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9900000012

第1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民主与法治密不可分,法律的制定和施行要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的民主权利又需要法律作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通过行使立法、监督、决定重大事项等法定职权,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提高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因此,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

4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根据我国国情,在国家结构形式上,我们不采取联邦制,更不采取邦联制,而是实行单一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上而下设立五级没有垂直隶属关系,只有指导、联系和监督关系的人民代表大会,并且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作为权力机关的常设机构,这有利于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护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体制更有利于整个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有利于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

同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它还是利益表达的民主主渠道,是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的社会稳定器。通过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能够有效反映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视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特别是关心经济社会地位下降明显的群体,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生产得到发展;它能够正确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有利于党和国家机关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我们党是纯粹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我们的国家机关是纯粹为人民办事的机关,我们党和国家机关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保持与人民的密切联系。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使上述宗旨、原则落到实处的法律和制度保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有许多是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应当密切联系选民,接受选民的监督,这是法律的要求。全国很多地方人大积极推动领导干部向选民述代表之职,接受代表评议,就是密切代表与选民关系的有益探索。这是作为人民代表的领导干部保持公仆本色的法律和制度保证。同时,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要向代表和选民负责并接受其监督,“一府两院”要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这也是我们的国家机关密切联系群众,保持人民权力机关本色的法律和制度保证。

6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实现现代化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也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它标志着整个世界历史的进步。而这一进程是综合性整体性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其中政治现代化就是一个重要方面,缺少了这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完整的,也不可能实现。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比起封建专制来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社会主义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比资产阶级进步得多的新型代议制度,也有责任推动这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为人类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就是说,发展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共产党人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责任。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因而能够保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使其他国家机关按照各自的职权开展工作。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民主的,又是富有效率的。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走过50多年不平凡的历程。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已经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历史反复告诉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康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就有保障,党和国家的事业就兴旺发达;这个制度受到破坏,人民当家作主就无法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现状

回顾历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过挫折,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同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同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主要表现在:

第一,选举制度迈出重要步伐。一是规范了提名权。选举代表不但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而且选民或代表十人以上也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二是通过适时制止代表名额膨胀趋势、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每个代表所代表人口的比例等举措,规范了代表名额;三是把选民直接选举人大代表范围,由乡镇扩大到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四是建立和实行差额选举制度,这是我国选举制度的重大突破。

第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常务委员会,扩大了人大常委会的职权,更好地发挥了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如改变全国人大是惟一立法机关的体制,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同行使立法权;改变全国人大是惟一监督宪法实施机关的体制,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可以监督宪法的实施;加强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建设。

第三,改变“文化大革命”前地方政府人民委员会既是执行机关也是人大常设机关的所谓“议行合一”的体制,在县级以上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还赋予省级和较大的市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这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

第四,建立和健全人大立法制度、监督制度、代表制度、会议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使人大工作逐步走向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等等。

应当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勿庸讳言,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理论的和实践的种种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职能上、组织上、外部环境上都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原因是由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一些同志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以及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党委决定、政府执行”的权力运行模式还有相当大的市场;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党派联合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人选,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候选人的人选,过于注重方方面面的代表性,而对其履职能力,特别是议政能力强调不够;党委对人大机关干部的选拔任用还缺乏统筹和长远的考虑,对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支持力度还需进一步增强;人大常委会工作制度还不够完善;常委会机关的机构设置及工作人员配备不适应工作需要等。这些问题,都有待逐步加以解决。

(二)正确处理坚持与完善的辩证关系

历史的经验和实践的发展都证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邓小平指出:“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要坚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7页。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转引自《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手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第301页。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党同志、全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增强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把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这就从根本上指明了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方向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怎样进一步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很简单:一要坚持,二要完善,并且重在完善。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广阔沃土,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政体形式。这一点已经是全党全社会的共识。而如何完善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则是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因此笔者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在完善。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提高全社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识,增强宪政观念,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和实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真正把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抓紧抓实抓好。

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二是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依法、依程序办事,集体决定问题,集体行使职权。三是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以人为本,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过程中,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第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应当说,这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首先要明确:二者之间是并行不悖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反之亦然。在这个问题上,要避免走两个极端:一是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名,有意无意地削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职能作用,使之边缘化;二是否认党对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治领导。其正常关系应当是: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在实际工作中,凡是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国家重大问题,都是先由党中央作出决策,然后提交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依法审议通过,形成法律或者决定。这种通过不是简单地走形式,而是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的严肃、周密的过程。这个转化意义深远:一是更好地集中了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使决策更加完善周到,避免出现重大失误。二是体现着党领导人民通过民主程序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使党的主张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三是以法律形式来规范各级国家机关和全体人民的行为准则,可以更好地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支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包括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选举任免权等。从而使党真正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统一起来,把党的决策和决策的贯彻执行统一起来,把国家政权机关及其领导人员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保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前进。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核心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民主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人大是人民选出的国家权力机关,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因此,密切人大同人民的联系,倾听人民的呼声,反映人民的意见,代表人民的利益,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吴邦国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说,人大最大的优势是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人大最大的危险是脱离人民群众。因此,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各级人大代表必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使中国特色的代议制民主更具生机和活力。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是人大的执行机关,由人大产生,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由此可知,它们的关系是产生与被产生、监督与被监督、决定与执行的关系。宪法对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各个国家机关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规定是明确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都由人大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但人大及其常委会也不能代替和干预他们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人大的监督,从实质上说,是人民群众对属于自己的、经人民代表大会授予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的权力,有控制其运转的权力和能力。人大的监督,包括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和监督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工作,并且这种监督是单向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相互制约和监督。

(三)进一步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宣传

同类推荐
  • 论自由

    论自由

    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一直是政治哲学乃至人文思想领域内享誉至高的作品,虽然篇幅不大,却是一部划时代的思想巨著,它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论述,集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之大成,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本书清晰地阐明了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个人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范围内,就应该拥有完全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个性自由(行动自由),而这一原则的实施,有赖于对政府及社会权力的界定和限制,这也正是本书最早的中译者严复先生将其译为“群己权界”的渊源所在,这种思考对每一个迈向现代社会的国家来说,仍然至关重要。
  •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作风决定形象,作风决定成败。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事业的成败。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 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低碳城市: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本书的研究基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转型、全球化与国际“碳政治”博弈、城市化与城市碳管理展开。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进入全面转型的关键期,人口无序聚集、交通拥堵严重、资源能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房价居高不下、安全形势严峻等城市病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本书研究认为,大力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低碳城市,是将人类带出危机、步入可持续的健康幸福之路的唯一途径。同时指出,低碳城市建设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需要政府推动。
  •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一日一释

    《长短经》是唐代学者赵蕤编写的一本纵横学著作。共九卷64篇,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杂家和阴阳家思想之大成,黑白杂糅之书,深入地剖析君臣谋略的利害得失,不失为官场学扬名立万的顶级范本。成书后作者亦因此显名于世,时人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
  • 澳大利亚移民手记

    澳大利亚移民手记

    本书围绕主人公上世纪90年代去新西兰留学,后辗转到澳大利亚学习、就业、居住的经历,展现了一幅幅真华人在澳洲生活和学习场景。反映了华人在白人为主导的澳洲社会的实际情况,也揭露了澳洲社会无奈的一面,如:医疗福利下的效率低下、私人就医成本高昂;种族平等的口号下,二三代华人仍然处于社会边缘等。本书客观地从华人视角,描述了澳大利亚的真实现状,为蜂拥而至的观光客、留学生、新移民,提供了很多冷静思考的空间。
热门推荐
  • 代嫁童养媳

    代嫁童养媳

    户籍警穿到一个架空的时空,成为代嫁童养媳 公爹儒雅多病,夫婿胖胖憨憨 奈何公爹放不下心中执念,小媳妇只好陪着胖夫婿一路跌跌撞撞,朝京城进发 京城这个坑很是坑人啊… 等着的是石头亲爹那一大家子… 父辈的爱恨情仇,是非恩怨夹杂着朝堂争斗迎面扑来…
  • 田园酒香

    田园酒香

    资深女酒鬼,重生为古代农家童养媳。婆婆凶似虎,公公软如泥,丈夫病怏怏,大姑子……咳,咱就甭提她了成吗?一屋子奇葩守着一间半死不活的酒坊,日子怎么过?林初荷有云:对待婆婆,要像春天般温暖,剩下的事,您就看着办吧!
  • 代理所长

    代理所长

    黄所长出事了。早上一上班,插花派出所霎时炸了营。“昨天还好好的,咋一夜之间就出了事?”内勤葛红泪眼婆娑,忍不住呢喃。坐在她旁边分管办案的副所长朱少兵揉着红桃般的眼睛骂道:“妈的,这活儿没法干啦!”他眼睛红肿,看来又是一夜没睡。大家麻雀一样叽叽喳喳,使本来庄严肃穆的早点名变成了情感宣泄的场所。有的民警哭了,趴在桌上,呜呜的,像抽了疯;有的民警干脆把茶杯摔了,砸在地上倍儿响。
  • 箭魔

    箭魔

    这是一个属于弓箭手的传奇,不朽王座史上唯一的弓箭手意外陨落,降临九州,开启一条前所未有的箭道之路。世人眼中箭为小技,难成大道?我不信!我的箭可破日月铸通天之路,因为我就是箭魔!
  • 逝水流

    逝水流

    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连出发时的目的都忘了.我们一直以为我们会这么干净的走下去,倔强着昂了头走下去。最终呢???
  • 三言二拍精编(2册)

    三言二拍精编(2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THE COMMUNIST LEAGUE

    THE COMMUNIST LEAGU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特工悍妻:王妃难娶

    特工悍妻:王妃难娶

    她精心设计,步步为营,只为助他登上至尊之位,登基之日,她等来的不是白首之约而是他和姐姐的大婚。不堪受辱的她,选择一头撞死。再睁开眼睛,已然换上来自二十一世纪强大的灵魂。“丢了的东西就不要再捡,脏了”“那些曾经泼过我冷水的人,我一定会烧开了还给你们!”足够有资本狂妄的她,试问谁敢拭其锋芒?
  • 立夏

    立夏

    2014年立夏节,丁家埠立夏节起义纪念馆——大王庙来了一批游客,操一口京腔。其中一个腰板挺直的老人久久地立在一幅相片前凝视。相片里的男子戴八角帽,国字型脸,双目炯炯有神。众人见状纷纷围了上来。丁首长,这是你父亲?不是。他是我父亲的教官,也是父亲革命的领路人。这个纪念馆里有你父亲的记载吗?有。老人颤抖的手指着牌子上一行字:“除一名团丁要求回家外,其余的都拥护起义,参加了革命队伍。”我父亲就是那名回家的团丁。老人说。
  • 豪门宠婚:亿万总裁一撩成瘾

    豪门宠婚:亿万总裁一撩成瘾

    谢云琦只是一时口误,传出了和夜天霆结婚的消息,却被他顺势骗婚。婚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她成为名正言顺的夜太太。他对此毫无解释,人后淡漠,人前甜蜜恩爱。他早就将她放在心上,疼爱入骨,弄假成真的婚姻,是他宠爱她的方式。也是将留她在他身边的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