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3200000010

第10章 关于“老年”的笔记(2)

我确也见过更老的老人,因了自控能力丧失,堤防溃决,暴戾乖张,医学科学的术语以之为“老年痴呆”(或曰“失智症”),也恍然想到了“前礼乐文明”状态,不能不为之惊心。980年代读韩少功的《女女女》,以为形容太过;后来经验渐多,观察入细,才知那小说亦寓言亦写实,对老人并非蓄意丑化。颜元却听不得门人抱怨自家老人因年高而“悖惑多怒”,说只要看到祖父“悖惑”,就已经是不孝了,“天地间岂有不是祖父哉”(《颜习斋先生言行录》卷下《世情第十七》,《颜元集》)!“天地间岂有不是祖父”,或许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推演,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还被引以为讥嘲,可见这句话流转得久远。

并非哪一人群都以长寿为福为瑞。张岱就说过:“百岁老人,多出蓬户,子孙第厌其癃瘇耳,何足称瑞。”(《朱文懿家桂》,《陶庵梦忆》卷三)“寿则多辱”(《庄子·天地》),实在是深于世故的话。物老必变,成精作怪,或不免有之。查继佐的门人记其师避乱某地,居停主人有老母一百零二岁,“初长,身渐老,矬可二三尺,益口健,詈其曾玄,如读熟书”(《东山外纪》,《查继佐年谱》附录一),刻画实在生动。这种老人,不被其“曾玄”待见,是可以相信的。纵使不为子孙所厌,真到了疲窿,自家也免不了颓丧的吧。晚年的黄宗羲对人抱怨道:“老病废人,足不履地,四顾无语,如此便与地狱何殊!”(《与郑禹梅书》,《黄宗羲全集》第十一册)于是也就用了怀人消磨岁月,写《思旧录》,记人一百有余,“枕上想生平交友,一段真情不可埋没”,自己“呻吟中读之,不异山阳笛声也”。张载《正蒙》:“老而安死也”,王夫之注曰:“顺自然之化,归太和絪缊之妙,故心以安。”

(《张子正蒙注》卷六,《船山全书》第十二册)生顺死宁,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并非人人都能。去世前,黄宗羲曾对人说自己有四个“可死”的理由,你今天读来却会怀疑,说那些话的黄宗羲,是否真的了无遗憾。

但从古至今,从来就有积极地面对老年的态度。黄永玉有一本书,题作“比我老的老头”,不但不讳言“老”,且透着自喜。有朋友向我谈过画家张仃的“衰年变法”。我们的古人中就不乏敢于“衰年变法”的勇者。钱谦益曾说:“古人诗暮年必大进。诗不大进必日落,虽欲不进,不可得也。欲求进,必自能变始,不变则不能进。”(《与方尔止》,《牧斋有学集》卷三九)即使不能“变法”,也仍然希图完善,尽管那方式不一定可取。黄宗羲为他的《南雷文定》写“凡例”,引欧阳修的例子,说“欧阳公晚年,于平生之文多所改窜。太夫人呵之曰:‘汝畏先生耶?"公答曰:‘非畏先生,畏后生耳!"”黄氏说自己于旧作“间有改削者”,不敢比欧阳修,“而畏后生之意则同也”(《南雷文定凡例四则》,《黄宗羲全集》第十一册),虽像是解嘲,但那想法不也可同情?

上面所引的文字似乎偏于“消极”,但你仍不妨服膺古人生命体验的细腻。这一种经验性的表述,今人未见得比得过古人:对于“老”的疏于表达,又有可能反过来导致体验的粗疏。对于死亦然。仍然以我较为熟悉的明清之际为例。改朝换代在知识人,是一种太严重的经验,富于道义感的知识人,似乎要赖所谓的“末路”、“晚节”才能论定。时势逼得你非将“死”做成一篇大文章不可,尤其被世人瞩目、有“仪型天下”的道德责任的人物。关于那时期士大夫的处“死”,他们在“死”这件事上的无穷的想象力、创造性,我在有关的著述中已经写过。在经历了局部死亡的积累,经历了漫长的丧失——诸种功能的退化——之后,似乎必得有出人意料的表演,才算对世界有了交代。明清之际我考察过的人物的表演,就使我想到了死的“不由自主”,部分地正是由人自己造成的。

刚刚提到了“局部死亡”。那是你的生命中随时发生着、注定了伴随你一生的。据说五十为始衰之年。“老”不过意味着这过程的提速而已,而“死”则是终结。鲁迅笔下的老人说,“前面是坟”(《过客》),说得太直接,使柔弱者难以接受。其实在走向那里的途中,“局部丧失”自你出生之日起即已开始。当你意识到了蜕变,则视力,听力,记忆力,免疫力;味觉,嗅觉,以至对人对事的感觉、知觉,等等,等等,都是提示。倘若你留意,甚至会由每日里头发的脱落,获知这一种消息。在你习焉不察的细微的功能衰变中,或许就有“爱”这一种感情的钝化。我由对父辈的直接观察中发现,疾患,病痛,足以改变人与周边的联系,比如使人专注于自身。爱是一种能力,它作为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也有必不可免的消耗。

你的存在一向要有赖别人指认,你的自我认知从来凭借了别人的眼睛。却只有当老年,由“别人”阅读自己,才顿形严峻。我自己则不过几年前,还常常要面对别人目睹你时的失望。那表达或许极力委婉,说你看起来“很沧桑”,甚至说让人“很心疼”,等等。曾有高校的女研究生,刚在某次会上见到我,就写了信来,说她“不能没有恨意”——你怎么竟至如此之老?她说:

“赵园是个很青春很青春的名字。”我真的很抱歉。我只能归结于文字欺人。

至于自己的名字引发何种想象,却还是第一次知晓。在那前后,我一再读到初见或久别者明明白白写在脸上的观感:你怎么这么老,或者你怎么竟已经这么老了?这使我渐有了一种幽默感,一种像是“置身事外”似的心情,乐于从旁看别人那一瞬间的反应。若正如期待,即不禁一乐。近年来上述反应已不大遇到——或许倒是我自己更钝于感受罢了。其实即使不曾听到上面的那些,你也不难由别人脸上读出“岁月”所刻画的痕迹,比如由周边的亲人,由久别的友人,甚至由你由屏幕上惯看的影视明星。你无从拒绝这种提示。而我,也渐有了享用老年的心情,略近于陶然忘机,会欣然于周边的生意。似有极辽远的往事,若有若无地,轻烟般升起,却总也看不真切。像是有杳远之思,其实很可能空无一物。近事渐远,却有几十、十几年未通音问的熟人,同窗,重新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却又未必为你所期待。

据说西方世界有诸种回避直接表达上述观感的方式:尤其对于女人。我倒宁愿感激我们这里年轻人的直率。在我看来,老人拥有的力量,至少也应当表现在坦然面对即使最尴尬难堪的生存情境。

而仅据我有限的经验,“老”也绝非只是意味着尴尬难堪。我最初体验到的“老”的诸种好处,就有与许多事已“不相干”的那种感觉。你发现你已在诸种关系诸种事务尤其诸种利益竞争之外,你有了一种类似享用闲暇的心情。

当然你明白,被刻意“排除”另当别论。但也应当说,被种种场合排除,属于更为普遍(即使非出于自愿)的老年处境。于是有发达国家公园长椅上独坐的老人,不发达国家村舍或陋巷独坐的老人。

老人对自身感受的缺乏表达能力,使他们难以获得“社会”足够的同情。

我曾在单位附近的闹市街头,遇到一个流浪老人。那老人说孙子嫌她臭,媳妇说,“这回走了就别回来了”,虽在街头,仍然压低了声音,且羞怯地笑着。

那些说法并不能解释她何以宁可露宿街头,在垃圾桶中掏食而不愿回家。倘若这老人有能力将她所感受到的孤独、冷漠,将她所感受的“老年生存”的严酷表达出来,人们又会听到些什么?记得在关于一家从事“临终关怀”的慈善机构的报道中读到,一些子女送老人到这里时,当着老人的面,说不必用贵重的药,希望尽快了结此事,而一旁的老人则毫无表情地听着。

“老年”在我,是一个可以继续做下去的题目,固然因了我早已进入这一生命过程,对与“老”有关的种种体验渐深,也因长期以来在阅读中培养的敏感。至于涉及了一些相关的“阴暗面”,也因这些“面”往往被刻意屏蔽,也被老人自己回避。在我看来,直面人生的严酷,或许更是一种健康的态度,不见得会削弱了,倒可能有助于增强自信。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得之见,如若不被读者认可,是不会感到奇怪的。

原载《随笔》2013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奥州小路:日汉对照(双语译林)

    奥州小路:日汉对照(双语译林)

    《奥州小路:日汉对照(双语译林)》是日本著名俳句诗人、在日本被称作俳圣的松尾芭蕉(1644—1694)的一篇游记。它不仅被称为是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最高水平的游记,也是松尾芭蕉文学的巅峰所在。1889年5月16日(旧历3月27日),46岁的松尾芭蕉与弟子河合曾良一起从位于江户(现东京)深川的采茶庵出发出游日本的东北地区和北陆地区,历时约150天。《奥州小路》就是这段历程的游记,松尾芭蕉以细腻的文笔和真实的感觉记录了旅程的所见所闻,并创作了大量的著名俳句。
  •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把生活过成最美的诗句

    本书是一本关于最平常生活的叙述,作者让一个个平淡的日子充满了诗意。这缘于她有一腔对生活热忱的品性,坚持爱与善良的传播,让亲身所历的一切真善美都有所注脚,永远做一个在场的人,心存对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的热爱和赞扬。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例子,许多人误以为作者是在书写她们的生活,因为读者也她的生活中看见了自己的影子。生活有十色,请相信向着太阳生长的植物一定是最茂盛的。作者愿意与你一起,沐浴心灵的阳光,每天都有拔节的声音。
  • 里尔克抒情诗选

    里尔克抒情诗选

    《里尔克抒情诗选》是从著名德语诗人里尔克《图像集》、《永恒读物》、《新诗集》、《新诗集续编》等诗集中精选了百余首诗歌,并附有译者的三篇赏析。
  • 活出一个人的精彩,再与全世界相爱

    活出一个人的精彩,再与全世界相爱

    《活出一个人的精彩,再与全世界相爱》是一本励志暖心散文集。作者把自己和身边朋友经历的事情写成动人的故事,启发读者用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感情,给年轻人传达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时下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迷茫,以抚慰心灵的笔触,感动读者,让读者感同身受,并学会勇敢面对。作者的每篇文章都有寓意,用娴熟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如一股清泉,滋润读者的心灵,文学性和可读性强。过简单的生活,早晨醒来微笑且知道有目标,食物清淡节制却有利于健康,和亲人朋友相聚欢喜不在乎言多言少,爱一个人真心幸福拥抱着欢笑。这样的时光,若你想要,便是日日晴好。
  • 城市·大演奏厅(下)

    城市·大演奏厅(下)

    我亲耳听到一件十分传奇的事情:但昭义夫妇曾经去了一趟西藏。他们很虔诚地在寺庙出入,到了布达拉宫时,在一个大殿里,有一尊菩萨圣像前围了好多人。高红霞跟一位学生家长见这么多人围着,便好奇地过去看个究竟。这时候,有人劝她们也试试运气。所谓运气,就是人们不断地往菩萨身上抛哈达。如果将哈达抛起来能挂到菩萨的肩头或手臂上,就是预示着会有好运降临的。可是,哈达太轻了,往上抛的人都抛不高,离佛像手臂还差一大截呢!轮到高红霞时,只见她一仰头,将手中的哈达往上一抛,那哈达就像被一股气浪顶着直往上空飞飘而去,一直飘升到了菩萨的头上方,竟然挂在了菩萨面部的那颗痣上。这一下子令在场所有人惊呆了!随后,人们为高红霞欢呼起来:肯定要有鸿运降临了!
热门推荐
  • 专注工作

    专注工作

    本书中的24种素养,涵盖了从心态到行动,从理念到细节,从工作到生活……职业人士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本书以翔实经典的案例、独到精准的分析、总结,为所有期待成为“伯乐”的用人单位准备了一套筛选“千里马”最好的办法,也为所有渴望成为“千里马”的职业人士奉上了一份可供自我提升的绝好教材。
  • 邪帝殿下:婢女大翻身

    邪帝殿下:婢女大翻身

    希芫。你轻声叫我。我奇怪你怎么会记得我的名字,我只是这深宫里万千奴婢中的一个,我极少伺候你,从你带我回宫那天开始我就极力要求不被派到太子宫,因为我苦苦的哀求他们随了我的意,所以我很少见你,虽然心里有些许思绪。
  • 天烽

    天烽

    烽火连天的天启大陆。无数人因战争而家破人亡。天黑之后的世界,没有人敢享受它的黑暗。乱世中英雄无数,只是谁又能终止战争的脚步?
  •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教育学生珍惜理解的感恩故事

    常怀感恩之心,它会告诉你尘世的温情、人间的善良、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它会告诉你什么是真善美;它也会告诉你幸福来自于人的内心。翻开本书,走进一个个真实的感恩故事,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温暖恩情,感受心灵的荡涤和净化。
  • 医林改错

    医林改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莲

    妖莲

    对不起,俺不知俺编辑是谁,即将修改到VIP处,请记得帮俺解禁,谢了!本书正在全面修改。但凡改过之后,都有章节显示。请诸位大大们注意。新人不易,希望大大们能给予适当的支持!本书索引:一个穷得连老婆都娶不上的穷小子,因试图改变命运被骗入异时空,发现自己的另一世出现巨大危急。于是乎,无奈的融合,神秘的前世、看不见的大手、神秘的帝府、迷失的百年……一个个谜团如迷雾一般。穿越、转世、传承、融合……以及一个个传说,构造一个特别的故事:圣莲变妖莲有道是男儿当自强,少年血方刚。却看我们主角如何在异世这方天地挥洒激情、闯荡天地。附:心头傲啸九天,世事变化万千。一人游荡尘世,一笑千山万峦!上四句是偶写本书感言,请诸位赏之。另再附本人对书中男女感情的感慨:纷纷尘世,豪气冲九宵;茫茫人海,谁能令我恼?除他[她]有谁!情余悲,痛未了,英雄泪,儿女娇,瞬间永恒,天荒地老,又有几人能做到,又有几人能得到!另再求票票!
  • 少年心事当拿云

    少年心事当拿云

    本书收录的文章,行文风格不同于死板的作文而有类似青春小说的特色。幻想类小说和纯爱言情小说。写实题材主要涉及校园生活、初高中生在友情爱情亲情方面的情感体验;虚构题材主要是以现实世界、游戏世界、架空历史和超时空为背景的纯爱小说。
  • 出世(节选)

    出世(节选)

    灵童庙会,一群男女铺单子乱七八糟睡一起,说给女娲过会呢。还要唱戏,各地和尚凑热闹,在台阶放个神牌,说有庙呢。有神仙,游客变成施主,就得给烧香给钱。几天下来,和尚挣了不少。爸爸技术全面,培训过西医又学中医,杂成中西结合,也叫现代医学。他在外面江湖,中医说病,廉价便验西药,研成粉末治病,又开中药要钱,再开几味中药,说是,病人经验知道中药要,才能吸收。效果几味简便中药和西药粉,病人见效,立马相信遇好大夫,遇到了神神,病人对好大夫崇拜,像信徒对待耶稣,人民对待伟大领袖,天使对待上帝,和尚对待西天佛祖。里外透彻信服。
  • 鬼经:小保安的惊魂奇遇

    鬼经:小保安的惊魂奇遇

    楚天只不过是一个小保安,他偶然被一个白衣女人推下天台,命运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第一次经历了死亡,却又成功还魂;他可以看透阴阳两界,却发现人心比鬼魅更可怕。风水命理,麻衣神相,奇门遁甲……冥冥之中,这些玄而又玄的东西,将会一一呈现,而楚天的人生在都市当中起伏,迎接着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 帝国绝恋

    帝国绝恋

    沈冰月,一个智慧而冷静的女子。因火阳碧莫名背负起了使命,命运之轮仿佛在沿着同样的轨迹运行,在心不设防时,她已深深地爱上了黑子帝国残酷的敌人,这注定是一段痛苦无终的爱吗?慕容美,一个热情冲动的女子。她一直渴望美好浪漫的爱情,为什么命运却让她的情路如此坎坷曲折?为什么命运却让她的情路如此坎坷曲折?这两个女子,亲如姐妹,在遇到纠葛的情缘时,她们会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