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5600000018

第18章 刘家窨子哭嫁歌(2)

“小姐,有句山歌是这样唱的:‘沙滩不是栽花地,禾坪不是跑马场。’麻家寨的吊脚楼,不是你久留之地。”灵芝说着,抓住了刘金莲细腻的小手,慢慢细细地搓揉着,接着又说:“不瞒你说,大喜的爹已经去浦阳镇见刘老爷了。告诉他,你到我家来的事没有任何外人知晓。今天夜里,他们会来接你回家。明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你就要坐上花轿,去到你的婆家张家窨子了。”

“不!今晚我不回家!就是死,我也绝不进张家窨子的门,也绝不嫁给张家的那个人!”刘金莲说着,充满恐惧地将双手从灵芝粗糙的手掌中抽回。

灵芝复又将刘金莲的双手抓住,她说:“小姐,今晚你必须回家,明天你必须做张家的新娘!”

“为什么?”刘金莲瞪大两眼问灵芝。

“不为别的,就为了你的爹娘。”

“为了我的爹娘?”

灵芝说:“是的,就是为了你的爹娘。你想想,你娘十月怀胎生下你,容易吗?你爹终朝辛苦兴家创业,容易吗?你作为爹娘疼爱的女儿,难道就不该设身处地为爹娘着想?浦阳镇上,有多少眼睛在看着刘家窨子。镇上的人要是晓得你在花轿上门之前,突然间不见了,会有多少人指着刘家窨子说长道短!你爹娘的老脸往哪里放?他们日后在镇上怎么做人?”

“呜!呜!”听了灵芝的这番话,刘金莲哭得更伤心了。她的眼泪,不再只是为自己而流,而是想到了爹娘。她再一次将双手从灵芝的掌中抽回,反过来将灵芝的双手抓住了。

灵芝继续说道:“小姐,人在世上,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你去张家,是老天爷早就排定了的。人活着不能只是图自己的荣华富贵、快乐逍遥,更要想到报爹娘的深恩。高腔戏的《香山》想你也看过,那得道的观音菩萨,当初就是为了报爹娘的深恩才削发当了尼姑的。为了爹娘,哪怕是下地狱,你也必须嫁到张家去。乖乖地坐上花轿去张家,就是你对爹娘最好的报答!”

刘金莲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长长地叹着气,默默地落着泪……

刘家窨子里,刘金莲出走麻家寨的事情,被瞒得铁紧。伍秀玲时不时从刘金莲的闺房里走出走进,就好像是她一直在陪伴着小姑。

浦阳镇的居民多是汉族商贾,周边却多是苗人居住的村寨。浦阳镇上的婚俗,既有汉人沿袭的周公之礼,也融入了当地苗人的习俗。清早,张家送来了彩礼和酒水。金银首饰,绫罗绸缎,更是琳琅满目。按照规矩,接亲这天女家宴请宾客的酒水,都由男方提供。张家送来的酒水很是丰富,鸡鸭鱼肉,应有尽有,还有特意着人到汉口采办回来的海参和鱿鱼。

刘昌杰嫁女,惊动了三亲六眷,还有镇上的军政士绅、商贾邻里。从中午开始直到入夜,一顶顶篷轿,一抬抬贺礼,冒着大雪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刘家窨子。主人刘昌杰表面上喜笑颜开,内心里却是心急火燎。宴会的主角此刻还并不在这幢窨子屋里。客人的篷轿一顶一顶往屋里抬,摆满了廊檐,摆满了天井。他突然发现了一座空着的篷轿,轿夫放下轿子,只是说:客人已经下轿了。刘昌杰心里明白,一切都在按照他的安排进行着。他的女儿在窨子屋的后门下了轿子,而且已经上了阁楼,绕过回廊去到了她的闺房之中。果不其然,夫人刘邬氏来到他的跟前,轻轻在他耳边说了声:“已经回来了!”

“晓得了。”刘昌杰轻声回答。

刘家的一场危机,就这样得到化解。刘家窨子的嫁女酒按时开席。面对着满堂宾客,刘金莲纵有天大的委屈也是身不由己了。她在哥哥、嫂嫂的陪同之下,挨着桌子去向宾客们敬酒,收受宾客们打发的利市。酒宴散了,厅堂里又摆起了离娘饭的宴席。离娘饭是女儿出阁之前在娘家吃的最后一顿饭,是新娘以女儿身份与家人的最后团聚。离娘饭宴席的桌子下,摆着一口量谷米的大木斗,斗上放着一个竹筛。开席时,哥哥刘金山将刘金莲从闺房中背到酒宴的上席落座。刘金莲的双脚不可沾地,只能搁在桌子下的竹筛上。这是来自苗乡的习俗。苗人视竹筛为吉祥之物,筛子筛去的是糠秕,留下的是谷米。也就是筛去的是邪秽,留下的是吉祥。姑娘纵有这样不妥、那样不是,也要让她干干净净地去到婆家。不知何时,这种苗乡的习俗也为镇上的汉族客民所采纳。开宴时,上座刘金莲的两边,左边父亲、右边母亲相陪。下首则有哥、嫂和小侄儿对坐。酒宴极其丰盛。而通常的情形是,女儿与家人依依惜别,纵有珍馐美味,也是谁都吃不下去的,最多是每样菜稍尝一点。刘金莲的离娘饭有特定的情境。她出于万不得已,刚刚从出走的麻家寨回来。她的心态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调整,她还没有真正进入到做新娘的感觉和氛围。或许是她意识到,自己给爹娘、哥嫂增添了太多的烦恼,感到愧疚与不安;或许是她仍在为前途渺茫的婚姻,感到忧虑与恐惧。从落座那一刻起,她便泪流不止。她流着泪向爹娘敬酒,流着泪向哥嫂敬酒,流着泪自个儿喝下一杯杯米酒。爹娘流泪了,哥嫂流泪了,连围观的人们也流泪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这泪水的全部内涵。

吃过离娘饭已经是半夜时分。风住了,雪停了,从天井抬头望去,天上还出现了星星。这时,一个额门上塌印着火罐疤的女人,出现在桌席之前,连连说道:“恭喜呀!恭喜!刚才我到天井看了看,才正下着大雪,可遇上小姐的良辰吉日,老天爷就吉星高照了。明天呐,是个大晴天哩!”

“俏婆!承你的贵言。”刘邬氏说,“又要让你劳神费心了。”

俏婆是浦阳镇上有名的媒婆,四十多岁,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在浦阳一带做媒。她的额门上,永远塌印着一个紫色的火罐疤。事实上,张刘两家当初结下娃娃亲,是两家大人的决定,并非俏婆的撮合。然而“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男婚女嫁媒人是必不可少的。人们便将类似俏婆这样做现成媒人的情形,称为“现媒”。张刘联姻俏婆虽只是个现媒,她却是照样能得到张家的一份厚礼。这天夜里,她就是前来完成她作为媒人的一项主要差事:陪新娘的哭嫁,唱哭嫁歌。这种习俗,也像刚刚吃过的离娘饭一样,本是湘西一带苗人的婚嫁习俗,为市镇之上经商、做工的汉族客民所效仿。这位俏婆,把镇上几位待嫁的大姑娘,都约到了刘家窨子,一则是陪着刘家小姐唱哭嫁歌,二则是增长她们的见识,待到她们出嫁时,也能够派上用场。

“少奶奶!小姐的哭嫁歌,是跟哪个学的?”俏婆悄声问伍秀玲。

伍秀玲回答:“是跟我学的,我唱得不好。”

“是跟少奶奶学的,那我就放心了。”俏婆知道,少奶奶是大户人家的子女,哭嫁歌一定唱得很好。

唱哭嫁歌时,刘金莲的闺房里,红烛高照,灯火通明,屋里屋外,挤满了看热闹的姑娘和堂客。按照习俗,哭嫁歌要在床上唱。刘邬氏给女儿脱掉绣花鞋,刘金莲在牙床上盘腿而坐。俏婆手脚麻利地放下浏阳夏布的帐子。

离娘饭桌席上的泪水,并没使刘金莲心中的怨艾得到最充分的宣泄。唱哭嫁歌,正是她抒发郁闷的绝好的机会。哭嫁歌是有固定套路的。只要将这个套路记熟,再套进自己的情形,新娘便可以唱得有声有色。刘金莲的记性极好,嫂子伍秀玲所教的套路,早已烂熟于心。而她却要以自己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她的第一个惊人之举,是撩开帐子一跃而下了牙床,抱着母亲大哭不止。她破了坐在床上帐子里唱哭嫁歌的陈规。刘邬氏不知所措,俏婆更是目瞪口呆。人们还没回过神来,刘金莲充满凄楚和哀怨的哭嫁便开了腔:

世间只有妈妈亲,娘呀!娘呀!妈妈为儿受苦辛。十月怀胎生下我,娘呀!娘呀!娘奔死来我奔生……

才几句,就唱得刘邬氏泪如泉涌。刘金莲一边唱歌,一边为母亲擦拭眼泪。

“这都是你教的?”听刘金莲没按哭嫁歌的套路唱,俏婆轻声问伍秀玲。

“我没有这样教她,是她自己编着唱的。”伍秀玲回答。

见多了哭嫁场面的俏婆心想,到底是大户人家的女子,唱起哭嫁歌来,也非同一般。她对来陪唱的姑娘们悄声说:“学着点,今夜的哭嫁歌不同一般。”

刘金莲的歌声,调动了在场所有人的情绪。刘金莲哭唱过父母的恩泽,又哭唱了与哥嫂的深情。在与陪伴她哭嫁的姑娘们对唱之后,刘金莲再次来到母亲身边,声泪俱下,诉说起心中的怨艾:

往日鸡婆护鸡崽,娘呀!娘呀!宝贝鸡崽得安宁。今日鸡婆撵鸡崽,娘呀娘呀!遭孽鸡崽喂岩鹰。万般无奈出此门,娘呀!娘呀!我双脚踩上苦瓜藤。别人走的阳关道,娘呀!娘呀!我双脚踏进烂泥坑。别人走的登天路,娘呀!娘呀!我双脚倒挂半天云。背阴山哪有日头照?娘呀!娘呀!无底船怎在浪里行?爹娘养女到如今,娘呀!娘呀!养的一个不孝人。糖蜂采蜜你空着力,娘呀!娘呀!灯盏无油你枉费芯(心)。

听女儿哭唱的刘邬氏,如坐针毡。现时的女儿,是水豆腐掉到灰里面,打也打不得,拍也拍不得。由在她唱吧!由在她埋怨吧!把心里的话统统哭出来、唱出来,她或许会好受些。为了这门亲事,耍的把戏已经够多了,菩萨保佑,哭嫁就哭嫁,唱歌就唱歌,只要她不再做出太出格的事情来,就谢天谢地了。

“太太,小姐这字字句句,都唱的是舍不得离开您,您就唱一段劝劝她吧!”俏婆悄声对邬氏说道。

“唉!我又怎么劝她呢?”刘邬氏无奈地摇着头。她对俏婆说道:“你是大媒,歌又唱得好,还是你唱一段劝劝她吧!”

大凡媒人,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俏婆也不例外。面对着刘家小姐这位唱哭嫁歌的高手,俏婆也想在众人面前显露一番。领了刘邬氏的命,她立刻从那塌着火罐疤的脸上,挤出了一副哭相。唱哭嫁歌是要哭着唱的:

古来乾坤地与天,妹呀!妹呀!男婚女嫁是当然。世上万般都是命,妹妹呀!怨天怨地也枉然。婆家门前有座山,妹呀!妹呀!栽的甘草和黄连。只要哥妹情意好,妹呀!妹呀!甘草黄连一样甜。

俏婆对着刘金莲,舞手撒脚,唱得起劲,刘金莲满肚子的怨气,正愁着没处撒。哭嫁是要“骂媒人”的。将媒人臭骂一通或许能缓解心头的烦躁。还没等俏婆唱完,刘金莲便接过了腔,嬉笑怒骂,唱了个畅快淋漓:

媒婆臭嘴真会翻,黄连唱成甘草甜。唱得泥鳅变黄鳝,只为银子只为钱。好比饿狗嘴巴馋,吃了这边吃那边。两嘴流油来打哄,乱点鸳鸯结姻缘。作恶太多天来算,冤孽疾病把身缠。浑身上下扯火罐——

唱到这里时,刘金莲长长地放了一腔。众人的眼光,立刻集中到了俏婆额头上的火罐疤。往天,待嫁姑娘唱的骂媒歌,不过是装腔作势,并不是真骂。今天,这刘家小姐怎么骂起真的来了?俏婆的脸涨得通红,那额头上的火罐疤,越发变紫了。在场的人们,特别是那些俏婆带来陪歌的姑娘们,想笑又不敢笑,把嘴巴皮都咬烂了。俏婆把求助的眼光投向了刘邬氏。刘邬氏明知女儿的歌唱,是无法制止的,出乎礼貌,她对女儿轻声说道:“金莲!不能这样唱!”

刘金莲没与母亲搭腔,继续着她的唱骂:

头顶生疮脚板烂。赶你山中喂豺狗,剁你脑壳当蒲团。看你媒婆骗不骗?欺得人来难欺天!

刘金莲唱完这段“骂媒人”,心里觉得舒坦了许多。她也知道,这是骂得冤枉。她是被憋得简直要炸箍了,没办法,只得拿媒人出气。

“小姐,谁个不知,哪个不晓,我只是个‘现媒’,你这样骂我可是担水寻错了码头呀!”俏婆挨了一顿冤枉骂,没好气地说。

“自古哭嫁都要骂媒。哪个要你做媒婆?今天晚上,我就是要骂你!”金莲不假思索地回应俏婆。

伍秀玲轻声对小姑说:“金莲,我跟你讲过,这哭嫁骂媒都是假骂,你怎么骂起真的来了?”

“金莲,你不该这么骂她。”母亲也这样说。

倒是俏婆显得大度,她说:“算了!算了!自古以来,媒人都是做了好事,还要讨骂的。我晓得,小姐今天骂我是心里不舒服,拿我来撒气。”

俏婆说的大实话,戳到了刘金莲的痛处。她内心极度痛苦,她怒气生嗔,大声地质问俏婆:“你说,是哪个心里不舒服,拿你来撒气?”

“好了,好了。我们不说了。”

“不,我偏要你说清楚!”

“嘻嘻!不要说了。你要是想骂,再骂我一顿就是。”

“我最恨的就是世上的媒人!我就是要骂你!”这时,刘金莲显得气急败坏,她操起床边的一根压床木棍,大声喝道:“给我滚!”

“小姐,你这是做哪样?”俏婆吓坏了。

“金莲!”母亲制止。

“莲妹!”嫂子惊呼。

刘金莲操起压床棍,朝俏婆打去。俏婆身子一闪,木棍打在桌上的一个瓷坛上。“咣当”一声,瓷坛被打得粉碎。所有的人全都吓蒙了。俏婆趁机溜出了门。刘金莲哭着、闹着,操起棍子朝桌上另一个瓷坛狠狠地打去……

刘邬氏回过神,见到的是满屋子的碎瓷片。女儿打烂瓷坛,她惋惜不已。这对瓷坛是她的嫁妆,是乾隆年间景德镇出的官窑瓷。

同类推荐
  • 雨月物语·春雨物语

    雨月物语·春雨物语

    这本书共五卷九篇志怪小说,有借史事阐述理想抱负,有的托鬼怪谴责人间不平,有的张扬儒学以惩恶劝善,有的探讨宗教哲理和人生真谛。《雨月物语》熔日本民间传说和中国神怪故事于一炉,文字精妙、朗朗上口;情节曲折、结构严密,更兼人物性格鲜明、氛围刻画生动,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经典杰作。《春雨物语》是《雨月物语》的姊妹篇,取材全部来自日本正史或野史轶闻,成稿于上田秋成晚年时期,它巧妙地融合了真实历史、虚构传奇这量大要素,带有浓郁的寓言和讽世色彩。是作者思想认识、人生体悟都达到顶点的力作,在其去世后才出版刊行。
  • 九毛钱大逃亡

    九毛钱大逃亡

    作者的太太做了个梦。在梦中,有个小孩推着购物车一直追着她跑,不停向她乞求施舍。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这个场景。虚假的经济增长率,毫无用处的生产过剩以及计划性淘汰策略掩盖了贫困现象,虽然这些都是社会经济中的基本假设。在这种“虚拟经济”中,米兰可预见的未来将完全被金融银行业主宰。整个城市被分割成一个个封闭的社区,而这些社区都由小型区域性银行和信用机构管理。本书透过一个从乡村小姑娘的视角审视这种疯狂的“虚拟经济”现象。一个意大利小镇姑娘来到时尚之都米兰拜访姨妈。经过一个周末的观察,她发现这个城市的经济已经把居民拖入了恐怖的境地。
  • 年伯鸥先生外传

    年伯鸥先生外传

    我和友人上了车。年伯鸥突然变了业余警察,在我车前做出许多“卖萌”的动作,指挥起交通来。引起许多路人的瞩目,他却毫不愧怍。柯女士看着他慈爱地笑。那之后我心里留下了一分酸溜溜,还有一分对年伯鸥又嫉妒又羡慕的担心。我感觉我这“发小”肯定还要折腾。既然他终于算是真正有了钱。折腾什么,怎么折腾,谁也难预料。
  • 助妻为乐

    助妻为乐

    那一年的她,家逢巨变。父母车祸,男友背叛。她彷徨无助,陷入绝望的深渊那一年的他,同她巷口初遇匆匆一瞥,心生惊艳.谁也不曾想过,重逢,会是那样不堪.谁也不曾知道,情动,究竟是哪一瞬间.后来……那一场爱恋,抵死纠缠.是他先开了头,又是他在懵懂中先丢了心他说:“游戏由我开始,就只能由我结束。”他还说:“做宠物,就要有做宠物的样子。”她反抗,她倔强。在遍体鳞伤后,学会了妥协和隐忍。而她,小心翼翼守着自己的心,却终究没能逃脱他的深情和强悍。
  • 刺猬

    刺猬

    硬派成长小说、新青年文学、新校园题材、青春。从小到大,只要照着老哥所说的做,就准没有错,他是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哥哥姐姐,我的良师益友,我的心灵寄托。我们活得简单,但并不容易,我们人生中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我们活得拮据,但并不痛苦,所以老哥对我说,你应当去追求自己的自由,去发挥你人生当中的价值。他说得对,正如他一直都是对的,只是自由并不代表着你不用付出一些代价……本书给我们展现了青春少年心中对外来美好的愿景和想象,积极向上,充满阳光。
热门推荐
  • 侠丐木尊者

    侠丐木尊者

    开封古称汴京,五代、赵宋均曾建都。城北有北宋故宫遗址,居民叫做龙亭,楼阁矗立,下接长堤。堤左右各有一片湖水,俗称潘、杨二湖,昔年水面甚宽。每值端午,必赛龙舟,到日倾城往观,车马云集,为每年一大盛举。承头的人,大都是些喜事土豪富绅以及地方上以豪侠著称的有名人物。
  •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十论

    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十论

    本书紧密结合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融合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试图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使命、功能、地位、结构、过程、矛盾、规律和调控系统,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全新内容体系,使之成为一部党性鲜明、科学性强、普适性广的专著,从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价值导向。
  • 悍妃萌夫

    悍妃萌夫

    水珑,身怀绝技,彪悍腹黑。一场意外让她穿越成白水珑,大理王朝人人指为暴戾古怪,以屠人为乐的白家嫡长女。此女为博倾慕的禹王所爱,只身探险,哪知被爱人亲人联合坑害,武功被废,爱人被妹妹夺走。自己反被配给西陵的白痴‘老’王爷,更被毒杀了性命。当她变成了她…武功没了?没关系!背后有神秘师傅。爱人被夺?无所谓!渣男送我都不要。至于嫁给白痴‘老’的王爷?某女只叹,世人都瞎了眼不成。什么练武成痴,心智不全,老眼昏花,面目可憎…她认识的这位,容貌如仙似妖,武功高深莫测,暗地势力一箩筐,大事小事都能运筹帷幄,唯独感情方面纯洁到令人汗颜的王爷,难道是假的不成。…乱世婉转,当她身上的秘密一层层解开,木讷的面皮后是绝色倾国的容颜,背脊后的图腾包含惊人的秘密,她的身世竟然如此的不简单,惹天下女子惊羡,男子的抢夺。豺狼虎豹,蠢蠢欲动,都想将她纳入羽翼。唯独只有那人,待她一层不变。为她倾尽天下,负尽苍生,在所不惜。…(熟悉水的亲都知道文一定是一对一,并且干净双强,喜欢的亲别忘记给水支持,点击收藏,谢谢大家,么╭(╯3╰)╮)
  • 秘药

    秘药

    有名青年半夜走在路上,平地刮来一阵阴风,青年裹紧身上大衣,双手叉到了腋下取暖。他往前又继续走了约莫二十分钟,忽然停下了脚步,在夜路上驻足并非他本意,只是他已经不能再往前走了。大家切莫担心,这名青年没有倒霉到刚领了工钱就在半夜回家的路上被劫匪抢去钱财,也不是他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或双脚忽然丧失了前行的动力,而是这条狭窄的只容一人通过的小路上。
  • 火云之夏

    火云之夏

    夏季的天空布满一团团燃烧的火云,映衬着少年们炙热坚定的心,如火和云朵间的故事,被封印在了这个暖金色的,火云飘飘的夏天········
  • 黄河异事录

    黄河异事录

    传说,黄河上有一个最神秘的职业——黄河捞尸人。他们繁衍上千年,经历了无数奇诡往事,也掌握着黄河最大的秘密。我自小随身为捞尸人的爷爷在黄河上干着捞尸的营生,耳闻目睹了各种诡异的现象。一次,爷爷从黄河里捞出一具藏在巨型龟壳里的棺材,由此引出一桩桩离奇事件。我、爷爷、叶教授、古枚笛四人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在浩荡不息的黄河中寻找着上古的秘密。阴兵渡河、幽灵船、鱼骨神庙;龟型巨棺、死亡灵蛊、巨型石碑出世,真相尚未水落,谜团蜂拥而至,我们一行四人更落入一个步步为局的阴谋之中……
  • 居官日省录

    居官日省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阳明靖乱录

    王阳明靖乱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上道国

    地上道国

    乱世垂临,豪杰并起。一个五斗米道的小道士,为着勃勃野心,跋涉于乱世,建立地上道国!
  • 继世纪闻

    继世纪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