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9200000005

第5章 中庸(2)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B38]则立[B39],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跌跲[B40],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B41],道前定则不穷[B42]。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B43],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B44]者,天之道也。诚之者[B45],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B46]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B47]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注释][1]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2]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3]布:陈列。[4]方策:典籍。方,书写用的木版。策,书写用的竹简。[5]举:推行。[6]人道:指按照普通人的愿望和要求施政的道理。敏:勉力、用力。[7]地道:指以土地种植植物的道理。树:种植。[8]蒲芦:芦苇。芦草容易生长,比喻国家政事得到君子治理,则很快会繁荣昌盛。[9]宜:适宜。[10]杀(shài):减少、降等。[B11]昆弟:兄弟。[B12]一:指诚、至诚。[B13]或:有的。[B14]安:安适。[B15]为:治理。[B16]九经:九条准则。经,常道、准则、原则。[B17]体:体察、体谅。[B18]子:动词,这里意为关爱。[B19]来:同“徕”,招徕。工:工匠。[B20]柔:安抚。[B21]怀:安抚。[B22]眩:眼花,引申为迷惑。[B23]报:报答。[B24]劝:劝勉、努力。[B25]齐:斋戒。[B26]谗:谗邪之入。[B27]官盛:官属众多。[B28]任使:听任差使。[B29]使:役使。[B30]敛:征收租税。[B31]省:省察。试:考核。[B32]既廪称事:既,即“饩”,赠送别人粮食或饲料;廪,给予粮食;称,符合;事,职事。[B33]矜:怜悯、同情。[B34]继绝世:继,承继、延续;绝世,已经停止食采邑的贵族世系。[B35]举:任用、复兴。废国:已经废黜灭亡的邦国。[B36]持:扶持、解救。[B37]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仪。每年一见,叫小聘,三年一见叫大聘,五年一见叫朝聘。[B38]豫:同“预”,预谋、筹划。[B39]立:成功。[B40]跲(jiá):绊倒。[B41]疚:内心不安。[B42]穷:困厄。[B43]道:这里指方法。[B44]诚:真实无妄。[B45]诚之者:实现诚的理念。[B46]固执:坚守不渝。[B47]措:置。

[鉴赏]在第二十章,作者主要论述了儒家的政治哲学,并且最终提炼出了《中庸》全书的核心观念——诚。

作者引用了《中庸》在将人的因素与政治制度加以比较的时候说:“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由此可见,人的因素在儒家的政治理论之中,包括了大众的道德水平,但在这里是指治理国家的人的思想品质。《中庸》认为,如果执政者思想道德品质不好,那么任何一种优良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学说都终将落空,因此人的因素才是决定性的。《中庸》提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这是是儒家政治理论的逻辑思维的高度简练抽象后得到的公式化表达,也是对儒家政治思想精髓的凝练与萃取。

《大学》认为,修身就是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而《中庸》则把修身归为身体力行智、仁、勇三达德,基本上二者大同小异,但又各擅胜场。对于求知,《大学》讲得更为明确,提出想要正确认识外部事物,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读书;对道德完善与精神修养,《中庸》则强调了仁与诚的观念,并因此发展了儒家的哲学理论。

《中庸》首次提出了“仁者人也”,指明仁不是一种束缚人的道德准则,不是一种抽象法则,而是人的一种情感表现。《中庸》试图以仁这个“达德”来对待五伦社会关系,这也正是对仁的明白喻示。

正因于此,《中庸》进一步提出了:“力行近乎仁”,最诚挚、炽烈的情感必将表现为不懈的行为。孔子一贯重视行,《论语》里提到他时常以文、行、忠、信教人,推崇躬行君子。《中庸》归结了这些思想,用来规定仁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仁的认识。力行就是真心实意地做,不懈地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导出了《中庸》之中最为注重的一个观念——诚。

所谓“诚之者”,指的是人的行为要遵循天道之诚。《中庸》认为,其义为“择善而固执之”。根据后文对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和笃行的说明,可以知道,这里所说的善并不仅仅指美德,其主要意义是广义的美好。因此可见,“择善而固执之”就是坚持不懈、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就是要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是要遵行天道,在这里,天人合一的理念是要发扬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人们无论做何事都将会无往不利。

成己以成人成物自诚明[1]谓之性,自明诚[2]谓之教[3]。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4]。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5];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6]矣。

其次致曲[7]。曲能有诚,诚则形[8],形则著[9],著则明,明则动[10],动则变[B11],变则化[B12]。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B13];国家将亡,必有妖孽[B14]。见乎蓍龟[B15],动乎四体[B16]。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成[B17]也,而道自道[B18]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B19]而已也,所以成物[B20]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B21]之宜也。

故至诚无息[B22]。不息则久,久则征[B23],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B24]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B25],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B26]。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B27]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B28]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B29]而不重,振[B30]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B31]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B32]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B33],鼋鼍蛟龙鱼鳖生焉[B34],货财殖[B35]焉。《诗》曰:“惟天之命,於穆不已[B36]。”盖[B37]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B38]显,文王之德之纯[B39]!”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B40]乎发育万物,峻极[B41]于天。优优[B42]大哉!礼仪三百,威仪[B43]三千,待其人[B44]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B45],至道不凝焉[B46]。故君子尊德性而道[B47]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B48]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B49]。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B50]。《诗》曰:“既明且哲[B51],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注释][1]自诚明:从诚到明。明:明白,明智,觉悟,智慧。[2]自明诚:从明到诚。[3]教:教化。[4]尽其性:穷尽自己的本性,意指充分发挥自己天赋的本性。尽:穷尽。[5]赞:赞助。化育:自然生长变化,养育。[6]参:并列。[7]其次:指次于至诚的人,通过学习达到至诚。致:至。曲:细微之事。致曲:指从细微之事入手做工夫。[8]形:外部行为上的表现。[9]著:显著。[10]动:感动人。[B11]变:变革,指变恶为善。[B12]化:感化,指使人不自觉地改恶从善。[B13]祯祥:吉祥的征兆。[B14]妖孽:物类反常的现象,泛指灾祸。草木之类称妖,虫豸之类称孽。[B15]见:同“现”,呈现。蓍龟:蓍草和龟甲,古人用来占卜。[B16]四体:手足,此指动作及仪态。[B17]自成:自己完成。[B18]自道:自己遵循当行的路径。[B19]成己:成就自己。[B20]成物:成就外物。[B21]时措:得时而用之。[B22]息:止息。[B23]征:征兆。[B24]配:匹配。[B25]章:即“彰”,彰明、显现。[B26]测:估计、测度。[B27]昭昭:光明。[B28]系:悬挂、悬系。[B29]华岳:指西岳华山。[B30]振:托起。[B31]卷:通“拳”,石小如拳。[B32]兴:兴盛。[B33]不测:不可测度。指水波一望无际,浩瀚无涯。[B34]鼋(yuán):大鳖。鼍(tuó):即扬子鳄。蛟:古代传说中的水生龙类动物。鳖:俗称甲鱼。[B35]殖:增殖。[B36]惟:语气词。於:叹词。穆:深远。诗句出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B37]盖:表示推测之词。[B38]於乎:同“呜呼”。不:通“丕”,语气助词。[B39]纯:纯洁无瑕。诗句出处同上。[B40]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B41]峻极:高大到极点。[B42]优优:和适、宽裕。[B43]威仪:礼仪的细节。[B44]其人:指圣人。[B45]至德:最高的德性。[B46]至道:圣人之道,即指中庸之道。凝:聚,成功。[B47]道:由、从。[B48]敦厚:真诚、朴实、宽厚。[B49]倍:通“背”,背弃、背叛。[B5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B51]哲:智慧,指洞察事理。诗句见《诗经·大雅·烝民》。

[鉴赏]这几章富含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的经典文本。它们论述了至诚与尽性、成己、成物之间的关系,描绘了至诚所产生的各种神奇效应与不可思议的结果。

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中庸》规定性为天之道——诚的自觉,说“自诚明谓之性”,这样它就顺理成章地提出,天下之至诚就是个体无限地发挥出本性,即所谓“能尽其性”。因此,“尽其性”可以说是至诚这种理想状态形成的根本原因。

同类推荐
  • 开心国学800问

    开心国学800问

    本书所选的国学知识难易适中、活泼有趣,犹如身临其境《开心辞典》,让人在一种快乐的氛围中开阔视野,提高文化修养。糕点为什么叫“点心”?“五福临门”究竟是哪“五福”?“黄花闺女”的“黄花”到底是什么花?婚礼上为什么一定要放鞭炮?
  • 内经知要白话解

    内经知要白话解

    本书原文以扫叶山房刻本为兰本,分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病能8部分进行编辑校注。
  •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

    幼学琼林(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生当常怀四海心:顾炎武励志文选

    本书选取了顾炎武的励志佳作,系统阐述了他在政治、经济、政事等方面的观点,始终贯穿着“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些作品质朴方正,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同时也构建了对未来的美好蓝图,表现了顾炎武高洁的品行和心系天下的爱国主义精神。
热门推荐
  • 百发百中

    百发百中

    舅妈在舅舅出事的前一天,绕着老祠堂跑了三圈,直到自己累得气喘吁吁。舅舅问她,发什么神经。舅妈说,她路过祠堂的时候,看到旁边有一只白兔,就上前追赶,谁知白兔绕着祠堂狂奔,她跑啊跑就是追不上,后来突然不见了,真是见了鬼。舅舅说,就是见了鬼呢,准是谁的灵魂出窍。谁知一语成谶,竟是他自己将命搭上了。当我看到舅妈的时候,她还在喃喃自语:为什么呢?为什么白兔会不见呢?她有气无力地瘫坐在地上,披头散发,手不断地捶打着冰冷的地板。舅舅的遗体直挺挺地躺在旁边的架子上,被一条白布裹着。殡仪馆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方,我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亲人们会以这样的方式相见。
  • 权谋天下之为后

    权谋天下之为后

    一朝重生,她弃了荣华与富贵,生来呆滞,她被亲生父亲视为灾星,母亲早亡,她只待笈?之年便可踏出家族的牢笼,怎奈姊妹横刀夺爱,断了她命中良人,巇险之世,步步惊心,究竟她该何去何从....“如果命运,从不曾淡薄,我又何来丑戏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

    年少懵懂的他和她曾无限暧昧,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将那份喜欢紧紧地锁在心里,推开他,只是害怕再次受伤。她年少时被母亲抛弃,和父亲相依为命,直到后来险些被父亲扔回母亲身边,她中考状元的智商却看不清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猜不透年轻时的父母到底给了彼此怎样的伤害。倘若她聪明一些,是不是就会像梦里对父亲说过的那样,不离不弃。他天生乐观专一,自那日在课堂上见到有些仓皇的她坐在他身边,夏日的阳光照到她的身上,恍惚间他就忘记了讲话。人家说喜欢一个人就从哥们做起,他做够了她的哥们,也从未掩饰过对她的喜欢,可这些,她统统装作看不见。他和她,有相同的磁场,相同的个性,甚至就连微笑的弧度都一模一样。
  • 皇朝经世文续编_1

    皇朝经世文续编_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火爆来袭,契妖帝妃

    火爆来袭,契妖帝妃

    女主介绍版:人人皆传贝罗镇温家千金温如玉人如其名,长相如玉,温婉可人,体贴入微,可事实……温婉可人?“我圈圈你个叉叉,这头火炎蛇是老娘的!谁敢抢,我一刀砍了他!”一巨型赤色三头蟒蛇前,某女肩上扛着一把红芒闪烁的火云剑,对着眼前百余人厉言威胁道。-------------------------------------------------------------------------------------------------人物概括版:这是一个性格异常火爆的驱魔少女,灵魂穿越至异界大陆,顶着原主身份慢慢从小强奋斗为大神的有爱玄幻文。十二道本命式符,十二只妖宠相随,霸道、傲娇、萌、冷酷、闷骚、腹黑、温润、粘人等等应有尽有。本文人物多多品种多多,花痴、色盲、路痴、吃货、面瘫、话痨……均是包罗万象,各种爆笑,各种天雷。且看女主素手轻扬,顶着妖女之称,带领身后无数汉纸妹纸军,叱咤风云,睥睨天下!本文为一对一爽文,男强女强,简介甚是无力,喜欢的亲敬请跳坑!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打滚,各种求~--------------------------------------------------------------------------------------------------片段一:两年后林中相遇,他再次出手相救于她,她为感激献上全身上下唯一值钱的宝贝。“这是用盘灵草及龙须茎编的戒指,具有定神聚气之效。”慌乱间却不想戒指竟鬼使神差的套在了对方中指上,她尴尬的摸了摸头。“这个,能不能换个手指?”“原因?”“呃,因为……因为在我们家乡,戴在中指是定亲的寓意,所以、所以……”她面上难得浮起一抹诡异红潮。他眸色一深,一缕笑意挂上嘴角,“没事,戴在这里挺好。”被其话语怔住,神色恍惚间,忽闻头顶传来一句。“手伸过来。”她诧异之际,却已见对方执起她手,将那枚珍贵的黑龙戒套其中指,耳畔只弥留淡凉的一句。“回礼。”
  • 这个小厮初养成

    这个小厮初养成

    (冒险修仙文、有男主、女扮男装)谁说做小厮的就不能作威作福?听说过奴大欺主吗?为了护她,风无律的亲娘不仅要她女扮男装,还将她送进了叶家做小厮。 奈何这个小厮看似乖巧实则任性,叶双舟只觉得他这个少爷当得格外不对劲!不称职!不体面!这是一部女扮男装假小厮的冒险修仙记。 (更新挺慢,完结前入坑请攒文。比心?)
  • 战神王爷的吃货妻

    战神王爷的吃货妻

    帝都人人皆知她是一个草包,打架斗殴,无恶不作,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一朝翻身,她一跃成为高高在上的战神王妃,一改从前的刁蛮任性,学习琴棋书画,带兵打仗保家卫国,成为了百信心目中另一个战神。
  • 斋法清净经

    斋法清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顶尖财富密码:解密温州人的投资理财智慧

    顶尖财富密码:解密温州人的投资理财智慧

    作为第一个创富商帮,温州人的思维方式当然是与众不同的。首先,温州人认为贫穷就是无能,赚钱是人生的目标;其次,温州人善于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先发制人,及时抢占市场制高点;再次,温州人善于扬长避短,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优势出奇制胜第四,温州人善于审时度势,把握和制造商机;最后,温州人在经营方面没有固定的方法,往往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 The Soul of the Far East

    The Soul of the Far Ea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