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1700000006

第6章 原本只是个乖乖女(3)

纵观一下“五四”以后成长起来的那一批所谓的“新女性”,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一些较为开明的知识世家中走出来的,如林徽因、凌叔华、合肥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等;另一类则是从一些保守的封建大家庭中“逃”出来的,如杨荫榆、蒋碧微、萧红等。毛彦文自然是属后一类。而这两类女性中,就事业来说大体上都各有成就,但就爱情和婚姻来看,前者多数都还差强人意,而后者大多数都不如人意了,有的甚至可以说很失败。这似乎很奇怪—她们当初之所以逃婚,就是不满于自己那被包办的婚姻,而欲追求自由的、幸福的爱情和婚姻,可以说当初就是直奔着婚姻而逃出来的;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婚姻,既给了她们当初逃出的勇气和力量,也是她们逃出的最直接目的;至于学业和事业,一般说来那还是次要的,第二步的;可为什么她们直奔着爱情和婚姻的努力,最终却并不能如意呢,多数都沦为了爱情婚姻的悲剧主角而命运多舛呢?如果将原因仅仅归结为她们都只是偶然的遇人不淑,恐怕这样的结论过于简单了,也并不符合实际。对此最早看出的要算是鲁迅,他在小说《伤逝》中为当时的新女性们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在当时,鲁迅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鼓励那些逃出和正准备逃出的新女性们,要与封建势力做不懈的斗争,否则就会像小说中的子君一样,好不容易逃了出来,但最终又只好乖乖地回去了。因为鲁迅的这篇小说,我们以前很长一个阶段都将那些逃婚的新女性婚姻多失败归因于没有完全逃脱封建的桎梏,但现在看来并不然,至少并不尽然。杨荫榆没逃脱吗?毛彦文没逃脱吗?不,应该说她们逃出了很远。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写到,她们的问题是,逃脱了以后实际上又站在了另一条起跑线上了,一条直面世界、社会与人生的起跑线上。凌叔华、林徽因们由于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又摊上开明的父母,于是,她们不必逃跑,便就与毛彦文们在同一起跑线上站着了;当然,她们这时也有个如何把握自己人生往何处去的问题。如果说杨荫榆、毛彦文们逃跑更多需要的是勇气,那么此后在面向世界与社会时,更多需要的则是理性和智慧。

爱情虽说是感性的,但是也不可否认在它的初期,如,在选择对象阶段,需要比较,需要试探等,而这些总之是需要社会经验和理性加入的;而一旦需要理性加入,则需要从容、冷静、客观等,只有这样,最终做出的选择才会正确。在这一方面,凌叔华、林徽因们事实证明是较具有优势的。虽然有许多的局外人在看待她们当初的爱情选择时多有指责“无情无义”的一面,但同时又不能不承认,她们的爱情选择是正确的,这由她们一生的美满婚姻为证—对此,人们又常常充满了羡慕。但是人们在羡慕的同时常常又会想—这都是因为凌叔华遇到的是陈西滢,林徽因遇到的是梁思成,总之是她们太幸运了,如果她们遇到的是朱君毅,是吴宓,甚至是徐志摩,她们还会如此幸福吗?换一个角度,如果毛彦文也遇到陈西滢、梁思成这样的男人,不也可以同样幸福吗?此话看似也有道理,但其实也只说在了表面。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是,毛彦文们为什么总是遇不到陈西滢、梁思成这样的好男人,而遇到的尽是朱君毅、吴宓这样的“混蛋”呢?

其实,每一个女人在这个世界上遇到好人与“混蛋”的几率都是一样的,问题是你要能识得出谁是好人谁是“混蛋”;再则俗话说“每个女人都会爱上一个混蛋的”,不是吗,凌叔华、林徽因不也都曾爱上过徐志摩这个“混蛋”吗?甚至凌叔华后来还爱上了朱利安这个更甚的“混蛋”,但是她们都能够最终清醒过来,各自回到她们应该回到的人身边,否则她们的爱情和婚姻不同样也是悲剧收场了吗?

毛彦文似乎尽遇“混蛋”,但是事实上肯定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与她很合适的好男人在等着她,只不过这个好男人或许向她发出爱的邀请时被她拒绝了,或许是这个好男人需要她去主动发现但她却终未发现。的确,从这一方面看,毛彦文的实际表现总是令人深感遗憾,她似乎只是一个先天的乖乖女,缺乏这方面的智慧和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总显得力不从心,总需要有人给她“做主”;一旦没有人给她“做主”,她就只能被动地等待,且等待的结果往往是“收到篮子里的便是菜”,哪怕这“菜”最初是她看不上的,但只要对方或“迎难而上”,或“坚持不懈”,最终都是能进入她的篮子的,最多只是“猴子不上树多敲一遍锣”而已。在这一过程中她自己从来就无多少坚持和主见。不是吗?朱君毅都这样了,她还在幻想着他浪子回头;吴宓如此“混蛋”,她居然最终还是答应跟他结婚;一听熊希龄的求婚,她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可以?辈分不同……再说年龄也相差太多”,但最终还是欢天喜地地与他结了婚。总之,她一直都是“被恋爱”、“被订婚”、“被退婚”、“被结婚”着。当她遭遇到一次次爱情的失败后,经验和教训并没有吸取多少,智慧和能力自然也没有多少长进,反而是后悔越来越在心头堆积,直到晚年临死前,她都不但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婚姻到底为什么竟会如此不幸,反而在自己的回忆录里直言不讳对当年逃婚的后悔,觉得如果不逃,说不定过得也不错。据此我们完全可以推说:或许毛彦文早就后悔自己当年的逃婚了,至少是每当她爱情失败一次时她一定就会后悔一次。对此我们今天或许会感到诧异,且更让我们感到诧异的是,这样的想法并不是毛彦文一人,那一批逃婚的“新女性”中,竟然多数人或多或少地对自己的逃婚表示过后悔:萧红逃出后不久就曾后悔了,而且竟然还自己跑回去与那个原本她要逃离的男人同居了一段时间;蒋碧微到临死前还公开表示自己很后悔当初随徐悲鸿一起逃婚,虽然此时的徐悲鸿已是名满天下的大画家。

那么,毛彦文们的爱情不幸是不是多由其自身负责呢?也就是说她们都是活该呢?似乎也不能这样说,至少是不能完全这样说。

前面说到,凌叔华、林徽因们的确是处理爱情婚姻问题的“高手”,钱钟书对此曾不无讽刺地说林徽因“只爱操纵这许多朋友,好像变戏法的人,有本领或抛或接,两手同时分顾到七八个在空中的碟子”。为什么相比之下毛彦文们在这方面就大为逊色、力不从心呢?一是她们没有凌叔华、林徽因们的从容,二是这个世界对她们也太不给力;而二者的原因又只是一个,这就是因为她们终究是“逃”出来的。

因为她们是“逃”出来的,心绪自然比一般人多了一份紧张那是自不必说的;更因为她们是“逃”出来的,所以许多实际问题往往就会一下子摆在她们面前,如生计、学费等等,这让在家里原本也是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她们自然难以应付了,因此不能不是个问题—而这一切在凌叔华、林徽因们那儿是从来就不成其为问题的。正是因为她们面临的和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太多,她们便无法在生活中获得应有的从容—从容的思考、从容的判断、从容的选择,对于爱情当然也无法从容地面对;而失却了从容,便往往也失却了理性,失却了智慧,所以便往往“打眼”,常常遇人不淑。

因为她们是逃出来的,实际上这个世界便将她们打入了另册,且多数情况下是人们在一种不知不觉中打入的—她们既然敢于逃婚,一定是桀骜不驯,一定是想入非非,一定是不守妇道,甚至一定是已经失节……一定有许多“好男人”便是被自己的这种自觉不自觉的推断“吓”跑了,敢于亲近她们的往往是那些“混蛋”。不是吗?吴宓之所以如此放肆地一会儿要毛彦文做“小”,一会儿爱,一会儿又不爱,一会儿结婚,一会儿又订婚等如同玩笑一般,深层的原因不能不说在于他本质上对毛彦文是看轻的,至少并不像他诗里写的那样看重;就说熊希龄,虽然说他也算是给了毛彦文爱情和婚姻,但是他如此高龄求婚,本身就是对毛彦文的看轻—如果毛彦文在他眼里不是因为成了“大龄剩女”他完全有把握把她“搞到手”,他会生出这个“心”和这个“胆”吗?再回想毛彦文这一路的爱情生活,在其中为她“做主”的长辈、老师、领导一直不少,但是他们的“做主”,与当初她父母的“做主”本质上又有多少差别呢?在如此不给力的“做主”之下,本身就是个乖乖女的毛彦文能得到爱的力量和选择爱的智慧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由此来看,毛彦文晚年不时流露出对于逃婚的后悔和对于包办婚姻的向往,不是非常正常吗?

毛彦文一辈子的爱情与婚姻生活虽然看起来以疯狂开始,又以疯狂结束—似乎疯狂是其自始至终的主题,但实际上那只是在时代的挟裹下和别人的“做主”下才发生的,而她本人既无多少爱的疯狂,也无多少爱的智慧,原本只是个乖乖女,所以受伤的总是她。

此岸是一路打打杀杀登上历史舞台的上海滩青帮大亨,彼岸是将中国京剧艺术几乎推到了一个顶峰的梨园大师。

她人生的小船曾在这两岸的河水中游弋。

从此岸到彼岸,人都说一个须生一个花旦是一个“冬皇”一个“梅后”,正是珠联璧合!更是天造地设!

谁知有一天,她终于还是回到了此岸。有人说她这是“回头是岸”,有人说她这是好马竟吃了“回头草”。

然而,她的这一“回头”真的“是岸”吗?好在人们看得很清楚,她的这一“回头”确确实实算是狠吃了一把“回头草”,但似乎谁也不能就此说她不是“好马”!最多只能说一声:“唉,又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若不是近年电影《梅兰芳》的上映,今天人们真难得会想起她了,但是她本来并不是一个靠梅兰芳而在青史留名的女人;反之,如果没有梅兰芳,或许她反而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会更深、更重。

有人说,她对于杜月笙的人生来说无关紧要、无足轻重,但杜月笙对于她的人生来说则是非同小可、举足轻重,因为,是杜月笙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走向,也是杜月笙最后终止了她的艺术生命,更是杜月笙使她被夹进了历史的缝隙让今天的人们将她如此久久地遗忘。

同类推荐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 延安延安

    延安延安

    由中共陕西省委、中央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纪录片《延安延安》(上下集)以口述历史的形式,真实反映了1935年至1948年,中央红军从进入陕北到中央机关离开延安的13年间,中国共产党人与当地群众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的历史。本书是电视片《延安延安》的同名图书扩容版,收录并整理了大量电视片由于时间限制而未能收入的最新史料和珍贵采访,不仅是电视片《延安延安》珍贵的文本留存,更是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典范教材与生动解读。
  • 鹅湖新绿

    鹅湖新绿

    《鹅湖新绿》编辑推荐:鹅湖,因了一位长者的文化反哺,因了一群思想活跃,执着勤奋、怀抱梦想的鹅湖传人的激情创作,重又绿意青葱、鸟语花香。
  •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初始

    盛开·90后新概念·塔罗·初始

    作为盛开的最新特色塔罗系列,本系列2014年共计12本,本书是该系列第1本。本系列作品均来自90后获奖者的最新作品,主要收录历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大赛、萌芽、最小说获奖者的精华作品,有小说、散文等。这些作品空灵隽秀、质朴绵长,勾勒出了最独特的青春风貌和青春生活,表现了他们卓越的思维、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青少年读者,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作文学习辅导和课外阅读书籍。
  • 来到纽约的第一天

    来到纽约的第一天

    本书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散文集。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创造了地地道道的美国风格。二十世纪上半叶,正是美国的所谓“黄金时代”。像处于青春期一样,人们充满希望的同时,又十分焦躁不安。辛克莱·刘易斯用他稳健的笔,对这个健康向上的新大陆社会的各个阶层做了丰富的描述。
热门推荐
  • 空降大神套路深

    空降大神套路深

    女扮男装的实习医生苏半墨为了能在游戏中也突出自己无与伦比的“风情”果断选择了男性玩家。并且还在游戏里混的风生水起,一路飙升。不仅挂上了大神号,更是左拥万里河山,右抱万千美人...挂上大神号是真,左拥万里河山也是真,但如果你信了右抱万千美人,那么...恭喜你获得一份神秘大礼包。神秘大礼包·一叶如昨:她敢右抱一个试试。(冷笑)苏半墨:干!——“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我就拥有了你。”
  • 太平天国战记

    太平天国战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地府

    大地府

    天阳界,千年前,人道大兴,末法降临,诸天神佛远走域外,地府诸神陨灭。主角李恒携神话系统降临天阳,重立地府,重塑阴阳秩序,君临诸界。首发网站创世中文网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建了一个书虫群144023999欢迎大家来叨扰。
  • 超级农人

    超级农人

    农村青年刘青,意外加入万界道友群,从此生活变得精彩了起来!扎根山村,脱贫致富!品桃源美酒,赏万亩良田,珍禽肥,狗儿欢,林间地头歌声传……【已完本180万老书《纨绔小农民》,欢迎阅读!】
  • 尘缘之浮生诀

    尘缘之浮生诀

    踏过红尘,看岁月里遇上的人,谁落在纸上的一生,只闻铁蹄铮铮,还来不及对她用情至深;结过红绳,来生会不会再有的缘分,看月光落满伤城,等思念积了好几层,还能不能,对上她的眼神;暮色黄昏,经过你随梦而来的轮回声,天涯被风吹冷,谁忽然的转身,写满心疼。不知情深深几许,只道缘浅浅归尘……戎马一生,战绩累累,却要为她倾覆天下;少年英主,不可一世,但求与她真心相换;非凡俊逸,德才兼备,最终背叛皇权,再不能护她左右。天下人只看见,硝烟四起,覆了天下,都是为了她……谁又知当年“所念之人,不共此生”这句话,原来,这一世只为他牵挂……
  • 盛宠之冷妃太嚣张

    盛宠之冷妃太嚣张

    某女被某男霸道的抱在怀中。“松手!”某女嚣张的说。“美人儿~还想往哪里跑?”某男斜眉微微上挑。某男嘴角噙着一抹邪笑:“美人儿,你逃不了了,你,注定要对我负责!”
  • 少年与你共白头

    少年与你共白头

    相识六年,徐莞莞搞不懂,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告白了n次,次次无疾而终。
  • 大牛市·股殇系列(全集)

    大牛市·股殇系列(全集)

    《大牛市·股殇》在出版之前,已经在网络上流传很广。作为专业描写大牛市的图书,盈亏、涨跌、多空、贪婪、恐惧,小说几乎写尽了股市的方方面面,其中的描写与分析被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和套利机构当作教程和案例研究与应用,许多投资者更是将其当成投资圣经研读与收藏。作为小说,本书描写了一个精彩跌荡的吸金故事:上海陆家嘴最牛证券部老总张松海,年轻有为,不到30岁已跻身金融圈上流,在上司谢佳人的帮助下,秘密接引境外热钱,伙同关系人炒作A股,在牛市到来前野心勃勃,最终无法克服贪欲,共同走向罪恶的深渊……而两个没有任何身世学历背景的年轻人王志和孙超,却在牛市当中成长起来,攀升到了职业的颠峰……
  • 云外云岫禅师语录

    云外云岫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惟一的儿子

    惟一的儿子

    “啊!天哪!”我打开房门,眼前的情景令我禁不住惊叫起来。我揉揉眼睛再看,房间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了。看见窗外正提箱子的丈夫,我尖叫道:“汤姆,汤姆,我们被抢劫了!什么都没了。”汤姆一进门,手里的箱子就扑通一声落到地上。他跑过来抱住我,惊愕得目瞪口呆。“怎——怎——”他张着嘴半天道不出一句话来。他转身冲上楼。我听见他咚咚的脚步声,房门打开又关上声,还有他粗粗的喘气声。 “给警察打电话!”他大喊道。我在手提包里摸索着手机。简直难以置信,连我们厨房墙壁上的电话都拿走了,二楼我们儿子所有房间也是皮毛不剩。