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200000007

第7章 国风(6)

遄臻于卫[3],一心想飞快返卫国,不瑕有害[4]?回去看望有何害我思肥泉[5],我怀念秀丽的肥泉,兹之永叹[6]。为此而长长悲叹。

思须与漕,又想起须地和漕地,我心悠悠。更增添绵绵的思念。

驾言出游,且驾着车儿去优游,以写我忧。好排遣胸中的烦忧。

【注释】[1]娈:美好的样子。[2]跀(xiá):固定车轮与车轴的位置,插入轴端孔穴的销钉。《文选》作“辖”。[3]遄(chuán)臻(zhēn):遄,急速;臻,到。[4]瑕:无。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瑕、遐古通用。遐之言胡,胡、无一声之转。”“凡诗言不遐有害,不遐有愆;不遐犹云‘不无’,疑之之词也。”[5]肥泉:《毛传》:“所出同所归异为肥泉”。[6]兹:此。

【赏析】《泉水》这首诗,《诗序》说写的是“卫女思归也”。这个解题是正确的。此诗与卫风《竹竿》同为思归之词,但仔细玩味,诗的意旨并不相同。《泉水》这首诗,直伤卫事,且深切地为回归而筹谋,在感情上是更为深进一层的。

《竹竿》一诗,不过想慕故国的风景和人物,以及当年的游钓之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这首诗最后以不再言归,用出游来宣泄胸中之忧,更见其怀念之深,愁思之苦。《泉水》这首诗意境优美,词意哀婉,思绪深沉,堪为《国风》中的优秀篇章。

北门

出自北门,行行走走出北门,忧心殷殷[1]。心中忧愁深又深。

终窭且贫[2],既窘迫来又贫困,莫知我艰[3]。没人知道我艰辛。

已焉哉!算了算了吧天实为之,上天既是如此作,谓之何哉!我又何必去说它王事适我[4],国王的琐事掷给我,政事一埤益我[5]。繁忙的政务一概加给我。

我入自外,我从外面回家来,室人交遍谪我[6]。家人普遍指责我。

已焉哉!算了算了吧天实为之,上天既是如此作,谓之何哉!我又何必去说它王事敦我[7],国王的琐事督促我,政事一埤遗我[8]。繁忙的政务一并交给我。

我入自外,我从外面回家来,室人交遍摧我[9]。家人普遍讽刺我。

已焉哉!算了算了吧天实为之,上天既是如此作,谓之何哉!我又何必去说它。

【注释】[1]殷殷:忧伤的样子。[2]窭(jù):窘困,旧注谓窭为无财可以备礼,贫为无财可以自给。[3]艰(古读若ɡēn):艰难。[4]王事:和周天子有关的事,指战伐行役之事。适:读为摘,投掷。[5]一:皆。埤:于省吾说,读为俾,使。益:加。[6]交遍:普遍、轮番。谪:指责。[7]敦:胡承珙说:“敦与督一声之转。”督促。[8]遗(wèi):交给。[9]摧:沮坏,或释为讥刺。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可能是卫国诸侯手下的一个下层小官吏。他不但薪俸微薄,生活贫困,而且朝廷的繁碎杂务和劳役又一齐加给他,更引起了家人的纷纷抱怨。他怨天尤人,痛苦万分,写下了这首诗。

本诗没有华丽的语言,自然真切,全用赋体而无比兴,读来如泣如诉,体现了一种质直美的语言风格。

北风

北风其凉,北风呼啸,雨雪其跀[1]。大雪飘飘。

惠而好我,惠爱我的好友啊,携手同行。携手一同逃跑。

其虚其邪?岂能容许啊,继续犹豫既亟只且!政局啊,已十分危急北风其喈[2],北风凄冷,雨雪其霏。大雪纷飞。

惠而好我,惠爱我的好友啊,携手同归。咱们携手一同逃归。

其虚其邪[3]?岂能容许啊,继续犹豫既亟只且[4]!时局啊,已十分危急莫赤匪狐,穿大红的都是狐,莫黑匪乌。穿黑衣的都是乌。

惠而好我,惠爱我的好友啊,携手同车。携手登车上旅途。

其虚其邪?岂能容许啊,继续犹豫既亟只且!时局啊,已十分危急。

【注释】[1]雨(yù)雪:降雪、下雪。其跀:犹跀跀,雪飘的样子,下“其霏”同。[2]喈:借作消,凄凉。[3]虚、邪:虚,通“舒”。邪,通“徐”。迟疑不定的意思。[4]亟:同急。只且(jū):语助词。

【赏析】这是一首反映百姓逃亡的歌,《诗序》说:“《北风》刺虐也。卫国并为威虐,百姓不亲,莫不相携持而去焉。”齐、鲁诗以为是“燕乐以喜”,说什么《北风》牵手,相从笑语,“乐《北风》之同车”。男女牵手与古代习俗似有未合,后儒亦多不从。《诗序》的说法是可信的,清儒姚际恒、方玉润以为贤人预见危机之作,不必说及百姓。似过于迂曲。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巧妙而形象的比喻。一、二两章开头两句起兴,酷似今歌剧《白毛女》插曲中“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两句,但它的比喻意味更明显、更强烈。下文的“携手同行”“既亟只且”正是由于气候的严寒(即政局的险恶)才有着落,前后才能呼应。第三章“莫赤匪狐,莫黑匪乌”,借代之中又有比喻,运用得十分巧妙。

第二是形式整齐而又自由变化。诗全系四言,每章六句二十四字,形式显得非常整齐。但每章诗的五、六两句,又富有变化,“虚(舒)邪(徐)”二字中间嵌以虚词“其”字,显得十分传神,更把紧张的气氛突然变得舒缓起来。

第三是语言有巧妙的加工,而又无斧凿痕迹,质朴自然,又切合人物的口吻。如“北风其凉”、“北风其喈(跀)”,就是非常通俗的习见语,在《诗经》中有“终风且氉”、“凄其以风”、“凯风自南”、“习习谷风”、“飘风发发”、“飘风弗弗”等句子,可见这是当时常见语。如此优美和谐、纯朴自然,保持了民歌的原始自然风貌,可谓巧夺天工。

静女

静女其姝[1],温柔的姑娘多么美,俟我于城隅[2]。约我城角楼上来相会。

爱而不见,故意藏起身影不见我,搔首踟蹰。惹我挠头又徘徊。

静女其娈[3],温柔的姑娘多么好,贻我彤管[4]。赠我一支红管草。

彤管有炜[5],红草鲜艳放光辉,说怿女美[6]。我爱草儿心欢喜。

自牧归荑[7],赠我白茅嫩又鲜,洵美且异[8]。草儿美丽不平凡。

匪女之为美[9],不是这草儿不平凡,美人之贻。美人手赠心里甜。

【注释】[1]静:文静温柔。[2]俟:等候。[3]娈:美好的样子。[4]贻:赠送。[5]炜(wěi):有光彩。[6]说怿(yuè yì):喜爱。说,同悦。女:古“汝”字,你。[7]归:同馈,赠送。荑(tí):白嫩的茅草。[8]洵:实在。[9]匪:通“非”,不是。

【赏析】这是东周时期产生于邶地(今河南汤阴县境)的民歌。诗的内容是以男子的口吻写出一对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约会的过程。先写男子去赴约,后写女子向男子赠物来表达爱情,整篇诗充满着愉快而幽默的情趣。

这首小诗,把民间男女依约相会时的那种天真、活泼、互相逗趣的一番情景,描摹得如此逼真和生动!诗中写一对恋人相会,先是这位调皮的姑娘故意惹逗,躲藏起来不露面,害得小伙子心急如焚,抓耳挠腮;再又试探其对自己的情意通过郑重其事地赠给对方小草。而这小伙子也知趣、凑趣,说是“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洵美且异,……美人之贻”,用双关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深情,显示了自己一片爱人及物的诚挚、痴迷之心。诗很短,仅有三章十二句,但它却生动地写出了一对情人幽会时的有趣场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刻画出人物性格,即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憨厚、痴情的男子和天真活泼、聪明慧美的少女的形象。总之,这首恋歌,不仅思想内容是健康的,艺术上也是成功的,其语言的简练、构思的灵巧,人物心理和形象刻画的生动,以及生活气息的浓烈,都不能不使我们两千年以后的读者感到惊异。

新台

新台有跀[1],黄河呀,泪漫漫,河水弥弥[2]。河上的新台空自灿烂。

燕婉之求[3],只说嫁个美少年,跀酾不鲜[4]!谁知嫁得一个鸠胸汉新台有洒[5],黄河呀,泪滔滔,河水浼浼[6]。河上的新台空自光耀。

燕婉之求,只说嫁个美少年,跀酾不殄[7]!谁知嫁得一个鸠胸老鱼网之设,架起鱼网想打鱼,鸿则离之[8]。谁知打得一个癞虾蟆燕婉之求,只说嫁个美少年,得此戚施[9]!谁知嫁得一个驼背爷

【注释】[1]新台:卫宣公所建行宫名。台址当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古黄河故道附近,为齐、卫交通必经之处。跀:《说文》引作“跀”,鲜明的样子。[2]弥弥:水盛大的样子。[3]燕婉:安顺的样子。代指如意郎君。[4]跀酾(qú chú):即“居储”,俗名癞虾蟆。比喻丑恶之人。鲜:美。不鲜,即不美。[5]洒(cuǐ):《说文》段注以为系“睃”之假借字,高峻的样子。[6]浼(měi)浼:水满而平的样子。[7]殄:《郑笺》谓殄当作“腆”。腆,善也。[8]鸿:据闻一多考证。是“苦萤”的合音。苦萤就是虾蟆。[9]戚施:虾蟆。

【赏析】《诗序》说:“《新台》,刺卫宣公也。”古今无疑义。这首诗的本事是这样的:当初,卫宣公爱夫人夷姜,生子仅,立为太子,为其聘齐侯之女。酾宣公闻媳甚美,辄起淫心,欲夺为己有。妻自齐来嫁,尚未至卫,恐仅妻不从,使人在她赴卫必经的黄河之滨赶建了一座豪华的行宫——新台,作为藏娇之所。待仅妻抵达河边,卫宣公遂诱其进入新台,迫其与己成婚。她就是后来的卫宣公夫人宣姜。卫国人民厌恶卫宣公淫昏乱伦的秽行,同情齐女所适匪人的不幸,为此而作《新台》。

本诗用跀酾、戚施来比喻卫宣公,是再确切也不过了,它活活地绘出卫宣公臃肿狼夯、不能俯仰的丑恶形象。卫国人民所作的这首《新台》,把卫宣公这个衣冠禽兽永远钉在耻辱桩上了。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1],两个孩子在船上,泛泛其景[2]。飘飘荡荡向远方。

愿言思子[3],深深地思念你们啊,中心养养[4]。忧心忡忡不定当。

二子乘舟,两个孩子乘小舫,泛泛其逝。飘飘荡荡赴异乡。

愿言思子,深深地挂念你们啊,不瑕有害[5]?该不会途中遭灾殃。

【注释】[1]二子:指卫宣公的两个儿子太子仅和公子寿。[2]泛泛:飘浮不定的样子。景:通“憬”,远行。[3]愿言:犹“愿焉”。愿:思念。[4]养养:犹“漾漾”,心中忧愁不定的样子。[5]不瑕:不无。疑虑之词。

【赏析】《二子乘舟》可说是《新台》诗的下篇。关于这首诗的本事,《诗》今、古文有不同的解说。卫宣公强纳太子酾的未婚妻后,与她生下公子寿及公子朔。太子酾母夷姜自经身亡,寿、朔之母立为夫人,是为宣姜。宣姜初聘为太子酾之妻,及至新台后骤变为太子酾之母,她对太子酾因心愧而生恨,务欲除之以盖其羞;卫宣公夺媳为妻,因乱伦逆理而心怀鬼胎,也必废太子酾而后快。《毛诗》据《左传》立说:宣姜与公子朔谗毁太子酾。宣公大怒,令子仅到齐国去,而派刺客在边境截杀。宣公赐太子酾白旄,阴嘱刺客见到持白旄者即刻下手。公子寿知道这个阴谋,劝告太子酾逃走。太子酾认为这是君父之命,不可以逃。公子寿将太子酾劝醉,窃其白旄先行,遂在边境遇难。

诗人直抒胸臆,将自己对二子命运的关切和疑虑和盘托出,真情实意,动人心魄,使读者与她一起关心二子的安危。

鄘风柏舟

泛彼柏舟[1],柏木船儿飘荡,在彼中河[2]。在那河中央。

聃彼两髦[3],那人儿海发分两旁,实维我仪[4]。他才是我的对象。

之死矢靡它[5]。我到死不改心肠。

母也天只!我的娘啊!我的天啊不谅人只!人家的心思你就看不见啊泛彼柏舟,柏木船儿飘荡,在彼河侧。在那河边上。

聃彼两髦,他的海发分两旁,实维我特[6]。我和他天生一双。

之死矢靡慝[7]。我到死不变主张。

母也天只!我的娘啊!我的天啊不谅人只!人家的心思你就看不见啊!

【注释】[1]泛:漂浮。[2]中河:即河中。[3]聃(dàn):头发下垂之状。髦:指古时男女未成年时的发式,即头发从中间分开,梳成双髻,垂在两边,为之髦。[4]仪:“偶”的假借;配偶。[5]之:至。矢:借为“誓”。[6]特:匹,配偶。[7]慝(tè):更改。

【赏析】这首诗的主题,《诗序》认为是:“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朱熹等诸家都同意此说。只有吕祖谦提出怀疑,认为《诗序》无据。清代姚际恒据此认为:“当是贞妇有夫蚤死,其母欲嫁之,而誓死不愿之作。”方玉润亦沿袭此说,并在《诗经原始》中标为“贞妇自誓也”。我们细细品味诗意,《诗序》之说固属无据,姚、朱二人之说也未脱《诗序》窠臼,亦欠公允,这买是一首反抗父母之命、争取婚姻自主的爱情诗。

这首诗共两章,通过女主人公看到漂浮不定的柏木舟,联想到对自己理想对象的怀念,转而对母亲的无理干涉满怀忧愁悲愤,最后诉诸苍天这一系列感情起伏的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情炽烈、真挚坦率、性格鲜明果断、开始觉醒的反对包办婚姻制度的光辉的妇女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墙有茨

墙有茨[1],墙上长的蒺藜,不可埽也[2]。不可以去扫它呀。

中煹之言[3],内室中的那些话儿,不可道也[4]。不可以去说它呀。

所可道也[5],假若可以说起这些话儿哪,言之丑也!那说出来可真丑呀墙有茨,墙上长的蒺藜,不可襄也[6]。不可以去攘除它呀。

中煹之言,内室中的那些话儿,不可详也[7]。不可以去详细地说它呀。

所可详也,假若可以详细地说起它哪,言之长也!那说起的话可就长啦墙有茨,墙上长的蒺藜,不可束也[8]。不可以捆而除之呀。

中煹之言,内室中的那些话儿,不可读也[9]。不可以去公开地传播啊。

所可读也,假若可以公开地去传播它啊,言之辱也[B10]!那说起来可真丢脸啊!

【注释】[1]茨:蒺藜。[2]埽:同“扫”。扫除。[3]中煹(ɡòu):内室、密室。中煹之言,指内室中的暖昧之言。[4]道:说。[5]所:若,如果。[6]襄:通“攘”,除去。[7]详:细说。[8]束:成捆地除掉。[9]读:诵言,宣露,公开地说出来。[10]辱:耻辱,丢脸。

【赏析】本篇与《邶风·新台》堪为姐妹篇。卫宣公既娶媳宣姜为妻,作新台于河上,乱伦于先,欧阳修《诗本义》斥之为“淫不避人,如鸟兽耳”。故《诗序》言及《新台》曰:“国人恶之而作是诗。”卫宣公死,宣姜与庶长子公子顽私通,生子五人,乱伦于后。故《诗序》云“《墙有茨》,卫人刺其上也。公子顽通乎国母(宣姜),国人疾之而不可道也。”如果说《新台》是记录了卫国百姓眦目怒骂,“恶之而作是诗”的话,那本篇《墙有茨》则在情绪上显得舒缓含蓄、委婉深沉。说是“疾之而不可道也”,然而正是在这“不可道”之中,诗篇将宫闱深处见不得人的污秽之事予以其中,将卫国百姓对上层统治者糜烂腐化、荒淫无耻的蔑视尽泄于字里行间,巧妙地尽道之矣。像本篇这样,大胆揭露统治阶级荒淫失政,即使是在《诗经》的民歌中,也是为数不多的。

宋代朱熹注此诗时,曾提出一个问题:此诗揭露宫闱秘事,“其煹甚矣”,然而“圣人何取焉而著之于经也?”朱熹自己的解释为:“圣人所以著之于经,使后世为恶者,知虽闺中之言,亦无隐而不彰也。其为训戒深矣。”(《诗集传》)朱熹加之于孔子头上的“训戒”说,较之孔子的文艺思想,应该说是后退了一步。孔子言及诗,曾谈到“诗”有“兴”、“观”、“群”、“怨”的作用。孔子整理诗经,这种认识必然反映在他的整理工作过程中。《墙有茨》从“观”的社会功用来看,如朱熹自己所说的,可以“考见得失”(《诗集传》),也如郑玄所说,可以“观风俗之盛衰”(《毛诗集解》引郑玄注),但从《墙有茨》的主体倾向来看,似乎更应该强调“怨”,即“怨刺上政”(《毛诗集解》引孔安国注)这样的社会功用。

君子偕

老君子偕老,她和老爷共白头,副笄六珈[1]。玉簪首饰插满头。

委委佗佗,举止大方又从容,如山如河,如河之深如山重,象服是宜[2]。穿了华服很漂亮。

子之不淑,然而你却不善良,云如之何。这又叫人怎样讲。

笑兮笑兮,真鲜艳啊真鲜艳,其之翟也[3]。穿上彩绣衣几件。

轸发如云[4],黑发如云长又美,不屑碲也[5]。不屑用那假发佩。

玉之畑也[6],美玉耳环垂两旁,象之惖也[7],象牙发插插头上,扬且之皙也[8]。额头宽广肤如玉。

胡然而天也,怎么好像天仙哟,胡然而帝也。怎么好像上帝哟。

笑兮笑兮,真艳丽啊真艳丽,其之展也[9]。上穿朱红绉纱衣。

蒙彼绉蒌,内罩上衣葛布衫,是绁袢也[B10]。这是夏日白内衫。

子之清扬,你既眉清目又秀,扬且之颜也。额角方广貌不丑。

展如之人兮,像你这样的人儿啊,邦之媛也。应是国中的美女啊。

同类推荐
  •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饮水词

    《纳兰容若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纳兰容若与《饮水词》的有关内容。
  • 忆往抒怀

    忆往抒怀

    著名作家程树榛是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曾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和《人民文学》杂志主编。2008年推出汇总其近60年创作精华的十卷《程树榛文集》,文集包括小说、报告文学、电影文学、散文、诗歌及评论。2008年后散文创作成为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近日八十高龄的老作家程树榛将其2008年至2014年间创作的散文结集成册。散文分以追忆旧友、域外感受、生活感悟等分六辑,其中多篇在《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报纸刊发。
  •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我们渴望成长,父母却在我们的叛逆中渐渐老去,或许你早已在忙碌中忘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但在品读一路开花文字的同时,总能让你忆起那些尘封心底已然模糊的画面。《目送您老去的背影》为当红青春作家一路开花最新力作,以爱之名,体悟人生。作者以平凡却感人的故事,质朴又温暖的笔触,向我们展开了生活中那绚烂深情的亲情画卷。你有多久没有回家?有多久没有看望父母?本书带你重回心灵最柔软的角落,找回那份久违的感动,学会如何爱,如何表达爱。
  • 我们是否还拥有灵魂

    我们是否还拥有灵魂

    十几个生命故事,写尽了回忆与故乡、理想与现实、思考与彷徨。孤独迷茫的青春,面对社会偏见的彷徨,那些无声又无助的眼泪,那些理想遭遇现实的挣扎……有些人选择向现实妥协,变成“普通人”,然而他们真的幸福吗?有些人不愿意妥协又无力抗争,于是选择逃避甚至作茧自缚。在这个理想碎成一地的现实当中,你是否还拥有灵魂?“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疯疯癫癫的,他们不露锋芒希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唯唯诺诺,不按部就班,他们既不看月光也不捡六便士,他们从不疲倦,他们醇酒美妇求速死。他们用巨大的力量扑向某种天真的事情。”是什么让我们在深夜的荒凉中嘶吼?握紧拳头,是否就不会被生活破坏?
  • 看,这个世界

    看,这个世界

    世界常常简单到不足以撑起一个故事,又常常复杂到难以用百科全书说出一点皮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方式,“我很早就意识到存在着不同的观察方式,因为我是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大都市。……我找不到一个过去,一个我可以进入和考虑的过去,这种缺失让我感到痛心。”
热门推荐
  • 极品萌卫

    极品萌卫

    麦蒙蒙自从继承她爹的遗志女扮男装世袭了皇城护卫,扔在荷尔蒙过剩的男人堆里,整个人生都癫狂了:全民偶像,梦中情人,第一美男白画尘,居然是与她指腹为婚的未!婚!夫!白画尘:“……难道一生要就此尽毁?”麦蒙蒙:“我有那么差吗!”皇帝的心头肉,八岁二皇子,视她为情敌!二皇子:“你不离开啊白白我就下旨杀了你!过家家的时候她答应过要做我皇妃的!”麦蒙蒙:“殿下……臣不喜欢女人啊……再说过家家说的话能作数吗!!!”这些,也!就!算!了!为毛连爱情也来得这么不靠谱哇?!!美男白画尘:“为了培养你身为男人的自觉,我娶你,不要再去祸害别人了。”土豪林御:“贱人,存折上的钱都给你,滚回我身边!”
  • 幸福私家菜

    幸福私家菜

    膀大腰圆,武功高强的寇娘,穿成了现代不受父亲重视的少女寇媛媛。还没来得及适应一下现代的生活,凶残的小三就打上门了!面对无耻的小三,偏心的父亲,懦弱的母亲,怎么办?寇媛媛表示:打回去!
  • 上帝派你来爱我

    上帝派你来爱我

    你若敢在我身上赌,我拼了命也不会让你输。
  • 婚路遥遥遇源而安

    婚路遥遥遇源而安

    (本文一对一,双处双洁,暖爱文)新文《婚期渺渺随远而安》已开,求收藏:《江小姐别来无恙》已完结,欢迎开啃。18岁的路遥遥成了小城的高考状元。恭贺有之,酸溜溜的也有之。高考状元又怎么了,就老路家那穷N代的家境,想出头,难!直到某一年,路遥遥的身影出现在电视上。她站在某大人物的身后,做同声翻译。黑色的收腰套装,利落干净。精致的妆容,姣好的脸蛋,自信得体,让人移不开眼。有人说,真以为她靠自己的呀?不过是祖上冒青烟了,嫁了个有钱人。这话贺思源就不赞同了。他比谁都清楚,他这个爱笑的妻子,付出了多少努力。看到年到三十五六,却仍然身材颀长,俊美无比,更具魅力的贺思源,路遥遥觉得庆幸。幸亏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了他。幸亏她足够努力足够优秀,与他比肩,共携一生。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就是你的样子。没人知道,其实是贺思源先爱上的她。他觉得遥遥就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礼物,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暖软了余生。推荐我的完结文《江小姐别来无恙》《顾少的闪婚甜妻》《病娇男神萌萌爱》
  • 末世重生之至尊女强人

    末世重生之至尊女强人

    一场生化危机的灾难,病毒满溢着全世界。世界变了,丧尸横行,人心诡异。白琳,一个在末世挣扎了整整十年的三系异能者女子,拼死拼活不过是为了失而复得的‘家人’能够在末世中好好的活着,哪知却被‘家人’打着造福人类的幌子,骗进了研究室,受尽折磨而死。直到死前才知道所谓的家人根本就不是自己真正的亲人,不过是利用她,怪不得别人,可恨自己愚笨。一朝重生居然回到了末世前一个月,这次她绝对要好好的活着,为自己而活,不再轻易交出真心。什么‘家人’,什么‘朋友’,讨好巴结想得到她的庇佑,上辈子算自己眼瞎,这辈子别想了。如果没有打主意在她身上,很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就别怪她的心狠手辣。更让她惊奇的是,原来自己复活是一个神奇的空间的功劳,存储、种植、养动物样样皆可,仰天长叹,如此逆天的法宝不好好的利用简直就对不起祖宗十八代。为了一块发霉的面包你争我抢,亲人反目的末世,小弟几枚,大声嚎叫,‘哟,别抢了跟着老大有肉吃’。且看白琳如何带着空间及异能在末世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一步一步变强登上那万人敬仰的宝座。本文正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喜欢末世、玄幻、女强、重生的妹纸欢迎跳坑。PS:一对一文。
  • 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本书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作者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这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
  • 金牌猎人:倾世狐妃帝王宠

    金牌猎人:倾世狐妃帝王宠

    表面温柔,实则心狠寡情的帝君把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宠上了天。御书房,皇妃哭诉:“倾儿姑娘如今已是皇上的人,却丝毫不懂宫中规矩。”“是朕允许倾儿不用向任何人行礼的。”宫人来报:“皇上,倾儿姑娘与凤妃打起来了。”皇上一言不发废除后宫,从此,六宫无妃。宫人再报:“皇上,倾儿姑娘说了一句碎碎平安便把商夏进贡的琉璃花瓶给砸了。”“倾儿可曾被伤着了?”“回皇上,未曾。”“将宫中所有响声清脆的上等瓷品送去给倾儿姑娘。”宫人再报:“皇上,狐狸仙尊要带倾儿姑娘周游列国。”“关上龙央宫的门,放狗,咬狐狸。”幽王谋反,“皇兄若要想要皇位,朕大可拱手让出,若想要倾儿,轮回三世也不可能。”朝臣进言:“皇上,妖孽横行,国家必亡啊!”她勾唇,红衣银发,站在狐狸群中,笑得嚣张恣意:“陛下,你可愿与我归隐山林,从此再不过问朝堂之事?”【超级宠文,女狠男更狠】
  • 半路新娘,捡个豪门老公

    半路新娘,捡个豪门老公

    披着最华丽的嫁衣,在去婚礼的路上,她被新郎推下婚车。她是S市的第一名媛,出嫁当天,也成了第一弃妇。“小姐,需要载你一程吗?”她狼狈至极,他恰好路过,这是他对她的第一句话。“既然你想嫁,我想娶,不如,趁着今天黄道吉日,我们结婚?”车行半个小时,恰好路过民政局,这是他对她的第二句话。于是,一面之缘,两语之分,她披着嫁衣跟一个陌生人照了结婚照,领了结婚证。自此,陷入他的宠婚蜜爱中。被人推进江水,他奋不顾身将她救上来,她问,“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替她裹上大衣,他回,“你是我的妻。”五个字,言简意赅,却同时,更深情不悔。遇上他,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嫁给他,是她这辈子最美的决定。
  • 登越王楼即事

    登越王楼即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