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3600000003

第3章 艰难时世(1)

生在旧社会

如果要推选中国历史上最金戈铁马气的朝代,非元朝莫属;但如果要推选最为人所不解的朝代,那也非元朝莫属。

“二十四史”中也属《元史》修得最扑朔迷离。元朝就这样以它那雄浑、神秘的魅力,留给后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据说哥伦布时代的西方人,由于消息不通,仅仅因为受到一本《马可·波罗游记》的蛊惑,大家争抢着还想来元朝一睹天颜呢,可惜那时元朝已经灭亡一个多世纪了。

在历史学家眼中,大元颇有几分暴发户的味道——凭借军事强力,纵横天下,战无不胜,但好景不长,一个多世纪就近乎灰飞烟灭了。真正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元末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蒙古贵族大量抢占土地,寺院和汉族地主等也起来大肆兼并,广大农民纷纷破产,断了活路,国家也减少了收入来源。

而苛捐杂税则多如牛毛:过节要交“过节税”,过生日要交“生日税”,管个事要交“常例税”,人情往来要交“人情税”,打官司要交“公事税”,发个传票、拘票要交“赍发税”……既然做什么都得交税,那什么都不做还不行吗?那也不行!平白无故也要钱,要交“撒花税”。

当时流传一些顺口溜:“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元代的官吏是中国历代同行中学识、修养最差的一群。因为元朝废除科举,官吏大多非科班出身,文化素养极差,道德操守也高不到哪里。官场一片漆黑。

旷古绝今的畸形排序: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就是从元朝发端的。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对腐败官吏近乎变态的仇恨,估计就是这时落下的病根。

他曾一度回忆说:“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

元统治者还把国民分三六九等,大搞民族歧视,刻意制造民族矛盾。突出表现就反映在他们对待汉族知识分子的愚蠢态度上。

元廷甚至一度废除了科举,后来虽然不得不重开,但录取汉人(南人)的名额也少得可怜。很多汉族知识分子被迫沉沦民间,结果自然引起了他们对朝廷的极大不满,也使得他们对于大元更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

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老子既然没吃你的饭,自然心也就不会向着你!

志不得伸的读书人与失去土地的破产中小地主、流亡的农民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大元的掘墓人。

读书不是万能的,但不读书却是万万不能的。

同理,读书人不是万能的,但少了读书人却也是万万不能的。

朝廷里少了文化气息,那些个粗人没有章法可循,勾心斗角、胡作非为就多了,有时连皇帝都敢杀,从公元1328年到1333年,短短五年时间,就换了五位皇帝,这样的帝国还有何安全感可言?

整个大元,到处都人心惶惶、怨声载道,到处都传诵着即将改朝换代的童谣。

如河北童谣:“塔儿黑,北人作主南人客;塔儿红,朱衣人作主人公。”河南童谣:“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淮楚童谣:“富汉莫起楼,穷汉莫起屋;但看羊儿年,便是吴家国。”

这些童谣中的很多后来都被朱重八加以利用过。它们在民众中的煽惑力确也是相当惊人的。比如这个“吴家国”,明明张士诚已经称吴王了,可是朱元璋为了应谶,居然也称了“吴王”。

揭竿而起的事件开始不断发生。有些造反者的旗上干脆就写着这样苦痛、无奈的心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风险系数的,只要造反的风险系数低于坐以待毙,那老百姓就一定会趋之若鹜——存在高于一切,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曾有人专门统计过民国时期的一些强盗、土匪的死亡率,大致不到40%,而普通平民的死亡系数却超过50%。所以,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当时的中国成为一个巨大的土匪窝子,尤其像东北、山东、河南、四川等天灾人祸突出的地方。

历史证明,人祸虽然是改朝换代的内在原因,但也不能忽视天灾的直接作用。

元末的四十多年间,天灾的记载可谓不绝于书(其实明末的天灾也是古今罕有)。

泰定元年(1324年),“两浙及江东诸郡水、旱,坏田六万四千三百余顷”;陕西自泰定二年至天历元年(1328年),“不雨,大饥,民相食”;至顺元年(1330年),广德、太平、集庆等路饥民凡数百万户;元统元年(1333年),“大霖雨,京畿水平地起丈余,饥民四十余万”,“黄河大溢,河南水灾,两淮旱,民大饥”;至正十九年(1359年),“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民大饥”,“蝗自河北渡汴梁,食田禾一空”……古人云:“善不积则不足以成名,恶不积则不足以灭身”。

七分人祸,加上三分天灾。

大元帝国的厄运即将来到。

废物是怎样练成的

一开始的时候,怎么看元顺帝都不像亡国之君。就像宋徽宗一样,甚至可以追溯更久远一点,包括西汉哀帝、东汉灵帝、隋炀帝等几位君主,仔细研究后,人们都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曾经也热血过。

中国历朝历代都不乏所谓“中兴”现象,顺帝老兄也曾有志于帝国中兴,也曾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好青年。

别的皇帝多是见摊子太烂,干脆破罐子破摔,他老兄则是骄傲过度。

就像车子本来开得好好的,他老兄一得意就撒了把,最后就直接奔阴沟里去了。

少年顺帝即位之初,处于两大权臣燕帖木儿和伯颜的势力包围之中,皇位的巩固、身家性命的保全尚需时日,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和力量振兴朝纲、刷新政治。

他此时的遭遇,很像当年的秦始皇——甫一等位,就在吕不韦的阴影下过日子。更有点类似北周武帝宇文邕,完全是权臣宇文护等人的傀儡。

政治上的失意和被冷落,使得年轻的顺帝慢慢学会了忍耐和等待时机。

到顺帝继位的第三年,他将年号改为“至元”(后来又改为至正)。“至元”乃是元世祖忽必烈曾用过的年号,顺帝这么做的用意,无非是要向全天下表明——咱要实现大元帝国的伟大中兴!

也就在这一年,他巧行借刀杀人之计,假伯颜之手除掉了燕帖木儿,接着又启用和培植了政治上有所作为的年轻官员脱脱。

在政治新秀脱脱的辅佐下,顺帝又顺利地搞掉了伯颜。

有趣的是:脱脱本是伯颜的亲侄子。但两人的政治理想完全不同,做人差距更是巨大。

伯颜纯粹是一靠军功起家的武夫,粗鄙狂妄、贪婪恶毒。时人曾写诗讥讽他道:“百千万锭尤嫌少,垛积金银北斗边。可惜太师无运智,不将些子到黄泉。”

而同一家门走出来的脱脱,跟他的大伯简直判若两人。他少时便有大志,又深受中原汉文化的熏陶,尤其钦佩儒家文化。眼见元廷大厦将倾,脱脱同志总想有一番作为。

换了别人,有个权焰熏天的伯父,巴结都还来不及,但脱脱刚好相反,常常为此担忧。有一次他就对父亲说道:“伯父大人骄纵已甚,看来是没得救了。万一哪天天子震怒,那么咱整个家族都可能保不住。而今不如早作打算,早早弃暗投明。”也就是说,他早就想跟自己为非作歹的伯父划清界限,这算是和顺帝想到了一块。

除掉了不靠谱的伯颜之后,顺帝终于成了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帝。

后来,他重用脱脱,任命其为丞相,开始了政治上一系列的更新和改革,史称“脱脱更化”。

顺帝老兄这个头开得很漂亮,但可惜的是,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善始者总不能善终。

脱脱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兴文治、整顿吏治和发展经济,毕竟大元眼看就国将不国,眼睛没瞎的都看得出来。

兴文治,第一件事就是恢复科举,修订典籍。《宋史》、《辽史》、《金史》也是此时在他的主持下才开始加紧编修的,虽然晚了一个世纪,质量也有些问题,但总算聊胜于无(历代都是在开国之初便给前朝修史,既是经验总结,又是向天下昭示新朝气象,只有元朝是接近末世才给前朝修史,也算一大奇观)。

至正十年(1350年),为了解决当时的通货膨胀问题,脱脱采纳左司都事武琪的建议,变更钞法,也就是发行新货币。不过结果事与愿违,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整个大元的经济更加混乱,物价飞涨,老百姓忍饥挨饿,富人却趁机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

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征集数十万民工,并任命当时的工部尚书、名声尚好的贾鲁为总治河防使,负责修治黄河。

兴修水利本来是件好事,但一经元朝官吏之手,立马就神奇地变成了一桩害民之举——他们大量抽调劳力治河,却不顾农时,老百姓连吃饭都发愁了,这帮蛀虫还乘机敲诈勒索,弄得民怨沸腾。

老百姓实在是受不了。“我真的不行啊,我跟你说……你有完没完啊!我已经跟你说过我不行了……”

元无名氏所作元曲《醉太平》:“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脱脱的做法初衷是好的,初期也确实收到了一定效果,但大元孱弱的病体受不住这几服猛药,他一番好心最终演变成了一堆驴肝肺。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童谣(谶语)终于也在这时汹涌传开了,它正是元帝国死亡前的大魔咒……就在黄河工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位名叫韩山童的人专门请石匠刻了一个单眼石人,并把它偷偷埋到要挖的河道中。

就在石人被挖出来现世的那一刻,在场的十多万河工无不群情激奋,血气上涌。远较一千多年前大泽乡的那一幕更为壮观!

大家异口同声地惊呼:要变天了!

在变天之前,先来说说韩山童与刘福通吧。

韩山童,河北栾城人。韩家世代传习白莲教,在当时老百姓的眼中,这跟中医世家没什么区别,只是一个治身,一个治心罢了。不过元朝禁止传播白莲教,韩山童的祖父就曾因此被谪迁到了偏远的他乡。但其家族的信仰和传袭却相当顽强,韩家的传教活动不仅没有休止,反而门徒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地域也越来越广。到韩山童这一代时,他已在河南、江淮间拥有相当数量的信徒。

韩山童的这套,前世有东汉时期张角的“太平道”,后世有洪秀全等人的“拜上帝教”,其实都是利用宗教的形式组织造反罢了。

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会成为红巾军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朱元璋的顶头上司——小明王,也就是龙凤政权的皇帝。因为他是教主的儿子。

刘福通,安徽颍州人,自称南宋大将刘光世的后人。他与韩山童等人以白莲教组织民众,宣传“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并到处宣扬说韩山童本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

“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这几句杀气腾腾的顺口溜,就是他们的教旨。

亢奋不已的河工们在韩、刘二人的鼓噪下,杀了白马黑牛,祭了天地,准备起兵反元,不幸的是:被一帮监工给发现了。

大队元军赶到,对河工展开了疯狂镇压。

韩山童被捕死难,其妻杨氏则带着儿子韩林儿远逃他乡,消失了整整四年之久。刘福通也逃了,于当年五月初三率众起义,并一举占领了颍州城。

刘福通的义军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因其烧香拜佛,也称“香军”。经过几年的稳步发展,红巾军不断壮大。比起刘福通来说,郭子兴等人算是晚辈了,小和尚朱重八那就更是小字辈。

与此同时,至正十一年八月,职业革命家兼游方和尚彭莹玉与徐寿辉等人在湖北蕲州起义,他们也以白莲教为组织方式,也头裹红巾,但与刘福通部却互不统属,因为他们的活动地带在刘福通部的西面,所以被称之为“西系红巾军”,而刘福通部则被称之为“东系红巾军”。

后来自称“大汉皇帝”的陈友谅当年就属于西系,最后,他跟来自东系的朱重八死掐,有一部分根子就在这里。

同年十月,徐寿辉称帝,国号天完,建元治平。

这支义军势头不是猛,而是相当得猛。次年正月便攻下了湖广重镇武昌,之后又席卷江西、浙江等地,连富比天堂的杭州城也一度被他们占领。

这不能不引起元廷的极大惶恐和震动,他们几乎倾尽了全力来首先对付徐寿辉等人,因此郭子兴、孙德崖等后起之秀面对的压力相对不是太大。小小的朱重八算是个幸运者,他并未从一参加革命起就遭遇狂风暴雨,被扼杀在摇篮状态。

所谓“时势造英雄”,不过是老天在特定时段成就特定的一部分人罢了。

相继而起的起义者,有徐州的芝麻李、江苏的私盐贩子张士诚等等,多如牛毛。

在即将倒下去的元帝国的躯体上,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天下剧变,王朝危在旦夕,而此刻的元顺帝,也完成了一次身心的蜕变。

至正十五年之前,无论是东、西系红巾军的起义,还是私盐贩子的起义,都遭到了元军有力的镇压,革命形势很不明朗。因此,在度过了接管政权初期的艰难岁月,地位初步巩固之后,再加上脱脱的改革,大元的政治形势稍趋稳定,仿佛又一个“中兴”时代即将来临。此刻的顺帝,竟莫名其妙地满足起来,享乐主义思想的毒苗开始在他的心底潜滋暗长……他开始享受“承平盛世”,不再勤于政事,并努力学习“行房中运气之术”,专研两性问题。

据说顺帝一大癖好就是欣赏佳人出浴的美态,沉醉其中,如癫似狂。

而与此同时,在他虽然统治着但并不熟悉的辽阔大地上,杀气腾腾的人们,也正沉醉在造反的癫狂状态。

至正十五年,大元帝国的柱石——一代名臣脱脱,遭政敌陷害被贬斥而死。从此元政不可收拾。

居无定所的“黄金家族”

威名赫赫的蒙古“黄金家族”,是大元帝国的基石。

其实,朱重八也是“黄金家族”的一员。只可惜,他家的血统不是“黄金”式的贵族,而是货真价实同黄金打交道的匠人。

按照古代对人们职业与户籍的划分及管理规定,一旦祖上从事某种行当,子孙一般也要承继祖宗的衣钵。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学打洞。

朱重八的祖父朱初一就是职业的淘金户,大概祖祖辈辈都干这个。

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赠友》一诗中写道:“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辛苦。披沙复凿石,砭砭无冬春。手足尽皴胝,爱利不爱身。”

“爱利不爱身”,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作为14世纪之“黄金家族”的朱家,处境可谓惨淡艰辛,他们猪狗般的生活,简直就是对于黄金巨大价值与魅力的一种无情嘲弄。

辛苦只是一方面,不事农业生产的淘金户地位也低于常人。按照元朝的规定,他们要按年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额的金子。

可是,黄金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开采起来也不容易,老朱家又不能轻易转行,所以,眼见负担不起,朱初一只好选择了逃亡。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朱初一带领全家北渡淮河,来到了泗州北部的孙家冈定居(朱皇帝后来把其祖父的陵墓就建在此处,“靖难之役”时朱棣行经此地,对于先祖的苦况曾感慨万千)。

这一年,朱重八的父亲朱五四只有8岁,他的伯父朱五一12岁。

然而泗州也容不下他们,所谓“贫无立锥之地”,用来描述朱家的遭遇,再恰当不过。无奈,朱初一全家只好又跑到今江苏盱眙一带垦荒。

同类推荐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北宋三苏

    北宋三苏

    本书叙说了苏轼、苏辙以及苏洵三人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三苏求学成才过程,苏轼、苏辙、苏洵初入仕途的艰难历程,险恶的京官生涯等六部分。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情志蓝天

    情志蓝天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李天院士的成长过程。李天院士是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首席专家。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多年来从事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研究工作。他谦逊谨慎,执著求索。严谨求实,艰苦创新,为航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于200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实现航空报国的远大理想,他一心扑在新机设计、试验、计算和研制工作上。在飞机气动力基础研究、风洞试验、国际合作,以及在先进气动布局、隐身技术、主动控制特别是在飞机总体综合设计等国家重点课题预研上做出了天创性的突出贡献。
  •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的诗词人生》从叶嘉莹与著名词人纳兰容若同祖同宗写起,追溯了叶嘉莹对热爱诗词的精神源头。叶嘉莹一生经历传奇,家境优渥却早年丧母,过早体会到了“一别成千古”。幸遇良师顾随,创作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提高迅速,在恩师“御风去”的祝福中,叶嘉莹却飘零孤岛,入狱、贫穷、寄人篱下……“倚竹谁怜衫袖薄”的哀叹让人唏嘘。面对家庭暴力、晚年丧女,在几近崩溃的时候,她在诗词中汲取了坚强的力量。出于对诗词、教育的热爱,她不再“余生海外悬”,而是选择叶落归根,以教育报国,到南开大学任教。本书分析了她各个作品产生的背景,使读者可以更全面理解叶嘉莹诗词蕴含的内在情感。
热门推荐
  • 凌界志

    凌界志

    我们已知的世界并不是终点、也不会成为我们的终点。当异世界的大门在地球展开,在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危机。斗争与暗流塑造了王者、动荡与机遇造就了强者。且看两个世界的碰撞会铸成何般的史诗!
  • 兽宠天下,全能召唤师

    兽宠天下,全能召唤师

    异世重生,她竟然被家族当作‘食物’送给了魔兽,前世隐忍被杀,今世重生被辱,翻身,她将魔兽击杀,逆天重生,得机缘,七系全开,成为史上大陆唯一的七系全能天才召唤师!“废物,睁大眼睛看看什么叫做召唤师!”轻蔑的女音传来,召唤出两只魔兽,众人倒抽一口冷气,双系!女子轻轻一笑,“双系召唤师?的确很稀罕!”女子薄唇轻启,一只只魔兽出现在她身后,女子笑容渐渐失去,而她的身后,一只,两只,三只,四只……七只属性不同的稀罕魔兽,若是双系召唤师稀罕,那她全能召唤师岂不是逆天?“叶如风,炼药师不是你能够高攀的起的!”讥讽的声音响起,叶如风轻笑,随手拿出几瓶大师级别的生命药剂,茫然问,“那,这个是什么?”台下一片死寂,无一不盯着她手中的大师级别生命药剂,狠狠地吞咽口水!
  • 武器:揭开神秘的面纱

    武器:揭开神秘的面纱

    人们认为转轮手枪是美国人塞缪尔.柯尔特于1835年发明的,这种转轮手枪为火帽击发式,使用口径10.16毫米的纸弹壳锥形弹头,与现代转轮手枪相差无几,为此,不少史书将柯尔特称为“转轮手枪之父”。转轮手枪是手工装填弹药,子弹打空后就得退壳或重新装填。有三种方法将转轮推出框架,最常用的是转轮摆出式,也就是将转轮甩向左侧。由于左轮手枪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很快受到各国官兵的喜爱,19世纪中期以后,这种枪风靡全球,许多军官都以拥有一支左轮手枪而自豪。有的国家还把左轮手枪作为装备陆军的近距离自卫武器。
  • 南山经

    南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守望先锋之重生之后

    守望先锋之重生之后

    别人重生打天下,他却重生打游戏。别人重生带BUFF,他却重生带DEBUFF。但,这一切都不是问题。毕竟他是带着记忆的人。交流群:528016556
  • 恶魔校草0c

    恶魔校草0c

    有一个傲娇的哥哥是什么感觉?顾朵朵叹气一声:“必须当哄小孩似的哄着!”可是当赫连笙真的生气时,顾朵朵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她找到万能的百度查,在线等,很急!“与其去求别人还不如来求求我。”她的身后响起赫连笙的声音。“可是你生气了,我不敢去”“现在给你这个机会,来求我!”赫连笙骄傲的扬起下巴。“怎,怎么求?”话语刚落她就被床咚,“昨晚我的第一次都被你抢走了,你说呢?”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知了知了瑾风来到

    知了知了瑾风来到

    回国后的林知了面对苏瑾风的穷追不舍,才幡然醒悟,青春时脑子一热撩的人,犯的错,得用一辈子还。(男主不算高岭之花那一挂,偶尔能跟女主一起逗比那种)
  • 三天读懂管理学

    三天读懂管理学

    管理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其核心是人。任何企业的经营运作都离不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 奇妙水世界

    奇妙水世界

    水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育了种类众多的水生动物。本书图文并茂地向读者展现了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水生动物百态,并巧妙地将知识融人生动的故事之中。你能从书中找到大嘴鱼爸爸大嘴的秘密,知道谁是海中“灰太狼”,海底“枪手”为什么招保镖……还能欣赏到精彩的水生动物奥运会比赛。 打开这本书,开始你的奇妙水世界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