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15300000004

第4章 折扇的艺术(1)

“排筠贴楮缀南金,舒卷乘时巧思深”——展精巧,流艺韵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而折扇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不同的文化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结合,形成了各种既有的文化定式,也生成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下面让我们依次走进扇面 “书画艺术”、“雕刻艺术”、“把玩艺术”、“收藏艺术”的世界。

(一)扇面的书画艺术

书画同源不同流

《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璀璨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书画正如一株双生的姊妹花,虽同源,却以一定的互补性独立地发展着,在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中傲然绽放。

扇面画是独具一格的书画形式,存字和画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装裱成册页的称扇面。由于折扇甚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因此,小小的扇面自然也走进了书画大家的视野,成为其挥毫泼墨的又一载体和阵地。自古以来,折扇艺术催生了许多著名的扇面书画大家;同时,扇面也被冠以“浓缩的书画艺术”的雅称。

“诗书画印”相辉映

扇面作为艺术品始于宋代,北宋时已有人在纸面折扇上题诗作画。由于宋元时期流行团扇,用折扇的人不多,而折扇又是易损日用品,所以流传下来的实物极为稀少。最初,扇面上多有书而无画,因文人都能书法,但爱书法者未必能作画。随着扇面书画艺术的发展、成熟,扇面逐渐演变成“诗、书、画、印”交相辉映的艺术形制。

明代中期,折扇书画逐渐流行起来。由于扇面的形状呈半圆弧形,因而其构图别具一格,形成妙趣横生的画境。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绘画”,还是诗词歌赋等“书法”,都可以创作出格调清新多变、布局错综纷繁的构图效果,从而突破了传统的绘画和书法模式,为中国书画史开辟了崭新的一页。

明代成化以后,扇面艺术进入辉煌时期,许多著名书画家(如仇英、沈周、兰瑛、唐寅、董其昌等),都在扇面上留下了不朽的作品。这些扇面弥足珍贵,很难觅得,不仅是中国书画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艺术爱好者的最高追寻目标。

书画配合成一统

扇面到清代又有了新发展。这一时期名家辈出,作品形式多样,除继续表现各家名派的个性艺术风格外,还流行双人甚至多人联合创作,有夫妇合作、师生合作、友人合作等多种形式。比如高翔画的“梅花疏枝瘦朵”扇面,便由金农和陈章题诗;乾隆的几柄消暑折扇,扇面的一面由刘统勋题写书法,另一面由邹一桂画兰花、蝴蝶,或蒋迁锡画牡丹花。其中由双人合创“一字一画”扇面的方式,后来被文人雅士们广为仿效,例如:梁启超的书法扇面,由余绍宋配画山水图;陈法琛的书法扇面,由其弟子陈懋侗配画工笔折枝牡丹。有意思的是,“柯桥竹石图”扇面是由一位名家与其五个弟子联合创作,其配合默契,作品风格浑然一体,令人叫绝。民国以后,“一字一画”扇面的合作更为流行,此种形式一直沿袭至今。由于合作伙伴各自都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能够前呼后应、互为衬托,自然能够收到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

扇面构图创新篇

从清代起,很多书画家在扇面构图上刻意创新,尤以山水画的构图有超常的突破。通常山水画的构图讲究“地平线”,而扇面却是上宽下窄,且呈半圆形状,如果依然水平地处理地平线,则扇面下端的两角势必形成空白。为了使构图合理,景物自然,创作者们相继创立了满幅构图、边角构图和一河两岸构图的三种新章法。其中,满幅构图是让景物占大部分空间,整体感觉实多虚少,通常以描绘山景居多;边角构图是把主要景物集中在左侧或右侧的下角,或自左边或右边向下伸展,整体感觉虚多实少;一河两岸构图则主要是表现江河两岸风光,如一江春水或左右横穿,或上下直流,或斜向而泻。这三种构图形式为后来扇面山水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篇章,很多画家创作了大量构图精妙、题材新颖、气势磅礴、风光秀丽的山水扇面佳作,深受历代藏家青睐。如袁江、王鉴、黄宾虹、张大千、冯超然等的山水扇面,在海内外书画市场被推崇为传世之作,极具保值增值意义。山水扇面的成就,对花鸟扇面的创新也颇有影响力,近现代画家高翔、王云、杨晋、任伯年、齐白石、傅抱石等都有格调清新的花鸟扇面问世,其同样走俏国内和国际市场。

近代名家传珍品

近现代著名书画家吴昌硕、齐白石等都在扇面上表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留下了不朽的艺术珍品。

清末海派大家吴昌硕的《牡丹书法成扇》作于1922年,画面中的牡丹花大叶茂,热烈张扬。小小的尺幅里,好像有无限的天地供其驰骋,信笔挥去,花叶正要撑破天地;戛然笔止,恰到好处。设色则兼顾到了扇骨与扇纸白里泛黄的影响,巧妙地把它们作为中间色加以利用,所以花虽红却不艳,叶再绿也不翠。右侧的行书更以大小不一的字形、长短错落的章法,使得整个画面停匀得当,生动活泼。

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齐白石的扇面多为大写意,但扇画上的鱼虫、花鸟、蔬果无不精细形象,栩栩如生。齐白石的《雁来红草虫》中红叶与知了都画得非常精到,叶的设色使用了写意法,对比强烈,透明感和质感很强;知了的肚子、翅膀及腿足的画法、笔性一致,都融入了写意法,韵味十足;整体感觉拙朴中见质感、雕刻味和动感,极为传神!

(二)扇骨的雕刻艺术

折扇中扇骨的文化内涵最为丰富,形制古朴优美,幽雅别致;用材奇珍异宝,五光十色;装饰素净淡雅,赏心悦目;雕工巧夺天工,独辟蹊径,和扇面艺术交相辉映,犹如“红花绿叶”之美。扇骨长不盈尺,宽仅寸内,经妙思巧构和精技细艺,竟能造就成千变万化的艺术造型,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艺术世界。尤其是扇骨雕刻技术,是在将近3mm的厚度上作业完成的,难度系数非常之大;扇骨上所刻的山水人物,实际上就是一幅缩小了的山水画,所谓“一寸有千里之遥,一勺有湖泊之阔”,充分展示了雕刻艺人精湛的雕刻技巧。

扇骨式样

扇骨的式样由简而繁,花样层出不穷。主要经典款式如下:“直式方头扇”,造型极简洁,为一长而窄的梯形,是最早出现的式样;“和尚头”,也叫“圆头”或“大圆头”,早在明代就已流行,因扇骨聚头处以扇钉为轴心成一圆球状,看似和尚头而得名;“螳螂腿”,此款式扇骨因大骨上面较粗、下面很细,形状颇似螳螂腿而得名,其最大的特点是轻便适手;“波折式”,大小扇骨均做成波折式,相邻两根扇骨的波峰、波谷相错,看似层层波浪,动感十足;“细梢式”,插入扇面的骨梢尖细,露在外面的部分宽而圆转,平展后扇骨排列严密,不露缝隙,为秋扇的特有款式。

制作手法

扇骨制作,首先讲究的是选材,以上等竹木为常见材料,选好后要依据材料的性质先进行一番处理,譬如说竹料,要先经过煮、晒、劈、成型、烘烤等一系列工艺,为扇骨的后期制作做准备。若是遇到玉质、象牙或是上好的竹木类材料,也可以将其制作成素面扇骨,扇骨的大骨面上不加任何装饰和雕刻,以扇骨优美的造型以及材质天然的花纹肌理成韵。

其次是打磨、漆骨,完成扇骨的光色之美。打磨贵在天趣,如湘妃、斑竹等有一些天成之美的材料,本身就彩纹斑斓、花斑点点,再经过一番打磨,更是晶莹悦目、疏密自趣;漆骨妙在人工,通过给扇骨涂上各种色彩的漆,来弥补材料本身的不足,并通过素漆骨、绘画漆骨和雕刻漆骨等各种手法,使扇骨漆光闪烁,既五彩缤纷,又不失文静玉润之雅。

最后是雕刻、镶嵌,对扇骨进行装饰美化。雕刻是扇骨装饰中最普遍、最常见的手法,指在扇骨上雕刻成各种阴阳文字、山水人物、花卉禽兽等图案;镶嵌是指将骨、螺钿、银丝等材料嵌入扇骨,形成不同的纹饰效果,主要有直接嵌入法、漆内嵌入法两种手法,常见的有红木、乌木嵌银丝,竹骨镶贴檀香、镶嵌珠宝,涂漆扇骨嵌螺甸、象牙、兽骨等。

另外,还有将两种材料合在一起做成一根扇骨的手法,叫“合骨”。如用乌木和竹合作小骨,象牙和兽骨合作大骨。合骨一般要遵循一个规律,即大骨内侧的材质要与小骨相同。如果扇骨的大骨为乌木,小骨为檀香木,那么,乌木大骨的内侧也一定要贴上檀香木。这点,也可作为鉴别扇骨是否为原配的一个根据。

扇骨竹刻

扇骨雕刻属于雕刻中的平面雕刻,又可分为阴刻和阳刻。一般而言,阴刻更讲究刀法,贵在用刀如笔;阳刻则更注重布局构图及造型。其中,阴刻中有单刀、双刀之分,单刀中又有深刻、浅刻之别。明清时浅刻颇受欢迎,民国以后颇重深刻。扇骨中的竹、木、牙、角都可施刀雕刻,但要在其上表现雕刻的综合完善艺术,非竹刻扇骨莫属。

竹刻扇骨,也称扇骨竹刻,历史悠久,据传唐、宋时代竹刻已很精致,明代以来,擅刻扇骨的竹刻名家已不乏其人。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竹刻艺术的发展在江南一带达到高峰,形成嘉定、金陵两个中心,后人习称“嘉定派”和“金陵派”。嘉定三朱(朱松邻、朱小松、朱三松),可算是嘉定派的创始人;金陵派则以李耀和、濮仲谦等为代表。扇骨的雕刻越来越繁复,表现的手法也越来越多。下面我们来说说“阴刻”与“阳刻”。

“阴刻”,指在竹材上留下凹进去的划痕,又分为浅刻和深刻。其中,“浅刻”的刻痕很浅,往往需要在高光下才能看清刀痕。“毛雕”,是浅刻中的一种,也是竹刻工艺中难度最高的工艺之一,既要显示出雕刻内容的清晰,又要显现出雕刻的功力,民国后基本上已失传。“深刻”是阴刻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表现内容一般为树木山石、人物,刀法犀利,笔锋毕现;因其刻痕较深,宜于刻书法作品及勾勒法之画。

“阳刻”,指在竹材上留下凸起的形状,大致可分为留青;薄地阳文、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三类。其中,“留青”,又叫“皮雕”,是利用竹子表面的青筠颜色与竹肌颜色形成差异,而形成的竹刻中一个新的品类;“薄地阳文”、“浅浮雕”、“高浮雕”分别代表雕刻深浅程度的不同,本质上并无差异;“透雕”应用在扇骨上并不少见,多是一些吉祥图案或是几何图形,硬木中的透雕应该和减轻扇骨自身的重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三)扇坠的把玩艺术

在阶级社会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往往彰显于其所拥有的附属品的数量和质量;物件亦如此。正如,自古君王爱美人,于是美女就有了种类繁多的头饰、首饰、华美衣裳;文人雅士爱折扇,也为折扇配备了扇坠、扇架、扇套、扇盒等多种附属品,以充分展示折扇的流韵之美,以及古人对折扇的重视保护程度。这其中,那一枚枚材质各异、做工精美、小巧精致、寓意吉祥的扇坠正是古人对折扇喜爱至极的写照。

短暂的历史 香艳回眸

从相关出土文物和古代文献考证,扇坠的历史非常短暂。明人谢肇淛所著《五杂俎·物部二》云:“扇之有坠,唐前未闻,宋高宗宴大臣,见张循王扇有玉孩儿坠子,则当时有之矣。”扇坠大约在明清盛行,在明代中期,扇坠已作为时尚玩物进入宫廷,成为御赐之品,并在妃嫔仕女、文人雅士间流行起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爱尔兰之约

    爱尔兰之约

    28岁的她和他偶然的邂逅,第一是偶然,第二次意外,第三次他被她深深地吸引,他们相爱了,痛苦、挣扎、纠结,被爱情伸出的刺一次又一次的刺痛后,她选择了离开......
  • 不肯下跪的羔羊(闪小说动物篇)

    不肯下跪的羔羊(闪小说动物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恶魔少爷深度爱

    恶魔少爷深度爱

    “有种来惹我,就该承受后果……”大手轻轻执起她的下巴,男人溢出一丝邪笑。她诧异万分,这是什么状况?不准离婚!不准找工作!甚至还不准她走出霍家别墅半步!不过,被当成禁奴的生活似乎也没那么难熬。有吃有喝有睡,还有佣人伺候,简直不要太过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傲娇总裁带回家

    傲娇总裁带回家

    “咔擦——”黑暗中闪出一点火光,随后熄灭,香烟的味道随即散发出来。坐在沙发上久久沉默的男子终于开口说话:“这么说,白乐雅逃婚了,白家把你给弄来当顶替新娘?”
  • 伤寒大白

    伤寒大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乞丐状元本红妆

    乞丐状元本红妆

    天呐,疯狂的死亡,疯狂的阎王,疯狂的孟婆,疯狂的鬼官,她疯狂的穿越了,地府这帮混蛋,我诅咒你们八辈祖宗。。。
  • 我的人生哲学:任正非献给年轻人的12堂创业经营课

    我的人生哲学:任正非献给年轻人的12堂创业经营课

    《我的人生哲学:任正非献给年轻人的12堂创业经营课》是一本成功励志书,也是一本创业教辅书。华为作为中国商界的传奇,其成功的内部运营模式长期不为世人所知。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叙述了任正非经营管理华为的策略、方法、手段,即他带领华为从创业走向业界巨头的方方面面的经验。本书从企业文化讲到人员培训,又从人员培训讲到制度管理,之后又讲到了企业的逆境求生和海外市场的拓展等等。总之,这本书可以让人认识到传奇的任正非、了解到全面的华为,又可以让人掌握到全球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
  •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两个秘密情报组织,从他们最初的雏形到今天已经整整发展了300年。在这300年的时间里,两个机构为美国全世界战略作出了卓绝贡献。从美国的独立战争到二战,几乎在各个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即使是华盛顿、林肯等人也对美国的秘密情报组织赞不绝口。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和特工加入后,美国的情报机构已经肩负起维护美国安全决策、刺探别国事务、进行机密资料整理分析等重要职责,继续在美国的军政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晚清绅商的现代转型(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晚清绅商的现代转型(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国际关系等范畴。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晚清绅商的现代转型》中,雷颐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晚清绅商的生存状况,结合当时的政治、外交,交代绅商的发展高潮与困境,窥探绅商的转型阵痛。你想知道的现代商业史,都在这里了。
  •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全集)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教练》一书,从全新的角度分析了父亲教育的重要意义,用全新的教育思维阐释了父亲教育的主要内容,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总结了父亲教育的方法、原则和技巧,是现代家庭培养优秀女孩的最佳指南,是帮助女孩的爸爸育女成才的最佳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