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4900000007

第7章 过失心理学(6)

现在,我们终于要讨论笔误了。笔误与口误相同,因此就笔误而言,我们不必期盼能有新观点,只要从中得到关于过失的一些知识,就已满足了。一些最常见的小错误,比如将后面的字浓缩,尤其是把最后一个字提前书写,便知书写者是不爱写字的,或没有耐心;而较显著的笔误,就可以把干扰的性质及意向显现出来。通常,在书信中出现笔误,可看出当时写信人的心灵并不平静,至于究竟什么原因却未必都能了解。笔误与口误相同,犯错者很难察觉到。有一点很引人关注,一些人习惯在发信前重读一遍。另一些人则不同,假设意外地他们写完信后重读了一次,常常能发现很明显的笔误并加以纠正。怎么解释呢?似乎他们都明白自己写错了字,确信是这样的吗?

关于笔误实际上的意义,有一个问题很有趣。杀人犯H的事你们还记得吗?他假冒细菌专家,盗取了科学院里的危险病菌,去杀害跟他有关的那些人。有一次,他对某学院的职员控诉:“你们寄来的培养菌效力太低。”却在信中写错了字,竟把“我实验用的老鼠和豚鼠”(Mausen und Meerschweinchen)误写成“我实验用的人类”(Menschen)。学院内的医生曾经注意到这个笔误,然而他们并没有推断出它的用意。你们怎么看呢?假设学院的医生推断出笔误背后的秘密,觉察出他的意图并及时破获不是更好吗?针对这个实例来说,缺乏对过失论的了解,就产生了实际上一种很严重的后果。对我来说,这种笔误将引起我很大的怀疑,若要当做口供却会引发强烈反对。而事实并不是如此简单。当然,笔误可视为一种提示,却不足以作为调查的理由。通过笔误,可知此人有害人的意向,然而尚不能断定它是一个确定的害人的计划,或者只不过是一种无关实际的幻想罢了。甚至,笔误者还可能提出强大的理由,否认存有这种幻想,反驳这种看法的荒唐。在下文中讨论心理的现实与物质的现实的差异时,再理解这各种的可能将很容易。然而,这个实例再次证明了过失是有意义的,毋庸置疑。

相比口误和笔误,误读的心理情境显然大不一样。在误读中,互相冲突的两种倾向之一,受制于感官的刺激,或许因而缺乏持久性。一个人阅读的内容并非出自他的心理活动,与他要写的东西不同。因此,误读的例子大都是以此字取代彼字的,而此字和彼字之间未必有任何关系,字形的相同已是足够的了。利希滕贝格“Agamemnon”竟误读为“Angenommen”,可称为误读中的上好实例。想要找到造成错误的干扰倾向,大可抛开全文,用下面的两个问题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其一,由错误的结果展开联想时,产生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其二,何种情况下发生了误读?有时候,只是第二个问题的知识来解释误读即可。比如,某人在一陌生的城市游玩,尿急,突然间看见一个写着“便所”(Closethaus)的牌子挂在某座房子的二楼,正疑惑为什么这牌子挂得如此之高,再看才发现原来是该商店店名(Corsethaus)。而对于另外的实例,若是原文与误读之间没什么关系,定要详加讨论分析,然而要想取得成功,须对精神分析的技术有训练和信仰方可。其实,要想解释误读也并不是特别困难。以Agamemnon为例,把它代进文字中不难猜测干扰的倾向。再如,在这次战争中,人们经常会听到市镇、将军的名字还有军事术语,因此但凡看到类似的字形,常常误读为某市镇或某将军的名字或军事术语。因为尚未发生兴趣的事物被心中所想的事物取代,新的知觉为思想的影子所遮挡。

有时候,阅读材料本身也会产生干扰的倾向,也可以造成误读,把原文读成相反的字。假设某人在读他讨厌的文字,根据分析研究证明,他所有的错误都源于他对读物的厌恶。

从前面讲的常见的误读实例来看,构成过失机制的两个要素似乎不太明显。这两个要素其一是倾向及其之间的冲突,其二是一种倾向被干扰出现过失以得到补偿。这一类的矛盾未必都可发展成为误读,但是错误相关的思绪纠缠的确相当显著,与之前所受到的干扰相比。关于由遗忘所致的错误的多种情境,最容易观察到这两个要素。

有关“计划”的遗忘,很明显它只有一种意义,一般人都承认了它的解释,这在前文中我们已讨论过了。干涉“计划”的意向常表现为一种反抗的倾向,不情愿的情感。不用怀疑这种反抗倾向的存在,而我们所要讨论的也只是,什么原因让它不以另一种较隐蔽的方式表现。有时,我们也可以推断出这种倾向必须保密的动因是什么;如果他是公开宣告,势必遭到谴责,而巧用过失的方式,常常能实现目的。假定其在下决心之后、实行之前心理情况发生重大改变,甚至没有必要再执行这个计划了,尽管计划被遗忘,却是不再属于过失的范畴了。记忆既然已经没有用处了,忘记它便是理所当然;这样它就被永远地或暂时地一笔勾销了,在计划没有打消时,忘记执行才称过失。

遗忘实行“计划”的例子大都千篇一律,意义显而易见,没有研究的兴趣。不过,讨论这一类的过失,在两点上能长见识。前面说过,遗忘计划实行首先必然有一种倾向相对抗。这很正确,据我们研究可知,这种“对抗之意”(counter-will)可能有两种:直接的和间接的。下面将列举一两个实例说明何谓间接对抗。比如赞助人不愿意向第三者推荐被赞助人,或许是源于他不喜欢该被赞助者,不愿为他引荐。这自然可理解为赞助人不想提点受助人,或者事情更复杂一些。赞助人也可能另有隐情,这可能与受助人无关,而是对要请托的第三者没有好感。你们由此可知,我们的解释在实际上不能乱用。受助方尽管解释了那个过失,多疑使他仍然可能冤枉了赞助方。再比如,某人忘记了约会的计划,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他不愿与约会人见面。然而据分析可知,干涉倾向或者与约会人无关,而是约会地点的缘故;由于该地方会让他想起痛苦过往而故意回避。又如,忘记邮信,这个对抗的意向或许与信的内容有关,又或者无关信的内容本身;被搁置的原因也可能是由此想起了过去的信,因而产生了厌恶。所以,本来没有妨害的信件,因为前一封可恨的信也成为厌恶的对象了。因此,运用有根据的解释时,必须慎重考虑一番,在心理学上同样的事件,在实际中其意义可能有很多种。

事实居然如此,或许会让你们感到惊讶。可能你们会认为间接的“相反之意”,足够断定这种行为是病态的。不过我能告诉你们的是,在健康和正常的范围之内也能遇见这些行为。要注意,我绝不是在此承认分析解释的不可信,你们绝不要有误解。我说过,遗忘计划的实行可能存在多种意义,但是这只是对于未加分析的、只用普通的原理解释的实例而言。如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分析,则这种厌恶空间是直接的还是另有隐情,就可测定了。

接着是第二点:假设在大多数的实例中,已证实了“计划”的遗忘必然源于“相反之意”的牵制,即便被分析者抗议这一“反意”的存在,但我们仍有勇气坚持这一解释。拿一些最常见的遗忘来说,如忘记还书、还债等。就这些人而言,我敢说其内心必然有不愿还书或还债的念头。尽管他否认这些,却无法对自己的行为另作他解。所以,我们可能坦言其内心有这样的念头,本人却察觉不到;不过他借由遗忘来暴露自己也便足够了。或许,他此时极力申辩自己不过是忘掉了。你们了解,以前我们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境。很多的例子已证明了我们对于过失的解释,如今想要作逻辑的延伸,就必定要假设人们在内心有很多自己所不知道的意向,可引发严重的后果。我们难免就要和普通心理学、和一般人的见解大相径庭。

遗忘专用名词、外国人名或外文等,同样源自与这些名词有直接或间接抵触的意向。关于直接厌恶,我通过实例已作了说明。然而在这里比较常见的却是间接的原因,必须详细地分析便可去解释它。比如在这次战争期间,许多的娱乐场所已禁止我们前往,我们对一些专有名词的记忆,却因毫无关联而大受伤害。最近我曾忘掉了“比森茨镇”(Bisenz),分析显示,我对这个镇没有直接的厌恶,不过我在奥维多的比森支大厦有许多不愉快的回忆,由于比森茨发音类似于比森支,因此被连带着忘掉了。就遗忘这个镇名的动因来说,我们初次遇到了新的原则,它后来在精神病症的产生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简而言之,即回忆与痛苦情感有关的事物,便会引发痛苦,记忆因此反对这类事物的回忆。这一避免痛苦的倾向,就引发了遗忘名词及其他多种过失、遗漏及错误的最终目的。

但是关于忘记名词,似乎是心理生理的解释最适合它,因此它发生时,未必受一种避免痛苦的倾向所干扰。由分析研究可知,一个人假如有遗忘名词的倾向,这种遗忘来源于它对名词厌恶,也不仅因为该名词将引起痛苦的回忆,而且还可能是这一特别的名词更容易引发一些联想。固定这个名词,禁止与其他事物形成联想;偶尔为了记忆一些名词,特意由它引发某些联想,不过因此造成的联想却弄巧成拙。如果你们没有忘掉记忆系统,想必对这一点感到惊讶。专用人名称得上最显著的例子,针对不同的人他们的价值也不同。比如,提奥多的名字对你们一些人而言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却可能是某些人的父亲、兄弟、朋友或自己的名字,依据分析的结果来看,你们之中前者不会忘记以此为名的客人,后者似乎认为只能以此称呼其亲友,而对以此为名的客人难免有所不满。现在,我们可以假定这一联想而产生的阻碍,与“痛苦”原则的应用以及间接的机制恰恰符合;那么对于遗忘名词,你们将会知道其原因非常复杂。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彻底地分析事实,这引起复杂的原因也可全部揭开。

关于遗忘印象和经验,相比遗忘名词更为鲜明地表现了一种避免不愉快的倾向。当然,这类遗忘中并不是所有的实例都属于过失,根据一般经验的标准,某些被认为不同寻常的、有违常理的遗忘方列于过失的范畴之中,比如忘掉新近的或重要的印象,或者清楚记得的某件事忘掉了其中一段。我们究竟是怎样得到了一般遗忘的能力,特别是怎么将那些记忆深刻的经验忘掉了,比如童年时的事情,则是另外的问题了。对于遗忘本身来讲,尽管避免痛苦的联想是原因之一,却不能用它来解释一切。至于容易忘掉不愉快的印象,这个事实毋庸置疑。诸多心理学家都曾注意到它,达尔文也深谙其理,因此但凡与其学说有冲突的事实,他都将其一一记载,唯恐忘掉了它们。

凭借遗忘来抵制不愉快的回忆的原则,初次听到的人必定会提出抗议,据他们自己的经验可知,最痛苦的记忆最难忘,痛苦的回忆常常冲破意志的压制,比如那些悲哀及受辱的记忆。尽管这一事实很对,不过因此而起的抗议则理由不足。须知,心灵是相反冲动的竞争场所,或者用非动力论的名词来说,即由相反的倾向所组成。出现了一个特殊倾向,丝毫不影响其相反倾向的存在,两者可以同时存在。重要的是:这些相反的倾向之间究竟关系如何?

丢失和错放物品不但有多种意义,也有许多想要通过过失表达出来的倾向,因此我们讨论起来饶有兴趣。这些实例中,遗忘物品的愿望是其共同点,而这一愿望想表达的理由及目的则不同。某人失掉东西,或许该物品已破损,或者他想以此换更好的,或许他不喜欢该物品,又或许他对赠送物品的人产生了厌恶之感,再者他或许拒绝回忆获得该物品时的情境。丢掉或损坏物品,都可用来表示相同的意向。据说,社会上遭受排斥的私生子会常常比正常怀孕的孩子瘦弱得多。这并不表示“代养小孩者”喂养方法粗糙鄙陋,而是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不够足以说明问题了。物品的保存正如抚养小孩子,道理是相通的。

有时候,一个物品尽管没有丧失价值,仍然要被丢掉,似乎有一种意向,牺牲了它就能避开其他的更为巨大的损失。由分析结果可知,这类消除灾难的方法仍然很流行,因此,这样的牺牲多是本人自愿。遗忘物品有时也用来泄愤或惩罚自己。总之,遗忘物品中所隐匿的那较远的动机形式,是多得说不完的。

取错了物品,或做错了动作,也与其他过失一样,常常用于一种应当禁止愿望的满足;这种意向伪装成偶然的幸运。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就曾如此,他不愿意乘火车去乡下访友,于是在换乘的车站,竟然搭上了回城的火车。再比如,有人在旅途中想要在某个地方歇歇脚,然而他已经在别处有约难以实现,后来他竟然出错或延误了时间,致使自己如愿以偿。就如我医治的某个病人,我不允许他与爱人打电话,可是他本想与我通话时,说错了电话号码,他最终与爱人通了电话。有一个工程师自述的故事,是解释损坏物品或错误行为的好例子。

“曾经,我和几个同事在一所中学的实验室里做过实验,关于弹力的,我们自告奋勇做这项工作,然而它所用的时间超出了预期。一天,同事F和我一起进入实验室,他告诉我家里太忙,实在不想在此耗时太久。我非常同情他,并且拿一周前的事情跟他开玩笑:‘希望这台机械再坏一次,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停下工作回家。’安排工作时,F的职责是管理压力机的阀门,也就是说,他需要很谨慎地打开阀门,使储藏器中的压力缓缓地压入水压机的气缸里。水压机旁边站着该实验的领导者,到了压力适中的时候,他大喊:‘停!’听到这个命令,F用大力气向左旋转阀门。然而,关闭阀门无一例外地必须右转才对。于是,储藏器里的全部压力立刻侵入压力机内,导致连接管不堪重负,其中一个立刻破裂——尽管这一事件完全无害,却使我们必须停工回家。我们在不久后再说起这一事件时,同事F已经忘掉了我说过的那些话,而我却清楚地记得,这一点实在是相当特别的。”

这一点或许会使你开始怀疑,以往仆人们因失手而损坏器物的事是否纯属偶然了。甚至让人产生怀疑的还有,一个人伤害自己,或者让自己处于危险中究竟是不是偶然。如果时机恰当,你们也可分析试验。

关于过失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还有许多,远不止上面所谈到的这些。然而,如果听了我的演讲后,能使你们以往的信仰有稍微的改变,而准备接受我的见解,我就已满足。那些未解决的问题就随它吧。因为想要证明所有的原则绝不能仅依据对过失的研究。过失对实现我们的目的的价值在于,它们是最常见的现象,人们自己就很容易观察到,而与病症又毫不相关。本次演讲结束前,我要再提出一个尚未答复你们的问题:“假设通过诸多的实例,人们对过失有了认识,并且其行为也似乎显示他们对过失的意义有所认知,则究竟何种原因让他们普遍地把过失这种现象视为偶然的、无意义的,而对精神分析的解释却极力反对呢?”

是的,解释这一问题很有必要。但是我更愿意你们慢慢领悟到其中的关系,而不会立刻给你们答复,自然你们就会得出它的解释,而不必有我的帮助。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控制力

    心理学与控制力

    在这个竞技场一样的社会里,我们只有很好地与人相处,积累人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书将教你掌握心理控制力,让你学会更好地控制自我,更好地与人交往,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
  • 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研究心理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关系,并总结了维果茨基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和精神病理学等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思维与语言》深刻地展现了具有高度创造性和缜密思考的智力发展理论,为教育心理学和语言学提供了内部语言的最深刻分析,对后来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产生过重大影响。
  •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你不可不知的80个心理定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也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还是心理活动的一部分。
  • 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开掘心理,发挥潜能,追求人生的最大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全面推出这套书的主旨。前言马斯洛指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你自己,你的成功、健康、财富全靠你如何应用你看不见的法宝——积极心态。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积极心态的人所取得;并由那些以积极心态努力不懈的人所保持。心态能使你成功也能使你失败,不要因为你的心态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可悲的失败者。同一件事抱有两种不同的心态其结果则相反,心态决定人的命运。
  •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对于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和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健全自我人格,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幸福、追求人生的真正成功。这不能不说马斯洛的学说也适应了我们每一个追求人生成功者的需要。
热门推荐
  • 新民说

    新民说

    《梁启超:新民说》以1936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的《新民说》为原本,结合编者搜集甄选研究《新民说》问世百年来的影响的学术论文集、社会舆论关于梁启超于中国启蒙思想史上的贡献,依据全书20节文字,在体例上精心设计了发表背景、社会反响、原文赏析、今日看点四个栏目,以求在保留梁任公“笔端常带感情”、催人奋进、令人热血沸腾的文字韵味的同时,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消化这些跨过百年,仍然具有强劲生命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文化遗产。《新民说》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中国社会要实现近代化,首先应当实现中国人的近代化。
  • 一胎二宝:闪婚萌妻,太甜人!

    一胎二宝:闪婚萌妻,太甜人!

    宠老婆需要有原则,有下限吗?不需要,宠老婆就是得要无原则无下限!他,是令A市闻风丧胆的铁血总裁,狠厉毒辣,冷漠无情,偏偏这么一个残暴至极的男人,居然结婚了……更是对叛逆小妻子呵护备至,宠溺起来毫无下限!“先生,少夫人,她当街抽白莲,快闹出人命了!”噫…不错不错又有长进了,会反击虐白莲了!“先生,少夫人此刻乖乖在警察局等你……”管家慌张进门禀告。咦……这小丫头学乖了?离家出走玩腻了?某男顿时觉得调教的终于有效果,结果老管家继续着急说道“先生,少夫人跑牛郎店,是钱不够被抓到警察局的……”该死!这个死丫头竟敢又在他眼皮子底下找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槐夏记事

    槐夏记事

    本文无cp 文案:我变绿了,也变强了。已有完结文《青诡记事》,《孔方世界》。谢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做言情界的泥石流吧!
  • 和离大作战之庶女再嫁

    和离大作战之庶女再嫁

    我就是要和离,即使剪了头发当姑子也不在乎!可是,为什么和离以后高冷男神都要娶我过门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猎户星座”行动

    “猎户星座”行动

    毫无疑问,这《“猎户星座”行动》将使阅读产生一种力量,如同白昼使工作、高山使远瞩、游走使风景产生越来越远的期待一样。无论是写战地风采,还是绘边塞风情,还是叙京风民俗,邓友梅作品中涌动的都是那份中国文人的传统道德。生活故事、人生体验,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向读者诉说着多彩的人生,读之启人心智,催人奋进。
  • 倾城儍妃:王爷,别逼姐扔鞋

    倾城儍妃:王爷,别逼姐扔鞋

    听老师话的好孩子穿越了,可是她穿越成了一个婴儿不成,还成了一个庶出之女。没有人爱,没有疼的,乖乖,这里还有那么高深的武功,她怎么可能会错过呢?结果武功、医术都还成。可是却遇到了他们......
  • 召神令

    召神令

    一道苍桑古老的墓门深藏于不周山,上面布满了灰尘。墓内堆满了无数神佛魔鬼的召唤令和满地的尸骨。唐怕醒来发现自己莫名成了神,拥有召唤神仙的能力。虽能一召通神,一令通天,却无人为他解释失落地球之事。为了查清失落地球之事,他在洪荒魔武大陆开始了自己的故事。
  • 规矩和爱

    规矩和爱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所谓做规矩就是设定界限遵循规矩,即使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美国,无论是科学的杂志还是通俗的育儿必读都强调要给孩子从小设定界限,甚至呼吁做规矩要从婴儿出生就开始。其中的道理很简单,那便是规矩是迟早要做的……
  • 机甲时代之美食革命

    机甲时代之美食革命

    【本文一对一,美食+机甲,欢迎跳坑~!】她,是大兴王朝名震京城的第一御厨,倒霉的卷入宫廷内斗,身死魂穿,却是到了一个机甲遍地的星际时代!原来人类早已经冲出地球开拓宇宙了吗?作为一名连京城都没有出过的‘乡巴佬’来说,千白芷呵呵一笑: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原来现在的业余活动已经变成了看机甲战斗了吗?作为一个连打架都没有看过几场的‘土鳖’来说,对着一群‘铁疙瘩’打来蹦去,千御厨表示:我实在是欣赏无能。不过,在这个机甲横行的时代,对机甲接受不能如何能够生存下去?是随波逐流?还是另辟蹊径?作为一名精神力达到s级的厨子告诉你们:左手右手两把抓!锻炼实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机甲战士保家卫国,发扬厨艺担负起改善人类饮食的重任!所以说……千白芷最后到底是成为了最会做饭的机甲战士呢?还是成为了最会开机甲的厨子?嗯……不好猜呀~
  • 列那狐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列那狐的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