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500000008

第8章 新官上任的机会与陷阱(4)

党进是跟着宋太祖赵匡胤打天下的一员武将,作战勇武,可惜目不识丁,文盲一个,不知道自己统率多少人马。皇帝一旦问起如何是好?党进想出一辙,将所率各队人马数字写在他的随身武器大棒子上。某次,赵匡胤问他,你统领的禁军有多少人?党进看着大棒子愣是一个字不认识,支吾了半晌,没答上来。情急之下,党进舞动大棒子说,全在这上面。赵匡胤就笑了(《事实类苑》)。还有一次,朝廷派党进去防秋[1],按照惯例,辞别之日须在宫廷侧门向皇帝致辞,说些保家卫国等表决心的话,边臣武将则不必,接到指令,带着禁军直接去就行了。指派防秋的文官多为进士出身,文化水平很高。文盲大老粗的党进非要说两句,于是吏员给笏上写了一段官样溢美之词。党进读几遍,觉得可以去面圣了。哪知见到赵匡胤,一紧张全给忘了。党进口无遮拦地冒出了两句:“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这两句话驴唇对不上马嘴,“古风朴略”与“皇帝好好休息”毫无关系,逻辑上出现了错误。此言一出,笑得两旁侍卫直捂嘴。属下就问党进为什么要念那两句。党进解释说,你们哪里知道,我经常见那帮士大夫爱掉书袋转词,我转一句是让官家知道我也读书了(《玉壶清话》)。

赵匡胤算得上文武双全,经常责令宰相赵普多读书。领导给宰相上课,经常提倡的,下面的人要潜移默化地照做,不会也得做。党进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太难为他了,在他身上还发生了一个故事,同样说明了维护领导癖好的重要性。党进见不得养宠物,但凡市井间有买鸡鸭鹅喂鹰鹞的,一律抓起来。党进说,尚不能买肉供父母,反以饲禽乎?忽一日,党进见一个养马的养鹰,就让把鹰放生了。养马的低声回答他,这是晋王让养的。晋王也就是赵光义,时任知开封府事,他有养鹰的嗜好。党进一听急忙换了一副嘴脸,直接跑肉铺买了几斤肉,郑重告诫那人说,好生养着,无使为猫狗所伤(《事实类苑》)。

建立和维护与创业和守业相同,它是两个过程的转变,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先有前者才能有后者。先要通过上峰给外界的形象泄露出的信息找到[1]《旧唐书·陆贽传》:“又以河陇陷蕃已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古代与中原王朝接壤的少数民族部落往往趁着秋高马肥时南侵。中原王朝一入秋,边防军加派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某一点与之建立关系,然而才涉及维护层次。常言道“创业难,守业更难”,将这句话翻译成官场语言是“建立关系容易,维护难”。与上峰关系未建立,也就谈不上维护,所以维护要在关系建立的基础上。时间上,维护显然要比建立花费得更久、更多,有的时候甚至需要用一辈子保持与上峰的微妙关系,譬如太宗时的宰相李昉。

李昉参与编撰了《旧五代史》,主编《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三部类书(相当于今日的百科全书)。其中《太平御览》全书1000卷,《太平广记》全书500卷,《文苑英华》全书1000卷,皆卷帙浩繁之作,因此死后谥“文正”。李昉经过了六年的时间,完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百科全书《太平类编》的编纂工作,宋太宗每天看三卷,用了一年的时间读完,赐名为《太平御览》,成语“开卷有益”即由此而来。

李昉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拜相,到至道二年(996年),前后为相十三年。宋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属于宰执,宰相位置上并非一家独大,而是设置多人分相权,削弱相权与皇权的对抗。基于此,宰相同台执政,经常轮换的情况很多。诸如太宗时宰相张齐贤执政21年、吕端6年、宋琪2年、沈义伦4年、卢多逊7年、薛居正18年,赵普与吕蒙正三起三落时间较长,与其他宰相相比李昉的特长在于编撰文史方面,政绩较弱,两度为相,前后断断续续十三年。

《玉壶清话》载,一次春节期间宋太宗于干元门楼观灯,忽然想起了退休在家的李昉,急召至。太宗赐坐,又取御樽亲自给他酌酒一杯,李昉不胜惶恐。良久,赵光义叹曰,李爱卿可谓善人君子,服侍朕二十年,两在相位,没干过伤天害理之事,其他宰相就不好说了,然后君臣二人共饮一杯蹉跎的岁月之酒。两人闲聊,聊到平日藩邸唱和之事,聊你在家都看什么书,吟咏什么诗句。只见李昉恭恭敬敬避席,一口气背了宋太宗七十余首诗,一字不差。

赵光义惊叹道,你如何记得这么清楚?李昉解释说,他每天早上洗漱前要坐在道室焚香诵诗,每日背诵一首官家的诗,长年累月下来了然于胸。李昉作为当时的大学者对诗歌颇有研究,其实赵光义的诗作写得挺一般,在臣子眼里却变作金科玉律,远比圣贤书圣贤。赵光义听后非常高兴,力邀他写一首。李昉以不善书法婉拒了,但这并未扫了宋太宗的兴,当即“以六品正官与之”。此时的李昉已致仕,开在职时一半的俸禄,以七老八十的年纪退休返聘,余热散尽,根本干不了工作,所以这个“正六品官”等于变相给李昉的赏赐。正六品官相当于太学博士,月俸二十贯。值得一提的是李昉的特长与清代贪官和的同出一辙,和的书法“酷似御笔”从而“因人废字”,和的字模仿乾隆,笔法师从王羲之,两人的字写得极为相似,这或许是和屹立多年不倒的一个原因吧!

6.异地升迁的奇迹

陶谷、种放、曾公亮等等无论“新官三把火”烧得如何,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毕竟他们都是大宋子民,怎么闹那都属于宋廷士大夫内部矛盾。从打江山到坐江山的过程中,宋朝吸收各方势力,从而在朝野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力量,以皇帝为中心,团结在宋朝固有士大夫身边,共治天下。好比大集团发展的路上不断吞并小公司,名义上小公司原有的员工可以参与执政,实际上显耀位置上的领导都是原始人士。经过几代发展之后,这种界限才有可能被打破。

大宋开国迅猛,先后吞并了各地方割据政权。地方割据政权原有的官员除了战死的、被杀的,多半编入了大宋体制内,成为大宋朝的一分子。这就好像某一官员由地方调入中央,或者调到新单位工作,完全可以看作新官入仕。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甭管原来如何炙手可热只手遮天,新环境下必须拿出新的态度去适应官场生活。

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赵普“先南后北”的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先吞并临近的荆南,以其为跳板拿下富庶的后蜀,而后顺道灭掉地处今广州地区的南汉政权,如此一来对江南的南唐及吴越形成了包围之势。后周对南唐虎视眈眈居高临下,赵匡胤立宋先后摆平其他割据政权,着手解决南唐。当时的南唐吏部尚书徐铉奉命来朝,展开外交。徐铉对赵匡胤说,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李煜如地,陛下如天;李煜如子,陛下如父。天乃能盖地,然而父亲是要呵护孩子的。徐铉的外交目的旨在希望两国和平相处,息兵止戈。赵匡胤冷冷地回了他一句,既是父子,如何两处吃饭?继而,赵匡胤说了一句千古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谈渊》)。

徐铉外交失败,大宋对南唐全面用兵,统一战争打响了。宋军一路势如破竹,南唐朝野一致认为应该投降,免得伤了和气。时任中书舍人的张洎主张坚守,顽抗到底,并制蜡书散发求援。不凑巧,张洎发出的勤王军事文件落在了赵匡胤手里。金陵城破后,赵匡胤把蜡丸扔给他,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吗?张洎拿出各为其主的正气,没什么好说的,今能一死,也尽了臣子的义务。此前,南唐后主李煜倚重的两位大臣张洎与陈乔,约定死效李煜。张洎到底想不想死,或者说是否真心为国捐躯有待商榷,但从他后来的表现来看,真心赴死是假的,以此求进耳。

张洎很清楚在他面前的赵匡胤才是他未来的领导,李煜整个一玩具店的枪炮——中看不中用。国家政局不稳通常是朝野官员人心思动时,不知有多少个南唐旧臣如同张洎一般,开始私下里为自己的仕途着想。赵匡胤对各大地方政权的头头脑脑妥当安置,他们清楚这一点。想来在地方小朝廷里做到头了,如果并入了大宋能否登堂入室?如同新科进士似的,他们都在琢磨着仕途的道路。面对赵匡胤的质疑,张洎斗胆赌了一把,用性命赌未来的仕途。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同样会有英雄惜英雄的情结,所以他敢赌,也赌赢了。赵匡胤见他这么有魄力,当即授官太子中允,希望他能在新单位好好工作。

张洎的仕途柳暗花明了,但此前已经说过要誓死效忠李煜的,如何对后主交代?陈乔实在,死了,张洎幸运存活,就对李煜说,我不是怕死,如果我死了,宋主责怪陛下久不归命之罪,就没有人能为陛下辩护了。所以,臣请随陛下一同入宋(《涑水纪闻》)。李煜害怕得紧,好糊弄。灭南唐的宋将领是潘美、曹彬,破城之日,李煜穿着一袭白衫来见两位宋军主帅。李煜先见潘美,拜了一下,潘美答礼。又拜曹彬,曹彬说,甲胄在身,恕不能答礼。曹、潘二将入舟,召唤李煜过来喝茶。船与岸有一定距离,有条独木脚道,李煜没见过这个,徘徊不前。曹彬命人把李后主扶进来,李煜哆哆嗦嗦地喝了几口茶。曹彬说,你回去收拾收拾行李,明天早上到这儿报到,来晚了问责,咱们一起回京。次日天还没亮,李煜如期而至。潘美疑惑不解,你不怕他跑了?曹彬说,放心吧,那不可能!过个独木桥都怕得要死,既然答应他活着去京师,他怎么会选择逃跑这条死路(《谈渊》)。

张洎糊弄了李煜,与他一同去开封见赵匡胤,才有了上面那一段。入宋后,南唐旧臣可以在各大重要部门任职,李煜政治身份特殊,等于被软禁了。赵匡胤执政时,张洎一直在中央任职,官位不轻不重,反正没什么油水可捞,没钱花他就去李煜那儿化缘。张洎经常到老领导那里敲诈,拿话吓唬他,吓得李煜无可奈何,只好交出少得可怜的私房钱。《十国春秋》载,李煜把自己的白金洗脸盆子贡献出来,张洎“犹不满意”。南唐旧臣因为自己的政治身份,在新单位过活得其实挺辛苦的。比如另一位叫张的官员,入宋后任史馆修撰,此乃一文职,月俸三十贯。张家里门客较多,跟菜市场似的,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密切关注。当时的老板换了宋太宗,就问他,你们家宾客那么多,每天聚在一起干些什么?张回答说,臣的亲戚朋友多客居京师,生活上比较贫困。我的工资刚刚好够接济他们的,吃的也不过是粗茶淡饭而已。我觉得能够帮助他们一下,那是我应该做的,所以来者不拒。宋太宗不放心派人去查,果然粗茶淡饭,破碗瓢盆(《道山清话》)。如张洎、徐铉、张,对新单位毫无贡献,并在吞并战时制造了一定的障碍,那日子必然不好过。与另一位投降大宋的南唐旧臣樊若冰相比,冰火两重天。樊若冰在江南时不受待见,这可能是他投降大宋的原因之一。赵匡胤觉得他名字不吉利,“若冰”谐音“弱兵”,遂赐名“知古”。樊知古的主要贡献是在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测量,获得了长江的重要水文地理数据,根据他的资料,宋军在采石矶建设了浮桥,才得以南渡。南唐灭亡后,樊知古为江南转运使,当初在金陵不待见他的那些仇家们倒了霉。每年除夕时段酒卖得最好。樊省长要求一老乡的酒店“按其所入以为额”,酒店最近的收入全额拿过来入贡。究竟是否入贡不得而知,敲诈造成的“遂破其家”那是现实(《能改斋漫录》)。所以说张洎敲诈李煜,也可以理解,毕竟在繁华第一都没钱花的日子伤不起。

张洎本人文章写得好,可能是在京城混熟了,与苏易简不和谐。苏易简那是状元出身,特能喝酒,宋太宗亲自嘱咐他少喝点,他也不听,最后到底喝死了。苏易简的才华不是盖的,按照文人相轻的传统,他们两位才子如果不掐起来那就不正常了。苏易简代表大宋朝臣,骨子里看不起南唐人。同样,南唐朝臣虽然入宋,但也看不起宋朝士大夫。每次谈论什么事,两人意见始终不统一,宋太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苏易简气得把张洎诗作原稿往桌子上一摔,警告他如果你再敢跟我臭美小心我把你的“灰堆诗”上呈官家。张洎曾经奉命入贡大宋,写了很多訾诋诽谤大宋京师风物的“灰堆诗”,基本是埋汰中原人民。《事实类苑》载,张洎见苏易简动真格的了,“闻之甚惧,稍为屈服焉”。

经过苏易简的郑重警告,张洎算是看清了形势。不管你在原单位如何位极人臣,现在工作的单位终究换了一个地方,今昔不同往昔。原来你怎么闹没人管你,那是你的码头,在新单位还敢为虎作伥,不怕死你就试试看,宋廷士大夫圈里潜水的高手鳞次栉比。

张洎明白,想要保住禄位没有靠山绝对不行,他经过观察发现,比自己小四十五岁的寇准乃好大一棵树。从年纪上看,张洎当寇准的爷爷都没问题。两人在一个单位工作过,当时寇准是领导,张洎是副手。张洎自恃年长倚老卖老,过不去心里那个结,“不肯委节事寇”。寇准也不理他,处理完政务正襟危坐地看书,一看一天。下班时,张洎一揖而退,不交一谈。某次寇准诗兴大发,出口吟诵道,“少年挟弹多狂逸,不用金圆用蜡圆(丸)”。诗句讥笑张洎在江南时发蜡丸求救的事儿,张洎强颜欢笑。后稍亲昵,到了有说有笑的地步。过不多久,三十三岁的寇准拜相,张洎这一步算是走对了(《玉壶清话》)。

张洎做通了小寇同志的工作,在寇准的举荐下,得以升任参知政事,可惜没干多久。由于他的政治身份特殊,所以工作中经常对宋太宗曲意迎奉,时间长了,太宗发现他除了会举手说同意外,没什么才能,遂降职为刑部侍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四月,一次加班归来,天黑了,六月雨季,街道也没照明工具,张洎坐在马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走。突然,马前蹄陷入泥泞,老张一个狗啃屎扎进了泥里,得了病。七月份寇准被罢相,双重打击下,张洎不久去世了。张洎与大臣杨文侨是儿女亲家。杨文侨奉命修《南唐史》(后散失),当时张洎已经去世了,写到张洎传时,不耻亲家的为人,一句好听的都没给写。

张洎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因为政治形势的问题他被排挤在了大宋士大夫圈外,在太祖时仕途毫无起色。既然不能够改变环境,那么只有去适应。到了宋太宗时张洎开始学会适应,投降了宋廷士大夫。入群的利益显而易见,张洎很快得到了晋升。朝廷对地方旧臣的抚恤是一方面因素,也不能排除他“投降主义”的努力。头顶“外籍”的官员能够在新朝廷做到参知政事,不能说不算是个奇迹了。

同类推荐
  • 盛世中国:秦汉卷

    盛世中国:秦汉卷

    万里长城(2007年7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在北国边疆轰然矗立,巍峨如险峰,蜿蜒如巨龙,东起辽东,西临洮,形象庄严,气势磅礴,构成一道坚固、高大的藩篱,隔绝了境外的猎猎风尘和滚滚狼烟、凛冽寒潮和刀光剑影……
  • 混在帝国当王爷

    混在帝国当王爷

    李狗儿,一个连正儿八经大名都没有的穷要饭,一个社会的最底层,当一个做贵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头上的时候,李狗儿的幸福生活开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个事!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识几个字。做外戚当权臣?那太危险,好像历朝历代没有几个能得善终的。李狗儿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更没有抱负,只是想做个富贵散人,但是天下已经乱了,这个富贵散人,他还做的下去?
  •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

    大约公元前3世纪,巴勒斯坦城市西顿(Sidon)居住着一位名叫昂蒂帕克(Antipater)的男子。他是古文物领域的贝德克尔,著有一本旅行指南。他或许不是首个试图向旅行者指出不可错过之景的人,但这份举世仰慕之物的列表也许出自他手,并经其他作家转述,直到成为权威。昂蒂帕克有严格的取舍标准,将列表中奇迹的数量限制为神圣之数七,于是有了世界七大奇迹的说法。
  • 赤壁之崛起荆南

    赤壁之崛起荆南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在即,刘贤重生为零陵郡太守刘度的儿子,“萌将”刑道荣的少主。这一次,荆南军阀将以不一样的姿态,闯入曹孙刘三家争战的漩涡里……。
  • 超级版图:蒙古帝国的鼎盛荣光(下册)

    超级版图:蒙古帝国的鼎盛荣光(下册)

    下册蒙哥上台后继承祖辈事业,发动西征和南侵,兵锋波及整个西亚、大半个欧洲及北非,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实现了最大的一次民族融合。不过,蒙哥在发动征伐的同时,汗位却受到了来自二弟忽必烈的巨大威胁;同时,他的亲征又遭到了弹丸之地合州钓鱼城长达七个月的阻击。蒙哥能否突破重围,再展雄风?蒙古大帝国的超级版图能否保持完整?
热门推荐
  • 成功者的品格与修养(珍藏版)

    成功者的品格与修养(珍藏版)

    《成功者的品格与修养(珍藏版)》,如何修炼品性,如何完善自己的品格,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当你品行愈趋于完美时,你也就是愈靠近成功。
  • 一品仵作

    一品仵作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法医学家兼微表情心理学家,在为父报仇、寻找真凶的道路上,最后找到了真爱的故事。***听起来有点简单,但其实有点曲折。好吧,还是看正经简介吧***开棺验尸、查内情、慰亡灵、让死人开口说话——这是仵作该干的事。暮青干了。西北从军、救主帅、杀敌首、翻朝堂、覆盛京、倾权谋——这不是仵作该干的事。暮青也干了。但是,她觉得,这些都不是她想干的。她这辈子最想干的事,是剖活人。剖一剖世间欺她负她的小人。剖一剖嘴皮子一张就想翻覆公理的贵人大佬。剖一剖御座之上的千面帝君,步惜欢。可是,她剖得了死人,剖得了活人,剖得了这铁血王朝,却如何剖解此生真情?待山河裂,烽烟起,她一袭烈衣卷入千军万马,“我求一生完整的感情,不欺,不弃。欺我者,我永弃!”风雷动,四海惊,天下倾,属于她一生的传奇,此刻,开启——***【悬疑版简介】大兴元隆年间,帝君昏聩,五胡犯边。暮青南下汴河,寻杀父元凶,选行宫男妃,刺大兴帝君!男妃行事成迷,帝君身手奇诡,杀父元凶究竟何人?行军途中内奸暗藏,大漠地宫机关深诡,议和使节半路身亡,盛京惊现真假勒丹王……是谁以天下为局谱一手乱世的棋,是谁以刀刃为弦奏一首盛世的曲?自边关至盛京,自民间至朝堂,且看一出扑朔迷离的大戏,且听一曲女仵作的盛世传奇。***声明:1.本文作者非专业人士,文中涉及法医和心理学内容皆参考资料而来,有夸张之处,请勿考据深究。2.本文作者唯一的优点是话痨,凡读者留言,无事必回。如遇不可抗力因素(生病、请假等),以上优点也可以当做没有。3.1V1
  • 向前三十圈

    向前三十圈

    夏虹,三甲医院的一名优秀护士,美丽而又好学。在与医科大实习生赵子非相恋后,为了爱情,成了众多北漂人群中的一员。经历了感情的变故和工作的瓶颈后,从青春纯真的女孩变成成熟世故的女人。小说讲述了她在北京的大环境下发生的一系列蜕变、她周围最初那些对梦想充满激情的同龄人的成长和变化……她开餐馆亏损、将一个皮包公司慢慢经营得初有规模,随渐步入剩女的行业,渴望婚姻带给自己一个家,却又对爱情不抱希望。三十岁的时侯,面对一场婚姻最后的选择,看着周围一起成长的同龄人的经历,让她明白了这一切就是一场经历,也明白了自己最后想要的不是女强人的光环、不是多金的爱情,而是在这个充满变故的世界里,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和追求。这是一个女人十年的成长史,一个人性、理想、爱情、价值观矛盾纠结的故事,这本小说是即将或者已经进入人生三十圈的这代人生活的真实缩影。
  • 我家师傅每天被打脸

    我家师傅每天被打脸

    想我一世英名,惨遭奸人所害,死无全尸,一朝重生成了一个废材宗师。处处被打脸,天天打我脸!等我修炼大成,不弄死你们这些小贱人,誓不为人!复仇之余,等等,为什么这个师弟越来越像师尊?"师妹师妹!我们家师尊又被季师叔压在身下了!""哇,师尊昨日还信誓旦旦地说今天肯定会反攻呢!""师尊又打不过季师叔~"
  • 瓦城上空的麦田

    瓦城上空的麦田

    他的老伴当时正一动不动地望着远处,望着远处的一朵白云。李四说,那是一朵湿漉漉的白云,那种白云在瓦城是永远看不到的。那种白云好像在慢慢地飘,又好像总是一动不动。他老伴经常看着那种湿漉漉的白云发呆。她没有回过头来。 她说我怎么知道呢?不回来就又是忙呗。李四说他不喜欢她这么回答。哪一年她总是一句,好像她已经习惯了,她无所谓了,她好像已经不于期盼着他们的回来……
  • 误惹邪王:王妃千千岁

    误惹邪王:王妃千千岁

    顾念活过的前八世,世世都带着记忆而回,还都下场凄惨......这一世,她握紧拳头一定要肆意人生平安到老!可没想到,一睁开眼睛还没踏上康庄大道,就惹上个杀人狂。老天啊,怎么求一个抱大金腿过傻白甜日子的机会就这么难!
  • 南洋国商(上)

    南洋国商(上)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 仙门甜妹:男神,有点撩

    仙门甜妹:男神,有点撩

    一抹失忆灵魂,附身在了一盏万年不灭的煤油灯上。九天之上,他坐在书房内,点燃煤油灯,煤油灯内的她,痴痴的凝望着君颜。一眼万年,终究修成女身。她兴奋地站在他的面前,回应她的是……
  • 迷宫

    迷宫

    那场火是4月5日凌晨烧起来的,刚好是清明节。后来有几家媒体报道,起火原因是祭奠引起的意外。但也有传言,火是四季牛肉店老板故意放的,目的是为了骗取一笔数目可观的保费。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信誓旦旦说,公安部门对那个名叫康全礼的四川人进行过调查,只是结论不得而知。火灾发生后,引起了多家媒体关注。在失火前两天,古城刚刚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导游伤人事件。很多人认为,二者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如果深入挖掘下去,很可能会有更多发现。以下是《古城早报》在第一时间对火灾发布的一则简报:今日凌晨4点10分左右,云南丽江市古城区束河街道龙泉社区发生火灾。
  • 明星检察官

    明星检察官

    一个中国刑警重生,意外成为一名韩国检察官。他是检察官中的破案高手,是娱乐圈中炙手可热的明星。他就是明星检察官。新书《舌尖上的武道强者》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