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0800000002

第2章 文明与考古碰撞(1)

2、伦敦的哥伦布像

历史很有趣,它时而让一种文明沉寂,时而让这种文明浮出水面。玛雅文明就是这样。在经历了漫长的沧海桑田、日月变迁后,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得以让人们窥见其背后的历程。

“错误的相遇”

15世纪很平常的一天,大西洋上飘荡着几只小帆船。在浩瀚无边的大海上,这几只小船显得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不堪一击。船上的水手们也个个闷闷不乐、忧心忡忡。他们不知道自己将飘向何方,就好像自己的命运不再由自己掌控似的。他们当初的豪言壮语早已丢到九霄云外了,现在他们祈祷能得到海神的眷顾,保全性命,

当初的豪言壮语早已丢到九霄云外了,不知道能否得到海神的眷顾,平安归来。可他们的司令——哥伦布,却镇静有方,两眼注视着前方。他清楚自己是在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航行,不是从陆地东行,而是从海上西行去拜访富裕的东方帝国——中国。

当时在欧洲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遍地都是丝绸,黄金。《马可·波罗游记》把这一切描绘的如此美好。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哥伦布踏上了航行之旅。然而,中国是在欧洲的最东边,现在他却带着他的船队向西航行,这不是背道而驰吗?照这样航行下去,不是越走越远吗?

哥伦布心知肚明,他航行的奥妙就在此——不往东而往西,绕地球一圈同样也可以到达在欧洲最东边的中国和印度。哥伦布为什么这么确信,因为在当时,大家已经都明白地球是圆的这个道理。

哥伦布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带着发财的梦想在寻找中国。他相信从海上西行同样可以到达东方的中国。因为当时有学问的人都已经知道大地是一个圆形的球,而在球面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无论从哪一边都可以到达它对应的另一边球面上的任何一点。

然而,人们当时对地球的了解仍是极其有限的,因此,要把这个简单道理应用在地球游行上,作绕圈般的航行仍然是件极不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信心,而哥伦布令人敬佩的正是他敢于冒险的精神。他率领着三条小船在浩瀚无边的大西洋行驶。

尽管哥伦布满怀壮志,但他的水手并不看好这次航行。他们恐惧万分。他们总会想起民间流传的有关海洋深处有水怪,它们伺机在等候着航行的人们。海洋的尽头是无底的深渊,靠近它的船只都会被吸进去。再加上船只的配备极其不完善,随时有命丧海洋的危险。可谓是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哥伦布只好采取又哄又骗的办法来稳定军心。

就在他们快要忍受不住的时候,水手们爆发了,几乎要采取暴力让哥伦布转舵回航,在哥伦布的耐心说服之下,一场风暴才平息下去。凑巧的是,第二天人们看到了一只水鸟翱翔在天空上,他们仔细观察这只水鸟,发现它原来是在觅食,紧接着海面上漂来了一枝带着绿色的芦苇,随后又漂来了一棵长满浆果的小树……这一切似乎都在说明附近有人在活动。果然,在那天晚上,人们看到了前方有一片陆地。他们以为到了梦寐以求的地方。水手们欢呼着,赶忙把帆收起,静静地等待天明,他们觉得自己的苦日子过去了。终于不用再担心死亡了。哥伦布则心潮澎湃,浮想联翩,以为自己到达了中国,以为自己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天渐渐亮起来,前方的岛屿越来越清楚,哥伦布庄重地手持西班牙王旗,率领部下乘着小艇登岸。他们来到陆地上,发现这里树木茂盛,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迎面吹来,风中夹杂着阵阵花果的清香,树上的小动物跳来跳去……这是多么宜人的美景!然而更使他们高兴的是在这里看见了人。原来岛上有人居住。岛民对这群贸然进来的人很是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办。哥伦布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亲自把红帽子送给他们,把玻璃念珠戴在他们脖子上,这时,他们才打消了惊恐,知道他们没有恶意,盛情款待哥伦布他们。之后,他们带着鹦鹉、成束的棉线和木制的标枪来到哥伦布的船上,友好地交换物品。他们从未见过铁制造的刀剑。当西班牙人拿剑给他们看时,他们竟用手握住刃口,以致手指都被割破了。

这是美洲印第安人第一次接待欧洲人的情景,也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当时双方都在惊奇之中带着友好的愿望。印第安人非常友好,善良,哥伦布为当地人的纯真善良而感动,希望能和他们结下友谊,和平地建立西班牙的统治。当然,真实的历史却无情地戏弄了这些美好的愿望。印第安人绝对没有想到,从这里开始的将是他们整个大陆、整个民族遭到灭顶之灾的苦难历程。哥伦布也没有想到,他带来的不是和平而是血腥的屠杀,以及那残酷到种族灭绝的奴役与剥削!

公元1502年,哥伦布再一次来到美洲,这是他最后一次踏上美洲,当然也是距离他发现“新大陆”整整10年。这是多么的有纪念意义!他们在海上漂泊了数月,终于平安到达。他们在洪都拉斯湾靠岸,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兴奋地踏上久违的陆地。这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既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在当地市场上,一种陶盆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种陶盆制作精美,非常漂亮。卖主告诉哥伦布,这漂亮的陶盆来自“玛雅”。玛雅,这个神奇的名字,欧洲人还是第一次听到。

差不多又过了10年,从巴拿马开往圣多明各的一艘海船,极其不幸的在途中遭遇大风,最后被沉没。12名幸存者在海上漂泊数日,最终战战兢兢地登上了尤卡坦半岛。这些人漫无目的在尤卡坦半岛上行走,饿了就吃树上的果实,渴了就喝泉水。两周之后,他们与玛雅人相遇了。玛雅人看见这些外地人闯进他们居住的地方,认为冒犯了他们的神灵,很是生气,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并要把他们作为牺牲献给神灵。幸运的是,有7个人逃脱,连滚带爬回到了西班牙占领区,而那5个人永远地留在了玛雅土地上。欧洲人与玛雅人的首次相遇,竟是这样的场面!

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科尔特斯率领军队征战墨西哥,征服正处于鼎盛时期的阿兹特克帝国。此时的玛雅文明已接近尾声,但在尤卡坦半岛上,还存在着一些玛雅的小城邦,那里的玛雅人还在继续创造文明。1526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来到尤卡坦,他们试图在这里建立殖民地,并推行基督教信仰。没有想到,受到了玛雅人的千般阻拦。他们之间展开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争,直到1697年,玛雅城邦的最后一个失去战斗力,才结束了这种反抗与被反抗的斗争。

惊人的发现

1566年,来自西班牙的兰达修士看到丛林中高耸入天的神殿时,惊讶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难以置信,在丛林中会有如此雄伟的建筑。他这样写道:“这些建筑都是用雕凿得十分精细的石块砌成的,尽管当地没有任何金属器具可用。”

1786年,西班牙的探险者安东尼奥再次来到了这片丛林地带。他花费了整整半个多月的时间对这里进行了大清理,结果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占地大约有几十平方千米。尽管大多数建筑都已经坍塌了,破烂不堪,但在一些底层的金字塔群落里,还能清晰地看见神殿,而在神殿下面是一座城市。

安东尼奥收集了很多的手工艺品。和他一同前去的还有一位画家,这位画家还绘制了很详细的草图。但是,很遗憾,当时的政府并没有对这个隐藏在热带丛林中的城市产生很大的兴趣。

其后,一位荷兰人杜贝对墨西哥境内的玛雅城市帕伦克进行了探访。他在这里仔细地收集资料,考察这里遗留的古迹,后来他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报告。在这篇报告中他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生活在帕伦克当地的印第安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应该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后裔。他们一直生活在帕伦克,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在这里建立了伟大的文明。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民族最终灭亡。杜贝的报告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轰动。很多人认为这是无稽之谈。虽然这一报告最终还是发表了,但由于印刷质量的问题而无人问津。伴随发现玛雅的过程,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探险家、考古学家乃至谎言编造家。而对玛雅文明的解读最早是从文字开始的。

早期的西班牙探险家带回了大量玛雅文字的材料,于是相当一部分学者投入到解读玛雅文字的工作上来。经过法国、俄国、美国学者的辛勤劳作,终于成功解读。从那时起,玛雅象形文字的80%开始被后人所理解。

1822年,英国人也不甘示弱,通过研究玛雅文化,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玛雅文明的建立者是旧约圣经中“失落的十部族”的后裔创造的。

1839年,来自美国的约翰·史蒂芬斯和英国画家莱迪力克·卡塞伍德决定结伴前往危地马拉东部的热带丛林考察,一探究竟。但很不凑巧,当时中美洲正处于叛乱时期,他们被认为是间谍而被抓起来,后来才被释放。他们不甘心这样两手空空回去,于是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雇佣当地的向导,并在向导的指引下,骑着骡子进入洪都拉斯阴森潮湿的热带雨林。他们顶着酷暑,沿着河边小心翼翼地行走,穿过狭窄的通道,跋涉崇山峻岭。他们完全不顾当地的恶劣环境,一心想找到他们在书中读到的那个湮没在丛林下的城市。他们其实也是胆战心惊的,也许他们会兴致勃勃地来,失望而归。

事实上,当他们第一眼看见科潘时,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科潘,自古以来就是这片河谷和河流的称谓。他们所能看见的只有一面石头砌成的墙。技术虽然高超,但比起他们在欧洲游历时见识过的,规模庞大的城堡来说,这些墙壁显得破旧不堪,摇摇欲坠。“我们登上大块石头砌成的台阶,有些台阶还完好无损,有些则已被石缝中拱出的树根摧毁,我们登上一平台,四周被茂密的丛林所覆盖,难以辨认它的形状”。

向导用大砍刀清出一条道路,这样方便行进。他们在一座树丛覆盖的建筑面前停住了脚步。他们发现这座建筑的形状和金字塔非常相似。除了发现这座金字塔,他们还找到了一根石头立柱。这根立柱呈四边形的形状,当地人把它叫做纪年碑。这根石柱高4米、长1米。碑面上镌刻着密密麻麻的浮雕。正面是一个人物造型,衣着奇异、表情凶煞。其他三面则刻满了象形文字。斯蒂芬斯认为这些雕刻的技巧、手法与埃及人在纪年碑上镌刻铭文的技艺不分高下。他唯一不明白的就是这些符号代表的是什么含义以及这个面目狰狞的人的身份。这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向导告诉他们,这根立柱是一尊偶像。两位探险家觉得应该还会有惊喜,他们继续在丛林中前行,果然如他们想的那样,发现了14座石碑。“一座已被巨大的树根拱起脱离了基座,另一座则被数根树干紧紧地箍住,使之几乎脱离地面。还有一座已坍塌在地,粗壮的藤蔓和匍匐植物把它紧紧地束缚在地面上。”

每一组石碑都增添了新的神秘色彩,让人觉得扑朔迷离。

他们回到了发现大型金字塔的地方,吃力地爬上台阶,想看看能不能有惊喜的发现。结果上面的雕刻更奇特。他们继续向上攀登,越过顶层,发现更多的台阶,然后从另一面爬下。他们惊奇地发现在顶层有一个宽大的平台,其高度大概有30米。他们两个人坐在上面,俯瞰连绵不绝的林海。斯蒂芬斯后来追忆道,“科潘在我们面前像一艘散了架的帆船,搁浅在茫茫林海中。它的桅杆已经遗失,它的名字早已被世人遗忘,它的舵手已弃船儿而去。没有人能告诉我们它从何处来,它的主人是谁,它已颠沛流离了多久,是什么给它带来了毁灭。”当地的印第安人也不能回答这些问题。当询问他们是谁建造了这座城市时,他们只是说:“谁知道呢?”

同类推荐
  • 北国卧龙:耶律楚材

    北国卧龙:耶律楚材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北国卧龙(耶律楚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阿拜箴言集:哈萨克族哲理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拜箴言集:哈萨克族哲理名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是哈萨克族文学家阿拜的散文集,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里,他详细记录了19世纪哈萨克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伦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问题,表达了他的所思所想,倾注了他的爱与恨,是他留给世人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
  •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高风亮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十年卧底黑道

    十年卧底黑道

    事出偶然,我盯上了黑道1966年1月24日,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村子里。我的父亲是一位病退军人,在我八岁那年去世了,撇下母亲一人拉扯着我们姐弟四人艰难度日。初中毕业后,我因家庭困难缀学回家务农。十八岁时,由政府照顾安排到镇政府工作。后来我还做过乡办企业的厂长。直到我准备竞聘乡团委书记的那年,我突然觉得我的世界观发生了一些变化。确切地说,是缘于1993年的一件偶然的事情,那年我二十七岁。弟弟高志祥带了一帮朋友来家里赌牌喝酒。
  • 权爷枭宠神秘娇妻

    权爷枭宠神秘娇妻

    他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拥有极致美颜,惑人心魄,却被人传做“不举”。她拥有顶级的容貌,顶级的人生,却被一场车祸撞成个傻子,令人惊惋。没人知道,他曾经在一片混乱当中,看到那个被称为傻子的女人踩着满地狼藉,面色凌厉,救身边人出水火之中,只一眼,他便定了一生。有一种人,是一眼看中的毒,戒不掉,也灭不掉......当你的信仰和你所爱背道而驰的时候,你会如何?【宠文,女主很强,非常强,男主也不弱,热血之战,信仰的碰撞。】简介无力,主要看文,宠文,男强女强,不虐。
  • 桥

    鱼烂沟村的村长丁干成遇到了麻烦。村里要在水关河上新建一座大桥,修过路盖过楼的文明建筑公司老板王文明出手大方,五万五万地给;金慧道路桥梁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张慧哲跟自己顶头上司胡镇长有关系,惹不起;老同学黄大洋下手狠准,送礼都给老婆许大马棒;还有个往日有过节的刘二呆——富有建筑工程公司刘总来掺和。这边一滩浑水淌不出去,那边自己情人王花又和别人有染,丁干成一时不留心又害死了人犯了事……
  • 传奇与惊悚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传奇与惊悚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在本卷传奇与惊悚的小说中,离奇现象或人物行为的不寻常将会强烈激发读者的惊奇、恐惧与战栗之情。在经历了所有被日常秩序埋没的非理性情绪之后,读者将感知理性思维所覆盖的一切混沌与漆黑,这些传奇与惊悚的情绪,在霹雳的刹那间将世界的真相、自由、本能、欲望与恐惧从另外一个角度向世人展示,人们于深渊的边缘处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世界与水边的自己。在中国当下“后严肃时期”的文学语境中,何为“否定性”、“自由”?传统在“被后现代”之后,“父权”是否遭遇了“亚文化”的冲击,他们之间是对峙、解体、还是妥协?游荡在“实在界”周围的恐惧是否真的令人战栗?
  • 嫡女为谋

    嫡女为谋

    她本是南氏嫡女,前世倾其所有,辅佐他成为一世名相,却最终换来自己一夜下堂,骨肉横死,亲族牵连遭斩!重回十二岁那年,她看清一切,肃清宅院,脚踩庶妹,斗翻姨娘,掌掴渣男,破家族危局,更以纤纤十指指点江山,九龙夺嫡扭转乾坤。他是长家嫡孙,更是皇帝侄孙,君子如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龙章凤姿,凤宇天成。前世默默守护,为她弃笔从戎,谁知道她所托非人,红桃灼灼里竟见她含恨而去,这一世他一定护她一生长安,予她一世荣华。更与她携手白头,共享盛世江山。南惊鸿:“四郎如今是金殿龙主,不知道要赏我这相辅什么?”长四郎:“阿馨想要什么?”南惊鸿:“我瞧燕云十六州不错!”长四郎:“天下予你,你…归我!”
  •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引发学生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你是不是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别人想到的好点子,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其实这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差异。创新能力是人们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等。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富豪三千金

    富豪三千金

    白芷柔、白芷梅、白芷凌是一对孪生三胞胎:白芷柔最小,白芷梅是老二,白芷凌是老大。白芷梅和白芷凌因为是同卵双生的关系,所以性格、爱好都一模一样,两个人经常是争吵不断,只有白芷柔温文尔雅,外柔内刚在学校里深受黄榆槽喜欢,又善解人意。但是黄榆槽却忘记不了旧情,对夏明艳由爱转恨,从此不再提爱情,但是不知不觉爱上了白芷柔,但是不敢表白……当两个人处于热恋的时候,夏明艳突然出来要求黄榆槽的原谅,这段恋情不再太平......
  • 水浒烟云传

    水浒烟云传

    少年人高俅,像天下所有的少年人一样飞扬跳脱。他本名高二,因为踢得一脚好球,有一手独门绝活“鸳鸯拐”——“鸳鸯拐”不仅指的是运球时球可以粘在脚背和小腿之间,这样跑起来时,的确像拐了腿的人一样一上一下晃动,但是既然球粘在了脚上,又怎么会被人抢去。“鸳鸯”顾名思义指的是两只脚都可以踢球,技巧,力量,速度两只脚都可以运用发挥出来,而且两只脚互相配合,互为照应,现代足球培养球员的体系越来越规范、统一,像这样任意挥洒的球手已经不多,也许只有在南美洲巴西的街头桑巴中还能看到。求推荐,收藏,点击也好~~~企鹅群153429335
  • 八零娇妻是神医

    八零娇妻是神医

    (新书《重生之最强蜜婚》安云衫穿越在一个逃了婚的女人身上,阴差阳错之下,女扮男装开启逆袭之旅,却惹了一个不该惹的男人~)古代玄医传人穿越八零年代成了人见人嫌的小寡妇!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贝思甜表示,不但要改变懦弱的性格,还要逆袭成为人生赢家,带领一家人走向人生巅峰。只是却不小心惹到了一个冷面男神!某人目光深邃悠远地看着她,心里盘算着怎么才能将她带回去。本文甜宠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VIP书友群433-016-085(五千粉丝值以上加,加群先在粉丝楼验证),普通群:561~925~087
  • 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

    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

    这本《没有翅膀,就要努力奔跑:顺丰快递创始人王卫的12堂创业励志课》对于物流与快递行业的意义,不仅在于激发该行业内企业和企业家不断追求发展创新的热情,还在于推动整个行业逐步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王卫及顺丰快递的成长故事,不仅会让更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开始思索自我修炼,更能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索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方向,为整个物流行业的创新发展寻找更好的模式;同时也能激励其他行业的创业者和从业者们不断思索所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