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6200000002

第2章 朱元璋(1)

不幸少年乱世崛起

元天历元年(1328),朱元璋出生在安徽濠(háo)州太平乡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的祖籍是江苏沛县,祖上数代都是农民,由于忍受不了地主的剥削,几经迁徙,直到他父亲这辈才落户到濠州。

但是在濠州朱元璋一家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难过,债务、饥荒一直缠绕着他们。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朱元璋一天天长大了,到了他17岁这年,家乡发生旱灾,蝗虫横飞,瘟疫横行,每天都有入死去。

灾难在不知不觉中也降临了朱家,首先是父亲去世了,接着大哥也去世了,刚刚料理完父兄的丧事,母亲和另两位哥哥也相继去世,就这样,朱元璋在半年之内,失去了五位亲人。

困惑中,朱元璋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父母曾在皇觉寺许过愿,长大舍身当和尚。朱元璋心想眼下正无路可走,还不如投入皇觉寺中,剃度为僧,有碗饭填饱肚子,总比饿死强。想好以后,就匆匆赶到皇觉寺,拜高彬长老为师,就这样朱元璋当了和尚。

寺庙是靠善男信女们的施舍度日的。在元朝的腐朽统治下,人们的生活已越来越困难,寺庙所得的施舍越来越少。朱元璋投靠时寺里已有几十个和尚,几十张嘴,僧多粥少,坐吃山空,不久就无米下锅了。没办法,高彬长老只好将徒弟一个个打发出去,云游四方,自谋生路。因此进寺刚刚几十天的朱元璋也只得头戴破帽,背上小包袱,一手拿木鱼,一手托瓦钵(bō),告别皇觉寺,穿城越村,开始了云游四方,沿途乞求施舍的“游方僧”生活。

朱元璋就这样一路乞讨,一路流浪。天复一天,年复一年,山栖野宿,串村走户,软求硬讨,饱尝了人间风霜冷暖之苦。经过整整三年他先行合肥,又走固始、信阳,再往汝州、陈州、鹿邑、亳(bó)州,后到颍州(今安徽阜阳)。先后走遍淮西、豫南一带的名山大川,名都古邑。化缘使他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势,为他后来指挥战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同时由于朱元璋亲身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亲眼目睹了农民漫漫无边的痛苦生活。所以起义造反的思想在他心灵上渐渐萌发起来了。三年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尽管是那么艰难和痛苦,但也为朱元璋后来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元朝末年,蒙古贵族、封建地主疯狂压榨劳动人民。沉重的赋税、徭役以及年复一年的自然灾害使广大农民走投无路,纷纷破产,社会矛盾激化。此时的农民对元朝的愤怒仇恨宛如蓄之已久的滚滚洪流,随时都可能对腐朽的元朝进行冲击。

不堪忍受元朝封建统治者剥削和压迫的中国农民,终于在至正十一年(1351),由农民领袖刘福通、韩山童在颍州首举义旗。彭莹玉、徐寿辉紧随其后,起义于湖北。土豪方国珍、盐贩张士诚先后于浙东、苏北奋起抗元。不久定远土豪郭子兴与党羽孙德崖等,也在濠州响应,占据濠州城。至此,农民大起义的烈火熊熊燃遍大江南北。

此时,身居佛门的朱元璋收到少年时的穷伙伴汤和捎来的一封信,自称已投奔在郭子兴手下,并劝他速来从军,共同创业。朱元璋见信后犹豫不决。几天后,师兄告诉朱元璋,已有人向官府告发汤和来信劝他参加农民军,让他赶紧逃走。24岁的朱元璋只好告别皇觉寺,去濠州投奔了郭子兴,从此开始了他转战南北的戎马生涯。

朱元璋入伍后,打仗非常勇敢,无论遇到何等强敌,他总是奋不顾身,冲锋陷阵。加之他又识得一些文字,就格外受郭子兴青睐。家乡人听说朱元璋在外当兵做了官,要来家乡招兵,都来投靠。十几天的功夫就拉起了700多人的队伍。这些人,后来一直跟随朱元璋出生人死,冲锋陷阵,成了起义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几天后朱元璋率众归来,郭子兴见状喜出望外,提升他为镇抚总管,令所募700人归他统率。朱元璋手握兵权,再也不愿呆在濠州,想要出去建立自己的根据地。经与徐达密议,征得郭子兴的应允即带着徐达、汤和等一班英雄豪杰南下定远,开辟新天地。定远之役是朱元璋统帅自己的队伍,为实现自己理想的第一战。

定远有一支拥有3000多人的地主武装,驻扎驴牌要寨。因该寨人多势众,又有坚固寨墙,朱元璋只好用计巧取。朱元璋一行来到定远,闻知这寨中缺粮,他心生一计,叫兵士钻进布袋里,诡称民夫送粮,来到寨门前,派人通知寨主,请出门接粮。寨主哪知是计,正愁军粮无着落,闻报自然大喜,急步出迎。寨门开后,朱元璋一声令下,兵士们破囊而出,立即将寨主拿下。寨中士卒见寨主被擒,无心恋战,也纷纷逃命去了。

首战告捷驴牌寨,朱元璋又乘胜星夜袭击定远另一股武装缪(miào)大亨。脸居横涧山的缪大亨,拥兵20000余众。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朱元璋会如此神速地偷袭他的营地,睡梦中他爬起来慌忙迎战,但怎能抵挡得住义军潮水般的攻势呢!缪大亨见大势已去,只好率众投降,归顺朱元璋。

朱元璋占据定远后,爱民练兵,威声大振,四方归附。冯国用、冯国胜兄弟是定远的两个中小地主,因害怕红巾军,就组织乡兵结寨自保。后来,他们听说朱元璋作战勇敢,纪律严明,人心归附,就带着自己的乡兵来归附朱元璋。朱元璋见冯家两兄弟是两个读书人,非常高兴。他便向他们二人请教天下的大计。冯国用说:“金陵地势险要,是历代帝王建都的地方,先夺取金陵为根据地,然后以仁义之师救万民于水火,必定人心归向,然后重用有才德的人,不贪恋财色。如此夺取天下是不难的。”朱元璋听完大喜,任命国用、国胜兄弟为参谋。同时下令拔营向金陵方向进发。

大军行进途中,又有人谒见朱元璋。此人姓李名善长,字百室,也是定远籍的地主知识分子。他从小读书,注重研究法家学问,很有些智谋。朱元璋高兴地同他促膝交谈,问他夺取天下之方略。李善长从容答道:“秦末大乱的时候,汉高祖以布衣起兵。

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滥杀无辜,五年就成帝业。如果你能效法汉高祖的长处,天下是可以平定的。”朱元璋听后连连称善,当即将李善长留在身边帮助自己出谋划策。文人儒士的韬晦方略使朱元璋坚定了夺取天下的雄心壮志。

此时朱元璋已有军队3万多人,“号令严明,军容整肃”。1354年,他打败了围困六合的百万元兵。

第二午正月,朱元璋又率军攻下和州(今安徽和县),被郭子兴任命为总兵官,镇守和州。同年二月,红巾军领袖刘福通拥立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又号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3月,郭子兴病逝,小明王任命他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朱元璋任左副元帅。不久,郭天叙战死,从此,朱元璋成为这支部队的主帅。

身在和州,手握兵权的朱元璋没有忘记攻取金陵的目标。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亲督水陆诸将,按既定战略攻取金陵。在城外的一场激战中,元军大败,仅收降元兵即达36000多人。降兵收容后,不知朱元璋会如何处置,个个非常恐惧。朱元璋身旁的将士向他进言,降众过多,怕有变故,不如及早处置。可朱元璋没有采纳将士们的意见,而是在降卒中挑选500个骁勇健壮者,做为自己的侍卫亲兵。这些勇士非常感谢朱元璋对他们的信任。数日之后,朱元璋复用这500名降卒为先锋,攻打金陵城。降卒们感恩思奋,冲锋陷阵,英勇杀敌,长驱直取金陵城下,人人荣立战功。3万余名降卒见朱元璋果真以诚相待,也感激不已,以后作战中忠心为他效命。朱元璋的队伍由此实力大增。攻占金陵之后,朱元璋改金陵为应天府。这时,在他的北面是义军韩林儿、刘福通,东面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虽然地盘不大,但东、西、北三面都有义军力量处在第一线,牵制元军主力,似屏障一样保护着朱元璋这支义军队伍。朱元璋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形势,以应天府为中心,先后迅速攻克镇江、长兴、常州、宁国、江阴、常熟、池州(今安徽贵池)、徽州(今安徽歙县)、婺(wù)州(今浙江金华)、扬州等地作为战略据点,既保证了应天安全又为下一步对外扩展打通了道路。

这时候的朱元璋,经过七年枪林弹雨的洗礼,成长为一名驰骋沙场的义军将领,由一个小小的步卒成长为称雄一方的霸主。

削平群雄以猛治国1357年在胜利攻占徽州之后,朱元璋曾亲自来到了石门山拜访老儒朱升,讨教治国平天下之策。

朱升送了他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说,要高筑城墙,巩固后方;发展生产,储备粮食;不图虚名,暂不称王,以减少受攻击目标。朱元璋听后连连点头。把这“九个字”作为夺取天下的指导方针。

朱元璋按照朱升的策略,首先抓紧军队建设,注意军事训练,提高义军将士作战的本领。同时,在战事频繁的空隙中,抓紧粮食生产。在义军中第一次设置了营田司,任命康茂才为营田使,专门负责兴修水利和屯田等项农业生产的事宜。并且还抽出一些将士,利用战争的空闲时间开荒种田。几年的功夫不仅解决了军队战时粮食困难的问题,而且还有了大量的剩余,改变了历来打仗的军队靠吃军粮的习惯。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自己势力范围内农民的负担,军民皆大欢喜,起义军得到了百姓的欢迎。

为了避免树大招风,较早地暴露自己,以防止在力量脆弱时被吞并,朱元璋在形式上一直对小明王保持臣属关系,用宋政权的龙凤年号,打红巾军的红色战旗,就是斗争的口号也与宋政权一模一样。

朱元璋经过数年卧薪尝胆,集蓄力量,开拓疆土的斗争,巩固的根据地终于建立起来了,在不知不觉中崛起为一支足以与元末其他义军和元军匹敌的强大的义军队伍。

战争的形势瞬息万变。当朱元璋占据应天府周围地区的时候,雄踞东方的张士诚占据了以平江(今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和长江三角州的广大富庶地区。独霸西方的徐寿辉以武昌为中心,控制了湖广、江西的大片肥田沃土。朱元璋此时却处于两面夹击之中,局势相当严峻。同时,随着朱元璋军事势力的日益增强,他与各个义军割据政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至此群雄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时候到了。

元至正二十年(1360)闰五月,徐寿辉的部军陈友谅以派人祝贺胜利的名义,在江州(今九江)杀死了徐寿辉,并宣布即了皇帝位,定国号为汉。陈友谅立国称帝后,马上就同张士诚合谋共同举兵,进攻应天,企图消灭朱元璋的队伍。

1363年4月,陈友谅乘朱元璋主力解救被围困在安丰(今安徽寿县)的小明王,后方空虚之际,亲率60万大军进攻洪都(今江西南昌)。守将朱文正率部顽强抵抗,朱元璋闻讯率20万大军营救,双方在鄱(pó)阳湖上展开了一场恶战。

鄱阳湖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当时陈友谅军号称60万,战舰几百艘。这些战舰每艘都有好几丈高,分为上下三层,各船之间都用铁链连接,远望就如同一座座巨大的城堡浮在水面上。同陈军巨大战船相比,朱元璋的船队要小得多,但朱元璋并没有害怕,他根据船大进退不便,船小灵活机动的特点。经过精心策划,决定用火攻破敌军。他把水军分成11队,每艘船上都配备了许多火炮、火铳。他还组织了一支敢死队,驾驶装满柴草火药的小船去撞击敌舰,与敌舰同归于尽。

战斗打响后,朱元璋派出敢死队,驾驶装满柴草火药的小船冲向敌阵,纵火焚船,霎时湖面火焰冲天。陈友谅的战舰由于连接在一起,行动不便,一船着火,数船都被引燃,陈军大乱,被烧死和跳水溺死的不计其数。朱元璋一看火攻奏效,立刻率领将士冲向敌船。战斗异常激烈,喊杀声震天,士兵们在船头蹦来跳去,落水的人呼号挣扎,火炮打在湖面上激起冲天水柱,整个鄱阳湖都沸腾起来了。

这场战役持续了36个日日夜夜,朱元璋昼夜和将士们战斗在一起。他白天用旗帜,夜晚用灯笼,沉着指挥,激励将士。有时他乘坐的指挥舰被击中,马上换只船继续指挥。不久,朱元璋终于取得了鄱阳湖决战的重大胜利。

同类推荐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所有的财富神话都有它背后的故事,洛克菲勒家族也是这样。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而我们能看见这个智者留下的手记无疑是一种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
  •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

    精选了达尔文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达尔文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一位女性。通过众多的影视作品,我们已经对武则天的故事有了基本的印象。围绕着武则天的故事,一直都有正史、野史之争,那么在外国人眼中,武则天的历史又是什么面貌呢?在劳雷尔·洛克菲勒的这本书中,武则天本名武照,公元705年在她去世前几周改尊号为“则天”;她是唐朝官员武士彠次女,天资聪颖,精于算计,从小就不符合儒家贤妻良母的标准;她沉浮于宫廷,最终成为一位帝王。她是如何成为中国历史上毁誉参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的?让我们跟随外国人的全新视角去探索则天皇帝曲折传奇的一生。
  •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本书是油画家杨飞云第一部有关自己艺术生涯的谈艺录。本书以与美籍华人作家范学德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杨飞云艺术生涯的点滴:从童年的生活;少年时期的学画过程;青年时期的工作生活经历,尤其是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之后,就油画学习、创作、风格的思考;担任中国油画院院长之后,组织的一系列促进油画发展的展览活动,对青年油画家的提携和推荐,对中国油画的期待和展望等等。在这部对话录中,杨飞云对自己六十多年生涯作了详细的叙述,第一次历史地、系统地、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的艺术见解。这既是一部艺术对话录,也是人生对话录;既能给年轻的艺术家以艺术上的指导,更能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启发。
  • 阶下囚:宋徽宗

    阶下囚: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其人很有文采,但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他在位二十五年,最终落个国亡被俘、折磨而死的下场。当政期间,他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民财,大建宫观,并且信奉道教,发给道士俸禄,自称是“道君皇帝”;不仅如此,他还不断对外进行战争,在1120年,与金朝订立盟约要夹攻辽国。结果导致后来金军南下攻宋。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后死于五国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阶下囚徒:宋徽宗》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宋徽宗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你的潜能刚刚开始

    你的潜能刚刚开始

    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这是上帝赋予每个人均等的能力,这是一本影响孩子一生励志成长的青少年读物,是兼优、品德高尚模范生必备天天进步手册。
  • 性善恶论

    性善恶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有路在青霄内,又被那浮云塞闭。老兄也百忙里寻不见上天梯。(许达云)仲宣,你看那一林红叶,三径黄花。一林红叶傲风霜,如乱落火龙鳞。
  • 你好,虞先生!

    你好,虞先生!

    顾楠乔,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与一身的总裁助理,名牌大学的天之骄女。亲手培养出来的总裁谁敢有质疑?听说虞氏集团二少爷桀骜不驯,不可一世。没关系,她让他把蚂蚁供着,见到狗都绕着走。听说虞氏集团二少爷不学无术,是个草包。小问题,她让他悬梁刺股,昼夜不停勤奋学习。某日,再也受不了如此“惨无人道”生活的男人,插着腰怒吼:“顾楠乔,劳资在不教训你你就不知道谁才是一家之主。”某女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眼底闪过一丝精光:“哦?给你个机会再说一遍。”
  • 炎神之陨

    炎神之陨

    生命,在孤寂中烟灭,在仇恨中酝酿,在焰火中重生;斗志,在光明里消散,在痛苦中凝聚,在黑暗里升华。
  • 长情赋:一世为妃

    长情赋:一世为妃

    这是第三世,前两世的事都深深记在脑海中。第一世为医学传人。第二世为武学传人。这一世是第三世,终于落得个清闲做一个无忧无虑……啊呸,根本做不成安静的美少女!从几百岁变成小奶娃子,作为一个穿越资深的老前辈,聂悠很痛苦。她爱过,恨过,现在淡了。那人居然追了那么远。那一世说好的。‘勿寻勿念,愿君一世安好’?多年不见,那人追到此处,只见他笑着说:悠儿,你一世不来,我就寻你一世,你若生生世世都不来,我即便寻到灰飞烟灭也会缠着你。聂悠:对不起,我们……还没成亲,别了。
  • 红楼之林家皇后

    红楼之林家皇后

    婉玉穿越成了一棵草,绛珠仙草,只是才修成人形没两天,她就在警幻的威逼下跳下转生池,投胎成了林家的嫡长女。只是红楼的世界危机四伏,前有在夺嫡中站错队的林如海,后有对她的修为虎视眈眈的警幻,还有时不时出来扯扯后腿的贾府中人,如何躲过一拨又一拨的明枪暗箭,立即成了婉玉的首要任务。
  • 哈佛思想课:领导力自测

    哈佛思想课:领导力自测

    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领导就是带团队。领导力=品格+方向+决策《哈佛思维课:领导力自测》从人格、交际、抱负、心理、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解析领导力,每个方面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你的决策有多明智,你的团队就能走多远。更大感召、更强影响、更远前瞻、更好控制、更快决断。
  • 上清后圣道君列记

    上清后圣道君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驯悍记

    驯悍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