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4900000002

第2章 历代重阳节(1)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古人将数字分为阴数和阳数,规定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之中有两个“九”,因而称“重九”,也称“重阳”。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日月并应”指日期和月份都是九。

一个节日的形成是有其渊源的:一是百姓的需要;二是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条件,也就是物质条件。

农谚说:“九月九,大撒手。”指一到农历九月九日,农事就完全结束了。这时,地里即使有未收的庄稼也听任人们随便去取了。在这普庆丰收的时节,人们多么希望有个节日欢庆一下,休息一下啊!九月九日之所以能够成为节日,正是为了满足了人们这一发自于内心的要求。

重阳的源头在先秦时期。

《吕氏春秋·季秋纪》里说:“(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这两段文字是说九月农作物丰收了,人们要祭天帝和祖先,报答天帝和祖先的恩德。

汉朝,人们已经开始过重阳了,但还未定为节日。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说汉高祖时,每逢九月九日,宫中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九九与“久久”谐音,因此,从汉朝起,有了重阳之日祈求长寿的风俗。这是受古代采集药物服用、追求长生的影响。

汉朝,重阳这天有大型饮宴活动。这是由先秦时普庆丰收的欢宴发展而来的。

梁朝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说汝南桓景随仙人费长房游学,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你家中九月九日有灾,赶快回去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灾可免。”桓景急忙回到家中,率全家人登上高山待了一天。傍晚,桓景回家时,见家中鸡犬牛羊全都死了。于是,后世人们都在九月九日登高辟邪,逐渐形成了风俗。

登高时,人们要饮菊花酒,还要佩戴茱萸囊。

汉朝,重阳增加了敬老的内容,汉朝皇帝敬老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名的。

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汉高祖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享受特殊的待遇。汉高祖下诏说凡50岁以上的百姓,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老”,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并与县令一起管理百姓。

到了魏晋时代,重阳登高的风气大盛,有几则文人逸事反映了这种习俗:

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少年时即有才名。后来,孟嘉担任桓温的参军,颇受桓温器重。有一年重阳,桓温在龙山大宴幕僚,请大家饮酒赋诗。正当大家酒酣耳热,诗兴勃发之际,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孟嘉的官帽吹落到地上了。这时,孟嘉正在专心作诗,并未察觉。桓温见状,觉得很好玩,便暗暗命令孙盛作文嘲笑孟嘉,并趁孟嘉净手时偷偷将嘲笑他的文章放在他的座前。孟嘉回来一看,才知道自己闹了大笑话,落帽失礼了。但他并不惊慌,也未失态,而是提起笔来,从容地作了一篇文章来回应座前嘲笑他的文章。由于他才思敏捷,文辞华美,文章写成后,四座皆惊,无不叹服,当天的宴会也得以尽欢而散。这就是“孟嘉落帽”典故的由来。

重阳佳节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赏菊成了人们喜爱的习俗。在一片萧瑟的秋风中,唯有菊花一枝独秀,象征着中华民族坚毅不拔的精神。孟嘉的外孙陶渊明不但爱菊成癖,而且嗜酒成瘾。一年,重阳到了,陶渊明因家贫无酒,便采了一大把菊花欣赏。这时,忽然有个穿白衣的公差手捧酒坛子前来拜访,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为了结交陶渊明,特地遣人送酒致意的。陶渊明一见有酒了,不禁大喜过望,马上开坛畅饮一番,过了一个痛快的重阳节。这就是“白衣送酒”典故的由来。当时,公差都是穿白衣的。

江南地区,每逢重阳节,都会让妇女休息一天,不做家务,称为“息日”。原来,淮南谢家的新媳妇丁氏,因为不堪严酷的婆婆动辄打骂,逼她日夜操劳,于重阳节上吊自杀了。死后托梦说:“看在为人媳妇者操劳不辍的分上,请让她们九月九日停止工作,休息一天吧!”当地人盖了一座丁氏祠来纪念她,据说十分灵验。而九月九日妇女休息一天的习俗也就流传下来了。

南北朝时的重阳习俗,除了登高以外,还增加了野宴。重阳这天天高气爽,正适合全家人一起登高饮宴。家宴发展到野宴,这是民风进步的表现。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篡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建立刘宋后,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

从此,骑射成了重阳的一大节目,就连南朝陈末帝陈叔宝都十分喜欢骑射。他在《五言同管记·陆瑜九日观马射诗》中咏道:“晴朝丽早霜,秋景照堂皇。干惨风威切,荷雕池望荒。楼高看雁下,叶散觉山凉。歇雾含空翠,新花湿露黄。飞禽接旆影,度日转铍光。连翻北幽绮,驰射西园傍。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已同过隙远,更异良弓藏。且观千里汗,仍瞻百步杨。非为从逸赏,方追塞外羌。”诗写得很豪迈,反映了重阳骑射的盛况。

唐玄宗是有名的风流皇帝,文才武略均非等闲。他的骑射本领超人,常在重阳节这天大显身手。为此,还有一段有关他过重阳的传说。

天宝十三年(754年)重阳节这天,唐玄宗和大臣在沙苑打猎。突然,唐玄宗发现一只仙鹤在空中徘徊,便引弓一箭将其射中。不料,这只仙鹤并未掉到地上,而是带着箭飞向西南方了。原来,这只仙鹤是四川青城山成仙道士徐佐卿变的。他回青城山后,把箭留在壁上,对其他道士说:“刚才,我到天上走走,不巧被箭射中。这支箭不是凡人的,我把它留在壁上,等这支箭的主人到这里时,你们再还给他,千万不要遗失了。”说完,在壁上留下了得到这支箭的时间:天宝十三年九月九日。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于长安陷落前逃往四川,一天到青城山道院观光,发现壁上插着一支箭,拔下来一看,原来是自己用过的,心中十分奇怪,问道士后才知道其中缘故。

这虽是传说,但也反映了唐朝皇帝在九九重阳之日的骑射活动。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国富兵强,物阜民丰,重阳定为节日已经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宰相李泌奏请皇帝批准中和(二月二日)、上巳(三月三日)、重阳(九月九日)这三天为三令节,唐德宗准奏。从此,百官都可以在三令节休假了。于是,唐人过重阳的风气更盛于前朝,家家饮宴,处处欢歌。

唐德宗不但给百官放假,而且还提供活动经费。贞元四年(788年)九月二日,唐德宗下诏说:“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百僚择地追赏为乐。每节宰相以下及常参官共赐五百贯,翰林学士共赐一百贯,左右神威、神策、龙武等三军共赐一百贯,金吾、英武、威远及诸卫将军共赐一百贯,各省诸道奏事官共赐一百贯,委度支每节前五日,准此数支付,从本年九月九日起给,永为定制。”

“择地追赏为乐”就是让不同部门的官员自己找地方集体去游乐,国家为这种集体游乐活动提供经费,职位越高,得到的经费越多。

重阳定为节日,全国放假,人们都去尽情欢乐。唐诗是唐朝特有的一朵奇葩,光照文坛。在唐朝,赋诗的风气朝野皆同。唐德宗、唐穆宗、唐宣宗都在重阳节这天大宴群臣于曲江池,并命群臣作诗上呈,评定优劣,为佳节助兴。

从那时起,重阳节的习俗活动更是普及全国。在重阳登高的同时,唐德宗还鼓励人民讲武习射,此风一直沿袭到清代。

唐朝大才子王勃的千古名文《滕王阁序》即作于重阳节。当时,王勃的父亲正担任交趾令,王勃万里迢迢前去探望父亲,于九月九日这天路过南昌时,洪州牧阎伯屿正在重修的滕王阁中宴请宾客及部属。阎伯屿的女婿吴子章颇有文才,阎伯屿想借此机会夸耀一番,便命吴子章事先作好一篇《滕王阁序》,准备在宴会上拿出来冒充即席之作。宾客皆知其意,因此当主人拿出纸笔请大家作序时,人们都客气地推辞了。只有到南海探父路过南昌的王勃因为不知道个中情由,所以毫不客气地接过纸笔就写。阎伯屿十分不悦,便命令小吏见王勃写一句就上报一句。开头几句,阎伯屿摇头说:“全无新意。”可是,当王勃的功力逐渐展现时,他也不得不微微点头赞许了。等小吏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伯屿再也忍不住了,站起来拍案叫绝:“真奇才也!”结果,王勃一朝成名。

唐朝帝王在重阳节这天要登高游宴,要赏菊赋诗,还要骑射,因此,放假一天,时间是不够用的。于是,重阳节就提前到九月八日开始,有时到九月十日仍在过重阳。这样,唐朝重阳节不是一天,而是两天或三天。因此,李白在《九月十日即事》一诗中咏道:“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认为重九是凶日,人会遇到各种灾难,因此要离家登高避灾,要插茱萸、饮菊花酒驱邪。

宋朝时,过重阳节已经发展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了。风俗习惯的改变,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宋人把茱萸称为辟邪翁,茱萸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药,可以医风邪,治寒热,去湿气,驱毒虫,并能开郁、宣气、消食。

宋人称菊花为延寿客,极为钟爱。

宋人过重阳节时,从宫廷到民间都要买菊、赏菊、饮菊、簪菊、咏菊,还点菊花灯,吃菊花糕,重阳节简直变成菊花节了。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国学课

    青少年国学课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盛气、豪壮、造世界等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最好的途径和方法就是从老祖宗的国学典籍中寻找我们的根,重拾我们心灵的真善美。
  • 水浒黑白绰号谭

    水浒黑白绰号谭

    长期以来,世人对《水浒》人物及其姓名和绰号颇有兴味,它们已被视为水浒文化的标识,它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如天罡星群中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王英绰号“矮脚虎”等,认识、研究中华人文,可以借读本书人物的绰号,探寻它们的由来、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们所蕴涵的社会众生相和时代风尚。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一本书读懂美国文化(英汉对照)

    一本书读懂美国文化(英汉对照)

    《一本书读懂美国文化(英汉对照)》一书让你感受美利坚的自由与梦想。将一个真实的美国娓娓道来,本文从美国的历史政治、价值观念、宗教建筑,文化渊源、风俗习惯、休闲时尚、社交礼仪等多层面介绍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不同层面,有助于读者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获得对美国社会全景式的认知,从而更好地了解美国这个文化多元的国家。
热门推荐
  • 两百磅的春天

    两百磅的春天

    他是x市最年轻的亿万总裁,他傲慢,无理,无视一切女人,赌气用一纸契约娶来三十五岁,体重两百磅,脾气暴躁,集诸多缺点为一身的她,宠她没边,给她想要的一切。“大婶,这个古董花瓶你砸的好,刚好看它不爽!”……“大婶,这个火点的好,本少可以帮你火上浇油!”……“大婶,你可以横吃五街,脚踢四海,气死白富美,但是绝对不允许你吃高富帅豆腐!”……
  • 地球有魔法

    地球有魔法

    我想写的不是剧情,不是情节,不是人物,而是一个世界!一个21世纪有魔法的世界!不是传统魔法,与别的书不一样,我想写的是一个新的魔法世界,一个与魔法融合的21世纪,科技与魔法的融合,碰撞出璀璨的火花!……如果地球有魔法会这么样?现代科技会发生什么变化?魔法对人们的影响有哪些?加入现代化理念的魔法会变成什么样子?不知道!没有人知道!或许只有这本书知道……
  • 从群星闪耀到大师远去

    从群星闪耀到大师远去

    历史上把“我民族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晋有南渡,宋有南渡,明有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返北者”。上个世纪,为抵御日军入侵,中华民国政府南迁重庆,大批学子也随之“南渡”。集中于西南联大的师生们演绎了个人与家国的爱恨情仇,续写了中华文化的传奇。在此,我们选取《南渡北归》的部分章节,介绍抗战后大批知识分子南迁的过程,并以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冰心等人的交往故事透视当时的社会风气及一代文人的气度和胸襟;对胡适、陈寅恪等离世的记录,则揭示了南渡后最后一批文化大师的命运,铭记他们践行“自由之意志,独立之精神”的节操。
  • 迟爱

    迟爱

    一觉醒来,莫名多了一个有洁癖的豪门老公,因为她没有落红就要离婚。她:总裁有猫病,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谁知,她签了离婚协议,他又追上来玩壁咚。她:猫总,我们离婚了,你这是犯法的。男人斜她一眼,“嗯,我们复婚吧,我不介意你离过婚。”她:不介意泥煤。
  • 出洋相

    出洋相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神级护卫

    神级护卫

    从太平间醒来之后,他的人生之路彻底变了。手持钢刀,奋起反抗。一路高歌,掀起一片腥风血雨。不知不觉,整个世界已经踩在了他的脚下。当世界再也藏不住我的心;当敌人全部匍匐在我身前;当光芒无法遮掩我的影子。我注定要踏破这苍穹,为金钱,为爱情……我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 千程如梦

    千程如梦

    在魔教大举入侵昙谷剑派之际,昙谷剑派弟子江月白奋力杀敌,试图挽救门派,正当他与反派唐尘决一死战之时,一系列和他有关的惊天秘密逐步揭开;《戏》则是“听风阁”年轻阁主云霄与二当家沈冰雁之间的爱恨情仇。为何二当家要叛变?却又拼尽生命救了阁主?曾经风光无限的秦月,在一次被设计陷害之后隐藏身份于民间,五年之后,因遇到不平之事,选择做回自己,重返江湖……
  • 中观论疏

    中观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想在你心里买栋房

    想在你心里买栋房

    又名《视妻如宝:帝少的亿万宠婚》电视访谈节目的现场。“雷小姐,听说你从10岁起就开始辍学环游世界?请问你看过最美的风景是什么?”雷宝焙凝思,“最美的风景?那应该是个男人吧。”“啊?男人!”雷宝焙一笑:“是我的王。”她的王,就是她眼中最美的风景。那个桀骜不驯的黑帮世子,12岁辍学,用六年韶光,陪她环游世界;18岁消失,用四年争夺,让她成为魅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后。23岁回归,亲自将后冠戴在她的头上,并在全世界的媒体面前宣誓:“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就是以整个有生之年,许你一世纵容。”如此视她如宝的男人,她不知道,天底下还有什么风景,能够比他更美!但是……
  • 我叫刘箩粒

    我叫刘箩粒

    她与他的纠缠究竟是爱是恨,她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到底还恨不恨他,我只觉得这一切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