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4100000004

第4章 松山溃逃,免罪升职(2)

明朝末年吏治腐败,灾害连年,社会矛盾尖锐。崇祯元年(1628年)七月,王嘉胤、杨六、不沾泥等在陕西首举义旗,全陕响应。从崇祯元年(1628年)至崇祯三年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先后起义,陕境共有义军一百余部。一部份官军边兵,因缺饷哗变,亦加入义军,并成为骨干。崇祯二年(1629年),农民军王左挂、苗美率兵进攻韩城。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临危受命,领兵出战。当即率军斩杀敌兵数百,解了韩城之围,一时名声大噪。 次年六月,洪承畴被任为延绥巡抚。成为一方大员的洪承畴一改上司三边总督杨鹤的“招抚政策”,全力清剿农民军,甚至不惜“杀降”。几年间,在陕西各地剿杀农民军数万人。 崇祯六年(1633年),杨鹤因剿匪不力被罢官入狱,由洪承畴继任为三边总督。随后,他由陕西到山西、河南等地,一路追击农民军各部,连战连捷。1634年12月,洪承畴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成为明廷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军事统帅。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洪承畴率军在临潼大败农民起义军,将明末农民起义军中最强悍的“闯王”高迎祥部围困在丛山之中长达三个月。后高迎祥率部从陕西汉中突围,遭陕西巡抚孙传庭埋伏,在盩厔(今陕西周至)被洪承畴俘虏,并将其解京磔死。高迎祥余部走归“闯将”李自成,起义军推戴李自成为“闯王”。1639年农历十月,洪承畴又在潼关等处设伏,大败李自成主力,使其仅余十八骑逃入陕南商洛山中,山穷水尽的李自成面对严峻的形势,几次试图自尽。而在此之前,张献忠也被迫在谷城接收明廷招抚,自此,农民起义暂入低潮。洪承畴治军有方,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俘杀高迎祥,又多次打败李自成,统治阶级内部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成为明朝末年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之一。

当西北来自农民军的压力渐轻,而东北锦州告急之时,崇祯帝被迫抽调洪承畴前来救急。崇祯十三年五月上旬,洪承畴奉命接任辽东经略,随即统兵出山海关,指挥各路兵马驰援锦州。

经过一番部署,洪承畴先后召集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屯卫总兵王廷臣、玉田总兵曹变蛟、蓟镇总兵白广恩,以及从关内增调的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八路人马合兵十三万、马骡五万匹,会师宁远。

作为八镇总兵之一,年仅29岁的吴三桂本是资历最浅的一个,但论战斗力,其麾下的两万宁远辽兵则堪称明军中的精锐。连统帅洪承畴都认定只有吴三桂与白广恩、马科三员勇将可独当一面,其余五将只有合力,不宜单独采取军事行动。次年(1641年)四月下旬,洪承畴挥师进至松山与杏山之间屯驻,摆开阵势准备决战。其中吴三桂所部被部署于左翼之首,充分看出洪大帅对得意门生的信任。而心高气傲的吴三桂也正想借此一战扬名,摩拳擦掌地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洪承畴看出皇太极“围城打援”的伎俩,吸取以往明军失败的教训,决定集中兵力,以守为攻,步步为营。但是洪承畴这种持久战略与明廷的速胜主义格格不入,兵部尚书陈新甲指责他借故拖延,徒费粮饷,并搬出崇祯皇帝来催促洪承畴“刻期进兵”。前方监军太监和兵部参谋人员也与主帅矛盾连连,不断告打“小报告”中伤洪承畴。无奈之下,洪承畴被迫放弃稳扎稳打的方略,于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进驻松山,向清军发动进攻。几番交战,明军略占上风。

此时的清大宗皇太极正在沈阳养病,接到前方军报后,他意识到问题严重,不顾鼻血不止的症状,在马上以碗接鼻血,星夜奔赴前线,倾举国之力凑齐十三万步骑准备于明军决战。到达松山附近后,皇太极马不停蹄地登山视察地形,很快发现了明军主力聚于孤城,后翼薄弱,粮道保护不利的弱点。随即派阿济格率军进攻塔山,夺取了明军在笔架山的大批储粮,并在松山和杏山之间挖掘三重壕沟,切断了明军归路。

洪承畴发现粮道被截断的消息后大惊失色,因为此时驻扎在松山的明军主力只带有三日行粮,失去补给后,明军将陷入绝境。于是洪承畴率领明军各镇主力于八月二十日、二十一日连续突围,但都被壕沟阻隔,无法得手。眼看粮草吃尽,洪承畴被迫于二十一日晚召集八镇总兵商议对策,最终决定由洪承畴留守松山,其余各镇明日分路突围到宁远就餐,然后再运饷回救松山。

可就在当夜,大同总兵王朴为保全性命,不顾军令,提前率所部人马连夜突围逃跑。其他各镇总兵官一看形势不好,也都争先恐后,相继率队仓皇出逃,自相践踏,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先逃的王朴和吴三桂先后抵达杏山,再次遭遇清军堵截,他们且战且退,逃回宁远,但所部损失大半。其他将领如唐通、马科、白广恩、李辅明、张若麒等也相继逃出重围。而曹变蛟、王廷臣突围不成,退回松山城,与洪承畴固守。五个月后 (崇祯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松山城破,曹、王二将不屈就义,总督洪承畴被俘。而坚守锦州孤立无援的祖大寿也终于在三月八日被迫开城投降,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再反复,而是真的剃发归降了。

被俘之初,洪承畴本想以死殉节,一连几天,他滴水不进,骂声不绝,只求一死。皇太极派手下重臣轮番前来劝降,但洪承畴始终不为所动。一天,大学士范文程来到洪承畴囚室,与他“谈古论今”,像往常一样,洪承畴一言不发。就在此时,恰巧房梁上一小撮尘土落到洪承畴的袖子上。不经意间,洪承畴轻轻用手将尘土拂去。范文程顿时心中大喜,赶快回来向皇太极报告说:“我可以肯定洪承畴不会死了!他对一件衣服都如此爱惜,更何况对自己的生命呢!”于是,皇太极亲自到洪承畴住处去看望他,并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给他穿,还关切地询问:“先生难道不感到冷吗?”洪承畴茫然地望着皇太极,看了许久,长叹一声:“真命世之主也!”当即叩头请降。

持续近两年的松锦大战,以明军的惨败而告终。此战过后,明军折损精兵近十万人,连失松山、锦州、塔山、杏山四城,骁勇善战的统兵将帅死降大半,使关宁防线暴露在清军兵锋之下,直接危及到大明江山的安危。

吴三桂在战役的最后阶段没有顾及自己的战友、舅舅和恩师的安危,而是选择了领兵溃逃。他虽然书读得不多,但纲常伦理还应该略知一二,他选择溃逃的时候可能经历过短暂的挣扎,却很快打消了杀身成仁的念头。吴三桂还清楚地记得《汉纪》中的那句:“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光武帝刘秀在当皇帝前的最大志向,也道出了天下大多数男人的心声——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娶全天下最美的女人作妻子!每当读到这里,吴三桂都感到无比兴奋,因为这也是他的人生目标。在没有实现理想前决不能轻易牺牲,这才是他的做人原则。于是,那个令祖大寿、洪承畴等人寄予厚望的军事天才,在经历人生中又一次巨大考验时,选择了逃避,而在吴三桂看来,或许称其为“自保”更为贴切。

安全抵达宁远城后,吴三桂整日提心吊胆,因为不战而逃的罪责毕竟无法逃避,等待他的很可能是朝廷的的屠刀。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将各处溃败的兵士重新收拢起来,并积极参与宁远城防,希望朝廷能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果然,松山之战中第一个溃逃的大同总兵王朴很快被朝廷逮捕处死,但同样溃逃的吴三桂却仅仅被处以降职三级的微惩。不久朝廷又授予吴三桂提督职衔,授权他统一调遣宁远辽兵以及各地援兵。这种不公平的处理在当时引起了较大争议,但客观地说,这也是朝廷方面的无奈之举。因为经过松锦之败,明军中有能力的统兵将领几乎消耗殆尽,吴三桂虽然资历尚浅,但在辽西诸将中还算后起之秀,以“敢战”著称。朝中大臣也对三桂赞赏有加,称其为“当今人杰”。加之明朝末年的边关将兵大都利用姻亲、主仆等关系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即所谓的“李家军”“祖家军”“吴家军”等亲兵,这些军队往往只知有主将,不知有朝廷。当祖大寿等人先后降清后,也唯有吴氏父子才能镇得住这些骄兵悍将,故崇祯帝只能将守卫帝国大门的责任交到年轻的吴三桂手上。

死里逃生的吴三桂感念朝廷的恩德,果然不负众望。他尽心收拢残卒,训练兵士,很快又组织起一支三万人的精锐骑兵部队,并依靠他们为病入膏肓的大明帝国继续镇守着宁远孤城。

松锦大战后,皇太极很快将兵锋指向宁远。面对这座辽西大地上最为坚固的城堡,后金(清)两代统治者数次兵临城下,却都铩羽而归。但这一次,皇太极自信可以令“小吴总兵”不战而降。除了亲自写的劝降书外,他还动员了大量降清的前明将领对吴三桂施以“舆论攻势”,包括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哥哥吴三凤、姨夫裴国珍、表兄胡弘先、恩师洪承畴以及好友张存仁等人,都曾奉命致书劝降。但吴三桂对此全无反应,反而几次率兵袭击清军驻地,并成功顶住了清军对宁远的进攻。

此时的吴三桂虽然身处危局,但“投降”似乎离他还很遥远。对吴三桂这样天生的军人来说,他可以被击溃,但决不能投降。更何况31岁的吴三桂已经是明朝驻守关外的最高武将了,即便放眼整个帝国,像他一样能征善战的军事天才也屈指可数,他的人生目标并不需要通过改换门庭才能得以实现。与此相反,他正要施展自己的才华来报答朝廷的不杀之恩,并且利用手中的权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可惜的是,他忠心效力的大明王朝已经走到了尽头。

同类推荐
  • 李叔同禅心人生

    李叔同禅心人生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轮圆月耀天心。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音乐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闻名于世。他还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在中国美术史、音乐史和话剧史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培养了不少艺术人才,许多著名音乐家、美术家皆得其亲传,如著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皆出自其门。这样一位艺术修为全面的艺术家,在历尽繁华之后,毅然皈依佛门,从此不问凡尘,立志埋名,不务名逐利,甘于澹泊,枯守孤寂,过起了参禅悟道的僧侣生活。
  • 陨落的军神岳飞

    陨落的军神岳飞

    岳飞,古代战略家、军事家,从一个寒门弟子最终成为了一代抗金名将,十年间与金军大战数百次,几无败绩。他的一生慷概激昂,励志热血,最终却惨死小人之手,千百年来让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本书以岳飞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岳飞在处事中展露的人性光辉与爱国情怀横向铺展开来,以点带面,以人带史,展现了岳飞十分精彩的一生,展现了他的高风亮节与英雄情怀,是一部真实、励志、热血的传记。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布莱尔:英国新首相与工党

    英国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入主唐宁街10号,打破了保守党“五连冠”的美梦。成为180多年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成为领导英国跨世纪的首相。
  • 蒋介石全传(下)

    蒋介石全传(下)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作为旧中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和最高统治者,曾经统治中国22年,其后又统治台湾27年,前后近50年。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热门推荐
  • 家有灵田

    家有灵田

    助人为乐重生,是老天爷的奖励还是奖励?荒天大陆这个没有尽头的陌生世界,作为浑身散发着王八之气,随身携带幸运女神祝福,轰轰烈烈重生大军的一员,到底是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或者是祸国殃民?
  • 凤逆九天

    凤逆九天

    这是一个海洋的世界。这是一个海盗的黄金时代。云穹大陆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韩昭,黑历,华风,三大陆天各一方,以海隔绝,商贸往来多靠海路,因此诞生出无数的海上盗贼。逐鹿与海洋之上。韩昭国,陆地三雄之一。春光明媚,金色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杨柳伸展着身躯吐出新芽,在春风中轻柔的起舞,嫩绿的草叶儿从土中抖擞出身姿,散发出清幽的香味,桃花在枝头轻开笑颜,正是春来好时节。“大小姐,快跑,快。”一片春……
  • 李鸿章:甲午之殇

    李鸿章:甲午之殇

    小说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真实再现了战争前后清王朝的社会、宫廷、官场、外交、战事等各方面的情况。作者以至情至性的悲悯情怀,围绕主人公李鸿章,展开了一幅末世王朝的立体画卷:堂堂大清帝国在内忧外患中摇摇欲坠,臣子李鸿章肩负重任,一面是慈禧太后的挥金如土,一面是中日战败后的屈辱求和、割地赔款,他夹在其中委曲求全,苦苦支撑着风雨飘摇中的末世王朝……
  • 彼岸循环

    彼岸循环

    星空大世界迎来第二次冲击,在这里,有邪神肆虐,有战舰横行,有修士度空……世界,将迎来巨变!
  • 封少独宠九姑娘

    封少独宠九姑娘

    族人尊称她九姑娘,她生于大山,长于大山。当她出山时,你以为她是山里什么都不懂的丫头……他出生顶级世家,做为商场幕后boss赚起钱来也是毫不手软。那是因为他12岁时遇见了5岁的九姑娘,那时的他就决定可以开始存老婆本了……
  • 一念成瘾:傅少的心尖宠妻

    一念成瘾:傅少的心尖宠妻

    简长晴知道傅念琛心里住着一个女人,一个他爱了八年的女人。可是简长晴不知道,傅念琛对她说的那句“你好,傅太太”,不是孽缘的开始,而是八年相思的终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欧洲古堡游

    欧洲古堡游

    本书介绍了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丹麦、东欧等地区的古城堡,提供了332幅照片,并搜集了与古城堡相关的绘画、雕塑作品,以及城堡趣闻、传奇等。
  • 永安散文集

    永安散文集

    用文字描绘着生活,记录着生活的趣事、人情。本书分为风土人情,生活随笔,杂文三个部分。
  • 强势回归:总裁求放过

    强势回归:总裁求放过

    家道中落,她被养父所卖,成为霸道总裁前女友的替身。自从住进别墅,风波不断,让她受尽苦楚。受苦她聂小柔没有怨言,谁让她爱上了叶枫呢?可为什么她的付出永远换不来他的真心。他说:“我不会承认这个孩子,劝你还是别用这个孩子来牵制我。”她反驳:“叶枫,你不是人,我从没想过要牵制你,只希望能保住孩子。”他愤怒:“我不介意亲手杀了这个孩子。”她心灰意冷,带着孩子逃跑。
  • 少年刺客的炼金术师转职之路

    少年刺客的炼金术师转职之路

    当无所事事的刺客穿越到异世界,逐渐成为了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