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3200000004

第4章 侨居和游学的青少年时代

对于小阿尔弗雷德来说,俄国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也是忙碌的。巍峨壮观的宫殿,造型奇特的东正教教堂,繁华的街道,留着大胡子的官员和商人……一切都是家乡所没见过的。而且,新家比过去要宽敞得多,也舒适得多。

但是小家伙无法继续沉浸在初来乍到的惊喜中了,因为父亲——5年没见,父亲已经显得陌生而且严厉——已经给他和两个哥哥找好了家庭教师,并一再嘱咐他们务必勤奋学习,尤其是在学校里就成绩优异的小阿尔弗雷德。他对3个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尽快地完成学业,早日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在自己年老力衰以后能接过自己的班。他早就想好了,老大罗伯特头脑灵活,善于与人交际,是个很不错的商人,以后叫他负责工厂的采购和销售应该会令人放心。老二路德维希擅长机械制造,日后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工程师。至于最小的阿尔弗雷德,他还太小了,看不出将来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物,但毫无疑问,他头脑最聪明,性格也最沉稳,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年纪还小,家里现在有钱了,只要好好培养,这小家伙一定前途无量!

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下的俄国,政治制度依然十分落后,官僚主义的行政机构、严厉的检查制度充斥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个从西欧来的外国人,在当时那种政治动荡的局势下,要想在俄国谋生的话,就必须有特别的东西作为“技术移民”的资本,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实干能力,以及能够谨小慎微地与上层打交道,找到过硬的后台才行。伊曼纽尔·诺贝尔具备所有这些条件。因此,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他的工厂的生产稳定提高,产品也不断增加。他与俄国政府的关系非常良好,特别是军队里的一些高级官员,很欣赏他的那些新发明。1844年,一名俄国军官在给上级的报告里写道:

诺贝尔在我们面前用一种火药爆炸装置将一大片土地炸上了天。实验非常成功,这种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大量制造,非常值得我们予以重视。倘若把这种装置应用到战场上去,我们只需要一队工兵在指定区域快速埋设这种爆炸装置,敌人一旦进入,必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这段蜜月期延续了很长时间,1846年,伊曼纽尔用自己发明的碾压机作为主要设备,建立了一座新的更大的工厂,生产供应蒸汽机、水管及铁器制品;这家工厂在俄国的国营和私营企业中,都享有非常高的信誉,因此产品供不应求。

这个家庭现在总算交上了好运,伊曼纽尔·诺贝尔挣了很多钱,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他首先想到的是偿还在瑞典欠下的债,恢复自己清白的名誉。这件事很快就完成了。他不仅还清了在瑞典的欠账,还在圣彼得堡买了一幢华丽的大房子,装修得富丽堂皇,房间里铺设着自己工厂里生产的暖气管道,一家人都舒舒服服地住在里面。

父亲给孩子们请的家庭教师自然也是最好的,其中包括俄国著名的化学教授尼古拉·齐宁(1812—1880)和瑞典语文、历史教师拉斯·桑特森(1789—1853)。这两位教师渊博的学识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活动,对诺贝尔兄弟将来的前途和广泛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前者,齐宁教授的化学知识非常丰富,对新发现的物质也很感兴趣。正是他,第一次把硝化甘油带到了诺贝尔父子的面前。这种黏稠的油状液体非常容易燃烧,它的结晶体就连敲击一下都会噼啪作响冒出火花。因此一下子吸引住了伊曼纽尔和小阿尔弗雷德的注意力,日后他们的命运也就跟这种物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了。

阿尔弗雷德继承了父亲的强烈的求知欲,对种种奇妙的化学现象着了迷,在齐宁的指导下孜孜不倦地做着研究,他的化学知识变得越来越丰富,做实验的水平也在飞速提高。到后来,他完全可以胜任在父亲的工厂里做帮手的工作了。平日里不怎么夸奖别人的父亲也不由得当着别人的面称呼他为“我的好学而勤奋的阿尔弗雷德”。

至于语言和历史教师桑特森,他主要负责人文方面的素质培养。在这方面,大概只有阿尔弗雷德受益最多了。父亲和两位哥哥都是心思简单、富有冒险精神的实干家,不怎么关注优雅的文采和深沉的哲学思想。只有阿尔弗雷德,看上去在这方面很有天赋——尽管这种天赋往往被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天赋所掩盖。兄弟三个不仅学习瑞典语和俄语,还学习英语、法语和德语。这其中,要数阿尔弗雷德学得最好。到了后来,在两个哥哥出去玩的时候,小阿尔弗雷德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玩翻译游戏:把法文的书籍翻译成其他各种语言,再将这些语言重新翻译回法语,然后对照译文与原文的区别,从而发现语言中蕴藏的细微的意思区别。靠着这种方法,他很快熟练地掌握了这些语言,并能写出情感细腻、表达优美的句子。这一点让他的语言教师也惊奇不已。

除了语言,阿尔弗雷德在文学上的进步也突飞猛进。与他那体格健壮、性格豪迈的父亲和两位哥哥不同,身体瘦弱的阿尔弗雷德一向习惯于在心灵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这时在良师的指导下,自然也对那些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伟大的思想发生了兴趣。那是多么美的一个世界啊!人类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因为人能够战胜自然,改造自然,更因为人类能够认识自己!倘若说对自然科学诸如化学、物理和数学的钻研,追求的是一种简洁的、认识事物内在规律之“真”的话,那么人文领域的文学、历史和哲学则追求的是人类心灵之“美”。只有美丽的心灵才能发现和感悟自然之美,才能令人成为人,而非一种能够改造自然的动物而已。在实验室里看着一种试剂缓慢而清晰地与另一种溶液发生反应,看着预期的化学现象精准地出现,或者发现一种新的物质、找到一种新的方法,那的确是一种激动人心的成就。而当捧读一本好书,思接千载,神交古人,为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而惊叹,为小说中主人公悲惨的命运而流泪,为诗歌中的深沉情思而感动……思想的火花不可遏制地迸发,灵感的源泉汩汩流淌,这种时刻的美妙,完全不逊于实验成功的那种狂喜。这两种截然不同而又无比美妙的感觉,阿尔弗雷德都幸运地拥有了。

他爱上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并开始学着写诗,像雪莱那样歌颂自由、爱情、正义和生命的美好。父亲不懂文学,也不屑于谈论文学,他觉得文学都是些华而不实、没有实际作用的句子罢了。然而母亲却支持他的这个爱好,母亲说,只有高贵的人才能理解和爱好文学。在母亲的支持下,这种爱好伴随了阿尔弗雷德的一生,也使得他具有了更加深邃的思想、更加细腻的情感,使他有别于一般只懂得做实验的实验员或者只懂得挣钱的企业家。很少有人知道,在他那为世人所熟悉的发明家、企业家的名声之下,他还是一个默默地守望着美好情感的诗人,在冷静的甚至是单调乏味的外表之下,他还拥有一颗敏感的心。近代以来的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化学家和企业家数不胜数,然而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着眼于人类和平发展的理想显得与众不同。这其中,文学爱好的因素功不可没。

光阴荏苒,阿尔弗雷德很快地从一个年幼体弱的孩子长成了一位意气风发、孜孜不倦于学习的年轻人。他渴求知识,几乎所有被他碰到的重要学问,都被他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进了大脑,新鲜的社会生活也成了他磨炼自己思想的最好的大学,他既继承了父亲的优点,又在此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他说:“我把生活看成是一份珍奇的礼物,是大自然母亲亲手赋予我们的一颗宝石。让我们自己来磨炼它,直到这颗宝石用它的光泽来奖赏我们的辛勤劳动。”

1850年,父亲交给17岁的阿尔弗雷德一个重要任务:出国去考察、学习。这种“学习旅行”的方式在当时的欧洲很流行,贵族子弟和有钱人家的孩子往往在十几岁完成了基本的学业之后,要外出周游各地,才能算是学业的成功。在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下,进行这种旅行一方面是危险和困难的,另一方面也因此格外有价值。当时的人们不能通过广播、电视和其他媒体很快获得世界各地的资讯,因此只有亲自旅行才能了解世界。从书斋中走出的青年们在各地参观游览,既开阔眼界,又增长社会阅历,还能就某一专门领域遍访名师,考察世界各地在这一方面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德国著名大文豪歌德就曾经写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其中就反映了当时欧洲的这种习气。这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中国古代,也有这种“游学”的风气。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唐宋时代的士大夫子弟在十几岁的时候也常常出游各地,拜谒名师。二者都是由家庭资助,不同的是西方的“学习旅行”着重增加阅历、学习最新知识以便运用到个人的事业上来;中国古代士人的游学虽然也有在掌握了书本知识后增加社会阅历的考量,但更看重投靠亲友,寻找能理解自己的知己和能举荐自己的伯乐,以在官场上谋得职位。两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前者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们比封建主义制度下更自由、选择更多、也更看重个人发展的历史趋势。也正是这种历史趋势,使得当时欧洲社会非常鼓励冒险和创造精神,才会涌现出包括诺贝尔父子在内的一大批科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极大地促进了欧洲文明的发展,并进而改变了世界文明的版图,把人类世界塑造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阿尔弗雷德的这次学习旅行为时两年,游历了美国、瑞典、德国、法国和意大利。1851年,他对这次旅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在我年轻的时候,

曾大胆离家远走,

到海外异国旅游。

一种怪念生心头:

漫漫大洋,无限锦绣,

却不能使我留念回首,

因为我心目中的海洋,

更加浩瀚悠悠。

这两年时间,是他生活中一段情况不明时期。我们不知道他具体的行踪和日常生活的情况,只大约知道,他游历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美国和巴黎度过的,在纽约期间,他曾见过当时著名的人物约翰·埃里克森船长,取得了某些需要的图纸和了解了当时美国科技发展的情况。当时正是美国日新月异而又经历动荡的时期,由于在废除奴隶制上的意见不一,南北两大社会阵营激烈对立,源源不断涌向新大陆的移民更加剧了混乱局面。阿尔弗雷德在这里肯定见识了不少欧洲社会中难得一见的现象,也肯定冒出了不少想法。可惜,由于没有详细的资料,这一切我们都无从知晓了。他也没有提到任何关于他对当时正蓬勃发展的美国军火工业的观察情况,那是他和他的父亲所关心的领域。

在巴黎,他可能是在那里的某所实验室里继续他的化学学习。他还在巴黎认识了一位在药店里工作的少女,并深深地爱上了对方。不幸的是,不久这位少女就因病辞世。从他为此写下的诗句中可以看出,这是他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死亡的含义,并开始用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他变得更成熟、更坚定,也更喜欢沉思了。在诗中他写道:

我的爱与逝者同在,

弥留之际我没能在她身边守候,

现在只能独自神伤。

凝视着她的芳容,

庄严的葬礼令我心中一凛:

尘世的哀愁实在微不足道,

从这一刻起,

芸芸众生的欢乐我不再分享,

美人的倾慕和多情的泪水,

不再使我动情……

约翰·埃里克森(1803—1889)是位瑞典海军工程师,他与小伊曼纽尔·诺贝尔年龄相仿,在瑞典时彼此就认识。他后来去了美国发展,发明了热式发动机,改进了螺旋桨推进器,又以他所设计的在美国内战中使用的“低舷铁甲舰”而闻名。由于他的兴趣和发明多与机械化战争及蒸汽和热力技术有关,而这些技术又正是小伊曼纽尔在圣彼得堡的机器厂所应用的,因此,可以设想阿尔弗雷德去拜访约翰·埃里克森一事,是事先计划好的,旨在为企业取得某些先进技术。阿尔弗雷德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带回了工厂需要的东西。此外,在游历中他的语言和化学知识也获得了进一步的丰富。但可惜的是,我们知道的情况到此为止。关于在巴黎和纽约的其他情况,比如敏感的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一定会在这番游历中,在像纽约和巴黎那样光怪陆离、无奇不有的大都会中看到和听到很多东西,一定会有足以震撼他的心灵、改变他的一生的思想变化。这些情况到底是怎样的,都没留下详细的记录。这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因此我们只能大致勾画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当时的样子:与同龄人相比,不管是在知识的积累还是在精神的成熟方面,他都已经明显地出类拔萃了,他精通德语、英语、法语、瑞典语和俄语,他是一位经过科学训练的化学家。他还有着强烈的文学爱好,有着深邃的想法。他是一个早熟、聪明、体弱多病、富于幻想和性格孤独的内向青年,现在经历了一番游历,他的人生观已经逐渐定型,他渐渐地从忧郁和孤独转向坚定,将要开始新的人生征程。

同类推荐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 曾国藩3:黑雨

    曾国藩3:黑雨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名人传记丛书:卢梭

    名人传记丛书:卢梭

    名人传记丛书——卢梭——不堪的人生,伟大的思想,传世的杰作:“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本书分为彼得·柴可夫斯基、小约翰·施特劳斯、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等部分。
  •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

    名人传记丛书——居里夫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女性科学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教子,是中国人永恒的话题,教子不当引发的种种问题,也是家长与社会必须面对的危机。从批判中见真知,才能让我们摆脱教子误区,守护孩子顺利成长。
  • 魂至尊斗魂

    魂至尊斗魂

    双生武魂?自带耀眼神器?刚觉醒武魂就到达大魂师,13岁成为魂灵?别人可能一辈子也到不了的境界,这个少年在16岁之前就完成了,不仅自己厉害,而且还有一群给力的队友,手拿神器冰凰剑,带着众人的期望,一步步走向大陆的巅峰
  • 白岸闲人又录

    白岸闲人又录

    老梦儿老梦儿不老,像老鼠其实不一定老,只是一个叫法。他爱做梦,老做梦,就起了这个名?也说不定。七八岁时,和放羊汉坐在山头数羊玩耍,放羊汉闲得无聊,讲个古,白岸原先有个放羊汉,阳婆落山时听到山上有人说:天天睡在这石头里,憋屈死我啦,我要出去!一连几天总听到这句没头没尾的话,放羊汉也不管是谁,胡乱应答了一句:憋屈得不行你就出来吧,还等甚哩?话音没落,空中炸雷似的响了一声,山崖崩裂,碎石雨点似的落下来,吓得他闭不迭眼,噼里啪啦响过一阵子,再睁眼,崖头放出一片金光,像金山,山腰上空出一片场地,有个佛爷站在那儿,朝他招手。
  • 好关系是搞出来的

    好关系是搞出来的

    《好关系是搞出来的》(作者马银春)将告诉你:怎么去结识那些对你的事业有帮助的朋友?怎样发挥朋友的力量来帮你做生意?怎样处理与朋友间的备种关系?怎样与朋友维系长久的友谊?怎样做好生活中的应酬交际?怎样在人际关系上进行感情投资?……《好关系是搞出来的》告诉你好关系是成功的阶梯,好关系是你成功的资本!
  • Hope Is a Ferris Wheel
  • 灼灼昭华

    灼灼昭华

    她,生于望族,却因战乱,不得不背井离乡。他,烽火中的枭雄,百般谋算,却心系百姓。他们,亿万人中的微粒,是烽烟中的儿女,是携手一生的传奇。文文架空虚构,考究慎入!片段一:顾昭宸于洛阳拾获孔明灯一盏。灯上字迹娟秀而不失大气:一愿家人身康健,二愿战乱速决,三愿国泰民安,盛世宁和。署名唯竹儿二字。片段二:“少帅如此行事,可想过意中人心情。”顾昭宸:“本帅尚无意中人,至于日后,若有夫人,自当一心一意,相敬如宾。”相敬如宾,这意思是...秋华思量,或许,这是最合适的,两个人相伴走一生罢了,何必言情意深浅。 云云新书《朝秦沐暮》更新啦~各位多多关注哈
  • 静心的智慧

    静心的智慧

    《静心的智慧》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金钱、权力、欲望等诱惑不断考验着人类脆弱的灵魂怎么能够离开静心的智慧?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人们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陷入人性的沼泽。人的心灵犹如一间仓库,需要时常打扫和维护,拂去心灵上的尘埃,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掌握静心的智慧,便能摆脱所有的喧嚣与无奈,让自己活在一个无比清新的世界里。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世界,以静心的智慧感受生活,给焦灼的人生寻找一片宁静的栖居地,找回迷失的自我,感悟生命的真意,享受生活的甘甜与快乐。
  • 吞噬之王之强者归来

    吞噬之王之强者归来

    莫风性格软弱,被爱人抛弃,情敌凌辱,惨死后,异世界强者血屠林群重生,附身。装比打脸,利用镜像矿石,将欺辱莫风的莫飞和家族族长搞垮。
  • 黑手

    黑手

    一纸审计令如一把利剑,指向了彬江房地产市场。就在此时,审计局长与年轻的女地产商突然祼死在轿车内。一时之间,传闻四起,焦点再一次聚集在风生水起的房地产市场。权力、金钱、色欲,硝烟弥漫的地产市场,到底隐藏着多少罪恶与血腥?父亲、儿子、兄妹,凄风苦雨的人生路上,演绎着爱恨情仇的绝唱……
  • 炒股大赢家

    炒股大赢家

    本书基于市场研究者的视野,聚焦于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点,创新性地将股市投资活动划分为“市场”与“投资者”两个终极要素,以及“选股”和“选时机”两个核心事务,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股市投资的基本知识、思想方法与技术策略。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逻辑结构清晰,思路明确,案例典型实用,通俗易懂。同时,兼顾思想方法诠释与技术策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