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5500000002

第2章 威廉·配第

威廉·配第(1623-1687年)出生于英国汉普郡一个小毛纺织作坊主的家庭。由于生活所迫,从14岁就外出谋生,先后在英国、法国、荷兰从事过多种职业,当过水手、家庭教师、医生和教授等。1644-1645年配第在荷兰莱顿大学学医,此后,到巴黎参加过穆尔塞尼学会(自然科学研究者的学术组织,法国科学院的前身)的学术活动,在英国参加过伦敦哲学会的活动。1649配第获得牛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651年起任英国驻爱尔兰总督亨利·克伦威尔的侍从医生,后来又任爱尔兰土地分配总监。1658年被选为爱尔兰国会议员,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他又投靠了国王查理二世,并封为男爵,成为新贵族,担任爱尔兰测量总监,受赐大量土地。此后,配第曾经陆续创办过渔场、冶炼厂、铝矿等,还经营木材生意,晚年时他成了拥有27万英亩土地的大地主兼资本家。

配第的主要经济学著作有:《赋税论》(1662)、《献给英明人士》(1664年写成,1691年出版)、《政治算术》(1672年前后写成,1690年出版)、《爱尔兰的政治解剖》(1672年前后写成,1691年出版)、《货币略论》(1682年写成,1695年出版)。

配第以事实、感觉、经验为依据,着重对经济现象的数量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配第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思想。在研究货币问题时,他为了探求交换的规律性,“区分了‘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和‘真正的市场价格’”。他所说的“自然价格”实际上是指的价值,他指出:“自然价格的高低,决定于生产自然必需品所需要人手的多少”;他所说的“政治价格”是指受供求影响的在市场上直接实现的交换价值,即市场价格。同时他又把用货币表现的“政治价格”称为“真正的市场价格”。配第着重研究了商品的自然价格,并用实例说明生产商品时耗费的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基础。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商品价值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指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商品价值大小成反比。

尽管配第提出了劳动决定交换价值的重要思想,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价值论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首先,他在论述中把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混为一谈,还没有抽象出科学的价值概念;其次,他没有把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贯彻始终,如在《赋税论》一书中,除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外,他还提出了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

除了劳动价值论之外,配第对分配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配第的分配理论是建立在其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虽然在配第的研究中没有提出剩余价值和利润范畴,但他的地租理论实际上说明的是剩余价值问题。配第的分配理论是以地租论为中心,以工资论为前提,基本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分配的特点。他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格,但在具体研究中,他又把工资和维持工人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联系起来,认为工资是劳动者为了生活、为了劳动、为了繁殖所必需的物品决定的,并认为劳动者的工资只应等于维持工人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他不懂得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但他认为决定工资的自然基础是维持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实际上他论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在分配论中,配第还进一步论述了工资和地租的对立关系,认为地租的多少与工资的高低成反比例。他所说的地租实际上就是剩余价值,并说明了地租的来源和它的剥削性质。但他认为地租是全部剩余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配第主要从量上对地租进行分析,没有对地租所代表的生产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使其论述存在一些混乱。同时配第还对级差地租和土地价格进行了初步分析。

由于配第把地租看做是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因此,他把利息作为剩余价值的派生形式从地租中引申出来。他对利息高低的说明也是从地租出发的,他还没有把利息率的高低和借贷资本的供求联系起来,更没有和利润与利润率联系起来,但他已认识到货币量与利率的关系。

同类推荐
  • 杰出帝王掌控天下的大智慧

    杰出帝王掌控天下的大智慧

    千古帝王的制胜绝学,百代风流的杰出智慧。本书主要选择了开国的皇帝,同时也选了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康熙,他们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重大的影响,已经是家喻户晓。他们有狐狸的智慧、狮子的勇猛、狼的攻击性。他们的智慧是几千年历史沉积的精华,是无数次人生实践的结果,是登上人生顶峰的最好试金石。帝王是主宰历史的最强者,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性格,每每在关键时刻都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他们能成功。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挖掘出来,就是把事做成做好的资本。
  • 锦瑟华年是情痴:李商隐诗传

    锦瑟华年是情痴:李商隐诗传

    本书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传记。李商隐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他是唐朝行将灭亡时的一位诗歌巨星,他给唐朝诗歌画上了完满的句号。他的诗以细腻严谨、意境灵妙为长,千百年来深受后人追捧喜爱。本书以李商隐的诗歌为经纬,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李商隐沉郁多情的一生。作传者的文字十分精巧,富有韵律感,读来清风拂面,近于吟哦。本书成功地将纪实文体的严谨和诗歌的优雅结合为一体,能引人进入绝妙的美学佳处。
  • 震撼欧洲的“小个子”:拿破仑

    震撼欧洲的“小个子”:拿破仑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读物。书中具体生动地记述了法国近代最伟大的人物拿破仑惊心动魄的一生。拿破仑由一名普通的下级军官,屡建战功,逐渐成为中级指挥官、军团总司令、终身执政,最后当上了法国皇帝。他称雄欧洲,远征埃及,多次打败强敌,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滑铁卢之战失败后,被流放孤岛,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书中还介绍了他个人生活中的一些趣事。
  • 影坛骄子:谢晋传

    影坛骄子:谢晋传

    谢晋,中国最杰出的导演,许多脍炙人口的电影《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等影片均出自他的手,这些电影印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说明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中国文化也可能出现以生命历程组接成的大手笔,下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化,正可由此开启。我们在阅读谢晋的生平时,有如也一起阅读了一部中国电影史。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旋风少女2

    旋风少女2

    刚强坚韧的跆拳道少女戚百草,因为养父&师父旧时的比赛丑闻而一直受排挤,又因为揭穿全胜道馆馆主在表演时作弊的行为而被赶,失去居所的百草在好友的帮助下到了松柏道馆寄居,遇见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少年……用勇气淬炼坚强,用纯真磨砺爱情,在青春与梦想的舞台上,百草以最单纯勇敢的心灵一步步成长,一路绽放她独一无二的耀眼光芒……
  • 国民男神:锦爷,冷性格

    国民男神:锦爷,冷性格

    本书中二又扯淡,作者已经退坑,准备写新的书,各位小可爱,别入坑,到时候别说我不负责任,强调三遍,不写了!不写了!不写!(写新书,写新书,写新书!)嗯,我也懒得删了,别入坑,删了吧。
  • 漫游海底世界(探索发现漫游记)

    漫游海底世界(探索发现漫游记)

    《漫游海底世界》本书为您讲述关于海底世界的科普知识。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直播之荒野传奇

    直播之荒野传奇

    当一个吃货遇上一个荒野直播系统,会发生什么呢?楚笙,一个吃货,人生目标就是吃遍天下,偶然间,一个无良的荒野直播系统找上了他,从此,楚笙的人生再也不平凡。催更群:806644391
  •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

    (本文又名:你以为你穿越了就是主角吗)赵二牛一大把年纪了,莫名情况就穿了,还年轻了好几十岁,正发慌呢,就顺手救下个小崽子,一瞅,老儿子你咋也来了,还变成个小毛头……赵保国:这穿越了没金手指也不怕,他带了一个爸!
  •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曾国藩30年为政修身的黄金法则

    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并没有卓越的资质,却令人顶礼膜拜。虽然时间过去了100多年,传记、家书、日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本书参考了众多资料,从曾国藩的家训、日记、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来剖析他,并列出了八大黄金法则,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 生死关

    生死关

    跟鬼魂打交道的人里,有一类叫做杂门,这类人走的是野路子,算命占卦,风水,灵符,跳大神样样都会一点,样样都学不精。上面没有师门,下面没有帮手,谁都瞧不起。
  • 美国名家短篇小说赏析(高级)

    美国名家短篇小说赏析(高级)

    本书精选了八位美国文学巨匠的8篇美国短篇小说的精华之作,每篇文章前有简短的引言,文中还附有编者的评注和分析及作者简介。
  • 言之有兮桐

    言之有兮桐

    “沈兮桐,听说你喜欢陈言之。”“什么叫喜欢陈言之,我那叫爱,好吧。”……“沈兮桐,你那么喜欢陈言之,为什么还没把陈言之弄到手呀。”“我都没急,你急什么,我和陈言之是迟早的事。”“沈兮桐,听说陈大校草有喜欢的人了?”“嗯,我就知道他是喜欢我的。”“你怎么知道校草喜欢的人是你,万一是别人呢?”“他只能喜欢我!他要是喜欢别人,我就...我就当一个锄头。”“为什么要当锄头呀?”“把他这个草给刨了!”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