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3000000010

第10章

“不行,人家还要检查了。给他送的好了,人家就骂他。”克华本来和丽萍正在哄着外甥女英英玩积木,看见聪莉进来后,一问知道周奇已经出来放炮了,他便把英英扔给她们两个,准备往外跑,可他一听见周大姨的话,就顺口说了这么一句。接着他又对母亲说:“妈,我跟少奇他们放炮去呀。”说完,他在火炉台上点着一根旧鞋带,推开门帘就跑了出去。

“过年前,给俺爸爸做了一件大衣,是让皇泰后牛师傅做的,花了十块钱手工费。人家做得可细了,一点都没浪费……刚做好,俺爸爸就住进去咧,这下他也不能穿咧。他说让小向穿了哇,我都有点舍不得……不过反正放得也是放得,穿就穿了哇。你看,他穿上还挺合适,还在院里牛×了。”说着,杨秋华朝外喊了一声:“你还不回来?快回来包饺子来,一会儿还要送饭去了。”

“噢……说完这句话,我就回去。”门外的向亦谭应了一声。

“你们晋钢医院咋样?”周武兰问。

“还不是那样子。俺们病理室又没人来诊断,一年多咧,还没有做过一个切片了。听工宣队的说,要让俺们去门诊了。我还想去了,门诊认识的人多。现在请假的人多,给谁开张假条,他不给你办点事了。”秋华姣白的面孔亮亮的闪出一层浮光来。

“正好,小秋,你是搞病理的,我想问问你:我嫂子最近光出血,是不是……她挺害怕,也不敢告诉我哥。”

“定期不定期?”

“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来点,还有味。”周武兰紧抽着两颊。

“这,这也不好说,得切个片,看看才能知道了。你先让她到二院去做个切片。用不用我去找找我的实习老师……不过,你嫂子人家还用找人?巴结的人多了。先做个切片看看哇。”

“切片准不准?”

“一般来说挺准的。二院的,咱们山西的准确率是百分之八十多。你们还可以拿上片子到北京去让人家看看么。不过,你不要害怕,这情况多了,敢都是不好的病,说不定还是炎症了……俺们邻居就多少年了,她老头老骂她,她又舍不得花钱去做病理。就那么瞎凑付了,现在人家不是也活得好好的……还担水了,七八年咧哇。”

“这病一般从发现到不行,一共有多长时间?”

“唉呀,你看人家周大姨说的,咋能不行,老了……你,这倒把我给问住咧。一般发现了,都到了晚期咧。不过,你们这也不要紧,就是点出血。”秋华没有敢正视周武兰的焦急。

“她大姨,你不要着急。告诉你嫂,慢慢调养哇。”宋淑卿此时已经拌好了馅,把馅碗放在床沿上,准备包饺子。她跟周武兰说:“你吃点柿饼豆子,这是咱们长治老家的东西。”

“小秋,我哥嫂那需要个人。我哥他刚刚开始工作,也不能因为我嫂的事让他分心。要不,我和我哥说说,把你借调过去行不行?”

杨秋华不能说是个随和的人,骨子里是很要强的。无奈这十几年来的一次次经历,让她不得不改掉个性,去屈从这个社会,跟上形势。先是1960年参加高考,她成绩很好,本来能到北京去上一个好学校,但就是因为父亲杨忠奎的问题,结果只去了个山西医学院。她伤心地哭了好些日子。65年毕业分配,她又是从太原市来的学生中唯一一个去小县城工作的人。这也是沾了她老子是反动军官的光。听到消息后,她着急,她伤心,但她举目无助,只能等待派遣。当时杨忠奎也是心里着急万般无奈,自己又不能出面帮助自己娇惯大了的女儿。正当一家人甘心认命的时候,突然听说一个留到太原市里的学生由于父母的疏通又分配回到北京去了。谢天谢地!那么自然这个空缺的名额就轮到了杨秋华,不过人家最终还是把她打发到了离市区很远的晋钢职工医院去了。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吧。一家人万分庆幸,又百感交集……接着就是她的婚事。杨秋华人长得漂亮,就和当年的宋淑卿一样。白晰,丰满,五官舒展,个头儿在女人中算是较高的那一种。身材很好看,她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住过往的目光。再加上她那一口纯粹悦耳的太原话,更是牵扰的男人们不但愿意观其身,更想听其言,因此在医学院里得了个“锦绣美人”的绰号。男学生,包括那些男老师们在内都想多看她几眼,都想多跟她说几句话。也不乏有些想同她套近乎谈恋爱的,但一考虑到她有这么一个老子,将来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就都退避三舍,另择佳配去了。可是她的美貌又无法让人忘怀,有些学生恶作剧,想摆平内心的孤恋和无奈,就又给她送了个“反动美人”的称号。杨秋华就是背着这“反动美人”的名号在别人的惊羡和指指点点中度过了她五年的大学生涯。工作以后,她时时刻刻牢牢记着分配时的痛苦经历,再加上别的医生们的现身说法,她一心想找个政治上硬邦家庭背景靠得住的男人作女婿,其他条件都可以一律放低。因此当有人给她介绍向亦谭时,她一听此人的政治条件,其它的也就没有多考虑,便一口答应了下来。她想这总比那些嫁给锅炉工、炉前工的同学们强吧……

向亦谭是东北人。他父母在十三冶上班,两人都是老技工,老党员,正宗的工人阶级,在单位里很吃得开。刚解放不久,他们就到了太原,向亦谭也可以说是在太原长大的,不过他的口音里还混有东北腔。一米七的个子,看上去还没有杨秋华高。时间一长,要面子的杨秋华都不愿意跟他相跟上上大街了。向亦谭皮肤也黑,所以夫妻二人吵架,秋华老是骂他黑驴黑鸟。不过他身体结实,就像个黑瓮一样。每天吃得是玉茭高粱面芥疙瘩白菜帮子,也不知他哪来的那么大劲头,常常把杨秋华折腾得睡不好觉,白天还打瞌睡。不过向亦谭有一个长处,就是工作上认真卖劲。他是从技工学校毕业,分配到晋钢钢研所工作的。他肯钻业务,深得领导的赏识,成了技术尖子,很快就入了党。他入党不久,就有人向他介绍杨秋华。他开始还犹豫,怕自己受到连累,但一见到杨秋华,便被杨秋华的美丽所倾倒。他一想自己无非也就是个工人,钢研所大学生有的是,今后有什么提干升职的事,怎么也轮不到自己,不如娶个好老婆过此一生拉倒了。他顾不得父母的劝阻和有些同事的提醒,便和杨秋华结了婚。66年他们有了一个女儿,这个时候,文革已经开始,便给女儿取名向文英,小名英英。

文革刚开始那一阵子,向亦谭也是红卫兵,可他并不想造领导们的反;他是党员,又不能不参加运动,因此他只是参与了一些批斗被称为是地富反坏右的黑五类分子的活动,所以就有人说他是假积极真保皇;再加上他老丈人杨忠奎的问题,有人骂他是阶级异己分子,扬言要从革命造反队伍中清除掉他。在这种情况下,他才给领导们贴了大字报,揭露钢研所只抓技术科研不抓阶级斗争的修正主义路线。后来他参加了山西工人红色造反兵团在晋钢的组织,不久就成了积极分子,还当上了负责文攻武卫的头头,参加过几次武斗。这几年过来向亦谭参加运动的劲头越来越大,好像就和有了瘾一样,他从内心深处也渐渐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党和国家才能永不变色,人民才能不吃二茬苦,受二茬罪……可是对立面总是干扰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破坏运动的健康发展……那还不得跟他们干哪……因此他参加兵团组织的活动也越来越积极了。起初杨秋华也在他的影响下参加了兵团组织。不过杨秋华可没有那么大的劲头,她只觉得兵团人多好有个寄托罢了。到了69年太原当时的形势是红总站、决死纵队为一派,是省革委核心小组掌握的群众组织;兵团、红联站是另一派,属市核心小组控制。新太司是杂牌军,是个哪派都不靠的组织,但却是个墙头派,哪一派得势,它就跟哪一派联合。省革委机关和所属单位基本上都是红总站这一派掌权,市革委及所属厂矿单位都是由兵团红联站的掌权。晋钢是兵团人多,由兵团掌权。从68年开始各地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向各机关事业团体和学校派驻工宣队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改造知识分子,用毛泽东思想去占领被资产阶级把持的机构,支持那里的左派,领导那里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乘此机会,各派都想派自己的人去这些单位。名誉上是夺资产阶级的权,实际上是占领阵地,扩大影响和组织。按照两派互相攻击的话说,就是占山头,搞派性,拉大旗做虎皮。晋钢派驻的单位主要是医院、学校和一些文化机构,太原十中就是他们的一个进驻点。

在晋钢,当然是兵团说了算。当时,十中又是红联站核心力量所在的一个学校,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说,谁要夺了十中的权,谁就当了红联站的家。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因此各派都对十中垂涎三尺,也都对十中两派组织的意向和彼此力量的消长十分关注,总想将自己的影响施加进去。既然现在把派工宣队的任务交给了晋钢,那就等于把这块肥肉送到了晋钢兵团的嘴里。晋钢兵团对此事也十分重视,他们选择精兵强将组成了工宣队,其目的就是想把十中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又使红联站和自己的关系更加紧密。向亦谭是兵团的骨干,又出身在工人世家,根正苗红,理所当然地成了工宣队的一员;又考虑到他在组织内的职务,还让他当了副队长。现在和他在院里说话的解家大闺女解湘萍就是十中红联站的广播宣传员。刚才周武兰过来听到的就是他们占驻学校大楼后的一些事情。但是杨秋华对向亦谭积极参加兵团的活动一向就反对,她尤其看不惯向亦谭当了头头以后就没白没黑忙着不回家的做法,为此夫妻俩经常吵架。再加上他们住的房子就在马路边,经常有对立面的人往他们家窗户里扔砖头石块等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就越发增加了杨秋华的不安全感。她竭力劝说向亦谭少管点事,所里没事就多在家里呆呆,也和别人一样做个逍遥派,但是这些话向亦谭根本就听不进去。向亦谭脾气暴躁多疑,所以俩人一谈到这个话题,就要吵。杨秋华说到伤心处,常常拿向家穷,向亦谭挣钱少养活不了她们母女俩来数落他。向亦谭一急也拿揭杨家的老底来刺激杨秋华,还挖苦说自己没能升上去就是因为受了杨家的拖累……有时俩人还要大干一场,闹得乌烟瘴气,结果双双都精疲力尽。杨秋华对这些都非常反感伤心,常常痛哭流涕地向别人诉苦。时间一长,两人的心理距离越拉越大,夫妻生活也越来越僵……今天是过年,杨秋华为了安慰母亲,照顾一下家里,顺便也想趁送饭的机会看看父亲,就放下架子,领着向亦谭和女儿回来了。现在周武兰提出要给她调换个工作岗位,她一想这不正好可以换一个工作环境,摆脱一下夫妻矛盾给自己及周围造成的影响吗,还可以为自己的将来摸摸关系……于是她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行哇,我愿意。”

“这也可以给你爸爸找点药。”周武兰又看了看杨忠奎的照片。

“不过,大姨,你先不要给小向说,他要是反对,晋钢不放我,咋办呀?”杨秋华看着门外,压低声调激动地说。

“这不要紧。让我哥给市革委的头头说一说,他们跟晋钢一说不就行了。每月还有12块钱的值班费。”

“真的!这可要好好谢谢你了。”杨秋华笑口一张,露出了一排整洁光亮的牙齿,脸因激动兴奋而韫红。“不过还是不要让他知道的好。那二百五坏起来谁也没有办法。他要是给你胡闹开了,谁还敢替你说话了?”

“好吧,那就先不说。”

“谢谢你大姨了。”宋淑卿听到这里也高兴地补充了一句。

三个女人正说着,向亦谭一掀门帘进了屋。

“向队长,最近忙什么呢?”周武兰赶紧打了个招呼。

“瞎忙。周老师,你坐……嗳,你们十中的学生头真难剃!谁都不服谁。有些事也不请示就瞎干,出了事他兜着走?”向亦谭显得有点无可奈何。

周武兰知道他说的是邵率滨放走魏孝端一事。她心里清楚,魏孝端和邵率滨都是北京人,说不定在哪里有着什么说不清的关系呢,但她没有说出来,只是笑了笑,便去哄逗英英玩去了。

“你还不赶快把大衣脱下来包饺子,还等甚了!以后外面的事,少在家里说。”杨秋华催促着向亦谭。

向亦谭向丈母娘拜了个年。他脱下大衣,露出了里面的新衣裤。上身是一件蓝涤卡遮扣褂子,下身是劳动布工装裤,脚上穿着一双黄色翻毛皮鞋。他顺手把手表摘下来就开始包饺子。

周武兰看见这一家人正在忙着做饭,也没有多坐,就对杨秋华说了声:“就这么说定了——啊。”说着就走出了杨家。

……

下午很早,周武兰一家三口就回来了。她只留下聪莉跟几个表兄表姐再玩几天,好过个年。这是一反常态的,平常她很愿意跟哥嫂多呆些时间,聊聊家常。可是今天她回来后却感到很累,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烦躁和压抑。周武翔是刚刚被结合进省核心小组的。他以前的房子被人占了,一家人就先住进了迎泽宾馆,这过年饭自然就由宾馆方面提供。

今天周武翔是特意等妹妹一家人来吃饭的,然而周武兰对这一桌子山珍海味却并没有产生什么兴趣,就连她平时特别爱吃的油焖红虾、糖醋鲤鱼和三鲜饺子她都没有动几下。本来是想来换换玉茭面肚子,饱饱胃口的,可是现在她只是坐在那里愣愣地发呆。她只听着哥哥又一次说起她的入党问题。周武翔说,文化大革命以前写的入党申请书不算,新的形势要有新的内容。特别要写上对运动的认识和跟资产阶级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决裂。要改掉小资产阶级作风,主动跟工人阶级合作,定期向工宣队汇报思想……周武翔说到动情处,喉结仍要发颤,他不得不停顿几次来把他的话说完。他说他以前对武兰在政治上关心不够,今后要多多注意……他说到邹家斌时,语气稍稍缓和了些,语句也连贯了。他用手绢擦擦细白方阔的脸盘,擤了擤鼻涕。这个时候,倒是邹家斌显得有些坐立不安了,老是在给周奇夹菜。也不知道是手发抖的缘故,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他有好几次都把三鲜饺子掉在了桌子上。周武翔说,家斌这方面做得也不够,不能光顾自己。不仅你要跟上形势,也要带上兰子好好学习改造思想。这第一份申请书就由你给她打底稿,让她抄好送给工宣队……邹家斌不住地点头,满脸涨得通红,心思显得格外沉重。周武兰只是因为说了句“我不知道该咋写?”就受了哥哥一顿训斥外,剩下的时间就一直一言未发。吃完饭,她问了问嫂子的病情,顺便提到了借调杨秋华的事,周武翔也没有多问就答应了。周武兰等安顿好聪莉后,就和丈夫儿子离开了迎泽宾馆。

同类推荐
  • 白色密室

    白色密室

    盈盈满月照耀着皑皑的雪地上他艰难地举步摇摇晃晃地终于到了屋内哦不?!瘫倒在沙发上的人背上赫然插了一把刀……从气象图的不连续线来看,中午过后便会下雪,但没想到下得这么大。刚开始时,只见雪花飘浮,入夜后逐渐变粗,有如鹅毛般的牡丹雪,看起来会下一整夜了。可是没想到,在九点前,又戛然停止了。照例,这次的气象预告又与事实相差甚远——但也不应讥讽那些气象专家为“白吃纳税人血汗钱的蛀虫”。
  • 鬼节

    鬼节

    铁蛋与红旗老板交手那天正好是鬼节。鬼节是迁坟祭鬼的日子。按理说,铁蛋这天不该到市场摆摊,该去给老爹老妈圆坟。本来清明就没去,这一大夏天的,二老坟头还不知什么样了?没准都成老鼠窝了也说不定。铁蛋想到此处,就埋怨起大民来,说大民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点儿人情道理都不懂;说大民是财迷打底儿,见着钱眼儿脑袋就使劲。
  • 王小波全集(第七卷)

    王小波全集(第七卷)

    王小波无疑是当代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1997年4月11日,正值他创作巅峰之时却因心脏病突发英年早逝,留给读者无尽的惋惜和怀念。然而,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第七卷收入原《白银时代》中的《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15》和原《黑铁时代》中的《2010》等四部。
  • 孝心不打折

    孝心不打折

    本书精选了名作家孙瑞林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刊物中,发表的39篇故事,约十四万字。每个故事或颂扬一种人生积极的态度,或把深奥的道理,融入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之中,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其中的《孝心不打折》获得“2005年中国最有影响的故事”优秀作品奖第一名、“首届中国故事节银奖”,并被改编成电视剧;《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学(新故事创作)入围奖。
  • 命案中的语文生活

    命案中的语文生活

    高考结束,女儿赶忙估分。看她脸,拿下重点小菜一碟。然后填志愿。她把表格递我面前,想听我意见,我觉得还是由她自己来定夺最好。所以我离开,让女儿独立思考。反正还有好几天,时间来得及。高考后是中考,这个夹档我清闲。我在初中语文组任组长,不带班,趁着有空,我请假出门。手机当的一声,是短信:您还记得七年前的卫国小学吗?请先生本月二十九日夜十点半,准时返校,我愿在那里与您重温旧情。底下没留姓名,手机号陌生,会是谁呢?最初我猜,肯定是谁开玩笑。短信一旦让老婆看见,就算她相信我正经,可面对女人勾引,她会怎么办?这年头,给两口子之间造出几个不和谐的谣言,几乎是造谣者们惯常手法,毫无创意。
热门推荐
  • 神医

    神医

    作品描绘了北京京西的历史、风情、传奇,是京味文学的最新收获。小说风格独具,人的欲望和土地上的生态浑然交融,既描摹世相、又届时人性,耐人寻味、撼人心魄,与果戈理描写乌克兰风情的经典小说《狄康卡近乡夜话》有相同品质。虽是地域的,却是民族的,是解读当下中国农村、农民,对国民性进行反思的形象读本。
  • 如意小郎君

    如意小郎君

    21世纪双料硕士,魂穿古代。没有戒指,没有系统,没有白胡子老爷爷,连关于这个世界的记忆都没有……贼老天,开局什么都没有,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这让我怎么玩?腹中饥饿难耐,心里郁闷透顶,唐宁忍不住抬头竖起中指:“贼……”有一物从天外飞来,正中额头。抱着大红绣球,晕倒之前,他只想问一句:“哪个杀千刀给绣球里塞了石头!”再睁开眼时……有丫鬟笑靥如花:“姑爷,小姐有请!”有女子眉眼如画:“相公,妾身有礼!”
  • 迳庭宗禅师语录

    迳庭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混在异界的卡牌领主

    混在异界的卡牌领主

    这里是奇幻的恐怖世界魔兽很恐怖,没事我有卡牌死亡骑士来了,不用跑我有卡牌什么有亡灵,不要害怕我有卡牌居然还有远古的不死巫妖,别怕我有卡牌………………新书(长生不是道)已发布
  • 日月星辉都似你

    日月星辉都似你

    她以为自己可以像小说里的女主一样犯蠢地吸引男主的注意,但事实证明完全是她想太多,第二天他已完全不记得那事,更没记住她这人,应该说当时他就觉得她是路人甲乙丙丁中的一个……三年多后他终于开始注意她,然而对她的评价是“蠢”、“有心理疾病”、“精神病人”、“恐怖”……她暗恋他多年而他从忽视她的存在到开始注意并嫌弃她,再到两人相互接触了解,从高一到高三,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们一起经历很多事一起成长。高一时,她和他逐渐走近;高二时,她和他幼时造的“孽们”都来讨债;高三时,她和他,如天上的日和月,明明相爱却无法靠在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宝寻娘:捡个爹爹

    萌宝寻娘:捡个爹爹

    因为有一个冷面,冷心的爹爹,两只萌宝就想到从小就没见过的娘亲,决定偷出邪医谷找娘亲,本想找个包吃包住兼陪玩的,没想到给爹爹捡了一个大麻烦!娘也找不了了,爹爹也变了。
  • 吃货偷心之时光为眸

    吃货偷心之时光为眸

    跑步是为了多吃夜宵,卖艺是为了求口美食,她是KTV果盘杀手,也是小吃街神话传说,妄图称霸武馆食堂,连白前辈的私藏灵药也不放过!别人是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她是煎炒烹炸啥啥都吃。她的口号是什么?江湖儿女没有几分饱,要吃就要吃到肚爆!“师姐,除了吃,你的猪生还有什么追求吗?”“吃难道还不值得终生追求吗?”“那师兄呢?”“师兄不用追的啊,他说等我长大,他就也给我吃掉!”
  • The Memoirs of Marie Antoinette

    The Memoirs of Marie Antoinett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蔷薇航班

    蔷薇航班

    褚穆是最年轻的驻德外交官,霸道强势、杀伐决断、喜怒无形。舒以安幸运地见证了他从一个青涩的少年成长为成熟稳重的男人,可惜那些最好的时光,陪在他身边的不是她,而是她的学姐陶云嘉。陶云嘉为了留学后能进入外交部就职,轻易接受了褚穆父亲的提议,背弃了这段感情。所以当褚穆突然向舒以安求婚时,舒以安妄自菲薄地认为,或许他只是想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而已。在爱情面前,理智早已无处栖身。纵然舒以安有着百转千回的疑虑,都敌不过褚穆的一句“嫁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