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6000000020

第20章

张学良:“对!事在人为,我们要设法逼得蒋先生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和红军、东北军、西北军携手抗战。”

周恩来:“我很想听听张将军如何实现逼蒋抗曰?”

张学良看看手表:“通知备饭,要简单、实惠,还要暖身。”周恩来:“虽说客随主便,我看一碗热汤面足矣。”

天主教堂内的厨房

还是那位厨师站在桌案前,欣赏着自己备好的半成品。

孙铭九走进:“副总司令传下话来,今晚的菜谱变了,叫主随客意。”

厨师一怔:“孙参谋,什么叫主随客意?……”

孙铭九:“副总司令要你准备的菜谱取消,按照客人的心意重新做!”

厨师:“我们有一句行话:叫看人下菜碟。今天怎么反过来了?”

孙铭九:“今晚啊,一切都反过来了!”

厨师:“好!就听这位客人的,是吃咱们东北那疙瘩的飞龙、麒面、熊掌,还是吃猴头、燕窝、沙鱼翅?尽管吩咐。”

孙铭九:“这位客人说了,一碗热汤面足矣!”

厨师:“什么,一碗热汤面?还足矣……”

天主教堂临时会议塞

张学良:“蒋先生是国内最大的实力派,不联合他抗日是不行的。他若以中央的名义反对,就更不好办。我认为只要你们在外面逼,我在里面劝,内外夹攻,一定能把他从歧路上扭转过来。”

周恩来:“我们的毛泽东同志也有这样的想法。”

张学良:“噢,毛先生也有此想法?”

周恩来点点头:“张将军谈的这个问题很重要,它涉及到我党反蒋抗日政策的转变,我无权答复。但是,我回去后一定报告中央,认真考虑后再作答复。”

张学良:“我等着贵党的答复。”

周恩来:“关于双方停战、通商、合作等问题,可以达成协议;关于培养干部问题,我们是靠办红军大学来解决的,张将军也可以创办自己的军官训练团嘛!”

张学良:“周先生的主意好,我立即创办军官训练团。”

周恩来:“等实现了举国抗日的局面,我们还可以合在一起办抗日大学嘛!”

张学良:“到时,一定还请周先生出任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幽默地:“张将军,校长是不是还是蒋先生啊?”

一阵惬意的笑声。

周恩来:“张将军,我们还有一事相求……”

张学良:“请讲。”

周恩来:“我们红四方面军有可能出川北上,到时……”

张学良把手一挥:“请放心,来多少我都欢迎。”

孙铭九走进:“报告副总司令!鸡蛋肉丝汤面熟了。”

张学良起身:“周先生,请。”

天主教堂门口

张学良紧紧握住周恩来的双手:“周先生,今晚的协议,我们东北军一定严格遵守。”

周恩来语调坚定地:“请张将军放心,我们共产党、红军方面,决不毁约!”

张学良一挥手:“来人。”

孙铭九双手捧着重礼走到近前。

张学良接过礼单:“这是我送给周先生的‘程仪’两万元,请笑纳。”

周恩来犹豫地:“这……”

张学良:“这是我个人的私款,决不是那种航脏钱。”

周恩来双手接过礼单,真诚地:“谢谢张将军,这两万银元对我们红军来说,堪称是雪中送炭啊!”

张学良又送过一份礼单:“这是二十万元法币,算是我对红军将士的一点心意。”

周恩来双手接过礼单,感动不已地:“谢谢!谢谢……”

张学良从孙铭九手中取过一册精装的地图:“这是一本比较精确的高等投影彩色地图,可辅助军用,送给红军……”

周恩来边接地图边说:“可以更好地打击日本侵略者!”

张学良:“这也是我的心里话。”他抬头看了看已显鱼肚白的东方,“天就要亮了,周先生应该上路了。”

周恩来、李克农相继与王以哲等握手道别。

张学良紧紧握住刘鼎的双手:“刘先生,我诚心诚意地欢迎你再回来。”

刘鼎:“这也是我的心愿!”

周恩来、李克农、刘鼎等依依不舍地踏上归途。

张学良、王以哲等驻足教堂门前,目送周恩来一行远去。

突然,长空传来一声雄鸡报晓的啼鸣。

张学良下意识地自语:“天终于放亮了!……”

隰县义泉镇

毛泽东一面看那张简易作战地图,一面大口地吸着烟。

彭德怀拿着一份电报从内室走出,高兴地:“老毛!林彪和聂荣臻在南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右路军发动了汾河的群众,筹足了巨款,解决了被服,特别争取了扩红的胜利。”

毛泽东接过电文看罢:“很好!电告他们,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胜利!”

这时,杨尚昆手拿电文从内室走出,兴奋地:“主席、彭总,徐海东和程子华从北线也发来了捷报,左路军连战皆捷,特别是在十二曰发动的三角庄战斗,击溃敌第六十六师一个旅,消灭一个团,该团团长被俘。”

毛泽东接电阅罢:“立即电告徐海东、程子华同志,要他们改变当年对待高福源团长的办法:一、不准打骂,尊重人格;二、加强思想工作,争取他当第二个高福源;三、一俟时机成熟,我还要请这个团长帮着我们做阎锡山的工作。”

杨尚昆:“主席,阎老西可不是张少帅。”

毛泽东:“人都是在变的嘛,就说蒋介石吧,他不是也在起变化嘛!”

一位机要参谋拿着电报刚好走到近前:“报告,我们刚刚收到叶参谋长的电报,他说石楼、隰县、汾西广大地区发动了群众,组织了游击队,有二十几个地区分了土地。”

毛泽东接过电文看完交给彭德怀,转身问道:“尚昆同志,有陈诚到达太原后的情报吗?”

杨尚昆:“没有!但从敌人调动的迹象可知,他们有封锁黄河东岸的企图。”

毛泽东:“这正是我最担心的!”

彭德怀:“我立即电令刘志丹、宋任穷:二十八军有相机消灭三交镇等地之敌,恢复黄河交通之任务。”

太原绥靖公署

阎锡山客气地:“辞修将军,十万中央大军已经进抵三晋,你说我们该如何反击在晋西南、晋西北一线的共匪呢?”

陈诚高傲地:“阎主任,您说这不足万人的共匪值得用反击二字吗?”

阎锡山尬尴地:“这……你说该用什么字呢?”

陈诚:“消灭!”

阎锡山:“消灭当然好了!可如何才能消灭呢?”

陈诚:“第一步,封住共匪东出河北、南下河南、北上绥远的出路;第二步,下大气力堵死通往陕北的所有黄河渡口;第三步,中央军和您的晋绥军要形成一张疏而不漏的大网,不要多少时间,我们就把共匪一网打尽!”

阎锡山:“好,好!你认为我们应该先走哪一步呢?”

陈诚:“我最担心共匪从黄河一线漏网,因此,阎主任的晋绥军首先应该增兵黄河东岸的三交镇、转角、辛关、义牒一带渡口,并加固防御工事。”

晋西旷野

红二十八军指战员快步行进在初春的旷野上。

刘志丹:“宋政委,三交镇是中阳县西部靠黄河的一个重要渡口。该镇南北两面环山,西部临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是晋陕两省通商的必经之地。”

宋任穷:“这也正是军委要我们消灭三交镇之敌的原因!”

这时,一个参谋跑到跟前:“刘军长、宋政委,据侦察员报告,三交镇内有重兵把守,沿河建造了坚固的工事。听说,近期还要派晋绥军前来加强戒备。”

刘志丹:“现在三交镇一共有多少守敌?”

参谋:“据侦察员报告,守敌总共一个营。”

刘志丹:“知道了!宋政委,为确保打下三交镇,你、我要亲自侦察敌人的防御工事和火力配备。”

三交镇南山顶上党家山

刘志丹指着奔腾而去的黄河:“宋政委,下面就是黄河,你听这响声就知道这里的河面有多么险要了!”

宋任穷:“是啊,敌人如果守住这三交渡口,我们插翅也飞不过黄河去。”

刘志丹:“好在守敌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地形再险要,我们用三个团攻打是有把握的。”

宋任穷:“我看也没有多少问题!老刘,与三交镇相对的河西是哪个县?”

刘志丹:“绥德县。”

宋任穷:“就是三国时代吕布的老家吧?”

刘志丹:“对!绥德的男人强悍,长得英俊潇洒,认准的道是要走到黑的。”

宋任穷玩笑地:“就是怕米脂的婆姨,是吧?”

刘志丹:“是!一个敢于和刘备、关公、张飞三人对打的吕布,竟然败在了米脂的婆姨貂蝉的手下。”

宋任穷:“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刘志丹:“我就经常拿这个故事教育大家,我们共产党人第一是爱江山,第二才是爱美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绥德汉!”

宋任穷:“老刘啊,一说到陕北就有说不完的话,难怪陕北的老百姓把你当成自己人。”

刘志丹边说边指点:“不说这些了!我的意见:一团攻打三交镇的南山,二团攻打对面的北山,三团为预备队,担任警戒和狙击前来增援的敌人。”

宋任穷:“我看军指挥部就设在这南山顶上党家山。”

二十八军临时指挥部

刘志丹:“方才,我讲了攻打三交镇的军事部署,大家都记住了吧?”

“记住了!”十多个团级干部齐声回答。

刘志丹:“下边,请宋政委讲话。”

宋任穷:“同志们!攻打三交镇是军委首长交给我们的战斗任务。我们只有攻下三交镇,晋西和陕甘根据地的来往才能通行无阻。换句话说:我们红军过往黄河才能做到犹如走平地!明晨拂晓拿下三交镇有决心吗?”

“有。”十多个团级干部坚定地答说。

刘志丹:“同志们!我们拿下三交镇后要继续南下,你们知道吗?越往南走,离中央总部就越近。等我们见了毛主席和彭总司令,我一定为你们打下三交镇请功!出发!”

同类推荐
  • 吸血鬼之女

    吸血鬼之女

    当伊森发现他生命中的挚爱——维多利亚——竟是怪物的孩子,而且必须要嫁给另一个男人来保全自己的家族时,他只能躲到修道院里孤独地度过自己的余生。但教会却另有打算。导师让伊森去找著名的吸血鬼猎手多姆·卡尔梅特,请他来伊森的家乡帮助小镇摆脱吸血鬼的困扰。无论是出于感情还是出于真实目的,伊森必须踏上旅途,然后回到他年轻时生活的小镇,再次面对吸血鬼的女儿,在爱与信念间做出抉择。《吸血鬼的女儿》是一部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经典哥特式小说,包含浓郁的浪漫故事情节,一定会让你欲罢不能。
  • 幻城

    幻城

    故事发生在虚构的幻雪帝国,冰国王子卡索和自己的弟弟樱空释幼年时流落人间,回到神界后,弟弟为了让哥哥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毅然争夺王位,为了达到目的释学习了火族的魔法,并用其杀死了阻拦他争夺王位的人。幻雪帝国陷入一阵恐慌中,卡索最后查出凶手杀死了自己心爱的弟弟。最后他得知弟弟是为了自己而争夺王位,心疼不已。几百年中卡索孤独的活着,一次他得知幻雪神山中有使人复活的隐莲,在朋友星旧的帮助下,他召集了一批伙伴走进了幻雪神山,开始了自己的拯救之旅。
  • 密林中

    密林中

    21世纪初的上海,二十岁的阳阳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她在地下文学论坛、里弄咖啡馆与边缘音乐会里寻找着同类。十年过去,大部分的文艺青年被无益的幻觉耗干,生活一路走向沉闷,也有少部分人获得了命运的垂青,获得了世俗的成功。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生于阳阳而言更像是漫游在黑漆漆的密林,不再期望能遇见另一位伙伴。她曾深刻地爱过一个浑然天成的天才,也在最迷惘失落时陷入与一个已成名中年作家的关系。然而她并不想成为谁的女友,她想成为的是艺术家本人——单独地,直接地,以正面强攻的姿态,面对整个外部世界……在这部小说中,周嘉宁以冷峻穿透的笔触,勾画出一幅21世纪初文学青年的精神流浪简史,独具一种忧郁气质。
  • 锐读(第12期·悬疑新主张)

    锐读(第12期·悬疑新主张)

    悬疑作品是一个社会的窗子,我们站在窗外,窥视里面的喜怒哀乐。 用有意思的悬疑作品打动人。
  • 花朵得了精神高尚死亡症

    花朵得了精神高尚死亡症

    有一种病,叫做精神高尚死亡症,我听说得上这个病的人全都死了,现在还剩下花朵一个。一花朵病得厉害的时候是在一个夏天的早上。这天,花朵蓬着一头短发,迷瞪着眼睛倚在卫生间的门上。她刚拉完晨尿,睡裙的裙裾掖在了裤衩里头,露出细瘦苍白的长腿。荆棘弓着身子拉刨锯呢。荆棘有着年轻的身体,强壮的肱二头肌,看上去一点也没有改变,同三年前健康的荆棘一模一样。荆棘是什么时候起的床,花朵并不知道,花朵和荆棘没有睡在一张床上,自从荆棘出车祸失忆,荆棘每天睡醒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自己的身体结结实实骑在马上,不停地在刨机与头之间忙碌。
热门推荐
  • 空间灵泉有点田

    空间灵泉有点田

    刺耳的咒骂声,混着公鸡的打鸣声,唐心甜是被这吵闹声吵醒的,睁开眼就看见数根木头横梁,深灰的瓦……
  • 中国梦青年读本

    中国梦青年读本

    中国梦必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中国的时代主题,符合这个主题的社会思想将大放光彩,顺应这个潮流的政治力量将大有所为,而违逆这个主题的事物将会被时代和人民所淘汰。
  • 德宗承统私记

    德宗承统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条山苍

    条山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男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男人22岁以后该做什么

    22岁,男人一生的分水岭。22岁以前,你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大男孩;22岁以后,你将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开始向往胜利、追求成功!开始更具意志力和创造力,开始酣畅淋漓地展现青春的活力。这是一个使青春由青涩懵懂、无知莽撞,走向成熟稳重、魅力理智的阶段,沉寂了二十余年,只等待此刻热血的沸腾,生命的奔放。本书从现代社会的特点出发,针对二十几岁男人在这个年龄段的特点,给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教给大家如何选择前进的路,开创属于自己的天。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是一个生活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小镇男孩。小小年纪,却大名鼎鼎。 他活泼顽皮、不喜约束、富于幻想,常常做出让大人们哭笑不得的事情。他的成长历险趣事,是每一个孩子、每一段童年的真实与渴望。
  • 短火

    短火

    我们那地方管手枪都叫“短火”,管县政府的人习惯叫“挎短火的人”。“短火”是土话,古已有之;“挎短火的人”系专指称谓,历史却不长。这有典故。解放初期的湘南山区,残余的土匪蛮子还很多,他们三两成伙,昼伏夜出,四处窜扰。常常地夜深人静时从县城背后突然进出一声冷枪,“砰——叭”,惊扰得老百姓一夜一夜不敢上床睡觉。为了巩固政权,保卫安全,上级给县政府的工作人员都配了枪。从县长科长到马夫伙夫通信员,一人一根“短火”挎起。他们都拦腰束一根皮带,另一根皮带从左肩上斜斜地挂下来,把“短火”挎住。“短火”都有酱紫色枪套套着,枪把上飘着一缕红缨子。他们也戴军帽,打绑腿,穿解放鞋。他们也出早操。
  • 期待是美丽的

    期待是美丽的

    本书是一位智人学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李志强先生曾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积极践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全市最薄弱的一所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拓荒实验。两年时间,学校变成了育人的绿洲,处处散发着书香,澎湃着活力。李先生的教育随笔不是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真知。它来自校园、来自课堂,对大家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非常值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员参考。
  • 诗经开讲

    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北极·北漂

    北极·北漂

    这是关于青春、成长、奋斗和人生的记录。作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悟构建了这样一座非典型“失恋者收容所”,收纳和宽慰失恋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