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8700000002

第2章

也许这位美国同学很难理解叶笃正的思想,但是,叶笃正对人生和祖国的这种坚定的信念,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从来都没有动摇过,而且矢志不移。他经常对他的学生说,科学工作者要追求真理,更要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事科研工作要牢牢记住三个出发点:首先是国家的需要;其次要选择世界上最先进的方法;再就是还要在此基础上创新,探索更先进的方法。叶笃正就是这三个出发点的实践者、探索者、开拓者。他把大气科学研究的目光始终投向高远的时空。

1957年,叶笃正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东亚大气环流》的英文论文。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了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描述了影响东亚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以及西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就西藏高原是热源还是冷源的问题作了深入探讨。这篇论文发表后,在国际气象学界引起极大关注。50年过去了,它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大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东亚大气环流是怎么回事呢?叶笃正为什么要研究东亚大气环流呢?大气环流的研究是指对大规模大气运动规律的研究,大气环流基本规律是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的基础。东亚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这使得东亚大气环流有很多特殊性质,影响着东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东亚大气环流又在全球大气环流运动中与其他环流相互制约,因而影响到全球的气候。可见,大气环流的运动规律和任何变化,都将对地球的生态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影响,有时,可能是灾难性的后果。

由于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排放增加,地球像一个温室,变得越来越暖。在今天,这已是一个被广泛认同的观点,可如果倒退20多年,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却屈指可数,而叶笃正就是其中之一。

“我年轻的时候,北京的冬天要下很厚的雪,可现在……”叶笃正曾望着窗外干冷的天空对记者们说。从1984年开始,年近七旬的叶笃正就对全球变暖的情况非常担忧,他感到全球成了一个塑料大棚,温室效应使全球的温度越来越高,估计未来100年里,平均温度还要增加2摄氏度左右。全球变暖,将威胁人类的生存,譬如:水的质量会酸化;水酸化之后,树木难以成活,河水里鱼儿濒临灭绝,土地上的农作物会减产。再譬如:夏天更加炎热,热浪会多起来,细菌增多,疾病蔓延,人们有可能天天感觉像发高烧一样。再有虫子也多了,会频繁发生虫害。全球变暖将破坏地球环境,譬如:由于海平面上升,部分国家的国土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暴雨、干旱等异常气候增加;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部分珍贵的遗传基因减少;由森林采伐及异常气候等带来的沙漠化;对水资源产生影响,缺水现象加剧。

20多年前,“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这一观点还没引起人们重视,在学术界内也存在着争议。但多年从事气象研究,开创了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叶笃正,却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前沿而且重大的战略性问题,“有排放,就会有变化,怎么变?中国应该怎么办?这就是我们科学工作者应该考虑的。”他坚定地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个全新的领域。经过大量的分析研究,他和同事们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并且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理论和实际措施。

在普通人们的眼里,春天万物熙熙,夏日百草榛榛,深秋山山寒色,隆冬树树冷光。天地革而四时成。当地球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创造着生命的诗篇时,人们也许没有注意到我们的气象学家正在关注着大气环流和全球变暖,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殚精竭虑。叶笃正一时一刻没有忘记一个气象科学家的责任,他带着贴身的小本子跋涉在高山大河之间,遨游在气象科学探索的风云之中。

为了寻求真理,探索真知,叶笃正从来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也没有满足于过去已有的结论。他对自己的导师罗斯贝一直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但是,在科学探索的问题上,他没有迷信老师得出的结论。他说,权威是人不是神,要敢于质疑权威的论断,敢于指出权威科学理论中不正确的成分。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才能对权威阐述的科学结论加以发展,才是对权威的真正尊重。

1936年,罗斯贝在研究大气运动状态变化规律时,首先对大气运动最根本的原因是大气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经典理论,提出相反的看法,认为在风与气压的关系上有的运动中质量分布不是运动的原因,而是运动的结果。但是叶笃正认为,单独强调气压为主导或风为主导的结论都是不够全面的。他通过物理过程的分析,得出风与气压的适应过程与大气运动的范围有关的结论。并且认为,罗斯贝老师等人的观点,只是在几百公里范围的天气系统中成立,而在波及数千公里范围的天气系统中,传统的观点依然是正确的。有人说,叶笃正推翻了权威的理论。叶笃正总是摇摇头回答:“‘推翻’两个字是不够准确的。只能说敢于质疑老师的主张吧。实质上我只是对老师的论点的补充。我的论点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深信未来的学者一定会有更全面的论断。”

叶笃正的另一个学术成就是创立了青藏高原气象学。西藏高原横亘在祖国西南边陲,这里高山耸立,群峦叠嶂,谷深流湍,气象万千,着名的珠穆朗玛峰像一柄银光闪闪的利剑刺向云天。地壳运动造就的这一世界地理奇观,在全球大气环流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对中国、亚洲乃至全球的气候会产生哪些影响,不能不引起气象学家的极大关注。20世纪50年代,在两次科考数据的基础上,叶笃正开创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一个热源、在冬季是一个冷源的学说。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是叶笃正的最大发现之一。尽管在叶笃正之前,已经有了关于地形对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但是,1959年叶笃正与他人合着出版的《西藏高原气象学》和1979年与他人合着出版的《青藏高原气象学》,以及他的学生和同事们在青藏高原所作的艰苦卓绝的数十年考察研究,才终于使青藏高原气象学这门学科系统地建立起来。如今国际气象学界在研究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都接受并运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叶笃正的目光是超前的,在攀登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征途上,他比别人走得更早更扎实。如今,当我们每天收听天气预报,感受到天气预报的神奇和准确时,不能不敬佩叶笃正的远见卓识。

在对气象的研究中,叶笃正的目光没有只是停留在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他还与世界其他科学家一起把目光投向了全球气候变化。1982年叶笃正开始连续两届担任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的联合科学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参与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的制订;1991年国际地圈生物圈中国委员会成立,叶笃正连任两届主席;作为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的设计者、组织者之一,叶笃正为计划的制订实施作出了重大贡献。“八五”期间,作为气象学界的首席代表,叶笃正担负起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之一——“我国未来20年至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预测研究”,使中国在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研究方面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叶笃正和他的同事在一本科普着作里给读者提供了下面一组数据:“全球平均地面温度自1861年以来一直在增高。20世纪增加了06度左右,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20世纪是过去1000年增温最大的100年。而且,增温并不限于地面,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表以上8000米大气温度一直都在增加。1998年是过去100年中最暖的一年。在气候变暖的同时,现在全球雪的覆盖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末减少了10%左右。全球海平面有的地方已经升高12厘米。”叶笃正认为,影响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太阳黑子、地球的转动姿态、火山爆发、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等,引起气象学家高度重视的则是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问题,诸如温室气体的增加、地表状态的变化等。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证明,如果没有人类无序活动的影响,是不会出现现在这样严重的全球变暖现象的。

一个人如果体温升高一两度,就意味着生病。那么,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地球一旦体温升高再升高,又会是怎样呢?人类又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并采取切实措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呢?

叶笃正的回答是明确的。2000年他和吕建华在《中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对未来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的论文。论文中提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排放,减轻和缓和人为造成的全球变化压力;二是由于全球变化的趋势在未来一百年内不可逆转,人类必须适应这样的全球变化趋势。不同地区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以适应全球的变化。

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就是既要满足人们当前需求,同时又不损害下一代人的生存需要,叶笃正认为,可持续发展要考虑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只有适应全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把适应和发展这两个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实现适应全球变化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

1984年,他与美国几位科学家联合研究全球变化这个新的课题,到今天,20多个年头过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全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多年前,他因开创国内大气动力学研究而赢得世界气象学界的赞誉,现在,他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全球变化这个牵系着全球人类命运的重要新领域。2003年他和他的同事们首次提出“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并设计出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框架。经过多年研究,“有序人类活动”概念已经成为研究人类生存环境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大科学概念,标志着对生存环境变化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叶笃正的思考总是超前的,一个90多岁的老人,关注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着子孙后代的幸福,而且为此不舍昼夜地辛勤工作,怎能不让人感佩!2003年《世界气象组织通报》载文指出,叶笃正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他最早指出大气化学研究的必要性,为全球变化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如全球变化的可预报性气候和生态敏感地带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2003年,世界气象组织向叶笃正颁发了世界气象组织奖,表彰叶笃正在基础和应用两个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包括:创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发现大气环流突变;提出能量频散理论;开创全球变化及对可持续发展、有序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影响适应的研究;建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促进国际合作和该领域中许多杰出年轻科学家的培养。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获此殊荣。(四)

天空中有气候,团队中有氛围。严格要求,学风民主,是叶笃正治学的重要原则,也是他在科研团队中长年营造出的学术氛围。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在大气物理研究所,所有的人都把叶笃正尊称为叶老,叶笃正的秘书崔桂云说:“几百个人的研究所,很多研究人员都是叶笃正的学生,还有不少是叶先生学生的学生。譬如,黄荣辉院士和黄刚研究员父子俩都是叶笃正的学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在研究所里被传为佳话。作为晚辈,我们跟叶老在一起,从来不用担心相处问题,他不会因为谁资历浅而不重视谁,也不会因为谁声望高而轻信谁。你可以轻松地跟他开玩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可以直接跟他争辩。”

叶笃正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在谈到他的学术成就时总是要强调,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成就,荣誉应该属于集体。他说:“个人离不开群众,荣誉归于大家,要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是大家给的;要感谢大家,因为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学生延晓冬给老师的这段话起了个名字,叫“舞台学说”。

这不是自谦之辞,是发自内心的话。叶笃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访问时说:“所有奖项,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奖在内,都不是属于我个人的,而是属于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大气科学研究的中国科学家这个群体的。”在庆祝他80寿辰的大会上,他特别讲到老师对他的培养,他说:“一个人就是一个演员,人一生就是不断地演戏。演戏需要舞台,正是我的祖国,是中国科学院和大气物理所,给我提供了这个舞台,使我能当一个比较好的演员。演戏一个人不成,它需要多个演员相互配合,彼此帮助,协同动作。我就是在这个群体中演戏的。”2005年在庆祝他90寿辰的大会上,来自国内外的科学家和他的学生争相发言,赞扬叶笃正是诲人不倦的榜样、做人治学的楷模,是大气科学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一代宗师。叶笃正却说:“今天大家为我讲了很多好话,对我来说,值吗?配吗?我不敢说。我希望在走完这一段之后,能够配得上大家的夸奖。”在叶笃正看来,他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并不满足。而且,在谈到这些成就时,他始终没有忘记老师的培育之恩。他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在我一生从事气象事业中,赵九章和李宪之教授是我的启蒙老师。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我考入了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涂长望和王淦昌先生是我的老师。当时浙江大学校长是中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竺可桢前辈,他办校的‘求是’精神深深地教育了我,有决定性的意义。1945年初,我赴美国学习,进入芝加哥大学,导师是气象学界泰斗罗斯贝。”他深情地讲述了罗斯贝对他的教诲,衷心感谢这些德高望重的导师对他做人做学问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同类推荐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

    《江隆基的最后十四年》不是一本普通的传记,而是一本奇特之书、感人之书,承载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文化哲理思考。江隆基不仅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革命家。他对是非有很高的判别能力,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随声附和,听风办事;不愿做违心之事、发违心之论。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懂得高等教育的规律。平日工作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有基于“定见”的“定功”。北大七年,他尊重马寅初、周培源、汤用彤、侯仁之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办出了北大“发展最好的时期”;兰大七年,他排除各种干扰,不顾“左”的威压,办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 胡适自传

    胡适自传

    本书包括胡适所撰《我的信仰》《四十自述》《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三文。附录有胡适之父胡传的年谱、日记、传记和年表。《我的信仰》主要自述胡适的出身和早期经历对其思想观念的影响。其中有幼年时对宿命论的反叛,少年时阅读进化论著作,留学美国时接受杜威的哲学影响。后形成了他在信仰层面的新人生观——“科学的人生观”。《四十自述》则是更为完整详细的前半生的自传。从出生到1932年,四十年间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胡适在分析自身在思想上的发展和转变轨迹脉络上,深入到每一个小事件和具体书籍。这些是光靠外在的史料记载,是无法完成的。对了解胡适的思想观念形成缘由来说,是为准确详尽的手资料。
  • 杰出帝王掌控天下的大智慧

    杰出帝王掌控天下的大智慧

    千古帝王的制胜绝学,百代风流的杰出智慧。本书主要选择了开国的皇帝,同时也选了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康熙,他们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重大的影响,已经是家喻户晓。他们有狐狸的智慧、狮子的勇猛、狼的攻击性。他们的智慧是几千年历史沉积的精华,是无数次人生实践的结果,是登上人生顶峰的最好试金石。帝王是主宰历史的最强者,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性格,每每在关键时刻都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他们能成功。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挖掘出来,就是把事做成做好的资本。
  • 名师风范:忆黄昆

    名师风范:忆黄昆

    《忆黄昆》生动具体地记录下了黄昆先生的点滴事件,以及作者亲身感受到的黄昆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并且附以大量珍贵的照片。娓娓道来,仿佛黄昆先生的音容笑貌又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而认识这一段历史,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黄昆院士以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而为世人所知,他对固体物理做出了开拓性的重大贡献,在学术上堪称一代宗师,殊不知,黄昆先生也是一位满怀热情、身体力行、卓有成效的优秀教育家,作为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用他人生中最年富力强的26年(32~58岁)在高等教育战线上为中国培养了一代甚至几代半导体科学技术和研究方面的栋梁之材,使中国的半导体事业能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跟上国际迅猛前进的步伐,站在世界的前列。
热门推荐
  • 闪婚行动(下)

    闪婚行动(下)

    虞游游与裴佑结婚三个月后,还是分居状态,说到底,他们两个人结婚是为了气裴毅的。婚都结了,演戏也要演全套,可不能让裴毅看笑话。回到家看着满地的行李,虽然虞游游再三保证明天绝对搬家,第二天睡醒的时候看着面前严阵以待的家人还是一阵无语,亲人与亲人之间还能有一些最基本的信任吗?需要早上五点就起床把她的行李装车吗?温文远派来的人比说好的早来一刻,虞游游临走的时候可谓趾高气昂,争取表达出“少奶奶出行”的气场来。她刚到新家,还没来得及参观,裴毅便打来电话:“今天有空陪我了吗?”
  • 网缘之一笑百魅

    网缘之一笑百魅

    想她笑姑娘一没跟人结仇,二没抢人老公;天天安分守己的采着自己的药,虽说偶尔也去药园偷偷药,矿窑偷偷矿;那也没罪恶滔天到让全服的人满屏追杀吧!你杀就杀吧,姑娘站着给你杀;但你也不要夺魂啊!你杀姑娘那么多次,姑娘就反击杀你一次你就夺姑娘的魂;好吧!这些我们暂且不追究,你要夺魂,那姑娘我就乖乖待幽冥界挂机还不行么,你为何还要组队追杀到幽冥界来啊!!姑娘我到底是刨你祖坟了还是挖你龙根了啊!你跟姑娘我这么大的深仇大恨。士可杀不可辱,让了一次又一次,却被当成好欺负,原来这一次都是他在背后操的黑手...他到底有什么阴谋...“我要你做我第一夫人。”他骑在全身冒火的血红麒麟身上腾在空中,高傲的望着地上骑着白马的笑姑娘。“今晚的月色不错,嗯...适合偷药。”整理干净自己的背包她屁颠屁颠的骑着白马往药园跑去了,就好像没看到头顶悬着个人一般。他看着消失在药园门口的她,拉起缰绳转身飞走了...然后第二天,全服通缉笑姑娘的赏金出来了...“赏-夺笑姑娘一魂的500W”“赏-夺笑姑娘一魄的200W”...她一大早线,看到满世界的赏,第一件事是点开好友列表找到某猪。笑姑娘:猪,我站着给你夺,我们五五分账,怎样。猪爱笑:...
  • 河伯证道

    河伯证道

    无故遭雷劈,再睁眼,居然变成一条灰不溜秋、毫不起眼的肥嫩鲤鱼?作为一条身处食物链底端的胖鲤鱼,李牧鱼对天发誓:我要体面地活着!这是一个不想被端上饭桌的鲤鱼奋斗史,同时也是一位小小河伯步步登天的血泪史。(书友群:810939556)
  • 感动你一生的156个爱情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感动你一生的156个爱情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倾世神女:纨绔少主深深宠

    倾世神女:纨绔少主深深宠

    天选之女,在一次大战险些丢了性命,当再次醒来时,却不知自己是谁,在寻找记忆途中,遇到了一个门派少主,两人见面如冤家,而魔界少主却对杨九九呵护有加,柔情似水,三人的情爱干戈,缠缠绵绵。而魔界少主又突然失踪,就在杨九九寻找魔界少主时,门派少主为杨九九而性命攸关之时,九九藏在心底的那份情愫突然开启,两人再次遇到魔界少主时,却是兵刃相向,杨九九看着两个深爱自己的少主大动干戈,危及万杰生灵,一个爱的人和一个爱自己的人,杨九九又该如何选择?天选之女又该如何拯救万杰生灵?--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玄清天道

    玄清天道

    天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的一。是以天道无情,视众生为蝼蚁;然则天道亦有情,为众生留下一线生机。现代人李文无意穿越时空来到洪荒成为盘古玄清,且看他如何成为那遁去的一,为洪荒众生找寻那一线生机。
  • 星际回收商

    星际回收商

    穿越到几千年后,地球已经被异族人奴役。一群地球逃难者逃到另一个宇宙安身立命,他们是在地球被异族人攻陷时,被突然出现的一群从仙界下来的仙人救走,并保护起来的。从那时起,地球人开始了科技文明和修炼文明并存的时代。一个不怎么信神仙的现代人,如何去面对星际飞船,和那些高能人士。一切从拥有一艘回收飞船开始!各种阴谋,各种幸运和命运的交织,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应出者是怎么回事,这像一个阴谋,而被称为天机之主,又一步步接近通向仙域的通道,同时一步步接近真像。当一切真实起来的时候,剩下的唯有屠杀和报复!一个人,改变所有格局,小小的星际回收商用自己的能力打造出万载的新世代!
  • 重生商场女王

    重生商场女王

    被男朋友和闺蜜一起谋划我家的财产,对我赶尽杀绝
  • 韬晦术

    韬晦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此情可待成追忆

    此情可待成追忆

    山寺的惊鸿一瞥,他对她心生无尽爱慕之情。小僧的一语道破,他始知这定是一段无果姻缘。但,心底的倾慕,促使他忘记后宫佳丽三千,即使,她是他最恨的权臣之女。竹林的狭路相逢,她认他为知音知己之人。悄悄收下的绯紫玉佩,隐藏了她柔情似水的一片春心。但,显赫的出身,婚姻的不能自主,促使她忘记有这样一个人。此情可待成追忆,此情,已自成追忆。即使,他与她,同在那寂寂深宫中;即使,他是皇帝,她是皇后,也只有相知相对,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