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6100000007

第7章 爱是想碰触又收回手

有一封邮件,说她从初恋到现在都是一个男人,现在两家在商量结婚了,男朋友很坚定,对她也很好,她却开始犹豫了,她说见过越来越多优秀的人,感觉男朋友除了对她好,一切都蛮普通的,开始觉得最好的年华都给了他,以后一辈子都只能爱一个人,会不会有点可惜,然后又为这样想的自己感到卑劣和羞愧。

最后她问我:小岩井你说,真的有人能做到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吗?

我的回答很简单:我不认为一辈子只爱一个人是件可惜的事,也不认为一辈子爱过很多人就是一件不道德的事。

在爱情中,爱过的人多或者少,并不能代表什么,给过爱的人多少幸福与快乐,才是最珍贵的。

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收回手又掩不住毛绒绒打滚的心,于是处处渗出不经意的温柔。判断一个人的爱,去感受他对你独一无二的温柔,而不是计较他是否够好,他爱过几个人。

于是我又想起了朋友宋跟我讲过的他父母的故事。

宋开始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咖啡馆有点吵,我也有点心不在焉,偷瞄着后桌的三个漂亮女生。三个女生此时在同仇敌忾地数落自己男友不体贴不温柔,眉眼虽是蹙紧的,空气中却是掩不住的欢喜,这种欢喜就像父母喜欢当着外人的面数落自己的孩子一般,是源自喜爱的挑剔。我偶尔余光扫到她们的眉飞色舞,听到一句,“温柔的好男人都死光了吗?”

真巧,他这个故事,就有关温柔。

宋爸以前是在小镇上开地下赌场的,宋的叔叔是做民间借贷的,说白了,就是放高利贷,当然,明面上都有正经的工作,这个不好细说。

可想而知,宋从小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的,虽然没有香港电影中的社团那么夸张,但偶尔参加大人的聚餐还是觉得那些大人们喝酒抽烟说脏话的样子很不舒服,从外表上来看,宋爸跟温柔完全不沾边。

但尽管如此,父亲和叔叔在宋眼里,并非什么凶神恶煞的坏人,据宋所知,他们并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

宋从小就不是个好勇斗狠的人,跟宋妈的性格很像,文静内向,喜欢看书,也喜欢小猫小狗、花花草草。

因为宋爸的关系,周围的父母都不让小朋友跟宋接近,宋被默契地孤立着。而这样的环境下,宋没有变坏,完全是因为宋有个优雅的好老妈。

宋妈以前是个越剧演员,宋自豪地说,见过的同学朋友的妈妈中我妈是最年轻漂亮有气质的,怎么也不似个小镇上的中年妇女,用现在的话说,像个大龄文艺女青年。宋妈喜静,待人轻柔。平时也不喜外出,在家种花养草,看书刺绣,念佛打坐,兴起之时唱唱越剧名段,养了一只黄狸猫和一条大白狗,都很乖巧,不吵不闹。日子过得平淡而清闲。

宋爸年轻的时候穷,又没什么文化,虽然脑子灵,但是出身贫困又没技术,宋的外公很看不起他,觉得配不上自己女儿。然而母亲跟宋说,她从来没想过嫁给父亲以外的男人,因为只有宋爸看她的眼神,是温柔得可以融化人的。

后来宋爸捞偏门(那时候还没开赌场)发达了,对他外公一家可以说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搞得外公无所适从——让女儿嫁吧,显得自己嫌贫爱富,前倨后恭;不让吧,女儿芳心已许又说不过去。

最后还是宋妈霸气,气冲冲地来到宋爸面前,斥骂道:买母猪呢,我说了要嫁你吗?

宋爸无所适从,傻笑道:这不行,落子无悔啊,不带这样悔棋的哈。

宋妈气笑了:落子个屁!我告诉你,我一不会温柔体贴,二不会任劳任怨,你要敢对我发脾气,我拍拍屁股就走人。

宋爸当场就抱住了宋妈,生怕她要逃走一般,大声说:您放一百个心,以后体贴温柔我来,发脾气你来,咱俩男女搭配,结婚不累!

嘿,就这么成了。

宋的叔叔经常跟宋吐槽,说你爸跟你妈,简直就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夫妻,不知道的还以为演电视剧呢,男人气魄都没了……

这话真不假,从小到大,父亲对母亲的温柔宋都看在眼里,简直可以说是轻声细语,低声下气,生怕惊着了她,她真的拍屁股走了。现在想想,父亲简直把母亲当作女儿般疼爱着,生怕她受一点委屈。而母亲也只有在父亲面前跟平时不一样,时而骄横,时而任性。每当父亲回来晚了就故意锁门不开,唱起越剧讽刺道:官人你好比天上月,为妻好比月边星,月若亮来星也明,月若暗来星也暗……

搞得宋后来也会在旁边一起唱了。

吃饭时候如果父亲随口嘟囔一句菜淡了咸了,她会立刻甩脸子把菜端起来不给父亲吃,嗔怒道:白眼狼,不好吃就去外面吃花酒啊,好吃得勒!父亲每次都像做错事的小孩一般挠头傻笑:没法比,没法比哈……而事实上,从宋有记忆开始,父亲几乎都是回家吃饭的,无论多晚。

而这种故意找碴气母亲的事多了,宋才明白其实父亲就是故意的,看母亲的嗔怒,算是他的一种恶趣味。看他背着母亲咧嘴笑得跟白痴似的就知道他心里别提有多爽了。

每次吃饭时看着父亲看母亲的眼神,宋怎么也不相信有这样眼神的父亲在外面会对人凶狠。

有一次周末,宋打完球回家路上,发现他俩在附近的公园散步,母亲在稍前面点,不时回头貌似在说着什么,父亲不住点头的同时视线却是瞄着母亲的左手,他的右手每次悄悄靠近想牵起她的手时,母亲一回头,又嗖地缩回了口袋。这个场景,每次回想起来,都觉得异常窝心。

在他们的爱情中,宋更多像是个VIP观众,最近距离感受他的温柔和她的幸福。

一切本来非常美好,生活按部就班地走向幸福。没想到叔叔一语成谶,这对夫妻竟然遇到了命运这个老套又残忍的编剧。

宋上大学那年,母亲确诊了癌症晚期。

宋爸疯了,把医生摇得跟色子似的反复央求:多少钱都行,我老婆不能死啊!多少钱都行,我老婆不能有事!求求你了,医生!求求你了!

那是宋第一次看到父亲求人,也是宋第一次看到他在大庭广众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那之后宋爸什么都不干了,就只到处找人找名医,进口药、造血干细胞移植之类,只要听说有效,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去试一试。医院换了好几家,各种治疗都试了,效果还是不明显。几个月下来,宋就没见他咽下过什么东西,整个人瘦了一圈,皮带都宽了两个扣子。

宋妈这些年就没吃过苦,受过累,这病着实让她越来越煎熬。尤其是爱美的她日渐憔悴昏沉,有时候难受起来就不让宋爸进来看她。宋知道,她想在父亲心中一直是美美的,不想让他看到她狼狈的一面。

宋妈说就当是替宋爸还债了,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也许自己过得太舒服,天都看不过去了,把上辈子的福报都花完了,所以阳寿来补。有一次她悄悄跟宋说,最担心的还不是宋,是万一她真的走了,他爸可怎么办啊,这糙汉子可别乱来啊……

原来宋以为他这个VIP观众看的是一场喜剧,谁知一转眼,喜剧变成了悲剧,百般滋味,一人尝。

拖了一年,宋妈还是去了。

彻夜守灵的时候,宋总是看到父亲在一个人喃喃自语,好像在跟妈对话似的,一会儿笑,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又拿头撞墙。看得众亲友胆战心惊,生怕他冲动。

好在宋爸最后也没做傻事,但那之后他整个人都不对劲了,什么都不想做,成天拿着宋妈生前的衣服、物件闷在房间里,饭也不好好吃,就是喝酒。宋住校每周只能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要好好打扫整理一番,心里难受得很。

祸不单行,那一年,2004年,全国严打,宋家的小赌场被当场端掉,宋的叔叔作为代理老板被刑拘。开赌场,肯定要坐牢的。

宋爸听说弟弟被抓了,主动自首扛了大头。所幸小镇小,平常也确实没做什么坏事,抓不到什么实证,上下斡旋下,最后宋叔判了一年三个月,宋爸判了两年。

很多年后,一切都过去了,看着已经习惯喝茶念经晒太阳的慵懒老头子,宋突然想起一个疑问:“爸,妈当年说了什么遗言啊,当时我不在场,你也一直不肯说。”

老头子神色一下变得柔和起来,略带窘迫地说:“你妈走之前回光返照,突然眼睛很亮,无比发嗲道:‘我想听你唱段越剧,好不好?’”

“我当时很为难,我哪会唱越剧这种玩意啊,也只能硬着头皮唱了一句最常见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不过我唱的是——天上掉下个好老婆,似一朵轻云刚出岫……然后我就说真不会唱了。”

“这样哈,那妈怎么说?”

宋爸的嘴角是笑着的,眼角却开始渗出了泪。他说:“你妈就一直笑个不停,最后说了一句:‘真难听。’”

宋说到这里,咖啡馆里已经无比安静。

同类推荐
  • 诗词大会:品味古文人的“八卦”人生(全四册)

    诗词大会:品味古文人的“八卦”人生(全四册)

    惊才绝世的谦谦君子,谈诗谈酒谈风月;或才或貌的千古佳人,论情论爱论年华。“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历史长河滚滚而去,多少英雄豪杰已湮灭于尘埃之中,唯有那些才子的腕底波澜、笔底明珠仍然照亮着后世人们的心。“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穿越千年时光,从诗词之中去品味那些离尘绝俗的灵慧之气,从她们身上学习那些我们一直似懂非懂的生活真意,探访传奇女子的浪漫传奇。“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循着古诗词中的酒香,窥探文人墨客与酒纠缠的一生。吟最美的诗,喝最烈的酒,醉眼阅世,人生尽欢。
  • 理想·掌握自己的命运

    理想·掌握自己的命运

    “所谓梦想,就是在梦中所想的。”这是现在大多数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是理想呢,应该就是理智下的想法了吧!人生短短数十载,如果没有了理想,就像是一个人踽踽独行在黑暗无边的路上,没有光,没有方向,可想而知,当人生的征程结束,其意义在哪里得以凸显!所以年轻的人们,怀揣着你们的理想,撇下周遭之人对你们的批判和指责,坚定地走下去吧!《
  • 鲁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好时光

    好时光

    自2006年出版第一本个人诗集,已过去六年。光阴荏苒,恍然如梦。这六年是青春岁月最真实的见证。生命中珍贵的善缘被一一遇见,疼痛和锤炼一一经历。也许得到和失去了些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和智慧开启——瞬间的灵感,犹如冥冥之中不可言说神灵的指引和护佑、仁慈智慧的光芒顷刻注满,将我从黯淡、琐碎、奔波的尘世生活中提升、擦亮,看见那些“看不见的金黄”,听见“下午的麦田”的心跳……于是有了这本诗集,你所触摸到的呼吸……
  • 忘不了,是因为你不想忘(蔡澜·致青春)

    忘不了,是因为你不想忘(蔡澜·致青春)

    此书专注点在于“情感纠葛”的纾解。在“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三角恋、多角恋”“分手快乐”及“生活琐事”等七个章节中,蔡澜凸显其杀伐决断的个性,敢爱敢恨。他鼓励年轻人积极面对恋爱与生活,在失败中学习、成长。“把痛苦建筑在发愤学习上,念书念到忘我的状态,是打败经验的最佳方法。”
热门推荐
  • 金血坛

    金血坛

    在天空的起始点与终点,只有光华豪殿深处的那两座祭坛。两座祭坛都高万丈。上面一尊跪着的人形雕像。那人双手托起一个刻着特殊纹路的长长锁链。起与始,落与终,承接与释放。他描摹着锁链与自由不断更替的过程。自由翱翔,这也是出了象牙塔后,在江湖中依然能保持的净土。抚摸伤痕的同时,在生命最后一刻有所回忆。
  • 逢故人

    逢故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可以走直线

    人生可以走直线

    生如浩瀚的大海,常常巨浪滔天、变幻莫测。在人生的旅途中,有的人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有的人在经历多年打拼后,却一事无成。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本书将会告诉你答案:梦想与成功之间,最短距离应该是一条直线……
  • 必知的发明大家

    必知的发明大家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洪荒之水波逐流

    洪荒之水波逐流

    云梦泽不过是洪荒世界微不足道的地域,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地域。一位癸水之精化形而来的小人物,在偶然的情况之下吞噬了一道渺小灵魂之后。我究竟是谁...洪荒之中的一切将会发生改变?还是说一切照旧?
  • 书生行止

    书生行止

    薛冰属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以致用的作家、学者。所著涉及城市史、地方志、插图、民歌民俗研究、小说创作、书话等诸多方面。《书生行止》是薛冰近十年散见于报刊的零星文字的结集。第一辑所收,多为薛冰与师友的交游,包括与无缘晤面的前辈的神交。第二辑是薛冰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心得,以及对藏书、读书活动的些许随感。第三辑属于“行”的内容,文笔活泼,说文谈史。《书生行止》是薛冰的读书“游记”,演绎了一段“六朝烟雨”古都的书生与书的旷世“恋情”。
  • 风吹落我们那么多叶子

    风吹落我们那么多叶子

    生命里刮过很多场风,吹落了我们那么多叶子和果实,风带走无数的笑声,叹息静静没入河床。谁会纪念我们短暂的生命,谁会收藏我们每一片落叶、欢笑和叹息。阿壳温柔地记下,童年,家乡,童话,小小的情歌在卑微的外表下区别出每个生命的光辉,像是我们都不会忘记。
  • 宅时代

    宅时代

    新书《无限欺诈师》,请各位多多支持你可曾想过,集中无数世界的资源去强化一个世界会变成怎样?你可曾想过,招揽无数世界的人才,能创造出怎样的文明?你可曾想过,当人类以穿越作为职业之后,究竟能构筑出怎样的奇迹?虽然不敢说全,但本书,也许可以为你揭开一鳞半爪……本书正文部分已经完结,番外是一些因为路线不符而废弃的世界,或者一些新坑,全订请谨慎。最后,书友群已经建立,虽然没什么人,群号:625658628
  • 沉寂之地

    沉寂之地

    有时候错误的情感才往往是悲剧发生的主谋。
  • Before He Feel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6)

    Before He Feel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6)

    From Blake Pierce, bestselling author of ONCE GONE (a #1 bestseller with over 900 five star reviews), comes book #6 in the heart-pounding Mackenzie White mystery series.In BEFORE HE FEELS (A Mackenzie White Mystery—Book 6), FBI special agent Mackenzie White is stunned to be assigned a case with victims matching no profile she has ever seen: shockingly, all of the victims are blind.Does this mean that the killer himself is blind, too?Plunged into the subculture of the blind, Mackenzie struggles to understand, finding herself out of her element as she crisscrosses the state, racing from group homes to private houses, interviewing caretakers, librarians, experts and psychologists.And yet, despite the best minds in the country, Mackenzie seems unable to prevent the spree of killings.Has she finally met her m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