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77400000009

第9章 文人秋雨(2)

我们看文人秋雨《西湖梦》,西湖“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这里有佛都胜迹、道家葛岭,有儒将楷模,有国学大师,这就像一只拼盘,它没有了宗教的庄严神圣肃穆,多的是一种世俗温情,相安无事,把各种信客都陶冶成游客,不像西方宗教那么虔敬舍身与偏执神性。

正是它的世俗性把悲剧化为嬉笑,把执着化为平常化为热闹,再也没有鲁迅笔下急急匆匆赶路的过客形象,一切化为平和,一切化为当下世俗的享受,于是文人秋雨引述川岛回忆鲁迅的话: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如像袁子才一路的人,身上穿一件罗纱大褂,和苏小小认认乡亲,过着飘飘然的生活,也就无聊了,于是,极大的认真伴和着极大的不认真。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也找不到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以凭吊也可以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废墟和重建,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修缮,修缮,再修缮。群塔入云,藤葛如臂,湖水上飘浮着千年藻苔。

西湖是中国文化的集合体和象征,是杂烩和拼盘,是消磨,是正经中透出的不检点,是中庸和消闲。而显现余秋雨批判力度的无疑是在《西湖梦》中对两个女子形象,一苏小小、二白素贞的文化透视。苏小小是南朝名妓,然而在我们这个以男人为本位的国度,却一直尊贵地长久安享景仰,这里面伏藏着什么秘密?文人秋雨开始了人生追问,苏小小原是纯情少女,遇一穷困书生,慷慨解囊,助银百两,让其上京,然而她失望了,终生有托化为泡影,世界没能给她以情感的报偿,却促使她从对情的执着踏步迈向对美的追求,成为了一代名妓。余秋雨无疑在这里费尽心思,苏小小从妓是被动还是自愿,作者宁愿她是自愿。

在女性身上,色美和情(爱)无疑常常是分割的,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琼瑶(爱)既不可得,那么苏小小就开始了对美的追求,把自己的美色呈之于市。形式并不是主要的,道在山林,道也在尿溺,妓女也只是表征,内里却是苏小小主动地对自己女性生命的烈烈扬扬的宣讲。人在世间的栖居是不完整的,苏小小的从妓意味着她不守节而守美,她比茶花女活得更潇洒。中国的女人,往往为了一个负心汉或为一个朝廷,颠颠簸簸得过于认真,而苏小小这种对生命的肯定,对人性的追求,她那种超越,才是中国文人心中秘藏的一份图腾。苏小小的价值与意义,不在于对妓女生涯的歌颂,而在于她构成的与正统人格的奇特对峙。白娘子呢?白素贞的悲剧就在于她苦苦挣扎、奋斗,想在人世做一个“人”,而尘世中都没有回应。许仙的木讷、萎顿,无法与她的情感强度相对应。

余秋雨是个文人,一介书生,在历史与自然的匆匆行旅中引他共鸣、引他感喟、促他落泪叹息的也多是文人。《柳侯祠》说谪贬在外的柳宗元“惟有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而在《苏东坡突围》中我们读到“两个差人用绳子捆扎了苏东坡,像驱赶鸡犬一样上路了。”“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这是善于倾轧长于妨忌的国民性的集中显示,历史的荒唐,时代的耻辱在一根捆扎过苏东坡的麻绳上显现。

在《遥远的绝响》里我们看到魏晋时代“文人的觉醒”极灿烂的人生正剧,人的觉醒是以放弃祈求生命的长度,增加生命的密度开始的,这是中华文化的另一血脉。人的自然性命是无常的、短暂的,终不免一死的,任何关于人的道德规定都无法掩盖和取消这一事实。于是,仁、义、礼、智、信,圣人的明易象、叙诗书、制礼乐、得道德教化于天下的修德济世行为的价值受到怀疑,所以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

“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于是出现了一种醉境的审美世界,魏晋人物晚唐诗,这是一个风流、风度、风神、风姿……的时代,然而这也是一个血腥的乱世,何晏被杀了,张华被杀了,潘岳被杀了,谢灵运被杀了,陆机被杀了,范晔被杀了,嵇康也被杀了。山涛曾形容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这个柳下锻铁的汉子,这个目送归鸿,手挥五弦,铁锻得好,诗写得好,琴弹得好的汉子,最后被处死了。

那时他三十七岁,临死前他让人把琴取来,说:“请让我弹一遍《广陵散》,过去袁孝民他们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于今绝矣!”

文人秋雨在这里能说什么呢?魏晋人物徜徉于山水之际,放荡于形骸之外,纵赤情而蔑礼俗,任己性而随意行,这种对“真”的追求与奠基,没走几步就覆亡了,他们在隐逸中没有得到解脱。这种审美的心境也正是余秋雨所具有的,既愤激又疏淡,既充满激情又富于柔情、温而丽,既有一颗放不下的心肠,又有飘逸旷达、澄明无滞的气质,这种恻然若忧的仁心,忧不失乐;超然而至乐,而乐不忘忧,澄明与忧心,共系一体,就是文人秋雨的人品文格,也即所谓的逸兴与沉哀。

当下的时代,是后现代主义走俏,游戏、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终止一切诗意唤神的本性,放逐一切具有深度的精神价值,走向精神的荒诞和不确定的平面。这种风潮在现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真正的文人,我以为是像余秋雨这样的直面人生苦难、体验着深渊并敢于进入深渊冒险的人。他在现代人情感萎缩中唤醒人对存在状况的思考,投一束光亮照彻幽昧的暗夜,重新寻找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

“在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这一问题将永远地回旋在我们每个诗人的心中,而所谓的艺术对现实的精神超越,也并非高举远翔不知所终,而是体现在“诗意地栖居”上,它意味着去注意、去歌吟、去追寻远去的诸神。

荷尔德林说: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

我也可以说是这样:

人的纯粹远远超过,

缀满繁星夜空的幔帐。

……

人的存在和超越并非要进入一个虚幻渺茫之域,而是立足这生养死葬的大地,使生活成为有意义的生活、使诗意的栖居成为人之为人的本体根基。然而,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使人们的主体性的定位产生迷惘,人“活着”本身便成了目的,企图改变生活、诗化生活的人,都成了白痴。这个时候,我们看文人秋雨是多么的悲壮,在中国当灵魂的追问者都丧失了灵魂,都失去了追问的兴趣,那么,我们活着也许就不为什么,活着就是活着,但是苟活与死又有何区别?

余秋雨出生在余姚的农村。窗外是茅舍、田野,再远点是绵绵群山,童年的岁月便是对着无穷无尽的山遐想。在《夜雨诗意》里他对人类越来越远离诗意感到担忧,荒山夜雨可怖,但此间的诗意却是无与伦比的充沛。现代的贫乏,世界之夜已到夜半,社会因追名逐利而动荡,为贪娱求乐所蛊惑,一切的原始的诗意被破坏,我们怎样追求诗意、追求神性?这个时候,我们不禁想起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题序中记载的一个故事:有一天上海街上一辆公共汽车突然熄火,驾驶员请求乘客们下车推一把并帮助发动,请来请去,下去推车的只是一群春游的小学生,小学生憋着吃奶的劲竟然推动了这辆挤满大人的车,而当他们上车一看,车上的座位已被大人们抢走。

这无疑是一个现代寓言,人追求诗意生活,在于本身他能趋向神性,仰望神意之光,用神性来度量自身,正是这种度量使人们的生存本身显出诗意。这公共汽车就是生活,无疑孩子们的举动是一种诗意的显现。人之为人的天命,在本质上是诗意的,但是人们往往背离神性,而追求诗意,在现代就是只有倾听,倾听自己的内心,倾听天地的神秘声音。从这个方面来说,余秋雨是一个倾听神性召唤的人,他向人们转达自然山水人世风物中神性即将到来的消息和问候,指引人们返归故乡的路径,所以,文人秋雨歌唱大地山河,歌唱月亮与日光,歌唱一切善美,这就是种诗性的显明。

人们奔忙于营造,强调这种对诗意的倾听无疑是必要的,追求外在愈多,人变得越发轻佻,越发没有虔敬感,越发没有蕴实的内在,无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以为那是可有可无,从而人们和整个世界便会变得浮薄与轻狂。唯有当人在内心中蕴有神圣的东西,蕴有必须小心蒙护的东西,蕴有不愿意神道的东西,人生才有依挂,灵魂才不至于空虚,历史社会的人才能与自己的自然相互为友,相互恩爱,这样人们就会诗意地栖居大地,我想这也许是文人秋雨一生中所追求的东西吧。

文人秋雨好浸淫于山水清音之中,好在书简中卧游,“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庄子》)。在生命体验中,人与世界,小我与大我,瞬间与永恒融合为真正的艺术,是一种诗意的凝聚、一种精神的贯注、一种充盈了生命气息的律动,然而我想到余秋雨《龙华小记》的结尾:

孤标独立的龙华塔只想舐风蘸雨,在悠悠蓝天上默然划过,而不想在《高僧传》上记下一笔,且把现代的繁盛看成可以对之拈花一笑的大法会吧,承受过历史之神诏喻的文化灵魂,最终还要归于冷清和沉潜。

秋雨先生有一双历尽沧桑又不忘情的慧目,历史的轮回悲剧又怎能躲得过他这灵眼一觑?想来现在他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排排书架下,慢慢地睡去了。

同类推荐
  •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

    本书用生动的语言,灵动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带你进入故事现场,进入人物的内心体悟中美文化,并让人豁然了悟:真情可以跨越国界,真情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 从奥登到叶芝:30诗选的批判性分析

    从奥登到叶芝:30诗选的批判性分析

    本书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有裨益,能帮助有志于此的读者梳理19-20世纪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本书批判分析了30首诗歌,作者包括W.H.奥登,泰德·休斯,约翰·济慈,菲利普·拉金和叶芝,旨在帮助读者大致了解每个诗人代表的生活和工作,并深入理解其诗作的内涵。其中更有惊喜内容:即读者自学指南。
  • 真实背后的真实

    真实背后的真实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发觉自己并没有多少写小说的才能之后,便转而从事现代文学人物的研究,及此类人物传记的写作。很快便发现,写作需要足够的才能,学术研究也不是说足够就足用。勉力写成《李健吾传》《徐志摩传》之后,那点稀薄的才能,更其稀薄了。好在生性爱买书,爱看书,时不时地,有点小小的发现,多少还能滋润这快要枯竭的灵性。
  •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本书收历史题材小说短篇六篇、中篇一部、长篇一部。讲述了吴汉槎、狄仁杰、秦桧、杜衍、欧阳修、米芾、龚自珍、军营歌伎严蕊、唐仲友、何腾蛟等的故事。作者有着独特的文化视角,认为过度使用小说创作的虚构权,会削弱阅读的信任感。因此本书稿中的大小故事情节,均有出处,其史料来源包括正史之外的野史、笔记等等。作者认为野史笔记中的记载,往往更接近真实,合乎情理。书稿诸多故事中只有一个虚构人物,即何腾蛟的随身护卫何七。本书保持着一种慢速、朴拙的手工感,写人、叙事、状物,针脚绵密细致,回味悠长。文学家擅长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等,也使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变得亲切感人,活生生立在纸上。
  • 老虎大福

    老虎大福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以秦岭山林为题材,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共计8篇,包括“黑鱼千岁”、“山鬼木客”、“猴子村长”等。
热门推荐
  • 神女毒医

    神女毒医

    21世纪的某巅峰毒女子,一不小心就多了个姓,成了从高处摔下来的天才。既然摔了下来,她便再次站上去!站得更高!有人惹她?拜拜!废材?咦,你被废材秒杀了哟~身为妄想藐视世界的强者,怎么可能孤身一人?恰好这里盛产美男,帅哥数不胜数!某女静悄悄地凑上去,“不如我们……聊聊天?”某男眼都没抬,“滚。”某女转身欲走,“我这等美人,竟然有人不懂欣赏。既然如此,我便换个人喜欢罢。”某男咬牙切齿,“回!来!聊……天!”
  • 辽海丛书附录

    辽海丛书附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古逍遥神

    太古逍遥神

    踏武道至尊,看变化万千,求一世逍遥,平所有不服!
  • 万世秦疆

    万世秦疆

    作为重生的韩信,面对羞辱的裤裆,是钻,还是不钻?不想钻,怎么办,那就拔剑比划比划吧!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既然穿越了,这么悲催的韩信,我不做!兵精将勇,强弓劲弩,既然重生了,这么强大的秦国,我要了!混迹淮阴,远逃长城,北使匈奴,南安百越。面对残暴的秦二世,韩信果断举起了青铜剑!在陈胜兵临潼关的时候,随章邯出战,一步步成长为秦军统帅;巨鹿之战后,死守咸阳,等来的是刘邦项羽六十万大军……
  • 美人如诗:林徽因传(典藏版)

    美人如诗:林徽因传(典藏版)

    林徽因命里不缺情缘,却又能于缘来处将一个“情”字的把握妙到毫巅。她本业建筑,又写得一手好诗,才华与容颜双双出众……尽是传奇的林徽因,过的是怎样的一生?
  • 本王比你先穿越

    本王比你先穿越

    “好好,听说有人让你跟狗拜堂。”“那我就让他跟狗洞房!”“好好,给你安排一个不直不举还恋兽的男主,你有什么看法?”“呃?!我要杀了你!”“哦,那——那我换一个吧。”“别——别换,这口味,我喜欢!”穿越人陈好好一直想要玩转古代,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可是愿望很美满,现实却很骨感。
  • 战争进化史:军事百科

    战争进化史:军事百科

    这本军事百科全书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军事理论成果,分为军事制度、军事院校、武器装备、军事战争、军事人物等篇章,既包括几千年来的人类军事、战争史,也涵盖了各种主要的战略、战术知识;既有各类兵种特点及兵器知识,又有各类战争、战役的主要特征。简言之,该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军事方面的基本知识,是一部实用价值极强的军事百科工具书,也是奉献给中国军事迷的一份珍贵礼物。它将成为广大读者朋友的好伙伴,指引他们走进军事科普的浩瀚海洋。 通过阅读本书,青少年可以了解军事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可以认识到世界各国的伟大军事人物以及军事战争的发生,为青少年对世界的认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 不死武神

    不死武神

    武者争锋、万妖林立、玄兽齐鸣,九霄大陆之上,若入巅峰,唯有武神!
  • 残种

    残种

    盛朝二百零八年,天地摇曳,西南腹地裂渊千里,深不可知,方圆寸草不生皆成荒漠…… 一段曲折的爱情故事,一个剑指苍天的传奇,搅动天地的大事,譿世倾心制作大场景 神魔巨作,三年一剑成,万年阴谋破! “待我剑指苍天,破凡成圣,定回来还你十里红妆相伴到老!”
  • 天价老婆买一送一

    天价老婆买一送一

    为了躲避豺狼家人的迫害,她不得不远走国外,却发现自己意外收获了一只萌哒哒的小包子。五年后,她携子归来,准备夺回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一切,却被一个俊美尊贵的男人挡住了去路:“女人,偷了我的,可是要付出代价!”她柳眉轻扬:“你想要什么?”男人一个打横将她抱起:“领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