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3200000002

第2章 文人的长短(2)

如果你问任何一个中国人,你读过古文吗?如果他点头,这就意味着他知道韩愈,知道唐宋八大家,这是稍通文化的中国人,最起码的文学常识。如果你问任何一个外国人,你知道诺奖吗?如果他点头,你要是让他一口气,不查资料,不点谷歌,能说出八位获奖者的名字和代表作,估计张口结舌者多。唐 宋八大家的说法,始自明代,有一个叫茅坤的选家,编了一部《唐宋八大家文钞》,将韩愈名列领衔位置,一直为世人所首肯,延续至今,无人异议,这大概是真正的不朽了。近年来,追求不朽,成了某些同行的心病,一些还健在的,有点子成就的作家,一些刚逝世的,有点子名望的作家,便有人来不及地为其盖庙建祠,树碑立传,香烛纸马,供奉鼓吹,以示不朽。其实,文学史这把尺子,以数年、数十年计,而不是数百年来测量不朽,往往是不准的。新时期文学三十多年以来,从轰轰烈烈,到一蹶不振,从光芒四射,到了无声息,一串一串的大师,一出一出的闹剧,一批一批的不朽,一堆一堆的泡沫,都是我们大家躬逢其盛,亲眼目睹过的。

如今,已成为广东潮州的一个景点的韩祠,又称韩文公庙,却有值得人们思考的地方。唐代文学大师的庙,到隔朝宋代才修,说明古人对不朽一词的慎重。这座宋真宗成平二年(公元999年)兴建的庙,离韩愈逝世的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年),已有一百七十五年的时间跨度。是真金白银,是废铜烂铁,是骡子,是马,经过两百年的过滤沉淀,朽或不朽,自有公论,板上钉钉,毋庸置疑。由此来看,肉眼凡胎的我们,对于同时代文人和作品的判断,难免有藕断丝连的感情因素,再加之炒作,起哄,鼓吹,抬轿,云山雾罩,扑朔迷离,薰莸不分,泥沙俱下,弄得读者无所适从,莫衷一是,远不如时间老人那样看得准,看得透的。所以,在跟班和跑腿的马屁簇拥下,在虚荣心和麻木感的微醺懵懂中,那些建纪念馆以求不朽的同行,自封不朽,贻人笑柄,人捧不朽,更是笑话。再说,不朽又不是小笼包子,需要趁热吃,至于那么急着加冕吗!该不朽,谁也挡不住你不朽,不该不朽,你即使如明末魏宗贤盖三千生祠,最后不也土崩瓦解了嘛!

韩愈这个名字,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来有自,因他是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人物。那些活着的和死去的盖文学小庙者,可曾有创新、领先、走在时代前面、令文学面貌一变的努力?能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吗?如果回答为NO,这种一厢情愿,以为树一个牌位,挂两张旧照,放几本著作,存 数册手稿,就会永远被后人记住,那也忒自作多情了。

唐代的古文运动,说到底,是把丢掉的东西重新捡起来,所以又称之复古。不过,韩愈并非全盘照搬的复古,而是在继承古文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全新的散文文体。虽然他主张“破骈为散”,恢复两汉以来司马迁、扬雄的自然质朴的文体,但他更主张“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言贵独到”、“能自树立”、“辞必己出”、“文从字顺”、“惟陈言之务去”。然而,去陈出新,谈何容易。所以,他在《答李翊书》里说,创新是“戛戛乎其难哉”的事情,问题还在于新生事物,不但不会得到习惯势力,保守思想的接纳,而是被抵制、被非难,甚至受嘲笑、受打击。但他坚信,只要能够“处心有道,行已有方”,顶住压力,冲锋陷阵,古文运动的这场改革,在他看来,只要“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地坚守阵地,倒下再起,总是能够荡涤浮华,扫尽艳丽,而奠定唐代古文基石的。

韩祠建成以后,又数十年,对韩愈崇拜之至,褒美之至的宋人苏东坡,撰写了一篇激情洋溢的碑文,现在,在潮州韩文公祠里,还保存着这块碑石。其中赞他“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以及“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评价之高,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宋人司马光在其《答陈师仲司法书》中说到韩愈,“文章自魏晋衰微,流及齐、梁、陈、隋,羸备纤靡,穷无所之。文公杰然振而起之,如雷霆列星,惊照今古”,也是臻至极致的赞美。

钱钟书在《谈艺录》里,对宋代高抬韩愈的现象,有过一番讽刺:“韩昌黎之在北宋,可谓千秋万岁,名不寂寞矣……要或就学论,或就艺论,或就人品论,未尝概夺而不与也。”

其实,北宋追捧韩愈,是一种必然,北宋立国,到真宗、仁宗之际,适与陈子昂《登幽州台》问世时的唐代,从贞观之治,到武后临朝,同处于盛世光 景的辉煌中。因此,对于前朝文学遗产的扬弃,对于当代新兴文学的建立,遂成迫切的要务。而北宋所承接五代文学,除了绵软无骨的花间词,便是空泛无物的西昆体,可谓乌烟瘴气,不成气候,与前朝的“梁陈宫掖之风”,浮艳骈偶之文,有得一拼。于是,以韩愈为样板,欧阳修、尹师鲁奋起拨乱反正,加之司马光、王安石、三苏、两曾的创作实践,使文学重归正道。唐宋八大家(唐二宋六)证明宋代散文进步于唐。

北宋的诗文革新,也是在阻力多多,障碍重重的进程中前行。嘉枯二年(公元07年)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选了苏轼、曾巩一批务实的,不作花哨文字的新秀,而将时望所归的好浮艳,尚华丽,讲形式,乏内容的考生除外,因为他们的文章绣腿花拳,华而不实。欧阳修本意,希望通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来促进一代文风的改变。结果,事与愿违,开封城里,竟引发了一场落榜考生闹事的风潮。在官道上包围住主考大人,兴师问罪,幸亏当时不兴扔臭鸡蛋,摔西红柿,否则,欧阳修真得吃不了兜着走。“及试榜出,时之所推誉皆不在选。嚣薄之士候修晨朝,群聚诋斥之,至街司逻吏不能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由此可以想象,北宋文人也许因为惺惺相惜心理,深感唐代韩愈进行古文运动之艰难,出于同志式的知心,战友式的敬意,笔下便情不自禁地拔高。

《宋史·欧阳修传》也将韩、欧一体而论:“文章涉晋、魏而弊,至唐韩愈氏振起之。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欧阳修又振起之。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两人之力也。”不过,即使在北宋,韩愈成为抢手的绩优股,溢美夸饰,不绝于口的同时,也有清醒者,既认可他,肯定他,也看到他的不足,他的欠缺。譬如司马光在《颜乐亭颂》中说:“韩子以三书抵宰相求官,如市贾然,以求朝夕刍米仆赁之资,又好悦人以铭志,而受其金,观其文,知其志,其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如此。”譬如欧阳修在《与尹师鲁第一书》中说:“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感感怨嗟,有不堪之穷苦,形于文 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这就是历史的视觉差距了,历史看一个人,总是聚焦于忠奸贤愚的主要方面,而模糊其小是小非的次要方面,如同电子学上的栅极作用,年代愈久,光辉的部分愈被烛照,愈被强调;时间愈长,无关紧要的部分愈益淡化,愈益虚无。

于是,后人只记住“千秋万岁,名不寂寞”的韩文公,而不在意“或就人品论”其实“无异庸人”的韩昌黎。

韩愈一生,最有影响,最为风光的一件事,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运动;最为英雄,最为知名的一件事,为“忠犯人主之怒”的谏迎佛骨事件。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9年),佞佛的宪宗李纯要将法门寺的佛骨,迎至长安,供人敬奉。出于捍卫道统,出于尊儒排异或出于自我感觉良好,此前一年,“公以裴丞相请,兼御史中丞,赐三品衣,为行军司马,以功迁刑部侍郎”

(见《年谱》),韩愈上《谏迎佛骨表》:“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行,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李纯阅后大怒,批示付以极刑。幸亏丞相裴度为之缓颊,保住了一条命,流放广东潮州。

从此,人们记住了上书“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的铮铮铁骨,记住了“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悲壮诗篇,然而,并不在意他反佛辟佛的同时,却与和尚们交往频密。令人不可理解的,这位反佛人士的府邸里,老衲出入门庭,小僧趋前奔后,而且据宋人朱熹说,那都是些酒肉无赖之辈,就不知这位非佛主义者韩愈所为何来了。到了潮州以后,又与一位名叫大颠的法师,结为莫逆之交,书来信往,甚为投契。钦慕之,服膺之,连苏轼也认为韩愈的拒佛,“其论至于理而不精,支离荡佚,往往自叛其说而不知”,所以,东坡先生为了他心目中一个完整的,而不是人格分裂的,自相矛盾的韩愈,断然声言韩的《与大颠书》为伪作,“退之家奴仆,亦无此语”。

其实,人有长短,物有好坏,君子心里有小人的因素,伟人身上有痞子的影子,高尚的人未必不卑鄙,而王八蛋也许并非一无是处,这才是一个真实的复杂世界。虽然,儒学原教旨主义者将复古重儒的韩愈,在孔庙配享的排位,列于孟轲之后,等同于圣人。但圣人并非完人,他发配到潮州以后,巴结,甚至马屁大颠法师,是否期待这位大德高僧,影响那位佞佛的唐宪宗,而对他被贬的政治处境,有所改善呢?按他当年“三书抵宰相求官”的脸皮厚度,未必会不存此心。

韩愈终于登上华山,在其《答张彻》诗中,有“洛邑得休告,华山绝穷陉”句,用他最害怕的这个“穷”字,来形容他的华山之行,可见对这次旅游,想起来后怕胆战的场面,犹耿耿于心。那天,到达华山最高峰后,定睛环视,千峰壁立,万丈深渊,立刻头晕目眩,魂飞魄散,面如死灰,像散了架似的,颤抖不已。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只看到脚前方寸之地,尚可勉为其难地行走,下山时,那脚下却是命悬一线的生死之途,往下,深不可测,往远看,云雾缥缈。稍一不慎,滑跌下去,连尸首都找不着。想到这里,腿肚抽筋,浑身凉透的四门博士,哪敢再走一步。精神崩溃的他,完全失控,赖在山顶,竟放声大哭起来。据唐李肇的《唐国史补》:“韩愈好奇,与客登华山绝峰,度不可返,乃作遗书,发狂恸哭,华阴令百计取之,乃下。”

传世的韩愈肖像,很是庄严肃穆。据五代陶谷说,弄错了,那是南唐韩熙载的画像,因两人都姓韩,都官至吏部。真假姑置勿论,但如此一位准圣人,一脸眼泪鼻涕,该是一个什么德行?

世界复杂,人更复杂,从出生到死去,自始至终,处于矛盾当中。因此,这个矛盾的组合体,有其长,必有其短,有其优,必有其劣。文人,只是多一点掩饰装扮的功夫而已。所以,看人,要懂一点两分法,而看文人的话,尤其那些大师,则必须一分为二,千万别被他们唬住。

原载《文学自由谈》2013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案头文沫

    案头文沫

    《案头文沫》一书为作者李更在工作之余的所思、所想。有为图书而写的序及书评,还有对文化现象、社会热点以及文化名人的品评。他的文字一针见血,其文笔犀利,机智但不失幽默,对于当代文化时事嬉笑怒骂,品评人物则毫不留情。
  • 象形2012

    象形2012

    《象形2012》收录了李建春、刘洁岷、剑男、沉河、黄斌、吴晚燕等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后工业爱情》、《在武昌城区》、《夹竹桃》、《焚书者》、《雨水的弹奏》、《和儿子谈孤独》、《北京纪事》、《登首象山记》、《失明的小女孩》、《秋夜闻虫声》、《怀念春天》、《雨中过明清石板街》等。
  • 空巢: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

    空巢:乡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启示录

    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用近乎白描的手法,通过对全国六七个省份的考察和调研,讲述了五十多个空巢老人的故事,意在引起全社会对空巢老人现象的思考和关注,也可以作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的参考。
  • 荒野的狐灯

    荒野的狐灯

    重新演绎了袁枚的著名鬼怪笔记小说《子不语》里的精彩故事。一个死人千里赴约,去向同窗好友交代身后之事,执念不舍,一直到化作了一具僵尸,作势扑人!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染红了她的长发,却看见圣庙门前的一个赑屃头上猩红耀目,一个仙女思凡,对一个卖鸡的农夫暗生情愫,在城门口拦住他,说:你卖掉鸡会得钱八千四百文,一个书生去深山里寻死,却不期遇见了已死的相好——一个妓女。而旧相好再不肯跟他缱绻,说:我已经是仙女了。这是一场场人与鬼之间的缱绻缠绵。它惊骇诡异,曲折动人,描摹出了一切魑魅魍魉最本色的一面。它让我们突然惊觉,有些鬼怪,竟然如此可爱!《子不语》,又名《新齐谐》,中国历史上最伟人的志怪小说之一。
  • 郭建中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研究

    郭建中翻译思想与翻译实践研究

    本书作者通过与被研究者面对面的交流,在广泛收集有关郭先生翻译活动的文献资料和深入学习郭先生关于翻译方面论述的基础上,从文化交际出发,以和合翻译理论为视角,旨在对郭先生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做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梳理和描述,探究郭先生独特思考方式及其发散型的译论研究和丰富的翻译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思索翻译理论,以便对中国传统译论和西方译论进行反思,探究先生的和合翻译思想,进而发掘先生翻译思想及其翻译实践对于我国翻译研究和文学翻译、科幻小说翻译实践的启迪和指导作用,以此推动浙江省乃至我国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繁荣与发展,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汉语语言文化特点的中国翻译理论体系提出点滴有意义的建议。本书可供翻译工作者、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者、高学校外文和中文学科得师生阅读。
热门推荐
  • 冷面宠妃

    冷面宠妃

    皇室九皇子,相府嫡二女,因政治原因完婚,冷若冰霜俏王妃,油嘴滑舌俊王爷,同一个屋檐下,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当一些至亲之人的悲剧被牵扯进来,那份刚刚萌芽的感情还能继续下去吗……
  • 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为了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有效地品阅到最优秀的作品,获得最佳的阅读享受,编者在反复、细致讨论和斟酌之后,从小说宝库中遴选了300多篇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辑录成书。
  • 御雷女军师

    御雷女军师

    带电重生,她本可以叱咤风云,称霸一方!然,两年相伴,一年相知,一年纠缠,她的命运已经紧紧的与那个人联系在一起。不为人知的阴谋,导演一场祭祀,烧去她的肉体,削去她的生命,煅烧她的灵魂!她痛不欲生!最后侥剩一缕残魂,不死不灭。可谁都知灵魂脱体三日必散,哪有不灭之魂?于是一场新的争夺开始!她不想权倾朝野,不愿至高无上,只求一方净土,一颗静心。奈何他人步步紧逼!伊人纠缠!一声叹息。这场新的开局,她已输无可输,退无可退!
  • 工作在于配合

    工作在于配合

    当你去买鞋时,你需要配合店员进行试穿,才能知道鞋合不合脚;而店员也需要顾客的配合,才能使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当你去理发店理发时,也需要配合理发师,他才能做出你喜欢的发型;而理发师也需要你的配合,才能完成他的作品。当你在医院里看病时,需要你配合医生,医生才能了解你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在一个企业里,工作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配合别人,如果没有他人的配合,那么整个工作流程就会出现问题。任何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一个国家,都需要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配合才能使人得到更多,真诚地与他人配合的人也才能得到更多。
  • 荆南录

    荆南录

    荆山动,鼎湖涸,乌号隐。凶兽界的大佬朱厌横空出世。势必搅得天上人间地动山摇。天帝:大人,您要不要去凡间一趟?凡间有花有酒有美人。朱厌:美人?天帝:恩。美人!让人闻风丧胆的朱厌大人,即使到了凡间,也是非同凡响。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关于遇见,关于分别。缘深缘浅,已是天注定。
  • 麻辣Lady

    麻辣Lady

    曾经以为自己是百毒不侵的麻辣女子——陈辣椒,居然被骆钦玩了一场不告而别的悲情游戏。这个巨大变故让她一下子成了自己最鄙视的怨妇模样,而无法恢复“麻辣”的真面目。好在有“情场失意赌场得意”这样永恒不变的真理,辣椒姑娘的事业风调雨顺、蒸蒸日上,几年时间便在广告公司里混得了“大姐大” 的名号。随后又在姨妈不断安排的相亲过程中偶遇了年轻有为的罗成,本以为终于可以好好“风骚”一把,却不断造化弄人,麻辣女子也遭事业牵连,加上已经消失许久的老爸不知趣地前来添乱、骆钦神秘出现再度撩拨心弦,好戏一台接一台,陷阱一个连一个,生活一刹那乱成了一锅粥,且看麻辣女子如何接招,化险为夷吧!
  • Legends of the Fall
  •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四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十四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祛斑圣经

    祛斑圣经

    无辜的你脸上莫名其妙地长斑了,恨不得早日变成无斑女,虽然祛斑势在必行,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祛斑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一些。很少有人敢说自己的皮肤是很好的,一般人的面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斑点,这个时候应该如何祛斑就成了很多女性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除了美容护肤品外,生活中的小常识也可以美容祛斑。日常生活中的食品既没有化妆品那么多的化学成分,又有取之方便、快捷用之省钱放心等好处。所以,生活中好的美容祛斑方法,你如果不知道实在可惜,今天,小编将知道的方法和盘托出,毫不保留地与你分享。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