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2000000005

第5章 说称号(2)

成都在古时李冰治水之后,有两条江绕城而过,一曰流江,一曰沱江。以前代记载看来,这两条江并不像现在的样子:一由西向北绕而东南,一由西向南绕而东南,这样的分流,是在唐僖宗时高骈建筑罗城后始然。之前,这两条江都是平行并流,都是由西向南绕而东南流去,故左思的《蜀都赋》才有这一句:“带二江之双流”,言此二江并流,如带之双垂也。同时刘逵为之注释亦曰:“江水出岷山,分为二江,经成都南东流经之,故曰带也。”我们必须知道流江、沱江是平行而并流,才能明白《华阳国志》所说:“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濯它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所谓濯其中者,乃濯于流江之中,所谓濯它江者,即指其并流之沱江也。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虽引《常志》,而就老实这样说了:“夷里道西,故锦官也。言锦工织锦,则濯之江流(照林修《华阳县志》,实应写作流江,已见前。)而锦至鲜明,濯以它江,则锦色弱矣,遂命之为锦里也。”倘若沱江在城北绕东而南流,那吗,锦工在城南江边织锦,无论如何,也不会特别跑到城北或城东去洗濯,而又批判他不好。即因流江适于濯锦鲜明,所以此一长段流江,也才称为濯锦江,简称之曰锦江、曰锦水。此一片地方,即名锦里。锦工傍流江而居,特设一种技术官员来管理之,并在工厂周遭筑上一道挺厚的墙垣,一用保护,一用防闲,这就叫锦官和锦官城,简称锦城。

如此说来,锦官城实在成都之南,夷里桥大道之西的流江之滨。在西汉以后,这种组织已废,锦工们便已散处成都城内,故《常志》、《李记》说起这事,才都作故事在讲。然而何以会把成都傅会成锦官城呢?说不定在隋朝蜀王杨秀扩展成都时,旧的锦官城故址竟被包入,或者挤进郊郭,混而为一,因而大家才把成都城用来顶替了这个特区的名字。林修《华阳县志》以为由于宋朝欧阳的《舆地广记》有成都旧谓之锦官城,一语之误,则是倒果为因,于理不合了。

锦官当然是管理织锦的一种专贾,像这类的官,汉朝相当多,犹之抗战中间,孔祥熙这家伙在四川所设的火柴官、糖官等等一样。汉朝的四川,除了锦官外尚设有工官、铁官、锦官、橘官、盐官,但皆不在成都附近,可以不谈。在成都城外,接近锦里左近的尚有专门管理造车的官,叫做车官,而且也像锦官样,有一道挺厚的墙垣,以为保护防闲之用,叫做车官城。《华阳国志》说:“西,又有车官城。其城东西南北,皆有军营垒城。”看来,规模比锦官城大得多。当时四川初通西南夷,而车道通至夜郎国外,平常交通以及军戎大事,无不以车,故汉时在成都造车,确是一桩大工业。不过车,毕竟是普通工业,不如锦之特殊,其后湮没了终于就湮没了,所以不能如锦之保有余辉者,即普通与特殊之判别故也。

织锦是成都的特殊工业,其所以致此者,由于成都在古代有这种特产:蚕丝。此事且留待后面说到蚕市和蜀锦时再详。现在我要告诉大家的,即是这种特殊工业已没落了,虽然在历史上成都曾被南诏蛮人围攻过几次,并掳走过若干万巧工,但是终不如张献忠在清顺治三年由成都撤走时,把所有的技工巧匠剿杀得那么罄尽,故丹遵泗的《蜀碧》乃说:“初,蜀织工甲天下,特设织锦坊供御用。至此,尽于贼手,无一存者;或曰,孙可望独留十三家,后随奔云南,今‘通海缎’其遗制也。”《蜀碧》系清嘉庆十年(公元后一八六年)出版的,所谓今之“通海缎”,不知是指清初而言吗,抑指嘉庆年间而言?总之,“通海缎”绝迹已久,无可稽考。

岂止“通海缎”绝迹,即光绪年间曾经流行过一时的“巴缎”,和民国初年犹然为人所喜爱的“芙蓉缎”,也绝迹了。迄今尚稍稍为人称道的,仅止作为被面的一种十样锦缎,以及行销西藏的一种金线织花大红缎,然而持与偶尔遗留的宋锦比起来,则不如远甚!蜀锦已落没了。关于锦官遗迹,只有东门外上河坝街还有一个锦官驿的名称,大约再几年,连这名称也会澌灭了。成都县衙门侧近的锦官驿,不是早随驿站之裁撤,而连名称都没有了吗?此外,成都尚有一个不甚雅致的别号,叫龟城。龟本来是个好动物,中国古人曾以龙凤麒麟配之,尊为四灵;又说龟最长寿,与白鹤相等,故祝人之寿,辄曰“龟鹤遐龄”;并且以龟年,龟寿取名者也不少,明朝人尚有以龟山为号的。大约自明末起,规定教坊司只能戴绿头巾,着猪皮靴,骑独龙棍,到处缩头受气,被人形容为龟之后,这位四灵之一,于是方被世俗贬抑得不屑置诸口吻。我说,这未免太俗气了!谓成都为龟城,始于扬雄的《蜀本记》。此书已失传,惟散见于各家记载所引,其言曰:

“秦相张公子筑成都城,屡有颓坏,有龟周旋行走,巫言依龟行迹筑之,既而城果就。”到宋朝乐史作《太平寰宇记》,便演化得更为具体了,大概后来的传说都根据于此。他说:“成都城亦名龟城。初,张仪、张若城成都,屡坏不能立,忽有大龟出于江,周行旋走,巫言依龟行处筑之,城乃得立。所掘处成大池,龟伏其中。”这种传说,在古代原极平常,因为筑城乃是大事,如其不能一次成功,其间必有什么原由,而在屡筑屡坏之余,忽然又筑成了,这其间必又有什么神助。比如胡三省注《通鉴》引晋《太康地记》说马邑之所以名为马邑一样:“秦时,建此城,辄崩;有马周旋走反覆,父老异之,周依次筑城,遂名马邑。”马邑是山西之北、雁门关外,由大同到朔县铁路旁边的一个小城,现在虽不重要,但在历史上倒是一座名城。北方是干燥的黄土高原,故于筑城不就,云得其助者为马;成都泽洳多水,云得其助者,便是龟了。马邑、龟城,情形相同,恰好又可作对联。

龟城又称龟化城,一写作龟画。扬雄所言,是否可信?我以为只是故神其说而已。五代时,李昊作《创筑羊马城记》有云:“张仪之经营版筑,役满九年”,成都城之初筑,虽不见得就费了九年之久,想来一定花费了不少时间。为什么呢?就因为成都当时在李冰治水之前,满地尚是洳泽,土质疏劣,筑城极不容易,屡筑屡坏,便因此故。唐僖宗时,王徽作《创筑罗城记》,就曾说道:

“惟蜀之地,厥土黑黎,而又硗确硗确:地土坚硬而不肥沃。版筑靡就。”这是实情。至何以会说到龟的身上?王徽《记》上比较说的颇近情理,他说:“蜀城即卑且隘,像龟形之屈缩。”这更明白了,换言之,即是说成都城虽建筑在平原上,却为了地形水荡所限,不能像在北方平原上那等东南西北的拉得等伸而又廉隅,却是弯弯曲曲,弄成一种倒方不圆,极不规则的形势,很像龟的模样,故称之曰龟城。龟城者,像龟之形也;再一演绎,便成为“依龟行迹”,于是龟就成为城的主神了,似乎成都城之筑成,全仰仗了乌龟的助力。

先是傅会一点乌龟懂得筑城术,倒没什么要紧,顶不好的就是还要在龟的身上,傅会出一些祯祥灾异的色彩,那就未免无聊。例如通江李馥荣在清康熙末年所著的《滟囊》,叙到流寇摇天动、黄龙等十三家,和张献忠将要屠杀四川时,便先特提一笔说:“崇祯十七年,成都濯锦桥下绿毛龟出,约五丈为圆,小龟数百相随,三日后入水不见。”同样,在叙到吴三桂将要反叛清朝,派兵入川之年,又先特提一笔说:“康熙十二年癸丑,成都濯锦桥下绿毛龟现,大如车轮,见背不见首;有小龟数百,浮于水面,三日后乃不见。”如果《滟囊》所记二事都确切可信的话,那就太稀奇了!三十年间,同样大小的绿毛龟,带着几百只龟子龟孙,特为向大家告警,不上不下,偏偏在东门大桥的顶浅而又顶湍激的水中浮上来,也不怕喜欢吃补品的人们将其弄来红烧清炖,居然自行示众三天,悠然而逝,这岂是物理?也不近乎人情!大约只是由于成都原有龟城之说,不免把龟当做了成都的主神,认为主神出现,便是这一地方有刀兵的先兆。但李馥荣也并非故意造谣,说大龟出现,本亦有据,王士祯的《陇蜀余闻》,就有一条同样记载说:“成都号龟城,父老言,东门外江岸间,有巨龟大如夏屋,不易见出,出则有龟千百随之。康熙癸丑,滇藩未作逆时曾一见之。”按王士祯即清初有名诗人,号贻上,别号渔洋山人者,是也。此人曾两次入川,第一次是康熙十一年,奉命到成都来当主考,是时成都才被清兵收复不到十三年,城郭民舍都还在草创之际,他作了一部《蜀都驿程记》,描写当时大乱后的情形,颇为翔实;第二次是康熙三十五年,奉命到陕西祭华山,到成都来祭江渎祠。这时是在平定吴三桂之后,四川业已步入承平阶段,他作了一部《秦蜀驿程记》,描写成都,较第一部游记为详。此外,他又写了三部笔记:一曰《香祖笔记》,一曰《池北偶谈》,一曰《陇蜀余闻》,都有关于四川的耳闻目睹的记载。尤其最后一部,记得更多,上面所引记大龟那段,便是一例。

可见成都东门外,在康熙十二年癸丑,出现主神大龟一事,实在由于故老传说。《陇蜀余闻》尚能比较客观的说是出现在江岸间,不过太大了,是否有关灾异,他还未曾确定,只是说明其与成都号称龟城为有关联而已。事隔二十余年,到李馥荣的笔下,于是就由一次出现,演为二次;由泛泛的江岸间,演为确指的东门大桥之下;由与龟城的偶合,演为主神的预兆。我说,《滟囊》的话,诚然不可靠,《陇蜀余闻》的话,其可靠也只有一半,即是说,成都城外江水中或有几头较寻常所见为大的大乌龟,偶尔浮游水上,但是绝不能大如夏屋,大如车轮,大至周圆五丈;如其不在流水中的老龟,或许背壳上生有一些苔藓之类的东西,乍眼看来,好像是绿毛,但若潜伏在湍激的水中,尚未必然,则绿毛之说,显为傅会,至于前后两次都在水面自行示众三天,那更说不通。

总而言之,龟是寻常介类,到处可见,即令大如夏屋,也并非什么了不起的东西。若说它与成都城有关系,则是古人有意傅会,至于引经据典,像一般野老样,说成都人动辄骂人为“龟儿子”,便由于成都初筑城时,是凭了龟鳖之故,那吗,重庆人之开口老子,闭口老子,则又如何解释呢?

同类推荐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

    《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是作者在扬州大学读博期间完成的博士论文,这一选题的直接意图是针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的自觉”而提出的,这是从上世纪初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文学史老话题。为什麽这个问题一直为学界感兴趣呢?因为“文学的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文学转型。今夭我们所见的文人文学的基本格局,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所以,弄清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它涉及古代文人文学建构历史过程,同时还隐含着古代文人文化品格建树的若干资讯,许多学者封此感兴趣是有理由的。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一书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辽沈地区老字号的缘起、特色、掌故与传承,并对新时代辽菜菜品的研发进行了探讨。同时,该书也对辽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该书为人们读懂辽菜,并通过辽菜文化理解关东风情提供参考。
  • 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本书主要内容为:古老的建筑,追踪第八奇迹——琥珀房子的秘密,奇妙的旅行——马可·波罗游记之谜。
热门推荐
  • 哥斯拉王朝之末日的祈祷

    哥斯拉王朝之末日的祈祷

    此书由于实在太烂已废,旧粉请移步新书,经典元素仍会保留
  • Herland

    Her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ollected Poems 1909-1962

    Collected Poems 1909-1962

    'Each year Eliot's presence reasserts itself at a deeper level, to an audience that is surprised to find itself more chastened, more astonished, more humble.' Ted Hughes Poet, dramatist, critic and editor, T. S. Eliot was one of the defining figures of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This edition of Collected Poems 1909-1962 includes his verse from Prufrock and Other Observations (1917) to Four Quartets (1943), and includes such literary landmarks as The Waste Land and 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
  • 野蛮公主拽恶少

    野蛮公主拽恶少

    【雪熠宫出品】她,夏若沫。有着华丽无人能及的外表。有着豪华奢侈的公主生活。他,崔熙晨。有着帅气酷似张根硕的外表,开朗的性格却因为前女友的不告而别而一夜间变得冷酷无情。直到他遇到她,这个跟他前女友有着那么相似的眉眼。而且要比他的前女友还美的女孩子,他愣住了。她到底是他的代替品还是他的真爱?当他前女友回来跟他说当时的苦衷时,他是原谅她?还是继续与夏若沫在一起?
  • 凛冬之变

    凛冬之变

    追魂覆影的龙兽,身具蛮力的泰坦,饥不择食的巨魔。异界入侵,人族崛起。古老而又隐秘的存在,为拯救世间而迸发出惊人伟力。这一切的开始,都要从凛冬之夜过后,人类政府设立‘神师专业’说起。
  • 爱在不言中

    爱在不言中

    本书内容有,《爱在不言中》、《爱他就爱他的家人》、《茶山的歌者》等。
  • 灵界

    灵界

    他父亲是灵界至尊势力的一名天之骄子,但因为某些原因被打落凡尘,修为尽失,成为一个废人。他母亲是至尊势力冰灵宫圣女,将来要嫁给升龙阁第一天才。路钧偶得灵界一位至尊遗骨,融入己身,得传承,战八荒,震慑九天,打上至尊势力,为父亲报仇,找回母亲的记忆,杀仇敌,成就灵界掌缘生灭。
  • oz国历险记

    oz国历险记

    《OZ国历险记》是弗兰克·鲍姆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著作。它主要讲述了堪萨斯小女孩多萝西的故事。在龙卷风袭来的一天,多萝西和她的小狗托托被威力无比的狂风吹到了美丽而神奇的国家——OZ国。为了重返家乡,回到收养自己的亨利叔叔和伊姆婶婶身边,她历经千辛万苦和种种惊险。在寻找回家的路的漫长旅途中,不断有新的伙伴参加进来。首先是渴望能够得到一个聪明头脑的稻草人,其次是想要获得一颗善良的心的白铁樵夫,最后是想要拥有足够勇气的胆小的狮子。这些为了实现各自的愿望而走到一起的朋友们,成为了亲密的伙伴。他们患难与共,相互扶持,一起经历了那些不可思议的奇特之旅。
  • 鉴宝女王

    鉴宝女王

    碰见自己的豪门未婚夫和好姐妹缠绵,心灰意冷,发生争执,意外伤到额头,本以为命已休,却没想到,医院养完伤后,竟然有了鉴定古玩和透视能力。
  • 天行众3:秒杀者

    天行众3:秒杀者

    命运的作弄让日夜牵挂的身影再度渺茫,但老天还是待他不薄,师徒二人得以再聚首。在竞技场上写下传说的天行众踏出奴隶区,为撼动量子大陆天下局势,揭开序幕!三年之约,兄弟各奔前程,为了心中牵挂的身影,只身朝向未知之界迈进,殊不知死神的脚步再度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