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9200000003

第3章 大学经(2)

其次,第二章引用商汤刻在浴盆上用来提醒自己的铭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此来阐明《大学》里的“新民”概念,也就是把这个概念规定为自我更新与发展。其中,连用了四个“日”字,以此强调: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创造和发展,永远追求新目标和新成就,任何时候都不能安于现状。而“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则指明,这种更新与发展是无止境的过程,它要求人们将追求至善的自觉性发挥到最大的程度。再次所说的“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作者以此指出,自我完善不是靠个体的冥思求顿悟,而必须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还要通过艰苦磨练,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才干,养成各种优良的品质,才能达到“道盛德至善”的地步。

最后,第六章将经文提出的“诚意”解释为“毋自欺”,这就把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归结为为善动机的纯正——所谓“自欺”就是动机不纯,却勉强为之,或以伪装的善行来掩饰心灵上的污秽。因此,不自欺就表明行善并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目的,而是以善本身为目的。行善是自己心灵所需,是求得精神本身的满足。所以作者说:“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这里的“谦”通“慊”——“自谦”即“自慊”。这句话意思是心灵痛恨不道德之事,就如同人厌恶难闻的气味那样,只有心灵的自慊,才能排除做给别人看的矫饰、虚伪的自欺行为,达到“诚意”,从而保证有一种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1]焉;之其所贱恶[2]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3]而辟焉;之其所敖惰[4]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5]矣。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6]。”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7]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8]也;弟[9]者,所以事长[10]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B11]。”心诚求之,虽不中[B12],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B13],一国作乱。其机[B14]如此。此谓一言偾事[B15],一人定国。尧、舜帅[B16]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B17]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B18],而能喻[B19]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B20]老,而民兴孝;上长[B21]长,而民兴弟;上恤[B22]孤,而民不倍[B23]。是以君子有絮矩之道[B24]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B25]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诗》云:“乐只[B26]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B27]彼南山,维石岩岩[B28]。赫赫师尹[B29],民具尔瞻[B30]。”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B31],则为天下僇[B32]矣。《诗》云:“殷之未丧师[B33],克[B34]配上帝。仪监[B35]于殷,峻[B36]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B37]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B38],争民施夺[B39]。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B40]者,亦悖而入[B41]。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B42]。《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B43]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B44]曰:“亡人[B45]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泰誓》[B46]曰:“若有一个臣[B47],断断[B48]兮无他技,其心休休[B49]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B50],其心好之,不啻[B51]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B52]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媚疾[B53]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B54],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日殆[B55]哉!”

唯仁人放流之,进[B56]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B57]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B58]人之性,菑[B59]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B60]。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B61],不仁者以身发财[B62]。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B63]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B64]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B64],伐冰之家[B66]不畜牛羊,百乘之家[B67]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B68]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B69]小人矣。彼为善[B70]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注释][1]之:对。以下四句同此。辟:偏。[2]贱恶:轻视,厌恶。[3]哀矜:同情,怜惜。[4]敖:骄傲。惰:懈怠。[5]鲜:少。[6]硕:大。[7]君子:这里指治国者。[8]事君:奉侍君主。[9]弟:悌,敬爱兄长。[10]长:这里指上司、长官。[B11]如保赤子:此为周成王告诫康叔的话,意为保护平民如母亲养护婴孩。[B12]中:符合(标准)。[B13]贪戾:贪婪、暴虐。[B14]机:关键。[B15]偾(fèn)事:败事。[B16]帅:统率,率领、领导。[B17]有诸己:为自己所有。[B18]藏:积藏。恕:恕道。[B19]喻:使……明白。[B20]上:指国君或统治者。老:尊敬。[B21]长:尊重。[B22]恤:体恤、周济。孤:幼年丧父称孤。[B23]倍:通“背”,背弃。[B24]絮(xié)矩之道:絮是衡器,矩是度器,此指衡量的标准,即以己心度人之心的恕道。[B25]交:施加。[B26]只:语气词,哉。这二句诗引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B27]节:高大。[B28]维:发语词,无义。岩岩:险峻的样子。[B29]赫赫:显耀光明的样子,引申为权势显赫。师尹:太师尹氏。太师是周代的三公之一。[B30]具:通“俱”,都。尔瞻:即“瞻尔”,望着你、注视着你。这四句诗引自《诗经·小雅·节南山》。[B31]辟:偏私,偏差。[B32]僇:通“戮”,杀戮。[B33]丧师:失去众人,即丧失民心。[B34]克:能够。[B35]仪:即“宜”。监:鉴戒。[B36]峻:大。这四句诗见《诗经·大雅·文王》。[B37]此:这样、这么。[B38]外本内末:轻视根本,重视枝末,意为主次颠倒。本,指德;末,指财;外,轻视;内,重视。[B39]争民:与民争利。施夺:施行劫夺。[B40]悖:通“背”,违背。言悖而出:把不合道德规范的话说出去。[B41]亦悖而入:也会从百姓那里听到同样不合道德的话。[B42]货悖而入:搜刮百姓的钱财。亦悖而出:钱财被百姓抢去。[B43]《楚书》:楚国古书。[B44]舅犯:春秋晋文公舅狐偃,字子犯。[B45]亡人:流亡在外的人,指晋文公,当时他逃亡于外国。[B46]《泰誓》:《尚书》篇名。[B47]一个臣:《尚书》中写为“一介臣”。[B48]断断:诚实专一的样子。[B49]休休:宽容的样子。[B50]彦:卓越。圣:明智。[B51]不啻(chì):不只,不止。[B52]尚:差不多。[B53]娼(mào)疾:妒忌。[B54]违:作对,离弃。俾不通:压制,使不为上级所知。[B55]殆:危险。[B56]进(bǐng):同“屏”,屏弃、驱逐。[B57]命:郑玄说当作“慢”,程颐说当为“怠”字之误,两说意相近。因此,这里“命”当解为怠慢。[B58]拂:违背。[B59]菑(zāi):同“灾”。[B60]大道:原则。[B61]发:起。以财发身:意为散财得民。[B62]以身发财:意为冒死发财。[B63]府库财:仓库里的财宝,这里意为抢夺不去的财宝。[B64]孟献子:鲁国贤大夫仲孙蔑。[B65]畜马乘:指士刚被任为大夫。四马为“乘”,士被任为大夫,才开始备有车子,驾四马。不察:不关注。豚(tún):小猪,猪。[B66]伐冰之家:卿大夫之家。这一等级的家庭在丧祭时才能使用冰。[B67]百乘之家:有封地者。[B68]长:统治。[B69]自:用。[B70]善:擅长。意为小人善于理财。

[鉴赏]儒家强调治理国家的根本原则和治理家庭与对待他人的准则要相一致,因此这几章着重阐述了二个观点:

第一,“治国必先齐其家”。因为儒家认为,不能教育好家人的人是不可能治理好国家的。其理由是在家中都做不到仁义道德,在治理国家时也不会讲仁义道德。因此,要首先在治家的时候培育治国所需的道德品质与才干。因此作者说:“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治国必先齐家的另一个理由是,当统治者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以后,就树立了一个十分好的榜样,将产生很巨大的影响,整个社会都会来仿效,也就是第九章说的:“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相反,则是“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第二,治国者需要将家庭道德运用、并且推广到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就需要以对家人的情感去对待整个社会的人。作者指出,在家里对父母的孝,在朝廷中则要用到对待君主;在家里对兄长的敬爱,在官场中则要用到对待上司;在家里对小辈的慈爱,在治国时则要用到对待下属或百姓。在这几章还论述了治国者所应该具备的思想品格与道德品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中所提到的絮矩之道。絮者,乃测度也;矩者,乃规矩与标准。因此,絮矩之道就是根据“人同此心”之理,以“将心比心”的方法,去处理种种人际关系。根据孔子所说,忠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开。对于治国者的政治道德,文中特别强调为官必须公正无私。作者十分细致地指出,特别需要提防的各种妨碍公正无私的心理因素:对亲近或喜欢的人不能偏爱,对厌恶之人也不能存有偏见,对敬重的人不能有盲从,即使是那些怠惰的人,也不能将其完全看死。作者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则:如果对于他人有所偏爱,就会看不清其缺点,而如果是对他人心存偏见,就会忽略其优点。

此外,文章里还提出,政治家需要心胸宽广,千万不能像那些小人,妒忌别人有才干,而压制有美德的人。一定要举贤荐能,罢黜不善之人。总体而言,解释《大学》里的这些文字,虽然并没有涉及到政治学中与制度、法律、组织等方面相关的内容,但是,由于它们始终遵循《大学》所强调的儒家重治国之本的传统观念,所以不少内容能够超越时代,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之中对中国政治实践与政治教育发挥出十分巨大的指导作用。

同类推荐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豪门虐恋,初恋求放过

    豪门虐恋,初恋求放过

    她是沈家千金,她被父亲告知,她母亲疯了,被送出国治疗,第二天,沈父别带了别的女人回来,她多了一个妹妹……沈惜暗恋了顾辰泽三年,他却只把沈惜当妹妹……沈惜被威胁嫁给顾辰泽,被其误会为了嫁他耍心机……情敌回来,情敌的算计让沈惜与顾辰泽越走越远……五年回来,他却抓她不放……求放过!
  • 潜婚

    潜婚

    短短两小时的相亲宴,李希乐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给潜婚了。妈妈说:他英俊潇洒,一表人才;嗯,她承认,这男人长得的确养眼。妈妈说:他温文尔雅,成熟有礼;呃哼,她服,这男人在人前实在是太会伪装,简直一腹黑。妈妈说:他心思细密,事业有成;没错,她信,这男人挥金如土,响当当的一凯子爹。妈妈说:一看他温柔的眼,就知道是疼老婆的好男人;好吧,这点她非常确信。。。绝对是谎话,P话,这男人跟温柔天生的绝缘体,他从没疼过她,宠过她。可是,为什么妈妈没有说,对于她这个名正言顺的老婆他只会用强迫,威胁,呼喝,叫喊,咆吼。。。天啊,可怜她才二十二岁,她可不想被这个婚姻潜规则一辈子啊!不行,她要绝地大反击,反身潜腹男。。。。。。。。。。。。。。。。。。。。。。。。。。。趴在餐桌上,对着桌上的十几人,李希乐假蹙着眉,娇吟滴滴的喊道:“老公、、人家肚子好疼哦,好像大姨妈来了,你去买那个那个回来给我好不好嘛?”来桌的客人齐刷刷的瞟向男人,只见男人仍斯文的夹着菜,直到咽完最后一口茶,他才悠哉哉的从性感的薄唇里飘出四个字:“忍忍就好!”
  • 倾骨颜,一代妖后

    倾骨颜,一代妖后

    新文开更:http://m.wkkk.net/a/1115455/皇上,臣妾要出嫁!他冷峻,狂野,又学富五车,有着万千世界集于一身的包容和冷漠;初见她时,她是他的徒儿,他教她下棋,教她写字,教她许多人生的哲理,她聪慧,活泼,俏皮却又风华绝代‘遇上她时,一股妖异的风吹遍了全身,只一眼,他便定在她的心里了,宿命般的纠缠,她此生,怎也逃不脱他,可是,她始终不知他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亦不知,他为了娶她,费尽了怎样的心血和磨难,一生一世只一双人,他不负她,她亦不负他,与他子孙绵延,生生不息。深宫之中,她的容颜亦是在改变,从清纯无辜到妖异美艳,许是命运的错,又许是前世的劫,他与她,总是波折不断,又或许她心有所遗憾,因为那个已经失掉了的孩子,从此生生世世,与他纠结不断。
  • 神尊大人饶命啊

    神尊大人饶命啊

    一个是神界最年轻的上神,他额间一点红,生的比女子还好看。一个是幻帝的小女儿,她性格善良,十分护短。她有尊贵的身份,高深的修为,厉害的契约兽,丹药数不胜数,兵器有二哥造,元素之力样样精通,不仅如此,还有关及天下苍生的重任在等着她……
  • 盛世女皇商

    盛世女皇商

    成亲七年,丈夫绝情递上休书,只因她没生下儿子!婆婆当着她的面,活活摔死刚出生的女儿,只因,“我们柳家,不养赔钱货!”痛失爱女,含恨而亡。重生回到八年前,那时,她刚及笄,风华正茂。命运让那些人再次纠缠到一起,这一世,她要亲手求得不同的结果。逆天改命,一切都还来得及!前世,她助他飞鸿腾达,跻身权贵,这一世,她要让他看着她,得到他向往的一切!前世的婆媳,今世的仇人,欠她的,她会加倍讨回!“知道柳家为何终不得子吗?因为前世,有人祝你,断子绝孙!”断情绝爱,她只求让仇人付出惨痛代价,不再任人鱼肉,可这个死皮赖脸缠着她的俊美王爷是有病么?想娶她?好好表现吧!真爱未凉读者群:317114854,欢迎亲们来勾搭~~~
  • 吾心知否

    吾心知否

    “他们都曾爱我、敬我,在权势面前,瞬间过眼云烟、惺惺作态,你可曾真心待我?”“你眼中只有复仇,那我在你眼中是否只是一粒尘埃,一颗渺小的沙烁?”“一缕春色入眸,偶遇清风似水温柔,你温润眉峰,有我一生等候。”“我在等你,等你回头。我甘愿用一生的三万天去思念你。”暮迟红妆,夜月竹林风淡起,丝竹声响,清婉绵长。吾心,我知。
  • 元曲集(上)

    元曲集(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p心灵的救赎

    hp心灵的救赎

    哈利波特同人,纳威隆巴顿,原本是一个懦弱的小男孩。纵使心中有着真正的勇气,却也是当了许久的受气包。我想写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一个纳威是主角的故事,女主赫敏,一天一更,空闲时间多了会加更
  • 有所失必有所得

    有所失必有所得

    人生来有一种占有欲,喜欢“得”而讨厌“失”,其实“失中自有得”,而“得中也有失”。如果把人一生中的获得和失去相加,其结果等于零,也就是说,人自呱呱坠地至生命终结,失去了多少,必然也就得到了多少。
  • 郎心如意,老婆乖乖入怀

    郎心如意,老婆乖乖入怀

    “厉先生,麻烦您让让!我还赶着去约会呢?”厉少覃翘起嘴角冷笑着捏住穆小久的下巴,“约会?五年不见,这就是你给我的见面礼吗?”穆小久的心紧紧揪起酸涩掠过,扬起小脸妩媚一笑:“请问你是我的谁?你,没有权利限制我的人身自由。”五年前,他第一次闯入她的生活,让她无依无靠的生活有了一丝波澜。明明只是救人而已,却没想到救的是一头狼。他轻轻的一句:“穆小久,我只要你,我厉少覃的世界里只有你!”就已经让她缴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