学习鲁迅先生的经典,我们还从他众多的文章里精选了数十篇佳作。
  • A Hero of Our Time

    A Hero of Our Ti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陌上花开,谁念缓归眷春深

    陌上花开,谁念缓归眷春深

    这是一套民国才女经典作品系列,本册选录了民国才女林徽因的部分代表性经典作品。
  • Tarzan the Terrible

    Tarzan the Terri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系列作品分为4册,包括文治武攻、斗智斗勇、随机应变、雄才大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别具慧眼、出奇制胜的故事、精明能干等智谋故事,内容宠大、史料丰富、情节入胜、叙述传神,引领着读者沿着中华祖先留下的历史足迹畅游浏览,使人在阅读欣赏中,感悟前人的智慧与神奇,引发今天的思考与遐想,从而充分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奇妙与伟大。本系列作品的编写目的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第一册精选了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玄烨等君王的智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