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9200000011

第11章 论语(5)

(十九)子曰:“回也其庶[B30]乎,屡空[B31]。赐不受命,而货殖[B32]焉,亿[B33]则屡中。”(二十)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B34],亦不入于室[B35]。”(二十一)子曰:“论笃是与[B36],君子者乎?色庄者[B37]乎?”(二十二)子路问:“闻斯行诸[B38]?”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B39],故进之;由也兼人[B40],故退之。”(二十三)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B41]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二十五)子路使子羔为费[B42]宰。子曰:“贼夫人之子[B43]。”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B44]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二十六)子路、曾皙[B45]、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B46]。居[B47]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B48]哉?”子路率尔[B49]而对曰:“千乘之国,摄[B50]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B51]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B52]也。“夫子晒[B53]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B54],如[B55]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一庙之事[B56],如会同[B57],端章甫[B58],愿为小相[B59]焉。”“点,尔何如?”鼓瑟希[B60],铿尔,舍瑟而作[B61],对曰:“异乎二三子者之撰[B62]。”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B63]春者,春服既成,冠者[B64]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B65],风乎舞雩[B66],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唯[B67]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注释][1]先进:这里指先学习礼乐,然后任职官府。[2]野人:郊外之民,这里指原为贵族后家道衰落、流落民间的人士。[3]后进:这里指先凭藉世袭特权为官,然后由于职务需要而学习礼乐。[4]闵子骞(qiān):孔子弟子,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以孝著称。[5]言语:擅长辞令,有外交才能。[6]文学:通晓古代文献典籍。[7]说:通“悦”。[8]间:非议。不间:指人们对其父母兄弟赞扬他的话语提不出不同的看法。[9]昆:兄。[10]恸(tòng):极度悲痛。[B11]夫(fú)人:这个人。[B12]予不得视犹子:意思是虽然同颜回情深如父子,但不能违背周礼,像葬自己儿子那样葬颜回。[B13]夫(fú):指示代词,那。[B14]訚訚:见《乡党篇》注[5]。[B15]行行(hàng):刚强的样子。[B16]侃侃:说话理直气壮的样子。[B17]不得其死:死于非命。[B18]为:这里意为改建。长府:鲁国国库。[B19]贯:事。仍旧贯:按照老样子。[B20]瑟(sè):与琴相似的古乐器。[B21]奚为于丘之门:指弹出的乐声与孔子府上乐调不和谐,据说是因子路弹的乐曲有杀伐之声。[B22]未入于室:孔子肯定他弹瑟、悟道已入门,但尚未深入精微之奥。[B23]愈:胜过,好于。[B24]季氏:鲁国的执政。周公: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鲁国国君之始祖。一说指周朝的公爵。[B25]聚敛(jiǎn):搜刮百姓钱财。附益:增加财富。[B26]柴:孔子弟子,姓高,名柴,字子羔。[B27]鲁:迟钝。[B28]辟:偏激。[B29]喭(yàn):粗鲁。[B30]庶:差不多。[B31]空:匮乏、穷困。[B32]货殖:经商。[B33]亿:通“臆”,预测、猜度。[B34]践:踩踏。迹:脚印。践迹:遵循前人的做法。[B35]入于室:喻学问、修养达到精深地步。[B36]论:言论。笃:诚恳。与:赞许。[B37]色庄者:貌似庄重。[B38]诸:“之乎”二字的合音。[B39]退:谨小慎微,畏缩。[B40]兼人:胜过别人。[B41]女:同“汝”,你。[B42]费(mì):地名,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B43]贼:祸害。夫:指示代词,指费邑的百姓。子:指费邑百姓子弟。[B44]社稷:祭祀土地神和谷神之处,这种祭祀由一国之君或地方行政长官主祭,因而社稷是政权的象征。[B45]曾皙(xī):孔子弟子,字子皙,曾参之父。[B46]吾以:倒装句,即“以吾”,全句意为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了几岁而有顾虑。[B47]居:平时。[B48]何以:何以为用,以什么作为努力的目标。[B49]率尔:轻率地,急忙地。[B50]摄:夹。[B51]比及:等到。[B52]知方:知道努力的方向,即向义而行。[B53]哂(shěn):微笑,讥笑。[B54]方六七十:六、七十里见方,指小国。[B55]如:或者。[B56]宗庙之事:指祭祀。[B57]会同:诸侯国君盟会活动。[B58]端:古代的礼服。章甫:古代的礼帽。[B59]小:谦辞。相:司仪,赞礼人。[B60]希:通“稀”,指瑟声逐渐变缓、变弱。[B61]作:站起身。[B62]撰:具有,指前面三人所表达的志向。[B63]莫:同“暮”。[B64]冠者:成年人,已行冠礼,表示成年。[B65]沂(yí):河流名,由山东南部流经江苏北部,注入黄海。[B66]风:吹风,乘凉。舞雩(yú):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祭天求雨之处。[B67]唯:语首词,无意义。

[鉴赏]《论语》以一个人物,即孔子为中心描绘各种人物形象,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是个首创。本篇的主要描写了孔子与他的弟子的关系,记录孔子对他们的评价。书中所从事各种活动、面貌神态性格各异的诸弟子烘托了孔子形象。孔子的思想与美德经常在同其弟子的关系中表现出来,而这些弟子的言行在显示其个性的同时,又很好地表现出了孔子的理念,丰富了孔子的思想,同时发展了孔子的精神。

孔子的弟子在老师的精心栽培之下,养成了各种卓越品质与才能,就是孔子对其主要弟子所作的点评,主要是对其长处所作的精要概括。他还对各人的特有的优点以明确的语言加以表扬。如第十九章之中,孔子赞扬子贡的经商才能,说他的预测总是十分准确。孔子既热爱学生,又严格要求他们,直言不讳地指出他们的短处与缺点。在第四章中孔子对自己喜爱的弟子颜回作了一些批评,指出他对老师所说的都心悦诚服,从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质疑,认为颜回这样做对自己(孔子自指)并没有什么好处。而第十八章则说高柴的愚笨,曾参的迟钝,子张的偏激以及子路的莽撞。

本篇还有一些文字生动地描写出了诸弟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神情与笑貌,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第十三章描绘了侍于孔子身边的弟子的神态:闵子骞和悦而温顺,子路显得有些刚强,冉有、子贡理直气壮而又从容不迫。《论语》所塑造的、在儒学形成时期其主要的信奉者、阐发者以及传播者群像与在宗教庙堂所见的大不相同,他们身上放射出来的不是神性、而是人性的光辉,而是有血有肉、真实可信,而又令人敬佩不已的求道者形象。

本篇还提及了中庸之道,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儒家对于中庸之道的经典表述是: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也就是在第十六章中提出的。中庸的原意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折衷调和,也不是那种貌似公正,实际上是无原则的不偏不倚。因为这是与孔子重道义、重原则的一贯立场相矛盾的。他的中庸之道,是要求在各基本点间保持平衡与协调,做事要恰如其分,把握适当的度,防止走向极端。第二十二章记载了孔子对不同的弟子“听到了什么道理是否要立即行动”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由于冉求平时退缩,孔子就鼓励他;由于子路好勇过人,孔子就约束他。这就不仅表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而且还道出了他的中庸之道的本义。他提倡的学习方法是“学”与“思”相结合,他说:“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为政》)总而言之,执二用中的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最高智慧与有效方法。

宪问(一)

宪[1]问耻。子曰:“邦有道,毂[2];邦无道,毂,耻也。”“克[3]、伐[4]、怨、欲[5]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二)子曰:“士而怀居[6],不足以为士矣。”(三)子曰:“邦有道,危[7]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8]。”(四)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五)南宫适[9]问于孔子曰:“羿[10]善射,奡荡舟[B11],俱不得其死然。禹稷[B12]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六)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七)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九)或问子产。子曰:“惠人[B13]也。”问子西[B14]。曰:“彼哉[B15]!彼哉!”问管仲。曰:“人也[B16]。夺伯氏骈邑三百[B17],饭疏食,没齿无怨言[B18]。”(十)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十二)子路问成人[B19]。子曰:“若臧武仲之知[B20],公绰之不欲[B21],卞庄子[B22]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B2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B24]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十五)子曰:“晋文公谲[B25]而不正,齐桓公[B26]正而不谲。”(十六)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B27]死之,管仲不死[B28]。”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B29],不以兵车[B30],管仲之力也。如其仁[B31],如其仁。”(十七)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B32]管仲,吾其被发左衽[B33]英。岂若诬夫匹妇之为谅[B34]也,自经于沟渎[B35]而莫之知也。”(二十)子曰:“其言之不怍[B36],则为之也难[B37]。”(二十一)陈成子弑简公[B38]。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B39]。”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B40],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B41]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二十二)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B42]之。”(二十三)子曰:“君子上达[B43],小人下达[B44]。”(二十四)子曰:“古之学者为己[B45],今之学者为人。”(二十五)蘧伯玉[B46]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B47],使乎!”(二十六)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二十七)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二十八)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B48]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一道也。“(二十九)子贡方[B49]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三十)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三十一)子曰:“不逆诈[B50],不亿[B51]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三十二)微生亩[B52]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B53]者与?无乃为佞[B54]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B55]也。”(三十三)子曰:“骥[B56]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三十四)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三十五)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日:“不怨天,不尤[B57]人,下学而上达[B58],知我者其天乎?”(三十七)子曰:“贤者辟[B59]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B60]矣。”(三十八)子路宿于石门[B61]。晨门[B61]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三十九)子击磬[B63]于卫,有荷蒉[B64]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B65]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B66],浅则揭[B67]。”子曰:“果[B68]哉!末之难[B69]矣。”(四十二)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B70]。”

同类推荐
  • 白话聊斋(上下卷)

    白话聊斋(上下卷)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作品,它是以传统文言写成的短篇小说集。共分十二卷,五百多篇小说故事。在这本谈狐说鬼的小说集中,作者用孤愤的心情和讽刺的笔法,尖锐地揭露和抨击了满汉官僚大地主的凶横残暴,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举、婚姻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也是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学名著之一。
  • 开心学国学(习俗卷)

    开心学国学(习俗卷)

    本册主要从中国古代礼制、节日礼俗、婚葬礼俗、日常生活礼俗、交际礼俗、华夏图腾及符号、民俗信仰、禁忌风俗八个方面来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习俗知识。不仅如此,在介绍日常礼俗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俗语,这些更加增强了本书的趣味性。相信本书将会在普及国学知识等方面,给广大的读者带来帮助和指导。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热门推荐
  • 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

    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

    内容介绍哈南编著的《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是一部旅日华人的中篇小说集。作者以海外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叙说了在日华人的生活,同时也描述了怎么也离不了的乡土和故国。《北海道》题材广泛,时空的跨度较大。比如写留学生,不写漫长东瀛路的艰辛,写他们站稳了脚跟之后所面对的茫然,以及与他们在日本出生的、日化了的孩子之间的“代沟”。比如写嫁给了日本人的她们,自以为把曾经有过的情感留在了国内,生活已经有了重中之重,可是没想到有时候那轻盈的一缕也会漂洋过海,成为不速之客。有时候是回国和在日本的生活穿插进行的,有时候则被国内变革的大潮所吸引,留连忘返。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从来都是小说诞生的重要因素!
  •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德国地质学家黎登布洛克教授意外得到了一封密码信。他受前人萨克奴姗的启发,带领侄子阿克赛尔和向导汉恩斯,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斯奈弗火山口下降,一路上历经艰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风雨和从未见过的海怪。
  • 微茫缝隙

    微茫缝隙

    机甲是这个世界上人类赖以生存的东西,但也有一个是例外,种植师。和阡域,是一个种植师。也许是觉得在种植上遇到了瓶颈,从没想过进入学院的她,要进去景苍机甲军事学院,种植系,为此她还要变换身份,进入了学院。蔚审言刚刚离开的寝室就被别人占了,是个种植系,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人有点奇怪哦!以书为名,他盯上了和阡域,然后发现了她的秘密。也许就只是那第一眼,就注定了之后的事情!和阡域收获了意料之外的东西。
  •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庶民百姓的故事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庶民百姓的故事

    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 开拓视野。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本书以哈佛心理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为依托,运用心理咨询术对调整人们的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面对生活的压力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 灵拳天行

    灵拳天行

    张家虽豪门,但是天地环境变了武学已式微。张零蛋成为了最后一个武者。可是,经过一系列倒霉事,竟然穿越到灵气充沛的世界,武道之路已开,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什么?我的穿越竟然是噩梦开局,只有一个娘,装备都没法捡?
  • 玲玲玉声

    玲玲玉声

    他迷迷糊糊半醒了过来,尽管刚才的一切仿佛真实无比,但是他知道,他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梦。似梦非梦中,他听到窗外鸟鸣唧喳。“是喜鹊在叫么……”他站起来,打开窗户,一抹阳光射了进来。那阳光很暖很暖,几乎会说话,几乎在告诉刘心平:那不仅仅是梦,丰玲的报喜邮件,已经在路上;他的许多以前没来得及问她的话,还有没来得及告诉她的故事,连同他特意为她买的一对中国玉,丰润的中国美玉,也在路上。他仿佛听到了那玲玲玉声……
  • 桃花醋

    桃花醋

    晏恣感觉自己人生可以浓缩成一句:蹴鞠改变命运!一场比赛,不但为她赢得了一座山庄,还熟识了几个不容小觑的小伙伴!什么?!青梅竹马成了京城首富,梦中情人变成当朝状元,而那个不打不相识的家伙竟然还是大将军?!晏恣觉得自己都被小伙伴们惊呆了……既然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她应该也会很快走上人生巅峰吧?可没想到这人生巅峰竟然是一夕之间,成为了圣宠在身的当朝公主……
  •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

    阴阳九转成紫金点化还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