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3600000008

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3)

现在的他还不敢憧憬做皇帝,但效法刘邦是没问题的,尽量往那个方向上靠,保不准将来就复制成功了呢。

不久,朱元璋和李善长不约而同发现了一个不好的苗头:

队伍中搞文职的,总是瞧不上那些舞刀弄枪的武将,送上来的报告没一句好话。时间一长,当主帅的肯定对手下将领有看法,结果肯定是互相猜忌,闹得不团结,队伍的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文人相轻,顶多就斗斗嘴皮子,坏不了大事,但重文轻武、文武不谐,轻一点会弄得军队得“软骨病”,重一点直接被消灭,两宋就是因为这点被灭国的。老李虽然是个文人,也看到了其中潜藏的巨大危机……朱元璋坐不住了,他找到李善长,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史书上对此有详细记载,用今天的大白话翻译就是:将士们既疏远了主帅,那主帅又岂有独存的道理?所以才导致将帅相继而亡的不幸下场……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希望先生不要像其他的文职人员那样有所偏私,应该协调诸将,以帮助这个团队更好地成就功业……自从投奔朱元璋后,老李就有幸遇知音之感,在感叹朱老大有洞见的同时,哪有不照办之理,于是揖手谢曰:“谨受命。”

不久,老李就成了朱老大手下的重要谋士之一,他的主要工作也是像萧何那样——掌管后勤,做军队的大管家。

随着朱老大威名日盛,前来投靠的人也越多,老李总是先筛选审察,然后再报朱老大批复和安排。而且,老李有个最大的特点:对待诸将总是满怀热忱,相当诚恳,凡有将领之间、文武之间闹矛盾的,老李总是出面调解,务必让双方心情舒畅,满意而归。当然,他也不是简单地和稀泥,当老好人,而是把事情彻底搞清楚后解决掉。

总之,自从有了老李这瓶超级黏合剂,朱元璋的队伍是上下一心,生动活泼,心情舒畅,革命豪情万万丈。

曾经,老郭听信流言,猜忌朱女婿,并剥夺了他一些兵权。

另外,他听闻李善长的才名,想把他招致麾下做贴身参谋。可是人家老李坚决不干,嘴上说的是本人才德浅薄,跟着朱公子混混还凑合,哪堪郭帅大用。一副狗肉不敢上正席的样子。憋在心里的一句话却没说:你老郭已经是过气股,眼看ST了,我没那傻。由此,朱元璋也感佩不已,越发倚重老李了。

老李才干、功绩堪比萧何,另外,他还有过于萧何之处,那就是有点军事才能。

有一次朱老大率主力部队出征,只给老李等留下了一点看家的老弱病残。结果元军来袭,危急关头,老李巧计设伏将敌人打退,事后连朱老大也不能不佩服:这老李,行啊,没想到还有这个才,那咱以后远征就放心多了。

对于向金陵发展的大战略,李善长也是积极响应的,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纵观李善长的职业生涯,还有相当合格的;只可惜,临到最后,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辅时,他的才能就显得有点不足了。一则,其知识结构有问题,他跟萧何一样都是单纯的法家出身,儒学底子太薄,在建国之后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所谓“有心计而无远识”;二来他的精力可能也跟不上,毕竟年龄在那里摆着;三来朱皇帝已开始对他有所不满和猜忌。

所以,在大明建国之初,老李就退居二线了。

更可惜的是,富贵移人,老李晚年也颇生骄逸之心,为人反而刻薄起来。明代史论家张燧在其《千百年眼》中说:“善长之罪不在于佐逆,而病在不善自处。”最终,在越发苛刻、比之刘邦远为猜疑的朱皇帝手上,老李到底弄丢了“晚节”。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朱重八同志在起兵第二年,便得到了数位干才的鼎力相助,其队伍声势愈发浩大。

就在这年的七月,李善长等随同朱元璋南向攻取滁州。

当时,这支军队的先锋是朱老大麾下第一猛将花云。花云单骑前行,遭遇了数千敌人围攻,而他毫无惧色,“提剑跃马,横冲其阵而过”。

敌人顿时大惊失色,纷纷嚷道:这个黑大个太猛了,大家不要与他争锋!

在花云带领下,滁州一战就被攻克了。不久,滁州便成了这支队伍新的大本营。

需要补充的是:花云同志虽然勇猛异常,足以PK他的同乡常遇春,但两人的名声却不可相提并论,知晓花云的人并不多,原因就在于他死得太早。至正二十年,他带兵驻守太平城,结果被陈友谅的优势敌军破城后俘虏,最终他被乱箭射死。

后面还要提到的朱老大麾下的另一员大将胡大海,也是死得太早(至正二十二年),而且花、胡这两位都特别忠义,不然将来都有可能位列大明开国十大功臣。也许还可以再加上与胡大海几乎同时殉职的耿再成,他的资历也很老,后面马上就会提到他。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主席的诗句用在这里很恰当。正是有这么多人的努力和牺牲,朱元璋才最终开创了他的大明王朝。

当然,朱老大手下这帮兄弟,论思想觉悟,肯定不能跟后来开创新中国的革命前辈比。他们闹起义多是被生活逼的,打拼的动力也不过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有道是:“将来到疆场,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也不枉了一个青史留名”。

谁说女子不如男

当事业的草创阶段,大家都两手空空,朋友之间往往关系很铁,肝胆相照,乃至誓同生死;但一有了些许成就后,往往又会因为分配不均而翻脸,以至火并,甚至亲兄弟也难免。

就在才打下滁州不到一个月,彭大、赵均用那边就打发了人来敦促朱元璋分兵去把守盱泗,作为濠州的屏障。

不过如今朱老大腰杆子硬了,不愿再看别人脸色行事,他见彭、赵二人“鲁暴浅谋”,不可与之共事,便找借口推脱,迟迟不愿前往。

没过几天,北边就又传来消息:彭、赵二王居然火并了,双方死伤很多,结果是彭大毙命(有的史书上说彭大是战斗而死的,他的儿子彭早住继承了鲁淮王之位,但却成了赵均用的傀儡。)。现在只剩下个鹊巢鸠占的老赵把持着濠州大小事务,他阴狠残暴,日甚一日,郭大帅在那边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

朱元璋害怕老郭有个三长两短,就赶忙派人去到赵均用那里说和,一边是讲大道理,说什么唇亡齿寒等等;一边也小露一下獠牙,让老赵知道他姓朱的可不是吃素的。

赵均用自然不傻,他听闻自从攻占滁州之后,这朱小伙的队伍是越发壮大了,所以,他稍稍收敛了对老郭的打压态度。朱元璋还是不放心老丈人,又贿赂了老赵身边的人,这样才让老郭彻底跳出了赵佛爷的手心。

很快,老郭就领着万余人马来到滁州落脚。

还没等坐下喝杯茶,老郭就急不可耐地在女婿的陪同下检阅了队伍,只见这支三万多人的队伍号令严明、军容整肃,看得老郭心花怒放:咱这家底可越发厚实了,哈哈!

不过这老郭是越活越糊涂了,全仗着女婿,自己才跳出了狼窝,他不但不记着他的好,反而在儿子、小舅子等人的挑拨下,猜忌起女婿来。

才到滁州一个月,老郭就迫不及待地把女婿身边有点能力的人都划拉到自己身边了。朱同志也不吭气,由着老丈人的性子。老郭得寸进尺,又要来挖李善长,偏这老李就是不给面子,还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跑到朱同志那里“哭诉”。

老李这是在帮朱老大推卸责任,可是朱同志审时度势后,他建议老李配合一下:“大帅既叫先生去,先生去便是了!咱这边也不好强留!”

不仅如此,打那以后,前线总指挥的权力也开始旁落。朱元璋辛苦收编的队伍、开创的大好局面,都让老郭捡了现成的。只是老郭在狂抓股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公司大了,自己还玩不玩得转?

手下的亲卫都愤慨不已,但朱元璋却忍下了。他对老郭并无半句怨言,虽然老郭愈加疏远他,可他待老丈人却愈发恭谨有礼。大乱之世,待机而动,现在还不是时候,英雄求用武之地,但不是在内斗上。

平静的日子过不了多久,不时有小股元兵前来攻打滁州。老郭身边一个姓任的家伙,一向嫉妒朱元璋的功劳,于是就在老郭面前诋毁他,说他每次出战都不尽全力,全是仗着“诡诈”才侥幸取胜的。

本来,面对强敌,能“诡诈”应该是个优点,可是老郭却不以为然,他一向认为:好汉在江湖上混靠的都是真功夫,比的是光明正大。喜欢“使诈”的人他郭大帅瞧不起。

为了好好探探女婿的底,郭大帅便命令,再有敌军来犯,任某与朱元璋一齐出城迎敌。

结果,那姓任的还没出城几步,就被敌人射得逃了回来。而憋着一股子气的朱元璋这回豁出去了,他一马当先,义无返顾地冲向敌人,手下的弟兄们也个个不甘示弱,与元军混战成一团。结果,仗着一班兄弟的玩命冲杀,把敌人打得溃散而去。

老郭在城头上看得既过瘾又羞愧。任某也识趣,自此再也不敢在老郭面前搬弄朱元璋的是非了。

朱同志打仗,向来有股子勇猛劲,越是强敌,他越是身先士卒,这点深得人心。所以,一路打下来,他带的队伍是所向披靡。但勇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对于朱元璋,细心和敏感的一面也奇妙地结合在他身上。这个特点,甚至到他做了皇帝后也有增无减。不过,等到酿成大杀功臣、诛戮无辜的惨剧后,特点也就走向反面,变成了人格缺陷。

同类推荐
  • 朱德:从琳琅山到中南海

    朱德:从琳琅山到中南海

    本书记叙朱德寻求救国救民、报国为民的心路历程,重点展示了南昌起义中真实的朱德、朱毛会师的前前后后、动乱岁月的朱德隐情、情感漩涡中的真情朱德、生活中的魅力朱德等等。告诉读者一个已知道但并不完全知道的真实而又传奇朱德。
  • 张作霖大传:一个乱世枭雄的崛起与殒落

    张作霖大传:一个乱世枭雄的崛起与殒落

    本书是以张作霖传主的历史人物传记,通过讲述张作霖如何从受招安的土匪,进而一步步成为“关外王”、“满蒙之王”乃至在北京“登基”担任大元帅的过程,展现了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一个乱世枭雄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本书力求从一个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角度进行观察,既如实地描写张传霖为了“取天下”,不惜穷兵黩武,争霸中原,导致误国误民误己的一面,同时也没有忽略他顶着压力,巧妙地与日本人进行周旋,从而千方百计维护国家主权的一面。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名人传记丛书:耶稣

    名人传记丛书:耶稣

    名人传记丛书——耶稣——从平凡人到救世主:“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0位世界名人

    年轻人不可不知的100位世界名人

    本书通过凝缩的文字,收录了100位影响力巨大、创造性强、发人深思的世界各领域的大师精英。既向读者展现了100位名人的成长记录,又向人们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真理:天才和名人都不是天生的,正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用自己的热情和艰苦卓绝的斗争通向了事业的顶端和荣誉的高峰。在这里,你可以看见在穷苦中潦倒而不懈奋斗的梵·高、在压迫中带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的列宁、还有从来没有上过大学却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高尔基,还有巴尔扎克、诺贝尔、松下幸之助、全身瘫痪依旧奋斗的霍金……
热门推荐
  • 一睡成婚:总裁,不要了

    一睡成婚:总裁,不要了

    周梦思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正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大学生,各个公司所需要的人才也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大学生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直到周梦思这天接到昌龙集团的面试通知,故事由此开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纪

    英雄纪

    中国首部以彝族奴隶社会、摩梭母系社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大西南少数民族异域风情之旅,您将领略到一幅古老的彝族奴隶社会和神秘的摩梭女儿王国画卷。
  • 姜椿芳文集(第一卷)

    姜椿芳文集(第一卷)

    姜椿芳同志是中共中央编译局原副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原总编辑,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前身)首任校长,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姜椿芳文集》共约480万字。汇辑姜椿芳已发表、出版的著译及部分未刊手稿,按照收录作品的专题和体裁,分为十卷。本书是《姜椿芳文集(第1卷)》,内收姜椿芳自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之间翻译的诗歌和歌词75篇。《姜椿芳文集(第1卷)》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
  •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人生准则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人生准则

    本书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揭示了这位“伟大人生导师”的教育真谛:指导你正确运用大脑的潜力,将带给你真正的心灵和平;以心换心,相互沟通,在人与人之间架设一座爱的桥梁;帮助你获得自尊、自重、勇气和信心,克服人性的弱点,发挥人性的优点。 
  •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炮灰王妃又想搞事情

    炮灰王妃又想搞事情

    身为炮灰王妃桃花泛滥。太子见她一次扑一次,吓得她边跑边喊:“太子爷,我是有夫之妇,求放过!”某皇子更是简单粗暴,逼婚无果,竟一亲二摸三推倒,将她办实。事后她风中凌乱了:“你特么不是阉人吗?!”【小剧场】“皇上不好了,韩姑娘嫌后宫沉闷无趣,拟定了一套圈养男宠计划!”宫女匆匆来报。升官的皇帝扶额长叹,索性将自己妆扮成小白脸,打包送至某女的寝宫……【1V1,男女主身心干净】
  • 浮生遇梦

    浮生遇梦

    始于夏,终于夏。于青春年华遇见你,不悔。在青春的旅途中,有你真好。不问结局,不问未来,只在乎当下。
  • 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大清盐商》编剧、《小话西游》作者刘勃全新力作《两晋: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讲述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岔路口,很多问题都面临着至关重要的抉择:统一还是分裂;贵族政治还是官僚政治;农耕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作者用细腻诙谐的笔触,鲜明形象的人物,非为说史,而是咏怀,再现烽火连天的乱世争霸。
  • 男神黑化日常

    男神黑化日常

    每个世界,明冷都是女扮男装的大反派,她的工作任务就是针对男主,打压男主,欺负他,蹂躏他,伺机干掉他…一句话简介:反派和男主相爱相杀的那些年。要黑化的是我,男主你干嘛?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