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5500000004

第4章 调查

在师大保卫处混了这么多年,处长陈斌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

自从被副校长的电话从被窝里拎出来之后,陈斌已经马不停蹄地忙活了大半个上午,接待公安局勘查现场,安抚学生,向校领导汇报。好不容易喘口气,正想去食堂弄个馒头啃啃,保卫处就打电话让他快回去,说是市局经文保处来人了。

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男子坐在桌旁,一脸疲惫。之前赶到的市局刑警正在向他汇报刚才现场勘查的情况。男子垂着眼睛,面无表情地听着。看到陈斌进来,男子抬起头,上下打量着他。一旁的保卫处干部忙不迭地介绍:“这是我们处长陈斌。这位是市局经文保处的处长邢至森。”

陈斌矜持地点点头。邢至森没有站起来的意思,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了招呼。

先期赶到的干警很快就把初步调查的情况介绍完毕,邢至森听后,半晌没有说话。一时间,保卫处办公室内一片静默。陈斌有点尴尬,清清嗓子说道:“发生这样不幸的事情,我们校方感到十分痛心,这说明我们的校园保卫工作做得还很不够,校长已经责成我们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工作,争取早日破案……”

没等他说完,邢至森就站了起来:“去现场看看吧。”

五分钟后,邢至森站在男生二舍门前,上下打量着这座年代久远的建筑。

木质窗户。红色的砖墙。上面还能隐约看见斑驳的“无产”“革命”之类的字样。邢至森看着一楼窗户上的铁护栏,想了想,抬腿走进了二舍。

一进门,面前是一段五级台阶。正对着楼梯的一面小黑板前,一个身材瘦削、高挑的中年妇女正在黑板上写着“221某某某领取邮包”之类的告示,字迹娟秀,邢至森不由得多看了两眼。那个中年妇女也听见了身后的动静,回过头来,刚要开口发问,就看见了陈斌。

陈斌朝她挥挥手:“他们是公安局的,来看看现场。”

中年妇女“哦”了一声,回过头在黑板上继续写着。

“这是二舍的管理员孙梅,”陈斌回头对邢至森说,“昨晚值班的就是她。”

邢至森立刻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孙梅。

“你现在有时间么?”

孙梅显得有点紧张,点点头:“进去说吧。”

一行人进了值班室,本来就不大的空间显得更加狭窄。

邢至森似乎并不急于提问,而是来回打量着值班室。

值班室是一个长方形的房间,大约有7平米。左侧墙角放着一张床,右侧的墙上开着一个小窗户,窗下摆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空间虽小,可是收拾得干干净净。

邢至森注意到左面的墙上开着一道门。“那里是?”他指指那道门。

“哦,那是学生值班员休息的地方。”孙梅说。

邢至森走过去,推开那道门,里面是一个狭小、细长的房间,没有窗户,只有一张床。

邢至森把门带好,转过身,这才发现孙梅还一直站着,他做了个向下的手势:“你坐你坐。我们就是来了解点情况。”

孙梅看了陈斌一眼,退到床边坐下。

邢至森在桌边的椅子上坐下:“在这里工作几年了?”

“五年。”

“一直在这里?”

“嗯。”

“学生好管理么?”

“还行。这楼里都是男学生,平时也有个别淘气的,不过总体上还算老实。”

“宿舍楼几点锁门?”

“10点半。”

“锁门后,还有可能进人么?”

“绝不可能。”孙梅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同时不安地看看陈斌。

邢至森微微笑了笑:“你别紧张。那么,学生如果回来晚了怎么办?”

陈斌在一旁插话说:“如果学生在关寝后才回来,需要向保卫处说明情况,然后由我们的夜间值班干部带回宿舍楼。”

邢至森点点头:“也就是说,凶手只能是昨晚在楼里的人?”

陈斌一时语塞。

这时,值班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个瘦瘦的男生大步闯了进来,边走边说:

“孙姨,二楼有几个窗户……”

话没说完,男生就发现屋子里站满了人,吓得赶快闭上嘴。

“二楼的窗户怎么了?”邢至森望向他,目光一下子变得专注,“你别怕,慢慢说。”

男生看看邢至森,又看看陈斌,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陈斌不耐烦地说:“让你说你就说嘛。”

男生低声说:“孙姨说,也许是外面的人干的,让我上去看看二楼的窗户是不是都关好了。我刚才上去看了一下,二楼两侧的厕所里,有几个窗户是坏的,关不上。”

陈斌急了,扭头瞪着孙梅:“我不是说过了么,什么都不要动!”

孙梅满脸通红,不敢抬头。

邢至森朝旁边努努嘴:“小丁,去看看。”

姓丁的警察应了一声,和两个保卫处的干部拉开门走了。

邢至森看看手足无措的男生,开口问道:“你叫什么?”

男生的脸色有点发白:“吴涵。”

陈斌忙介绍说:“这是勤工俭学的学生,昨晚负责值班。”

邢至森“哦”了一声,继续问道:“昨晚熄灯后,你在哪儿?”

“就在这里,”他指指孙梅,“跟孙姨聊天,后来,就进去睡觉了。”

“嗯,我可以做证。”孙梅抬起头来,看到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她,吓得又埋下头去。

“那你呢?”

“我?打毛线,听广播,一直到5点。”

邢至森点点头,眉头微微蹙起。

这时姓丁的警察回来了,他边拍打着身上的灰,边说:“没错。二楼厕所的确有几扇窗户坏了,关不上。我已经让局里来人勘验了。”

陈斌的脸色很不好看。“跟你们说过多少次了!”他指着孙梅,嗓门很高,“门窗坏了要及时修理,不要给坏分子可乘之机。你看看,现在出事了……”

“算了,”邢至森站起来,“去案发现场看看吧。”

现场位于男生二宿舍三楼走廊左侧尽头的厕所。这是一个公共卫生间,分里外两间,外间为水房,里间是厕所。厕所总面积在20平方米左右。左侧是小便池。右侧是大便池,一共四个蹲位,中间用三个高约1.5米的水泥墙隔开。一个警察用手指了指最里侧的隔间:“死者是在第一个蹲位被发现的。”

邢至森走上前,这是一个1平米左右的半封闭空间,潮湿污浊,没看见明显的血迹。

“现场勘查完了?”

“是的,死者的死因为机械性窒息,初步推断为他杀。现场勘查报告和尸检报告下午就能出来。”

邢至森点点头,看了看水泥墙,转身出了厕所。

回到走廊里,邢至森看了看两边排列的寝室,转头问陈斌:“第一个发现尸体的学生在哪儿?”

陈斌说:“那个学生还在寝室里。他有点吓着了,请了假在宿舍休息。”

邢至森摆摆手,示意他带路。

一行人来到351寝室门前。陈斌敲敲门,里面传来一个男声:“谁啊?”

“保卫处的,开门。”

“哦,等等。”

门很快打开,一个脸色煞白的男生站在门口:“请进吧。”

几个人鱼贯而入,几乎每个人走过男生身边都会上下打量他一番,男生看起来更加紧张了。

邢至森走到寝室里唯一一张桌子前,伸手拉了把椅子坐下,看见男生还站在原地,微笑了一下,挥挥手:“你也坐啊。”

男生答应了一声,走到一张床前,小心翼翼地坐下。

“你叫什么名字?”

“孙庆东。”

“是你第一个发现死者的?”

“是的。”

“讲讲当时的情形吧。”

孙庆东咽了咽唾沫,皱皱眉头,似乎很不愿意回忆起那一幕。

昨晚11点半左右,室友周军去了厕所。之后不久,孙庆东就睡着了。今天凌晨1时许,孙庆东起床上厕所,睡眼惺忪的他似乎看见周军还蹲在厕所里。孙庆东随口说了句“你还没拉完啊,不怕脱肛啊”,也不记得周军是否回应,就回寝室睡觉了。早晨5点半,孙庆东起来晨跑,上厕所的时候看见周军居然还蹲在原处。孙庆东既惊讶又疑惑,上前拍了一下他的脑袋,结果周军以蹲着的姿势僵硬地向前倒下。孙庆东被吓得不轻,连滚带爬地跑到楼下通知管理员孙梅。孙梅直接报了警。

邢至森听了,沉默了一会儿,又问了几句就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孙庆东不时偷瞄着他,似乎有话要说。邢至森察觉出来,问他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孙庆东支吾了半天,好像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周军昨晚出去上厕所的时候,好像在走廊里跟别人说话,而且还骂了那个人。邢至森问是谁,孙庆东犹豫了一下,说听声音好像是对门的方木。随后又赶紧补充说他只是隐隐约约地听到,不一定准确。邢至森想了想,对陈斌说:“把那个方木叫来吧。”

今天上午的课是西方法律思想史。尽管还有几分钟就要上课了,可教室里仍然热闹得像一锅滚开的粥。

在绝大多数学生的人生经历中,死亡似乎一直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名词。当它如此真切地降临在身边的同学身上,对这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而言,其震撼可想而知。

351寝室的男生们成了全班的焦点,几乎每个人的身边都围着一大群同学,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追问早上的情形。女同学们既好奇又恐惧地向男生打听当时的情况,有几个平时和周军关系不错的女生还掉了泪。课堂里弥漫着兴奋而诡异的气氛,每个人都偷偷打量着其他人,不时地大声议论着,彼此交换迷惑不解或恍然大悟的眼神。

上课铃响了,几乎是同时,讲授西方法律思想史的陈老师气喘吁吁地跑进来。

教室里丝毫没有因为授课老师的到场而安静下来,陈老师耐心地站了几秒钟,发现自己并没有如往日一样成为课堂的焦点,不由得心生怒气。

他把手里的教案啪的一声摔在讲台上:“干什么,上不上课?!”

学生们这才发现陈老师已经来了,离座的慌慌张张地跑回去,没打开书包的手忙脚乱地掏出书本。教室里很快恢复了安静。

陈老师板着脸左右扫视,发现本应座无虚席的教室里出现了几处刺眼的空白。余怒未消的他掏出教学手册,开始点名。

“卢琳。”

“到。”

“陈晶。”

“到。”

……

“周军。”

教室里鸦雀无声。

“周军。”陈老师抬起头,“没来么?”

他用红笔在周军的名字旁边狠狠地写上“缺勤”:“告诉周军,让他下课后来找我!”

下面的学生们面面相觑。有人轻声说了一句:“老师,他死了。”

声音虽小,陈老师还是听到了。他一瞪眼睛:“什么?”

没有人回答。

过了几秒钟,班长战战兢兢地站起来:“老师,周军不是缺勤,他……他死了。”

“死了?”陈老师的眼睛瞪得更大了,“什么时候死的?”

“今天早上。”

陈老师愣了一会儿:“那就不用来找我了。”

教室里传来轻轻的笑声。

方木没有笑。

他始终趴在桌子上,不时抬眼瞄瞄自己左前方的位置,那是周军的座位。

周军死了。那个平时爱说爱笑、口无遮拦的小个子男生死了。

这种感觉很不真实。因为在不到10个小时之前,他还曾经跟自己笑骂过,打闹过,那时他的身体柔软,温热,充满生机。而现在,他冰冷、僵硬地躺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被一群陌生的法医无情地切割着。周军这个名字不再有任何意义,他现在被叫作“死者”。

一个人,就这样毫无征兆地从你的生活里突然消失。不管他对你重要与否,或多或少,都会让人心感唏嘘。

方木的眼眶有些潮湿,那家伙的种种好处,瞬间就涌入脑海,挥之不去。

人死不能复生,生者还得按部就班地生活。陈老师稳定了一下情绪,开始上课。课讲到一半,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个保卫处的干部走进来,对陈老师点点头。

“我是保卫处的,找个学生。”然后,他在教室里扫视一圈,开口问道,“方木,方木在哪儿?”

方木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旁边的人推推他,他才站起来:“我在这儿。”

“你出来一下。”保卫干部表情严肃,挥手向门旁示意。

“我?”方木用手指指自己,有些莫名其妙。

“对,快点。”

方木懵头懵脑地收拾好书包,在其他人诧异的目光中走了出去,门一关上,就听见教室里又是一片喧嚣。

一路上,方木好几次想问问那个保卫干部的来意,可是看到他那张铁青的脸,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方木被径直带到了保卫处。一进门,屋里的几个人就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处长陈斌表情不善,指着一把椅子说道:“坐下吧。”

随即,他指指另外几个便装男子:“这几位是公安局的同志,想找你了解点情况。”

方木点头,顺从地坐下,脑子里却依旧是一串问号。

“你叫方木?”一个看起来比较年轻的警察问道。

“是。”

“哪个系的?”

“法学院的。”

“籍贯?”

“本市的。”

“昨晚11点半到今天凌晨1点之间,你在哪里?”

“哪儿也没去,在寝室里睡觉。”方木又补充了一句,“我们寝室的人可以做证。”

年轻的警察笑了笑:“你别紧张,就是了解点情况。”

方木觉得有点尴尬,低下头嘟哝着:“我没紧张。”

“你昨晚和死者接触了么?”

“嗯?”

“就是说,交谈过么?”

“哦,说了。”

方木已经猜出对方的意图,就把昨晚周军过来要开水和卫生纸的情景大致描述了一下。

“熄灯之后呢?”

方木想了想,在椅子上不安地扭动了一下身子:“算是……接触过吧。”

“什么叫‘算是接触过’?”年轻警察立刻追问道。屋子里顿时静了下来,所有的人都盯着他。

“我听到他出门去厕所,”方木的脸红了,嗫嚅了半天才说道,“我隔着门,对他喊了一句话。”

“你喊了什么?”

“精尽人亡——就是开句玩笑。”方木急忙补充道,“他说要去厕所会女鬼,我才说的。”

几个年轻人笑了笑。40多岁的陈斌仍然一副不明就里的样子。

“他说什么了?”

方木为难地看看警察,不作声。

“说话啊,他说什么了?”

“一句……一句脏话。”

“什么脏话?”

“……傻×。”

没有人笑。

方木感觉到,在他接受询问的时候,那个坐在桌旁的年长警察一直在盯着自己。方木把目光移向他,那是一张警察特有的冷漠且不动声色的脸。接触到方木的目光,对方没有回避,但是方木感觉到那目光中并没有敌意或者质疑。这让方木平静了许多。

年轻的警察又问了几个问题后,就让方木离开了。在他拉开门的一刹那,那个年长警察突然开口问道:“你觉得周军是个什么样的人?”

方木握着门把手,想了想:“挺好的一个人,喜欢开玩笑,就是有的时候……有点闹人。”

年长的警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挥挥手让方木离开。

同类推荐
  • 岗厦14号

    岗厦14号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1871

    1871

    我就要死了。很多人都对濒临死亡的感觉充满好奇,但对我而言,大限将至却并不是件十分特殊的事:随着神经系统因为缺氧而麻木,先前的痛感已经逐渐从我身上剥离,我还能感觉到自己的躯体与四肢,也能听到周围交战的喊杀声、射击声与爆炸声,但在这一刻,它们都显得如此遥远,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我的知觉正在消失,思想正在麻痹……总而言之,这和进入睡眠的过程并没有多少差别。通过逐渐模糊的双眼,我能看到那个杀死我的家伙:一台由有机机体与金属骨架组合而成的、仿佛蜘蛛般的怪物。
  •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的代表作。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作品结构独特,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生动,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该书曾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革命干部于而龙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题。
  • 世界顶级结局故事

    世界顶级结局故事

    冬天逼近,苏贝又像往年一样打起了相同的主意:到那个心爱的“岛上”,也就是布莱克维尔监狱去“避寒”。眼下,麦迪逊广场的长凳已经不是什么适……
  • 刘行远

    刘行远

    陈家桥1972年生于安徽六安。1993年毕业于南京某高校。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早期写诗,从1994年开始小说创作。至今已经累计发表出版小说作品约五百万字,其中长篇小说有《坍塌》《化妆时代》《男虚》《永远爱你》《女疼》《南京爱情》《阿P》《北京爱情》《成都爱情》《1956》《云南往事》《少年王》《别动》《长安行》等十六部,中短篇小说约一百多篇,有小说集《危险的金鱼》《中如珠宝店》《见爸爸去》等。作品入选大量选本选刊。曾获广州文艺奖,安徽社科文艺奖,第11届、第12届庄重文文学奖提名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谁的温柔岁月可欺

    谁的温柔岁月可欺

    一个萝莉杀手被一群“可爱的旧人”调教(折磨)成可攻可受的乖娃娃的治愈系经历。
  • 红楼之为你钟情

    红楼之为你钟情

    弱水之畔,三生石旁。灌溉之恩,恩义难忘。弱水之畔,悠悠情伤。救命之恩,情深不忘。悠悠竹林,潇湘之中。照顾之恩,恩情不忘。隐隐风雨,萧然亭中。两世之情,一生相报。虽然是妹妹和水溶之间的故事,但是却是另一种深情相望。
  • 我已喜欢你好久

    我已喜欢你好久

    你追着阳光,我追着你,于林烯暗恋是漫长的等待,于宋星野暗恋是长久的守候,这是一个先酸后甜的小故事。宋星野在心里暗暗许诺,以后的暴风雨我为你遮挡,你只需在我身旁看彩虹就好。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而欲言又止,多的是搁不开、放不下。九夜茴、林特特、八月长安、这么远那么近、小岩井、午歌、宋小君、里则林、小川叔、烟波人长安、韩梅梅······19位最当红的青春文学作者带来了他们写给世界的告白,第一次他们无惧无畏,倾吐内心最深处的秘密。一个故事一个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期待着那个怀揣梦想的你。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有另一个你,在做着你不敢做的事,在过着你想过的生活。也许我们正在走向远方,也许我们始终没有踏上征途。发生或未发生,至少有一种可能正在向我们展开。写给亲爱的你,愿你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
  • 网游之我只是个送外卖的

    网游之我只是个送外卖的

    网络上经常说,外卖小哥每一个都身怀绝技,文武双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那是样样精通,其中有些人开挖掘机简直溜的飞起。主人公凌羽,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一次交通意外得到了天陨的游戏头盔,从此开始了他的传奇之路,一个外卖帝国,从此出现在了虚拟网游的世界。“兄dei,你这装备,太牛逼了吧,在哪搞到的?能给我说说吗?”“牛逼啊,隐藏职业,我做梦都想要啊,但是怎么都没法搞到,你要是能告诉我方法,五星好评妥妥的!”“帅哥,你看你人长的又帅,杀怪又这么猛,加个微信或者留个电话呗,有空咱玩晚上好好聊聊,如何?”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要求的外卖小哥们,只会高冷的甩甩自己的头,下巴扬起傲气的说:“你来送卖,啥都不用愁。”
  • 芳谷集

    芳谷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本·拉登的隐秘人生

    本·拉登的隐秘人生

    2011年5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已经被美国军方击毙。一场延续了10年的大追捕,两次耗资巨大的反恐战争,无数士兵和平民的伤亡,终于让美国人取得了对本·拉登的胜利。然而暴力能够消灭恐怖和恐怖分子吗?这个世界会比本·拉登死前更加安全吗?为什么一个本·拉登就搅得世界天翻地覆?本期我们特别推荐《本·拉登传——一个恐怖大亨的隐秘人生》,该书作者是旅居沙特阿拉伯等地12年的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简·萨森,书中大部分文字都由本·拉登的第一任妻子纳伊瓦和第四个儿子奥玛亲口讲述。
  • 诱宠追妻荡漾

    诱宠追妻荡漾

    “夏无双,冰毒的滋味如何?”十八岁的订婚夜,青梅竹马的未婚夫亲手将含有毒品的红酒送入她口。一夜之间,天之骄女沦为家族罪人被扫地出门,身上更是被贴上了吸毒叛逆少女的标签,随处可见她的新闻头条,而堕落俨然成为她的代名词。为躲避迫害她的恶徒,逃跑中犯毒瘾的她无意撞入如月华般的他怀中,“救我…”凤眸中波光微微闪烁,他咬破手指送入她唇中,“好。”“……”是毒瘾...不是吸血鬼好么...他是近年来以雷霆之势横扫整个S市的楚氏地产董事长,楚氏六少之首,单单想到他的名字,仿佛就能看到那唇角带笑的精致容颜。他说:“在我身边,你只需做你想做的,不用问你该做什么。”只是...他是否真如表面那般简单?温润?诱妻之计,宠为上策;追妻之路,宠爱无度且看我们的天哥如何让无双在戒毒的同时染上他这个永远也戒不掉的瘾
  • 银河帝国14:星空暗流

    银河帝国14:星空暗流

    人类历史上超好看的系列小说——《银河帝国》系列完美收官!三个时代,三个故事,浓缩银河帝国一万两千年波澜壮阔的变迁与兴衰!《银河帝国》系列小说,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人类历史上极其有趣迷人的故事,讲述人类未来两万年的历史。经典电影《星球大战》《阿凡达》,都借鉴了《银河帝国》的构思。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亲口承认,他的经济学理论来自《银河帝国》的启示。出版60年来,本书对人类的太空探索、世界局势、前沿经济学理论、好莱坞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随着它的读者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领袖,而将这种影响渗透到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
  • 大原始时代

    大原始时代

    当梦醒时,无论在哪都要不甘平凡,创造属于我的悠闲原始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